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六六六卷) 2002/4/1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0666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下面一句經文,這是略舉十種的第三種:
【寶輪垂下摩尼王雲。】
以上講的三種都是說的事相,事上說的。事上它也有表法的意思,我們一定要懂得。「輪」,在佛法裡面是重要的表法一個標誌,所以我們常常聽佛法裡面講「法輪常轉」。輪所代表的,確實跟佛法裡所說的宇宙人生的體相用,體是空寂的,但是這個空不是無。我們說到空,你認為空是無所有,這是錯誤的,那不是佛法裡面的意思。佛法裡面的空,它是有。有,為什麼說空?因為這個有,沒有形相,我們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見,六根都緣不到,它確確實實存在。不但它存在,它能夠生出有,無中生有,空中現色。現跟生是一個意思,所以講無講空不是什麼都沒有,這個難懂!
因為我們觀念當中,總是把空跟有對立了,空不是有,有就不空。而不知道佛法講的宇宙人生真相,空有是一不是二。能生能現的確實是空,所以這個空是活活潑潑的,它不是死的。用圓來代表,圓心很能顯示出這個意思。我想現在的同學們應當都學過幾何,初中大概在二、三年級就要學習了。幾何裡頭講的圓、圓心,圓心有沒有?肯定是有。圓哪有沒有心!圓心在哪裡?找不到。如果你說是當中的一點,這一點在顯微鏡底下是個面積,好大一片,所以真正的點是沒有形相的。我們一般講那是抽象的概念,但是肯定有,它不是無。
點移動就變成線,線移動就變成面,那就是我們能夠觀察得到的,能夠很清楚的見到;但是點見不到。所以佛用圓來表法,好!圓表體是空寂的,清淨寂滅。但是它能生能現;能生能現,現的是相。相是什麼?相是圓周。圓周不但是相,而且顯示出它的作用,它的作用太大了。以我們現前的科學技術來說,科技種種發明都離不了圓;這個輪轉動,帶動那個輪,再複雜的機器或者再簡單的機器都離不開輪,輪的作用就是永遠沒有止息的在運轉。而這個運轉裡面,還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周而復始,終始不斷」,這個現象表的意思很深很深。我們從這裡面去體會,就能體會到宇宙人生的大道理。
所以佛法用輪來表法,輪代表整個宇宙,代表了一切萬法。一切萬法都有體有用有相,體是圓心,相就是形相。既有相,當然就有作用,相不同,作用也不一樣。譬如我們講水,水有三種現象:液體,通常我們講水是講液體,我們口渴可以解渴,江河裡面可以行舟,水可以載舟,水的用處太大作用太大了;它在固體就是結成冰了,冰,我們口渴不能飲用它,冰有障礙有阻力,所以冰的作用跟液體的水作用不相同;把它加熱,變成水蒸氣,變成氣體。氣體跟液體的水、固體的冰,相不相同,作用也不一樣;最早火車就是用水蒸氣的原理來推動的。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曉得,相是有,作用是有,體是空是無,都能從這個輪相裡面體會到。
此地輪上加一個『寶』,加個「寶」當然就是法輪,法輪才是寶。『垂下』,這就顯示出諸佛如來、諸大菩薩、聲聞、緣覺,以大覺之寶,教化眾生;「下」是九法界眾生,所以這一句裡頭取這個意思。雖然三句都是講的相,第一句講的「幢」,第二句講的「光明照曜」,第三句講的「寶輪垂下」,都從事上說的,含義甚深。後面幾句都是從「法化傳通」上說的,這個意思明顯好懂。請看下面一句:
【眾寶藏現菩薩像摩尼王雲。】
這個『眾寶』是指前面三種,前面三種代表一切現相。一切現相裡面現「菩薩像」,我們看到這個名詞,很自然的就會想到這些寶物裡頭大概現觀世音菩薩,現大勢至菩薩,現地藏王菩薩。有沒有這個現相?有。現相從哪裡來的?從心想生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從心想生的,不是經上講的正義。
經上所講的正義,現菩薩像是什麼意思?你要曉得什麼叫菩薩?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音譯,中國人喜歡簡單,菩提用個「菩」,提就省掉,薩埵用個「薩」,埵也省掉,尾音都把它省掉了;菩薩是菩提薩埵。玄奘大師把它翻成中國的意思叫「覺有情」,覺悟的有情眾生稱菩薩,情要是完全斷掉,只有覺沒有情,那成佛了,那就是佛。情是什麼?無明煩惱還沒有斷,無明煩惱就是情,我們一般講「情執」,這個很難斷,很不容易斷。如來果地上才真正斷乾淨,四十一品無明,四十一品情執。他雖有情執,但是他覺而不迷,這就是菩薩。
由此可知,此地經裡面的義趣,「眾寶」,這些寶藏讓我們六根接觸到,能啟發我們的智慧,為我們破迷開悟,做增上緣,這就是『現菩薩像摩尼王雲』。世出世間種種形相裡面,我們都能見到。譬如我們在澳洲,澳洲是農牧的國家,是個農業國家、畜牧國家,所以他們的牧場很大,養牛養羊,澳洲出產羊毛是世界聞名。我們看到小羊吃奶,跪在那裡吃奶,這是一個形相,我們看到這個形相自自然然就生起孝敬之心。你看這隻小羊對牠的母親,我們自己是用一種什麼心態、行為來對待我們的父母?看到這個形相就能夠引發自己的孝思,這是現菩薩像!見色聞聲能夠讓你生起慈悲心,生起平等心,生起懺悔心,都是現菩薩像。
不但在這些幢旛寶蓋,不僅是這些,所有一切的物像,一切動物的現象,一切植物的現象,乃至於自然的現象,四季變化的現象,晴雨的現象。你看看,我們在文學作品裡面看到,那些文人、詩人對於自然現象觸動他的感情,觸動他的智慧,寫出許許多多的作品,這個對他來講是「現菩薩像」。如果他的感官是負面的,那就現魔鬼像。所以心地純正的人,大概都是感官、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是現菩薩像;自私自利的人,名聞利養、貪瞋痴慢嚴重的人,他六根看外面六塵現象,多半是現魔鬼像。
所以實際上外面的狀況,實際上的境界,無佛亦無魔,這是跟你講真話。佛跟魔是從哪裡來的?是從自己心裡變現出來的,還是一句老話,「從心想生」。你心是個佛心,是個善心,你看一切萬象,你的感觸都是善的、是正面的;你的心要是惡心,懷著瞋恨心,對一切眾生疑惑心,那你感觸就是負面的。如果我們不能通達這些事理,我們對於佛的言教很難體會。佛的言教大部分意在言外,你聽了要會體會,它是活的,不是死的;每個人體會不相同,淺深廣狹真的是各個不同。
對一個人來講時時不同。我去年讀這部經跟今年讀這部經,領會這裡頭的義趣就不一樣。說明了什麼?今年比去年的心更清淨,今年比去年的智慧有了長進。同樣是這個文字,我們看了讀了,感發的義趣,淺深廣狹不相同。經有無量義,從初發心到成佛,意猶未盡,這個道理、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所以我們決不能只看到這些眾寶藏當中,現好多好多菩薩像,那這個意思很淺。這個意思還需要說嗎?不需要說。所以要懂得諸佛菩薩說法真正的用意,那才是可貴的。下面這一句:
【稱揚佛名摩尼王雲。】
前面現相讓你感觸到,接著第二句就講到「稱名」,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為什麼?如果你真正懂得佛在經教裡面常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你要真正懂得這句話,你就會修行,這個意思你完全明白了。「一切法從心想生」,那我想佛,不就成佛了?對!一點都不錯。你想佛,你就成佛;你想菩薩,你就成菩薩;千真萬確的事實,想什麼就變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人為什麼會墮三惡道?是你自己想的。你為什麼會變成鬼?鬼貪心重,你天天想的是貪,貪名、貪利、貪財、貪色。五欲:財、色、名、食、睡,貪而無厭,天天想這個;貪心變餓鬼,餓鬼都是貪而無厭,你是這麼到鬼道去的。地獄是瞋恚。見什麼人都不高興,見什麼人都想發脾氣,嫉妒、瞋恚墮地獄。愚痴變畜生。愚痴是對這個世間事物的真假、善惡、是非、利害都沒有能力辨別。我們人常講糊塗,愚痴、糊塗,這是畜生道的業因。貪、瞋、痴是三惡道的業因,你天天想這個,你不是自找麻煩!
所以,我們真正懂得「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真實的道理,我們做人的態度馬上就改變了。我為什麼不想佛?我天天想佛、天天想菩薩,我將來肯定就變成佛菩薩。佛菩薩在哪裡?經教裡面。我會把讀經研教當作我這一生唯一的一樁大事來辦,把經教裡面的道理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把經教裡面的教訓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這個人不知不覺就超凡入聖。佛是聖人,菩薩是聖人,不知不覺的就永脫輪迴。為什麼不幹這個?為什麼要去搞貪瞋痴慢?天天去想求真實智慧,這個事情要緊!
所以,把念佛擺在第一。『稱揚佛名摩尼王雲』,這是把念佛擺在第一。只有念佛才成佛,不念佛怎麼能成得了佛?念佛不一定是口念,最重要的是心念。你看念佛那個「念」字,念字不是口,念字上面是個「今」,下面是個「心」,你要能體會到這個字的意思;這個字的意思是我現前的心是佛,這叫做念佛。佛的心是什麼?什麼樣的心才是佛心?三皈傳授裡頭就告訴你「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是佛心。你心裡頭常存「覺正淨」,時時刻刻保持不失掉,你是真的在念佛。我們現在用最淺顯的最容易懂得的,「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這是佛心。我們念念具足,念念不失,這叫念佛。口裡念著阿彌陀佛,手上拿著念珠,心裡頭還有是非人我,還有貪瞋痴慢,那不叫念佛,那是古人講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他以為他那個是念佛,殊不知他錯了。
我們初學的人,身語意三業要相應,心裡頭與佛相應,口裡頭稱名,手結印。你看阿彌陀佛平常結的印,阿彌陀佛的手是這麼拿法,這叫法界印,我們也叫彌陀印。「法界定印」就是普賢菩薩的三昧;《華嚴經》講「普賢三昧」,《楞嚴經》講「首楞嚴大定」。手印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手語。我擺上這個樣子,你們大家一看就明白了,這是最自然的一個姿態,最自然的就是法界,一絲毫造作都沒有,自自然然。手印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手語。你看佛擺上一個什麼姿態,我們就曉得他是什麼意思,我們一看就明白就會意了,不必用言語。在佛家裡面稱為手印,現在人講手語。
佛號裡面,諸佛如來無不讚歎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裡面,稱讚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句話我們不能輕易忽略過。釋迦牟尼佛的讚歎是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讚歎,一切諸佛名號,這個名號是根;換句話說,根本的名號,或者說是一切名號裡面的總名號,稱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給我們解釋,他說了兩個意思:阿彌陀佛又名「無量壽佛」,又名「無量光佛」,無量光跟無量壽就是阿彌陀佛的解釋。阿彌陀佛這一句完全是梵語音譯過來的,「阿」翻成中國意思叫無,「彌陀」翻成中國意思叫量,「佛」翻成中國意思叫覺;要完全從字面的意思來講是「無量覺」。覺就有光,覺是智慧,智慧光明。有光一定就有壽,壽是什麼?光明恆照,常照。所以阿彌陀佛也叫「常照光佛」,他是個總名稱。
《大乘無量壽經》,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今天在座,你們有一百多位同學是從中國大陸各個地方來看我、來聽經。最近這兩年,在中國、在台灣,有一些人提出反對的意見,說這部經不可以讀,一定要讀原譯本。許許多多同學過去學這個本子,都產生了疑惑,有人寫信給我,有人打電話給我,問我怎麼辦?我在講經的時候也講過好幾次,反對的人別有用心,他不是反對會集本,他是反對淨空法師。為什麼?淨空法師提倡夏蓮居的會集本,他就反對夏蓮居的會集本;如果淨空法師要提倡王老居士的會集本,他也一定反對這個會集本;如果我要提倡魏默深的會集本,他一定就反對魏默深的會集本。他為什麼不反對王龍舒的會集本,為什麼不反對魏默深的會集本,要反對夏蓮居的?你就知道了,他是對人的,他不是對這個本子,他別有用心。
如果說會集本不能用,我再告訴諸位同學,古往今來佛門裡面無論是出家道場,或是在家居士道場,你們有沒有早晚課誦?有,都有早晚課本。早晚課本是不是佛說的?不是的,是會集本。會集本不能用,早晚課誦本就不能用。還有佛門裡面用的許許多多的懺儀,現在大陸上很流行的水陸法會,水陸法會的懺儀,他們念的那個經本,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那是會集的。好!那水陸法會不能做!《梁皇寶懺》也是會集本,也不能做;《慈悲三昧水懺》也是會集本,統統不能做。那很好,這些出家人、在家人老老實實念經,所有這些法會統統不能做,早晚功課也不能做。為什麼?做,會集本。你明白這個道理,你才知道說話的人,他是用的什麼心?你就恍然大悟。
這個會集本是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傳授給我的,他的老師是印光大師、是梅光羲居士。你看夏老的會集本前面,有一篇很長的序文,那個序文是梅光羲居士寫的。北京黃念祖老居士是梅光羲居士的外甥,黃老的母親是梅光羲居士的妹妹,這是夏老的傳人。這個本子會集出來之後,得到當時慧明法師的印證。慈舟法師,那時候的慈舟法師是戒律精嚴的,為它作了科判,這個科判我們都印出來了。慈舟法師還講過這個會集本,梅光羲居士也講過,黃念祖居士在跋文裡寫得很清楚。我們學佛要有智慧、要明理,絕對不能聽人家三言兩語,我們的信心就動搖,那就壞了。
依照這個經本去修學,往生的人很多,瑞相希有!一年前,新加坡居士林老林長陳光別居士就是依會集本念佛往生的。他晚年身體不好,常常生病,在家裡休養。我聽他家裡人說,他每天聽我講《無量壽經》的磁帶,每天聽八個小時,一遍一遍的聽,聽了四年,他心得定了;除了聽經之外,他就念阿彌陀佛。他往生的時候,這樣學兩年,他就有把握往生,給李木源居士講,他說:我很想往生,不想再住世了。李木源居士求他:你不能往生,居士林需要你領導。他想了很久,他說:好吧!我就再等兩年。幫助李木源居士來培養他的聲望,逐漸逐漸讓李居士來領導這個團體,這樣就延緩了兩年。我聽他家的人講,在往生前三個月,他在一張紙上寫八月初七,八月初七,八月初七,寫了十幾個八月初七,家裡人也不敢問他是什麼意思。三個月之後,八月初七那一天往生。三個月之前,預知時至,他往生極樂世界,他可以延緩兩年,這是會集本的效果。我們在新加坡,那麼多居士同修、還有出家的法師親眼看見的,瑞相希有!
所以我知道這些人都是對我而來,我能不能放棄會集本去提倡別的?不可以。我如果這樣做,那就上了大當。為什麼?淨空法師,「忘恩負義,背師叛道」,我這一生的修學,這兩句話的罪名全部毀掉了。所以我在講席當中,告訴大家,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反對,我絕對不反對,我有信心,我依照這個法門修學。為什麼?老師教我的,我相信老師。我要不相信他,我為什麼跟他,做他的學生?為什麼拜他為老師?我拜他為老師,聽到別人幾句話,我對老師信心就懷疑了,這個學生叫背師叛道、叫忘恩負義,這個學生決定一無所成,這種學生的果報決定在三途。我不上當,我很清楚,我很明白,那些說閒話的人,《無量壽經》他一遍都沒有講過,可能都沒有念過。我會集本講了十一遍,我怎麼會被動搖?你們同學聽了人家這些閒話心動搖了,那是你自己的事情,與我不相干。我是決定不動搖,決定要弘揚這個本子,老師囑咐我的,我有這個使命,有這個責任。早年弘揚這個本子,在海外只有我一個,在國內只有黃念祖老居士一個人。以後我們兩個人有緣分遇到了,我特地到北京去拜訪他,去看看他,真正是志同道合。我們在法脈上有這個因緣,有這個緣分,還是一家人。
所以《無量壽經》,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眾生的不二法門!會集本會集得好,能度末法九千年一切苦難眾生圓成佛道,無量無邊的功德,沒有人能夠相比。我們要認識清楚,決定不聽謠言。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