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第二次宣講)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九集) 2014/5/4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5-0049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我們今天還是接著看第二十七頁第五行,最下面一句,「空觀心」這一句看起。這是觀世音菩薩講大悲心陀羅尼相貌形狀,十種心的第五種心,第五種:
【空觀心是。】
昨天我們引用地藏三經《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下唯心識觀,地藏菩薩講唯心識觀,後面又真如實觀,兩種觀道,來補充解釋我們這句經文『空觀心』。「空觀」,一部《大般若經》都是講空觀,我們也引用《金剛經》來補充解釋。昨天我們引用《占察經》蕅益大師的註解,這就是以經解經,以其他的經來解釋這部經。黃念祖老居士《無量壽經大經解》就是引用一百九十幾種經典以及祖師大德的註解,這個經論註解,來解釋《無量壽經》,就是以經解經。這部經講得比較簡單,我們引用其他經講得比較詳細的,跟這一句經文有相關的,來做個補充解釋。
昨天我們引用唯心識觀,這唯心識觀我們昨天跟大家分享到第一百八十二頁,我們昨天學習到第三行。「若心無記,不知自心念者,即謂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識觀。」我們看祖師的註解,「設有外境當情,即是慧心失照,不可不覺察也。初觀境唯心竟。」這個無記我們昨天也跟大家學習過了,就是祖師給我們解釋很清楚,這個無記跟我們一般唯識講的三性,善、不善、無記,那個意思不一樣。一般唯識講的無記,是它這個心也不是想善,也不是想不善的,這就叫無記。這個地方講的無記它的意思是你忘記唯心識觀了,忘記了。忘記,我們又不知道外面這個境界是我們自己心念頭所生的。
即謂有前境界,就是我們還是跟以前一樣,就是現前真的就有這個境界。這就是把現前的境界以為外面真有這個境界,我們現在迷就迷在這個地方,以為外面真有這個境界,不知道外面的境界它是我們自己心念現出來的。如果離開我們的心想念,這些境界都不存在。如果我們忘記唯心識觀,忘記了,我們又跟以前一樣,跟平常一樣,又是認為當前的確是真有這些境界。好像我們現在看到這個宇宙這些萬事萬物,我們都會認為真有,現前我們看到的,我們可以接觸到的,真有這個事情。不知道我們現在看到、接觸到這一切萬事萬物都是我們自己心想念現出來的,我們現在就是不知道這樁事實真相。所以註解給我們講,設有外境當情,即是慧心失照,慧心就是我們提起觀照這個心,就叫慧心,慧就是智慧,這個慧心失去,失去觀照,那我們又迷了。
所以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有一條也是講般若,就是般若不能剎那離開的,剎那離開我們又開始迷了。般若,在古大德講經常講,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我們現在依文字般若要提起觀照般若,提起觀照般若才能證實相般若,這是我們要常常提起的。不過我們功夫還用得不熟悉,大部分都是常常忘記。所以要修唯心識觀,最好這篇大家可以帶回去每天念一遍,或者念三遍,照三餐念,這樣或許會比較提醒;如果不念,又忘記了,等一下又轉頭即忘,如果要這麼修。修這有什麼好處?幫助我們看破,當然不是說每個人都需要這麼修,各人根器不一樣。所知障比較重的人,或者煩惱障比較重的,這是有需要,所知、煩惱都比較重,是修來幫助我們看破。看破就是看清楚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真相你看出來了就叫看破。看破之後這個放下就很自然,絲毫就不勉強。
現在我們念佛人大家都知道,要看得破、要放得下,大家都知道要放下,但是真能放下的人還是非常少,真的一萬個人念佛難得有三、五個。這是大概四十年前,台中蓮社李老師講的,台中蓮社的蓮友二十幾萬,念佛真正有瑞相往生的,一萬個人當中大概只有三、五個,三個、五個。四十年後的今天,那可能比四十年前就更少,一萬個人當中難得有一個,這是愈來愈少。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關鍵還是對這個世界沒有放下。我們進念佛堂,主七師都會提醒大家,放下萬緣,提起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這就變成我們打佛七念佛堂主七師的口頭禪,常常提醒大家。但是真放下的人還真不多,非常少。我們看到別人放不下,回頭想想自己,有放下嗎?想一想自己,跟他們一樣,也是沒放下。為什麼放不下?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認識不清楚。不了解、認識不清楚就是沒看破。真看破他就真能放下。如果說我看破了還放不下,那沒有真看破,認識還是不夠,沒真看破。真看破,他這放下是很自然的。所以這些觀照也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的。我們對於這身心世界真正能看得破、放得下,我們念佛功夫當然就得力。真的若一日到若七日,最多七天就一心不亂,這是一點不假。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經文,「又守記內心者,則知貪想,瞋想,及愚痴邪見想,知善,知不善,知無記,知心勞慮種種諸苦。」我們看祖師的註解,「眾生無始以來,由於自心所現境界不了知故,但能向外妄生分別,不能反觀內自心相。」這一段蕅益祖師給我們講,眾生無始劫以來,由於自心所現境界不了知故,對於我們現前見到的這個境界不知道是自己心現的。但能向外妄生分別,我們不知道這一切都是我的心現的,不知道,這個心就向外面,我們就向外妄生分別,在外面取虛妄的這種念頭分別執著。因為不知道是自心所現,所以向外妄生分別,問題出在這裡。我們佛法叫內學,經典叫內典,要向內心去找。我們向外妄生分別就不能反觀內自心相,他不能反過來回頭去觀照自己內心的心相,大悲心講的形狀相貌,不知道回頭去觀照自己內心這些心相。
所以佛法講外道,其實我們如果不懂反觀內自心相,這不但沒有學佛的人是外道,這個外道不但是其他宗教、其他沒有學佛的人,他心外求法,他不知道回頭往內心去求,就變成外道。縱然我們學了佛,甚至出了家幾十年,也是心外求法,不知道回頭反觀內照,還是外道,這叫門內外,佛門內的外道。佛門外的外道我們知道,佛門內的外道很多人他不知道。因此我們不學習這個經教,雖然學佛,還是外道。外道也不是罵人的話,就說你方向不對了,你都是心外求法,你心外求法解決不了問題的,不要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連像袁了凡要改造命運都辦不到。我們看《了凡四訓》,你看雲谷禪師怎麼對了凡先生開示的,就教他你向內心去找、去觀照、去反省、去檢點,他真的命運改了。現在人他不懂這個道理,所以學佛修行,不要說成聖、成賢、成佛菩薩、成羅漢,就連個改造命運都達不到,問題就是心外求法。
這個地方就給我們講出來了,「今由善修唯心識觀,知境唯心,心不外馳,故想起即知,不隨想而漂墮也。」今由善修,這個地方「善」這個字很重要,今由於善於修學唯心識觀,這個修加一個善,什麼叫善?我們簡單講,你會修了,你會了就叫善,你不會就不善,會了就叫善。怎麼樣才能會?這個經、註解多讀,給它念個一千遍,老和尚常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們根器比較鈍的,不像六祖他聽個幾句就一聞千悟,我們要讀一千遍,你這印象深刻,它就有起作用,就知道怎麼去修了。總是我們老和尚講,不管修什麼法門,關鍵原則都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時間要長,要有深度,它才起作用。我們一般這種根器,你時間不夠,它深度就不夠,深度不夠就起不了那個作用,不管修什麼法門都是一樣。這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的,我們一定要知道。今由善修唯心識觀,就是我們真的會修唯心識觀了,知境唯心,知道外面這個境界,不管什麼境界,都是自己心念所生的,心就不外馳,心就不會往外去攀緣,就不會往外跑了。這個心不外馳,跟《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一樣的道理,你六根往外跑,把它收回來,心不要外馳。所有佛法修學的法門,大乘小乘、顯宗密教,都是這個原理原則,只是那個方法不一樣。
現在我們老和尚,早上我們開中華傳統文化儒釋道教育學會理監事研習會,我們老和尚前幾天他寫了學習漢學的辦法,用《群書治要》做一個學習的科目,六十六種,不招學生,招研究員,一個研究員選一部書去深入十年。如果有人發心,這個十年要每個淨宗學會去認養一個,在馬來西亞認養一個研究員,然後每個月要發薪水給他,還要照顧他的家屬,如果他有老婆、小孩、父母,還要照顧,讓他無後顧之憂,十年專心深入這一門。他深入這一門也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讀這個是世間書,但是老和尚用的是佛法的戒定慧,原理原則用這個佛法。這個原理原則他套在學任何的一門學問,那都變成佛法。所以其他宗教也可以,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道教都可以。你只要用戒定慧這個原理一門深入,讓你心定下來,你智慧本來就有的,現在這戒定它是一個手段,目的是要開啟你自性的般若智慧。你自性般若智慧現前,整個宇宙怎麼來的你都通了,你就知道了。所以他用的原理原則是這樣。但是要照這個原理原則去修。這就是內學,向內心去學。
如果不懂這個,就心外求法,心外求法他永遠找不到宇宙起源怎麼來的,他不可能得到答案的。現在科學家找找到阿賴耶了,但是阿賴耶怎麼來的他不知道。為什麼?因為他心外求,他往外求。所以他透過尖端科技已經觀測到阿賴耶三細相,怎麼來的?他問題還是沒辦法解決。他必定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依照佛教導的方法,回頭向內心求,那就找到。這是東方,還有古印度,儒釋道,都是用這個方法修學。西洋他們都是心外求法,所以他學的都是知識,知識知道的有侷限性,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所以這裡講唯心識觀,知境唯心,你知道這個境界都是自己心想的,心就不會往外跑,心不往外跑你就是會提起觀照功夫。提起觀照功夫,故想起即知,心這個妄想起來你馬上就知道,你馬上就發現。知道之後你就不隨想而漂墮,不會隨著煩惱妄想漂流墮落。但是這要提起高度的這種警覺觀照功夫。
「貪瞋邪見,根本三毒,一起便知」,一起就是你現在起這個心,貪心起來了,瞋恨心起來,或者邪見,邪知邪見的心起來了,一起你就發現,你就知道了。「知便不令相續」,一旦你知道,你就不會讓它繼續下去了,才起這個念就覺察到了,錯了,我們就不會讓煩惱一直相續下去。我們修學世間的善法,這是從修學世間善法做起,是要用這個功夫,古人都用這個功夫,不但佛家,儒道都用這個功夫。你看儒家它們講常惺惺,常惺惺就是我們用比較淺顯的話講,就是你時時刻刻頭腦保持很清醒這種狀態,不迷惑,就是佛法講的覺照功夫。「阿含經中所以貴知惡也」,《阿含》是小乘經典,貴知惡也,就是你這些煩惱是惡法,一起你就知道這是惡法,不對,不讓它相續,不跟惡法相應,必定就跟善法相應。
所以,「與信慚等善法相應,名之為善。與無慚等惡法相應,名為不善。俱不相應,名為無記。」在唯識百法裡面給我們講,那天有印給大家,百法有十一個善心所跟善法相應,跟惡法二十六個煩惱這些相應就不善,跟善跟不善都不相應叫無記。「知此三性差別,則必能斷不善無記,令其恆善。」知道這個三性,我們起心動念有這三種性質的差別,一個善、一個不善、一個無記,知道這個差別,則必能斷不善、無記,這個不善的惡法斷掉,無記也斷。無記雖然它不屬於善、不屬於惡,但是它屬於無明覆蓋,不明瞭,所以那也要斷。要提起這善法,令其恆善,就提起善心所,提這個善法。
下面講,「知心勞慮種種諸苦,則必能息虛妄塵勞,令證寂滅一心法界矣。」如果我們真正知道這一切都是自己心生的,心生起的勞慮,勞就是疲勞,慮是憂慮,種種諸苦,知道這一切都是自己心生的,外面沒有,外面沒有這個境界。如果真正知道,則必能息虛妄塵勞,虛妄的塵勞就止息下來了。止息,令證寂滅一心法界,就可以證入寂滅一心法界,滅什麼?滅煩惱,這個煩惱它不存在。煩惱它本來就是空的,但是我們不知道,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我們念佛念得很久,實在講一點消息也沒有,這不是說佛法不靈,關鍵在我們沒有放下,沒有放下萬緣,我們心不是真正在念佛,還是念這些塵勞妄想,念這些。如果我們真能夠把這些虛妄的塵勞妄想換成念佛,那很快就成就。但是我們不知道外面這些境界是我們心裡想的,我們總是去攀緣這些境界,受這些境界的干擾影響,那干擾,我們這句佛號念得功夫不得力。因為大勢至菩薩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但我們怎麼攝就攝不住,我們也很想淨念相繼,就是淨不下來。原因就是我們對這個事實真相不知道,認為外面是真的。
如果我們念佛功夫得力,你這句佛號可以控制住煩惱,那就叫得力。比如說我們貪瞋痴這些煩惱要起來,馬上轉成念佛,這煩惱馬上就止息下來,這句佛號就叫得力。如果我們念佛這個煩惱還是壓不住,境界現前煩惱還是控制不住,這就是念佛功夫不得力。那不得力還是要念,不得力才要繼續念。這個念我們有這些觀照的補助,的確也是一個補助的辦法。但是大勢至菩薩他強調是「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需要再借用什麼方便法,就做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兩句,當然就不假方便。問題這兩句做不到,這兩句做不到可能就要有個方便法,方便就是補助,就是我們一般講叫正助雙修,如果念佛功夫得力當然就不需要。這個提供給大家參考,如果你根性大利,不需要那麼麻煩,一句佛號提起就伏住煩惱,不需要。如果還伏不住,可以參考其他的經,這些都是個補助方法,幫助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
我們再看下面這個,「(子)三觀門成就」。前面這個是「(子)二善知心相」,善就是真正知道外面境界都是自己心念這個相所生的。這段是講觀門成就,你修唯心識觀成就的境界。請看經文,「若於坐時,隨心所緣,念念觀知唯心生滅。譬如水流燈燄,無暫時住,從是當得色寂三昧。」我們看註解,「前論修觀,通一切時及一切處。今約入定,則四威儀中,坐為最勝也。」這段經文是講打坐,我們生活當中四威儀行住坐臥,前面論這個修觀是通一切時及一切處,就是行住坐臥都可以修的,不管在什麼時候、在什麼處所,你是行還是住、還是坐、還是臥都可以修。這段經文講,今約入定,這是特別指四威儀當中坐的時候,打坐,四威儀中坐為最勝,就是打坐,修定打坐最殊勝。不管修什麼法門,這個坐它是四威儀當中很主要的一部分,不管你是修禪,禪堂有打坐,修密也有打坐,我們念佛也有靜坐念佛,修什麼法門都有。
「知惟心生」,坐的時候,你起觀照,「則色本無生,知唯心滅,則色本無滅,故得色寂三昧。」你靜坐的時候你起觀,知道這一切境界隨心生的,唯心所生的。這個色就是我們看到的一切物質現象,我們看到整個世界、整個環境這些人事物。知唯心生,就是這些從哪裡來?從哪裡生出來?自己的心生出來的。你知道這是自己心所生的,色離開我們這個心它就沒有了。則色本無生,現在它那個生就是無生,不是它自己生的,是我們的心生的,色它沒有生,我們心生它就有,我們心滅它就沒有,那色本身它沒有生,是我們的心生才有。不知道這個道理大家能不能體會?你一定要回歸反觀自己內心,這些從什麼地方現的?我的心現的,離開我們這個心,外面那個境界都不存在。所以知唯心生,則色本無生;知唯心滅,則色本無滅,生跟滅是心在生滅,色它也沒有滅,不是色在生滅,而是我們的心在生滅。所以色說生了,色沒有生;色滅了,色它也沒有滅。不是外面的色在生滅,是我們自己的心在生滅,外面的色是隨我們的心在生滅的,不是它自己生滅的。你真正知道了,就得到色寂三昧,寂就是寂滅,寂是什麼?生即無生,滅也是沒有滅。從生滅都是講我們心的生滅,外面的色隨心生滅,不是它自己生滅。真正知道了,你就得到了色寂三昧。色寂三昧,你看到這個你就心定下來了,不管看到什麼境界心就定了。三昧是印度話,翻成中文的意思是正定正受。
「又心生滅相,譬如水流燈燄無暫時住,則剎那才生,無間即滅,無容從此轉至餘方,既無動轉,心相本寂,心既本寂,色豈不然,觀色唯心而悟本寂,故名色寂三昧,非謂色寂而心不寂也。得此三昧,是圓五品觀行即佛。初正示觀門竟。」上面給我們講,知唯心生,則色本無生;知唯心滅,則色本無滅,所以得到色寂三昧。又心生滅相,我們自心這個生滅相,譬如水流燈燄無暫時住,我們看到流水,跟以前點油燈、蠟燭,這是用這個東西讓我們去體會,我們心的生滅就像水流燈燄它沒有暫停的,無暫時住就是沒有暫停的。則剎那才生,無間即滅,它生滅的剎那太快了。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外面這些境界相,這一剎那跟下一剎那實際上不一樣。
那個剎那我們很難體會。老和尚講《華嚴經》那個《妄盡還源觀》,《華嚴》修五止六觀,舉《菩薩處胎經》,釋迦牟尼佛問彌勒菩薩,這個妄念到底它的生滅速度有多快?彌勒菩薩講,一彈指三百二十兆次的生滅,這樣一彈指三百二十兆。老和尚說如果彈得快的一秒鐘可以彈四次,現在好像增加彈到六次。現在,我昨天聽了,原來一千二百兆,後來一千六百兆,現在好像講到二千一百兆,現在是一秒鐘彈七次、八次。我們就不要講那麼多,就這樣彈四次,一秒鐘彈四次的話,這樣一剎那就三百二十兆過去了,我們怎麼會知道?因為我們心的生滅剎那太快。那心生滅剎那太快,我們現在看到境界相好像沒有什麼,我們現在就不要講那麼快,我們也體會不到,那八地菩薩才見得到,我們現在講一秒鐘,這一秒鐘跟前一秒鐘,我們看的整個宇宙就不一樣,很大的不一樣。但是我們看這個身體,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改變,你從小的看感覺上沒什麼改變。但是你從整個大的宇宙去觀,那就變化就大了!我們從這裡去觀察的確是這樣。
所以蕅益祖師在這個經也註解得很詳細,就是相似相續相。相似相續相就是前面那一剎那跟後面這一剎那,你感覺好像很相同,但是它是完全不一樣的。完全不一樣就是說它是獨立的,它又是獨立的,一剎那一剎那都是獨立的,它不是連接起來的。如果妄念連接起來,那你斷斷不掉,你沒得斷,它是一剎那一剎那都是各自獨立。所以彌勒菩薩說,「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每一念它都有一個獨立的形、識。
大家如果看過畫卡通,有一次我在Facebook看到,有一個人畫卡通,用便條紙這麼大的,畫人,然後用個手這樣疊著,這樣疊一張一張,弄得很快。那個人第一張看它是靜態的,然後快速度的給它跑,那一張一張跑,看一張一張接下去,那個人就在跑了,那個人就在動。其實他的手停下來,那一張一張都是獨立,都是靜態的。我們老和尚他講經常常用,我Facebook那個就不見了,不然那個拿來給大家看,大家容易體會什麼叫相似相續相。前面一張跟後面一張很接近,但是它是獨立的,它不相同,它是很快速的這樣連接起來,讓你感覺好像一起串起來,感覺上那個人在跑了。那一張一張紙是靜態的,這畫卡通的人大家都知道。我們老和尚他是用舊式的電影底片,一秒鐘二十四張,每一張都是獨立的,都是靜態的。放在機器給它轉,一秒鐘轉二十四次,然後打在銀幕上,人在動了。
我們現在一秒鐘,我們最保守用一千二百八十兆次的生滅,我們怎麼知道這是寂滅相,它原來都是不動的?因為我們那個心動得太快了,你發覺不到。如果你這個當中有一剎那,那一念靜止下來,你看到這個,就這個世界無生無滅,一切萬物也都無生無滅,現在你看到生滅是我們妄心生的。所以六祖大師開悟,不動,六祖大師開悟,講了五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無生滅;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他見到自性,見性就叫成佛。我們沒有辦法觀照這個,從蕅益祖師給我們開示這個觀,我們可以有下手的方便。
剎那才生,無間即滅,你說剎那,《金剛經》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說剎那即滅,你說現在,現在就過去了。無容從此轉至餘方,它當下就滅,沒有那麼長的時間,說有個時間讓你轉到其他地方,那都是虛妄的,是我們虛妄的妄心在轉,實際上沒有。既無動轉,心相本寂,既然當下「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楞嚴》講的,你當下生,當下就滅了,很快的。你知道之後,心相本寂,你心本來也是寂滅的,從來沒生,沒動過。心既本寂,色豈不然,色是心生的,心都寂滅,那色當然是寂滅的。
所以觀色唯心而悟本寂,你觀察外面的色相都是唯心所生的,你悟到本來是寂滅的。密宗講阿字本不生,阿這個字的意思就是這一切萬事萬物它本來就沒有生。現在我們看到生是我們的妄心生的,妄心它就不是真的,它就沒生。《圓覺經》用個比喻,它用眼睛有毛病,眼睛有毛病看到空中有花,我們眼睛有毛病看到空中有花,實際上空中它沒有花,但是他有毛病,明明看到它就有花。當我們這個眼睛有毛病,原來空中沒有花,現在看到有花,當你看到有花這個時候,它也是沒有,它也是空,是你眼睛有毛病,虛妄現出那個相,不是真的,那是虛妄相。你眼睛好了它就沒有了。但是你眼睛還沒有好它有沒有?它還是沒有。《圓覺經》用這個來比喻。這裡用這個方便法,也是一個方便。觀色唯心而悟本寂,故名色寂三昧,非謂色寂而心不寂也,不是說外面的色相是寂滅的那我們的心就不是寂滅,心也是寂滅。
如果我們修行得此三昧,心定下來了,是圓教五品觀行即佛的位次。圓教五品位,觀行即佛,這個天台宗判六即佛,第三個觀行即佛,這個層次也滿高了。天台宗講這個六即佛,第一個是理即佛,第二個名字即佛,第三就觀行即佛,第四是相似即佛,第五是分證即佛,第六是究竟即佛。一切眾生都是理即佛,從理體理論上講,一切眾生都是佛。名字即佛就是你修行還沒有得三昧,你觀行功夫還不得力,這些道理都懂,這叫名字即佛。如果你這個功夫得力那就是觀行即佛,觀行即佛是得三昧、得定,但是還沒斷煩惱,還沒破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如果破見思惑、塵沙惑就是相似即佛,四聖法界,相似就是很像佛,但不是真佛,因為他還用阿賴耶識,他無明沒破,只破見思、塵沙,就是四聖法界的聲聞、緣覺、菩薩、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十法界的佛。十法界的佛叫相似即佛,包括四聖法界都叫相似即佛。如果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叫分證即佛,入一真法界。無明還有四十一品,都破盡了,這個成妙覺,就叫究竟即佛。
修一般的法門,觀行即佛還不能超越三界,還在三界六道,你一定要到相似即佛那才超越六道法界,到四聖法界。但是如果我們念佛人,有觀行即佛這個功夫,那我們可以自在往生,你想哪一天走都可以。在其他法門還不及格,在淨土法門及格了,而且這個品位還滿高的。這是修淨土的殊勝,修其他法門還不及格,在淨土就及格了。我們修淨土甚至還不用到觀行即佛,你這名字即佛,到名字初心跟名字後心,名字後心就是得相似定,還不是真正得禪定,有這麼一點點定功,也能夠預知時至往生。在其他法門都還不及格的,還在六道裡面。但是修淨土,我們就可以帶業往生,煩惱伏住就可以,到極樂世界再去斷,去那邊斷就容易了。在這個六道生死輪迴當中斷難,難度就高,到極樂世界斷容易。
好,我們再看下面這段,這段講觀門成就。「(癸)二觀成勝進又三,初總示應修,二別示二觀,三結示利益」。請看經文,「得此三昧已,次應學習信奢摩他觀心,及信毘婆舍那觀心」。我們看註解,「從事入理,名奢摩他,即一心三止也。從體起用,名毘婆舍那,即一心三觀也。二皆名觀心者,皆有智慧照了故也。皆言信者,指圓十信位中不二妙止觀也。前於名字位中,修行唯心識觀,而登五品色寂三昧,非無一心不二止觀。但以定慧未深,未得名信。今既得此色寂三昧,觀行位極,故應學習信二觀心,念念冥理,念念起用,令其平等正直,速登佛慧也」。從事入理,名奢摩他,即一心三止,奢摩他就是翻成中文叫止。從體起用,名毘婆舍那,即一心三觀,毘婆舍那翻成中文叫觀。奢摩他、毘婆舍那就是止觀,止觀的意思。二皆名觀心者,皆有智慧照了故,這兩方面止觀都叫觀心,這兩種都有智慧照了的緣故。皆言信者,指圓十信位中不二妙止觀也,這圓教十信位當中不二,這個不二叫妙止觀就是止當中有觀,觀當中有止,這就妙了,不二。講了有兩方面,實際上它是一個,是一不是二。應用這個止觀的原理,各人的修行、各人的根器也不同,所以這個當中我們要深入去體會。
前於名字位中,修行唯心識觀,名字位就是名字即佛,我們信佛的人、學佛的人、聽過經教的人,統統叫名字;沒有學佛的他叫理即佛,這個名字即佛也談不上。我們學佛的人就是名字,我們知道我們自己是佛,我們知道,人人皆有佛性,聽過這個經教,但是還沒有去證入。一般沒有學佛的人,一般沒有學佛的眾生,就理即佛,他是佛,但是他自己不知道,你給他講他也不相信,那就叫理即佛。名字即佛就是我們知道自己是佛,佛是什麼我們知道,這在名字位中,所以我們現在都叫名字位。名字位這當中也有淺深不同,同樣在這名字位,這六即當中都有淺深不一樣。我們在名字位當中開始修行唯心識觀,而登五品色寂三昧,你這個修成就就登入五品,五品就是觀行即佛,色寂三昧。非無一心不二止觀,並不是沒有一心不二止觀,還是有。
但是定慧未深,未得名信,定慧未深就是你還沒有達到斷煩惱。如果你入這個信位,圓教初信位就要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煩惱斷掉,那定慧深他就斷惑。你定慧還不深,還沒有斷惑,那還不能稱為圓初信位菩薩,不能稱信位菩薩。信位菩薩他斷證功夫跟小乘初果須陀洹是一樣的,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現在只有得定,還沒有斷惑。今既得此色寂三昧,觀行位極,已經到達一個極處,這個定就到達一個極處。到達這個,觀行位到達一個極處,就應該再學習信二觀心,念念冥理,念念起用,令其平等正直,定慧等持,速登佛慧,就證入佛慧,自性般若智慧,這個斷惑了,入圓初信位菩薩。這是講一般通途法門。那我們念佛人,如果這個功夫自在往生,就算成就了;但是修一般的法門還不行,還不及格,還要繼續修。我們念佛人有到這個層次的補助,那我們往生就成佛了,比修其他法門真的是非常省力氣。
我們再看下面,給我們解釋修止觀,「(子)二別示二觀又二,初奢摩他,二毘婆舍那。(丑)今初」。請看經文,「習信奢摩他觀心者,思惟內心不可見相,圓滿不動,無來無去,本性不生不滅,離分別故。」我們看註解,「修行唯心識觀,已能了達實無外境,唯有內心,今即思惟此內心相,覓之了不可得,故不可見,是即空也。」我們先看這一段,這段經文祖師給我們解釋,前面修行唯心識觀,你已經能夠了達實無外境,唯有內心,你已經確實通達明瞭實實在在外面沒有境界,外面境界都是我們內心所生現出來的。現在再回頭觀這個內心,今即思惟此內心相,外面境界是我們心生的,回頭再看我們內心的心相,心相是什麼?在哪裡?心在哪裡?《楞嚴經》一段很有名的經文,叫七處徵心,也有祖師大德註解《楞嚴》叫七番破處。七處徵心,釋迦牟尼佛叫阿難尊者去找心,心在哪裡你指出來給我看。阿難找了七個地方,七個地方都被佛否定。阿難他能想出有七個地方,心在哪裡有七個地方,這叫七處徵心,找了七個地方。
我們真的想不出來,我們大概能想出,這個心臟,我的心就在這個心臟裡面。這心臟是不是我們現在能思惟想像的心?不是,這叫肉團心。怎麼說這個心臟不是我們能夠思惟想像的?因為現在醫學發達,這個心臟可以移植,甲的心臟可以移植到乙的身體,這個醫學現在都有成功的案例。甲的心臟移植到乙的身體,那乙他的思想言行、他的生活習慣會不會變成甲?如果變成甲,那就是甲的那顆心臟移到那邊,那乙就不在了,就換成他,他平常的思想就在那顆心臟裡面。那現在醫學證明不是,不是那顆心臟,那顆心臟只是個物質。那就說明思惟想像不是那個。那現在外國人想腦細胞。那顆心臟都不是,你從頭到腳哪裡都不是。阿難他還能夠想出七個地方,這有時間大家可以去看《楞嚴經》,我們真的,叫我們去想,我們想像力沒他那麼豐富,能想出七個地方,叫七處徵心。都被佛否定了,祖師大德叫七番破處,破除他錯誤的看法,佛都否定了。找到最後阿難心就慌了,這個心找不到了,那現在我們能想像這到底怎麼來的?慌了!所以一部《楞嚴經》就講這個。這阿難也代表我們一般人,知識分子,一般人。
如果根性利的人,也不用那麼麻煩,去解釋那麼多。你看二祖慧可去向初祖達摩祖師求法,他說我心不安。達摩祖師說你是跪了三天三夜,在雪地跪了三天三夜,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達摩在那邊面壁九年,等到一個慧可去求法。真的,恭敬至誠到極處,達摩不理他,他就跪在雪地跪了三天三夜。後來把戒刀拿出來把手臂砍掉一隻,供養達摩。達摩這時候才問他,才跟他講話,你這何苦來?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就給達摩講,我心不安,求你幫我安心。當時達摩就說,好!手伸出來,心拿來我幫你安。慧可當下就大徹大悟,他說覓心了不可得。我們看到這個公案,講起來我們好像感覺上,現在我們看到達摩祖師那個像手伸出來,就是要給慧可拿心的,他說心拿來我幫你安。如果換作我們,達摩說心拿來給我們安,我們還是搞不清楚,我們可能還會一直找,能不能找出一個心給他?
我們看,所謂外行看熱鬧,達摩祖師電影也在演,外行看熱鬧,內行是看門道。你看表面上,好像他們就是這樣一個動作。但是你內行的人就知道,當時慧可他就回光返照,回頭去觀照,他回頭去找心,他說心拿來,他回頭一找,去找心,這時候開悟的,他說覓心了不可得,找不到。達摩就說,與汝安心竟。你心都沒有,那安什麼心?這樣就給你安好了。他言下就大徹大悟了。但是我們聽到這個我們有沒有悟?我們還是一頭霧水,我們也是霧,霧水的霧,音是一樣的,我們還是霧煞煞,台語說霧煞煞,聽了這個還是。但是在慧可他真的開悟!所以這裡講覓之了不可得,你去找心,找來找去找不到。故不可見,是即空也,心是空。
但是這個心空,但是它有作用。所以下面講,「橫遍十方,故圓滿不動,豎窮三際,故無來無去,是即假也。」你說心不可得、不可見,你找不到,這是空。但是這個心它又到處都有,橫遍十方,就遍一切處,盡虛空遍法界。豎窮三際,故無來無去,即是假也。你說沒有,沒有它又有作用。好像我們看輪胎,圓的東西在動,你去找那個圓心你找不到。但是它有圓周,你找那個心找不到,但是周圍那個圓周有,心沒有,但是大家都知道那個心在動,動有圓周。這就比喻作橫遍十方,圓滿不動,豎窮三際,無來無去,它是假,有這個現象,不是真的,你找找不到,所以這個相是假的,因為它是空,你找不到。「體即法身,法界常住,故本性不生不滅,離於分別,是即中也。」這叫法身,梵語叫毘如遮那,法身沒有相,法身常住,常住就它本來就有了,它本來就存在的,它本來就沒有生,當然它沒有滅。因為它本來就存在的,本來就有,本來有就是沒有生。本來沒有,現在有了,那才叫生,有生它就有滅。故本性它不生不滅,離於分別,是即中也。蕅益祖師把天台宗的空假中,用這個來跟我們解釋內心。
「一念內心,本是因緣生法,觀其即空假中,無一事而非理,故名奢摩他觀。此觀遍能止息三惑,遍能停止三境,遍不分別止與不止,是故亦名一心妙止。」如果你能夠體會空假中一心三觀,它是同時在其中的,同時,這叫圓修三觀,一心三觀。這個我們體會不到也沒關係,如果你有時間多看看,常看看,讀久了你心定下來了,有一天忽然你會有悟處。這個講奢摩他,修奢摩他,就是止。
下面講毘婆舍那,就是修觀,好,我們看經文,「(丑)二毘婆舍那」,「習信毘婆舍那觀心者,想見內外色,隨心生,隨心滅。乃至習想見佛色身,亦復如是,隨心生,隨心滅,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非心不離心,非來非不來,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我們看註解,「先知境界唯心,又知此心即空假中,則無事而非理矣。事既即理,理能成事,故設欲想見內色生,則內色便隨心生,設欲想見內色滅,則內色便隨心滅,設欲想見外色生滅,亦復如是。具如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所明也。所執受色,名為內色,不執受色,名為外色。背捨、勝處及一切處,小乘修之,止名不壞法觀。今以圓解修之,便成圓行也。」這個一段是給我們講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小乘修的,小乘經修的。這佛學名詞我們都可以查得到,因為要再詳細來解釋這個佔用時間要很長,有興趣的同修自己可以查《佛學辭典》來看。小乘人修,止名不壞法觀。以圓解修之,圓解就是對圓頓教能夠理解的人,他來修,也是修小乘的八背捨、八勝處,那小乘法也變成圓教的行門了。所以教它沒有大小偏圓,關鍵在心的理解。所以開圓解的人修行他就很殊勝了,同樣是修這個行門,但心不一樣,他的效果也就不相同。
下面講,「乃至習想見佛色身者,觀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事,中間超略餘九法界,及與佛界依報眷屬等想,故云乃至也。如此若自若他十界色像,無不隨心而生,隨心而滅,從體起用,轉變自在,一一皆如幻化水月鏡像,非有似有,有而非有也。巧術力故,種種變現,名之為幻。心是能幻,十法界色皆所幻也。神通力故,無而示有,名之為化。心是能化,十法界色皆所化也。此心如水,十界月影恆於中現,而非外來。此心如鏡,十界形像對至即現,而無出入。心本無色,故十界色一一非心。由心有色,故十界色皆不離心。心外無色,故十界色皆悉非來。心生色生,故十界色皆非不來,色只是心。」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文比較長。這個這麼長的經文,我們也自己可以看,因為時間的關係,就不能跟大家詳細來講解。
總的來講,就是這個一切,我們能想像的,都是心變化出來的。心是能變能現,外面的境界相是所現所變的,你懂得這個原理那你就自在了。阿彌陀佛,法藏比丘,為什麼能夠現極樂世界?怎麼現的?諸佛為什麼他有他的淨土,也有穢土?都是隨心生、隨心滅,都是我們心生滅的。你懂得這個原理你就可以自在變化了,神通自在變化。所以觀音菩薩講的這些,你懂得這個原理,你就知道它有理論基礎,它不是迷信。你看觀音菩薩要做什麼做什麼,要變什麼千手千眼,你要懂這個原理。不然你看了好像在看神話一樣。你懂這個理論就不是神話,有理論基礎,不是隨便講的。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下面我們還是把這個真如實觀,明天晚上就簡單跟大家再學習。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