《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六集) 2018/12/3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37-0016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論語講記》「學而」篇,第十四章。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曰:君子』,「君子」不是普通人,有二說,有兩種說法。一者沒有褒貶,在位者稱君子,不在位者稱小人,這是一種說法。在上位的做官的,有地位的稱君子,沒有在做官這個位子上就是小人。所以我們以前看電視連續劇,古裝的,稱做官的,譬如說縣太爺稱他大人,自己稱小人。這是一種。二者有學問道德,一求學就是君子,不求學者為小人。求學是君子,不求學是小人,因為求學求有道德的緣故。求學向有道德學問的人學,所以這是君子,不學就變成小人了,這是第二種說法。人生觀,人生的觀念不外二類,就是有兩大類:二十年前的讀書人不同於今日,若學問通達,不論是科學等等,一切都貫通。如佛學與科學,以今日科學來講佛學,不相妨礙,若還講天圓地方,便是呆板。所以要知道現在一些科學的知識。孔子云,「吾道一以貫之」,大小事都能貫通。人到社會,有分利、生利的差別,禮尚往來,彼此都必須有貢獻,如吾在此喝一杯茶,是萬人的功勞,吾須報萬人的恩,這就是佛法的報眾生恩。
人到社會,貨惡其棄於地也,不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所以人在社會不能當分利者。有人不懂,只是志在溫飽,這是小人。另一類為社會做點事,如范仲淹一天所作看是否與薪俸相等,否則心不安,這是君子,對得起大家。這是舉出范仲淹他每天所作的這些事,跟他領的薪水是不是相等,如果做得不夠不到,心就不安。志在溫飽就是沒學問,社會的害蟲,掃街也能不虛度此日,幹工友也須盡力,做得比別人響亮,敦倫盡分。有人說生為享受,誰應該享受?為何單單你享受。吾來此講書,求得心安,吾過世了也對得起台灣,儒佛都如此,這就是道。以上這是雪廬老人所講的,就是他在台灣的確做得非常偉大的貢獻,就是本教義。
『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這兩句並非叫你吃不飽,居不安,穿不暖,不是這樣的講法,這個意思是有比這更重要的事情。下面舉出例子,周公的例子,周公令他的兒子伯禽到封地,教訓他一切人都必須見。周公說:我的父親是文王,兄為武王,成王為我的姪子,上中下都是皇帝,你比起我來如何啊?我尚且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髮,你必須這樣學。這是「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有比吃飯居住還重要的事必須去辦,而且還有比死更要緊的。以上雪廬老人舉出周公對他兒子伯禽講的話,周公講他的身份地位,上中下都是皇帝。那他怎麼樣?吃一餐飯,遇到有人要來見,馬上停下來,在嘴巴的東西先吐出來,吃一餐飯吐了三次;一沐三握髮,洗個澡沒洗完人就來了,頭發趕快先把它綁起來見人。這是周公對他兒子的開示,我們也必須這樣學。這個就是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意思。
『敏於事而慎於言』。「敏於事而慎於言」,慎言就是講話要謹慎,慎言才會守信義。敏事,敏,速也,就是快速。如子路問:「聞斯行諸?」孔子教他,「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諸?」聞斯行之就是敏。唐代以前註審是迅,審,考慮,考慮考慮又要快。考慮慢是學問、經歷都不夠的緣故,所以要考慮很久,這些就是學問、經歷還不夠。
『就有道而正焉』。如此還不行,還要「就有道而正焉」。就,到哪個人的住處去求學。要去找誰?找有道,什麼事有什麼事的道理,都必須找懂局的人,這個懂局就是內行人。如問建築師有關烹飪的事不行,建築師他會建築蓋房子,你去問他廚房做菜的事,那不是他的專業,你問他這個事情是不行的,問錯人了。問錯人那要怨自己找錯人。所以我們現在的話講,我們要請問什麼事情,要找那個專業的。正,是為你定是非,定標準。這個人可以幫我們定是非,定個標準。這個是就有道而正焉。
『可謂好學也已』。以上都辦到了,「可謂好學也已」。你們求學必須如此,學而時習之,就有道而正焉。如有人請你去當教授,若有名無實,就是誤人子弟,一定要名符其實。
好,今天我們這一章書先學習到這裡,我們有時間重複聽個幾次,更能夠體會這章書它的義理。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