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第二次宣講)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三集)  2013/10/21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5-0033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第二十一頁,我們從倒數第三行第二句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我們對對地方:

  【誦持大悲神咒者。不被如是十五種惡死也。得十五種善生。】

  我們上一次學習到這一段。觀世音菩薩向佛報告,誦持大悲心咒,『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前面先給我們講「十五種惡死」,惡死就是我們俗話常講的就不得好死。因為人在這個世間有生必有死,這是一個常態性的情況,生老病死。我們在六道輪迴,在人間,人以及一切動物都有生老病死。好死,在中國古代講五福,一般講五福臨門,五福最後一個福報就是壽終考。壽終考就是他這個人壽命也很長,死的時候也好死,所以叫壽終考。壽終考也是五福之一,五福最後一個壽終考。俗話也講好死好生,一個人他走得好,下一個階段他再去往生的地方就好,可能比現在更好。這是我們一般講的一個情況,就是一般世俗人,沒有學佛的人,沒有改造命運的人,一般常態性都是這樣的情況,好死好生。一個人他走得好,他沒有學佛他將來往生的地方也非常好,這是可以預知的,我們可以預知。

  十五種惡死,當然我們一般人都不願意有這樣的一種惡死,這種不好死,當然是不願意。但是,業報也沒有辦法,這過去今生造的惡業,這一生受的果報。所以我們人這一生的遭遇,各人的遭遇,貧病夭獄是個人的別業造成的,水旱刀兵是大家的共業造成的,印祖在《文鈔》給我們開示。所以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一個人一出生他的八字就定了,也就是他一生命運已經定了。這定就是前世造的因,這一生果成熟了,這一生是來受這個果報的。所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就是我們要知道過去生我們造作的因善不善,我們這一生的遭遇就是,這一生遭遇是果報,過去世造的是因。欲知前世因,要知道我們過去世造什麼因,善因還是惡因,我們這一生遭受的果報就是。你從果報去看好不好,我們這一生的遭遇是遭遇到好的果報多還是不好的多,就是我們過去世造的善因多還是惡因多,我們這樣去對照也就很清楚。這些因果的理論事實,佛在經上講得非常多、非常詳細,只要我們讀過佛經,聽到這個經,對這樁事情我們就明瞭是怎麼一回事。

  所以明瞭因果的人,知道這一切都是自作自受,這不是閻羅王定的,也不是上帝賜給我們的,更不是佛菩薩安排的,完全眾生每個人自己造業、自己享受。這個業在六道裡面有善惡業,修善業感得樂的果報,造惡業感得苦的果報。善惡因果在三界六道裡面的確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一般人總是他沒有辦法逃出命運的定數,很多人都想改造自己的命運,希望自己在生活方面、在精神方面、在事業方面、在學業方面在各方面都能夠提升,都能進步,這是一般人都知道要改造命運的。但是一般人雖然有這樣的一個觀念跟想法,但是他沒有學習佛菩薩、聖賢的經典,很難改造命運,雖然想改,改不了。為什麼改不了?因為他改造命運的理論、方法錯誤、不對,所以改不了。他的認知上不正確,所做的當然也就不正確,這樣也無法改變他的命運。有的人比較偏差的,可能愈改就愈不好,也改造命運,是改成更不好,不是不好改成好的。關鍵在他認識不正確,沒有遇到善知識指導,或者遇到惡知識,那個知識他自己邪知邪見,給他指導的也是邪知邪見,他跟到這樣的老師學他當然得不到結果,這是我們可以理解的。

  所以改造命運,不是我們說講大話、唱幾條歌那就能改造命運,不是這樣的。愛拼才會贏,大家都在拼,你看他會不會贏?我看都輸。拼沒有錯,他拼錯方向了,他是去跟別人拼,那沒有用。你自己命中沒有,你怎麼拼也得不到,那個沒有用。那跟誰拼?跟自己拼,不是跟別人拼。跟自己怎麼拼?跟自己的煩惱習氣拼,儒家講「格物」,格是格鬥,好像打鬥、拼鬥,是跟自己,那才有用。因為這個問題是你自己製造出來的,不是別人,你去跟別人拼有什麼用?他方向不對了。這個佛經講叫外道,外道不是罵人的話,是方向錯了,你心外求法,你外面去找,外面去想辦法,沒有辦法。你從自己內心去找那就對了,你就有答案。在外面找永遠找不到答案,永遠解決不了這些問題,連個改造命運,命不好要改好一點都做不到,其他就不用談了,什麼了生死成佛道那真是講夢話,那是不用談。你現在命運都不能改變了,你講得那麼高,那個也是毫無意義。所以為什麼學佛要親近善知識!

  人如果一生遇到佛法,我們佛門有一句話講,人生難得,佛法難聞,就是我們凡夫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輪迴到人道來這很難得。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好像「盲龜浮木,須彌穿針」,機率很少,大部分時間在三惡道多,三惡道時間長,人天善道的時間短暫。所以在六道得到人身這很難得。但是得到人身,如果沒有遇到佛法,這個人生也是空過了;如果得到人身,再遇到佛法,那是最可貴的。因為我們這一生就有機會了生死成佛道,我們就有機會。如果遇不到佛法,那就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過去前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先生,他也是學佛的,他說有佛法就有辦法。這句話的確沒有錯,但是要真正認識真正的佛法才有辦法,如果你遇到假佛法還是沒有辦法。或者你沒有遇到真善知識給你指點也沒辦法,所謂「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你世間的聰明智慧才智再高,沒有真正懂佛法的善知識給你講解說明,憑你自己的想像你也不會理解,甚至錯解、曲解、誤解,不是願解如來真實義,是錯解了,把它曲解了、扭曲了、誤解了、誤會了,這是大有人在。

  所以今天我們淨老和尚講《大經解》,他還提到過去在台大當教授教考古學的嚴一萍教授,這個教書薪水微薄,後來就找幾個朋友去開個書店,大概是在重慶南路那個地方,那一排都是書店。老和尚以前剛學佛就喜歡去逛書店,去買書。我也有這個習氣,有這種逛書店買書的習氣。有一次他去跟他買書,嚴先生就跟他講,因為他知道老和尚學佛買的是佛書,他說這個世界上最會說大話的,最會吹、最會蓋的,就是佛。你看他在台大當教授,從世間的聰明才智來講也算是很高了,但是他對佛法是完全錯解了。所以佛講的這句話沒有錯,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智就是世間的聰明智慧,無法理解佛法。為什麼?因為佛法超越一般的常識,特別是大乘經典,都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你用世間的這種聰明才智去推測佛的境界,那怎麼可能?絕對是錯誤的。

  世間出世間這個宇宙人生事實真相,真的佛講得最清楚、最明白、最透徹,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真的是這樣,一點都不假。佛講的這些理論、方法是我們可以去證實的,所以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歷朝歷代都有修證的人。所以一直傳下來,我們知道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只是你沒有遇到真正善知識,他沒有辦法給你講清楚、說明白。遇到像淨老和尚這樣愈講愈清楚、愈講愈明白,你就知道真的是一點不假。遇到佛法我們就有辦法,這個辦法就是你要信佛,你要相信佛講的話。我們現在還是凡夫,有很多我們不能理解的。但是如果你對佛有信心,相信聖言量,依教奉行,那你就有福了,套一句基督教的話講,這個人得救了。真的得救了,因為相信佛的人格,相信他講的話是誠實語,絕不是妄語,我們能依教奉行就得救了。

  你看,佛教傳入中國,淨土修學,《淨土聖賢錄》從古代到現在,在大陸、在台灣,每個時代幾乎都有。幾個老阿公、老阿婆,也不認識字,經一字也沒聽過,有人勸他念佛發願求生淨土,他就真幹。他什麼也不懂,他是真相信,他不懷疑,相信佛講的是真的,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相信自己念佛一定可以往生,念個三年五年他真的念成功了,到現在還有。所以我們老和尚常講台南將軍鄉那個老太太,那很多台南的同修都知道。民國初年,浙江寧波觀宗寺諦閑法師的徒弟鍋漏匠,這也是近代的。這是有人知道的,沒有人知道的當然肯定還有。他們憑什麼成就?憑個信心,信佛。但是一般知識分子信佛比較難,是難信,佛法難信,淨土是難信當中的難信,一般佛法就很難相信了。你看我們老和尚講的嚴先生他就不相信,佛是講大話的,不相信佛講的話是事實,他不相信。所以,知識分子這是比一般人更難相信,更難接受。

  因此佛出現在世間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天天講,主要就是為了這些知識分子,上不上、下不下的這些人,佔絕大多數。真的上根利智的,一聞千悟,他也沒有疑問;真的是下愚的,像鍋漏匠、修無師這一類的人,這也沒有問題,很容易度。最麻煩就是當中這些人佔多數,所以佛才要講那麼多經。主要就是講經說法、聽經聞法,對一般社會大眾來講是最需要的。因為講經說法、聽經聞法主要就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佛法允許人有懷疑,你有疑惑沒關係,佛門也有一句話講,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就不悟。不疑不是不懷疑,他有疑他不知道。所以佛允許人家提出疑問。如果你信仰其他宗教可能就不行,不准你提問題。

  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經也講過,有一次他到加拿大去演講,有一個西洋人來聽,聽完之後他就給老和尚提出個問題,他說他的命運為什麼那麼不好,常常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老和尚看看,這西方人士,西方人大部分信基督教,不然就信天主教。他就問他,老和尚問他,你這個問題有沒有到教堂去請教牧師?他說有。牧師怎麼給你回答?他說這是上帝的安排。我們可以理解,牧師這麼回答,他肯定還有疑惑,他如果沒有疑惑他不會再去問老和尚,他一定還有疑問在,為什麼上帝給那個人安排那麼好,給我安排這麼不好,上帝不公平?只是這句話不敢講出來,心裡總是有這疑在。所以才會跑去問老和尚。

  所以講經說法那就有需要了,講經說法,我們看佛在經典上講的經,大部分、大多數都是有佛弟子有人請問,問問題,他為他的問題來解答,這樣說出一部經,幫助解決他的問題。無問自說的經有,不多,沒有人請問,佛主動自己說的不多,大多數有人請問。這就是說明佛允許人家提出疑問,幫助他斷疑生信,疑惑斷除他信心才生得起來,不然他信心生不起來。佛允許人家疑,佛大慈大悲,你懷疑沒關係,你有問題沒關係,你可以持保留態度,進一步來追求、來探討,找出你的問題,解決你的問題,不要去否定。最怕的就是他否定,他不學,他也不願意接觸,他永遠就不會明瞭。所以佛不怕人家有疑,怕你有疑你不來接觸,或者你去否定,這就自己造成嚴重障礙。我們一個人在這個世間上,我們是凡夫,對整個宇宙人生的事情,有些事情我們知道的,目前我們的知識可以理解的,有很多我們不能理解的;有些事情我們看到的,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現在沒看到,但是都是事實,有這事實。我們現在沒看到的、我們不知道的,你就不能說它沒有,說它沒有就很武斷,說沒有。

  像印度古時候斷滅論,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沒有了,還有什麼輪迴?如果有這種見解叫做斷見。在《十善業道經》佛給我們講,這叫斷見,斷滅見。在古印度就有這種外道,他的看法就是這樣,人死如燈滅,哪有什麼輪迴?為什麼他這麼肯定?他看到人一死就沒有了,也不曉得去哪裡,他也沒看到、也沒聽到、也沒接觸到,他是根據這樣來說這個沒有。這一類的見解叫斷滅見。另一類的見解叫常見,常見就是說,人死他還是再來做人,那條狗死了還是來生來世做狗,就是人永遠是做人,狗永遠是做狗。所以在世間有一句話講,這個人死有什麼關係?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沒有錯,如果你再投胎,經過四十九天再到人道來投胎,當然現在死了二十年後你又成年了,因為四十九天不長,你就去投胎,又到人道來了,二十年後你當然又是一條好漢,是沒錯。問題你來生能不能再到人道來?你有沒有那個條件再到人道來?這就不是我們認為可以到人道就可以到人道,因為它有條件的。如果惡業造多了,就到三惡道去了;如果能持五戒十善,那當然可以到人道來。這個才是事實真相,佛給我們說出來。說出來之後,我們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我們就知道怎麼修。所以古印度這斷常二見,你看《十善業道經》佛給我們講,不要墮在斷常二見當中,就是這兩個都是偏一邊的,不正確的邪見,就是偏邪,不對。

  現代科學發達,外國人他們也不相信上帝,以前科學不發達大家還相信上帝,現在不相信,宣告上帝死亡,誰宣告的?科學家。太空船飛到月亮,什麼也沒看到,所以他們就認為《聖經》講的上帝也不是真的,不相信上帝。所以現在人都相信科學,認為科學才是真的,其他都不是真的。但是科學能夠預測、能知道的還是有限,還是局部的,這一點我們也不能不承認。人生從哪裡來,死往哪裡去,科學家你知道嗎?你也不知道,你連你自己都不知道,別人當然你也不知道,這也是事實。所以我們一個人在這個世間,正確的態度,不能理解,我們學孔老夫子這個態度也就不會錯。人家問孔子,人死了以後去哪裡?夫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他說我生從哪裡來我都不知道,死要往哪裡去我也不知道。我們要注意聖人的回答跟一般人就不一樣,他不知,他說我不知道,他不是說沒有。你那個斷滅見說沒有,死了什麼都沒有了,還去哪裡?現在這個世間還是很多人他不相信有六道輪迴,所以自殺的人很多。為什麼?他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遭遇到困難種種的,他覺得死了就是解脫,他以為死了就解脫,反正一死了之。死了就解脫,問題就好解決,佛也不用出現在世間講什麼經,你感覺到苦你就去死不就好了嗎?問題就解決,那很簡單!問題不是那麼簡單。

  所以佛在經上,在《阿含經》,他都用比喻的,我們一般人比較能夠理解。像《百喻經》,他是用一百種比喻,讓我們透過這種比喻去體會到真理。佛當年在印度講六道輪迴,是古印度的婆羅門教就講了,不是佛出現在世間後才講,古印度就講。講的有人相信,有的人還是不相信,為什麼不相信?他沒有看到,他沒有看到他不相信。佛出現在世間也講六道,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相信,有的人是半信半疑。因此佛就用個比喻來講,佛就用比喻,他說人死了不是沒有了,是再換一個身體,換一個新的生活環境,不是沒有了。佛用什麼比喻?用牛拉車。以前我小時候看到有些黃牛在拉牛車,現在比較少見了。有一天,這條牛拉車,常常載很多貨物很重,很辛苦,非常辛苦,有一天這條牛牠就想,我為什麼會這麼辛苦?想一想,就是有這部車,讓我拉。如果我用腳把這部車把它踢壞了,我就不用拉,我就解脫了。所以第二天這條牛就用腳把牛車把它踢壞,這一下想好了,解脫了,不用拖了,從現在開始沒有車子了。但想不到過沒多久,牠主人又造一部新車來,又掛上去,繼續拉。佛這個比喻就是告訴我們,自殺沒有用,解決不了問題,不是說你現在很痛苦自殺了就沒痛苦,那更痛苦。你過去世造的業,現在不甘心、不情願的還,那你不還,下次還要再還,時間拖得愈長還要加點利息,更苦。所以老和尚過去常講,死了就不得了,不是死了就了了,是死了就不得了。明白這個事實真相,真的是死不得,死了就不得了。

  十五種惡死,在我們現實的世界上,我們看都有,特別現在更多。現在在這個地球上很多餓死的,戰爭、牢獄、冤家債主尋仇、被野獸咬死,得惡病、重病、傳染病、精神錯亂,車禍、意外死亡的、天災人禍這樣死的,很多,這些就是惡死。這個都是果報。當然是過去造惡因,所以得到惡死的果報。我們遇到佛法的確可以改造命運,的確是可以改,《了凡四訓》都講得很具體,而且了凡先生他是親身的實驗談,這不是說聽人家講的、去推論的,自己親身的經驗。所以印光祖師一生特別提倡。實在講這本書對現前整個世界的人來講,應該都是很迫切需要。因為人總是希望提升自己,精神生活、物質生活總是希望提升。如果你不懂得改造命運的理論方法,想提升提升不了,不但不能進步,反而退步,這也是大有人在,這就非常可惜。所以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到人身,又能聞佛法,這是非常難得的。得到人身,聞到佛法,這是最可貴的,我們可以這麼講。如果得到人身,聞不到佛法,或者遇到佛法他不相信,他這一生也是空過。

  我們得到人身,聞到佛法,進一步能來學習佛法,我們總是會有進步、有提升的,在精神生活方面、在物質生活方面都會有提升。我們學佛,又知道淨土法門,實在講比一般人那幸福太多了。真的一般人他自己不知道,但是他生活在一個迷惑顛倒沒有方向目標的生活當中。你看現在人的生活,一天到晚追求名利賺錢,不管他是怎麼賺的,錢縱然你賺到了,那賺到了怎麼過日子?你過的日子是人過的日子嗎?現在人真的不會生活,不會過日子,過的都是三惡道鬼的生活、畜生道的生活,過這種日子,過地獄道的生活,那不是人過的日子。所以現在有錢也不快樂,富而不樂;有地位,貴而不安,沒安全感。全球人類都是生活在這種情況當中,你說這樣的人生他的意義、他的價值,他有什麼價值、有什麼意義?沒有錢,吃得比較不好,一天過一天,一分一秒往墳墓走;有錢人也是這樣,吃好一點、穿好一點、住好一點,也是一分一秒往墳墓走,這就非常可憐了。所以我們學佛的人,我們了解佛法,又遇到淨土法門,真的是我們無量劫來累積的善根福德因緣,這點我們必須要明白。

  持大悲神咒可以避免這十五種惡死。持大悲神咒一定要配合《了凡四訓》來修學,還有《感應篇》、《安士全書》來修學,這個理論方法,我們才能真正滿我們的願。你看改造命運,了凡先生他壽命只有五十三歲,後來他延壽延到七十四歲,延長了二十一年,他命運改了。雲谷禪師教他持準提咒,他改造命運的理論方法在持這個咒,求佛力加持。現在我們用大悲咒也可以,大悲咒比較長,準提咒比較短,大悲咒比較長,都可以。但現在誦大悲咒的人也不會少於持準提咒的,準提咒雖然比較短,可能持的人沒有持大悲咒的人多,我們聽起來持大悲咒的人非常多,也可以。但是一定要配《了凡四訓》這個理論方法,我們修學才能如理如法滿我們的願,可以避免,真的是可以避免。你看歷史上記載的公案,如果你一生當中做一件大好事,他本來說應該餓死,在有一些上京趕考的考生在路中應該橫死的,他竟然沒死,而且還考中進士。算命先生,他要赴京的時候給他算的,回來怎麼他沒死?過去算命先生都很有學問,知道他一定做什麼好事,那一問,果然沒錯,做了大陰德,命運一下子很大幅度的改變了。我們現在依照淨老和尚這個佛法,有這個佛法的指導,我們能夠依教修學,我們命運的確可以很大幅度的改變,發這個心,很大幅度的改變,在佛法當中修那是更殊勝,在三寶當中種福更殊勝。我們接著看下面,「得十五種善生」:

  【一者。所生之處常逢善王。】

  上一次我們也簡單跟大家提了一下,我們持大悲咒避免十五種惡死,「得十五種善生」,這是說明我們還在六道生死輪迴,還在生死輪迴。換句話講,我們沒有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還在六道裡面,這一生死了你還要再去生,你要去哪裡生,往生,你往哪裡去生?我們持大悲神咒可以得到十五種善生,第一個是『所生之處常逢善王』。你往生去的世界,那個處所,「常」就是你常常遇到,遇到「善王」。善王就是,因為三皈、五戒、十善,在儒家講就是《弟子規》,道家講《感應篇》,佛家講《十善業道》,這三種,倫理、道德、因果教育來教化人民,這樣的王就叫善王。就是教十善的,教你修十善斷十惡,以這個來教導人民,這樣的國王就叫善王。如果教你造十惡業、教你貪瞋痴慢,那叫惡王,教你造十惡業的。

  我們想要常常逢善王,我們當然,從因果來講我們要修善,善跟善它才會感應,那惡跟惡它會感應。我們要修十善,我們就會感應我們出生的世界國家地區國王都是好的,很好的善王。你有修善,你也才能認識什麼是善王、什麼是惡王。現在社會有些人他迷惑顛倒,把惡王當作善王。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自己的心惡,跟惡感應,那個善王他看不順眼,因為跟他的心不相應。所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就是這樣。這是我們持大悲咒,觀音菩薩當然會幫助我們斷這個惡習氣,增長善的習氣。雖然沒有出六道,但是幫助我們斷惡修善,所以我們生的地方都是好的國王。現在好的王也很難遇到,因為現在全世界的人類大部分都是貪瞋痴,造十惡業的多,所以你說能感應到什麼好的善王也很難。

  現在老和尚最讚歎就是斯里蘭卡,大概是現在我們淨老和尚他認定的善王,斯里蘭卡的總統是善王。老和尚勸他建佛教大學他馬上蓋,勸他建宗教大學他也答應了,他用三皈五戒十善教化人民,佛教國家,他有去落實這個佛陀教育在民間。泰國是佛教國家,但是它沒有把佛陀教育落實在民間,以佛教的經典來教導人民。那斯里蘭卡它做到這一點,所以現在老和尚講經常常提,非常讚歎。斯里蘭卡以前我只是幫助,我也不了解,二OO四年它們那邊有海嘯。強帝瑪現在是國師,他來基金會住了二十幾年,那一年來華藏找我,大概我想一定是簡豐文請他來的,因為我在基金會出家。我們華藏捐了一些錢給他去蓋房子,維護房子。那想不到八年後有這麼一個因緣,我們老和尚到那邊去,去講經,這個因緣也非常難得,也非常殊勝。所以現在斯里蘭卡的總統,我們老和尚在公開認同他是善王。

  其次就是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現任首相納吉總理,他支持漢學院的建立,他也是善王,他才願意做這個善事。如果不是善王他不會來做這個善事,他搞自己的名利去了,他不願意做這個好事,他也不認識,也沒有這個心去做。古時候帝制時代也有很多善王,也有很多惡王,總是善王跟惡王,跟人民造善惡業息息相關,一定是這樣。不管是專制,或者民主,這個領導人好不好,跟人民都有密切關係。人民如果都造惡,你說怎麼會感應到好的領導人?這也不可能。如果人民修善的多,感應的一定是好的領導人,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道理。持大悲咒,觀音菩薩也幫助我們斷惡修善,增長善心,所以「所生之處常逢善王」,常就是你生生世世都會遇到好的國王。

  【二者。常生善國。】

  第二個是講環境,物質環境,第一個是講人事環境,這是講物質環境。『善國』,就是這個國家地區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資源豐富,這個國家就是「善國」。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如果這個時代、地區的人民有福報,那福報怎麼來的?就修善來的,斷十惡修十善來的,有福報,這個地區它的七寶會非常多,而且那個質量就很好,有這個七寶,連帶其他的資源物產就非常豐富,非常好。這就是我們一般講的地理風水,國家地區這就物質環境,我們生活環境。人事環境好,物質環境也當然跟著好,所謂境隨心轉,這個境界、環境是隨人心在轉變的,人心好,這自然環境它就好,就美好;人心不好,自然環境它就不好。所以地理風水,的確有它的地理風水,地理風水主要關鍵還是在人心。

  在大概十幾年前,十六、七年前,有一次我到美國去,那一次好像去底特律,去那邊講經,底特律那個城市好像做汽車的很多。那邊都市還不錯。有一天講完,同修就說,悟道法師,我載你去一個地方,你千萬不要下車。我說那麼恐怖怎麼不能下車?你下車,可能有人拿槍就打你。我說這麼恐怖!但是他建議我還是要去一下,他說你只要不下車就好了,下車可能會被打死,那個地區治安就不好。那開到那個地方,真的跟那個市區,怎麼同樣在底特律的地區,那兩個環境完全不一樣。那邊進去就覺得很恐怖森森,那個牆壁塗鴉亂塗。這說明那邊造惡業的人多,搶劫的人多,聽說你到那邊去加油,不小心就被搶了,連命都沒有,那造惡業的多。你一到那個地方,你感覺那個地區氣氛就不對,不舒服。沒有造那個惡業你就覺得很安詳,氣氛很好。這不是那個地方的問題,是人,那個地方人心的問題,人造作善惡業的問題。

  所以我們善跟善感,人事環境遇到善王,物質環境生到善國,我們生活就沒有憂慮。現在整個地球也充滿了很多危機,第一個糧食聽說減產,已經不如以前,七寶也一直減少,七寶也減少。你看我們台灣基隆金瓜石,以前日據時代金子很多,都被挖光了,日據時代就被挖光。福地福人居,這是一點都不迷信,所以這個風水地理,的確有它的風水地理。但是這個好的地方也是要好人去住,如果那個壞人去住在好地方,沒有幾天也被他破壞了;這不好的地方,如果好人去住,過沒多久也會改善。所以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境隨心轉」,這才是事實真相。持大悲咒我們可以生到善國。

  【三者。常值好時。】

  『好時』,「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這我們佛門一句話。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心清淨平等了,的確是這樣,清淨平等就是這樣。如果心還沒有達到清淨平等,時還是有好、有不好,日子還是也有好、也有不好,地方也有好、也有不好,因為我們修行沒有達到那個層次,還是有差別。所以在古禮講,《閱微草堂筆記》講,「卜日見禮,卜地見書」,在《閱微草堂筆記》裡面講,現在我們農民曆標什麼吉日、什麼凶日,根據禮來的,禮又根據《易經》八卦這樣推演出來的。這個又講,《淨土集》裡面講,我們老和尚摘錄《閱微草堂筆記》,紀曉嵐那個節錄。他說「苟無吉凶,聖人何卜」,說如果沒有吉凶,這個卜事也是聖人做的,如果沒有吉凶那聖人何必要卜?說明我們凡夫還會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那就有善惡,是非善惡、吉凶禍福,就有這些;如果你不起心、不動念,什麼都是佛境界,關鍵在這個地方。

  所以現在看日子,我們佛門是不講求這個,也不完全說不講求,因為佛法也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恆順各地方的風俗民情。這是佛教它很偉大的地方,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世間的習俗它不會去違背你的,它隨順你。所以有一些同修學了佛,知道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不用看日子。但他家人沒學佛,那家人沒有學佛他心有罣礙,你就要慈悲一點,不要讓他罣礙,你去隨順他。那我們知道這是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只要持戒修善,沒有不好的,你走到哪裡都好,什麼時候都好。但世間人他不明瞭,他有罣礙,你就要隨順他,不要讓他生煩惱。在一般來講,《禮記》聖人制定這個,我們可以隨順世間聖賢這個做法。當中也有他的道理,如果一般人,的確有他的道理。選擇,比如說有六天不能去探病的。這以前我在十幾歲的時候,喜歡去逛路邊攤,看賣藥的,我給人家買那個藥吃了一肚子。什麼苦瓜丹,什麼國術跌打損傷那個運功散,我吃了一肚子,以前常被騙。

  有一個李善人,宜蘭人,現在不曉得還在不在?道教的一個道士,擺在路邊弄個檀香爐,在那邊勸善,講麥寮借屍還魂,又拿報紙出來,我看了很有興趣,這就勸善的。他就講這六天不能探病的,「神仙留下此六日,探人疾病替人亡」,我就記住了,所以我現在翻那農民曆,今天不可以探病。但是他有解釋,我們一般人沒有解釋,這一天不可以去看。他說如果你家人生病,你也不理他,這不是這樣的。他是說勿探病,是這個朋友你很久沒有見過他,他生病之後,你也沒有去看過他,很久沒有見過他,他生病之後你也沒有見過他,現在聽說他生病,你要去看他,如果遇到這六天當中的一天,你這一天不能去。但是你家裡的人生病沒關係,你一定要去看的。而且如果你看過一次,那也就沒關係。是說沒看過,第一次,很久沒見面了,剛好碰到這一天你就不要去。如果你念佛的功夫很好,也沒關係,去了也死不了,那沒功夫的人最好還是避免。它這個要註解、要講解。所以他講一些道教的東西,他就像老和尚講經一樣,所以我也比較能接受,他有講一個道理。

  所以看一個時辰這些,在我們凡夫來講,也有這個事情,我們也不能去否定它事實的一個存在。凡夫你起心動念,你有分別執著,當然就有這些問題;沒有分別執著,當然這些問題都不存在。所以「常值好時」,好時就是說好年冬。但是現在台灣賣的好年冬,那不是好年冬,那騙人,那個吃下去就會死翹翹的,那不是好年冬。就是豐調雨順,國泰民安,就是時間它沒有好不好,時間哪有什麼好跟不好?這個好時,我們說好的時節,就說在這個時段發生的事情都是好事,那就是好時。比如說這個時間,大家學習傳統文化的人很多,大家很踴躍,在這個時段裡面特別的興旺,這就是好時。大家都在做好事,學做好人,這個時候就好!時間它哪有什麼好不好?如果這個時間大家都在幹壞事,那這個時間就不好,是這個意思。因為時間本身沒有好不好,是人的問題,人有好、不好,時間沒有好、不好。所以好時這個意思我們要明白。

  【四者。常逢善友。】

  好的朋友、好的鄰居,這也是人事環境,善友就是他都修善。你多親近善友,對我們這個德行,斷惡修善,會增長。我們『常逢善友』,對我們斷惡修善就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儒家也教我們要遠離惡友,常常親近善友,這好的你要多親近,惡友你要遠離。為什麼?近朱則赤,近墨則黑。你多親近惡友,我們自己又沒功夫,那也必定受影響,慢慢的被他薰習,那也是變成惡習氣。多親近善友,我們也會受他影響,慢慢薰習,我們原來一些不善的慢慢也會改善了。所以現在「常逢善友」,這真正在修學,有修有學的人我們都要多親近。有時候也有善友、也有惡友,這個時候自己要有個選擇。

  在二十年前,我到汐止蓮社講經,講台語的《無量壽經》,有一個王居士,做鋁門窗的,他這生意做得不錯。那個時候他也去聽經,聽經他就是負責載我回華藏,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他負責送我回去。王居士的同修負責載我去,他們兩個人一個人負責一趟,一個負責接,一個負責送,他負責送我回來。他這個人他也沒有什麼不良嗜好,也是很顧自己的家庭、很顧事業,也很實實在在做鋁門窗的生意,做得都不錯,兒女也都很好。他也不抽煙、不喝酒,也不賭博,吃喝嫖賭這些不好的習氣他沒有。但他就有一樣習氣,喜歡釣魚。有一天,有段時間他載我去講經,他說師父,你最好不要出國。我說為什麼?你一出國,我沒有來聽經,沒有送你回來,我就會跑去跟那些釣魚的朋友,他就去,就去釣了,他說你最好不要出國。我說以後我出國你也不要去。他說他很難把持。有一次他講到生煩惱,他說我什麼吃喝嫖賭什麼不良嗜好都沒有,我就只有喜歡這一樣,難道也不行嗎?我說這樣也很嚴重,這樣殺生,你跟牠結冤仇。

  後來他也慢慢能接受。剛開始《無量壽經》一部他讀沒有十分之一,他就受不了,趕快要跑去外面,他的同修比較有定功,一次能夠讀一部,他受不了。我說沒關係,你能讀多少算多少。後來慢慢提升到一次可以讀半部,後來經過幾年之後一次可以讀一部。我說這樣就可以了,有進步。後來我就跟他講,我就勸他,你就不要去親近釣魚的朋友,你一看到他,你手又癢了,看人家釣你又跟著去。我說你就來蓮社,來這裡念佛念經,多親近這些善友,你就不會去造殺生的業了。我說這個緣關鍵在你怎麼去選擇,也有善緣,也有惡緣,看你選擇哪邊?如果你選擇那邊,當然就會受影響,也會去造惡業;你選擇這邊,不會叫你造惡業,只有叫你修善業、修淨業。所以我們有好的同參道友也是我們修學成功、失敗一個很大關鍵。

  你看我們淨老和尚到台中蓮社學經,他出家之後還去學五、六年,一共在李老師那邊學十年。十年,他有找六個同學,他複講講經的時候,聽眾只有六個人。跟老師見面一個星期才一次,因為李老師很忙,一個星期講一次經,就利用聽經時間跟老師碰面。十年當中,跟同學相聚的時間長、多。所以要有師,也要有友,師、友這個很重要。我們如果發心持大悲心咒,也會常常遇到善的朋友,善的同參道友,你這一生、來生也是會遇到。我們再看下面:

  【五者。身根常得具足。】

  以上四條它是講我們出生的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還有時節因緣。第五個就講自己本身,這身體『身根常得具足』,「身根常得具足」就是說我們的六根不會欠缺的,就是身心健康的,六根具足的,這叫身根具足。我們在《感應錄》裡面看到有一些人他身根不具足,念大悲咒、念觀音菩薩、拜觀音菩薩,拜到好的也有。我記得裡面有個公案,講一個瘸子,就是腳站不起來的,在地上爬的,就是當乞丐。像現在我們在街上也有看到,腳斷那些殘廢的人,在地上爬的,這很可憐。這個人遇到一個出家人勸他念觀音、拜觀音,後來真的他有心去求,有求必應,拜到有一天感應,他突然站起來了,他本來都用爬的,怎麼突然可以站起來?那個腳可以走路了。後來就發心出家,後來竟然變成一個很莊嚴的出家人,《觀音感應錄》裡面這個公案。這六根不具足的,如果他有善心,我們可以勸他念觀音。

  但是這個勸我們也要觀機,因為有殘疾的人特別有自卑感,你勸,你不要傷到他的自尊心,傷到他的自卑心,反而他更不能接受。所以對這樣的人我們要特別對他恭敬,不要讓他感覺說我們在輕視他、在瞧不起他,不要有這種感覺。這在《太上感應篇》也有,因為這個人他已經遭遇到這樣的一個果報,也很不幸。有時候你要同情憐憫也要看情況用什麼方式,有時候你同情憐憫反而傷到他自尊心,這就是要很小心的。最好我們就拿個《感應錄》給他,這個送給你看看,這樣就好。如果不是很了解你不要講太多,你這是過去造惡業,現在得這個果報,趕快念觀音菩薩。我看他在一氣之下,本來想要接受,聽你這麼一講,他就打從心裡上不能接受,這你要觀察。所以在《內典研學要領》講經也是要看,經上講那個六根不具什麼,看看在場有沒有坐輪椅的?如果有坐輪椅的,那你這念一念輕描淡寫帶過去就好了,你不要講的特別深入,傷到他的心。這在《內典研學講座》裡面教我們要注意這個事情,因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六者。道心純熟。】

  『道心』是修道之心,『純』是純正不夾雜,『熟』是成熟。念大悲咒,幫助我們修道這個心達到純淨純善,「道心純熟」,我們修行就有成就了,就能成就道業。現在道心不成熟的比較多,成熟的比較少,主要還是要靠我們修,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特別是要有耐心。我們修學還沒有成就,不管遇到什麼困難要咬緊牙根,要能夠忍耐,不要退心。很多人遇到一些障礙他就退心了。要達到道心純熟,聽經聞法就非常重要。以前我們在圖書館有出家眾,住不久他就要離開。一直到我們現在搬到信義路來,這裡出家眾有很多人離開,有的人正想要離開。這個我並不感到意外,因為我是常常勸大家有時間多聽經,你看我有時間我聽一個小時,聽個幾十分鐘,我都會坐下來聽。如果不聽經聞法,不明道理,我們是凡夫,一天到晚起現行的都是貪瞋痴慢這些煩惱,外面再接觸到這些人事物,勾引我們生煩惱的,順境、逆境,一天到晚周圍都有,這些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會引起我們生煩惱,你聽經聞法才能壓得住。如果你不聽經聞法,不明道理,遇到這些順境、逆境你不曉得為什麼,你想不開的,你想不開你一定會走。以前我住在華藏圖書館住了十二年,那個環境很多人不敢去,莊行法師現在住在雙溪,你去問他就知道,館長那個脾氣也是夠不好。

  今天時間到了,有待下回分曉,明天晚上我們再來跟大家分享,我們今天就學習到此地。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