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五十一集)  1989/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051

  請掀開經本,一百七十面第五行,最後一句看起:

  【第二出體者。於中有二。】

  這一段是講的三寶,解釋三寶。大師在這一段給我們做了五個項目的介紹。第一個是解釋名詞,我們講過了。今天是第二個項目『出體』。出就是顯出,體是性體。三寶的體性是什麼?在這個地方要詳細跟我們說明白。這科裡面又分為兩個小段:

  【先辯差別。後明體性。初文有三。】

  這個重點是在後面,它是說明三寶的『體性』。前面第一小段又分為三個段落:

  【一住持。二別相。三同體。】

  就是『住持』三寶。二『別相』三寶,三是『同體』三寶。那這三種:

  【皆可寶重。生福之田也。】

  無論是住持、別相、同體,這三樣都是非常寶貴的,也是非常稀有、難遇的。為什麼?能生福田。我們要種福,必須在三寶門中來種,這三寶一定要能夠辨別。尤其這個末法時期,《楞嚴經》上所講,「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如果不能辨別這真假三寶,往往想種福,結果得來的是災禍。它這一段文,實在講是非常之圓滿。通常我們講三皈依、講三寶,沒講得這麼清楚。時間也不夠,沒有法子說清楚,這是這一次碰到了註解,使我們對於三寶,可以說是很詳細的來討論。我們看先住持,這是講住持三寶。

  【初住持者。佛謂形像。法謂教法。僧謂五眾也。】

  佛在世的時候,釋迦牟尼佛是佛寶;佛不在世了,我們現前這個時代,我們所供奉的佛像就是佛寶。一定要把佛像當真佛來看待,當作真佛一樣的來禮敬,這樣你自然就能夠生福。這個法寶就是經典,如來的『教法』,包括了菩薩、羅漢、歷代祖師大德的註疏。只要是闡揚佛法的註疏,我們統統都可以視之為法寶。法寶能生智慧,教給我們修學的理論、方法。第三是僧寶。『僧謂五眾』,這五眾,出家有二眾,比丘、比丘尼;在家也有二眾,優婆塞、優婆夷;那還有一眾,也是女眾,叫學法女,這是介於出家還沒有受大戒的,所以總共有五眾。通常我們都講四眾,出家二眾、在家二眾。這是講的住持三寶。下面這一段要給我們解釋:

  【二別相三寶。分五。】

  別是差別。「依賢首大師五教以明」,這是《華嚴經》,天台講四教,華嚴講五教。清涼是賢首的學生,華嚴宗,賢首是第三代的祖師,清涼是第四代,宗密是第五代,這都是一家人。所以尊崇祖師的說法,這就是講的小、始、終、頓、圓,這五教。說小乘教。小乘教文,佛法僧。這念下去就是:

  【小乘教文三佛法僧。一佛寶文三。初法身。即五分。二報身。三化身。】

  這是小乘五教儀裡面所說的,佛有三種,就是法身、報身、應身。這個『法身』,小乘教裡面講的,就是『五分』法身。五分法身,小註裡面已經解釋出來,就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是」。戒定慧是三學,解脫與解脫知見,這是果報。解脫是自在,解脫知見就是自在的德用。這是小乘的法身,所以這小乘法身跟大乘法身,的確境界相差懸殊很大。小乘這個法僅限於自己修學的因果。戒、定、慧是因,解脫、解脫知見是果。不像大乘法身,大乘法身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法都是自性變現的。那跟這個境界差很遠,我們下面都會看得到的。

  第二是『報身』,這報身就是「丈六之身」。像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在我們世間,他的身相是一丈六尺,我們稱為丈六金身。可是諸位要知道,那個時候的尺,比我們現在的短。你看看,弘一大師在那個《律學三十三種》裡面,他有周尺考,他做了考據,這個周朝的尺。周朝的尺,大概只有我們現在的市尺,恐怕是六寸還不到。所以那個丈六,不是像我們現在那個尺,一丈六,沒有那麼高的個子。大概如果說,現在來說,佛的個子也不過就是一百八、九十公分的樣子,比我們平常人高一些,也不會有兩個人那麼高,不會的,不會這種情形的,這是佛的報身。

  『三化身』,「謂隨類化身」。隨類化身,實在講是我們現在也會化。在什麼場合,你是什麼樣的身分,這就是化身!身分就不同!在家庭,我對父母,我們以兒女的身分;對自己子女,那搖身一變,就變成父母的身分;在社會上,領導我們的人,那我們就是被領導的身分;自己底下還有一些辦事的人,那你就是領導的身分。我們儒家所講「五倫十義」,是什麼樣的身分,就應該要把什麼樣本分的事情做好。由此可知,小教裡面講的這個三身很容易懂。而且,這一身就是三身,三身就是一身,這裡頭有理、有事。這是小教佛寶,這統統都是講的釋迦牟尼佛。

  【二法寶文四。一教法。】

  『法寶』裡面就有四個項目。第一個是『教法』。教法,「謂聲教」,因為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只是隨機說法,並沒有寫成書本。所以經本的出現,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佛的學生再回憶佛當年所講的,這樣把它記錄下來。所以佛滅度之後,經典才出現的,佛當年在世沒有經本。那這樣的紀錄靠得住、靠不住?所以後人,就是現代有些學者,對這佛經懷疑就很多,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才寫的。這個話到底是釋迦牟尼佛講的,還是他的弟子們隨便自己說的,假藉佛的名義?我們聽聽這個說法也挺有道理的。

  可是諸位要知道,集結佛經的人是阿難尊者,阿難尊者最大的一個特長,就是記憶力好。就像我們現在錄音機一樣,你只給他講一遍,他永遠不會忘記,他會說得一字不漏,他有這個本事。我們今天講這是特殊的天才。所以佛滅度之後,這集結經典找誰?找阿難。叫阿難升座,把佛從前所講的經,重新講一遍。聽眾是誰?五百阿羅漢,就是佛的常隨弟子。這些人過去都親自聽過佛說的,現在再聽阿難重說一遍,五百阿羅漢每個人都同意了,都認為阿難說的不錯,這才記錄下來。如果當中有一個人說,阿難這一句話恐怕不是佛說的,那這一句就得刪掉。所以不是少數服從多數,一個人不同意,就不能通過。這是取信於後世,五百阿羅漢給阿難做證明,阿難所說的完全不錯,可見得集結經典是非常之嚴肅。這樣子流傳下來,就是現代的經典。所以當時是身教,現在是經典,現在是文字。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教科書,所以佛經就是佛陀教育的教科書。

  【二理法。】

  我們常說,佛經稱之為契經,「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前面的教法是契機,這『理法』就是契理。佛所講的一切法,都有理論的依據,這個理就是我們現在世間人所講的真理。他這個地方講「生空理」,這是小乘講的。小乘是講生空,生是生滅,生滅統統是空。四諦,它也是生滅四諦,乃至於八正道,無不是生滅法。這個生滅法要再講得踏實一點,就是我們現在社會裡面很流行的,所謂的相對論。這生滅就是相對的!就是相對的。由此可知,小乘教容易懂,不難懂。所以他根據,他有理論的依據,不是隨便說的。縱然這個理不深、不圓,與真理不相違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所以它是正理。小乘證得阿羅漢果,稱之為正覺,就是他所依據的理論是正確的。雖是正確,不圓滿、不究竟。

  【三行法。】

  『行』是修行的方法。這個修行,包括我們日常生活起居、思想行為、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包括在其中。行是行為,『法』就是法則,就是標準。我們的行為得有個標準,有個原則,不能違越這個原則。小乘,「謂三十七道品」,這是他們的標準。三十七道品分為七科,七個科目,它這列出來了。「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這在此地就不要一條一條細說了;這是行法。

  【四果法。】

  『果』是證果。它的果,名稱叫做阿羅漢,小乘的果位叫阿羅漢。「謂擇滅涅槃」,擇滅是無為。你看《百法明門論》裡面,無為法有六種,小乘人所證的是擇滅無為,所以他入的涅槃,叫偏真涅槃。為什麼?他從生空當中證得的,偏真涅槃。

  【三僧寶。】

  『僧寶』,「即四果、四向」。四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這是四果。四果四向,向就是往這個路上走,還沒有證得,像初果向、二果向,乃至於四果向。由此可知,小乘的位次一共是八個,八個位次,也就是八個階段,四果四向。這是小乘教的三寶。往後這是講大乘,大乘裡面又比較複雜。先說大乘裡面最淺的:

  【二大乘始教亦三。】

  『始』是開始。文『亦三』,它也有三種說法。

  【一佛寶文三。】

  『佛寶』裡面也分做:

  【一法身。二報身。三化身。】

  那他的『法身』,跟這小乘的法身不一樣。小乘的法身實在講,那個範圍很窄小,五分法身,很窄小。你看大乘始教就不相同,大乘的開始。諸位要知道,我們現在算哪個教?這大小乘裡頭,我們算哪一乘?我給諸位說,咱們不是小乘,也不是大乘,一乘也不乘。小乘的開始是初果,大乘的開始是圓教初住菩薩。你看看《大乘起信論》,你們去看看,你看那個論的題目,「大乘起信」,起信是啟蒙,是初入門,你去看看那上面境界,圓教初住菩薩的境界。《金剛經》裡面講,四相四見統統都破了,才是大乘的開始。《金剛經》什麼境界?大乘開始。你再看看法相唯識宗的《百法明門》,《百法明門》也是大乘的開始,都是講的始教。百法的宗旨,一開端就寫得很清楚,「一切法無我」。所以百法就是解釋釋迦牟尼佛在經典裡面講的這句話,「一切法無我」。一切法就說成那個百法,把那一切法歸納成一百大類,告訴你什麼叫一切法。一切法,最後結歸到哪裡?人無我、法無我,這是大乘的入門。我們今天有我、有我所,所以不是大乘,也不是小乘。是不是?這一乘也不乘。幸虧好,你們修的念佛法門,這個法門,說老實話,雖然不是大乘,也不是小乘,它還在大乘之上,它是一個特別乘。大乘比不上它,那小乘當然更不必說了,它是一個特別乘的法門。一切眾生遇到這個法門,沒有一個不得度的,這個妙!如果不學這個法門,你們想想看這大、小乘誰能做得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這個始教的法身,「謂清淨真如」,你看跟這五分法身不一樣。五分法身,講老實話,那個真如的邊都沒沾到。所以小乘四果阿羅漢沒有見性,從這個地方就明顯的看到了。大乘見性了,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就是清淨真如。換句話說,大乘這始教的佛,心地真正清淨,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他都不染。真如你不懂,真如就是真心,真心就是清淨心。清淨心就是始教佛的法身,這是初住以上的菩薩,大概十住、十行、十迴向都是,我們經上常念菩薩摩訶薩,那個菩薩就是三賢位的菩薩;三賢位的菩薩,這法身就是清淨心。這樣才曉得,這清淨心多麼重要,心淨則土淨。

  二講『報身』。「謂自他二種受用」。報身是什麼?報身是智慧之身。自受用,就是始智,也就是我們講的根本智。他受用的是權智,是後得智,我們說之為善巧方便,教化眾生,那是他受用的報身。所以他受用跟自受用要搞清楚。自受用一定是清淨無為,他受用的是無所不為,才能幫助別人!自受用的,這個心地乾淨,一塵不染;他受用的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緣是他受用,不變是自受用。這個清淨心永遠不變,這是自受用。你看二乘沒有隨緣,小乘沒有隨緣,大乘菩薩他隨緣。

  『三化身』。「大化身千丈,小化身丈六,隨類化身」。實在講,最重要的後面這四個字,隨類化身,這是對的。像《普門品》裡面,觀世音菩薩,《楞嚴經》上講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示現什麼樣的身,這是隨類化身。

  【二法寶文四。】

  這『法寶』裡面,也是有四個項目。

  【一教法。】

  「謂本質影像」。這就不太好懂,不像前面,前面小教一講很容易懂。身教是用言語,言語記錄下來就是文字,文字是言語的符號,記錄下來就是文字,所以那個好懂。大乘,給諸位說,就不在文字,可是怎麼樣?不離文字,不即文字,不執著文字,也不離文字,這是大乘難了。小乘拿這個本子,本子這樣說的,沒錯的,就行,大乘不行。大乘是經本攤開,意在言外,你要能夠體會。如果你依照這個文字,死在字裡行間,那就錯了。所以大乘講,「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都喊冤枉。你不能依照它的文來解它的意思,它的意在言外。所以像《華嚴經》上講得好,「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世間再聰明、再智慧的人都不能解佛經。為什麼?他來解都是依文解義,他不曉得這佛經是意在言外。

  《無量壽經》裡說,《無量壽經》的經文,雖然是說法的人,都沒有辦法說得出來,可見得那個意思就更深了。不是說別人,說法的人都說不出來。因為《無量壽經》自始至終,完全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我們怎麼能懂?沒成佛,怎麼能懂?「唯佛與佛方能究竟」。我們今天能說一點點,能聽得懂一點,我常說,都是三寶加持;沒有三寶加持,《無量壽經》沒有人能說,也沒有人能聽得懂,那個經比《華嚴》更深。所以這是法寶,這個法寶就是這個教法。本質就是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般若智慧,這是本質。影像是什麼?影像就是文字,言說文字。你必須藉著言說文字,要契會它的本質,你才能夠懂得,所以開經偈裡面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你如何在言說文字上體會那個真實義?那真實義是誰的?是佛的?給諸位說,不是佛的,是你自己本性裡面的。因為如來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跟我們自己本性裡的般若智慧,是一不是二。如來從他的本質起的這個言相,我們今天藉著這個言相,回歸到我們自己的本質,這就對了。這就叫開悟了,叫大徹大悟、大開圓解。所以大乘經比小乘經難,的確是太難了。小乘入手容易,就在文字上入手;大乘入手,要意在言外。換句話說,如果你心地不清淨,你沒有法子聽懂佛所講的意思。所以那個最重要、最重要的一個關鍵,就是清淨心。佛心清淨,我心也清淨,他心怎麼樣動,我就曉得他的意思。他心清淨,我心不清淨,他那裡一個表態,我不懂他什麼意思。所以一定要自己心地清淨,才能與佛感應道交。你看這個法,教法就不相同,這大乘開始。

  【二理法。】

  就是大乘教所依據的理論,所顯示的理論,是「二空真理」。這個二空,就是人空與法空,《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理。由此可知,大乘始教,就是要把這個理給我們說出來。我們自己要能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明白這個道理,你不迷了,你這一生會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為什麼?你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攀緣,你的心多清淨!我們今天為什麼放不下?理不明。

  今天下午,我們有個老同修,龔志雄居士帶著他的太太來看我。我說什麼事情?龔志雄說,我叫我太太把那醫藥費捐出去,我們就不生病,她不相信。我就帶來問問師父。他說,我勸她布施;她說,我布施了,不就沒有了,愈布施愈少了。這她也不相信,帶來見我。三個問題,還有一個問題,他太太在外面找工作,龔志雄就希望他太太把工作辭掉,回家照顧小孩。她說好像做一個家庭婦女照顧小孩,人家看起來沒出息,人家瞧不起。來問我這三個問題。

  這三個問題,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講,要真正把事實真相搞清楚。今天天下大亂,這個動亂的根源在哪裡,諸位曉不曉得?不知道,你們不曉得根源在哪裡。這個根源實在講,印光大師早就看到了,《文鈔》裡頭寫得清清楚楚的。但是現在印的《文鈔》,我看到很多,把這一段去掉了。說個不好聽的話,印光大師說,世界動亂的根源,是做太太的不守本分,都去社會找工作去了,不教兒女了。這是社會動亂的根源,為什麼?小孩沒有好母親照顧。所以婦女的責任,跟這個男子在外面的責任是完全一樣大的。像一棵樹一樣,婦女做的責任是什麼?相夫教子。她這個責任是培養根本,是培養樹、培養根。那個先生在外面飛黃騰達,那是開花結果。花果很漂亮,諸位想想,沒有根,他花果從哪裡來?所以印祖說得好,有賢女,這個世間才有賢妻;有賢妻才有良母,有良母才有人才,有人才,這個國家、社會才真正得到幸福。今天社會上為什麼沒有人才?沒有良母。為什麼沒有良母?沒有賢妻,太太都要去找工作,不能夠去理家,不能夠照顧小孩。把自己的本分失掉了,就是不守本分。

  我今天把這個道理重複給她聽,我說,妳先生講的話是正確的。她說,我小孩可以送到托兒所。我說不一樣,完全不相同。母親親自帶的,跟交給別人帶的,絕對不一樣。我說,妳今天不要小孩,這麼一點大送到托兒所,將來妳老的時候,妳的兒女也不要你父母。為什麼?因果報應。妳怕不怕?所以古聖先賢的教訓是真正有道理。現在人有很多看法、想法錯了,決定是有偏差。這個理很重要,一定要明理。

  【三行法。】

  「謂六度萬行」。這個行讀去聲,讀恨,做動詞講。行則是它名詞,這當動詞講。就是這所有的行為,行為實在是非常非常之多,數之不盡。佛把它歸納成六大類,就叫做六度。這六大類,就是我們行為的準則。我們的思想、言語、造作都要與這六個原則相應,叫做六度。度什麼?度自己煩惱習氣。布施,布施度誰,不是度別人,度自己。六度都是度自己的。布施,度自己的慳貪。這不肯布施是什麼?捨不得!怕這一布施,明天就沒有了!他都不曉得,「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命裡面有的,說老實話,能把它捨掉嗎?捨不掉,愈捨愈多,像這個財富,財富是果報。你命裡頭有的財富,丟都丟不掉;命裡面沒有的,求也求不來。命裡頭有財富,誰給你訂的?是你自己修的。怎麼修的?修財布施。所以你財布施,布施得愈多,你後來所得的財富也得的愈多。世間人不懂得這個道理,要懂得這個道理,一發財,趕緊布施。這一布施,後來得的財一定超過前面。得到財,還是布施。

  所以台灣供這個財神,供的這個關公,這沒道理。現在好像他們把他當作財神爺看待,這個關夫子是財神,這沒道理。關公代表的是忠義,這是民族英雄,標榜忠義。中國大陸上供財神是供陶朱公。陶朱公是誰?是范蠡。諸位讀歷史都曉得,幫助越王勾踐復國的一位了不起人物。春秋時代,越國的中興,再能夠復興起來,本來被吳國滅亡了,以後再能復興起來,范蠡的功勞非常之大。他等到國家恢復了,所以這個人很高明,他知道越王勾踐這個人可以共患難,不能共富貴。有難的時候,患難的時候,是好朋友,他要用你,彼此可以合作;天下太平的時候,勾踐心量很小,很嫉才,你有才,他嫉妒你,他容不下你。

  那個時候他有兩個好幫手,還有一個大夫文種。范蠡就給文種寫了封信,叫他急流勇退,我們趕快埋藏姓名,躲起來,藏起來,才能保全到自己的生命。那個文種就傻,文種說,我有這麼大的功勞,越王對我這麼好,總不會害死我的,不會的。他還認為范蠡這個憂慮是多餘的,結果以後文種果然是勾踐賜給他自殺。范蠡,變姓名,改名換姓,去做生意去了。他去做生意去,做生意,發了大財。這一發財之後,統統布施掉,救濟一些貧苦,全部布施掉。布施掉後,再從頭做起,從小買賣再做起,沒做幾年又發了,三聚三散。大發三次,是大散三次,這個人真正了不起。所以大陸上供他做財神爺,這很有道理。泰國也供財神,叫什麼四面佛財神,那都沒有意義。我們中國供的這個財神有道理,你想發財,學范蠡。這是一個經商,商人裡頭非常好的榜樣,他真有道理。所以中國這個民族自古以來,他是崇尚智慧的,他不迷信。財神不供別人,供范蠡。

  了解這個事實的真相,我們就敢布施,就敢捨,知道愈捨愈多。不捨,只有那麼多。這麼多,逐漸逐漸就消耗掉了,是你不種因!像這個莊稼,農夫,他今年豐收了;豐收之後,他又要去下種子去種,種植。你光收不種,那好了,那下一次就沒有了。所以要曉得,豐收是好,還得要下種,這個下種就是布施。所以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財,我們要;智慧,我們也要;健康長壽,我們也要,這個果都要,但是不肯去種因,那果從哪裡來?天上不會掉下來的。尤其是年輕人,希望你們有福,要認真去修布施,為什麼?我現在不享,我把福報留在晚年享。晚年什麼?體力衰了。所以晚年有福,是真正有福,年輕有福不是有福。年輕把福享盡了,晚年的時候,衰老了,體力沒有了,精神也沒有了,那個苦難就有得受了。到晚年的時候,能有很多年輕人照顧侍候,這是大福報。這個福報要靠自己修,要現在修;現在不修就來不及了,這叫布施。持戒,就是守法、守規矩,所以持戒是度惡業的,忍辱是度驕慢的、度傲慢的,精進是度懈怠的,禪定是度散亂的,般若是度愚痴的。所以這六大綱領,全是度自己的,一定要曉得。

  【四果法。】

  「菩提涅槃」。這大乘的始教。菩提就是講的正等正覺,三賢菩薩所證的,正等正覺。那這個涅槃,像《金剛經》上所講的,「無住涅槃」,他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六道凡夫住生死,聲聞、緣覺住涅槃,菩薩兩邊都不住。

  【三僧寶。】

  「即三賢十聖」。這是他的『僧寶』。三賢就是,這都是講的圓教。十住、十行、十迴向,三賢。十地菩薩就是十聖,從初地到十地。

  【三大乘終教亦三。】

  『終』就是圓滿。自始至終,終是圓滿。前面就是開始,也有三:

  【一佛寶文二。一真身。二應身。】

  『真身』,「謂法身,及自受用身」。這自受用是報身。法身跟自受用身是真身。第二是『應身』,應身是他受用身,叫化身。大乘終教,是地上菩薩。前面始教是講三賢位的菩薩,此地是講十聖,從初地到等覺,一共十一個位次,這是屬於終教。因此這些大菩薩們,為教菩薩能夠示現佛的身分,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所以這個報身是他受用身。那化身,這是教權小菩薩的,教那些小行菩薩,他用的是化身。

  【二法寶文四。】

  『法寶』裡面也有四個小科。

  【一教法。】

  「唯心影像」。與前面很接近,前面始教裡面講本質影像,這講唯心影像。雖然相似,但是有淺深不同。為什麼?始教裡面講的本質,是講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本質。這個地方講,唯心比阿賴耶意思要深得多。這個心是什麼?是真心,就是真如本性。所以這個契入的深廣,跟前面有很大的差別。

  【二理法。】

  「謂二空真理」。這個理論的依據跟始教相同,為什麼?見了性。統統都是以真如本性為依據。圓教初住,破一品無明,就見一分真性,這個心是真實的。一直到如來果地都是相同的,只是見性圓與不圓,但是決定真實。所以理是一個,行法也是一個。

  【三行法。】

  「六度萬行」。那六度萬行,諸位就看清楚了,在大乘自始至終都沒有離開這六個綱領。當然菩薩這個位次淺深不同,這六度的境界也不相同,隨其所證,他的境界廣大無邊。

  【四果法。】

  「謂始覺合本覺」。始本不二,跟如來在果地上所證得的非常接近,很接近了。

  【三僧寶。】

  「謂三賢十聖」。跟始教是一樣的。再看下面第四段:

  【四大乘頓教。】

  大乘從始到終是漸教,循序漸進。好像我們念書,按部就班,往上面提升,小學、中學、大學,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循序漸進,是前面所講的意思。那大乘頓教裡面所講的,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什麼?天才班,他可以不按順序的,小學沒有念完,就可以去念大學,這是特殊之人,這不是普通的人。

  【但為真性。更無別法。縱使強論。亦不出一性。亦三。】

  所以這個頓,在我們中國佛教裡面,禪是屬於頓。但是禪,還不是完全都是頓,你看看《六祖壇經》,這六祖親口說的,他所傳的,所接引的是頓教,他接引的對象上上根人。他那個師兄,神秀所接引的是大乘人,大乘人就是漸教。他所接引的,上上乘人,這就不一樣。可見得,禪裡面,這就是自古以來,所謂南頓北漸,南,就是能大師傳的;北,就是秀大師傳的。神秀大師傳的是漸教,惠能大師傳的是頓教。所以神秀大師傳的是大乘終教,是用禪的方法,這裡面的境界,實在講是大乘終教的境界。六祖傳的,那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情,真的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他從這裡下手。所以說,『但為真性』,這個真性就是真心。本性『更無別法』,從哪裡下手?一下手,就從這裡下手。『縱使強論,亦不出一性』,不管你怎麼說,決定離不開真如本性,這個話是真的。

  我們展開《六祖壇經》,你細細去觀察一下,一點都不錯。你看六祖最初到黃梅,第一天去見忍和尚,他就跟忍和尚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就跟忍和尚說,「我是來作佛的」。哪一個人到佛門裡面來,他的目的是來作佛的?這就是頓,他不是為別的來的,他是為作佛而來的。我們今天到佛門裡來,為什麼?是希望消災,是希望平安,希望多賺錢,他為這個而來的,他不是為作佛而來的。所以六祖很了不起,他是為作佛而來的,他不是為別的。這就是一開端就頓超了,不經歷這些次第。你要是真正發心,我來做什麼?我來學菩薩的,我來學初發心的菩薩,再二信菩薩、三信菩薩,好,你還有五十一個階級,慢慢去爬!人家不要爬,人家一來就作佛。所以這頓與漸,你從這個地方去觀察。那他也有三寶,他的三寶跟前面講的三寶不一樣,比前面講的三寶格外要來的真實。不是從形象上建立的,是從自性裡面建立的,這是真實的三寶。

  【一佛寶。】

  「約覺知義」。『佛』就是覺,覺就是佛,覺是寶,覺而不迷。我們平常跟諸位講三皈依,實在講,三皈依的意思就是自性三寶,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覺而不迷,就是佛寶;正而不邪,就是法寶。

  【二法寶。】

  你看註解,「約軌持義」,軌是軌道,不會出軌的,不會越軌的。持是保持。這個軌是什麼?正知正見,就是《法華經》裡面講的,「佛知佛見,入佛知見」。佛知佛見,就是法寶。你能入,入就是佛寶;入也是僧寶,僧是不違背的意思。一切事、一切時、一切處,一切順逆境緣之中,都不違背自性。換句話說,都決定不違背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這才叫頓超,一下就超出了。

  所以六祖那個法門的確是快,可是問題這關鍵在哪裡?關鍵要在看破、放下。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不但世間一切法要放下,一切諸佛之法也要放下,放得乾乾淨淨,「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頓教三寶。由此可知,這個佛法僧是一,一而三,三而一。佛就是法,就是僧;法就是佛,也是僧;僧就是法,就是佛,是一而三,三而一。真正是一法,是入不二法門。所以六祖說,二法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哪裡來的三!三就是一,一就是三,這就對了。末後:

  【五大乘圓教。】

  『圓』是圓滿,究竟圓滿。

  【文三。一佛寶文二。一融三世間十身。二佛自具十身。】

  這『三世間』,三種世間。三種世間就是一,說實在話,佛為迷而不覺的人說三,對覺而不迷的人,說老實話,一也沒得說。說一,也把人說迷糊了,一也沒有,哪裡還有三!禪家所謂的「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一也沒有,這才真正能契入。你還有個一,一,那所謂是百尺竿頭,停留在百尺竿頭,並沒有超越。百尺竿頭再進一步,一也沒有了,你的心才到真正清淨,有一個一還不行,還不是到真正清淨。

  這三種世間,就是「眾生世間、器世間、智正覺世間」。眾生世間,如果我們把這個範圍說得寬一點,就是六道凡夫,這是眾生世間。智正覺世間,就是阿羅漢以上,四聖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這叫智正覺世間。器世間是環境,六道凡夫有環境,四聖法界也有環境,環境是器世間。西方極樂世界,它有依報,依報就是器世間。所以說器世間,這十法界的器世間都在裡面,就不要再分了,這是把這個世間分為三類。

  『十身』,底下有個註解,這個註解跟這上面是一樣的,所以註一個就可以了。這是「融三世間十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諸位要明白,十身就是一身,一身就是十身。這個十身是「菩提身、願身、化身、力身、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身、法身、智身」。這個名詞統統列在此地,解釋是在前面經文裡面,在《華嚴經》裡面。清涼大師註解,也註得非常詳細。我們在此地,這也都省掉了。略說,像《教乘法數》、《三藏法數》裡面統統都有,那個解釋很簡單、很扼要,可以做為參考。

  【法寶文四。一教法。】

  「謂別教一乘」。別是揀別,不同於菩薩。如果說同教,那就跟前面菩薩是同等的,同樣的;別教與前面菩薩不一樣。前面說大乘,他這是一乘,一乘是一佛乘。佛在《法華》、《華嚴》,才說出這個教義,「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二乘就是大乘、小乘。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佛在這個時候才給我們真正說出來,佛的教法,唯有一乘法。說二乘、說三乘,都是佛的方便說,不是真實說。真實說,唯有一乘法,這才是真實說。所以《華嚴》是一乘,《法華》是一乘。《無量壽經》既然是「華嚴奧藏,法華祕髓」,當然更是一乘。

  我在前面說過,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念這《無量壽經》,不是大乘,也不是小乘,現在才知道,原來是一乘。博地凡夫就修一乘,這不可思議,難信之法。誰相信?菩薩都不相信,唯有佛相信,「唯佛與佛方能究竟」。這是我們自己如果沒有這個信心,這個機會,這一生真的錯過了,那太可惜了。所以外面人家瞧不起我們,應該的。為什麼?他不是佛!他說他什麼菩薩再來的,沒錯,菩薩也不相信,是不是?對吧!所以你自己要了解。他是這個菩薩來,那個菩薩來的,我們點點頭,菩薩不相信。這個法門是「唯佛與佛方能究竟」。我們所修的是一乘當中的一乘,了義之了義。這實在難懂,諸位一定要知道。這是教法。

  【二理法。】

  「謂法界十玄」。這個法界是什麼?就是四無礙法界。特別要講的,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十玄,就是十玄門。《華嚴》裡面具足十玄的意思,其他一切經裡頭都沒有的,唯獨《華嚴》具足十玄。你來看《無量壽經》,《彌陀經》是《無量壽經》的小本,《無量壽經》也具足十玄。黃念祖老居士,他那個註解裡面,就在經典,引那個經文一條一條的,引得清清楚楚,跟《華嚴經》無二無別。所以古人稱這個經為中本《華嚴》,有根據。《華嚴》的特色,就是四無礙法界十玄門。四無礙法界十玄門,《無量壽經》統統都具足,那還有什麼話說!一切經裡面沒有的,《無量壽經》統統具足,這個理。

  【三行法。】

  「謂行布圓融」。行布是次第,圓融是沒有次第。這次第跟沒有次第是一不是二。行布不礙圓融,不妨礙;圓融也不妨礙次第。你說他有沒有五十一個階級?有。是不是真有的,沒有。一即一切,初發心就成正覺,圓融。所以它叫圓教,不像頓教,頓教裡頭沒有這個階級,的確是沒有,它這裡有,有怎麼樣?有,又是圓融的。像我們從一樓到十一樓一樣,我們坐電梯,你說有沒有?有。雖然有,一下就上去了。雖然一下上去了,但是一層、一層的,還是漸進的。那個循序漸進,好像爬樓梯,那個一層一層很清楚、很明白。這個一下上去了,也是很清楚、很明白。彷彿這種情形一樣,這是它的修行方法,所以跟小乘、跟大乘完全不相同。

  【四果法。】

  「謂依正無礙」。大中現小,小中現大,就是四無礙的法界。

  【三僧寶。】

  「謂海會菩薩」。就不是前面講的三賢十聖。這個海是什麼海?法性海。真如法性裡面,會是聚會,那些菩薩眾。那是誰?沒有一個眾生不是僧寶、不是菩薩。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除自己之外,沒有一個不是善知識,「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是他的僧寶。前面四教沒有這個意思,圓教這才具足圓滿。那這是三寶裡面,這別相,別相三寶。

  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