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一四九集)  1992/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149

  經文:

  【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這是能禮第二個重要的因素。普賢行願這十條是用的歸納,十大類。每一條裡面所包含的實在是無量無邊。這是我們能夠體會得到。他跟一般人修行,包括聲聞、緣覺、權教菩薩,不同的地方,就是他的修持完全是稱性,完全是性德自然的流露,這一點絕不是我們初學人能夠辦得到的。我們之所以學習,憑藉兩種力量,第一種力量,普賢菩薩本願威神的加持,這是屬於第一種;第二種就是我們今天所念的,『深心信解,如對目前』。這是非常非常重要,如果要問我們怎樣才能夠得到普賢菩薩加持,我們一般人講保佑,怎麼樣才能得到菩薩保佑,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不具足這個條件,菩薩雖然加持,我們自己有業力在障礙,雖加持,那個效果不顯著。如果我們具備這個條件,菩薩加持的效果就非常明顯,甚至於自己都能夠覺察得出來。因此這兩句經文我們要清楚、要明瞭。《疏》裡面的註解,這第二種。

  【二深信解力。此即自力。】

  淨土法門稱為二力法門,自力他力。普賢是淨土宗的初祖,在我們娑婆世界最早提倡念佛求生淨土就是普賢菩薩,娑婆世界的初祖。他提出來,就是屬於二力法門,有『自力』,有他力。

  【謂印持諸佛。遍於時處。如對目前。】

  清涼大師這兩句話意思很深,唯恐後人不能夠明確的理解,錯會了意思,那就不是大師弘法的意願。所以下面在《鈔》這一段,是把這幾句話做詳細的註解,註解的註解,我們看《鈔》:

  【以普賢行願。至如對目前者。】

  這一句是重複前面的經文。

  【謂以普賢願力。見一切境皆是諸佛。而為所緣。名為法力。】

  這是我們首先要明瞭的,也是我們凡夫很難把這個觀念轉過來。也就是說,菩薩看這個宇宙人生,跟我們看宇宙人生,觀念根本是不相同。觀就是看法,念就是想法,看法,想法根本就不一樣。菩薩的觀念是什麼?這個地方就說,『見一切境皆是諸佛』。這是佛菩薩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沒有一樣不是佛,不但是佛,而且都是究竟圓滿佛。

  我們聽這個說法,看《華嚴經》上這些句子,我們就不懂。大經,大經是前面八十卷,這是第八十一卷,所謂「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有情,我們今天叫動物,無情,我們今天稱之為植物、礦物;動物、植物、礦物、所有一切萬法都是諸佛。剛才說了,不但是諸佛,而且是究竟圓滿佛。這是佛與大菩薩們他們看到真相,我們所看的是假相,假相把佛看成凡夫,我們看的是假的,他看的是真的。我們要問,到底誰對?誰錯?可以說都對,都沒錯。這個話怎麼說?諸佛菩薩是從性上看的,性,我們前面說得很多,它是不變的,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一切有情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從這裡看;無情眾生皆有法性,不叫佛性,叫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性,所以才同圓種智。諸佛菩薩從性上看,所以是清淨平等圓滿不二的。凡夫是從相上看,相千差萬別,那就不一樣。凡夫著了相,相是假相,性是真性。

  如果這些話還聽不懂,古人有個比喻,譬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把這句話用淺顯的白話來說一說,譬如用黃金造像,這大家好懂。用黃金,同樣的黃金,同樣的分量,我們把它造成佛像,造作菩薩像,造成阿羅漢像,造成辟支佛像,造成天像、人像、阿修羅像、畜生像、餓鬼像、地獄像,十個擺在這個地方,用這個來做比喻。我們凡夫看這是佛,那是地獄,不一樣,決定不相同;對佛趕緊去禮拜,對畜生、地獄,根本瞧不起,你看你就有分別執著。那個佛菩薩看什麼?他看的都是黃金,都是一樣的,重量也相等,價值一樣,他看的是金,所以沒有分別,完全相同。我們看的是相,把金忘掉,所以著了相,相是假的,相是隨便可以變,金是不變的。不變的叫性,真性,那個相叫妄相,叫幻相。譬如我們這一生投到人身,這個相貌是人,來生如果做了惡業,去變一條狗,那就變成狗身。性沒有變,樣子改變了,就是這麼回事情。你要說是哪個看得對?哪個看得不對?可以說都對,都不對。必須要曉得性相不二,性相一如。

  所以諸佛菩薩看十法界有情,無情的性體,這叫諸佛。性叫佛,禪宗裡面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性就稱他作佛,佛這個意思,就是大覺的意思。見性,這是真正覺悟,徹底覺悟,佛就是徹底覺悟之人,所以從性上看是諸佛,因此佛菩薩的心是清淨,是平等,為什麼?他從性上看,這裡面沒有差別,沒有兩樣,所以他的心常清淨、常平等。我們凡夫在相上看,相上看就不平等,就不會清淨。這是我們對宇宙人生跟佛菩薩對宇宙人生的看法不一樣,想法不一樣,這就是見一切境皆是諸佛。『而為所緣,名為法力』。法是自自然然沒有加一絲毫勉強,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像剛才那個比喻,十個相,本來都是黃金,重量都一樣,成分也一樣,沒有一絲毫差別,價值也相等,所以從性質上看,這叫法。法沒錯,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佛菩薩聰明,對於這個事實真相都明白、都清楚;而我們凡夫對這個事實真相迷了,完全迷惑,完全不清楚、不明白,所以在境界裡面常常打妄想,常常起分別、起執著,這就是迷悟不同。今天普賢菩薩教給我們:

  【以深信解之智。決定印可。】

  這個信要『深信』,信的淺了,不能夠斷你的煩惱,你的疑慮不能斷,要深信深解,淺解還不行。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解的都不夠深,要深解,這個深字是貫底下兩個字,深信深解,信解要深,這是智慧,能信是智,能解也是智,沒有真實的智慧,要想達到深信深解都不容易,所以這是真實的智慧。有這樣的智慧,深信深解,才能夠『決定印可』。決定沒有疑惑。「印可」是什麼?印在我們中國自古至今,政府對人民,老百姓對老百姓,我們中國人還是蓋印,蓋印章,這是信用,市長要有公告的時候,一定要蓋上市政府的那個大印。佛用這個做比喻,真正承認了,我們這個印才會蓋下去。可就是同意,我完全承認,完全同意,我這個印可以蓋下去了。決定印可,就是我完全同意,同意什麼?同意佛所說的,同意菩薩所說的。我們同意他說的沒有錯,說的完全是事實,完全是真相,這叫決定印可。

  【攝持如上佛境。】

  『如上佛境』,就是一切境界都是諸佛,這個本來是佛菩薩的境界,我們今天也學佛菩薩,把佛菩薩這種想法、看法變成自己的想法、看法。換句話說,你自己就成佛,就成菩薩,你跟佛菩薩知見完全相同。

  【令現在前。】

  我們眼前一切的境界,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剛才舉的比喻,我們要見性不著相。相有沒有?相有,並不是十個相存在,不是十個相沒有。我們見性,原來是它平等的,統統是金。假如我們能用這個看法,心就平等,心就清淨,不再有分別,不再有執著,萬事萬法都平等、都清淨,無有一法不平等,無有一法不清淨。如對目前,就是『令現在前』。

  【名為自力。】

  這叫『自力』。清涼大師把他力、自力,用的文字不多,可是講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我們念佛人不可以不知道的。今天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很少,簡直不成比例,毛病出在哪裡?不懂得二力法門,以為什麼?自力,我每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個不斷,這是我的自力,到臨終,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我。說的是沒錯,未免太牽強了一點,太勉強了一點,這靠不住的。我們今天聽了清涼大師這幾句話,這才明白,這才搞清楚。佛力就是這個法力,以淨土經論來說,我常常勸大家念《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上講的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理事因果那是法,那就是法力。什麼叫自力?要能把經典所說的那些境界變成我們現前的境界,這叫自力。大勢至菩薩講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那個憶佛念佛,跟此地講的「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是一個意思,說法不同,話講的不一樣,意思是相同的。我們對《無量壽經》深深的信解。《無量壽經》那個境界常常想著,常常念著,看到我們這邊境界,如果你不從相上看,從性上看,那就是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兩樣;從相上看不一樣,從性上看完全一樣。譬如說,又都是用黃金,一個做西方極樂世界的模型,一個做我們現在台灣台北市的模型,都是黃金做的,知道質與量都相等,你要看質,不要著相,就平等了。把我們這個念頭轉過來,想法看法換過來,這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我們眼前就見到。念,念是心上真有,而不是口上有,口上有佛,心上沒有佛,沒有用,這不能感應,不能往生。心上有,口上沒有,都能往生,要緊是心上真有。口念,心裡面想,這才行,叫憶佛念佛。所以我們要懂得什麼是自力,什麼是他力,這個地方的法力就是他力。再往底下看,這底下三行很要緊。

  【是則於所見境。不取生滅一多等定相之境。則融通佛境。於能見心。依智不依識。心則見佛之心。故大經云。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這幾句話很重要。真正會修的人,這個修就是修正我們錯誤的觀念,修正我們錯誤的思想,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示。真正功夫得力,必定是『於所見境』。這個「見」是用這一個字來代表,就是六根接觸外面六種境界,眼所見的統統叫色,耳所聽的統統叫聲,鼻所嗅的統統叫香,舌所嘗的都叫做味,身所接觸的都叫觸,起心動念都叫做法。六根對外面六種境界,這叫「於所見境」。功夫得力的人,他是『不取生滅一多等定相之境』。他不著相。剛才講,外頭,外面這個相他不執著,他不放在心上。外面這個相千變萬化,為什麼不取?這不取就是不執著,也就是我們今天講,不放在心上,是這個意思。不是沒有這些相,這些相統統存在,不放在心上。

  《金剛經》上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把它放在心上,錯了,因為什麼?它是假的,不是真的。假設我們前面供養這尊佛像,這是銅的,不是金的,我們要不喜歡這尊佛像,有人非常喜歡觀世音菩薩,把這個佛像融化掉,再塑成一尊觀世音菩薩,你看那相貌馬上改變。體質有沒有改變?沒有改變,還是這一塊銅。可見得相是假的,體是真的,體不會變,相是隨你歡喜就可以變,你想造一個什麼,就可以造成一個什麼。所以相是假的,你執著就錯了,性是真的,體性是真的,它不變,它不生不滅。相有生滅,相造成功了,生了,銷毀了,就滅了,相有生滅,性沒有生滅。相是假的,性是真的,所以我們不要去著相。你要是果然不著相,換句話說,那你就很幸福,為什麼?從今以後你煩惱沒有了,煩惱從哪裡來的?著相來的,這不著相,就沒有煩惱;沒有煩惱,你看人多幸福,多快樂,多自在!所以著相叫迷,著相叫痴,痴迷。真正有智慧的人知道事實真相,所以一切境界相他不取。

  『則融通佛境』。融會貫通諸佛菩薩的境界,也就是真正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佛境界是真相,佛菩薩見的是真的,我們見的是假相。『於能見心,依智不依識』。前面所說的是外面境界,外面境界有真有妄。現在講能見的心,能見的心也有真,也有妄。什麼是妄心?妄心就是生滅心,就是念頭,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念頭起,心就生了;念頭滅,心就滅了,我們叫生滅心。所有一切凡夫,包括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統統用的是生滅心。佛菩薩用的是什麼心?用的是真心,真心是什麼心?真心是不生不滅。真心在哪裡?妄心就是真心。佛在經上常常用水做個比喻,水你看起波浪的時候,那個波浪是妄心;波浪沒有了,平靜了,那叫真心。所以真跟妄是一體,沒有二體。什麼是波浪?起心動念、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波浪,真心不能現前,所以佛教我們修定,《彌陀經》上教我們修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真心,真心就見到真的境界,就像諸佛菩薩所見的。一切境都是佛境,你要用真心就見到;用妄心見,見不到,用妄心見,外面境界也都是虛妄。由此可知,外境說實在話,本來沒有真妄,說不上真妄。真妄從哪裡來?從用心不同,用真心,外面就是一真法界;用妄心,外面就是十法界,差別就在此地。所以說,「於能見心,依智不依識」。識是妄心,智就是真心,真心是智慧,真心叫菩提,菩薩發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是智慧。

  我們現在講得很淺、很粗俗,大家比較容易理解,我們現在所謂是感情理智,理智偏向於真心,感情偏向於妄心,識就是感情,所以叫情識。落在情識裡面,智慧就沒有了。所以佛教給我們依智不依識。現在這個社會,大家都很讚歎知識分子,我們佛法裡面聽到這個名詞,聽得很難過,怎麼?智變成識,你說糟糕不糟糕?智是佛菩薩,識是凡夫,這佛菩薩變成凡夫,所以佛法教我們要轉凡成聖,轉識成智。轉識成智是因上說的,果上就是轉凡成聖。翻過來,轉智成識,就是轉聖成凡。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要用理智,不要用感情。感情用事,往往有偏差,往往會把事情做錯,一定要有理性,要有智慧。

  這個地方所講的智跟識,它的水準都很高。我們凡夫讀到這個名詞,實際上這個境界我們沒有法子契入,因為它的水準太高。到什麼時候,這依智不依識最低的標準是什麼?《華嚴經》上的圓教初住菩薩,那是依智不依識。為什麼?他已經轉識成智,圓教初住菩薩,在阿羅漢之上。阿羅漢的修證,依《華嚴經》的標準,《華嚴》是圓教,阿羅漢只等於七信位菩薩,你看他上面還有八信,九信,十信,才到初住,往上還要去四個階級才是轉識成智,可見得比阿羅漢高得太多,比辟支佛也高得太多,是這樣的一個標準。

  這個標準的樣子,如果我們搞一個樣子來看,比較容易懂得,這個樣子佛在經上也說得很多,譬如《金剛經》上講的,那就是個模樣,你要問轉識成智是什麼樣子?四相沒有了,四見沒有了,就是的。《金剛經》上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若菩薩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菩薩」。所以四相四見都沒有了,就是轉識成智。識裡面有四相,智裡面沒有。換句話說,如果還有四相,還有四見,他是權教菩薩,就是通常別教裡面講的三賢菩薩,圓教裡面講的十信位菩薩,沒有到初住。初住,那就是轉識成智,明心見性。這個依智不依識就是明心見性,見了性,他就依智不依識;沒有見性,還是依識,智沒有現前,還是依識作主。可見得這個標準確確實實是高,我們沒有辦法做到。普賢菩薩在此地所說的對象,這個經是《華嚴經》,他所講的對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圓初住以上,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是對這些菩薩們說的,那他們當然各個都是依智不依識,這個法會跟我們現前這一會不相同,他們聽眾都是大菩薩,都是明心見性的大菩薩。

  依智不依識,『心則見佛之心』。佛心就見到。那佛心像什麼樣子?我們沒見到,怎麼說得出來?見到也說不出來。這說不出來,釋迦牟尼佛有方便說,方便,就像那畫畫一樣,烘雲托月,月亮沒有辦法畫,畫一朵雲彩,當中露個圓圓的,那就是月亮。用這種方法來烘托,讓你細心在裡面去體會,這是個辦法。佛講經常用這個方法。佛心真誠慈悲、究竟圓滿。如果只說真誠慈悲,圓教初住菩薩就有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真誠慈悲,但不是究竟圓滿。你才真正見到,「見佛之心」,佛之心就是自己的心。換句話說,這佛家常講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到這個時候本來面目才徹底見到。我們常講認識自己不容易,誰認識了自己?成佛才完全認識自己,沒有成佛,對自己是一塌糊塗。所以成了佛,真的認識自己,也認識宇宙,宇宙就是我們生活的環境,宇宙人生真正清楚、真正明瞭,整個佛法教學的目標就在此地。

  『故大經云』。因此之故,這個「大經」就是《華嚴》,前面八十卷《華嚴》,清涼大師所稱的大經都是指《華嚴經》。佛在經上說,『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解是理解,你明白了,你真的懂得。一切法包括的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一切法不生,要緊的就是這一句,不生當然就不滅。下面那一句話是陪襯的,你懂得這一句,這個問題就解決。這句話很不好懂,怎麼說一切法無生?我們隨便拈一法,這也是一法,諸位看看它有沒有生滅?我們把它製作好的時候,它生了;將來它壞掉的時候,它不就滅了?我們凡夫常識裡面,動物有生老病死,有生有滅;植物,培養的環境好,我們現在看的神木,它能夠活幾千年,還是會滅,所以這個植物有生住異滅,也有生滅;礦物、星球有成住壞空,這些都是事實。我們現在在高倍的天文望遠鏡裡面觀察虛空,每一天都看到有新的星出現,新的星球生了;有一些老的星球爆炸、消失、沒有了,所以星球也有生滅。

  為什麼說佛一切法不生不滅?這是從哪個角度上去觀察到?佛說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佛所說的是事實真相,我們所見到的是幻相,佛所見到的是物質,我們現在科學家所說的,「物質不滅」,不滅有沒有生?也不生,有生就有滅,不生哪來的滅?這就是我們現在科學裡所講的基本的物質。科學家從過去到現在,這個名詞已經變得很多,從原子、電子,現在講粒子,更小,這個東西不生,當然它也不滅。所有一切物質是這東西組合的,是這個東西排列的,《金剛經》上所講的,「一合相」,合是組合。它組合起來,它沒有生;它散開的時候,它也沒有滅。譬如們這本書,這本書是這麼多紙張組合起來,裝訂起來,這書生了;咱們把一張一張紙拆開,這書沒有了。紙張裝訂在裡面,這一張一張紙沒有生;把它拆開之後,它也沒有滅。生滅是什麼?書看到,有生有滅,紙張沒有生滅,諸位從這個比喻去體會。佛所看的是基本的粒子,我們這個身,身體是這個東西組合,所以佛講一切現象只是緣聚,相就有了;緣散,相就滅,緣聚緣散。那個基本組織,它是根本,它沒有生滅。組合起來,它也不生;散掉時候,它也不滅。佛從這裡看到,「一切法無生」,這是真相。眾生可憐,著了相,看到生就喜歡,看到滅就恐怖,哪裡知道事實真相,沒有生滅。就像我剛才舉這書本一樣,紙張聚散,是這麼一個道理,這才真正看到事實真相。

  所以我們曉得這個基本粒子組合的電子,由電子,它有多少不同組成原子,原子就很多,是因為組成方式不一樣,我們今天講方程式不相同,由許許多多的原子,原子再組成,組成分子,這大家就好懂。從分子組成一切萬事萬物,所以都是一個東西組成的,才真正符合佛在《華嚴經》上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因為組成我們身體的這些基本粒子,跟組成這張桌子,它是相同的,它不是兩樣的,只是排列的方式不相同,其實是一樣,就是《金剛經》上所講的「一合相」。大而世界,小而微塵,都是一個基本粒子組成。從基本粒子來看,它不生不滅。「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它只是組合不相同,千變萬化,我們了解這個事實真相。

  「諸佛常現前」,佛是大覺,覺而不迷。諸佛現前就是大覺現前,你真正覺悟了。佛門常講,了生死。了是明瞭,對於生死這個真相徹底明瞭,叫了生死。徹底明瞭,就不會再有執著,不會再有好惡,這些煩惱統統都沒有,超越三界,了生死就出三界。由此可知,在三界裡面出不了三界的,對於這個生死的真相完全不明瞭,迷在裡面,這才搞六道輪迴。真正明瞭,就超越了,就這麼回事情。所以佛法教學是教我們開智慧,破迷開悟,悟了就是一切法的真相都明瞭,明瞭之後,你就得大自在,得自在了。諸佛菩薩得大自在。我們再看下面文。

  【然心佛境智。雖亦融通。為約因緣親疏。故分法力自力。法即緣也。自即因也。】

  這個地方再給我們說明自他二力之所以然。為什麼有他力,有自力?這裡說的也很清楚、很明白。『心佛境智』。實在說,這四個字就是兩樁事情,心跟智是一樁事情,心是體,智是用;佛跟境是一樁事情,佛表人事環境,境表物質環境。雖然是融通的,『融通』就是體是一個,雖然相不同,作用不同,體性是相同的,是一個體性。自力他力從哪裡來的?從『因緣親疏』上來,緣有親有疏。親就是很近,力量很強;疏比較遠,力量比較薄弱,從這來的。『故分法力自力』,法力就是他力。『法即緣也,自即因也』。因親緣疏,所以佛家講因緣,因緣具足,下面一定會有現象,這現象就叫果報,因緣果報。如果有因沒有緣,這個因不會結果;有緣沒有因,也不會結果,一定要因緣具足,果報就現前。所以這個「法」是緣,增上緣,外面幫助我們力量;「自」是因,這是親。

  【若以緣奪因。即法力。故融通普遍。】

  「奪」是講偏重,如果是『以緣奪因』,就是偏重在緣上說。譬如我們自性是因,佛的教法是緣,我們雖有因,遇不到佛法,遇不到經典,我們沒有開悟的機會,緣就沒有了,所以這外緣也非常重要,佛幫助我們。從這上面來說,偏重在佛陀教化上來說,不是講不通,是講得通,這就叫法力。『故融通普遍』。法力跟自性要是融通,那就周遍法界,把佛法變成自己心性的智慧,這就融通。心性沒有邊際,沒有界限,所以盡虛空遍法界。

  【若以因奪緣。則自力。故融通普遍。】

  單單有佛法,自己不肯去學,不肯認真努力去體悟,也沒有用處。這就是雖有因,沒有外緣,也不能成就。一定要因緣聚會,所以融通就普遍。

  【今以因緣雙明。故齊舉法力自力也。】

  要成就一定是因緣具足。自他二力,我們要真正的明白。像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跟我們講信願行,說明往生淨土的三個條件。他講信,他就講六個,六個信裡面第一個就是信自,信自就是信因,這沒有因不行;第二個信他,他就是緣。相信阿彌陀佛,相信釋迦牟尼佛,相信《阿彌陀經》,這是信他,那是緣。釋迦、彌陀,十方一切諸佛跟《彌陀經》都是緣。因是什麼?因是我們的自性,我們能信,能願,能念佛求生,這是因,這個親,所以因緣會合了,這才決定得生。跟這個地方講的意思完全相同。所以我們凡夫,這不必說菩薩,凡夫能修普賢行,一定是這兩個條件圓滿具足,一個是法力,一個是自力。法力就是這一部經典。如果我們把它落實在自己境界裡面來說,法就是這部經,就是《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這就是法。經要是沒有清涼、宗密大師這樣詳細給我們解釋,經我們看不懂,看不出來有這麼多意思。這兩位大師等於說是我們去遊覽普賢境界,他們兩位做導遊,處處給我們詳細介紹,我們才能搞清楚、搞明白。所以這兩位大師對我們恩德很大,這個《疏鈔》就是法力。我們自己真的明白、理解了,發願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這是自力,這樣才能夠圓滿成就。這是把能禮的因說出來。下面這要說能禮之相,相就是形式,外表,形式。形式上應該要怎麼做法?這也很重要。

  底下我們只剩了八分鐘,這一段講不完,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聽說今天有不少同修要發心皈依,我們用這點時間來舉行一個皈依的儀式。

  這個皈依先跟諸位略略的介紹一下,今天這經裡頭講了一句話,「依智不依識」,希望大家皈依要理性的,不要感情的。感情的皈依是得不到的,形式上皈依是得不到真實利益,一定要依理智。真正對佛法有了認識,真有了認識,知道佛的教法是一回什麼事,我們內心起了歡喜心,起了尊重心,很想學習,從今天起發願做佛的學生。佛雖然不在世,佛像在,佛的經典、遺教在,我們遵守經典上所講的道理方法,依照這些理論方法去修學,跟佛陀在世就沒有兩樣。這個發心才是佛陀真正的學生。雖然他不在,他也承認,這是真正的學生。

  我在這個地方只不過是把皈依的大意跟諸位詳細說明,什麼叫皈?什麼叫依?從哪裡皈?依什麼?把這說清楚、說明白,大家要真的回頭,真皈了,真的依了,這三皈真實功德利益你就得到。如果搞不清楚、搞不明白,佛面前磕三個頭,給你一個皈依證,這就叫皈依,這是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你根本就不曉得從哪裡皈?也不知道依靠什麼?那一張皈依證就可靠?就可以做依憑?靠不住的。這個說明要細說時間要很長,至少也要講一個半鐘點,為了節省時間起見,我們把三皈的解釋說明錄成一個錄音帶。這個錄音帶,今天統統送給你們,回去一定要多聽幾遍,聽的遍數愈多愈好,你才不會迷惑顛倒,你才真正皈依。所以現前這個皈依,在佛菩薩面前做一個形式,形式,佛菩薩是不是會承認你是佛的弟子?就要看你回去是不是真的發心?你把三皈錄音帶多聽幾遍,聽明白了,真正發心,那你確實是佛的弟子,決定不要疑惑,三皈有它真實的功德利益。

  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叫三寶。三寶最重要的是自性三寶,那才是叫真正皈依處,不是形式的三寶,形式的三寶,泥塑木雕的佛像,靠不住,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靠不住;經典,經典會壞掉,一把火就燒光了,也靠不住;出家人不一定有修行,你靠他靠不住的,都不是我們自己真正依靠的地方。那三皈,我們究竟歸途何處?我們依什麼?依自性三寶,佛寶就是自性覺,覺而不迷;法寶就是自性正,正知正見,正而不邪;僧寶就是清淨,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所以自性三寶叫覺正淨,這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這個形式外表的三寶也很重要,我們也要擁護它,為什麼?沒有這個形式,這個內容我們怎麼會知道?所以我們皈依之後,家裡一定供佛,供養佛像。佛像雕塑的可以,沒有雕塑,畫的也行,像我們這裡印的很多,都可以請回去供養。見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覺,我要覺而不迷;見到經書就要想到我的知見要正知正見,正而不邪;見到出家人,就要想到我自己要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住持三寶常常提醒我們,這個作用就非常之大。沒有這個形像,我們皈依,過兩天就忘的乾乾淨淨,沒有人提醒。所以住持三寶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時時刻刻在幫助我們做增上緣。自性三寶是親因,外面住持三寶是助緣,因緣具足,我們真的有了皈依處,這一點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