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一00集) 1991/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100
請掀開經本,二百五十頁,從倒數第四行看起。我們上一次因為時間不夠,這段沒能夠講完,還是從前面看起。
【後牒釋中三。】
我們把它念一念,這講過了。
【初釋事法界。次釋理法界。後釋無障礙法界。今初也。】
這指前面《疏》文這一行半為我們講『事法界』。事法界容易懂,雖說容易,實際上也很不容易,要真正理解它不是容易事情,確實需要智慧,需要冷靜的去觀察。
【事法界者。謂三世差別邊際。意識所知。並名法界。故十八界攝百法。法界獨攝八十二也。】
百法裡面八十二法。
【雖眼等緣境不同。別開五根五塵。然亦是同時意識所知也。縱八識名界。取其因義。亦事法界攝。】
諸位讀過《百法明門》、《三世論》的都能夠明瞭。所以這個界就是界分。界分實在講,界限是從分別心起來的,如果沒有分別,這個法界就是一真法界。因為有分別,誰有分別?意識分別。在八識裡面意識分別,末那執著,賴耶含藏,賴耶像個倉庫一樣,什麼都藏在裡面,不會消滅的,這些還屬於『事法界』。總而言之,能夠思惟想像,能夠說得出來的,可以說都是屬於事,真正的理要離心緣相。當然名字、言說,那更不必說,那才能夠如理。
【故知事法界攝差別法無不盡也。】
這個總結很好,一切差別現象統統是事,事才有差別。
【故不思議法品云。諸佛知過去一切法界盡無有餘等。】
這個小註裡頭給我們註得很清楚。『等』,等什麼?「等取現在未來」。因為他說過去,過去一切法界、現在一切法界、未來一切法界統統包括了。「既云一切,明知約事也」,這再引經來證明,給我們說明什麼叫事法界。簡單的講事法界,就是八識可以緣的幾乎都是事法界的範圍。明顯的來說,一切差別現象,我們今天起心動念,觀察宇宙萬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森羅萬象差別不同,這全屬於事法界。
【言不出者。然差別種類事法。若一一列名。千卷不盡。】
不要說別的,『差別』的名相,確實這個是比喻,『千卷』是比喻分量大!這一千冊單單記名相也記不完,這是古時候千卷就很多,現在千卷不多。古時候人少,現在人口也多,每一個人一個名字,不得了。現在這個世界上四十多億人,要造一個名冊,那單人名,還有物名;動物的名稱、植物的名稱、礦物的名稱,這一切事相的名稱,千卷哪能記載得了,萬卷也記載不了,這是形容其多。
【今以色心等統之無餘。故云不出也。】
所以佛說法都用歸納,細說說不盡,統統把它歸納,一切法歸納不外乎心法、色法,這是不出心與色。『心』,今天我們講精神的一部分;『色』,就是物質的一部分。以精神、物質這兩大類,就把一切法統統包括盡了。下面說:
【色心。即六境之色。六識之心。】
『境』是外面的境界,換句話說,心以外的都叫境界,境界不能包含的就是心,這心境兩法就分別出來了。為什麼分做六法?因為心的作用在我們人身體上有六種器官,這作用不同。眼的作用是見,耳的作用是聽,眼耳鼻舌身意,這叫『六識』。六識的對象對外境,這外面所有一切境界也把它歸納成六大類,這六大類就是色聲香味觸法,這統統包括盡了。
【萬象森羅者。】
這註解講到這個地方,解釋前面第一句,「事法界者,不出色心」,解釋這句。下面這解釋森羅萬象,森羅萬象是什麼?看註解,看《鈔》,『萬象森羅者』:
【亦即色也。】
統統指的物質。
【意顯森然羅列可觀之狀。】
這個『森』是指的森林。在我們台灣地少人多,原始的森林大概都已經砍伐盡了,所謂是已開發國家當中森林不太容易找到。想想從前,地大人少,不要說很久,政府遷到台灣來的時候,民國三十八年,我們台灣的人口只有六百萬,所以樹木到處都會看得很多,原野到處都是的。城市範圍都不大,離開城市外面都是原野,都是農田,那個景觀跟現在不一樣。人在那個環境裡面心是平靜的,不像現在,現在你張開眼睛看的街上淨是人,淨是高樓大廈,心裡面煩躁不平。人少了,見到人,都很歡喜,很親熱;人多了,看起來都討厭,看了都不順眼。所以人少了很親切。像我們在國外,很不容易見到中國人,不管認識不認識,看到中國人的樣子都格外親切。為什麼?人少了!到台灣為什麼就不親切?太多了,一樣的道理。
我們今天走到人口稀少的國家,像加拿大,加拿大的人口稀少,土地非常廣大,但是他的土地幾乎百分之八十都在北極圈裡面,非常的寒冷,不能夠住人,愈往北去愈不能居住。所以他的人口都接近美國的邊界,往北面去人丁稀少,要走很遠,開車開好幾個小時才有個小城市,一點點大,像我們的鄉鎮一樣,甚至於比我們鄉鎮還要小。看不到人,車開幾個小時見不到一個人,所看到什麼?森林,到處是樹木,原始的森林。所以這個森然『羅列』的是許多排列在那個地方,人生活在那個環境的確他心是平靜的。所以你看加拿大的國旗是一個楓樹葉,你看到這個標誌,就是和平的標誌,絕對看不出他有野心,絕對看不出他有侵略性,看不出來。樹葉做標誌,楓葉很多、很美。這是舉的物質森羅萬象,就是「森然羅列可觀」。
【故再舉之。】
所以用這一句形容色法,種類無量無邊。下面講「依正境智」。
【依者。凡聖所依之國土。若淨若穢。】
十法界的眾生,以心地的清淨程度分為四聖六凡,凡聖差別在哪裡?凡夫沒有斷煩惱,聖人的煩惱已經斷了,就在這差別。你要是把煩惱斷了,那你就不是凡夫,就是聖人。煩惱也很複雜,佛講無量的煩惱,也把它歸為三大類,叫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分為這三大類。這三大類當中只要斷一種,就叫聖人。阿羅漢斷了見思煩惱,見思煩惱是六道輪迴的業因;換句話說,有見思煩惱就有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是你自己製造的。就像蠶一樣,自己吐絲,自己結繭,把自己關在裡面。我們看那個蠶,好笨、好愚痴!我們跟牠沒有兩樣,比牠還愚痴,比牠還笨。為什麼?牠那個繭只有一層,我們這個繭有六層,六道,六層!愈包到中心愈苦!我們不如那個蠶繭。所以見思煩惱斷掉了,這個繭就沒有了,哪有六道?沒有這個東西。這一點要知道,這是事實的真相。所以見思煩惱斷了,超越三界,超越六道輪迴了;塵沙煩惱破了,開智慧了;無明煩惱破了,就見真如本性,就見一真法界。換句話說,宇宙人生的真相,你這個時候才能見到。沒有見性,你就決定見不到真相,你所見的是虛妄相,《金剛經》上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的是虛妄相,不是事實真相。
因此這個環境就有淨有穢,四聖法界淨,他煩惱斷了,心清淨居淨土,六凡心不清淨居穢土。從前的人心地比我們清淨,雖然住在地球上,那個時候的大地比我們現在清淨。不要說別的,年歲大一點的人應該記得,四十年前淡水河的河水是清的,從上面可以看到水底,那個時候的人心比我們清淨。現在我們的心沒有他們清淨,我們看淡水河是混濁的,依報隨著正報轉,我們要知道。但是這個事實真相,不學佛的人不相信,哪有這個話?真正深入佛法的人深信不疑,確實環境是隨心地來轉。這裡面當然還有共業、別業,那說起來就多了。
【正者。凡聖能依之身。】
正報是講人身。
【謂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諸神菩薩及佛。五十五善友不出此十。】
這『五十五善友』,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參裡面有五十五個人,有的一會兩個人,像德生童子、有德童女,那一會就兩個。但是這樣的兩個人一會的不多,所以總共五十五位善知識。這五十五位善知識不外乎『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諸神、菩薩及佛』,不出這個範圍。這是把十法界所有的有情眾生統統都包括了。
【於中有逆有順。有正有邪。】
『順』,這是正法,『逆』是邪法。
【善財見聞。皆得證入。】
那我們行不行?你要是善財就不成問題,你要不是善財,問題就大了。不是善財,順逆都不能證入,不得其門而入;如果是『善財』,順逆都入,都能『證入』。大家想想,我不是善財,那不是善財就完了。善財是一個代表能證入之人,這個人就叫善財。善是表善根,真正有善根,財是表福德。《彌陀經》上說得很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換句話說,什麼人得生西方極樂世界?善財。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也都是善財,在《華嚴經》上講,就是善財。
所以善財是代表多善根、多福德,又加上多因緣,因為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是多因緣,三個條件統統具足。那不是指一個人而說的,他是一個代表。所以我們自己一定要是善財才行,這才能契入。善財如何能在順逆境界都能夠證入?不僅僅佛家說這個事情,連孔老夫子也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換句話說,善財是什麼?善財就是一個好學生,真正具備良好學習的心態與方法的這種學生,佛家叫善財。三人行,有自己一個,另外還有兩個,哪兩個人?這兩個人就跟善財五十三參一樣,一個是好人,一個是壞人。你把世間所有一切人,這兩類不都統統都包括了嗎?不是善人就是惡人!就這兩大類!跟著善人能契入、能證入,跟到惡人也能證入。孔老夫子是這個意思,《華嚴經》上也是這個意思。
跟善人,學他的善行,向他學習,他這些好處我都得來了,就證入。跟惡人,跟不善人,我見了就反省,他是我的一面鏡子,他那些惡行我有沒有?如果有,趕快改過來;沒有,勉勵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那個惡人也是我的老師,也是我的善知識,我在他那裡又得了好多好處,沒有不得利益的。問題就是你會不會學?世間人所以不能入門,不能證入,見到善人生歡喜心,喜歡他,歡喜心是煩惱,見到善人生煩惱。見到惡人討厭他,厭棄他,那也是煩惱。換句話說,見到善人生煩惱,見到惡人也生煩惱,那怎麼能證入?這樣修行是煩惱天天增長,喜怒哀樂、貪瞋痴慢天天在增長,這是怎麼也不能夠證入。
所以學佛,大經裡面一再教我們,修什麼?修清淨心。善財之所以能夠契入,就是順逆境界統統修的清淨、平等、慈悲,他修這個。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法決定沒有分別執著,因為他入了,他入了一真法界,宇宙人生的真相他統統搞清楚、統統明瞭了。我們回過來想一想,我們的修學跟他恰恰相反,這不能成就。這種心態不能徹底改過,永遠不能成就。聽經、念佛,只能在阿賴耶裡面種一個佛法的種子,做為將來的緣因而已,這一生中決定得不到利益。這是諸位同修千萬要記住,如果想在這一生當中,就能得到佛法真實利益,必須把這個心態改過來。首先學著對人、對事、對物決定不感情用事。喜歡是感情,厭惡也是感情,什麼叫不用感情?喜怒哀樂愛惡欲叫七情五欲,捨掉了,這個人叫理智,他用智,不用情。用智,一切萬事萬物決定是平等的,你不會去愛一個人,也不會去討厭一個人。到你心地清淨,上可以供佛菩薩交友,下可以跟阿修羅、羅剎、餓鬼做朋友。為什麼?平等了。在說,菩薩喜歡你,阿修羅、羅剎也喜歡你。為什麼?因為你跟他沒有衝突!所以要能與一切人物事相處,因為一切萬法都是自性流露出來的。與一切萬法不能相容,就是自性裡面出問題了,自性裡頭有問題、有了障礙,生了毛病。所以這是我們要明瞭、要學習的。
【正表皆事法界。】
五十三參,參訪五十五位善知識統統屬於事。
【境者。所知之境。謂權實差別之教。所詮差別之義。】
這個教,簡單來講就是言語文字。教學的工具、教學的方法,屬於教法,言語文字裡面必定含著有義理,這是教理。學什麼?要學義理,那你就真正得到東西。如果學文字,那是皮毛,雖然精於文字,講得天花亂墜,寫的著作等身,理不明,煩惱不斷。理要是明瞭,煩惱一定斷了,為什麼?理是智慧。智慧現前照破無明,煩惱裡面最根本的是無明,無明照破了,塵沙、見思自然沒有了。見思好像是枝葉,那個樹,樹的枝葉那是見思。枝葉拿掉了,樹還是在,樹沒有死,過一個時期它又會長出來,又會生。無明是根本,根拔掉了,枝葉不要去管它,幾天就完了。
那你就曉得,我們學佛法學什麼?要學其根本。根本是理,根本是智。此地講的『境』,就是智所對的境界,這就是以佛法來說,佛的所有一切經,所有一切方法有權有實,『權』是方便法,是誘導你的,『實』是真實法。哪些法是真實的?在中國,自古以來,各宗各派祖師大德們公認的,《華嚴》、《法華》是實,其他統統是權,這大家公認的。就教義上來看,教科書,就是從教科書內容來說,這個說法是說得通的,是沒有錯誤的。隋唐一些大德說《無量壽經》是實,不但是實,是第一真實。為什麼說它第一真實?因為《法華》、《華嚴》最後都歸極樂。《華嚴經》上,這有文字太明顯了,到末後總結論的時候,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彌陀經》、《無量壽經》專講極樂,字字句句統統是極樂,也就是《華嚴》、《法華》的歸宿,《華嚴》、《法華》是實,它是實中之實。
若以《無量壽經》來講,《華嚴》、《法華》還是權。你看隋唐這些大德們講的,《華嚴》、《法華》也只是《無量壽經》的導引而已。那導引是權!入那個那是真實,諸位深深去體會這個意思。為什麼?這所以然的道理要清楚,清楚就不懷疑了,這心才真正能定得下來,能靜得下來,定靜,真智慧就現前。我們今天智慧不能現前,定不下來,也靜不下來,原因在哪裡?疑根沒斷。雖然祖師大德這麼說,說了提起我們的疑情,但這個懷疑不能打破。要想破疑生信,也不是個簡單事情,很難很難,這也要看各人的善根福德因緣。善根福德厚的,有因緣遇到善知識,幾句話一點,恍然大悟,這個疑根破除了,清淨信心現前。《金剛經》上說得很好,「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實相是什麼?實相就是真正的般若智慧。你本性裡頭般若智慧現前,宇宙人生的真相恍然大悟。
所以權實這是一個說法,這個說法說得很好,絕對不是說除了這個講法,就沒有其他的講法,那又錯了。為什麼?我們從經義裡頭再來觀察一下,凡是有差別的都是權,無差別的才是實。這裡《華嚴》跟眾經比,《無量壽經》跟《華嚴》比,是不是有差別?有差別就不平等,不平等就不清淨,那哪裡是真實!所以真實法裡頭,沒有一切分別執著。還有一切分別執著,絕對不是真實法。《華嚴經》上說得很好,「圓人說法,無法不圓」。由此可知,權實在人心,不在法。那在法?心真實,法法真實;心不真實,沒有一法真實。諸佛如來所說一切法給你,沒有一句、一法是真實,這又是一個說法。前面一個說法從事上說的,這個說法從理上說的,理事要圓融,你就不打架了,才不會說這個法門高,那個法門低。為什麼?心裡面有這樣的分別執著,這是障道因緣。不管你學哪個法門,你決定不可能契入、證入,不可能證入。證入的人身心清淨,永離分別執著,證入了。真正證入的人,他的態度一定是自謙而尊人。
還有說我這個法門好,他那個不如我的,我們一聽這個話,這個人沒有證入,絕對沒有證入,證入的人決定自己謙虛,尊敬別人。就像五十三參裡面五十五位善知識,你去翻《華嚴經》,每位善知識自己謙虛,我自己的德學能力都不夠,我只能學這一個法門,我比不上那些善知識,他們通達無量無邊甚深法門,自謙而讚他,這真正悟入了。為什麼?他知道法法平等,讚他是希望什麼?人人能夠依一門深入,法門確實是平等的。以淨土宗來講,《無量壽經》上講得很好,專依《無量壽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決定往生。不依《無量壽經》,依其他經典,依其他法門,念其他佛菩薩名號,或是念其他的經咒,能不能往生?能往生,這才是真平等。
經上三輩往生說得很清楚,那是三輩之後有一段經文,慈舟法師判這個科判叫一心三輩。所以你要注意,往生不往生的條件,真正在一心,我們念佛的人專依《無量壽經》,專稱阿彌陀佛的名號,如果不是一心,不能往生。不是學這個法門的,譬如他念《金剛經》,或者念《大悲咒》,或者念《普門品》,只要他念到一心不亂,迴向求生淨土,他決定往生。為什麼?往生的條件是一心不亂,所以不管你修學哪一個法門,只要修到一心不亂就證入了。這是同修們一定要記住,這樣才不會謗法,才不會說,我修這個法門,我障礙別的法門;我修這個法門,我破壞別的法門,這就大錯了。為什麼?一切佛法都是佛說的。你反對這個法門,反對那個法門,就是毀謗三寶,謗佛、謗法、謗僧,如果照《戒經》上講,毀謗三寶是墮阿鼻地獄。一個修行人怎麼會去謗三寶?所以這個一定要清楚、要明瞭。
在我們今天這個世界上,法有邪正,這要辨別清楚的。為什麼?有假佛,很多,這是《楞嚴經》上說的,「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這個要辨別。邪師什麼?妖魔鬼怪,他也示現做一個出家人,披著佛的袈娑,也受戒,住持寺院,在那裡行邪法,欺騙一些善男信女,這個造罪業就重。你雖然是善心,你跟他學,去擁護他,最後你什麼也得不到,幫助他造罪業,所以這是要揀別的。只要是正法,決定不可以分宗派,不可以分法門,一律恭敬、稱讚、供養,決定是平等的,這是學佛。佛法以外的,世間有許多宗教,只要是正教我們也要禮敬讚歎,邪教,那當然就另當別論。
佛門裡面有邪師說法,其他宗教裡頭也有邪師說法,這個我們要辨別清楚。所以真正的基督教徒、天主教徒跟一般不一樣。為什麼?他有個道德觀念。所以我們在外國,看到許多外國宗教徒,他們那個處事待人接物,跟我們中國教徒確實不一樣。我們學佛的,他對我們很尊敬。他們的一個心態就是凡是信神的,心裡面有神的,這個人都是善人,都不會在這個社會為非作歹,所以他們都尊敬。不像我們中國的基督教徒,看到非基督教徒都是敵人,恨不得都要把他消滅掉,這是很大錯誤觀念。所以那個思想都是清一色的思想,決定不能容人的,這實在講,跟他們的教義是有違背的。他們的上帝耶穌叫你要饒恕人,他對於不是他的教徒是決定不能饒恕的,這就跟他經典相違背了,這是背師叛道。經上說,那個人打你的耳光,這邊還送給人打,他辦不到,他都要殺人,要把人消滅掉,他怎麼肯讓人打?背師叛道。所以要曉得,所有宗教裡面都有邪師,不僅是佛法,我們要明瞭。
凡是正法,我們統統要尊敬;凡是邪師邪法,我們敬而遠之。佛在《華嚴》裡面教給我們的,我們敬重他,不讚歎他。禮敬諸佛在事上,稱讚如來那是理上,不一樣。事,我們對你恭敬,惡人我對你也恭敬有禮貌,善人善事,我讚歎,惡人我是不讚歎。善財童子參訪就是如此,這裡頭有惡人、惡事,有禮敬沒有讚歎,善人善事,有禮敬又有讚歎。這是諸位細讀《華嚴》就都看出來了,這些統統都是教我們在這個社會上待人接物處事。所以經論的教訓就是我們處事的標準,我們應當要學習。這是說權有許多差別,真實是一個理,決定沒有分別執著,是平等的。所以《無量壽經》經題就非常好,顯示得很清楚、很明白,清淨平等覺。下面再解釋智,「依正境智」,再解釋智。
【智者。因智差別不同。果智無量勝解。故釋題云智分因果。】
智慧,諸位要知道不是從外面來的,智是本有的,本有的為什麼不同?因為本有的智慧被煩惱蓋覆住了,煩惱蓋得多的,你那個智慧透出來的就少;煩惱蓋得少的,它透出來就多。像我們這個燈光度數完全一樣,這盞燈我給它蓋了一層紙,那透出來的光很亮;這盞燈我用十層紙把它遮起來,光就不亮了,就顯得陰暗,裡面光明完全相等。十法界智慧大小不同,就像這個比喻。佛的智慧完全沒有障礙,換句話說,充分發揮,照遍法界。菩薩就有一層紙,那也相當明亮,他障礙很少。緣覺就兩張紙,阿羅漢就三張紙,天人就四張紙,人就是五張紙,透出來就不多了。再往下面去,愈去就愈差,阿修羅就六張紙,到阿鼻地獄十張紙,一點光都透不出來了,看都看不見了,就這麼個道理。
智哪有差別?沒有差別。實在講是你的妄想執著有差別,這是「出現品」上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你還要打妄想,你還要執著,那你就不能證得,你的自性光明透不出來。所以要知道,因自己造的,解決還要靠自己,諸佛菩薩不能幫助你斷煩惱,一定要自己解這個結,所謂是解鈴還須繫鈴人,是你自己結的,要自己解,任何一個人沒有能力代替。假如有能力代替我們,諸佛菩薩大慈大悲,何必我們要修行?不要修了!楞嚴會上阿難就打了個妄想,認為你們要苦修,你們不修不能證果;我不需要,我是佛最喜歡的弟弟,到時候佛就幫我,我就證果了,打這麼一個妄想。楞嚴會上一遭難,這一覺悟,才知道,佛也不能代替他,沒有人能夠代替,一定要靠自己。佛的慈悲教導,幫助我們只到此為止,佛把這個事實真相講清楚、說明白,理論、方法、境界佛可以告訴我們,路是要自己走的,他不能夠代替我們。
由此可知,佛法修學修的什麼?一言以蔽之,斷煩惱而已。把你自性裡面這些障礙把它去掉就行了。所以佛法的修學,真實的功夫就是在斷煩惱、除習氣,煩惱習氣不除,讀再多的經都沒有用。清涼大師說的是真話,不是假話,煩惱習氣不斷,念再多的經,修再多的法門,都是增長邪見。煩惱習氣不斷,不讀經論,用功修行,念佛、參禪、持咒,沒有斷煩惱,也不去學任何法門,增長無明。
這我們就真正體會到,整個關鍵就是要破除煩惱。所以對於世緣淡一分,煩惱就減一分,性德就往外透一分。對於世緣能夠淡兩分,你煩惱就斷兩分,自性功德就透兩分,就這麼個道理。所以不斷煩惱怎麼行?煩惱從哪裡斷?從心上斷,不是從事,事上斷不了。所以佛法的戒律,大乘戒跟小乘戒不同。小乘戒在事上斷,斷得不乾淨,斷得不清楚;大乘戒從心上斷,斷得乾淨。所以小乘戒論事不論心,大乘戒論心不論事,為什麼不論事?事是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他對於一切事不著相!所以大乘比小乘活潑,大乘比小乘難修,因為要不動心難,事上遠離比較容易。所以小乘戒容易守,大乘戒很難持,可是效果絕對不相同,大乘斷得是乾淨俐落,這個智差別就這樣產生的。
簡單的說,心地愈清淨,智慧就愈大。所以戒定慧三學,次第也從這來的,因戒生定,因定開慧。定就是清淨心,定就是一心不亂,無量無邊的法門統統修的是一心,一心就是禪定,沒有一個法門不是修定的。定是離分別執著,你才能得定。心裡有分別執著,永遠不會得定,為什麼?那是定的障礙。心裡面有分別執著,決定念佛不會真心的,因為那是一心的障礙。離一切分別執著,才能得一心不亂。一個念佛人,你問他為什麼念佛?我要求一心不亂。求到沒有?沒有求到。我曉得你永遠求不到,為什麼?你有一個一心不亂障在那裡,你達不到,一心不亂也丟掉,一句佛號念到底,一個念頭不生,就得一心不亂了。念佛還有一個一心不亂,已經是二心,不是一心。一心不亂,就是一句彌陀念到底就是一心不亂!所以那個一心不亂是妄念,那個一心不亂是障礙,一定要懂得,這個念頭不可以有,這個心不能動,這是細微之處,一定要知道。
為什麼我們功夫不得力,境界不能現前?你想想障礙太多了,妄想太多了,又要得一心不亂,又要見阿彌陀佛,又要見蓮花,那問題多了,這妄想執著太多了,那怎麼能成就?這樣念佛,還是屬於雜修、亂修,何況要同時學很多經論、很多法門的?這是同修們一定要覺悟。《華嚴》是真好,好處就是對於宇宙間一切事理,因為經的分量大,所以就講得很透徹,講得很多。其他經沒有講到的,《華嚴》都講到了,經文分量大,這是這部經的好處。可是你要能夠體會,要能夠領略,特別要能夠受用,都要把它用在自己生活上,這才能得到真實利益,學以致用,學了就有用處。
所以『因智差別不同』,這是因地,十法界因地差別不同,所以『果智無量勝解』。勝是殊勝,對於宇宙萬法,每個人看法、理解不一樣,對於現實狀況,人有人的看法,天有天的看法,阿羅漢有阿羅漢的看法,菩薩有菩薩的看法,都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智慧不一樣,你看法就不一樣。佛眼睛看我們這個境界全是一真法界,法界確實是一,因人所見不同。好比是一樣的一個境界,我們每個人都戴個有色眼鏡,所戴的顏色都不一樣,我戴的是綠眼鏡,看的這個房間綠色的;他戴的紅眼鏡,不對,這個房間是紅的;那個人戴的藍色眼鏡,這個房間,你們兩個都講錯了,是藍色的;十個人戴十種不同有色的眼鏡,每個人看法都不一樣。這就是比喻因智不同,果智,你的看法理解也不一樣。必須把眼鏡統統摔掉,大家看法就一樣了,真相這才了解了。什麼眼鏡?妄想執著。妄想執著的成分不一樣,就好比那個眼鏡色彩不相同。『故釋題云,智分因果』,這是在清涼大師解釋題目用了這一句,這是宗密引用清涼這句話。下面設兩個問答。
【問。境智豈不即色心耶。】
前面講色心,『境智豈不』也就是『色心』嗎?
【答。色通迷悟邪正。境智即一向趣入諸位修行。決斷邪正。】
差別就在此地,看起來是一樣,再細細觀察還不一樣,還是有不一樣。『色』完全是講物相,物質,物相裡頭確實有迷有悟、有邪有正,我們常講世間法。『境智』,境智是佛法,專就佛法而論,境智不管大小它都契入,它一個方向。因智差別不同,譬如菩薩果位,五十一個階級,從初信位到等覺位,這五十一個階級從哪裡分的?就是因智不同。愈是地位低的,智慧小;愈是地位高的,智慧大。智慧不管大小,都是趣向菩提正道,這是決定一致的。所以佛法不管哪一個宗,不管哪一派,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它方向是一個,目標是一個,都是要成無上正等正覺,所以它跟色不一樣。
所以是『一向趣入』,這句很重要,一個方向趣入無上正等正覺。『諸位修行』,這個諸位就是以大乘菩薩五十一個位次,小乘四果四向,八個位次。『決斷邪正』,這才叫智。小智能夠判斷小的邪正,大智能夠判斷大的邪正。小的邪正容易判斷,大的邪正,我們沒有智慧就不能判斷,這個在現前就很多。超過智慧一點點的就不能判斷,不能判斷,再固執自己的成見,這就犯了錯誤,以為自己看的是正確的,你只能看到這個境界,再往深遠看不到了。
所以這個邪師說法,為什麼聽眾那麼多?為什麼信的人那麼多?的確超過正法。這個問題是什麼?大眾智慧很淺,他就看到這一點。正法必須要再往遠一點,他見不到。所以很難辨別邪正,自己智慧太少了,不肯虛心的學習。雖然每天念經,經裡面意思不懂,那也是枉然。經論講得太深,沒有人給你講解,即使有人給你講解,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們是不是聽懂了?還是聽不懂,這聽不懂還不礙事,就怕聽了之後把意思會錯了,那個麻煩才大。這些事情很多,有很多那些講的,幾乎跟我講的意思完全不一樣,錯會了意思,曲解了意思,你說這個多麻煩。他在外國到處宣揚說我說的,你說這怎麼辦?由此可知,智是真正的難,智一定從清淨心生,所以它的德用就是決斷邪正。底下還有個問題:
【問。豈離邪境而說正耶。】
這個問題都是我們的疑問。是不是離開邪境才說正法?
【答。由心迷悟之異。境亦成差。】
關鍵還是在心之迷悟,因此迷悟不同,看境界就不一樣。下面一個比喻:
【如蛇是迷心之境。】
這是個古寫的,毒蛇猛獸的蛇。
【繩是悟智之境也。】
古人常常用這個比喻。尤其在晚上走路,地上有一條繩子,一下踏到,嚇了一跳,踩到一條蛇了,這不得了。迷的人以為那個是蛇,覺悟的人,那是一條繩子不是蛇,所以他們兩個人境界就不一樣,用這個比喻。迷人錯會境界,往往生很多煩惱,做錯很多事情受惡報。覺悟的人對於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迷惑,不會造業,也不會受惡報,這迷悟不一樣。所以那個對的境界感受完全不相同。底下說:
【相用顯然者。總結成事法界也。】
這是解釋末後這句,總結「相用顯然,皆曰事也」。在佛法,把整個法界歸納起來,一一諸法歸納起來,不外乎體相用,體是屬於理,一切現象、一切作用統統是事。下面第二段這是講理,理就是講本體,所以一切相用統統是事法界。
好,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