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六二六卷) 2006/9/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62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賢首品第十二」,略示勝能最後的一首偈頌。
【是故依行說次第。信樂最勝甚難得。譬如一切世間中。而有隨意妙寶珠。】
這首偈清涼大師給我們解釋是「總結勝能」。前面是法說,後面兩句是比喻,喻說。我們看清涼大師的《疏》,「信樂者,信三寶性已,於方便諸度,求欲修行。信樂二字,是菩薩正意,由此二故,於諸行有能,故名最勝。非佛不信,故云難得」,到這裡是一段。這是說大菩薩的信心,我們常常念「菩薩摩訶薩」,摩訶是梵語,就是大的意思。通常我們稱四聖法界裡面的佛、菩薩,我們通稱為菩薩,四聖法界的佛也稱菩薩。一真法界,圓教從初住以上都稱之為摩訶薩。天台別教裡面講的三賢,那個三賢位,別教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就是四聖法界裡面的佛、菩薩,是這個位次。別教初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摩訶薩。別教初地斷證的功夫跟圓教初住相等,圓教初住也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跟別教初地相等。通常我們講三賢十地都是說別教。這是佛學常識不可以不知道的。
我們看清涼大師的開示,信樂,樂比信又進了一步,樂是愛好,我們講非常愛好。這個字念去聲,不念樂(ㄌㄜˋ),樂是快樂的樂;念樂(ㄧㄠˋ),樂好的樂。這裡面有殷切的希求在裡面,從信生出來的。信三寶性已。三寶的性就是佛性,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對有情眾生說的。有情眾生包括十法界,畜生、餓鬼、地獄都是屬於有情眾生。換句話說,統統具足三寶性,佛性、法性、僧性。僧是清淨,法是平等,佛是正覺。諸位想想,是不是就是《大乘無量壽經》經題上所說的「清淨平等覺」?覺是佛,平等是法,清淨是僧;清淨是戒,平等是定,覺是慧,戒定慧三學,佛法僧三寶。你看那個題目上,三學、三寶、三性具足,你就知道這部經的殊勝,這部經的不可思議。
同樣,《華嚴經》亦復如是具足。古德稱《華嚴》是大本《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說中本,當然還有小本,小本是什麼?《佛說阿彌陀經》。古人把這三部經看成一部,大中小,《華嚴經》是大本,《無量壽經》是中本,《彌陀經》是小本。把這三經看成一體,分量有大小不同,義理沒有差別,大小不二。《無量壽經》要是細講就是《華嚴》,《大方廣佛華嚴經》要是略說(簡單介紹)就是《阿彌陀經》。我們在這個地方建立了信心。
信心怎麼建立的?明白了,信心才能生起。如果對這個經不明白,了解不夠,這是我們現在的話說,你的信心生不起來。「樂」這個字更了不起,樂是愛好。你看今天對這個經有信心的人,不少!他喜不喜歡學習?有問題了。喜歡學習,是不是真的喜歡學習?這真喜歡學習,一堂課都不缺。常常缺課,就是沒有樂這個字,有信,沒有這個字。如果有樂這個字,肯定一堂課不缺。為什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如果在經教裡面沒有得法喜(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這個字生不起來。凡是真的有了愛好,我們講十分的歡喜、無比的歡喜,那得受用。無論世法、佛法,你要不是真正在那裡得受用,這個歡喜心怎麼能生得起來?
《華嚴》,無上的法門,古人把它判作一乘法,比大乘還高一級,一乘法。為什麼說一乘法?成佛之法。這在後面我們看到,善財童子一生成就,沒有說到第二生,這一生就成就。《華嚴》是一乘法,《法華經》有龍女,龍女八歲成佛,一生成就。一生成就才叫一乘。大乘一生成不了佛,成菩薩,菩薩在第二生、第三生以後慢慢再成佛。小乘的目標是阿羅漢,證到阿羅漢,在小乘就是圓滿成就;在大乘,一定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究竟成就。小成就,小乘初果,證須陀洹,大乘初信,我們這十信位的初信。
真的是初信,那對這個法門就無比的愛好。我們有這麼一個機緣在一起學習,確實他一堂課不會放鬆的,無論有什麼要緊的事情,他都會把它安排恰當,不妨礙來學習。即使非常重要的事情,沒有辦法,不能分身,他一定很快就來補課。所以這個樂是關鍵,從這個樂你能夠體會他契入的淺深。信裡面要有樂好,儒釋道三家都不例外。只要契入了,他一定會落實在生活;要不落實在生活,這個愛好不是真的。唯有落實在生活,就是說我們把所學習的跟生活完全結合成一體,跟我們的思想見解成了一體,跟我們日常生活言行融成一體,這裡頭才有樂。
所以底下一句,於方便諸度,求欲修行。方便是善巧方便。諸度,《華嚴經》裡面講十波羅蜜,通常在大乘裡面講六波羅蜜,他會在日常生活當中落實。自己的生活行為就是六波羅蜜的善巧方便,用這個把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犯的錯誤行為全都修正過來。
六波羅蜜裡面,第一個布施,一切時、一切處布施波羅蜜沒有間斷。布施是什麼意思?就是現在人所講的服務,為一切眾生服務!你在家庭裡面,為一家人服務,這是布施。從小到老,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工作,每個人有每個人分內的事情,都能做好,自己把自己做好了,還可以幫助別人。在家裡頭,父母幫助兒女,兒女幫助父母,大家庭裡面有兄弟姐妹,有長輩、有晚輩,人人都有個熱心為這個家庭所有人服務,這是修布施波羅蜜。放下慳貪,慳是吝嗇,貪是貪欲。兒女懂得了,《弟子規》就落實了。早晨早起,不敢貪睡,貪睡也就是貪心,貪心就是吝嗇,不肯為家裡服務。早晨起來,晨昏定省。這是布施波羅蜜用在家裡面。
在古時候,男子外出工作賺錢養家,財布施;婦女在家裡面教育兒女,法布施;一家和睦相處,互相照顧,讓這一家人無有後顧之憂,無畏布施。布施波羅蜜用在家庭。家裡面有規矩,雖然沒有用文字寫出來,叫不成文的規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各人遵守自己的道德規範,各人有各人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做好,互相照顧,持戒波羅蜜。人是凡夫,煩惱習氣沒斷,偶爾也有煩惱起現行,彼此互相包容,要能夠寬容別人,忍辱波羅蜜。一心希求家裡面的生活水平漸漸往上提升,如理如法的改善生活環境,提升自己倫理道德與智慧,這是精進波羅蜜。一切時,身體輕鬆,不要那麼緊張,心地安定,不會被外面境界動搖,這就是禪定波羅蜜。於家內,於家外,家外面是社會,清清楚楚、明明瞭瞭,沒有迷惑,般若波羅蜜。這六波羅蜜的善巧方便應用在家庭,這是菩薩家庭。所以這六波羅蜜用在家庭。
你在公司行號裡面服務,六波羅蜜可以用在公司,用在你的工作上,用在處事待人接物,一切時、一切處善巧方便的六波羅蜜。在《華嚴》說得更細,十波羅蜜,十波羅蜜是後面五個是般若波羅蜜開出來的,般若波羅蜜是根本智,如果是六度,後得智也在這一條。講十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根本智,後面的四條是後得智,有方便、有願、有力、有智。這四個合起來,在佛法裡通常用一句話說明,善巧方便。你學了會用,六波羅蜜會用。要達到善巧,一定要配合「四攝法」,就做到善巧。這四攝法是世尊教給我們,人與人相處的關係法。四條,頭一條也是布施,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後面我們會詳細說到。
所以這方便諸度是在一切時、一切處,無論是個人的私生活,還是團體生活,你都會用上。以這個為標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待人接物,凡是我們行為與這個不相應的,就是錯誤的;與這個相應的,正確的,菩薩行。錯誤的趕快修正過來,這叫修行。所以,他要不是真正得到法喜,真正在這裡得到樂趣,這個他做不到。六度學過,四攝法也學過,用不上!無論在自己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團體生活,統統沒有用上。這是我們學的佛,不能說沒有學,都學了,但是都用不上,所以不得利益、不得法喜。用上之後,才真正得法喜。
一個人,我們講出家人,在家的老人,已經退休的人,他沒有工作,年歲也大,我們用什麼方法來修布施?最殊勝的方法,讀經、研教、念佛,提升自己的境界,這三種方法就是修戒定慧。以自己修行的功德迴向給一家人,乃至於迴向給虛空法界,迴向給一切眾生,法喜充滿。我這一天沒有空過,不是沒有工作,是換了另一種工作,這不能不知道。非常的認真。老人可以把每天自己修學的心得、悟處,利用空閒的時間講給家人聽,沒有雜心閒話;親朋好友來訪問,可以把自己修學心得跟他們做報告,一個人也可以,兩個人也可以,沒有雜心閒話。這樣做報告,自他兩利,他聽到了,他得利益;自己說一遍、說二遍,就是古人所說的「溫故知新」,常常讀,常常給人講,就有很多的悟處。一般人不開悟,自己沒有去做,也不願意跟人講,凡是遇到人都是雜心閒話,他怎麼會開悟?
所以我們這些年來,深深體會到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我初學佛的時候,聽到這一句話有懷疑,總以為釋迦牟尼佛上課的時候跟大家講經,一天幾堂課,難道每天都是八個小時,四十九年不中斷?以後才完全明白,釋迦牟尼佛除非不開口,開口所講的就是經。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對一個人還是對多數人,都一樣,從來沒有一句話是廢話,只要開口都會叫人得利益。不但言語,身體動作也不例外,動作是身教。
動作是什麼?動作就是戒律。你把釋迦牟尼佛一天行誼記錄下來,那就叫戒律。戒律不是他發明的,也不是他制定的,是什麼?是他日常生活行為就是這樣的,每天都如是;無論你在什麼時候看到他,在什麼場所看到他,皆如是!行為世範,一舉一動都是世間最好的榜樣,最好的模範。小事,從穿衣吃飯,我們講穿衣有穿衣的相,吃飯有吃飯的相。佛家裡頭所講「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他有沒有刻意去做?沒有,自然的,不是刻意的,刻意是做作,裝模作樣,自然的。
示現在這個世間,無論在這個世間住的時間是長是短,只有一個目的,利益眾生。對自己來講,有沒有利益?有,菩薩有。菩薩對自己什麼利益?我們知道菩薩無明雖然斷了,無明習氣沒斷,對菩薩來講,斷無明習氣。但是無明習氣雖然沒有斷,它不障礙,不障礙你教化眾生,就是不障礙菩薩跟眾生感應道交,不障礙。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這不是菩薩邊事情,眾生邊。大乘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諸位要曉得,菩薩沒有心想,眾生有心想。因為菩薩分別執著都斷了,他沒有想;要是法身菩薩,無明都破了,更沒有想,他能跟眾生起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他就有應。眾生希望佛來度我,他就現佛身來度;眾生希望基督來度我,他就現基督身來度。我剛才還聽到有個同學說,他的老伴是信基督教的還是天主教,他往生了,到天上去,聽說做了護法神。心想生,你想什麼,他就現什麼身。我們學佛的人知道。
所以我常講,世界上宗教是一家,是佛在各個不同環境當中現不同的身,說不一樣的法。說雖然是不一樣,但是你細細去觀察,他的方向目標是一樣的,都是趣向無上菩提。但是他有階段。就像辦學校一樣,終極的目標是要辦研究所,是讓你都拿博士學位,博士學位就好像是佛,要成佛。但是你現在程度是小學程度,先辦小學,適合你程度,幫助你到小學畢業;小學畢業,告訴你上面還有,還有中學,那再從中學念起;中學念畢業,上面還有大學,這叫循序漸進,這就是善巧方便。對於天才兒童,非常聰明伶俐的,不需要這些階級,就是頓超。法門有頓、有漸,有圓、有別,都是適合不同根性而說的。在佛菩薩那裡,尤其一真法界菩薩,這些差別完全都不存在。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了,還有什麼差別?所以隨心應量,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那個感應就恰到好處。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所以叫善巧。巧是方法巧妙,善是善於誘導,不斷把他向上提升。
底下說「信樂二字,是菩薩正意」。大師這一句我們可不能疏忽。我們常問,你什麼意思?菩薩什麼意思?菩薩的意思是信樂。那我們也要有這個意思,那你就是菩薩。至於信前面講得多,用前面的標準來比照一下,我們是第幾等的信心?不能說沒有信心,這個信心裡頭有等級,大的等級,有迷信、有強信(勉強相信)、有正信、有真信,這是大分。每個等級裡面,你去細分,等級就多了。我們自己也曉得自己現在在哪個等級。是不是年年向上提升?月月向上提升?年年向上提升就不錯,很緩慢,也很危險。危險的是什麼?外面的誘惑太多,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誘惑現前,你沒有法子抗拒,你就把這信心放下,你的信心轉變,信名聞利養、信五欲六塵,你去信那個去了,你對那個產生愛好。某個生意可以賺錢,一個月可以賺幾十萬、賺幾百萬,馬上就去,佛教慢慢來,等我老的時候再來學。
我在初學佛的時候,有個長輩,是我父親的老朋友,我學佛之後,他也很讚歎。他的事業放不下,他說這個好,等我將來老了、退休了,我再來學。他真的是老了,跟我講話的時候,六十多歲,沒有幾年過世了。這是什麼?放不下,眼前得了一點名利,沒有學佛得的利益殊勝。學佛如果年歲老的,一心專修淨土,幾年之後,他到極樂世界去了,那個福報多大。為了在世間這名利沒有放下,縱然是得到了,死了之後也是三途。
所以菩薩在這一章裡頭,第一句就是告訴我們,「不求五欲及王位,富饒自樂大名稱」,不能求!這兩句就是我們講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我們活在這個世間,生活所需很少,何必要把精神、時間放在那上面,太可惜!日食三餐,不需要多;有幾件換洗衣服,足夠了;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知足常樂。
人不能不知足,不知足的人是最苦的人,佛經上常講「可憐憫者」。世出世間聖人都告訴我們,知足者富,他真的富有,為什麼?他沒有求了;不知足者貧,他還是貧窮,為什麼?他還需求,他還需要。這裡不需要了,不需要有,滿足了,你說多快樂!你想想看,一個滿足的人快樂,還是不滿足的人快樂?你從這個地方就能知道,苦樂不一樣!並不是說,一切擁有就是樂,那你就錯了。釋迦牟尼佛什麼都沒有,他全放下,得大樂。孔夫子、孟夫子生活都很清苦,不富裕;換句話說,日常生活勉強能過得去,他不求,很快樂。他天天幹的什麼?求學、修道,這裡頭有真樂。
所以無論是世法、出世法,你沒有真正契入,你得不到,你也不懂。看到一般人追求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以為那個是快樂。如果你冷靜的觀察,凡是追求這些的人,他心神不定,患得患失,沒有得到的時候,想盡方法求;求得之後,又怕丟掉,身心不安,六神無主,他哪一天過過清淨的日子?哪一天過過真正快樂的日子?真正快樂,心裡面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煩惱,我們現在人講沒有壓力,身心沒有壓力。不行,這些人,凡是追求的人,晚上睡不著覺,要吃安眠藥,所以安眠藥的生意很好。跟知足的人不能比。
知足的人有信樂,不知足的人,這兩個字都沒有。所以清涼大師講,這兩個字是菩薩正意,說得好!我們要不是這麼多年的放下,五欲六塵、名聞利養統統放下,才懂得!要不然這兩個字不懂。體會不到它的味道,你怎麼能講得出來?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下面的《疏》文,「由此二故,於諸行有能,故名最勝」。此二就是指的信樂,具足信樂,於諸行你就有能力,你就能做到。換句話說,你現在為什麼做不到?你沒有信,你沒有愛好,所以你做不到。真正相信、真正的喜愛,沒有做不到的。所以說是做不到,還是認識不清楚,這解跟行,為什麼不能行?解得不夠透徹,解透徹了,真的明瞭,拼命他也要去幹,什麼力量都障礙不了他,他喜愛。
做不到是不願意去做,不是做不到。這樁事情,我在初學佛的時候,跟章嘉大師討論過,就是知跟行的問題。一般人講知易行難,我請教章嘉大師,大師告訴我,佛法不是這樣的,佛法是知難行易。他舉例子告訴我,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沒有教人修行。為什麼?行太容易了,明白了,你自動就會修。我聽了之後覺得有道理。如果行是那麼難,知是那麼容易,釋迦牟尼佛何必苦口婆心要講那麼久?表演一下給人看不就行了嗎?他確實也表演了四十九年,言教、身教融合成一體,真做到,一生沒有改變,有能。
他的信樂跟我們完全不同,不同於六道,不同於十法界。他那個層次太高,他是什麼?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他哪有自己!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所以三千年前,佛陀降世是應身,這我們要懂。而我們在學的學生,在學有信樂,你才會精進不懈,你對於這一門東西,無論是行門、解門,產生了樂趣;你會覺得這個比世間什麼樣的學問、什麼樣的事業都快樂,感到這個有價值、有意義。不是說我們全心奉獻,那不是的,奉獻還有點勉強的意思;愛不釋手,是樂此不疲,這做得多麼快樂、多麼高興,是這麼個道理,不能不知道。有能,他真能做到。故名最勝,這經上講『信樂最勝甚難得』,最勝是這個意思,真有。這是賢首菩薩告訴我們的,他給我們現身說法。
「非佛不信,故云難得」。這個「佛」有兩層意思,一個是指心性,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前面講了,本來是佛。所以佛家講信,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面,這個信他講了六個,第一個講的信自,非佛不信,你要相信自己本來是佛。如果這一條沒有,你只是信他佛,信阿彌陀佛、信釋迦牟尼佛,你永遠成了不佛,你永遠入不了佛門。頭一個信自己,這是在其他宗教裡頭沒有的。
我早年在美國達拉斯,那邊有一次基督教會有六、七個人來訪問,裡面三個是牧師,他們來跟我談。他說佛教的淨土宗跟他們基督教沒有兩樣,信、願、行!我們講信,他也是講信,他講信上帝就能夠到天國。我就告訴他:我們講的信跟你的信不一樣。他說怎麼不一樣?頭一個相信自己,第二才相信上帝,相信阿彌陀佛、相信釋迦牟尼佛,頭一個相信自己,這真的是不一樣。你自己不相信自己,你怎麼會成就?自己相信自己,那個勇氣就來了,我本來是佛,我現在為什麼搞成這樣?搞成這樣是羞恥。古人所說的「知恥近乎勇」,勇猛精進,我要雪恥,我怎麼會搞成這個樣子?那個勇猛精進的那股勁、那個力量從哪裡發生的?就是從知恥來的。
佛這一告訴我們,我們明白了,真的,一點不錯,本來是佛,為什麼變成這樣?那就是我們的自性被妄想分別執著染污,我們自性裡面本具的智慧德能被煩惱習氣障礙住,統統透不出來,才搞成這個樣子。這以前沒有人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說明白,我們也真的聽懂了。這是佛對我們的恩德,這是佛對我們最大的貢獻,把事實真相為我們說穿,往後事情是該我們自己做,那就是佛講的「若能轉物,則同如來」,就跟他一樣。問題你能不能轉?通常我們簡單的講,講三句,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佛弟子沒有別的長處,就是會轉。這是在經上講得很多,「順違皆順」,這就轉了。
順境好、善緣好,逆境、惡緣呢?逆境惡緣你怎麼能把它轉成順境,惡緣轉成善緣,逆境轉成順境,在乎你會轉!能轉得過來嗎?能轉,為什麼?因為境緣不是真的,都是假的。從哪裡轉?從自己內心轉,不是從外頭境界轉。他跟我作對,我不跟他作對,就轉過來了;他毀謗我、羞辱我,我讚歎他、恭敬他,就轉過來了!所以這些境界現前,學佛的人要把它當作我的老師出題目來考我,看看我的功夫。題目才出來,自己煩惱習氣全部現行,這很糟糕,你學的是什麼?學得再多,不能起用,境界一接觸,全都忘掉了,你怎麼行?
境界現前,你看看清涼在此地教給我們的,「方便諸度,求欲修行」,這就是講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當中、待人接物當中。為什麼?凡夫他不知道,他怎麼知道他是佛?我們要不是遇到釋迦牟尼佛,我們也不會知道。知道之後,我要恢復,我要回頭,我要回到佛的原點。我迷得太久,我迷得太深,所有一切不良的煩惱習氣,自性裡頭統統沒有,本來無;所有一切的善德、善能,自性裡頭本來具足。這不是學的,絕對不是佛菩薩制定這些東西教我們做的,不是,你要認為是他制定的,那錯了,那他多事,不是制定的,是性德。告訴你,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是你性德裡本有的。你要是見了性,自自然然表現在你的行為當中,不要人教,你也不要學,自然的,性德的流露!那個要教、要學是迷得太深、迷得太重,回不了頭,所以教他學。向誰學?向已經回頭的人學。已經回頭的人,自性流露。你要是到他那個境界,你跟他完全一樣,決定沒有兩樣。
所以這個佛是兩個意思,一個是信自佛,一個是信他佛。為什麼?我雖然知道我是真佛,但是我的妄想習氣還沒有放下,沒有放下怎麼辦?沒有放下,跟他佛學,他已經放下。已經放下,你要知道,完全是自性自然的流露,沒有一絲毫造作,他不是裝個樣子給我們看,不是的,本來就是如此,懂這個意思。
我們自己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之後,跟他一樣,就是他這個樣子。生活是他這個樣子,工作也是他這個樣子,處事待人接物,你去看他,就這個樣子。這個樣子,我們現在講隨順自性。我們現在跟他的樣子完全相反,這是什麼?我們隨順煩惱,這就不一樣。隨順煩惱有什麼過失?有,煩惱決定造作一切不善,一切不善必然感到,他有這感應,一切法從心想生,那個不善的心想、不善的行為會變現出不善的果報,三途六道。不信佛變現出來的,不信自己是佛,不但三途六道,十法界也是你變現出來的。
所以,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回歸了,回歸到自性,回歸到本來是佛,不但六道沒有,四聖法界也沒有了。「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大千裡面包括十法界,所以十法界在夢中,帶著迷,就好比是夢,不是真正的境界。這難得,真難得!幾個人懂得?這幾堂課,幾個人認真在學習?不容易!實在講,太難了。我們希有難逢,居然遇到了,自己要知道寶貴。
所以下面佛用比喻說,『譬如一切世間中,而有隨意妙寶珠』。「喻如意珠」,妙寶珠是如意珠,隨心所求。清涼給我們解釋如意珠,「略有五義」,從五點來說明。第一個是「勝義,法寶中王故」,在法寶裡面,王是第一,說什麼?真實、最上、不變,這是法寶中王。你居然信了佛,尤其是信自己本來是佛,這真是太難得,這就是法寶中王,沒有比這個更真實。為什麼?一切諸法都是生滅法,都是會變的,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真的是什麼?永恆不變。我們現在,我們的自性、佛性有沒有變?沒有變,這個諸位要知道。現前,不但是我們,縱然淪落在畜生、餓鬼、地獄,一絲毫都沒變。所以佛看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哪有不恭敬的道理!哪有不讚歎、不供養的道理!
大乘教裡頭,我們常常看到,一切恭敬,一心頂禮,禮敬諸佛。這個諸佛就是一切眾生,情與無情全部包括在裡頭,《華嚴經》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它的性,在無情講法性,有情講佛性,佛性、法性是一個性,永恆不變,是真實的,沒有生滅,沒有來去,能現萬物。這是自己本有的,從來沒有失掉過。迷,是不是真迷了?不是。如果它真的有迷,它就不是真的,它怎麼會迷?哪有這種道理!所以你要曉得,迷是假的。你看那個迷的根,那個根是什麼?根是想,想就是起心動念,想上加個妄,妄就不是真的!
所以要有人追究這妄想什麼時候生起的?什麼原因生起的?那就是妄想裡頭加妄想。它既然是虛妄的,不是真的,還有什麼可追究的?所以妄想又稱之為無始無明。佛說得好,無始是沒有開始。為什麼?它是虛妄的。如果有始,那就有終,它就是真的。根本沒有開始,哪來的終結?沒有,這才叫妄。佛說的話意思很深,我們一般人沒聽懂,聽錯了,扭曲了佛的意思。上上根人一聽就明白,一聽怎麼樣?他就斷掉。既然虛妄,不是真的,那算了,我就放下。這一放下,本來是佛,就現前!就那麼容易,就那麼簡單。佛所講的這個東西,有很多被那個麻煩的人說麻煩了,很淺顯的東西,說得太深,說得叫人不懂,其實不難懂。這是殊勝,都是說的信樂,信樂太殊勝!信自己是佛,信釋迦、信彌陀、信毘盧遮那是佛,信法身菩薩、分證佛。
第二個是「希義」,希是希有。希義怎麼說法?真正明白的人太希有了。諸位要知道,統統都是比喻,如意珠比喻信樂,能信、能愛好,太希有了。下面說「非佛輪王,餘無有故」。這是講如意珠,寶珠,這寶珠什麼人有?大福報的人有,佛有、轉輪聖王有,福報大,其他的人沒有,如意珠。你有如意寶珠,隨心所欲,像西方神話傳說裡面所講的神燈,有求必應。而如意珠比神燈還要希有,因為神燈裡面有一個神靈在裡頭,你要什麼東西,他替你辦到;如意珠不是的,你念頭一起,自然就現前。輪王有。類似的是化樂天,欲界第五層天,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第五天人所有一切需要的東西統統是變化的,你看多自在。我想衣服,衣服就現前,就在身上;想吃的東西,吃就擺在你面前。一切希求,隨心所欲,統統會現前。第六天就更妙了,第六天不用自己去變化,他的一切所需,第五天就供養他,他化自在天,這是最高的。化樂天,第五天人會供養他,第五天人變化種種供養第六天,這個希有!
下面第三個意思,「淨義,能清不信濁故」,這要知道,《金剛經》上說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清淨信,信樂生智慧;翻過來,信不清淨,有疑惑,半信半疑,不生歡喜心,生煩惱!煩惱,染濁,不清淨。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要體會到,我們現在煩惱太多,憂慮、牽掛,甚至於很多人身心都不安,每天為什麼要用安眠藥、要用鎮靜劑?我們有沒有去想想?那就是非常的不正常,用現在一句話來說,心浮氣躁。用藥物來麻醉,他才能得到短時間的休息;沒有這些藥物幫助他,他的煩躁不能止住,你說那多痛苦?所以他有點樂,那個樂是苦中作樂,不是真樂。
真樂是什麼?真樂是清淨心,禪悅是樂。心裡面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欲望、沒有希求,《壇經》上說「本來無一物」,這個樂!清淨心裡面自自然然現出來的。大乘教裡面常講的菩提心,真誠,從真誠上起的作用,這個作用是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從這個心裡面再流露出來萬德萬能,我們中國人所講的,仁義禮智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都從這裡流出來的。
世間法跟佛法從哪裡區別?也在這個地方。世間法沒有菩提心有善,五倫、八德、十善,他真正很用心的去學,也很認真努力去做,他做到了,也得到少分的清淨。這是世間聖賢,為什麼?他沒有離相,他還有妄想分別執著,沒有離相,離相才是聖人。離相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一切都無,表現在世間跟一般人一樣,五倫八德表現在外面,這個人是大善人,心地清淨一塵不染,菩薩應身,這才叫菩薩。所以從事相上看,跟世間聖人沒有兩樣,骨子裡頭不相同。骨子裡頭,一個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斷,一個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斷,不一樣。
斷有三個層次,這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妄想、分別、執著。有斷一個的,斷執著,還有妄想、還有分別,這叫阿羅漢。阿羅漢是聖人,世間聖人不能跟他比,為什麼?世間聖人還有執著,阿羅漢沒有執著。菩薩,菩薩還有妄想,分別、執著都斷了,比阿羅漢更清淨,阿羅漢還有分別,菩薩沒有。到佛,佛是最清淨,妄想沒有了,菩薩有妄想,出世間的大聖。佛是大聖,菩薩是中聖,阿羅漢是小聖,都是聖人。六道凡夫不能比,六道凡夫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有。
所以我們自己要常常用這個來警惕自己,為什麼不把執著放下?執著裡頭最重要的,成見,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的做法,堅固執著這些,麻煩!不能像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沒有執著。跟眾生相處,你愛怎麼做就怎麼做,菩薩可以隨順,善隨順,惡也隨順。造作惡業要墮阿鼻地獄,還是隨順你,為什麼?菩薩知道那是業力煩惱習氣。你去教他,他不會接受,你只有看他造業,看他墮落,看他受報。菩薩知道!他受報,到受報快盡的時候,菩薩來幫助他,那時候他覺悟,菩薩跟他說法,他相信。在他不能接受的時候,給他阿賴耶裡種善根種子,大乘教裡面常說的,「一歷耳根,永為道種」,讓他在這一生當中有機會看到佛像,聽到佛的名號,看到佛經,聽到經名,或者一句、二句,阿賴耶識裡都種了佛的種子。
所以佛菩薩對於業障煩惱習氣特別深重的人,給他種種子,不會期望他在這一生成就,他成就不了,金剛種子先種下去。種下去,他把佛教毀掉也沒有關係。毀掉怎麼樣?他墮阿鼻地獄,他受報。墮阿鼻地獄之後,他知道了,知道他錯了。而實在跟諸位說,阿鼻地獄知道錯了也是不容易,他堅固的執著,他不知道自己是錯誤。到什麼時候吃盡苦頭,受盡苦報,他知道錯了,那個一念覺得自己錯了,就離開地獄。離開最重的地獄,還有小地獄,他還要受,就是看你覺悟的程度。知道錯了,但是還不肯悔改,阿鼻地獄離開了,八寒八熱地獄他要受。所以,也是不斷知過,不斷的提升,從阿鼻到大地獄,從大地獄到小地獄,慢慢提升才離開地獄。
離開地獄,要還債、要還命,譬如殺人,殺人要還命,欠債要還錢。還命債、還錢債,多半是在畜生道。畜生道被人殺了、吃了,還命的;替人工作,像牛馬替人工作,還債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佛講得很清楚!這首偈不僅僅是講出家人,在家人也不例外。我們在家人謀財害命,你將來一定要受果報。這種果報的事實,現在外國人懂得。
我是在最近有同修送給我美國魏斯他的催眠報告。他是個心理醫生,給病人用催眠的方法,讓他回到過去世。這他才真正發現,真的有輪迴,真的有報應。寫了四本書,這四本書是流通到全世界,暢銷書,已經有三十多種文字的翻譯,流通量聽說超過二百萬冊以上,這都是他自己沒想到的。他這個書對世界和平會有幫助,人要知道有因果,知道有報應,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然會收斂一點。東方人清楚,但是現在大家忘掉了,不講了。「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善有善果,惡有惡報」,東方人在幾千年前就知道這個事情。所以城隍廟裡頭閻王殿把這個事實給我們顯示出來,讓大家有警覺心,不能做壞事,不能欺騙人。這是淨義,不信就是煩惱,就是污染、濁惡。
第四個意思是「貴義,出位行寶等,不可盡故」。位行從哪裡來的?從信樂生的,位是什麼?菩薩四十一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這位次。這位次從哪來的?從信樂來的;換句話說,哪有什麼位次?信樂裡頭分等級,四十一個等級,從這出的。你信得愈深愈歡喜,地位就高;到最高的時候就是究竟圓滿佛。「寶」在此地也是比喻的意思,難得!在位行裡面,顯示出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才藝、無量相好,這寶不可盡故,是這個意思。圓教初住菩薩,他所起的作用跟究竟果位很相似,究竟果位只是斷盡無明習氣,而他的無明習氣沒斷。這也沒有什麼方法斷的,就是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自自然然斷掉的,沒有一絲毫勉強,所以叫無功用道。
最後一個,「蘊義,蘊眾德物,無障礙故」。蘊眾德物,蘊是蘊積、蘊藏無量無邊的德能。無障礙就是《華嚴》裡面所講的四種無礙,「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教化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回頭,幫助一切眾生覺悟。看眾生的根性,根性鈍的,幫助他轉惡為善;根性利的,幫助他轉迷成悟;根性大利的,幫助他轉凡成聖。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回歸性德,就是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本來是佛。這一大段「略示勝能」,我們就介紹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