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十五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017-0025

  請掀開經本第十四面,我們看後面這一段:

  【能隨方便入於一地。而以一切願海所持。恆與智俱。盡未來際。】

  這一段清涼大師小科裡面「明得位極」,說明他所證到的地位,意思是說普賢菩薩遍一切位,任何一位;位是說他的位次。在本經裡面總共說五十一個位次,從十信初信位說起,有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總共五十一個位次,這是講大乘圓教。正如同我們在學校念書一樣,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最高的一個班是五十一年級。五十一年級念完畢業,那就叫成佛,佛的學位就拿到,好比是這個意思。但是世間教學階位決定不能夠融通,一年級的課程跟二年級的課程決定不一樣。但是在佛法裡面,這就有不可思議的境界,它每個位次都能夠通一切位,初發心,初信位好比是佛法裡面一年級的學生,一年級的學生可以修最高果位班級裡面的學分,這就很特殊。在世間沒有這種現象,無論中國、外國,古時候、今時候都沒有。不過在中國古代的教學,與佛法有一點類似,那就是一本教科書,從你初學一直學到老,一本教科書。譬如中國過去念書人讀的《四書》,《四書》大家比較熟悉。實際上那個時候的人也分科,有專門一生學《四書》,有專門學《易經》,有專門學《禮記》,也有專門學《春秋》,它也分科。所以他能夠成為歷史上留名的學者有道理,一門深入,幾十年修學他有心得,所以他能夠講學,他有著作留傳給後世。

  這一本書,小時候啟蒙就念,念到老還念不厭,這樣的教科書世間人稱它為經典、經書。經書這個意思是超越時空,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它裡面所講的理論、方法、境界,你永遠都享受不盡。佛家的這些經典,經典是佛教的教科書,比儒家的更殊勝。儒家的教學我們知道,一世,人的一生;而佛法的教學三世,在時間上講長,佛法講有過去世、有現在世、有未來世,這些事實理論在經典裡面都有很詳細的介紹,很詳細的說明。如果理論你明白,這個事實你就會相信,因為這些事實有理論根據,讓你不能不信。如果這樁事情沒有真實的理論依據,這事未必可靠,它確實有理論依據。它的教科書超越時空,尤其是大乘經論,《華嚴》不但是大乘,大乘當中的大乘,古大德稱它作一乘的佛法,比大乘還要高,大乘當中的大乘,這稱為一乘佛法。凡是這一類的經典必然超越時空,就是此地所講「身遍一切位」,初學的可以修學最高班級的學分,最高班級的修學也不捨一年級的教學,這正是經上所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這道理是什麼?第一個是真性,大乘經典都是從自性裡面生,不是從意識裡面生。世間的典籍、書籍,為什麼沒有這種效果?世間人寫文章用思考、研究,統統落在意識心裡面,意識心有範圍、有界限,所以它跟一切法不能夠融通、不能夠貫穿,道理在此地。如果這個法門(這個方法門徑),理論與修學方式是從自性當中建立,這個界限當然沒有了,這是一個道理。另外一個道理是諸佛菩薩的弘願,那個心願沒有界限。世間人他的心願有界限,只是想著為自己好,為我的家庭好,充其量為我的國家好,再大一點,那很殊勝、很了不起,為我們這個世界好。要知道我們這個世界在太虛空當中只是一個小小的星球而已,比我們這個地球大的星球不知道有多少。科學家告訴我們,太陽比地球大三十一萬倍,地球只有太陽的三十一萬分之一,兩個要一比的話,小得很可憐。可是太陽在太空當中不是大的星球,比太陽大的又不知道有多少,我們能想到嗎?佛菩薩的心量,所謂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人家心量多大,所以他的願力不可思議,他的願力跟心性完全相應、完全相同,自性本具又有心願的願力貫穿著。

  這個意思,古人用我們中國的說法大家好懂。「能以方便,隨入一地」,任何一地,這個地不是指十地,是指菩薩修學的地位;狹義的說法,從圓教初住菩薩起,初住菩薩就拿到學位。就像我們世間法一樣,世間法的大學有三個學位︰學士、碩士、博士。此地講的學位是博士學位,你就拿到。通常我們說小乘佛法,小乘修學畢業了,圓滿,拿到第一個學位,第一個學位的名稱叫阿羅漢。所以諸位要曉得,阿羅漢是佛門學位的名稱,就彷彿現在學校裡面講學士,你拿到這個學位。再向上提升,比這個更高的一個學位稱為菩薩,菩薩也是學位的名稱。第三個,最高的學位稱佛,圓教初住菩薩就成佛。大乘經上講的諸佛就是這個意思,從初住到等覺叫分證即佛,他是真佛不是假佛。所以一樣在佛的地位,佛的智慧、功德也不平等。這個道理並不難懂,像我們世間學校一樣,每個人都拿到博士學位,幾十個博士在一起,他們的智慧能力也不平等,但是統統都拿到博士學位。到什麼時候才平等?博士裡面的差別有四十一個差別,到究竟圓滿佛,那個時候就平等。為什麼?他的障礙斷盡,他的智慧圓滿現前,這個是平等。如果障沒有斷盡,智沒有圓,等覺菩薩也不平等,等覺跟等覺也不平等,這種理跟事是我們可以能夠想像得到。

  這個地方所說偏重在願力,願力攝持一切地。經文上講『能隨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利;方法就是佛法常講的法門,方法門徑。將方法比喻作一個門,門是能夠通入的意思,入佛之門,你從這個門裡面可以入佛,入佛之門你就作佛。佛是什麼?佛是智慧德行圓滿的人。印度人稱他作佛陀,佛陀是印度話,我們中國翻成,從意思上翻,覺者,覺悟的人。覺悟,不迷惑,大覺,對於宇宙人生一切事理、一切現象無所不覺,這從空間上講。要從時間上講,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他也無所不知。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才叫真正覺悟、徹底覺悟。我們人能做到嗎?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能。為什麼能?你本來就是如此,盡虛空遍法界過去、未來,你本來知道。現在為什麼不知?迷了,迷了就叫眾生,悟了就叫做佛,所以這個事情是我們的本能。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所說,「本覺本有」,本有當然可以恢復;「不覺本無」,不覺是我們現在迷,這是心性裡頭沒有的。沒有,當然可以斷,使我們深信破迷開悟有可能性,一定可能。我們怎麼迷的?幾時迷的?佛在經上都講得很清楚。用什麼方法破迷?用什麼方法恢復我們的智慧?恢復我們的德能?這就叫方便門。方便門多,無量無邊,法門無量。

  這經文好,『而以一切願海所持』,這句話重要。一切諸佛如來在因地裡面所發的大願太多太廣,把它比喻作海;海是深廣的意思。世尊為我們開導,將一切諸佛如來的弘願歸納為四大願、歸納為四條,四條就好講。即使是我們現在星期六講的《無量壽經》,介紹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諸位要是細細把它歸納,也不出四弘誓願,也不出這四大類。由此可知,這四大願可以說是一切諸佛如來的總願、通願,我們一定要重視。《華嚴經》上所講的這些菩薩,說四十一位也可以,說五十一位也可以,都是四弘誓願貫徹攝持,所以他地地都攝一切地,道理在此地。

  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的落實,佛在一切經論裡面,常常勸導我們要發菩提心。菩提心怎麼發法?菩提心到底是什麼?菩提心如何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這四願圓滿落實。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你看看這個心量不是為自己,起心動念哪裡是為自己?為眾生。為哪些眾生?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這個心大。盡虛空遍法界,當然包括我們的地球,包括我們的國家,包括我們現在這個城市,也包括我們自己的家庭,全包括了,你說這個心多大。看到眾生受苦,就是自己受苦;看到眾生得樂,就是自己得樂;自他不二,這是真心的流露。世間人心量很小,起心動念範圍界限非常的拘束,佛告訴我們這是妄心不是真心,這是迷。真心像大海一樣,迷了之後變成一個小水泡,大海裡面一個水泡。迷的人把水泡當作大海,不知道整個大海是自己。由此可知,第一願豈不是自性裡頭本具的德能嗎?哪裡是外頭來的?我們迷得太久,無始劫以來就迷,佛不給我們提醒,我們怎麼會知道?想一輩子也沒有想過這麼一樁事情,誰想過這麼一樁事情?佛這麼一提醒,我們才想到這樁事情,愈想愈有道理,所以這一願就是圓滿自性法爾流露。

  度,「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願,關鍵在個「度」字。度是什麼意思?用現代的話來說,關懷、愛護、盡心盡力去幫助,這叫度。度眾生,關懷一切眾生、愛護一切眾生、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特別是在眾生有苦難的時候。現在有幾個人曉得,眾生遭難與自己有密切的關係,幾個人曉得?認為現在這個世界,許許多多的災變與我們人不相關,天然災害、自然災害,把責任都推掉,推得一乾二淨。他能夠說出一番大道理來,我們迷人聽聽覺得他說得不錯,滿有道理,把責任推乾淨。佛不是這個說法,佛講世界上種種的災變,我們今天講自然的災害,從什麼地方生?從人心裡面生的。人心善,我們生活環境就善,風調雨順;人心不善,外面環境就亂。環境跟人心有密切的關連,佛在經上常講「依報隨著正報轉」,同修當中你們如果學過法相唯識,對這個道理應當更清楚、更明白。

  物質的現象是什麼?是阿賴耶的相分。精神的現象又是什麼?是阿賴耶的見分。見相同源,同一個自證分。精神的現象、物質的現象,都是從自性裡頭變現出來,而且是先有精神再有物質,那物質與我們心理怎麼會沒有關係?所以佛才說「境隨心轉」,境是環境,小的環境是我們身體這一身、生活起居,小環境;大的環境,我們居住的地球;更大的環境,這是講宇宙太空;是我們生活的環境。生活環境從哪裡來?我們自性變現出來。《華嚴》裡面所說,我們現在還沒念到,「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它怎麼會沒有關係?諸佛如來所住的,本經上講毘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我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一真法界;凡夫所居住六道的法界、十法界,都算是凡夫;這裡面一切的一切依正莊嚴,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你把這個基本的道理,你參透了,你明白肯定了,然後你就曉得,所有一切外面自然災害,與我們的念頭息息相關,哪裡說沒有關係?

  世尊在楞嚴會上給我們說得很明白,這種轉變有兩種︰一種是共業,一種是別業。別業是我們個人,個人在生活上的感受,這屬於別業。大家共同要遭遇的,這是共業。沒有這個共業,在共同災難裡面他可以倖免,他可以不受難。我們世間人講他很僥倖,其實哪裡是僥倖,他沒有這個業,這個我們要了解。今天,現在這個世界災變異常,我們從資訊裡面所得到的訊息,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嚴重。最近我們曉得有一些重大的災變,電視、報紙都不報導,為什麼不報?想必是大家知道這些災變,人心惶惶,會影響我們情緒,就不報。世界上有許多聰明人,也有許多有慈悲心的人,總是想把這些災變能消除,或者能夠減緩、能夠退後。能不能做到?能。怎樣做法?還是要從教學,讓社會大眾普遍都覺悟、普遍都回心轉意,災難就可以化解。

  譬如經上講得非常明顯的,水患,水患從哪裡來的?貪心來的。佛在經上講,貪心的時候流口水,看到好吃的東西吃不到就流口水,貪心,貪是水。現在世間人貪心太重,所以要遭水災。水災,科學家講,大概在二十年、三十年之後,麻煩可大,有大水災來。水從哪裡來?南北極的冰融化,現在在開始化冰。科學家的估計,五十年之後,南北極的冰化了之後,海水水位就要上升;水位一上升,沿海地區全部被淹沒掉。他們認為這是自然災害,現在科學雖然發達,沒有辦法把南北極的冰塊維持現狀,叫它不融化,他做不到。海水溫度上升,造成外國人所謂聖嬰現象,現在全世界氣候都不正常,海水溫度上升。佛講的沒人相信,佛說這是眾生貪造成,貪瞋痴造成。火山爆發,大地震,火山是怎麼爆發?瞋恚心。人一生氣,那個火就往上升,火山要爆發。人心不平,佛給我們講,地震的原因;愚痴是風災。深入經藏的人,聽了佛這個說法會點頭,佛說得沒錯。

  現在這災難,給諸位說,水災、風災、火災、地震,統統都要來了,怎麼辦?我們自己如果明白這個道理,相信佛的話,佛不欺騙我們,我們斷貪瞋痴慢。不但要斷慳貪,積極的去修布施;不僅要斷瞋恚,更應當修慈悲心;不但要斷愚痴,要求智慧。愚痴的對面是智慧,貪愛的對面是布施,瞋恚的對面是慈悲,傲慢的對面是謙虛恭敬。我們真誠心斷這些煩惱,我們修布施,學習布施、學慈悲、學智慧、學謙敬,在這個大災難當中,大家要受這個共業,我有別業,別業不受這個共業,這個災難可以度過。佛教給我們,你相信不相信?你如果肯相信,真肯幹,這個災難可以度過。真正學佛的同學們,我們不但自己要認真去幹,消除業障,轉移境界,《楞嚴經》上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如來是個真正覺悟者,他能轉境界,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

  四弘誓願第二願是「煩惱無盡誓願斷」。你要曉得,你能斷煩惱,你就能轉境界,而且轉得非常明顯、非常殊勝,效果很明顯。第一個容貌轉變,以前是凡夫的容貌,是業障習氣很深厚的容貌,這一轉轉成佛菩薩的容貌,清新秀麗,不一樣。容貌會轉,會轉得很清新、很慈祥,讓大眾接觸你、看到你,生歡喜心,生敬重之心,它有這個效果。第二個體質轉,本來體質多病,現在這個體質不生病,所有一切病不治自然就好,體質轉。轉變境界一定從自身,因為自身是最貼近的第一個境界,然後再是我們生活的環境,逐步逐步往外去推展。真的轉變環境,真正能做到隨心所欲,佛家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真的,不是假的。有求必應是轉變,如果你要不會轉變,那你有求就不應。所以這個東西在佛菩薩面前去求求不到,泥塑木雕的佛菩薩,你求他,他怎麼會幫助你?泥塑木雕的佛菩薩,雖然他不會說話,他也不會保佑你,你向他求,什麼也求不到,他有一個好處:我們塑造佛菩薩的形像,是讓這尊像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見到佛像如同真佛在,想到佛在經典上的教誨,是提醒這個意思。不見到佛像,佛講的道理忘掉,提不起來;一看到佛像就想起來,佛教給我們應當怎麼做法,菩薩教給我們應當怎麼做法,這個功德利益就很大。供佛像是這麼個意思,決定不是迷信,我們要清楚、要明瞭。

  佛教給我們斷煩惱、改習氣,諸位想想看,四弘誓願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第二願「煩惱無盡誓願斷」,是不是貫穿一切的地位?從初發心到等覺位都離不開,「而以一切願海所持」。第三願「法門無量誓願學」,求學。你要不求學,你什麼時候才能恢復你自性的智慧德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實在講不求學也可以達到,慢,時間慢,如果又肯勤學,可以把開智慧的時間提前。以前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我的老師告訴我,如果你不肯發心努力去求學,完全靠參禪、念佛、修定,等著開悟,真的是能開悟,不是不能開悟。他舉個例子,譬如十年你才能得定、才能開悟,如果你一面聽經、一面研教,你五年就可以開悟,把開悟的時間提前一半。這是當年老師勸我學教,我們想想很有道理,可以把開悟的時間提前,那就是要學佛法,要研究經教,研究經教要深入義趣。

  前幾天跟諸位說過,怎麼樣才能深入?要斷煩惱。煩惱斷一品,你深入一品;斷兩品,深入兩品。不斷煩惱,為什麼不能深入?煩惱是障礙,你障礙除掉,性德才顯露。「一切眾生」,這《華嚴經出現品》裡頭說,「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跟諸佛如來的智慧德能完全平等。佛的智慧圓滿,佛的相貌莊嚴,佛的相裡面無論任何部位,找一個缺陷都找不到,圓滿相,好相。我們凡夫相哪有這麼圓滿?缺陷太多。

  每個人都想自己有個好相,哪一個人不喜歡美、不喜歡漂亮,為什麼得不到?佛告訴我們,你要想美,先要從心裡做起,你那個心很美,相就很美,就這麼個道理。相美、心不美,那個相是假的,會變,不多久他那個美就變得很醜。我見過,我過去在台北,有一個居士常常來聽經,跟我很熟。他娶了個媳婦,大媳婦,在沒有結婚的時候是美女,真的美,結婚之後相貌就變,就變得不美,所以那個不是真的。如果心也美,他那個相貌永遠美,它就不變。相隨心轉!所以心它有變化,相貌、體質都隨心轉,心是主宰。我們一個人一生生命的主宰是心,所以佛叫我們要存一個好心。最好的心是佛心,佛是圓滿覺悟的心,永離一切妄想、煩惱、執著,永遠離了。所以我們標榜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個是圓滿的佛心,最好的心。你要能存這個心,你的容貌自然是真誠的、清淨的、平等的、覺悟的、慈悲的,誠於中一定形於外,世出世間聖人都是這麼肯定,這哪裡會有錯?所以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

  法門無量無邊,哪些法門?穿衣吃飯都是法門,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沒有一樣不是法門,樣樣都可以幫助我們悟入佛的境界。佛的境界就是清淨平等覺的境界,就是自性原本的境界,禪宗裡面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你要入本來面目的境界,那是真的,不是假的,純真無妄,佛法的教學終極的目的就在此地。這個目的在佛門裡面稱之為成佛,成就果德,無比的殊勝。所以法門這兩個字,我們一定要透徹了解它。

  經文下面一句,『恆與智俱,盡未來際』。恆是恆常,永遠不間斷,與自性般若相應;俱就是相應的意思。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我們凡夫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他不是恆與智俱,恆與煩惱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裡面都是煩惱,絕對沒有離開煩惱。你裡面妄想分別執著,貪瞋痴慢,都與這些相應,這才造成生死輪迴的現象。生死輪迴為什麼不斷?因為你恆與煩惱俱,非常可怕。今天佛教給我們,我們把它反過來,恆與智俱,高度的智慧。

  由此可知,我們在平常講席裡面所說,說了很多次,諸位的印象不夠深刻。我在台上看看大家面孔表情,我知道,為什麼不夠深刻?理解得不透徹。雖然多次聽說,提起來有這麼個印象,究竟是什麼意思?還是不清楚、還是很模糊,這樣得受用,當然就要大打折扣。凡夫過的是煩惱的苦日子,諸佛菩薩所過的是智慧的樂日子,怎麼會一樣?佛法裡面常講離苦得樂,我們學佛學它幹什麼?就是學個離苦得樂。你不學佛,你永遠過苦日子,苦從哪裡來的,你都不曉得;學佛之後恍然大悟,明白了。我不甘心再過苦日子,我要過佛菩薩大自在、幸福快樂的生活,我也常講,高度智慧的生活。譬如我們剛才說的,世出世間的災變,這些災變的原因我們知道、發展我們知道,將來的後果我們也清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點都不迷惑,這裡面就有樂。這個樂不是苦樂之樂,苦樂之樂都是苦,樂是壞苦,為什麼?感情用事。恆與智俱,那就不是感情用事,智慧用事。我們在一生生活當中誰做主?智慧做主,不是感情做主。感情做主,容易造成許許多多的錯誤;智慧做主,就不會有過失。造作一切的過失,佛家講造業,造作罪業。如果完全沒有過失,這個人不造業。不造業他怎麼會有業報?三途六道是業報。我們不造三途六道的業,當然就能夠超越六道輪迴,念佛人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才真有把握,沒有障礙。

  「智」這個字範圍深廣無際。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當中講智慧用了多少時間?二十二年。不是容易事情,二十二年講般若。我們從這個歷史上也能夠體會到,佛法教學的中心是智慧;也就是說,他老人家一生教學,最主要的一個課程是般若,般若就是智慧,這是主要的課程。在中國中文經典裡面,《般若經》的分量也是最大,六百卷。我們《華嚴經》八十跟四十合起來,除掉重複,《華嚴》才九十九卷,比《般若》差得遠,僅僅是《般若》六分之一而已。這樣大的經典,學習當然就感到困難,特別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眾生,我們的生活跟過去的人起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變化;從前是農業時代,現在走上工商業時代,尖端科技的時代。過去幾千年來,在農業社會裡面心都很安定,生活很安定、很平淡。現在社會這一轉型,我們就很難適應,每天心思是亂糟糟的。什麼人在一天當中,心能夠平靜幾分鐘?不要說多,你能夠平靜十分鐘、十五分鐘,恐怕都沒有,你說這個多苦。在過去農業時代,一個人一天心裡平靜一、二個小時是很正常的事情,現在這個心情能平靜十分鐘到十五分鐘都很難做到。現在人過的什麼日子?這些事實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了解,然後才知道我們遇到佛法是多麼的幸運。你要是遇不到佛法,沒有人跟你講,不讀這些書籍,你怎麼會知道這個事實狀況?你怎麼曉得這個事態的嚴重?

  中國人對於《般若》不能不重視,也非常重視。《般若經》太長,沒法子學習,抓綱要。所以在六百卷裡面選一卷,這一卷是什麼?《金剛般若》。《金剛般若》是六百卷裡面的一卷,中國人非常喜歡這一卷,我們一般稱《金剛經》。是好,這一卷文字不長,只有五千多字,可是六百卷所說的精華都在其中。你能把這一卷貫通,換句話說,那六百卷也就通。就像此地講,一位他能夠貫穿一切位,一卷能夠貫穿六百卷,所以《金剛經》要能夠懂得,也不是個簡單的事情。前年我們在此地講過一遍,用了四個月的時間,這略說個大概而已,提供諸位同修作參考。意思說不盡,一卷的意思永遠都說不盡。可是這個經裡面,最重要的綱要我們掌握到,念念與它相應,利益就無量無邊。《金剛經》上每句話,《般若經》上不曉得重複百千次,所以諸位展開《大般若經》,重要的綱領你一定會牢牢記住,重複的遍數太多。前清葛慧居士也是個了不起的人,他將六百卷經作了一個節要,變成十卷,把六百卷濃縮成十卷,《大般若經綱要》,這個本子我們印得很多。我在台北也曾經講過,沒講完,選講,趣味無窮。

  《金剛經》一開端告訴我們,都是講事實真相。告訴我們,覺悟的人跟不覺悟的人差別在哪裡?不覺悟的人著相,覺悟的人不著相,這是一個很明顯的差別。不覺悟的人,他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諸佛菩薩覺悟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要問我:我覺悟了、沒覺悟?你拿這四句經文對照一下,就知道你有沒有覺悟。你到底是凡夫?你到底是菩薩?菩薩是個普通的名詞,菩薩不是神仙,菩薩是個明白人、覺悟的人,叫菩薩;換句話說,菩薩決定不執著四相。不著四相,真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恆與智俱;離四相是智,真智。如果我們念念當中還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你就恆與煩惱俱,你恆與迷俱,你沒覺悟。佛在《金剛經》上說得很好,受持任何四句偈都能開悟;受持,受是接受,接受要把它做到。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念念都與離四相相應,你怎麼會不開悟?你怎麼會不成佛?如果念念還與煩惱俱,我們要真正提高警覺,我們學佛要想進一步,大難大難。

  諸位同修一定要曉得,四弘誓願這四句話,前後是四個順序。今人學教為什麼比不上古人?古人按次序去做,所以他很順利。我們在《高僧傳》、《居士傳》裡面看到,三年、五年開悟,十年、八年證果,大有人在。為什麼最近我們聽都聽說不到?一個也沒聽說。原因在哪裡?沒有按次第做。我們今天把「眾生無邊誓願度」捨掉,沒有這個心量。這個人我看到順眼,喜歡他,我度他;那個人討厭,我才不度他。那怎麼行?完全是感情用事,迷惑當家,這怎麼成功?斷煩惱這樁事情不幹,把它放下,不理會它,學法門,從這裡來學起。四弘誓願他從當中學起,像蓋大樓一樣,他不要地基,不要第一層,他從第二層蓋起,永遠蓋不成功;今人學佛,犯這個毛病。古人學佛是從地基上做起,所以我們看到成就輝煌,成就的人多。現在學佛一個成就都沒聽說過,別說沒見過,聽都沒聽說過。

  要曉得毛病發生在哪裡?生在我們沒有依教奉行,沒有從根做起,不知道從根本修,那怎麼行?佛法學了幾十年,好像樣樣都通達,也能言能道,還有著作等身,仔細看看他的內容,沒有一句相應。什麼相應?與智相應,與性德相應,沒有,全落在世智辯聰之中,真可惜。我們在旁邊看到,可惜他的光陰,可惜他的精神,到後來一無所得。古人所講的,臨命終的時候,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用不上,反而不如一個老實念佛的老太婆,比不上她。她念個幾年佛,預知時至,不生病,曉得自己哪一天走,站著走、坐著走,你看多自在,她真有成就。她的成就憑什麼?憑老實。我們今天的大毛病是不老實,這個要知道。念佛不老實、學教不老實、做人不老實,沒有一樣是老實,他怎麼能成就?世出世間法都不能成就。再給諸位說,與智相應的,老實。你不要看老太婆什麼都不懂,真智慧。為什麼?教她這句佛號,她真相信。教她念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她真正做到,這就是老實,這就是真智慧,沒有真智慧她不能信。她這信心就顯示出她的真智慧,絕對不是世智辯聰,所以這些人能夠圓成佛道。

  清涼大師在這兩句裡面,他給我們說,這文裡含著有兩個意思,可以提一提做為我們修學的參考。他說「望前,雖在因中一地,而願力持一切地功德,皆與智俱,盡未來際」,我們先說這一段的意思。它這個前跟後就是講因地與果地,因在前、果在後。像四弘誓願這四願,前面三條是因地,後面「佛道無上誓願成」是果地。果地沒得求、沒得說,前面三條做到,果就成就。實在真正用功的地方就是當中兩條:斷煩惱、學法門,這兩樣圓滿,第一願實現了,「眾生無邊誓願度」,你有能力。現在我們發這個願,心有餘而力不濟,力量達不到。如果煩惱斷盡,法門修學圓滿,我們這個身可以分身,通常講三身,《華嚴》裡面講十種身,我們全都具足,全都現前。不怕這個世界大,法界再大也不怕,眾生再多也不怕,哪個地方眾生有感,分身去應,他有能力分身。像《梵網經》上所說,「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有這個能力,這個能力是本能,不是從外頭來。我們現在這個能力不能夠現前,就是因為煩惱障礙、所知障礙;斷煩惱破煩惱障,學法門破所知障。所以因中要做的,我們一定清楚、一定明瞭。因中的願雖然做不到,心有餘而力量達不到,可是那個願永遠要有,決定不能失掉。如果願要是忘掉,《華嚴經》上說,你一切的修學,魔所攝故;佛跟魔的差別就是個願力。與四弘誓願相應的,那是佛法;與四弘誓願相違背的是魔法,學佛就學成魔,那就錯了。佛給我們建立很好的標準,這個標準不是叫我們去看別人,是教我們反醒自己,我自己是在菩薩道、還是在魔道。時時刻刻警惕,稍不小心,我們自己走到魔道,自己都不知道,還認為自己在學佛。

  所以因中一地,願力持一切地功德。他註解裡面就跟我們講清楚,一切地的功德能在一地裡面展現。所以初住菩薩就能示現八相成道,無量無邊的眾生,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能現什麼身,這是一切地的功德,應該對眾生說什麼法,他就能應機說法。隨類現身,應機說法,這是一切地的功德。皆與智俱,都與般若智慧相應,也可以說都與大方廣相應,都與清淨平等覺相應,這都是皆與智俱意思。盡未來際,盡未來際就是恆,永遠的。他文上講「皆」,是從空間上講、是從事相上講,都無量無邊。窮未來際,從時間上講,在時間上講是永遠沒有終止的時候。「不離一地,如一地,餘地亦爾」,他確確實實是初住菩薩,確確實實是初地菩薩,但是展現出來的智慧德能,四十一個階級裡面的功德統統可以流露出來,地地如是。「是故因門盡於未來,但是一一諸位菩薩,不見作佛時」,因為他在因地。

  第二個意思,「望後,以盡未來之大智,入如來之果海也」。這是果位,四弘誓願裡面「佛道無上誓願成」,究竟圓滿的果位。這個果位,能入是智,所入的是法界,如來果海就是法界。《華嚴經》,清涼大師把它分成四分,末後一分「入法界品」,法界就是如來果地上不思議境界;在四十品題裡面,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如來之果海。普賢行願是能入,普賢行願就是大智,就是盡未來際之大智。這個地方經文講「智窮來際」,就是智窮盡未來際,就這個意思。在《行願品》裡面,就是普賢行願,由此可知,普賢行願歸納為十條,每一條都是恆與智俱,每一願都是建立在圓滿智慧的基礎上,所以這個難學。我們今天為什麼做不到?智沒現前,很想做,做不到。可是給諸位說,不能不學,為什麼?我們希不希望改變我們的生活環境?真想改變自己生活環境,不能不學。你要是學了,那個改變是非常有效果的,真正無比殊勝,佛法裡面講離苦得樂,你真的會得到,確確實實能離一切苦、得究竟樂。依高度的智慧,依圓滿的智慧,學普賢行願,你就得到。

  所以普賢行願不能用感情去修。世間人往往學佛用感情來學,他怎麼會成就?所以有人說,不學佛我的煩惱還少,這一學佛煩惱多。這個話聽起來好像是真的,學佛怎麼會學成煩惱多?學成是非多?你不學佛,你每天接觸是你的一些親戚朋友,總有限,彼此認識很久,都有點了解。這一學佛,這個道場也跑、那個道場也跑,一下就認識幾千人、幾萬人,一下聽到許許多多的事情,古人講「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你的煩惱、是非就一大堆一大堆的來,所以學佛反而不如不學佛。我們很清楚知道這個現象,是你學錯,你沒學得對。

  今天在開講之前,我在二樓客廳裡面坐著,有一位法師來告訴我,現在在大陸有一些地方,大概也是從台灣去的一些年輕法師,提出來《無量壽經》的會集本不能讀,搞得人心惶惶。他看到這個現象,也不知道如何來適應。我就告訴他:非常簡單,你跟哪一個人學?這問題立刻就解決。你跟我學夏老居士的會集本,那你就聽我的,你就不可以聽別人的。你要跟那個法師學,那你老老實實跟他學,不要聽我的。各人都有成就,身心都安定。那一位法師提倡康僧鎧的本子,好,不是不好,統統都有成就。我們用這個本子破那個本子,那個本子破這個本子,兩邊都不能成就,這是錯誤。所以學佛,佛法是師道,最重要的是師承,關鍵在此地。這些情形使我們更深體會師承的重要性,但是現在不講求,所以現在修學是非常的困難。就是剛才所說,不學佛心裡還很清淨,愈學愈糟糕。古時候無論是世法、出世法,都講求師承,你是跟哪個老師學?你是哪一宗、哪一派?他有成就。我過去親近李炳南老居士,這是沾到一點師承的邊緣。他教導我,只可以聽他一個人講經說法;我跟他學,我只能聽他一個人。除他之外,任何法師、居士、大德講經說法,一概不准聽,這叫師承。我們心清淨,清淨心受益。第二個約定,無論看什麼書,世間書、佛教的經典,沒有經過他的同意,不准看。第三個約定,你過去所學一律作廢,老師不承認,從今天起從頭學起。這是自古以來,幾千年代代相傳,並不是李炳南老居士他自己發明的,不是。

  早年,諦閑老和尚也是這三條教給演培法師,那時演培法師是沙彌,在觀宗寺,民國初年的時候,他在諦閑老法師的會下。他告訴我,老和尚也是教三條。可是怎麼樣?他不聽,他偷偷的溜了。他離開觀宗寺是開小差走的,沒有向老和尚告假,老和尚不會答應他,他是偷偷的溜了。溜到哪裡去?聽到太虛大師在南普陀辦佛學院,他去參加他的佛學院。佛學院就沒有這個規矩,上很多課程,不是跟一個人學,很可惜。如果老法師他要是不離開觀宗寺,常跟著諦閑老和尚,他也是台宗一代祖師。這個緣他自己失掉,也就是說外面有個強大的誘惑,釣魚把他釣走了。我在台灣很幸運,還沒有能夠跟李炳老相等的這麼一個大的誘惑,還沒有,所以我們老老實實在他會下待十年;這三條規矩遵守十年,我們才深受利益。十年當中不聽任何人講東西,不看任何人這些著作,心永遠是定的,一門深入。清淨心生智慧,展開經本,一句、二句給你講三、四個鐘點,我也沒有準備,我這個經本跟你們一樣,根都是李老師會下那裡紮下的。

  所以輕信聽這個的話,就馬上不相信要改變,你到底跟哪一個學?你到底認哪一個作老師?結果怎樣?他沒有老師,東聽聽、西聽聽,搞得迷惑顛倒,天下大亂,這叫笑話!豈不聞《金剛經》上所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只要適合你自己的根性,選定一門,一門深入,都有成就。哪有沒有成就的?如果說這個經不能會集,沒有這個道理。不能會集,那還能翻譯嗎?能翻譯當然就能會集。王龍舒居士頭一個會集,王龍舒居士念佛往生站著走的,你有這個本事嗎?如果說會集有罪,會集是錯誤,那王龍舒居士還能夠站著往生嗎?頭一個會集,表演給我們看。這些都是偏知偏見。我們一定要了解,我們跟哪一個老師學,我們學哪一個法門。經教它的作用是幫助我們建立信心、願心,作用在此地。真正往生,真正往生是念佛,經教是介紹你的。我跟大家都講過,《無量壽經》是什麼?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介紹說明書。讓你知道、明白,很想去。怎麼去?去的方法,這個會集沒錯,哪個本子都一樣,「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就是方法。

  世尊多次宣講,現在《藏經》裡面五種的原譯本,字字句句都沒有離開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我們淨宗原始的依據,最原始的,是阿彌陀佛親自說的,世尊為我們轉述,我們要有信心。會集本字字句句也沒有離開四十八願,這哪裡錯得了?過去王龍舒的本子、魏默深的本子,確確實實裡面有改動幾個字,這是印光大師不贊成的;並不是不贊成會集,是不贊成改動原文,這是一個很不好的例子。他們改動決定沒有問題,改得一定比原譯本還好、還要通暢,我們容易看得懂。怕這個例子一開,以後一些糊塗人念這個經念不懂,隨著自己意思亂改,我也改,你也改,大家都改,將來這個經就不像話,傳下去之後那就完全錯誤,印祖是這個意思,我們要懂得。所以我們深明這個道理,我們到底是依哪一部經,依哪一個法門,依哪一個老師來教導,哪有不成就的道理?這個成就得清淨心,開真實慧,這成就,正是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

  不僅僅是佛法圓融貫通,沒有障礙。我跟諸位講過,我過去在天主教的學院教過書,高級的學院,不是普通學院,在台灣輔仁大學的後面,多瑪斯修道院。那個時候于斌主教在,他們亞洲主教團在台灣這個地方辦了一個研究所,東亞精神生活研究所,請我去講「佛教精神生活」,我給他講這個課程。所以我還有很多神父、修女學生,我跟他們的關係很好,彼此都非常尊重。我跟他們上課,非常感歎的告訴這些學生們:你們請我講佛教精神生活,實在講,錯了,應該請我講你們的《玫瑰經》。真的,我要講《新舊約》,《新舊約》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一點都不假;他不請我講。

  佛法要的是開智慧,你真正得一點智慧,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佛法,沒有一法不是佛法。基督教的經典是佛法,伊斯蘭教的《古蘭經》也是佛法,看你怎麼領悟,看你怎麼講解。你說為什麼?都不離自性。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都與自性相應,恆與智俱;恆與智俱不是講大乘經典,世出世間一切法、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恆與智俱。這是給你講真的,講出事實真相,但是我們今天不能夠覺察到,我們是迷。恆與智俱是事實真相;不與智俱,是誤會、是迷惑,不是事實真相。

  我們在前面講到,一毛端、一微塵現盡虛空遍法界,虛空法界沒縮小,一微塵沒放大,又說一切諸佛有能力在一微塵裡面轉大法輪,這些我們在大乘經上常常聽說。可是你有沒有聽說到,這也是前面講過,一切諸佛能於一微塵現一切世界依正莊嚴。一切世界的依正莊嚴,我們問一問,包不包括其他宗教?包不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當然包括在其中。既然包括在其中,那我們要問,哪一法不是佛法?契入境界,無有一法不是佛法。你說不學佛,是你自己以為沒學佛,其實都學。你要穿衣、你要吃飯、你要工作、你要應酬,統統是佛法。你們有親戚朋友在基督教堂,他也是學佛法,他跟我們有分別,是他迷而不覺;我們跟他不分別,對他非常尊重,我們明白。所以我在基督教裡面,看到這些牧師合掌,牧師菩薩;伊斯蘭教裡,阿訇菩薩;我們處得很好,他們都很歡喜我,都很喜歡跟我聊天。疑難雜症,他們在弘法的時候疑難雜症,信徒問的、不能解答的,他來找我,我幫助他解答。好,今天時間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