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第二次宣講)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三集)  2014/3/19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5-0043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今天是觀世音菩薩聖誕日,首先祝大家在觀音聖誕的節日法喜充滿,福慧增長。今天我們利用這個節日再續講《大悲心陀羅尼經》。前天我們剛從日本回來,今天是一個空檔,我們有時間就盡量抓住時間來跟大家學習這部經典。觀音菩薩的節日一年有三個,大家都很熟悉,也比較好記,這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這三個,一個聖誕、成道、出家這個紀念日。在這三個節日,供養觀音菩薩的道場那都非常熱鬧。我們大家都知道的,萬華龍山寺主要供觀音的。我們家鄉汐止,在社后有個觀音廟,大概每逢觀音的節日,大概通宵達旦,一大早就有人去進香。在浙江普陀山,當然在這節日更是人潮不斷。

  觀音菩薩在佛門裡面可以說在菩薩眾當中名氣最大,不學佛的人也知道佛教有一個觀音菩薩。所以觀音菩薩的的確確跟我們娑婆世界眾生的緣分非常之深。佛教傳到中國,觀音菩薩已經廣泛的被民間所接受。你看我們台灣,像我的家庭都是傳統神道教的,父母都拜神的,拜關公、拜媽祖、拜土地公,但是當中一定放觀音菩薩。我們民間傳統的這個拜拜,在家庭,家庭式的,都用玻璃的,現在可能有一些改變,以前都是用玻璃做好的,當中就是觀音菩薩,再來媽祖,還有灶君。說明觀音菩薩已經融入在中國本土道教當中,神道教當中。在其他宗教也是一樣的。特別觀音菩薩很多他的塑像都是白衣觀音,戴個頭巾白色的,戴個頭巾,這個像也很普遍,所以連外國人也都知道有觀音菩薩。因為那個觀音菩薩造像跟天主教的瑪利亞很像,你去歐洲看,也是戴個頭巾白色的,看起來那就是觀音菩薩。

  所以十幾年前,有一年我跟我們淨老和尚去,大概十二年前,二OO二年,今年是一四年,到日本京都去拜訪一個老和尚中村康隆,已經過世,他好像一百多歲過世的。那個時候去看他好像是一百歲,但是他還是出來接見我們。當時我們淨老和尚正在國際上提倡多元文化,中村康隆老和尚他就講了一句話,他說全世界所有宗教的創始祖都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不管你哪一個教。他講完之後,他的徒弟,日本徒弟,日本人,那個徒弟就私下給我們淨老和尚講,他說我們老和尚以前我們從來沒有聽他講過這個話,說你來了他講這個話,我們第一次聽到的。可見得這個老和尚修行層次非常之高,不然這個話他也說不出來。的的確確他講的話一點也沒有錯,為什麼?因為在經典上可以找到根據,根據在哪裡?觀音三經都有,特別是《普門品》三十二應身,應以何身得度佛就現什麼身而為說法。三十二不是只有三十二種,是三十二種大類,每一類又是無量無邊。

  中村康隆老和尚說,全世界所有的宗教創始人都是觀音菩薩化身,教主都是觀音菩薩化身,是有經典根據的。應以天主身得度者即現天主身而為說法,什麼身他都能現,眾生需要什麼身分他就現什麼身分來給他說法。所以這個老和尚講的是有經典根據的,也不是隨便講。因此我們淨老和尚就建議,以後畫千手觀音,還有一尊觀音像是十一面觀音,就是它的臉有十一個臉,就是造型十一個臉,手大概有十四隻手。我們淨老和尚建議以後如果畫家,現在有人畫出來了,畫耶穌、穆罕默德、老子,各宗教的教主都把他畫出來,也有佛。這就是說明這些都是觀音菩薩化身的,這也非常有意義。前一陣子好像我看網路,我們老和尚講經,有同修照老和尚提倡的去畫了一幅,這個像有因緣我們也可以來流通,這個也非常有表法的意義。

  上一次我們學習到第二十七頁第三行,我們今天從第三行看起。前面是大梵天王請問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說出了大悲心陀羅尼咒之後,他就起來請問觀音菩薩。大悲咒非常殊勝,大梵天王向觀音菩薩報告,他說我從經過無量佛會,就是已經經歷過無量諸佛的法會,「聞種種法」,這個聞種種法就是聽經聞法;「種種陀羅尼」,陀羅尼翻譯中文意思是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的總綱領。但是他聽了很多經典,也聽聞過種種的陀羅尼,但是還沒有聽聞過「如此無礙大悲心大悲陀羅尼神妙章句」,還第一次聽到。所以這非常稀有,說明能夠聽到大悲咒也是非常稀有難逢的因緣。這也說明不是每尊佛都有說這個咒,這要看時節因緣,有這個因緣佛才會說,沒有這個因緣佛不說。

  聽了之後大梵天王就請問觀音大士,「為我說此陀羅尼形貌狀相」,他這個咒聽完,它的形狀相貌是什麼?我們大家很想知道。因為咒語叫密說,密就是不明顯,深密,就是念這個咒。咒是密說,經是顯說,所以經咒,經是顯說,咒是密說。密說,實在講就是說那個顯,那個顯說在說什麼?說那個密,其實顯密它是一體的。過去,一九九O年,我第一次到大陸北京去看黃念祖老居士,向他請教顯密這個問題。他說顯密就像我們一個人的手,這是顯,這是密,意思就是一體的兩面,一個手掌,這一面手背,這一面手心,顯當中有密,密當中有顯。你真通了,那全部都通了,因為它是一體的。如果你一方面不通,它就不能融會貫通,變成顯是顯,密是密,給它分家了,其實它是一體的,不能分家的,要知道這個道理。一般佛在說這個咒語,密咒,他不解釋的,不解釋就是叫你念,你念到心清淨了,那你自然悟入那個境界,你自己就知道了,不跟你講解。就像禪宗一樣,參禪不跟你講意思的,為什麼?一跟你講你就落在意識心,又落到妄想去了,怎麼講你也體會不到真實義。所以不給你說破,就是叫你念,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念沒有,你就大徹大悟,你就明白了;如果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怎麼講你也不會開悟。

  所以顯說密說、大乘小乘,千經萬論,總歸就是要我們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目標,目標是一樣的。但是這個方法當中有很多。法門很多,也不是說佛他設了很多法門,法門這麼多怎麼來的?因為眾生的根器無量無邊,每一個人的根器不一樣,差別很多,他的程度、他的興趣,各人的煩惱習氣,那千差變別。法門一定要對這個眾生他的根機,他修學才會有效果,有效果他才會有興趣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才能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目標。如果修得不對,這個佛法就像藥一樣,你生病了,吃的藥不是對自己的症狀,愈吃病就愈嚴重,吃錯藥了。佛法的修學也是同樣一個道理,你修錯法門,這個法門不對自己的根機,愈修煩惱愈多,甚至有的他增長邪見,修偏了,走入歧途,這也有大人在。為什麼?法不對機。另外要遇到真善知識給我們指導,我們修學才能修得正確。這些道理我們也都必須要明白。

  現在念大悲咒的人很多,現在念大悲咒的人這麼多,他的心態大部分是求菩薩來加持,消災免難,或者有什麼祈求。大部分是這樣的,這是一般我們看到一切眾生都有這樣的一個需求。你看龍山寺去拜拜,現在年輕的也滿多的,但是到寺院去,無事不登三寶殿,總是大家心有所求,有求而來的。有一次我去龍山寺,看後面文昌帝君桌上,影印了一疊准考證,影印的,厚厚一疊。我一看就知道是要求什麼,求他考試及格,考到好學校。這就說明什麼?他有求。有的人他生病了,生病求身體健康;有的家庭不幸福,要求個家庭美滿,工作順利、事業發達;做官的求升官發財,這世間人一般人常情。中國外國都一樣,都有這個需求,有求而來。念大悲咒也是一樣的,大家也是有所求。

  但是我們學習了這部經典,我們觀音佛學會就是要學,所以才叫學會,不然你用學會好像就沒有必要了,要學。我們也應該向大梵天王學習,你看大梵天王聽完大悲咒,他就提出這個問題來請問觀音菩薩。那我們聽了大悲咒,念了大悲咒,有沒有像大梵天王一樣提出這個問題?我們不會提。大梵天王也知道我們只想求,但是不會提出說,這個大悲咒到底它的內容是什麼。因為密語不給你說破的,你只能念。念之後他不懂,不懂那只好求觀音菩薩開示,請菩薩大慈大悲給我們開示,這個大悲心陀羅尼咒它的形狀、它的相貌。這個形狀相貌,在佛門裡面,佛菩薩種種的造形相貌,包括佛堂的擺設供具,雕刻、美術、畫畫這些藝術,都是表法的,表法就是教學。

  我們講經說法,這是我們一般講有聲書,有聲音的。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在六根當中耳根最利,聽比看容易理解。所以觀音菩薩他修耳根圓通這個法門,也代表我們娑婆世界眾生絕大多數的根器都是耳根比較利。所以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當年也沒有文字,講經說法也就是用音聲為教體,為主要的教學工具,就是用言語音聲。後來佛滅度,五百羅漢,五百個佛弟子,這些阿羅漢才把它結集整理,才有文字。佛當年在世他沒有文字,他講經說法他沒有先拿一個經本給你看,我們今天講哪一部經,沒有。佛是佛弟子有問題提出來,然後針對他的問題給他說明,說完了,然後記錄下來才成一部經。所以以音聲為教體,這是佛菩薩度眾生的一個方法。

  另外我們還有六根,耳根之外眼根,眼根我們天天看的。所以這些雕刻、美術、藝術的表法也很需要,你看佛像、雕像,那些都是表法的。表法,過去台中江逸子老師,我們淨老和尚請他畫地獄變相圖,他在這之前他也畫過千手觀音,比地獄變相圖早,畫了一幅千手觀音,還有孔子聖蹟圖。他說過去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居士在世的時候,曾經跟他講,李老師教學他也是應機施教,看這個學生他是哪一個根器,有哪些專長,他就發揮他那方面來弘法。所以李老師給他講,要用無言說法,無言就是你畫畫放在那邊給大家看,沒有音聲的,沒有言語音聲的說法。圖畫這種語言比我們現在的言語也更方便,無言,但是看到圖案你就知道它什麼意思,它在表示什麼意思。像現在全世界這個言語實在太多了,不要說全世界,光一個中國,也不要說中國,中國的一個省,光一個福建省,方言就二十幾種,二十幾種,只有一個省,其他省先不要談,二十幾種。

  你說福建閩南,我們台灣過去,閩南講的能聽得懂,雖然有些腔調不一樣,但是我們聽了還能溝通。你到福州、福清、福鼎,你去就像去外國一樣,他講什麼我們聽不懂,我們講他也聽不懂。有一年我到香港,香港都講廣東話,好像去到外國一樣,差不多,跟外國人講的,完全聽不懂。所以語言上它還是有個限制。現在很普遍的,你看走到全世界,廁所畫兩個人,一個男的、一個女的,那都不用講,這邊男廁所,這邊女廁所,你看到畫穿裙子的那就是女的,穿長褲的那是男的。那也有畫古人的,日本也有古人,古裝的,你看那個相也知道,這是男的,那是女的,不要說這是男廁所。這就叫什麼?無言說法。而且這個語言一放出去,反正你不管哪一國人,大家看都知道。所以江老師講,李老師說畫畫是無言說法。還有中國漢文這個文字也是無言說法,你看字形,你看久你也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它是象形、會意,有六書,它就是無言說法,文字,無言說法。像目前我們到日本去,實在講不會講日本話也不會迷路,因為它用的都是漢文。這裡到哪裡都有漢文,日本話我們不通,但是看那個文字我們知道它的意思。

  我們看到大梵天王他是為大家來啟請,你看「我等大眾,願樂欲聞」,他說我代表在法會這些大眾,很想知道這個大悲心陀羅尼到底是什麼相貌,什麼形狀、什麼相貌。形狀相貌就是表現在外在的,表現出來的,裡外它是一體的,你外在表現出什麼形狀相貌,就反應到你內心是什麼樣的心態,心。比如說我們看到一個人他的表情,生氣你看得出來吧?他在不高興的時候,應該你看得出來。他不高興的時候,應該不會看到很高興的樣子,大概是不會這樣;他很歡喜,他很自然流露一直微笑的笑容,他很快樂。他神情很嚴肅,或者他在沉思什麼,你看到他那個相貌就知道他現在的心是什麼樣情況。

  觀音菩薩這個相大家都知道,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表現那個樣子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很多不是信佛的人看到觀音菩薩,他自自然然他就有一個嚮往之心。我們看到觀音菩薩的畫像也好,雕刻的像也好,歷朝歷代畫了很多像,那個像都是為眾生來示現的。所以我去年年底到高雄去,高雄淨宗學會簡居士給我問了一個問題,因為淨宗學會請悟威法師,好像每個星期去講一天還是兩天。淨宗學會印了一幅佛像,好像是阿彌陀佛的像,是唐朝畫的,有留鬍子的。悟威法師就很嚴肅跟她講,淨宗學會怎麼這個佛像可以畫有鬍子的?這是不如法的,老和尚講過這不如法的,你們淨宗學會這樣做就對學會很不好。簡居士被他講到這麼嚴重,她心裡也是起了很大的疑問,我到高雄問我這個問題。她說這個也不是我們去請人家畫有鬍子,它是古代的畫,古人畫的,我們只是給它翻印,有鬍子。我說如果我們自己去畫可能是不妥,古人畫的有古人他的用意跟因緣。

  觀音菩薩的像我也看過有留鬍子的,我說奇怪,怎麼觀音菩薩大部分是畫女身的像,怎麼會留鬍子?大家覺得很奇怪。其實大家如果讀了《普門品》、《楞嚴經.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華嚴經.觀自在章》,也就不會有這個疑問。這個問題還是出現於對這三經他沒有深入的去理解。為什麼?觀音菩薩他三十二應身,他何止留鬍子?那個人身蛇像,那個頭是蛇的像,都有,那三十二相都有,古人都畫出來了。留那幾根鬍子還算什麼?但是留鬍子這也是有一個公案,這個公案,我是聽說有這麼個公案,但是我根據聽說這個公案也不無道理。因為菩薩他有因緣救度眾生他就會示現,眾生能夠接受觀音菩薩的,觀音菩薩他就能幫得上忙,那不接受的就幫不上忙。

  我是聽說有一個礦坑,這個我也沒有聽得很清楚。這個礦坑以前在台灣很多,現在大陸、外國有一些國家都有煤礦、金礦、銅礦,開這個礦產的。在我們台灣過去煤礦還有在挖的時候,也常常聽說這個煤礦出事情,很多人被埋下去,那個要挖到地下去。因為我父親就是做金礦,我父親以前日據時代在金瓜石,在金瓜石他去開那個金礦,所以常常會聽到我父親講開金礦的一些事情。礦坑如果失事,就造成損傷人命了。有一天,這些工人,好幾十個工人,就進去礦坑工作。大家如果去參觀過平溪、瑞芳那個地方,那個礦坑就知道,因為很深下去,開個地道下去挖礦。這些人剛下去沒多久,這坑口突然出現一個人,一個女人,一個女人留鬍子,這女人怎麼長鬍子?大家就很好奇,大家一講,上面有一個女子她長鬍子,大家趕快跑上去看。我們上去看一看,再下來工作。大家一窩風就全部跑上去了。

  結果一跑上去,那個女子不見了,留鬍子那個女子不見了,但是回頭一看,那個整個礦坑塌下去了。他們嚇了一跳,他們撿回一條命了。想一想,怎麼會有一個女子留鬍子?大家想一定是觀音菩薩來救我們,她如果不示現一個女子留鬍子的,大家不會好奇跑上來看,他們就會被壓死。她留了鬍子,大家都很好奇,就跑出來看,跑出來看就逃過一劫,觀音菩薩就救了他們一命。所以為了這個就畫一個觀音女子相留鬍子的,來感謝、感恩紀念。我聽說是這麼一個公案,我沒有進一步去考據。但是根據經典的三十二應身,你看他什麼相都能現,那留幾根鬍子他怎麼不能現?觀音菩薩救度眾生要很多方便。所以佛門有一句話我們要常常記住,「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我們的根本就是慈悲心,但是在救度眾生方面要有善巧方便,只要能夠利益眾生,幫助眾生,就可以開方便法,這些道理我們都必須要懂。

  所以形貌狀相,觀音菩薩到底是長什麼樣子?過去有人說,觀音菩薩是男的還是女的?這些都是沒有讀觀音經,所以才會有這個疑問。我們觀音佛學會,我們的同修,我們基本上我們自己本身要對觀音菩薩有個認識,我就給沈祕書長講,我們接了觀音佛學會,我們自己如果都對觀音菩薩不認識,那就會被人家貽笑大方,會讓人家看笑話。怎麼認識觀音菩薩?你一定要來學習觀音經典。因為佛在經典講得很清楚,你不去學、不去讀誦、不去了解、不去講解,也不聽聞,當然你對觀音菩薩就不認識。不認識,就用你自己想像去猜的,觀音菩薩應該是女的,另一個說是男的,兩個就打架了,爭來爭去就打架了。其實觀音菩薩他三十二應身,他什麼身都可以現,他身不定的。不但觀音菩薩的身不定,我們自己的身也不定,你這一生是男身,來生也會變成女身;你這一生是女身,來生也會變成男身,這經典上都有。

  這說明什麼?這個身相它是虛妄的,它會隨我們的心、業力去轉變的。不要說人的男女相,你看六道裡面那個身有多少種?三惡道那個身體的形狀不一樣。你看佛在《十善業道經》裡面,他在龍宮講的,龍宮就對海龍王講,指出海底那些水族類的,那水族類有大的像鯨魚那麼大,還有一點點的小小的,甚至眼睛都看不太清楚的那個魚,我們到水族館去看就知道,他舉出這一類的就那麼多了。那佛給我們講,這些有的魚長得很醜,有的長得很漂亮,像金魚大家都買回來欣賞的。這個都是眾生善不善業所致,牠的心,身口意三業造作善不善業,導致牠的身體好不好。水族類是這樣。我們再看看其他動物,你看狗,狗這類的不是長得都一樣,也有大、也有小,也有狼犬,也有哈巴狗,放在懷裡面的,小小的很可愛的。光個狗也是很多種,大大小小,有的長得很好看,有的長得不好看。

  再看看人類,在地球上的人類,你看皮膚,你這身體的骨架、臉形、頭髮,也很多種。同樣一種,比如說白種人、黃種人或者黑人,同樣一種,他還有好跟不好,他有修福,他有福報的,他長得好,他的依報就好,穿的衣服也好。我到印尼去做三時繫念,看到有很多很窮的,他真的就是正報不好,依報也不好。但是也有看到很有福報,我們去年年底,國曆算今年一月,從雅加達回來,在那個機場的小姐,她穿的衣服就很華麗,很好,那個質料很好的。看到莊嚴師,那兩個小姐又長得很莊嚴,看到莊嚴,會說國語,說師父您好,一看到她,一直說師父您好,就對莊嚴特別的好像禮敬。我在旁邊看到、聽到,看看她們兩個穿得也好,質料也好,長得也好,又會說師父您好,所以她會有福報。同樣他們那一個族類的也不同。為什麼會有這個差別?不是佛菩薩安排,也不是上帝安排,也不是閻羅王安排,是自己心造出來的,自己身口意三業造善跟不善的果報。我們知道這個道理,知道這個原理,那你要相好莊嚴,你心要好,你就要修善業。拼命造惡業那怎麼會好?所以愈來愈不好,最不好就弄到地獄去,變地獄身,那是最差勁的,最不好。所以觀音菩薩這些形貌相狀,大家都知道,看到就,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我們看這個經文:

  【觀世音菩薩告梵王言。汝為方便利益一切眾生故。作如是問。汝今善聽。吾為汝等略說少耳。】

  到這裡是一段。觀音菩薩也就滿大梵天王的願望,答應來給他說明大悲心陀羅尼形貌狀相,就是大悲咒它的內容是什麼,是什麼樣子。『觀世音菩薩告梵王言』,上對下叫「告」,下對上叫白,你看大梵天王對觀音菩薩就白,白就是稟白,這不念「白」,念「伯」,白就是我們現在講報告的意思。告就是告訴,告訴你,現在話就是上面對下面,我告訴你。下面對上面就是我對你報告,報告就是白,這個告是告訴。告訴梵王,『汝為方便利益一切眾生故』。這個經文它都有很深的含義,如果我們粗心大意的這樣看過去,也就體會不到它的深意,它深一層的意思就體會不到。你看這一句,「汝為方便利益一切眾生故」,這我們念,這也不難念,這個意思似乎我們也都明白,你為了要方便、要利益一切眾生的緣故,所以做如是問,這我們大家都能理解。這是我們從文字上表面的理解是這樣沒有錯。但是深一層的意思就是「方便利益」這四個字,就剛才跟大家講的,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你有慈悲心,你沒有善巧方便,這樣也不能利益眾生。有的人他很慈悲,他真的很慈悲,他也很想幫助眾生,但他沒有善巧方便,就幫不上忙,有障礙。所以方便這兩個字是關鍵的。

  你看觀音菩薩他就看出大梵天王的心聲,他說你是為了要慈悲方便利益一切眾生這個緣故。再進一步,這個方便利益的問題,也是讓我們能夠去深入大悲心陀羅尼咒的一個前方便,幫助我們深入這個咒的前方便,得到最殊勝、最圓滿、最究竟的功德利益。我們要得到這個最殊勝、最圓滿、最究竟的功德利益,你沒有方便還是得不到。念大悲咒的人很多,他有沒有得到像經上講的這些功德利益?功德利益不能說沒有,但是似乎得到的利益還是很小,很有限,沒有像經上講得那麼大,那麼圓滿。原因在哪裡?他沒有方便。所以他問這就很關鍵、很重要,你懂得這個方便你就能得到最殊勝、最圓滿、最究竟的功德利益。所以佛教裡面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兩句話聽起來很平常,大家都會講,但是它的意義很深廣,意義是非常深廣,就是為了方便利益一切眾生。眾生得到利益多少,關鍵還是在眾生他學習的心態。

  下面觀音菩薩說,『作如是問』,你才會這麼問,你是為了方便利益一切眾生這個緣故,你才會問這個問題。這個發問也是屬於利樂有情問,他不是只有針對自己個人的問題,不是自己真正有這疑問。從這一句看起來,大梵天王他也不是真正的天人,也是菩薩化身的,化作大梵天王的身分。就像戲台演戲一樣,他演這個身分,他用這個身分他才能來請問。如果示現跟觀音菩薩一樣是等覺菩薩,那你跟我都一樣,你都明白,你還問什麼?都不用問了。他示現天王,這個天我們還在六道裡面,所以這些都不懂,要請問菩薩。其實他是菩薩來的,我們看這裡也看出他的原本的。菩薩應化在世間有本跡,本就是原本他的身分,跡就是他現在示現的身分。這是利樂有情問,為了利益眾生問的,不是為自己。

  『汝今善聽』,「汝今善聽」這四個字也是很關鍵的,特別善聽這兩個字,聽大家都會聽,除非耳朵聽不見,不然大家都能聽,但加一個善,含義就非常深了。我們平常看經典講都是諦聽,這裡講善聽,跟諦聽也是同樣的意思、道理。善聽跟不善聽差別就很大,善聽的人他真能得到殊勝圓滿的利益,不善聽的人得到的利益就比較小。這個善有善於體會,在佛門重視這個悟性,不但佛教,其實在我們中國儒道也都重視悟性。你看以前儒家教學,老師都是觀察學生悟性高不高,不重視記問。所謂「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記得很多,聽得很多,但是他悟性很差,悟性很差他不能活用,得不到受用。所以不重視記問之學,重視悟性,悟了他能夠一聞千悟,觸類旁通,他能活學活用,那才管用。所以善這個字非常重要,善於理解、善於聽聞,你才能夠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不善聽,他就入不進去,總是在門外徘徊,在門外繞來繞去,就是進不去,就是在外面繞來繞去。所以,聽講就必須以恭敬至誠心,他就能夠有悟處,能夠理解了。

  『吾為汝等略說少耳』,觀音菩薩講「吾」,就是觀音菩薩自稱,他說我「為汝等」,就是為你們大家,大略,「略」就是簡單的,簡略說一點點。因為大悲心陀羅尼的含義是無量義,那講不完的,在這個法會裡面只能簡略的說一點點。簡略說一點點,如果你開悟了,那無量義就現前。雖然簡略,這下面還講了幾條,下面如果其中有一條你真正悟入了,那你全部都懂,你就明心見性。所以我們也不能忽略這個少。《華嚴經》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個一展開就是多,多就是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的,無窮無盡的把它濃縮起來就是一個一,展開就是無量無邊。所以你其中有一句你聽明白了,你就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你全懂了,全通了。

  在我們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他就是表現這個給我們看。你看他聽《金剛經》他沒有完全聽完。他是在砍柴,砍柴在賣的,當然我們可以想像,做這種苦力,生活都很窮困的,靠這個來維持生活。在山上砍柴要背下山到街上賣,賣了拿了錢維持這個家庭的生活費用,他養一個老母親,幹這很辛苦的工作。有一天,他砍了柴到街上賣,聽到客棧有一個客人在讀《金剛經》,以前那個窗戶都是紙糊的,不是現在這個氣密窗有隔音的,紙糊的,那裡面念經的聲音都會傳到外面。他經過停頓了一下,聽聽,他忽然有悟處。進去就是問那個客人,你念什麼經?他念《金剛經》。他就跟他講《金剛經》是在講什麼。客人很驚訝,這砍柴的,他也不認識字,他怎麼懂這個道理?那個時候他開悟了,他聽人家念他開悟了,念的那個人他沒開悟,念的那個沒開悟,他聽的他開悟了。

  客人很驚訝說,這不是普通人,所以捐了十兩銀子,你趕快去黃梅參五祖,你會有大成就。拿了十兩銀子給他做安家費,給他安頓他的母親,他說你趕快去參五祖。他是遇到這個因緣才到黃梅去,黃梅在湖北省,到黃梅去參五祖。在五祖那邊,五祖也沒有跟他講開示,就是見了面問幾句話,他說你來幹什麼?他說我來求作佛的。獦獠,以前廣東,他是廣東人,獦獠就是說那個地區是邊疆地區,南蠻,沒有開化的地方,現代的話講,大陸說沒有文化水平的,你也要來作佛?他說你去碓房去舂米。舂米也是要做苦工的,也沒有叫他去禪堂去參禪,也沒有出來聽他講開示,去舂米。他的身體矮小,體重又輕,舂米要力氣很大,所以他腰間綁一塊石頭,加重體重,然後去舂。他那塊石頭還在廣東,我去看過,在一個寺院,那個寺院叫,它有幾個寺院,忘記哪個寺院,他的肉身還有那塊石頭都還在。

  舂了八個月,五祖看到因緣成熟了,這個作偈子,這都很有名的。五祖三更半夜找他去房間傳衣缽給他,用《金剛經》給他印證,再給他講《金剛經》。因為他是聽人家念《金剛經》悟入的,再給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五祖說不用講了,全懂了。他大徹大悟之後,再給五祖報告他的心得。那五祖聽了,行了,可以了,你證得明心見性,衣缽就給他。你趕快跑,不然人家會害你。給他送走,船早就預備好了,準備就送他,趕快三更連夜跑掉。六祖他聽客人誦《金剛經》,那是大悟,還沒有徹悟,還不徹底。去黃梅去修了八個月,五祖給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當下就大徹大悟,那是徹悟,徹悟才管用。

  所以善聽會開悟的,聽經善聽會開悟,不管你聽哪部經都會開悟。那什麼叫善聽?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常引用《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講的,你聽經要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你這樣聽你就會開悟,這是最上等的,聽了真的會開悟。就是你聽,不要去執著那個語言文字,不要去分別那個語言文字,也不要去想那個什麼意思,你聽得懂就懂,聽不懂就不懂。聽經跟讀經是同樣的原理,讀經,我們老和尚常常教我們,你讀經就是在修定。你不要一面讀一面去想它的意思,你一面讀一面想它的意思就落在心緣相,打妄想,你這樣讀無量劫也不會開悟。你就不要刻意去想,你讀了自然有體會,那叫悟。你沒有刻意去想它的意思,你這樣一個字一句讀得沒有錯,沒有漏掉,自然體會,那個叫悟。

  悟你也不要再去執著,這句我悟到了,那是小悟,你就也不要理會,你後面才會有更多的悟處。用這樣讀經或者聽經,你積小悟就成大悟,累積大悟就成大徹大悟,是這樣的,方法是這樣的。一面聽一面想,全部落在妄想,落在意識心。所以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離名字相,不要去執著語言文字,聽就好,聽得清楚、聽得明白、聽得沒有錯,那個叫慧。當中如果你再起個心、動個念,再去想一想,那落在意識裡面。所以我們要練習這樣聽才是善聽,我們聽了自自然然理解,這就是悟,就是直接的,不要透過你的心緣去思想,這是最上乘的。

  所以這個聽經,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常常在講席當中跟大家講,過去李老師教他們的,他說你會聽聽教理,教理就是真如理體,你會聽就是這裡講的善聽,你會聽聽教理。理就是理體,就是本體,這部經跟一切經的本體是一樣的,都是從自性流露出來的,你從哪一部經都可以回歸到本體。所以你一部經通了,所有的經全部通,因為它那個體是一個,道理是一個,一個通了全通了。所以最上乘的就是聽教理。但有的人根性不行。我看我們老和尚他的根性是可以體會的,所以他聽教理。李老師他知道學生的根器,其他的學生如果不行,聽教義,教義就是說你一部經、一個法門這個部分的,你聽懂這一部分。你這一部分你懂,其他的你還是不懂,那是一個局部性教義。教義它就有落在這個思惟想像這些,這個你不能通到自性,你總是受限制。

  所以我看我們老和尚說當時他們去學經,三個同學,學得老師比較肯定的,一個周家麟老居士,也是幾年前過世;另外一個徐醒民老居士,現在都八十幾了,徐醒民老居士還在台中,好像也八十六了。周家麟老居士他寫的講義,《占察善惡業報經講義》。老和尚講過了,李老師要求我們老和尚聽經不要做筆記,他要拿筆去記,這一句很好把它記下來,不要做筆記,老師要求他,你不要做筆記。但是要求周家麟居士就要他做筆記,因為他沒有悟處,他要記,記就是學一個教義,就是一部分的,一個局部性的,一個法門、一個宗派的,聽這個教義。

  所以學生根器不一樣,老師教學的方法不一樣。不像現在學校,大家統統一樣,所以現在學生學得很痛苦,小學生都會自殺,你想一想他多痛苦。為什麼那麼痛苦?強迫他去學他沒興趣的東西。不懂得應機施教,看他什麼程度用什麼方法去教他,不是同樣一個方法。好像每個人身材不一樣,總不能做同樣的size,大家統統穿一樣的。那西洋人不懂,現在我們有智慧的民族反而去學不懂的民族,那你說糟糕不糟糕?搞成這個樣子。所以你看活活潑潑,學生怎麼學得會去自殺?他很快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看孔老夫子教學是這樣,七十二賢各有專長。你要看看這個學生,他興趣哪一方面的,由他那一方面他去發揮,因材施教。這善知識懂得教學方法,不能死板板的,同樣用一個方法,那不是叫善知識,不是好老師了。所以我們老和尚他福報大,遇到的都是高人,善知識。遇到的不是高人,他給你指點錯了,這一生你就很難有所大成就。

  所以善聽,你看善聽我們念過去,善聽,善,知道,這個善是善惡的善,我們也懂,但是你要進一步去理解它這個道理。這些都是屬於關鍵的。你看我們老和尚,李老師不准他記筆記,但是周家麟居士就要他記筆記,兩個人根器不一樣,所以教學方法不一樣。我也看過周家麟老居士他的著作,他的講經的講義,他的就是比較呆板的,一句一句這樣記下來。老和尚他就是能伸能縮,天馬行空,長說短說,很自在。所以我是聽,我聽經聽四十五年了,我就學他這個。而且要應機說法,你準備的東西你到現場不一樣用得到,因為來現場聽經,又不是學校固定的學生都那幾個,都一樣的。今天這個來,明天那個來,有老修,有新來的,那挑戰性很大,那講經說法挑戰性很大。那你在國內、在國外又不一樣,他的意識形態不一樣,那你要講要契理契機他才能得利益。你講的契理不契機,變成閒言語,他得不到受用,對他沒幫助。契機不契理,像魔說的,給人家誤導,那要背因果,要墮惡道的,那也不是開玩笑的事情。所以佛法這點是很重要的一個關鍵。

  所以「吾為汝等略說少耳」,就給你說一點點,那說一點點,這個少,如果你能舉一反三,一聞千悟,那就不少了,那少就變成多了。你看我們在灑淨,一滴變山河,這個一滴變成三千大千世界,那個少水成多。大家念過灑淨儀規,少水成多,念那個讚不是少水成多嗎?一滴很少,但是都變成很多。這裡講的略說少耳,少耳也會變成很多,你能夠舉一反三,一聞千悟,那少就變成多了。你不要看說這麼幾條,這麼一點點,不少了!要善於體會,略說少耳。下面觀世音菩薩就跟我們講這大悲心陀羅尼的形貌相狀。第一個跟我們講:

  【大慈悲心是。】

  這個第一句我們大家都很熟悉,想到觀音菩薩,那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大家很熟悉,『大慈悲心是』,觀音菩薩他講的大悲心陀羅尼是從大慈悲心出來的,從大慈悲心講出來的。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慈就是給予眾生安樂,安定快樂;悲就是眾生有苦難,能夠給他拔除,拔除眾生的苦難,這叫慈悲,「慈悲心」。我們凡夫也有慈悲心,但是不能說大,這裡加一個大,意思就不同。這個大慈悲心就是我們一般在經典上看到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法身菩薩,明心見性的菩薩,才有這樣的慈悲心。十法界的佛、菩薩、辟支佛、羅漢沒有這個大慈悲心。我們六道凡夫那只有愛緣慈悲,愛緣慈悲就是我喜歡的人、我的親人,我對他慈悲;我討厭的人,我不相干的人,我對他就不會慈悲了,這叫愛緣慈,這個範圍很小。自己的兒女,自己的他會慈悲,別人的兒女不管了,這個範圍很小,普遍一些凡夫都有愛緣慈悲。

  再提升一級是眾生緣慈悲,眾生緣就大眾了,這個人心量大,他的慈悲心他能想到一個團體、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我們一般講這個為國為民,這樣的人他就提升到眾生緣了,大眾。他沒有為個人一個小家庭、一個團體,他能夠為國為民、為社會大眾來犧牲奉獻,來服務大家,這個眾生緣。眾生緣他還是有分別執著的。如果提升到聖人,就法緣慈了,這四聖法界的佛、菩薩,他斷煩惱了,分別執著沒有了,他的慈悲是法緣慈悲。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法身大士,在天台六即佛叫分證即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自然流露出來。無緣是沒有條件的,同體是平等的,眾生有苦難他都會去幫忙,不簡怨親。法緣慈他就不簡怨親,他沒有憎愛,沒有憎愛心了。但是他還沒有明心見性,不能提升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到了法緣慈悲。

  這個四種慈悲心,下面那個三種慈悲心它的根源還是大慈悲心出來的,只是他迷了,把這個範圍把它縮小,把它壓縮、縮小,有的人縮得是最小只有對自己慈悲,連他的家人他都不慈悲,那是壓得最小的。這個慈悲就是現在人講的愛心,如果他自私到極處了,都只有對自己慈悲,對自己家人夫妻都不慈悲。我們要把這個慈悲心要回歸到大慈大悲,跟觀音菩薩一樣。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因為還要做法會,可能到下個月底回來我們再來續講,請大家留意我們網站這個訊息。今天祝大家觀音菩薩聖誕,法喜充滿,福慧增長,六時吉祥,闔家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