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一二三集)  1992/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123

  請掀開經本,三百二十三面第三行,《看疏》:

  【總名七字。略為四門。第一總顯得名。第二對辨開合。第三具彰義類。第四展卷難思。】

  這是清涼大師在別行流通的這一卷,雖然是一卷經,也要先介紹經題。經題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他分為四點為我們說明。現在底下看第一段:

  【今初。經題七字。即為七義。】

  七個字,七個意思。

  【大。體也。方。相也。廣。用也。佛。果也。華。因也。嚴。總相也。經。能詮也。】

  這是把題目七個字的大意給我們標示出來。經題裡面這個『大』,我們不能把它看作大小之大,那就錯了。錯在哪裡?大小是二法,六祖大師說得很好,佛法是不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六祖這幾句話,真正學佛,尤其是想深入經藏的同修,要細細的去玩味。如何才能入佛法,換句話說,如何才能夠契入諸佛如來所證的境界?你在二裡面兜圈子就入不進去。所以這部經的品題,我們念的這品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你要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這個二入不進去的。幾時這個二沒有了,這個境界就現前。這個境界,在《華嚴經》裡面也叫做一真法界。一才是真,這個一也不是一二之一,要一二之一,這個一還是二法。這很難講,所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佛是以不能說,以善巧方便為我們說出。雖然說出,不能落跡象,落下跡象,就又不是佛法。所以馬鳴菩薩教我們讀誦修學的態度,這《大乘起信論》裡面講的,離言說相。離就是決定不執著,為什麼?言說相是對待的,是相對的。離名字相,名字相也是相對的。離心緣相,心緣相是妄想執著的根本,把這三樣東西捨離了,決定不執著,這才有一個入處;換句話說,他門路找到了。如果在一切法裡,還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佛法已經變成世間法,不是佛法了。

  前面曾經跟諸位說過,前天講過,這個法門最極殊勝是能夠遍契群機,講契機,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一切有情普遍平等得度,這是這部經不可思議的功德。它用什麼方法成就不思議功德?以導歸極樂。導歸極樂是什麼方法?念佛求生淨土。所以古大德說,如果末後這一章,就是這一卷經裡面要沒有導歸極樂,《華嚴》就不圓滿,《華嚴》還有欠缺,不能普度眾生;換句話說,他度脫的對象是四十位法身大士,法身大士以前的眾生沒分。那有導歸極樂,這就行了,這就九界有情平等普度。我們曉得《彌陀經》上跟我們講的,「一心不亂」,一心是能入,一真是所入;一心是能證,一真法界(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證。能所不二,能所要二,還證不到,也入不進去,能所是一不是二。換句話說,一心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一心不亂。

  現在有很多同修常來跟我訴苦,太苦了,問我怎麼樣解決苦,怎麼離開苦?在大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心不亂,這問題就解決了,苦就沒有了。你還有二心,那你就苦定了,你還有得受。什麼時候能到一心?關鍵就在此地。所以這個大是讚歎,是不得已勉強用的這個字。體是什麼?體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真的言語說不出來,心思也想不出來,世尊的確是非常善巧,用這麼一個字來讚歎、來形容。所以它是讚歎之詞,它是形容詞,它不是一個數字。

  『方』是『相』,相就是森羅萬象。從我們自己打妄想,打妄想也有相。我們想個人,會有個人的相;想一樁事,會有那個事的相。這晚上作夢都是打妄想,它會現相。相為什麼說方?為什麼不說它圓,他用個方字?這個字用得非常之好。方,簡單的講,所有一切現象不是偶然而生的。它是要具足許多條件,一個條件欠缺了,這個相就不能顯現出來。尤其在今天這高科技裡面,這大家很懂得。這高科技裡面,配的這個線路很複雜,一條線出了毛病,相就顯現不出來。所以這個方,它有法則的意思,就是有方法的意思,法則的意思,條件的意思。那用佛法的術語來講,就是緣生的。所以因緣生法,這個方就是因緣的意思,它是有軌則的。『廣』,這是說它的用途,用途非常的廣大,這許許多多,包括下面的因果。大是講體性,方是講相,性相,性相、作用、因果,把宇宙人生的全體統包括盡了,一樣都不漏。那《華嚴經》裡面講的什麼,你就知道了。《華嚴經》上所講的,是宇宙人生的全體,沒有一樣不說到。古代、今代,甚至於未來世,統統都說到,一條都不漏,這我們在經題上看出來了。所以種種現相的發生都具備許多的條件,像《華嚴經》裡面所講的,無量因緣。這是真的,確實是無量因緣。

  事實的真相,唯佛與佛方能究竟。等覺菩薩很了不起了,能不能究竟明瞭?還是不能。為什麼不能?他還有非常微細的那一點執著沒破,這叫生相無明,因此他不能究竟徹底的明瞭。也正因為事實如此,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裡面教給我們修行人,特別是教念佛求往生的人,他裡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這句話說了很多遍,可見他非常強調、非常重視。他要求我們,唯聽佛語,就是一定要聽佛所說的話,菩薩的這個論都不可以聽。這我們才真正體會到,為什麼菩薩的話不能聽?菩薩的覺悟沒有達到究竟圓滿。

  那連菩薩的話都不能聽,那菩薩以下就更不必說了。只聽佛的話,聽哪一尊佛的話?聽阿彌陀佛的話。一切諸佛如來跟我們說的,與阿彌陀佛所講的相應,我們就接受;與阿彌陀佛所講的不相應,我們統統不接受。不接受,不是不尊重,我們尊重他、信仰他,不接受他。為什麼不接受?我修的法門跟他所講的不一樣。為什麼相信他、尊敬他?他說的那個法門,度另外一類根機的人,不是度我的。我是個什麼根機?我是這一生就要成佛的根機,這個高明。所以阿彌陀佛所度的,是度這一生成佛的這些眾生。這一生成佛的機緣還沒有到,當然不能接受阿彌陀佛的法門。所以諸佛有種種其他法門,幫助你成菩薩、成阿羅漢,得人天福報,那是適合於那些人修學的。所以這個事實的真相,確實非常的複雜,這是廣的意思。

  其實上面這個大方廣是體相用,已經將盡虛空遍法界包括盡了。而盡虛空遍法界不離一個因果,這個地方用『佛』代表果,這是果位裡面最圓滿的、最殊勝的。花代表因,如果嚴格的來說,只有佛是真正的果,菩薩是相似之果,沒有到完全真實。人天,雖然佛法裡面有稱,叫人天小果,這是對於六道眾生的安撫而已。為什麼?這個果太苦了,這果不甜,太苦了。所以嚴格來說,阿羅漢才是小果。我們佛法裡稱之為小聖阿羅漢,小乘的聖人,才算是有個果位。為什麼?他永遠不再流轉六道,不再輪迴六道,超越三界,算他是一個小果。所以真實的果報用佛是正確的。花,花代表因,它是表法的意思。植物先開花,後結果,所以花代表因行,有因行後面一定有果報。

  『嚴』是莊嚴,莊嚴是總指萬象。這個莊嚴沒有一定的標準,要用我們世間人來講,就是美好。美好,古今的標準不一樣,中外的標準也不一樣,我們中國人認為這是美的,外國人看到不喜歡。包括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我們這個服裝,外國人看到不喜歡;外國人那種服裝,我們看到也不喜歡,就是每個人審美的觀念不相同。飲食也不一樣,我們中國人的口味,外國人還可以,還能接受;外國那個口味,我們實在不能接受。所以這個莊嚴就有許多等級的不相同,非常的複雜。通常我們這個莊嚴,都稱佛菩薩的依正果報,其實菩薩依正,那這個莊嚴的標準比佛會低一等。人天的莊嚴、畜生道的莊嚴、餓鬼道的莊嚴,地獄道也有莊嚴,所以嚴這一字,『總相也』。十法界依正果報,就是十法界的眾生他們所感受的,統統用這一個字來做代表。明白這個體的意義,這部經的內容大概也就能夠明白了。我們再把它念下去,『經能詮』,上面六個字是所詮。在體裡面:

  【故人法雙題。法喻齊舉。體用無礙。因果周圓。故無盡法門。不離此攝。】

  前面曾經說過,這個體實在它是無盡修多羅之總名,我們從這個意思裡面真的看出來。不僅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乃至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經典,都超不過這個題目,所以這個題目,實在講是一切經的總題目。我們中國翻譯的佛經稱為《大藏經》,其實它就是《大藏經》的總題目。咱們這個《大藏經》,意思雖然很接近,但是沒有這個題圓滿,沒有這個題之善妙。如果依照梵文原文的翻譯,這個經題在這一頁,三百二十三頁最後一行的下半段,我把它念下去:

  【大方廣覺者雜華嚴飾契經。】

  這是照梵文原義所翻的,翻成中文之後,再加以文章的修飾,所以把那個『覺者』換成佛字;『雜華』,雜就不要了,留一個華;『嚴飾』,飾也不要了,用一個嚴;『契經』,契字不要了,用一個經。這是文章的修辭,使這個題目更美,意思也能夠保全。所以有人說,中文所譯的經典,在文字結構上來講,比梵文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過去的中國人是很自豪的,在這個世界上都認為了不起。不像現在中國人,在每個角落上,頭都不敢抬起來。看到我們過去的祖先,實在是很慚愧。我們要恢復民族的自信心,我們從前中國人非常有自信。這個註解裡面有解釋,這個解釋跟我剛才講的大致相同,我們把它念一念。在三百二十四面第三行。從第三行,這個大這裡起:

  【大以當體得名。常遍為義。】

  剛才說過了,這是不得已用這個字來稱讚我們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法界的本體,也就是宇宙人生的本體,一切法都是從它變現出來的,它是能變,宇宙人生是所變,這是『當體得名』。給它用這個名稱,意思是常遍,常是從時間上來講的;遍是從空間上來講的,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宇宙。宇宙就是時空的意思,時間與空間就統統都包括了。

  【方以就法得名。軌持為義。】

  這個『方』,是對相來說的,所有一切萬象都是因緣而生的。這個因緣就是軌與持,軌是軌道,就是它有一定的原則,有一定的條件,少一個,它也不能生。這個法生出來之後,它能夠持續一個階段。這個持續也是看條件,條件統統具足它就持續。這個持續什麼?叫相續相,這是事實真相。眾生不覺,這不覺就叫迷,佛與大菩薩是覺而不迷。這個相是什麼?《楞嚴經》上說得很明白,「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生滅的時間多長?那個短暫我們沒有辦法想像。相是這麼一回事情,所以給你講一切法了不可得,這是真話,你不相信,一切法統統不可得。不但這一切有相的,有形相的不可得;無形相的,菩提涅槃,也不可得。

  佛在許多經論上用比喻給我們說,他用彈指,彈指,這彈指的時間很短。這什麼人彈指?力士彈指,就是身體非常健康,非常強壯,那他彈得快,彈得有力量。如果有個病的人,衰老的人,慢慢彈一下的時間就很長了。他這個彈得很快,很有力量。一彈指,一彈指有六十剎那;換句話講,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那我還不算是很健康,大概我們這樣彈的速度,彈得快的話,一秒鐘可以彈四次不成問題。當然還有比我們彈得更快的,我們這個還不算是標準的,我們可以一秒鐘彈四次。那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佛說了,一剎那有九百生滅,真的當處出生,當處滅盡。你再乘乘看,九百乘六十,就像我的速度!再乘四,一秒鐘多少個生滅?兩個十萬八千。我們看到這個相什麼?是相續相。就是前面一個生滅跟後面一個生滅這個相很相似,其實是不是?決定不是的,這用我們現在科學能夠體會到。

  像我們用從前那個攝影機,照電影的,現在這個照電視的看不出來,照電影的。電影它這個片子是一張一張的,通常我們小的攝影機,一秒鐘二十四張底片,就是它那個快門鏡頭開一次關一次,一秒鐘二十四次,一秒鐘照二十四張照片,那放的時候也是一秒鐘把二十四張都放出來,我們在銀幕裡面看到,好像是真的在那裡活動,其實不是的。其實一張一張的,上一張跟底下一張不相干。我們在電影裡面看到是相續相,是一秒鐘二十四個生滅的相續相。現在佛跟我們講,一秒鐘有兩個十萬八千的相續相,我們完全沒有辦法去體會。所以把這個假相當作真相,虧吃大了。把假相認作真相,妄想執著從這裡生,不曉得萬法是假的,不曉得萬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是佛跟我們講諸法真相。

  你要知道真相,那就給你說沒事了,什麼事都沒了。沒事自在!為什麼沒事?本來沒事。沒事找事,找也找不到事,哪能找到?找不到。當處出生,當處滅盡,你到哪裡去找去?所以佛說這些眾生叫「可憐憫者」,這個話很有味道。本來無事,現在還是無事,他偏偏以為有事,這不糟糕?麻煩就在此地。是你錯認了,是你誤會了。所以這個法,軌是緣,持就是相續的意思,是一個相續相。那體現相了,相必有作用。

  【廣以從用得名。包博為義。】

  性廣大,相無邊,這個用怎麼個用法?用是心用,不是指別的用。我們講享受,誰在享受?那心在享受,不是身在享受,真的是心在享受。心如果要廣,那就盡虛空遍法界就包容了,這個心就叫正常的心,這才是心正常的作用,佛門叫三昧。三昧的中文意思叫正受,這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不正常的就是分別、計較、執著,這是不正常的。正常的享受是跟大宇宙完全相同。

  我們在用功的時候,念佛或者在靜坐的時候,或者晚上大家在睡覺躺在床上的時候,你要能夠一個觀想,把你自己身體每一個細胞放大放大,放大到跟虛空世界一樣大,那多快樂!其實真的事情就是這樣的。我們的小宇宙跟大宇宙是一,沒有大小。《華嚴》上芥子納須彌,須彌納芥子,把這個虛空法界比作須彌山,我們這個身體比作芥子,我們可以把須彌山裝下去,可以把盡虛空遍法界容納在我們一個細胞裡面,一個汗毛孔裡頭,毛端,這是華嚴的境界。這些都不是假想的,不是假設,通是事實真相。所以《華嚴經》裡面講的字字句句,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明白了,你就覺悟了。所以覺者,這個佛底下這個字,佛就是覺者,他明白了,他覺悟了,知道事實真相原來如是。

  【佛以就果得名。覺照為義。】

  真的覺悟了。這個『照』是什麼意思?照是接觸。眼見到這一切,叫照,耳聽到一切音聲也叫照,都用這一個字,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用這一個字做代表。所以這個不囉嗦,不會跟你講眼叫見,耳叫聞,這很囉嗦,這一個字就代表了。那為什麼叫照,不叫見,不叫聞?這個見聞裡頭有分別、有執著。這個照字,照接觸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還沒有起心動念,這叫照。我們見到這個境界,起心動念了,那就不叫照,那叫看,你看見了,那不叫照,叫看、叫聽,不叫照。由此可知,這個照見跟我們平常講的看見意思不一樣。看見是凡夫看見的,照見是照見了真相,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事實真相大白,是這個境界。

  宗門裡面用功,把功夫分成三個階段,初步的功夫叫觀照;觀照再提升一層的功夫,叫照住;最高一層功夫,叫照見。你看《心經》講的是觀自在菩薩,就是等覺菩薩,他的智慧現前,他六根接觸外面境界叫照見。見的是什麼相?見的是五蘊皆空。這個五蘊要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所有一切的精神與物質。為什麼皆空?都是緣生,剎那生滅法。所有一切現象都是生滅相續的現象,都不是真實,所以這裡頭無有一法可得。觀音菩薩的心清淨、平等了,不再起個妄念了。為什麼?沒有妄念好生。所以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都沒有了。我們天天念《心經》,但是不會觀照,所以苦厄是離不了,還是天天受苦,天天生煩惱,那不會觀照。所以會觀照就是覺了,這個覺裡面當然有小覺,有大覺,有大徹大悟的覺,那個不一樣的。

  【華以從喻得名。感果嚴身為義。】

  所以這部經,如果從比喻上來說,就像一個大的花園,雜花莊嚴。這個世間所有花草的品種統統具足,那這個花園真是美不勝收。花園是比喻法界,品種是比喻一切眾生,從佛到地獄全都在這裡面。再給諸位說,佛裡頭又分很多種類,譬如說成佛了,你成的是什麼佛?這很有講究,藏、通、別、圓四教,就四種不同的佛;《華嚴經》講五教,講得就更多了;天台又講六即佛,所以佛有很多種,只有圓教佛才是究竟圓滿佛。圓教下來別教,別教的佛果,只相當圓教第二行位的菩薩,十住、十行,初行位、二行位,只是等於二行位的菩薩,比圓教佛差得很遠很遠。所以成佛要成什麼佛?因此十法界並不究竟,十法界裡有佛,像別教佛、通教佛、藏教佛,那在十法界是佛法界,不究竟。圓教的佛,不在這十法界之內,超越這十法界,叫一真法界。

  由此可知,十法界這個覺都沒有圓滿,沒究竟。真正到究竟覺,佛也不要了,還有個佛,他還是迷惑顛倒。我成佛了,這糟了,成佛了,他還執著有個佛,這有分別、有執著,他是凡夫,他不是聖人,真正聖人決定沒有分別執著。我們要學的,不能不明瞭。有了分別執著,決定不能見性,無論修得怎麼好,修福報可以,人天福報,不是功德。你可以修福德,你不能修功德。功德,功是功夫,一定要離開妄想分別執著,那是功夫。換句話說,心地清淨是功夫,心地平等是功夫,功德跟福德必須要明瞭。

  花,花的品種太多了,這是比喻佛教給眾生無量無邊的法門,花是代表這個意思。每種花都會結果,花不一樣,結的果也不相同。所以有人天的果報,有小乘的果報,有大乘的果報。如果細說,所有一切眾生各個果報不相同,上至諸佛,下至阿鼻地獄眾生,各個果報不相同。什麼原因?花不一樣,就是他的造作修為不一樣,所感的果也不一樣。縱然不一樣,沒有離開這個大花園;換句話說,這個大花園就是真如自性,沒有離開自性,依舊是自性變現出來的,這是嚴的意思。

  【經以能詮得名。攝持為義。】

  『詮』是詮敘,就是敘說,經能說,前面六個字是所說的。『攝持』就是像我們現在所講的內容,這部經典裡面究竟是包含什麼樣的內容?前面這六個字就是這部經典裡面的內容,這部經就是為我們說的這些事情。這些事情要用現代的話來講,把它歸納成一句話,那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華嚴經》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華嚴經》是究竟圓滿說,其他一切經是說宇宙人生真相的某一部分,不是說整個圓滿的。究竟圓滿說只有《華嚴經》,所以《華嚴》稱為根本法輪。清朝初年,彭際清居士稱《無量壽經》為中本華嚴,沾上《華嚴》這個名稱,那就叫圓滿說,就不是講的某一部分。《佛說阿彌陀經》,他老人家說這是小本華嚴,由此可知,除大《華嚴經》是圓滿說之外,《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雖然文字分量少,內容並不少,跟大《華嚴經》的義趣內容是無二無別,不增不減,都是圓滿說。

  這在初學的人很不容易同意,很難接受的,很難同意的。你經過幾十年的研究、修學之後,慢慢會點頭。我就是一個例子,我在最初聽說這個,決定不同意,那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硬要把自己東西提升跟《華嚴》平等,這太勉強、太做作了。可是四十年之後,我點頭了,他老人家說得一點都不錯。經過四十年才承認他這句話,才同意他這個說法,不容易,還有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承認,都不同意的,多得很。我這個算是很幸運的,四十年之後,還對他這句話點頭,同意他的說法,確實是如此。

  底下這段解釋,我們就把它省略掉了。聽了我剛才所說的,這個文不難懂,應當都可以能看得懂。大師底下還有詳細的說明,詳細的解釋,經題每個字裡面都含無量義。我們看三百二十七面,這個地方給我們解釋,詳細解釋經題。《疏》,看疏:

  【一。】

  這第一段。

  【釋大字十義者。】

  《華嚴經》都用十表法,不管講什麼,一定講十條。是不是這個意思?這個字就十個意思?不止,無量無邊義,說不盡。把無量無邊義歸納成十,十在數字裡頭代表圓滿,從一到十,從十個十,就是一百,所以它代表圓滿的意思。所以此地的十,也不能把它看成數字,代表圓滿。佛在《阿彌陀經》裡面不用十,用七。七也是代表圓滿,所以大家不要誤會,看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七寶行樹、七重羅網,樣樣都是七,西方極樂世界有什麼好看?都一樣的,是不是?沒味道。那你是執著在文字上,它是代表圓滿的,它不是數字。什麼叫圓滿?稱心如意就叫圓滿。我看了不喜歡、不如意,那這就不圓滿!你要寶街要七道,喜歡,我是七道太煩了,三道就很漂亮了,那這個街道就三道,所有一切環境隨心所欲的在變化。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無論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沒有一樣不如意,沒有一樣不圓滿。

  因此一切諸佛才勸眾生到那個世界去修行,為什麼?修行頭一個要斷煩惱,為什麼別的地方煩惱斷不盡?因為不稱心、不如意!裡面煩惱這個根不斷,外頭刺激的時候增加煩惱,要斷煩惱都斷不了,天天還在增長,這還得了!西方極樂世界,你裡面雖然有煩惱,沒有外緣,外面是樣樣稱心如意,你煩惱生不起來了,貪瞋痴慢都生不起來。我們這個世間有貪心,為什麼貪心?資源太少了,所以你有貪。西方極樂世界沒有貪心,為什麼沒有貪心?太多了。你說要黃金,地上都是黃金,黃金是地,誰到地上去拿泥土掛在身上還很美的,沒這回事情,他不貪了。我們今天戴的是翡翠,還寶貴得不得了,這綠色的玉,聽說那個價值甚至於比金剛鑽還要貴。西方世界這個琉璃,大地是琉璃,黃金是鋪馬路的,像我們這裡柏油,鋪馬路的是黃金。地是什麼?地是翡翠,你說你到那裡去,你還要什麼?所以什麼都不要,貪心沒有了。樣樣都稱心如意,瞋恚心沒有了;天天聽佛菩薩講經說法,那愚痴也沒有了。我們這裡斷貪瞋痴,好難,那個地方斷貪瞋痴太容易了。所以這樣殊勝修學的道場,場所,諸佛菩薩勸我們去往生,所以他用表法,用七代表圓滿。這個七的意思,四方、上下、當中,這就圓滿了。四方、上下、當中,這是圓滿,所以七是代表這個意思,它不是數字。跟《華嚴》用十來表法,密宗裡頭有二十一表法,有十六表法,都是代表大圓滿,它都不是數字。這裡先解釋『大字』十個意思。

  【一體大。若性若相。皆同真性。而常遍故。】

  這是真的,這就是事實真相。我們不能覺察,迷失了,體是真心,是本性,盡虛空遍法界。佛在《楞嚴》上有個比喻,比喻得很好,他把我們的心性比喻作虛空,把現在我們所體會的虛空,我們講的法界虛空比喻一片雲彩。這個雲彩在太虛空裡面,虛空包雲彩,雲彩不能包虛空,這個比喻我們能懂得。比喻的是什麼?我們的心性包羅虛空法界,就像一片雲彩在太空當中一樣。你說心有多大,虛空太小了,虛空是我們心性變現出來的。所以虛空也不是真的,虛空也是虛妄的。

  那虛空的變化,也是剎那生滅,也是個生滅相,也是個相續相,因為它裡面沒有其他的物質,它這個相續,我們很不容易觀察它的相續。像人,他有生老病死,隨著年齡增長,一天天衰老,在那裡變化,我們能夠覺察他,他是在變化。植物、礦物都能夠覺察它在變化,而虛空沒有辦法覺察它在變化,實際上,虛空還是跟這個動、植、礦物一樣,剎那剎那在變化。所以虛空不是真的,空間不是真的,時間更是笑話,更是虛假。這在百法裡面,時分、方分都列在不相應行法這一類裡面。

  什麼叫不相應行法?用現在話來說,是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實,是屬於抽象的東西。所以空間跟時間都是屬於抽象而生出來的這個現象,不是真實的。但是這些不是真實的這些相,是自性變現的。自性是真的,那變現這個相,我們要問它是真的還是假的?譬如說,這個黃金是真的,我們把黃金造出這個相,這個相是真的是假的?相是假的,體是真的。相怎麼是假的?我不喜歡這個相,把它熔化,再鑄一個另外一個相,相馬上改變了。怎麼改變?那個質料還是這一堆,沒有改變。也可以說,這個相就是金,金就是相。所以明心見性,性在哪裡?禪宗祖師常常問那個開悟的人,他見性了,問你性在哪裡?他在地上撿一個樹葉給他看一看,這個老師點點頭,沒錯,給他證明,沒有一法不是,法法皆是。哪一法不是自性?自性就是真正的自己,你要見了性,見性有一個現象,什麼現象?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這個人見了性。如果自己是自己,他不是我,我也不是他,這個人決定沒有見性。

  如果諸位聽不懂這個意思,我舉個比喻,凡夫都會作夢,我們在場的同學,哪個人從來沒有做過夢的,舉手給我看看?一個都沒有,證明你們統統都做過夢的,都有作夢的經驗。這夢從哪裡來的?當然夢是自己意識變現的,意識看不見,意識摸不到、找不到,不曉得在哪裡?一作夢,這就找到了。為什麼?整個意識變成了現象,所以叫全妄即真。妄是什麼?夢境,整個虛幻的那個夢境,就是你真實的意識,那就是真的。全真即妄,你真正的意識變成這個妄境,真妄是一不是二。那個時候就把自己的意識心找到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假如在夢中一下忽然覺悟了,現在我在作夢,這個夢境全部都是我自性變現的,夢裡頭人是自己,我是自己;夢到的別人,還是我自己,你對於一切眾生決定是平等看待,為什麼?他是我變的。是不是?那個也是我變的。變山河大地、虛空,統統是我自己變的,除了我自己一個,什麼也沒有。

  見性人六根接觸境界就是這個現象,真正認清楚了,虛空法界是自己一個人。所以禪家常說,盡虛空遍法界是沙門一隻眼,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若性若相,皆同真性,而常遍故。常是永恆,遍是周遍法界。我們實在是不應該,迷失了真相。現在人常常羨慕神通,眼睛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別人為什麼看不到?他迷!他為什麼能看到?他悟!悟了之後,這個眼睛的能力多大?盡虛空遍法界都看得清清楚楚,常遍故。過去無始,看得清清楚楚,未來無終,也看得清清楚楚,一點障礙都沒有,這是真見性。還有障礙,不行!這些是什麼?這叫本能,本性裡頭本來具足的德能。我們耳朵聽,也是聽到盡虛空遍法界,也是能聽到無始,過去無始,未來無終,六根的能力統統是一樣的。

  不但是一樣,而且六根互用。六根要互用,不只是我眼看的,這個腦袋也能看,後頭也能看到。說眼,全身都是眼;說耳,全身都是耳,這叫六根互用。《楞嚴經》上把這個道理,這個事實講得很清楚。迷了才六根就不能互用了,眼專門管眼,耳專門管耳,彼此就不相通。這個當中什麼?有分別、有障礙,所有一切障礙都是從妄想執著而來的。這是佛在《華嚴.出現品》裡頭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妄想執著是病根。為什麼要打妄想?為什麼要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從無始劫以來已經養成習慣,麻煩就在此地,養成習慣了,不知不覺的這習氣它就起現行了。因此這裡面最重要的、最要緊的就是覺悟,我真正明瞭這個事實的真相,對於捨棄妄想分別執著容易了,為什麼?知道這是應該的。這些習氣存在,這是決定不應該的,決定是錯誤的,捨棄絕對是正確的。真正捨棄掉了,你捨得愈多,你的能力恢復得愈快,也恢復得愈大。阿羅漢,見思煩惱捨了,人我執破了,他的能力可以知道過去五百世、未來五百世。五百世之前,他能力還達不到,他為什麼?他還有障礙,逐步逐步慢慢去捨。剛才講了,捨到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捨掉,這生相無明統統捨掉了,那就圓滿了,性德圓滿恢復。

  所以我們在此地,口裡頭發一個聲音,這個聲音再小,都振動到盡虛空遍法界。所以諸佛如來,再遠再遠的恆沙世界,他也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但如此,過去無量劫以前的佛聽到了,未來還有無量劫之後的,他也聽到了,不可思議!說話要小心,講悄悄話都不行,聽到的人太多了。說聽不到什麼?那些煩惱重的人,業障重的、習氣重的人,他聽不到,他這個能力閉塞了,能力小了。更可怕的,起心動念,你心裡起個念頭,諸佛如來都知道。現在十方佛知道,過去、未來佛統統都知道。那我們起心動念,不要起別的念頭,念阿彌陀佛。不要認為念阿彌陀佛沒有人知道,一切諸佛如來統統都知道,沒有一個不知道。而且一切諸佛如來都念阿彌陀佛,你念阿彌陀佛跟他志同道合,他聽到歡喜得不得了,這是真的。所以《華嚴》導歸極樂,這一句阿彌陀佛,使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證得究竟圓滿。《無量壽經》、《彌陀經》,直捷教我們這個法門,用這個方法在一生當中,快速的恢復我們的性德,恢復我們的智慧,恢復我們的本能,這個方法妙不可言,所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我們念佛迴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