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第二次宣講)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五集)  2015/2/25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5-0055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第二十八頁第二行:

  【觀世音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誦持此神咒者。發廣大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身持齋戒。於諸眾生起平等心。常誦此咒。莫令斷絕。】

  昨天我們學習到這一段。這一段經文不長,但是它的義理深廣無盡。我們學習經典,講經細講,大家彼此就比較有受用。如果簡單的講,是結結緣,受用比較少。但是細講就必須要時間。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提到,經能夠細講,大家會比較有受用。能夠詳細深入的解說,對我們落實在現實生活當中修行,待人處事接物,就會有很大的幫助。簡單講,可以理解一個概念,但是不能深入,我們在修行上就提不起用功,提不起功夫。因此我們雖然每次的講座時間都很短,只有二、三天,斷斷續續的,但是自己的道場就比較不受時間限制,雖然每次講都是二、三天,有時候也希望有些重要的經文我們就多花一點時間大家來學習,這樣對大家修行會比較有幫助。

  我們昨天學習到觀世音菩薩跟大家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有善根的男子女人,要誦持大悲神咒這樣的人,無論男子還是女人,凡是你發心要誦持神咒,下面就跟我們講要發心,『發廣大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首先教我們要發心,像四弘誓願就是發心,發願,發願就是發心。「發廣大菩提心」,就是我們在其他大乘經上講的,什麼叫廣大菩提心?我們在很多大乘經典上都會看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你發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發這個心,就是廣大菩提心。上次我們在講專題,「如何如理如法誦持大悲咒」,也學習到這一段。這句經文我們引用《觀經》善導大師的註解,怎麼發菩提心,有三種順菩提門,有三種違菩提門。違是違背的,違背的我們要避免,順菩提的我們要來修。上次我們講到這個。

  菩提心在經典上古來祖師大德註解也很多。本經我都沒有找到註解,一般觀音三經,「普門品」、「觀自在章」、「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這三部經古來祖師大德的註解就比較多,這部經我都還沒找到註解。因此我們有一些經文,本經講得比較簡略,為了方便說明,就要採取過去北京黃念祖老居士註解《無量壽經》的方式。他不是他自己註解,他是引經據典,引用一百九十幾種經論來註解這本《無量壽經》。所謂以經解經,以經典來解釋經典,還有引用祖師大德的註解,菩薩做的論來註解。所以他的註解不是他自己意思來解釋,他引用經論、古大德的註解來解釋《無量壽經》。

  這種方式我們淨老和尚非常贊同,因為沒有他自己的意思。現在我們淨老和尚講黃老居士的《大經科註》,我們看註解引用經典、論典,還有祖師大德的註解、疏鈔,這些來做解釋。這一段如果我們簡單講,也二、三句話就交代過去了,也很快,淺顯的跟大家講一講,也沒有錯。但是大家可能聽了之後是有一個概念,我們要發廣大菩提心,要發願來誓度一切眾生,有這個觀念。但是怎麼樣才是發廣大菩提心?要怎麼樣去度眾生?眾生這麼多,不是度一個、二個,我們現在一個、二個我們都度不了,還度一切眾生?那怎麼去度?如果你深入要去探討這個問題,難免就不知道從何下手。因此,我也找不到註解,有一些像這個重要的經文這些地方,我們不能不做一個比較詳細的來解說。所以這一段這次我們引用《金剛經講義》,江味農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

  《金剛經》一開頭就請法,須菩提請法,一開頭就是問這個問題。我們把經文,還有他的《講義》,做一個節錄來解釋這兩句經文,也可以說這段經文,到『莫令斷絕』這段經文。這裡講發廣大菩提心,就是發心。《金剛經》請法的經文,我念這一段,須菩提請法。「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一段就是發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發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心,發這個心,跟此地講的發廣大菩提心,文字我們本經比較少,《金剛經》還有其他大乘經講比較多,意思是一樣的。發廣大菩提心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意思是一樣的。

  發了心,《金剛經》就講得詳細,發心之後怎麼辦?怎樣才能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本經講的,怎麼樣才能發廣大菩提心?下面經文就講了,「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須菩提請法,一部《金剛經》就是這樣發起的。請問發心發了,我這個心要安住在哪裡?要怎麼樣降伏我的妄心?我們要知道,妄心就不是菩提心,真心才是菩提心。我們妄心不能降伏,你菩提心就生不起來,被妄心障礙了。菩提心我們大家本來就有,只是現在被妄障礙了,真妄和合,真的被妄給障礙了,這就是一個重點。如果我們不以《金剛經》經文再來註解這一段經文,我們也不知道要怎麼發廣大菩提心。

  下面江老居士他有註解,「上文諸菩薩,即指此善男子、善女人而言。因其發無上心,即有成佛資格,即可稱菩薩」,這段就是講諸菩薩。大家如果你去受菩薩戒,或者你在佛前發願,你發四弘誓願,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你現在就是菩薩了,你發這個心,你就是菩薩。我們這個菩薩是什麼菩薩?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是初發意的菩薩,初發心,《華嚴經》也講初發心,我們凡夫初發這個心。發這個心,我們也不要小看,不要小看這個發心,你發了這個心就跟果覺相應,你有這個心、有這個想法,發廣大菩提心,所以你一發心就是菩薩。但是現在我們是什麼樣的菩薩?煩惱還是很重的菩薩,不是斷煩惱破無明的菩薩,不是慧行菩薩。《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破無明的菩薩叫慧行菩薩。我們這個凡夫,凡夫菩薩發這個心,煩惱沒斷,但是有這個心,有發這個心。

  所以諸菩薩,我們現在只能講菩薩。如果講菩薩摩訶薩,那就大菩薩了,明心見性了,像觀音、普賢、文殊、彌勒都是等覺菩薩。摩訶薩,登地以上的都稱為摩訶薩,是菩薩中的大菩薩,不是一般的菩薩。你去受了菩薩戒,發個菩提心,你要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了這個心,你現在就是菩薩。所以你也不要說,「我不敢當」。眾生本來都有佛性,那怎麼不敢當?是你本分的事情。

  下面這段解釋善根。「善者,善根」,善男子善女人,善這個字就是指善根。「發無上心者,非有大善根不可」,要發無上道心,就是發廣大菩提心,沒有大善根他不會發這個心。下面再講,「凡人皆有善根,若無善根,則不能入人道中,亦不能聞此大法」。這段是跟我們講凡人,凡是我們人,什麼人?就是有善根的人。若無善根,則不能入人道中,亦不能聞此大法,如果沒有善根,不能到人道來,到了人道也不能聞到大法。凡是佛法,大乘經典都叫大法。我們佛門有一句話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在六道輪迴當中,輪迴到人道來,得到人身,這個機會很難得。你沒有具足五戒十善,過去世有修善根,不能到人道來。所以能夠到人道來,過去世有修人道這樣的善根,非常難得。「然若不發心,則虛有此善根」,豈不孤負佛恩,也辜負我們的善根。如果說我們到人道來,又聞到佛法,特別是大乘佛法,本經就是大乘經典,你不發心,虛有此善根,辜負我們有這個善根。有這個善根,為什麼要發心?發心就是啟發,讓我們向無上道,向無上菩提。《金剛經》講男子女人,本經也是講男子女人,所以男子女人,你只要發心,都一樣成就。佛法是平等法,關鍵在你發心,不管男子女人,只要發心都一樣成佛。

  下面再給我們解釋發這個字。「發者,生也,起也。謂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期證無上果也。」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你看,發廣大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是不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是這個意思。發這樣的心,期待證得無上佛果。「發字貫上下文,義通能所。上文善男善女為能發,下文阿耨等為所發。」《講義》裡面有詳細的解釋無上正等正覺,我們常常聽經,如果常聽我們老和尚講經,應該大家都常常聽過,我們在此地就可以省略。發了心之後要修,要怎麼修?就是須菩提問的這個問題了,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心應云何住?我發了心,我這個心要安住在哪裡?心裡現在妄念很多,要怎麼去降伏這個妄念?這個是我們學佛修行人的兩大問題。這裡講,「住是止於一處。降伏是克制攝持。其心之心字,指妄染而言」,心就是指妄心,心被污染、妄染,指妄心不是指真心。

  「問有三意」,須菩提問的意思有三種意思,「凡為菩薩,須發菩提心,故先問發心。初發是心,不能如佛之隨緣安住,故次問住心。意在求佛指示方法,能令此心相應而住。又以妄心數起,不能似佛之自然降伏,故次問降伏。意在求佛指示方法,能令妄心自然而降。」凡是你要作菩薩,必須發菩提心。我們要學觀音菩薩,誦大悲咒,觀音菩薩跟我們講要發廣大菩提心,凡是你作菩薩,修什麼法門都要發菩提心,不只說誦大悲咒。你看我們《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上中下都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可見得發菩提心是修學佛法,不管修哪個法門,這是一個總原則,都必須發菩提心。所以先講發心,須菩提先問發心。

  但是初發心不能像佛一樣,佛發無上菩提心,佛能夠隨緣安住,我們不行,我們的心亂跑。所以這個緣故,次問住心,這個心安住在哪裡?這個意思就是求佛指示方法,能夠讓這個心相應而住。妄心不斷的起來,很多學佛的同修也常常跟我提到這個問題。我說這個是每個人共同的問題。很多學佛,特別我們念佛人,法師,我現在念佛妄念還是很多,止都止不住,控制不了,常常有同修問這個問題。可見得這個問題很早須菩提尊者就代表我們問了,不是我們現在學佛的人有這個問題,自古以來,過去現在未來,凡夫學佛還沒成就之前,都有這個共同的問題。因此《金剛經》的經文是可以通用在各種不同法門,發菩提心,你修哪個法門都要發菩提心,包括我們念佛法門也不例外。如果不需要發菩提心,《無量壽經》佛就不需要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他就講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就好,何必上面再講一個發菩提心?可見得念佛也離不開發菩提心。既然修什麼法門都離不開發菩提心,這個就很關鍵、很重要了。

  下面跟我們講,「發心,先也」,先要發心,最先。「然必須發大心,方能修大行,得大果」,但是發的心不能發得太小,發得太小你就不能修大行證大果,只能修小行證小果。小果就是證阿羅漢,證阿羅漢果。小乘聖者他沒有發大心,他證得阿羅漢果他就停止在那個地方,他沒有發心再向上提升,沒有發心要成佛,所以他的修學會停止在那裡。佛也勸小乘要回小向大,那個還不究竟,還是要向上提升,要發大心證大果。「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果,魔所攝持故。」這句非常重要,這句也給我們提醒發菩提心的重要性。忘失菩提心,菩提心忘記了,失去了,你做很多善事好事,佛跟我們講魔所攝持故,你跟佛不相應。你雖然做好事,但是你妄失菩提心,你沒有菩提心,你做再大的好事,你跟佛是不相應的。跟誰相應?跟魔相應,所以魔所攝持,跟魔相應。可見得菩提心是我們學佛一個很大的關鍵。

  現在問題就是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我現在有沒有偏離菩提心?現在我們看到很多學佛的人,他真的也是很熱心做好事,在佛門裡面做各種好事,包括世間的善事,做好事,但是沒有菩提心。為什麼佛說為魔所攝持?因為你不能了生死,不能脫離六道生死輪迴,就是屬於魔所攝持的,也就是說你脫離不了六道生死輪迴這個魔掌,這樣講大家比較能體會一點。這是《華嚴經》講的經文。

  下面再跟我們講,「善男女初發心時,即應以成佛自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我們善男女,有善根的男子女人,初發心你就要發無上菩提心,要發最高的,你不能發得很小,就要以成佛為自期,就是你發願要作佛。這點非常重要,要發心作佛。六祖惠能大師給我們做個榜樣,可以說給我們做個示範。他到黃梅參五祖,當時在唐朝時代,廣東嶺南這一帶,現在廣州這個地區,在唐朝那時候還是很偏遠的地區,文化水平低的一個地區。有些官員如果得罪朝廷,被貶都會被派到那邊去,派到偏遠地區去。他從廣東走路爬山涉水到黃梅,路途相當遠,現在我們坐飛機都要坐些時間。到了黃梅拜見五祖,五祖第一句話就問他,你從嶺南來,那麼遠跑到這裡來,那你跑來這裡幹什麼?六祖就回答,我是來求作佛的。一開口就說他是要來求作佛的。大概五祖遇到六祖一個人,跟他一見面就跟他講他要來作佛。

  我們現在看看,一般到寺院道場善男信女,求什麼?求作佛,那個我不敢當,我不行,我是凡夫,我怎麼敢想作佛?他一定是這麼說的。不相信你可以試看看。你不想作佛來佛門幹什麼?求升官發財,求身體健康,家庭平安,事業順利,有孩子的學業進步,做事業的能夠大賺錢,求這個。你跟他講作佛,距離我太遙遠了,這個我想都沒想過的。這樣就不是佛教我們的。

  佛一教我們就說,你現在是凡夫,但是你要發心作佛。為什麼勸你發心作佛?勸我們大家發心作佛,因為眾生都有佛性,你本來就是佛,因為你本來就是佛。只是現在迷惑顛倒,不知道自己是佛,冤枉做凡夫。佛明白了,他告訴我們這個事實實相,你就要直下承當了。因為這是本分的事情,求作佛是本分的事情,因為你本來就是佛,你求作佛是應該的,有什麼不敢當?所以古大德講,這樁事情你必須要直下承當,你必須要發心作佛,作佛才能度眾生。這講發菩提心的重要性。所以《華嚴經》這句話我們要常常記在心裡,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業,是被魔所攝持,是為魔業。

  我們念佛人,如果你不發菩提心,只有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也不相應,往生不了極樂世界。沒有發菩提心,念佛當然也有好處,也會得人天福報,但是你沒有往生極樂世界你就脫離不了輪迴,還是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大乘小乘、顯宗密教,主要是要幫助我們超越六道生死輪迴,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最終目標是這個。不是教我們求個人天福報就好了,人天福報不究竟。這點我們必須要明白。所以要發無上菩提心。

  「無上者,正是所求故。欲求無上,必須修福度生。故次云正等」,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欲度眾生,應先自度,故次云正覺。逆言之,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就是你要度眾生,必須要先自度,自度度他,度他也是度自。所以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是阿羅漢,覺他是菩薩,覺行圓滿是佛。「論云:初發究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發心菩提,至無上菩提,是一心非二心。然初發心難,故須菩提先舉發心為問。」發菩提心,是一心不是二心,我們《阿彌陀經》講「一心不亂」,是同樣那個心。然初發心難,初發心的確難。難不難,剛才講了,你去找個人來,你說發心來作佛,我們不要說找不學佛的人,你找學佛的人或者到廟裡拜拜的人,你說你要發心來作佛。這怎麼可以,我是凡夫,怎麼可能作佛?他一定跟你說他不敢當的。所以難,勸他發這個心都不容易。所以我們現在能發這個心是難能可貴,所以你不要小看你發這個心,你發這個心就跟無上菩提心相應,你只要這個目標不改變、不退心,我們就是朝無上菩提在提升、在前進了。發心難,已經發了感覺好像不難,再去找還沒有發的,你就發現真的很難。所以須菩提先舉發心來請問釋迦牟尼佛。

  「住降,後也」,先發心,再問這個心,我發了心,我現在發了,我要作佛了,我有這個心,但是我現在還是妄心當家,怎麼辦?我心要住在哪裡?要怎麼樣才能降伏我的妄心?問的意思就是這樣。這個問題是不是我們大家的問題?大家的問題。師父,我念這麼久了,妄念很多,控制不住,被妄念打敗了。我說我也常常被打敗,不是只有你。如果不是這個問題,須菩提也不需要問這個問題了。一下子就沒有妄心,問這個不是多餘的嗎?就是自古以來都是這個問題才要問,沒這個問題還要問什麼?就不需要問,就是有這個問題才要問。

  下面江老居士跟我們講,後也,「有人先曾發心,後時忘失,此是不知真心如何安住,致妄心不能降伏也。」他就舉出我們學佛的,有人是指學佛的人,先就是前面,他就曾經發這個心,我要作佛,特別我們學佛初發心,那個心就是很真切的,發無上菩提心。但到後來,修修修到最後忘記了,迷失了。這是什麼緣故?此是不知真心如何安住。一部《楞嚴經》講找不到真心,真心在哪裡?《楞嚴經》最有名的「七處徵心」,阿難也是問這個問題,心亂七八糟的,怎麼安這個心?佛不回答他這個問題,佛先問他心在哪裡?你說心不安,心在哪裡?你指出來給我看,心在哪裡?阿難也很厲害,他舉出七個地方,在內、在外、在中間,講了七個地方,我們想都想不到的,他就想得出來,真佩服他。我們大概想到心就是心臟,在跳的心臟。三時繫念中峰國師跟我們講,這顆叫肉團心,那不是我們的心。我們現在能思維想像這個是我的心。是嗎?也不是。

  這個肉團心,過去北京黃念祖老居士他講,現在醫學發達,都能換心,甲的心換到乙的身體,那個心換過來,乙他的思想生活行為他還是沒有變成甲,如果他變成甲就說明心就是這個心臟。這樣就證明,我們現在能思維想像,我們的習慣,我們種種的煩惱習氣,跟這顆肉團心是沒關係的。外國人講什麼大腦細胞。這顆肉團心都不是了,什麼大腦細胞,那個統統不是。你在這身體舉出一個就代表所有的,這個不是,那其他統統不是,還什麼大腦?還到腳底去。這個問題提出來,七處徵心。有的祖師大德註解叫七番破處。七處徵心就是你去找心找七個地方叫七處徵心。有祖師大德說這個是七番破處,破處就是阿難舉出來,佛就給他破,這個不是。到最後阿難就慌了,他真的找不到心,那怎麼辦?所以不知真心如何安住。因為你不知道真心在哪裡,不知道什麼是真心,那你怎麼住?

  禪宗有個公案,二祖慧可去求法,求達摩,在嵩山少林寺,求達摩給他開示。達摩就不理他。達摩在那邊面壁,臉對著牆壁在那邊打坐。冬天下雪下得很厚,他在外面的雪地求法,跪三天三夜,達摩還是不理。後來他就把身上配的戒刀把胳膊砍斷一隻,供養達摩。達摩看到這麼虔誠,就問他你這何苦來?你何必這樣,把手都砍掉了,是為了什麼?慧可就說了,他說我心不安,求你幫我安心。就問這個來的,請你幫我安心。達摩就直接說,好,我幫你安,你心拿來給我,我幫你安。所以現在達摩有個像,就是伸一隻手出來,那個就是要給慧可要心的,說你心拿來給我。還好慧可沒有拿刀把心臟挖出來,挖出來就死掉了,只有砍斷手臂,沒有把心臟挖出來。慧可聽到達摩這麼一問,他豁然大悟,當下他就頓悟了。頓悟他說出什麼話?他說「覓心了不可得」,心找不到。達摩說「與汝安心竟」,我心給你安好了。他大徹大悟。慧可聽了這句話大徹大悟,我們聽了這句話有沒有大徹大悟?還是聽了愈聽愈糊塗?

  禪宗是很直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他不跟你拐彎抹角。我們如果不是這種根器,跟我們講,我們不懂,我們還在那邊打妄想,想了半天,愈想問題就愈多。因此我們一般的人要經教,用語言文字慢慢跟你解釋。所以一部《楞嚴經》就是講這個,佛跟弟子辯論的提出來。辯不是強辯,是分辨,強辯就不是佛法。理愈辯愈明,因為大家要找到事實真相。所以古大德講開慧《楞嚴》,成佛《法華》,你要開智慧,不讀《楞嚴》不開智慧,一生成佛就是《華嚴》、《法華》,一生成佛的經典。

  開始發心,後來就忘失了,這就是不知道真心如何安住。不知道真心如何安住,妄心就不能降伏。降伏對我們念佛的人非常重要,我們念佛的人也不可以疏忽。我念佛就好。是沒有錯,關鍵我們念的有沒有達到經典的標準?淨土雖然不講斷煩惱,但是要伏煩惱,要伏惑,這個條件比其他法門來講容易太多了。所以講易行道是跟其他法門來比較,這個是易行道,大家都能做得到。斷惑,那個比較高難度。所以要伏惑。

  最近我們淨老和尚不斷的勸我們淨宗同修,每天要看海賢老和尚的光碟,一天看三遍,念一萬聲佛號,一年後就有把握往生。但是看也要會看,也要看出重點,我們才能得受用。如果你不懂得看重點,抓不住重點來修學,還是不得受用。海賢老和尚的光碟裡面有一句話,他講得很簡單,如果你不注意聽,不在意的聽過去,也就疏忽了。他有一句話講,念佛沒有念到一心不亂不算念佛。這一句我們聽起來好像不是什麼很深的道理,但是很關鍵。我們平常講我在念佛,我們這個念佛是在念沒錯,但是你沒有達到念佛的標準。標準在哪裡?《彌陀經》講的一心不亂。所以海賢老和尚講,念佛沒有念到一心不亂不算念佛。你去想想這句話。事一心不亂比較難,要斷見思惑;理一心要破無明,那更難。我們現在能做到就是最淺的一心不亂,功夫成片,伏惑。就是煩惱沒斷,但是念佛的功夫足以控制住我們內心的貪瞋痴煩惱,讓它不要發作起來,但是沒斷。好像石頭壓草,草要長起來,石頭把它壓著,讓它不長起來,但是根沒斷。

  在修學其他法門,伏惑的功夫只能得定,不能斷煩惱,不能超越三界六道。在所有的法門來講,這個功夫是不及格的。但是在念佛法門來講,可以帶業往生,你有這個功夫就及格了。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再去斷惑,在那邊斷惑沒問題,因為大家都無量壽,一生你就保證能不但斷惑還能破無明,這叫橫超三界帶業往生。但是它最基本條件就要伏惑,控制住,你臨終最後一念,這些煩惱妄念能夠降伏住,不起現行,不發作,心裡起念頭就是阿彌陀佛,這樣就往生了,跟佛光就相應,心光跟佛光就感應,根據這個光佛來接引我們往生,是這樣的。不是說你念佛,大家統統一定能往生。念到這樣才相應。這跟發菩提心關鍵很大。所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它是相關的。

  這裡江老居士他也舉出《華嚴經》的善財童子的一段經文,「故善財童子,每遇善友,皆啟請云: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這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每一參一個善知識,他都會跟善知識說,我已經發了無上菩提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無上菩提心。心是發了,但是要怎麼樣來學菩薩行?在生活當中怎麼來學菩薩行?怎麼來修菩薩道?遇到每位善知識他都有這句話。先表明自己已經發心,然後請教善知識,在生活當中怎麼修?發心,怎麼修?

  「是知發大心者,必修大行」,發大心你所修的行都叫大行。大行不是在外面怎麼修大行,做多大的事情,不是這個,是你的心大。比如說布施,你心量大,發大心,發無上菩提心,布施一塊錢那都叫大行。如果你沒有發無上菩提心,心量不大,你布施幾個億還是很小,小行,微不足道。所以發大心修的行都叫大行,不管做多做少,統統叫大行。發小心,不管做多大的事情,都叫小行。這道理我們要明白,關鍵在心量。所以菩薩跟凡夫,跟我們一般人,生活是一樣的,沒有特別。你看佛在《金剛經》前面示現的,他每天要去托缽,穿衣吃飯,回來要洗腳,就我們回來要洗澡,盥洗。這個示現就跟我們一般常人生活是一樣的,我們常人每天也要為了生活來奔波,就是托缽的意思。你托缽得到飲食,我們一般世間人你賺到錢,回到家裡,心要收一收,整天在外面應酬,回到家裡,你自己要有一段時間你自己心靜一靜來念佛,來收心。示現跟我們凡夫是一樣的。就告訴我們修菩薩道、修菩薩行,沒有離開我們現實生活,你在任何的工作,任何的崗位,任何的身份,統統都可以修菩薩六度萬行。

  所以「住降,正修行之切實下手處也。故次問住降。然此二問,實在相資。以覺心住,則妄心不降而降。妄心降,則覺心不住而住也。」覺心住,妄心你不要去降伏它,它自然就降。這用在我們念佛是最方便的,這個原理我們用在念佛上,心裡提起一句佛號就是覺心。你念佛的時候就是覺,忘記就又迷了。迷了怎麼辦?你想到,趕快繼續念,繼續念又覺了。我們功夫還沒打成一片就常常忘記,常忘記你心又迷了,趕快提起佛號又覺了。我們念佛,希望把這句佛號二六時中打成一片,念念不斷,念念覺而不迷,就是此地講的不降而降。妄念起來你就不要管它,不要去理會妄念,只要提起這句佛號,每個字每一句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心裡記得清清楚楚,專注在佛號,不要管妄念,這就是不降而降。刻意要去降伏妄念,妄念就愈多,愈在乎妄念、擔心妄念、害怕妄念,妄念就增加得更多,再來回憶妄念,那就更多,那你怎麼搞都搞不完。所以你就不要去理會妄念,不要擔心妄念,不要害怕妄念,不要再去回憶妄念,只要現前,這一念阿彌陀佛提起來,這樣就對了,其他你不理會,專注佛號上,這樣就是不降而降。你要另外找一個怎麼來降,怎麼樣,那又是妄念又加妄念。《楞嚴經》講「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頭上安頭。

  下面我們再選《金剛經》的一段經文來學習,「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一段,佛告誡須菩提,你請法,請問這個問題,你要諦聽。江老居士有註解諦聽這兩個字的意思,這在大乘經典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兩個字。我們聽經要諦聽,諦聽佛才講,你不諦聽他是不跟你講的。為什麼?不諦聽,你坐在這邊聽經,心裡在想其他的事情,那就沒聽進去了。現在年輕人,你叫他聽經,大概不太可能,手機帶進來,頭低低的在那邊,你在講,講完了,講什麼,聽而無聽,無聽而聽。他在看手機在撥在撥,他在聽那個,是在聽手機,他不是在聽誰講經。這個佛就不講了。因為什麼?講了對他沒幫助,他坐在那邊也難過,乾脆就去家裡電腦撥個夠,不然坐在那裡對他也沒有什麼幫助,佛講了等於是講閒言語。閒言語就是講廢話,講了對他,他一句也沒聽進去,你就不需要浪費那個時間。講經總是大家聽,各人得的利益都不一樣,這跟諦聽有關係。

  此地講「須菩提豈有不諦聽之理」,須菩提請問佛問題,佛跟他講,他怎麼可能說不諦聽?當然他會諦聽。佛為什麼要再提醒這一句?那是「佛之誡,是為大眾,及現在我們眾生」,這一句有講到我們,就是我們聽經要諦聽。如果你有雜事,在忙的時候,就沒辦法諦聽。像我常聽經的時間,效果最好的是清晨,或者是晚上半夜人家在休息,這時候沒有電話、事物有人來干擾,這時候聽是聽得最清楚。如果你一旦接觸到人,一下子接電話,一下子什麼事情,你的心都在忙那個,聽的效果就很差,常常受干擾。

  所以聽一座經,大家到講堂來聽有個好處,就是說你在這邊一個半小時,你可以專心,反正我只有一個半小時,就是聽這個經的,不做其他的事情,這一個半小時其他事情都先放下,你才能諦聽。如果在家裡,可能會有很多干擾,特別是電話。你在家裡客廳聽,電話來了,你接不接?很自然你要去接。如果你不在家裡,你家人會說某某人他去聽經了,回來你再打吧!這樣你聽經就不會中斷。現場是有這個好處。在家裡,除非你自己關起門來,外面貼個紙條,聽經時間不便接電話,聽完再說,或者先幫我留個電話,這樣可以。如果沒有的話就不行,如果再帶個孫子肯定更不行。所以到道場有這樣的一個幫助。

  下面跟我們解釋諦聽諦這個字。「諦者,真實正確也」,諦就是什麼?真實,真實的意思叫諦,我們一般講真諦,就是真實的義理、真實的道理叫諦,真實正確就叫諦。「一不可以貢高,二不可以卑下。倘犯此二病,即不能諦聽,即聽亦不能正確。有人稍研求經論,即自以為通曉佛學,此犯貢高之病。有人高推聖境,以為如此大法,我們如何能解,此犯卑下之病。貢高是慢,卑下亦是卑慢。如此聽經,即不能真實正確。是以學佛者務須免除以上二病,虛心領受,故云諦聽。既能諦聽,豈可不說。」這給我們舉出我們聽經不可以犯這兩種毛病,一個是貢高、一個是卑下。

  這兩種毛病也常常看到,有些人聽了一些經教,他自己以為自己懂了很多,到處要給人家講開示,這我常常碰到。常常碰到有些居士,都要給我講開示,他怕我不懂,給我講開示,遇到人就要跟人家講開示。過去我們華藏有個開出租車的居士,在機場遇到人就抓一個人,管他聽不聽,就要跟他講開示。所以後來有些人碰到他就趕快躲得遠遠的,敬而遠之,怕聽他講開示,一講就沒完沒了。這個犯了貢高,這個是心態就不正確了。也不可以卑下,卑下就是如此大法,就是我們剛才講的,我不敢當,這怎麼可以?我不行。這個也不行,這個叫卑下慢,自卑。貢高自以為了不起是慢,自卑也是慢,這兩種心態都去掉,不貢高也不自卑,這樣才是正確的。

  如果有貢高或者自卑,他聽的經就不能真實正確,他不能消歸自性。貢高,自以為是,實際上自己沒有真懂,以為懂了,他就真不懂。自卑的人他不敢當,不敢當怎麼辦?佛教你要成佛,你不敢當,那成不了佛,而且聽了他也無法接受。所以學佛就必須避免這兩種毛病,這兩種毛病避免,虛心領受,故云諦聽,這樣的心態來聽經叫諦聽。既能諦聽,豈可不說,既然大眾能夠諦聽,怎麼可以不跟他講?不跟他講就對不起他。他能接受,他能諦聽,你就要跟他說了。這是佛提醒須菩提,實在是提醒我們。

  所以佛講,「故云當為汝說」,意思就是倘若不諦聽就不為你說,你不能諦聽,我就不跟你講。像我們淨老和尚,他到澳洲、到海外,這些大學,他說大學請他去當教授,還有佛學院請他去當教授,他不願意接受,他不要去學校上課。他說現在的學生沒耐心,最長的耐心是十五分鐘,學校教授在上課,大概十五分鐘的耐心,正式上課只能上十五分鐘。十五分鐘後學生就心浮氣躁,要跟他講笑話,要跟他講什麼其他不相關的,正經課他就不上了。因為他的耐心只有十五分鐘的時間。過了十五分鐘,他已經心浮氣躁,心在浮動,他就沒有心情再聽你講課,你講你的,他想他的。這樣對他就沒幫助。沒有幫助,何必去浪費那些時間?就不需要。所以現在的學生要找到諦聽的都很難。六十年前,方東美教授在台灣,台灣大學的老師不像老師,學生不像學生。六十年前都這樣的情況,六十年後的今天,這個情況不曉得嚴重多少倍,多不止了。現在的學生真的心浮氣躁,心定不下來,你跟他講真實的諦理他聽不進去,感受不到。為什麼感受不到?心浮氣躁,他沒有耐心聽,心靜不下來。

  這個話就是「警策我們,在聽經時,從前知見,必須一切拋開,不可放在心裡」,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在聽經,以前我們聽過的或者看過的先放下,這樣聽你才能領會到它的真實義。如果自己心裡裝得滿滿的,講經的法師再會講,對他都沒有幫助,因為他自己有個東西擋在那個地方。或者你講一句,我想哪一句來破你,那他是要來破你的,他不是來聽你的。以前我們老和尚到香港去講經,好像一九七七年的時候,第一次接受香港邀請去香港講經。到那邊就有人給他提出警告,他說法師,我們很多法師來這裡講經,到最後都被打敗了。為什麼被打敗?被問難。他說那些來聽經的不是來聽經的。不是來聽經他來幹什麼?來找麻煩的。找什麼麻煩?有時候經講一半,他舉手他就要問問題。法師如果被他問的答不出來,法師最後就很慚愧的趕快走了,不敢再講,怕來找麻煩。所以我們老和尚到香港就有人給他提出警告,有人會找麻煩。看到很多人來不要高興,聽眾這麼多,那不是來聽經,是來找你麻煩,來找碴的。後來我們老和尚去講了一個月,竟然一個找麻煩的都沒有。這也是我們老和尚他有辯才,善巧方便,他們要問難的問題,大概在講經當中統統已經先給他講出來,他就沒得問了。他要問的,統統還沒有問都被他講出來了,他就不需要再問了。

  所以我們聽經一定要把知見拋開。對這法師沒信心,你就不要去聽他的。像我聽我們師父上人淨老和尚講經,那就是接受他講的,他講的我們可以理解。很多人聽了,他不能接受,排斥毀謗。為什麼?我們在旁邊聽了也很奇怪,這麼好的經,怎麼他還在批評?因為他沒有去聽,或者聽了他有個排斥的心在那個地方,都把那個意思都聽錯了,都把講的意思都扭曲了,把他自己的意思加進去,他認為怎樣怎樣,這就造業了。這是聽經的心態,從前的知見,不管你學什麼,先放下,這樣才是諦聽。這個講安心之法。

  《金剛經》為什麼我會提出來跟大家分享?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是過來人。我也很想找一個清淨的地方來修學多好,但是往往有很多因緣由不得你。要做一些有關弘法的事情,當然難免很多事物,而且我們凡夫現實生活也都需要衣食住行。如果你再管理一個道場,那事情更多,操心的事情更多。往往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自己有經驗,也看到其他的同修也有這種情況,自己喜歡,不要,放下,去找個山洞躲起來算了,自己修多好,要逃避現實,總是有這樣的想法。逃避現實,心能不能清淨?也不一定,你離開這些,住在山上,我們的心能清淨呢?還是不行。所以就會很煩惱,好像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後來我才想到,以前我聽到《金剛經講義》,很久沒有再聽了,你念佛伏不住煩惱,所以就想到這個來補助。

  《金剛經》講的就是這個,不要住法相,也不要住非法相。你做這件事情,執著這些事相,著了法相;不做了,統統丟掉了,躲起來了,著了非法相,兩邊都偏在一邊去了,都不對。怎麼辦?隨緣,隨你現在的因緣,在這當中不著法相,也不著非法相。在什麼環境,什麼人事當中,你都會得到解脫、得到自在,只要我們不取不著,任何的人事物環境我們就得解脫。你去逃避,未必得到解脫,只是暫時的避免,我們心裡還是有罣礙。如果你懂這個道理,你心就沒有罣礙。所以這個也值得我們花一點時間大家來學習。

  這裡舉出,你看佛示現凡夫塵勞之相,「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你看佛天天還是要忙著這個衣食,天天要去托缽,也是很辛苦。我們現在比佛享福太多了,有廚房可以煮。佛要打赤腳,下雨又不能打雨傘,這樣去托缽,要走很遠,從這山走到舍衛大城要走很遠,打赤腳,沒鞋子穿。每天為了那一缽飯,就這樣來來回回。這示現給我們,就像我們凡夫,在家出家都要為衣食。你出家了,修行,也是法輪未轉食輪先,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樣也少不了;在家人更不用說,也要為了生活在忙碌,要工作、要上班。我們在這種生活當中,你怎麼得解脫?就是教我們這個。你要逃避,你甩又甩不掉,又不能得解脫,所以教我們如何在這種塵勞裡面得到解脫、得到自在。

  佛示現給我們看,不管你做什麼職業,你看我們是苦惱眾生,無論貧窮富貴,一生都是忙忙碌碌的,窮的人為三餐奔走而忙碌,富貴的人為了賺更多的錢、做更大的事業而忙碌,大家都很忙。這就是佛示現乞食的意思給我們看,大家都為了生活在忙,忙忙忙,忙這些東西。忙完之後總是有休息的時候,你上班下班,佛示現托缽回來,吃飯吃好了,腳洗一洗,就打坐。這種示現就是我們現在生活,你工作,工作回來,吃飯,盥洗,盥洗好了不要去玩電動玩具,幹什麼?讀經,或者念佛,或者打坐,收收心。起碼你早上有半個小時,晚上半個小時,收收心。沒有半個小時,十五分鐘也好;或者你再沒時間,三分鐘也可以,總比沒有要好。所以佛門有個早晚課,早晚課怎麼訂?因人而異,看你自己的時間,自己一個人做早晚課,你自己可以自己訂。大家共修,訂個共同的。像我們淨宗,我們淨老和尚訂個《淨宗朝暮課課本》。不一定說每個都按照這個課本。如果你時間忙,你修十念法也可以,早晚十念,這個都很方便。

  總是說我們每天這麼忙碌,佛示現就是告訴我們,每天有忙完的一個時間,一個空檔,休息的時候,你要收收心來修心、來修行,我們念佛法門就來念念佛。像海賢老和尚講,念念佛,到佛堂去迴向迴向。這叫還至本處,佛去托缽乞食入大城,然後回來。像我們到公司去上班,下班回來,回到家就還至本處。跟佛回到僧團一樣,還至本處。趕快把心靜一靜,回光返照,不要去做一些不相干的事情。這就是學佛的敷座而坐。所以要把經文語句回歸到自己身上,我們自然有受用。果然能夠在尋常當中,時時返照,就是降伏,就是兩邊不著,就是念佛也才念得好。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下面我們明天再繼續來學習。我們今天說聽的功德還是迴向給福定師,願以此功德,迴向福定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