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四四集)  2013/9/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44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七百五十頁第一行,從當中看起:

  「經云臨終不能觀佛,但仍能念佛名號,是顯持名之法實為至易也」。一個人在一生當中,最緊要的關頭就是臨終,臨終是個轉捩點,來生到哪裡去,完全是最後的一念,這個不能不謹慎。我們看到一些人,臨命終時情執放不下,這種情形非常危險。放不下兒孫,放不下家庭的產業,結果他到哪裡投胎?還在這個家庭。人身失掉,這家裡有老鼠,家裡有小動物,如果養的有狗,養的有貓,沒有養家畜,家裡有老鼠、有蟑螂、有螞蟻,很可能到這裡頭去了,捨不得離開環境。我六和園有一隻貓,你們很多人去看到,那個貓,我覺得牠是過去居住在這個地方的主人。六和園轉在我這裡,我是第五代,大概總是前面一、二代的,捨不得離開這個地方。這個貓認物不認人,非常喜歡這個房屋,不認人,進到屋裡面去,總是坐在主人的位子上,牠不坐在別的地方,牠要睡覺,牠一定在主位。我們的小客廳通常擺三張椅子,牠總是坐在當中,看牠一舉一動,像這個房子的主人。墮在畜生道,畜生愚痴,離開畜生道很不容易,牠死了以後依舊投畜生胎,還是留戀這個地方,很不容易覺悟、不容易放下,那麻煩大。遇到我們比較幸運,我們碰到牠,勸牠念佛求生淨土,不要留戀這個地方,我們常常提醒牠。如果是一般人居住的話,沒人提醒牠。這是情執。

  如果臨終一念是貪婪,鬼道去了;一念是怨恨、憤怒,地獄道去了;一念善心、愛心,慈悲濟世,這人道,都在最後一念。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決定往生,都在最後一念。我們如何能保證最後一念還是阿彌陀佛?唯一的辦法,把念佛,阿彌陀佛念成習慣,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念頭不起則罷,起念就是阿彌陀佛。這個習慣養成,臨終往生就有把握;沒有這個念頭,臨終往生沒把握,這不能不知道。古人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朝,我們天天念佛為的什麼?為最後那一念。關鍵就在最後,最後一念決定我們來生的前途,多麼重要!所以養成習慣。發菩提心不是在臨命終的時候,現在就要發。菩提心是真心,真誠心、清淨平等心、慈悲心。真誠心是菩提心的體,清淨平等是菩提心的自受用,慈悲是菩提心對人,待人接物大慈大悲,要在平常養成。

  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提到,現代的出家人,廢弛戒律,不學經教,所做非法,感到非常痛心。這什麼時候?八十年前的時代。八十年後的今天,印祖沒看到,他要看到,天天流眼淚。如何挽救?在香港這個地區學佛,還沒有人干涉,香港對佛教不聞不問,自生自滅,不障礙你,也不幫助你,所以學佛的環境沒有了。印祖那個時代,國家還有不少官員,虔誠的佛教徒,常常用他們的威德來護持,現在沒有了。修學的環境沒有了,你說多難!幸運的人,自己了生死出三界,行,做得到,尤其是淨宗法門。幫助正法久住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念佛往生,有很好的瑞相給大家看,有很好的德行,死後讓別人去想想。除這麼一點小小的影響之外,其他的做不到。

  佛法我們相信不會消滅,佛法要再像過去隋唐時代那麼樣的興旺,我估計要兩百年,真正有人,世世代代有人,不怕艱辛,認真努力,能做得到。今天佛法的種子在斯里蘭卡,世界上還有這麼一個小地方,全國認真學佛,確確實實把佛法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到那邊是真正看到了佛法。我相信在歷史上,在中國的盛世也不過如是。但是中國的盛世是大乘,斯里蘭卡是小乘,大乘對於諸法實相講得透徹、講得明瞭,這是南傳所缺乏的。南傳的經典就是我們《大藏經》裡面的阿含部,方等裡頭也有一些。它有非常好的基礎,進入這個國家,就能感到佛教的氛圍,現在講磁場,一片祥和,令人羨慕。難得國家護法,總統帶頭。

  我們的願望,是把世尊一代時教慢慢都把它復興起來,希望年輕人能發大願,有這麼一個理想的環境,建立一所大學,各個地區的佛門弟子發菩提心,幫助正法久住。老師不容易找到,扎根的老師沒有問題,斯里蘭卡有,也就是講《阿含》沒問題,講《方等》的可能比較少。能在這個基礎上扎根,放下萬緣,一門深入,有無師自通。這就是李老師教給我的,我們找不到老師,沒有辦法。學佛世出世間法都要通,不通佛法不契理,不通世法不契機,契機契理必須世出世間法都要通,這個就難。老師告訴我,世間法不說別的,單單說中國這一套《四庫全書》,能不能通?佛法是這一部《大藏經》。很現實擺在面前,你要不通你就沒這個能力;要通,不可能,修學環境沒有。現在有修學環境,沒有老師,行,求三寶加持,用感應,我們以真誠心、恭敬心,有使命感,我們繼承如來大法。像玄奘大師年輕的時候發的大願,為什麼出家?「遠紹如來,近光大法」,這是他說的,他就為這個出家。第一句,遠,繼承釋迦牟尼佛的大法;後面一句,把它發揚光大,他做到了。有這樣的人,必定能感動。

  我們細心觀察世尊,世尊之前,這地球上沒有佛法,他雖然示現的參學,十九歲離開家庭,做苦行僧,到處參學。印度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學派,他都親近過,都去參學過,從婆羅門教那個地方學成四禪八定。到三十歲,十二年,十二年的參學,他放下了。那個時候印度的禪定到四空定,這是最高的,沒有再高的。佛陀來試著突破,再往上提升一層,第九定,聲聞證得的,稱阿羅漢,超越六道輪迴。聲聞再提升,緣覺。大乘菩薩道裡面,我們算禪定的等級,聲聞是第七個等級,緣覺是第八,十法界裡面菩薩是第九,佛是第十。再突破,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第十一,前面十信位圓滿,達到圓教初住。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不斷的向上提升。提升到最後,真的圓滿了。圓滿是什麼?自性本定。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沒有動搖就是自性本定。修定跟自性本定成為一體,這就是妙覺如來,無上正等正覺。他做到了,三十歲成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徹悟,古德常說的,「一經通一切經通」,這部經真通達了,明心見性才通達,不見性不算通達。這一部經就是一切經,這一個法門就是一切法門,門門通了,經經無礙。為什麼?佛的法門、佛的經論是從自性流出來的,只要你把自性的根源找到,自然通達,沒有不通的。

  世尊為我們做這個示現,這一見性之後,開始教學。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天台判為藏通別圓,賢首判為小始終頓圓。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自己能不能通?能通。什麼方法?放下。有絲毫放不下就不通,那是什麼?障礙。放不下的那一點,就是煩惱障,就是所知障。徹底放下,湯恩比博士說是難,非常不容易。誰能夠徹底放下?心裡再沒有罣礙了,那才叫徹底放下;稍稍有一點罣礙,就是沒有放下。沒有放下,你所學的是知識;徹底放下,見性了,那就是智慧。智慧是自性本有的,不是學來的。智慧包括知識,有智慧的人肯定有知識,不能說沒有知識,有知識的人確實沒有智慧,兩樁事情。成佛要成就自己圓滿的智慧,為什麼?你才能幫助一切眾生。眾生根性千差萬別,無論是什麼樣的根性,你都有能力去教他。

  世尊為我們做示現,在中國唐朝時候,禪宗六祖惠能也做了一個示現。能大師不認識字,沒念過書,學佛,偶然的機緣。他是樵夫,靠賣柴過日子,父親死得早,母子相依為命。靠什麼生活?靠上山砍柴挑到城裡去賣。這個行業現在沒有了,抗戰時候有。抗戰時候我住在城市,城市裡面沒有電燈、沒有瓦斯,點油燈,點蠟燭,點油燈是最普遍的。我們在學校念書,住在學校裡,晚上上自修的時候,每個人一盞油燈,一個教室裡頭四、五十個同學,燈也還挺亮的,每個人一盞油燈。油燈是你自備的,不是學校給你的。所以燒飯要燒柴火,柴火,有專門在山上砍柴到城裡來賣的,就這個行業,樵夫。有挑水的,沒有自來水,挑水,每一家廚房有一口缸,水缸。那個時候水源乾淨,小溪裡面的水乾淨,河裡的水乾淨,池塘的水乾淨,統統可以飲用,沒有聽到染污這兩個字,這個名詞抗戰時期沒有。染污從有了農藥、有了化肥,染污這是科學技術帶來的。有農藥、化肥的方便,就帶來染污,這是副作用,有利就有弊。

  中國傳統的方法是辛苦一點,沒有毛病,生活所需,這些飲食都是乾淨的,從來沒有為這些事情操過心,商品真正是貨真價實,沒有人賣假東西。現在連醫藥品都是假冒的,你說怎麼得了?人活在這個世間多辛苦。那個時候的人還講道德、講仁義,還懂因果,現在社會沒有了。七、八十年前,我們想到過去那個環境,非常懷念,再也看不到了。在斯里蘭卡訪問,就像回到過去,他們還過著八十年前的生活,人民不追求現代化,安居樂業,知足常樂,沒有競爭,沒有奢望,依然保持傳統的人工農耕。這些話,我在湯恩比與日本池田大作的談話當中看到,他們就希望這個世界要恢復傳統農耕,世界才能恢復秩序,才能回到和諧。可不可能?很難。現在機械化的耕種,品種的改良,讓生產量不斷增加。世界人口在膨脹,最怕的是糧食危機,所以機械化的耕種全球都歡迎。只有斯里蘭卡沒有接受,他們知道機械化是不錯,但是付出的代價太大,就是染污,基因的改變怕帶來沒有法子治療的疾病,所以他們不要。這是智慧的選擇。

  所以我們在這裡看到佛法,看到希望,我們也是全心全力去幫助它,希望這個學校能辦成。不但要辦一個佛教大學,還要辦一個宗教大學。宗教要互相學習,宗教要互相團結,化解矛盾,化解衝突。宗教團結,宗教的教學能夠幫助世界恢復到安定和平。這樁事情我們在過去做了十幾年,我們是一九九九年開始做,十二年、十三年,做出一點成績出來了。這是一樁好事情,要繼續努力。宗教裡面所求的,是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中國人講聖賢人,是要求人民斷惡修善,好事不是壞事,要求人民向聖賢學習。宗教裡頭有戒律,有倫理道德的哲學,都講到天堂地獄。那天堂地獄有沒有?肯定是有。怎麼知道?一切法從心想生。你能夠承認這個原理,你就曉得,天堂是我們的善心善行變現出來的,地獄是我們的惡念惡行變出來的,換句話說,自作自受。自性裡頭沒有,自性清淨,一法不立,不但沒有六道輪迴,連十法界也沒有,還包括一切諸佛實報莊嚴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諸佛菩薩的實報土除外,沒說這個話,換句話說,統統是虛妄的。從哪來的?念頭來的。我們有善行,善行變現的是天堂;我們有惡念,惡念變現的是地獄,是這麼來的。所以是禍是福,是善是惡,與別人不相干,佛法講與心外不相干,這是你心裡面的變現。心是一切法的主宰,是一切法的根源,這是佛教哲學。

  佛法的修行,最後終極目標不是天堂,佛教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手段,不是目的,中途站。這個中途站不是休息的,是到那個地方去修行的,那是一個學校,到那裡去上學,完成終極目標。終極目標回歸自性,我們從自性生出來,最後還回歸到自性,這就圓滿了。一切萬物,佛法說得很明白,心生心現,一真法界。十法界,唯識所變,就在所生所現的基礎上,阿賴耶識起了變化,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輪迴。心,你看能現能生,不變。會變的阿賴耶,阿賴耶是妄心,我們現在起心動念,阿賴耶。佛菩薩不會起心動念,為什麼?他沒有阿賴耶,他沒有迷惑。阿賴耶是迷才有的,覺悟就沒有。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學校,我們到那邊去上學去的。阿彌陀佛是最好的老師,他真正發大菩提心,幫助六道這些迷惑深重的眾生,他用他的本願功德加持,落實在他所建立的極樂世界。他用這個做手段,幫助我們,成就我們,一生達到究竟圓滿。一切諸佛當中,只有阿彌陀佛發了這個心。其他諸佛知道了,佛佛都有這個能力,都有這個智慧,都能建立極樂世界,為什麼不建?有一個建立,夠了,一切諸佛不需要再建立,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眾生,成就不了的,送到極樂世界。我們是在這個世界成就不了的,釋迦牟尼佛把極樂世界介紹給我們,勸我們往生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度眾生的功德就圓滿了。從這個地方我們看到,佛與諸佛多麼和諧,互相尊重,互相關懷,互助合作。釋迦佛在娑婆世界教不了的眾生,送到極樂世界,一切諸佛剎土亦如是,沒有例外的,送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圓滿了。諸佛讚歎彌陀,「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從這裡看到諸佛的謙德,謙虛,不爭,沒有驕傲,沒有競爭。你有德、有能、有福報,我全心全力幫助你,這是佛菩薩。佛菩薩不爭名聞利養,為什麼不爭?宇宙之間本來無一物,你爭什麼?你求什麼?無爭無求,成就無上菩提。這個法門真的,我們想想我們行,它容易。它要的條件就三個,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確確實實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參訪諸佛剎土,取長捨短,建立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為他自己建立的,是為一切眾生建立的,歡迎眾生往生到極樂世界聽他的教化。他的教化必然都是像信願持名這樣的容易,到極樂世界沒有難修的法門,沒有。你不會感到修行很苦,你覺得修行很快樂,每一天法喜充滿,所以沒有一個人不願意去。

  這裡舉出這個例子,顯示出法門容易,太容易了。一句佛號四個字,阿彌陀佛,臨終的時候容易念。你能念,最後一念是佛號,就能往生。「是為至穩」,穩當,不會出差錯的。「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這就是消業障、消罪業最快的方法。「至頓」,很快就把無量劫罪業化解、消除了。再說,「五逆十惡之人,臨終十念即得往生」,這個太稀有!我們不怕造罪業多,阿彌陀佛能幫助我們消除業障。這個話不能隨便說的,釋迦如來這樣告訴我們,必定是千真萬確,我們要相信,決定不能懷疑。前清乾隆時代,慈雲灌頂法師,那個年代佛法興旺,帝王護法,所以高僧大德太多了,不是稀有,佛法盛。慈雲灌頂法師,慈雲是他的號,灌頂是他的法名,這個法師著作等身,我知道的大概將近五十種,一大半,日本《卍字續藏》裡面統統收在裡頭,通宗通教,顯密圓融,真正大德。《觀無量壽經》他有註解,經題叫《觀經直指》,裡面說過,他說這個世間,這一個重罪的人,所有經論、懺法都不能懺除他的罪業,最後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念佛,念佛能消他的罪根。《直指》,《觀經直指》,指導的指,《觀經直指》。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即得往生,這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五逆十惡是無間地獄,他要不能往生,決定墮無間地獄。臨終十念要具足真信真願,沒有絲毫懷疑,每一句佛號就是懺悔業障,求生極樂。十聲佛號,他的罪障就化解,這是說明它不難。

  我們今天造業很重,業障為什麼化解不了,原因在哪裡?原因在我們的心深度不夠,菩提心是深心,我們深度不夠。從哪裡講?我們信深度不夠,我們的願深度也不夠。我們雖然信了,還懷疑;雖然發願求生淨土,對這個世間還有留戀,還放不下。人家那個五逆十惡臨終十念,他徹底放下,他要還有一樣放不下,他不能成就。要培養我們的深心,最好的方法就是經典,離開經典,深心做不到。這個經典要怎樣念?要用古人這個方法,「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曾經教過人,我們就依這一部《無量壽經》,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這個本子念熟了,從頭到尾念一遍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念二遍,十個小時念二十遍。每一天定課,二十遍不缺。念上十年,你就得定,你把你的妄想、雜念統統念掉了。念的時候專心念,不要研究裡頭的意思,一研究就壞了,你的心就亂掉。用這個來修定,一天十遍來修定,把自己妄想雜念念掉,清淨平等覺找回來,是這個辦法。目的是培養自己的清淨平等覺,什麼都不求,什麼也不要想。再講這部註解,先念,那是基礎,念真正得三昧,再把這個註解從頭到尾,不需要背,看三十遍。前面十年是一向專念,念經。目的是什麼?清淨平等,清淨平等心是念佛三昧。然後再把這個註解從頭到尾讀三十遍,那是什麼?後頭的覺,清淨平等覺,那個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不難!用心沒有別的,就是要專一,心可不能雜、不能亂。你本來是佛,你用這個方法回歸到一心不亂。《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就開悟。一心就是清淨平等心,一心,不亂就覺了。這個時候往生極樂世界,你就拿到手了,隨時可以去。你要發大悲心、大菩提心,我已經取得極樂世界,像簽證一樣,我已經拿到簽證,隨時可以去,我現在還不去,我要幫助苦難眾生,在這個地方行菩薩道,幫助正法久住,行,絕對不礙你往生。你隨時可以往生,你跟阿彌陀佛完全相應,時候到了,阿彌陀佛來接你;時候沒有到,一點也不著急,這個世間再苦,能忍,能平安度過。

  所以,「帶業凡夫頓齊補處,是為至圓」。圓是圓滿,功德真的是圓滿。「持名妙法既至簡易穩妥,又復最極圓頓」。這個法門到哪去找?一切好處都在這裡頭,簡單、容易、穩當,又圓滿,又快速,頓是快,頓超。「是故十方如來同讚」,這是真的,我們在《彌陀經》、在本經上都讀到的。「千經萬論共指」,這句話,兩句,「十方如來同讚,千經萬論共指」,印光大師常常講,給人寫對聯都用這兩句,念佛堂的對聯。「世之行人」,這個世間修行人,實實在在應該「速發大心」,趕快發大心,大菩提心。大菩提心是什麼?真信真願,一向專念,這就是大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沒有一個不往生的。

  末後這段,「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因上二者,不可分割。發菩提心,信也,願也。一向專念,行也」。這個經往生的條件叫三資糧,「信願行三,缺一不可」。蕅益大師在《要解》裡用四個字,這個經裡用了八個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蕅益大師把它節省,省了一半,「信願持名」。信願就是發菩提心,持名就是一向專念,印光大師讚歎,說得好!「《彌陀要解》云」,《彌陀要解》蕅益大師的,「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由此執持名號,乃為正行。」這是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頭所說的。「意謂無上菩提心,乃修淨土者之指南針。航海者,賴指南針以定方向」。我們今天,「欲出生死苦海,直登極樂彼岸者,則賴菩提心以為導引」。菩提心就像指南針一樣,要有堅定的信心、堅定的願心,決定不改,決定不變,一生就一個方向、就一個目標,念念與阿彌陀佛相應,必定得生淨土。「故知發菩提心者,修淨業者,必不可少也」。

  「又由此菩提心,而持名號,乃為正行」。這是淨土的正行。如果沒有菩提心,「雖持名號,亦非正行」。為什麼?沒有意願往生,對西方極樂世界懷疑,信心不堅固,這不是正行。這樣念佛也有好處,不能往生,跟阿彌陀佛結緣。「如《彌陀要解》云: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蕅益大師《要解》裡所說的,信願重要!我們在學習這部經典、這個註解,特別強調信願。為什麼?現前淨宗同學,老實講,信願不足。從哪裡看?從日常生活當中、行持當中,沒有把念佛看作第一樁大事。實在講,把念佛放在其次,把這個世間還是看作第一。這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這是跟阿彌陀佛結緣,往生要到來生後世,這一生不成熟。到哪一生你把往生這樁事情當作一生的大事,那就決定往生;把它放在第二、第三是往生不了的,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真正念佛人,從早到晚心裡真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之外全放下了,對他來講統統不重要,重要就是一句佛號。所以我常常讚歎,常常講,農村裡的愚夫愚婦,你看他的行持,他好像什麼都不懂,痴痴呆呆,一天到晚一串念珠一句佛號不中斷。你跟他講什麼,他回答你的全是阿彌陀佛,好像他不會說第二句話,非常慈悲,非常可愛,一點雜念都沒有。那個佛號念得真的是風吹不入,雨打不濕,他一生就求生淨土,什麼都放下了。這是真正念佛人,這是老實念佛人。不但他決定往生,我想像當中,他們往生決定是上輩往生,三輩裡頭他不是中下。李老師當年在世,跟我們這些學生常常談到這樁事情,他羨慕,他想學,他說我學不像,事業太多了。他在台中辦一個蓮社,台中蓮社,辦了一個慈光圖書館,佛教圖書館,還有慈光育幼院,兩個育幼院,還有一個老人院,還有菩提醫院,每天事情多少!每天都要跟蓮友開會,台中蓮友幾十萬人,一個月想跟老師見一次面。所以他一個月每一天都排兩個小時,下午,跟這些念佛班,他四十八個念佛班,跟念佛班的代表同學開會,解答他們的問題。老師有佛學問答,多半都是這個地方的記錄。所以他真的是沒有辦法學,但是他非常羨慕,對於那些念佛人他很佩服。我們在過去也沒有把這些人看在眼裡,見過,不是沒有見過,沒放在眼裡。經過老師這樣一說明,我們心裡明白了,想一想真比不上他們,他們往生有把握,我們往生沒把握;他們真的把萬緣放下,我們沒放下。怎麼辦?趕快學,學放下,不放下,真正會產生障礙。真的想往生,真的想成就,不放下,那是自欺欺人,你的願望達不到。徹底放下,往生的願望就可以做得到。

  「反之,雖發菩提心,但無求生淨土之願行,另修他門,則非淨土之機,亦不得往生」。這也是真的,確實發菩提心,但是沒有發求生淨土的願。佛法法門多,經典多,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喜歡《華嚴》、《法華》、《楞嚴》、《般若》,這些大經大論下了不少功夫,搞了幾十年。能不能了生死出三界?這個了生死出三界,就是脫離六道輪迴,沒有出十法界。想想,做不到。我們這些大乘經論看多了,理事因果都知道,小乘,連個初果須陀洹,我們做不到;大乘,十信位初信位的菩薩,我們也達不到。這個是佛門裡頭最低的階位,像爬樓梯一樣,頭一層、第一層,你都沒有爬上去,你還談什麼?須陀洹必須要放下見惑,見思煩惱的見煩惱,你才能證得。學經教是屬於信解,沒有行證,不管用。放下五種見煩惱,這就行,有行就有證,證初果,證大乘初信菩薩。這個地位,佛門稱為小小聖,聖人裡面位子最低的。但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這小小聖他不會退轉做凡夫,位不退,雖然他沒有離開六道輪迴,他決定不墮三惡道。我們怎麼能比得上人家?第一個,他身見放下了,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金剛經》前半部,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做到了,我們沒做到。身見放下了,邊見放下了。邊見是什麼?我們今天講的對立。邊是二邊,不再執著二邊,清淨心就現前。我們用一個最簡單的話來說,從事上講,大家好懂,他對於一切人事物能隨順,不再執著了。成見放下,跟大眾相處沒有意見,你們怎麼說都好,只不要太過分,都可以隨緣。太過分不可以,只要不太過分,統統可以隨緣,能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他可以做到這個,這都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我們一定堅固執著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想法,這個不行。那是什麼?妄想。

  大乘把整個佛法歸納到兩句話,一切佛法講的是什麼?兩句話,歸納成兩句話,「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這全部的佛法就在這裡頭。法相宗《百法明門論》,就是最簡單的說明這兩句話。《百法明門論》把一切法分作兩大類,有為法跟無為法。有為裡面又分作四種: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法,這有為法,再加上一個無為法,大乘相宗由這裡入門。百法到最終的目標是什麼?說明人無我、法無我。百法是一切法無我,就說這一句話,也是總歸納,歸納成一句話,一切法無我。一切法展開就是百法,百法展開是彌勒菩薩《瑜伽論》裡面所說的六百六十法。天親菩薩認為六百六十法太多,對於初學不容易,把六百六十法再歸納,簡化成百法便於初學,這一切法。一切法無我,這是為什麼佛教初學先要把身見放下,就這個道理。無我,你偏偏執著著有我,這不能入門;必須得無我,就入門。世間人講災難,無我就沒有災難,徹底化解。災難從哪裡來的?從我來的。怎麼說從我來的?我的思想不善,我的行為不善,感召來的就是天災人禍。無我,問題全解決了,要懂這個道理。

  須陀洹雖然小小聖,他只要放下我,他就不會造惡業,他就能控制住貪瞋痴,決定不墮三惡道。他能做到無貪、無瞋、無痴,十善業的意業三善。也就是說,須陀洹才真正把十善業落實了,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痴,他怎麼會墮惡道?縱然宿世今生還造著有惡業,現在不造,緣沒有了,因要加上緣,業報才現前。他有因,他沒有緣,他的心沒有貪瞋痴,他的行守住十善業道。所以他在人世間修行,壽命到了,生天;天上繼續修行,壽命到了,到人間來,六道裡面只有人間天上。七次往返,有期限的。我們在六道是無期的,沒有期限,這個很可憐。小乘有期限的,七次,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他就證阿羅漢果,就是四果羅漢。證阿羅漢果就永遠脫離六道輪迴,他要再回到六道輪迴來,他是阿羅漢的身分來的,是來度化眾生的,不是業力。

  宋朝的濟公活佛,真有,不是假的,《高僧傳》裡頭有他,記載得還非常詳細。別的法師傳記只有一篇文章,他的傳記好像有四卷,《高僧傳》裡面的,真有其人。我們在抗戰期間當中出現一個濟公,跟濟公活佛的行誼完全相同,金山活佛。江蘇鎮江金山寺的妙善法師,人家稱他作金山活佛,很像濟公。在金山寺出家,很少住金山寺,一年大概回去一次,一個星期做法會,給這個法會裡頭募捐,供給道場做道糧,真有神通。我沒有見過這個人,我在台灣認識樂觀法師,這是我們前一輩的,他對我很好。他曾經跟妙善法師在一起住過四個月,他說他對他很了解,他說他是真的,不是假的。因為妙善法師一年到頭不洗澡,不換衣服,他就一身衣服,裡面一套小褂褲,外面一件長衫。當然一年到頭穿這一件,這衣服就很髒,領子都是黑的,但是你聞聞有蓮花香氣。他那一件衣服,夏天是這樣的,冬天也是這樣的,夏天好像不熱,冬天好像不冷。傳奇的事情很多,所以當時人家稱他活佛,很受人歡迎。有很多怪異的事情。人家供養他的鈔票,他拿來嘴巴咬一咬,吞到肚子裡去。鈔票多少人摸,人都講充滿了細菌,他沒事。看到地下有破銅爛鐵,他撿起來都吃掉,這是事實。有他心通,樂觀法師跟他在一起,對他有輕慢心,瞧不起他,他完全知道,有時候用諷刺的話把你揭穿,有他心通。有宿命通,知道人過去、未來,他有這個能力。稀奇古怪的毛病,他給你一治就好了。藥物是什麼?就跟濟公一樣,身上搓,搓些丸子來讓你吃,吃了之後病就好了,很有效果。這個《傳記》好像我們協會有流通,我們印過,樂觀法師寫的,真的,跟他在一起住過。另外一份,煮雲法師寫的,煮雲法師跟他沒有見過面,到處打聽他這些神異的事情,把它寫成文章,寫了一本書。煮雲法師是聽說的,樂觀法師是親自看見的,這兩個小冊子我們印在一起,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淨土,發菩提心要加上一定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做別的想,這才行。如果修別的法門,對淨土的心淡薄,這是往生的障礙。「是故經中,三輩往生,俱云」,統統都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蓋此實為三輩往生必備之正因。」你必須要具備,決定不能缺少,真正發心求生極樂世界,真正要皈依阿彌陀佛,皈是回頭,依是依靠。我們從一切法門裡,一切經教裡頭回頭,依《無量壽經》;從一切修行法門裡頭回頭,專依念佛法門,就是信願持名,這樣就決定得生。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