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八集)  2011/4/6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3-0018

  請大家合掌,我們來念開經偈:「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請放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第二十六頁,倒數第三行,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段,對對地方:

  【爾時。大梵天王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白觀世音菩薩言。善哉大士。我從昔來。經無量佛會。聞種種法。種種陀羅尼。未曾聞說如此無礙大悲心大悲陀羅尼神妙章句。唯願大士為我說此陀羅尼形貌狀相。我等大眾願樂欲聞。】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是接上面觀世音菩薩宣說大悲心陀羅尼咒,就是我們一般講的大悲咒。觀世音菩薩說完了這個咒之後就有很多瑞相,大地六變震動。我們前面跟大家報告過,六種震動是一種瑞相,天雨妙花繽紛而下,十方諸佛都歡喜,天魔外道聽到恐怖毛豎。在這個法會,一切眾會就是這個法會一切大眾,參與這個法會的大眾都獲得果證。這個是太殊勝了,觀音菩薩說完大悲咒,參加這個法會的大眾,大家都證果了。有的證小乘果,小乘有四果,從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有的證得初果,有的證二果,有的證三果,有的證四果,各人證果的位次不一樣。

  大乘菩薩有的登地了,證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有的證到十地果位,這是講在這次法會當中證果最高的層次達到十地。十地上去就等覺,等覺再上去就妙覺,可以說很接近成佛了,這是菩薩果位。講小乘的果位跟菩薩的果位,這當中位次也都包含在裡面,雖然經文沒有很明顯的給我們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沒有給我們列這些出來,但是這都包括在裡面。講一個小乘最低的初果須陀洹,到大乘菩薩的十地果位,這個當中所有的位次都包括了。也就是說,在會大眾證得每一個層次的都有,最高證到十地,最低也證到初果,這是講證果的。還沒有證果的,無量眾生發菩提心,無量眾生就是所有參加法會的眾生數不清,無量無邊的,沒有證果也發了菩提心,發了菩提心這個就是成就無上正覺的因,這個是因。這個法會這麼殊勝,這也說明觀世音菩薩宣說大悲神咒的功德利益實在是不可思議。這是講證果,修行證果了。

  我們今天接下來這段經文,『爾時』就是在觀音菩薩說完了大悲咒,這些大眾都獲得果證,也發了菩提心。這個時候『大梵天王』,「大梵天王」是色界天大梵天的天王,在色界。天有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屬於色界天,大梵天王就是色界天天人的代表。『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白觀世音菩薩言』。這一段我們也要大概說一說,一般我們看到這個經文就會這樣看過去,沒有仔細進一步去體會這個裡面的意義跟道理。大梵天王也參加這個法會,他也從他的座位起來,看到這麼殊勝的瑞相,這麼廣大的功德利益,他就從他的座位站起來,整理衣服。「整理衣服,合掌恭敬」,就是表敬意,合掌也代表恭敬,我們一般是合掌。一般我們這十個手指是分散的,合掌就是把散亂的十個指頭合起來,合成一個,這個也表一心。這個意思也是告訴我們,你心要一心,不能散亂,不能像平常沒有合掌的時候,十個手指頭都是分開的,這表示散亂,合掌表示一心,這是表法的意思。一心才表現出恭敬,如果我們心很散亂,恭敬心也生不起來,所以一心才生恭敬心,換句話說,恭敬心就是一心。

  我們念佛希望達到一心不亂,你心皈依就恭敬了,所謂至誠恭敬。這個至誠,誠這個字在清朝曾國藩先生給它做了一個註解,說「一念不生謂之誠」,就是我們一個妄念都不生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心就是誠,誠心。我們常講的誠敬,至誠恭敬,簡單講叫誠敬,敬是恭敬,誠就是沒有妄念,沒有虛妄的妄念,至誠恭敬。我們學佛關鍵就在合掌恭敬,印光祖師一生教人都給我們講「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佛法從恭敬中求,如果沒有恭敬心,一點利益都得不到。這個恭敬就表示我們學習的心態、態度。我們對佛法有恭敬心,對法師有恭敬心,誰得利益?自己得利益。佛在大乘經裡面也常常提到恭敬它的重要,因為這是我們修學能不能得利益的一個關鍵,我們要學習。

  所以過去有很多實際的例子,老師他並沒有很高的學問,並不是很高的,但是學生跟他學,學生的成就超過老師。所以在中國有一句俗話講,學生的成就超越老師,青出於藍而更勝於藍。這是什麼原因?學生對老師他有恭敬心,所以他學習的成就能夠超越老師。如果對老師沒有恭敬心,就是佛菩薩來教,那也得不到利益。所以這些方面,關鍵都在緣分,這個學生跟老師有緣,對他能夠生起恭敬心,他跟他學習,他就得利益。縱然這個老師他自己學問道德不是很高,一般的,但是學生他的成就會很突出,因為他有恭敬心;如果沒有恭敬心,這個利益得不到。所以老師教學生也是這個道理。所以在一個講堂裡面,老師也沒有特別個別去授課,對哪一個學生個別教導,都大家同在一個教室上課,但是每一個人得的利益不一樣。像我們前面講的,有的人證初果,有的人證到十地,為什麼會有這個差別?個人恭敬心的程度不相等。所以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完全沒有恭敬心,一分利益也得不到,但是結結緣,種種善根,這個利益是肯定有。

  所以有人念大悲咒,有的念得很靈,有的念了不靈,關鍵在哪裡?我們也都清楚了。你有恭敬心去念它就靈,不靈的就是他沒有恭敬心,所以關鍵還是在這個地方。最近淨老和尚講《大經解》也講到,他說出家人,法師他講經說法,縱然他是破齋破戒,你對他有恭敬心,你也得利益。破齋破戒,他的因果,他自己負責,那是他的事情。但是我們對他有恭敬心,我們對他尊敬,我們得利益。只要他講的是正法、正確的,我們都得利益。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懂,不能不知道。所以老師教學,學生有一分的誠敬就教一分,有兩分誠敬教兩分,有十分誠敬教十分。不是老師偏心,心不平等。為什麼會有這個差別?其實不是老師的差別,關鍵在學生恭敬心的差別不一樣。他只有一分恭敬,你給他講兩分,多餘的他不能接受,他無法接受,你給他講等於白講,你講了沒有用。不是不教他,不是吝法,是他不能接受。所以就要恰到好處,講到他能接受這個程度,他不能接受的你就不能再講,講了也沒用。這個學生他如果能接受,你不跟他講,你就對不起他,他有十分的誠敬,他能接受十分,你給他講九分,虧欠他一分,老師虧欠他一分。關鍵在這個地方。佛法從恭敬中求,實在講世間法也不例外,世間法各種學術、各種技術要學習,這個恭敬心的態度還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恭敬心,學什麼都學不會,縱然學了也是一知半解,他沒有辦法在那個行業、在那個技術上有大成就。所以這一段我們要這樣去體會,不能這樣看過去,那我們就不知道修學的要領。修學要領其實關鍵都在這四個字。大梵天王他也是在教我們,他表演給我們看,就是你要請問佛法要有恭敬心,我們現在說請法,他表演給我們看。

  『白觀世音菩薩言,善哉大士』,這個「白」就是下對上的一個敬稱,下面的人對上面的人講話叫白言,這個是破音字,這個不念白。現在我們很多人也不知道,都念白,其實這個字要念(伯),是講話的意思,白言是敬白,就是恭敬來表達這個言語。大梵天王很恭敬的請問觀世音菩薩,他說善哉大士,「善哉」是一個讚歎之詞,這用我們現在的話講,太好了,太好了,善哉。「大士」是對菩薩的一個尊稱。所以在佛門裡面名詞術語,這個稱呼我們也要知道,對佛稱大師,所以大師是對佛的尊稱,對菩薩稱大士,或者稱開士,開悟的開,開士。我們一般講觀音大士,地藏大士,對菩薩稱大士,對佛稱大師。現在有一些人不知道這個常識,看到某一個出家人名氣比較大就稱大師,我也被人家稱過叫大師,我說這個稱呼太過分了。一般稱法師,或者加個大法師,直接稱大師就變成對佛的一個稱呼,叫大法師可以。

  因為法師這個稱呼也比較得體,因為法師在家出家都可以稱的,在家也能稱法師,出家也能稱法師,出家的法師,或者在家的法師。像我們現在出家眾受比丘戒、沙彌戒、菩薩戒,受戒只有一個形式,實際上並沒有得到這個戒。所以出家眾如果自稱比丘、比丘尼,或者沙彌、沙彌尼,這個都不符合實質的意義,沒有實質意義。因為你稱比丘,那你比丘戒都做到了嗎?都做到了那可以,你是名符其實的比丘。將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都做到了沒?如果都落實做到了,那稱沙彌。所以我們淨宗九祖蕅益祖師也示範給我們看,他從比丘戒退到沙彌戒,我們看他晚年的著作,他的落款都寫菩薩戒沙彌智旭,智旭是他的法號。因為我們出家眾受三壇大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蕅益祖師他實質上做到菩薩戒跟沙彌戒,原來他修「占察懺」也得到比丘戒,但是後來很多因緣不具足,沒有辦法如理如法的受持比丘戒,所以他從比丘戒退到沙彌戒,他是名符其實。

  他的弟子成時法師,就是整理蕅益大師著作的學生,成時法師看到老師自稱「菩薩戒沙彌」,他也不敢稱沙彌了,他稱「出家優婆塞」。優婆塞是印度話,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近事男,近是親近,事是奉事,男是男眾,親近奉事佛法的男眾叫優婆塞。優婆夷翻為近事女,就是親近奉事佛法的女眾。從三皈依,我們一般講三寶弟子皈依佛門了,或者進一步受了五戒,這個稱為優婆塞、優婆夷。成時法師他稱為出家優婆塞。到民國初年,佛門律宗的祖師,弘一律師,他自稱「出家多分優婆塞」。多分就是三皈五戒,五戒他沒有完全做到。五戒你能做到一條、兩條叫少分優婆塞,少分戒;能做到三條、四條叫多分戒,多分優婆塞;五條戒都能夠受持叫滿分戒。弘一律師他對戒律很有研究,一生專攻律學,所以他是內行人,因此他自稱出家多分優婆塞。出家,五戒他只能做到四條戒,他說不偷盜這條戒他沒把握,所以自稱多分優婆塞,成時法師稱出家優婆塞,弘一律師稱多分優婆塞。

  這些大德給我們的示範,就是教我們這個名稱要名符其實,如果實質上沒有做到,人家這樣給我們稱呼,說實在話,是在挖苦我們,好像在挖苦我們一樣。你都不是那個身分地位,叫你那個名稱,你聽了也怪怪的,好像你不是總統,人家見到你就說總統先生你好,你覺得奇怪不奇怪?但是現在人不懂這個常識,不懂那個名詞的含義,人家叫他也不感覺奇怪,因為他不知道那個名稱的意義在哪裡。所以我們這個稱呼也是一個常識,佛門常識,我們要知道。不要亂稱呼,亂稱呼不得體,一般講不得體,讓聽的人心裡覺得怪怪的。所以稱法師,這倒是一個非常得體的稱呼,因為法師他有很多種法師,講經的法師,還有你只要會念經也稱法師,所以這個法師出家在家都可以做到的,在家居士也有講經的。你只要會念經誦經,這是天台智者大師說的,你只要會誦經念經,你也可以稱法師,誦經的法師,念經的法師。所以現在做經懺佛事的,我們也稱法師,這個也符合智者大師他講的,各種不同的法師。所以稱法師是最適宜的、最適合的。

  一般我們在家學佛的同修稱居士,這個居士也是很得體的。居士就是居家修行之士,居住在俗家修行的男士、女士,這個士有男士、有女士,所以稱居士,有男居士、有女居士,可以稱居士。如果你受了五戒可以稱優婆塞、優婆夷,你真正做到五戒了。但是根據弘一律師他講的,實在講現在我們受五戒也是一個形式,甚至於受三皈也是一個形式,沒有實質的。三皈依在淨業三福第二福,第二福第一句就是「受持三皈」,第二福前面還有第一福,第一福沒有做到三皈就落空了。好像第二層樓,下面第一層樓沒有蓋好,第二層樓怎麼蓋,變空中樓閣了,這一點我們也要明白。此地稱善哉大士,是一個很得體的稱呼,稱菩薩稱大士,可見大梵天王他也很內行的,不外行。

  下面接著講:『我從昔來,經無量佛會,聞種種法,種種陀羅尼』。大梵天王他也是老修行了,修行學佛時間已經很長遠了,你看「我從昔來」,從昔來就是過去到現在,過去現在以來經過無量佛會,可見得他接觸佛法的時間非常長遠,經過無量佛法會。接觸佛、見佛一定聞法,「聞種種法」,所謂聽經聞法,佛必定是講經說法。這個我們一定要注意到,佛教它是教學,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教育、教學。教學我們大家都知道,你到學校去要幹什麼?要上課,學校有教室,老師要講課,學生要聽課、要學習。學習佛法,佛要講經,學生弟子要聽法,聽經聞法。你不聽經聞法,你開不了智慧,這個我們一定要明白。所以我們學佛聽經聞法是主要的。現在很多學佛的人,他不知道要聽經聞法,喜歡參加法會,你看我們做三時繫念一次幾百人、上千人,甚至幾千人都有。你看我們在國際會議中心辦個三時繫念,你看參加的五、六千人;我們在這裡講經大概八、九個,小貓二、三隻。這說明什麼?說明現在一般學佛的,他不重視聽經聞法,他只喜歡參加法會。你到世界各地所有的寺廟去看,都是這樣,你做法會人山人海,人很多;你講經說法,人數肯定沒有那麼多。

  以前李老師講經,在台中蓮社聽說常常都有七百多人聽經,那算是最殊勝。我們淨公老和尚講經,偶爾辦個大型的講經法會,有達到一、二千人,二千多人,在新加坡有二千多人。今年年初在新加坡淨宗學會辦法會,淨公老和尚也去講開示,還有蔡老師、胡小林、劉素雲居士他們都去講演。新加坡那邊算是法會很殊勝的,現場聽眾都有三千多人,這個講經的法會是非常殊勝了。老和尚講三千多人,蔡老師他們講還有二千多到三千這個當中,算很殊勝。但是到了做三時繫念那一天,加一倍的人,六千人,那個椅子,我看那一天統統是滿的,喜歡做法會的人還是比較多數,比較佔多數,聽經的比例起來是少數。但是佛法你必須要聽經聞法,你要明白道理,做的那個法會效果就不一樣。如果你不明白道理,這個做了,你沒有辦法隨文入觀,不要說隨文入觀,隨文作觀都做不到,就是那個觀念也沒有辦法改變過來,因為你不曉得那個經義,不明白經義。所以我們學佛聽經聞法,它是一個主要的功課,現在把這個主要的功課,大家都不重視了,重視法會、重視活動、重視這些形式的,變成本末倒置。在過去辦法會活動,它是一個附帶的,像學校上課到一個階段辦個活動,它是附帶性的,主要是要學習功課的。所以我們淨公老和尚一生講經教學,也是示範給我們看,就是說佛教它的本質就是教學,老師上課,學生來聽課、來學習,就跟學校一樣的,這是最主要的。辦法會活動那是附帶做的,附帶性的,不是以那個為主。

  所以大梵天王從昔以來,經無量佛會聞種種法,可見他聽經聞法聽很多,他經聽了不少,聞種種法。「種種陀羅尼」,陀羅尼就是總持、就是咒語,他也聽很多。但是『未曾聞說如此無礙大悲心大悲陀羅尼神妙章句』,「未曾聞說」就是說他從來沒有聽過,這一次參加觀世音菩薩這個法會才第一次聽到,以前沒有聽過「如此無礙大悲心大悲陀羅尼」,沒有聽過。以前的佛是不是他不知道有這個咒?不是不知道,我們要知道每一尊佛出現在世間,他講經說法,每一尊佛出現的時節因緣不一樣。是不是佛不一樣?佛都是一樣的,所謂佛佛道同,沒有不一樣。什麼不一樣?眾生的根器不一樣。每一個階段,每一個時期的眾生,對象不一樣。像學生他的程度不一樣,老師教學就是要根據學生的程度,他能理解,他能接受的跟他講。他不能理解、不能體會,他不能接受的就不講了。為什麼?講了他不能接受,他也聽不懂,他也不能接受,那就不講。

  所以佛有無量法門,不是每一個階段統統把無量法門全部搬出來,不是這樣。佛有無量法門,我們念四弘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成佛當然它的法門也是無量無邊的,法是方法,門是門徑,有無量無邊,說不盡的。無量無邊法門,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法門?不是佛他自己需要,他都成佛了,他都不需要了,是因為要幫助眾生。因為眾生的根器無量無邊,每一個人都不一樣,佛必定要應機說法,因應眾生現前的根機,他的程度來為他說法,這樣對他才有幫助。所以佛教教學很活潑的,不像我們現在世間學校一樣,學生程度都不等,但是進去學校功課都一樣,填鴨式的功課都一樣,你沒興趣學的要強迫你學,學生就學得很痛苦。如果到佛教這個學校來,學生就會很快樂,因為老師應機說法,根據他的根器來教他,他也成就了。所以佛是世出世間最高明的老師,最高明的。可惜我們現在學校都不採取佛教這種方式,這太可惜了。

  不但我們佛門,就連我們中國古代的聖賢,他教育也是應機教學的、應機說法的,每一個人的根器不一樣,跟他講的不一樣。你看孔老夫子,人家去問他孝,孝順這個孝,要怎麼樣做才是孝?每一個學生去問,他回答的都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根機不一樣。譬如說你做皇帝的人去問孔老夫子,要怎麼樣做才是盡孝?孔老夫子跟他講,你把這個國家治理好,就是對父母孝順;如果你這個國家治理不好,那就是不孝,對不起父母了。那做大官的大臣問孝,一般社會上的士農工商去問孝,各行各業去問,講的都是孝,就是根據你的身分地位,根據你的理解力,回答不一樣,都是孝。有一些學生他都很不會照顧身體,去問孔老夫子怎麼樣做才是孝?你把身體照顧好就是孝了,免得父母一天到晚操心,擔心你的身體。不一樣!

  所以過去在華藏圖書館,有一次我跟悟梵師講,我說現在出家了,也不在父母身邊,我說你出家,你安心住道場,讓父母親知道你在這個道場很好,他就放心了,這就是孝,不要要求什麼太高的。如果出家了,到處亂跑讓父母親操心,那你就不孝了。不然你要怎麼去盡孝?你出家了也不在家裡,沒有辦法每一天去奉事父母、照顧父母,你怎麼盡孝?你要讓父母操心就不孝了,所以讓他安心就是孝。所以每一個人講的都不一樣。佛講經說法也是這樣,佛都成佛了,哪有大悲陀羅尼他不會講?他不認識觀音菩薩的?不可能。為什麼?因為有的佛出現了,那個時代的眾生他因緣還不成熟,就是時機還沒到,時機沒到所以佛不講。譬如說大梵天王他從無始劫以來還沒有聽到,因為時節因緣還沒有成熟,所以不是佛不講,是那時候講了沒用;這個時候因緣成熟,你可以接受、承受這個大法了,佛就講了。好像小學生他都還沒有到大學的程度,你跟他講大學的功課,講了有用嗎?他前面的基礎都還沒有,當然他不講。等到你學習到這個程度,那就一定給你講。

  所以這個咒語屬於密教的,密教比較深密,不是神祕,深密。神神祕祕的聽起來怪怪的,好像佛教很神祕,那個不是什麼神奇小說,是深密,道理很深,一般人的常識他不能理解,不可思議,大乘經典講不可思議。所以密教它是深密,道理很深、很幽密,我們一般很難理解、很難體會。所以佛說密宗它不是時期不說,有些佛出現在世間,密教的部分他沒講,因為沒有人能接受,他就不講了。佛講了就表示這個時期的眾生,有人他可以學習,他能接受,他就會講。像我們這個時期,釋迦牟尼佛這個時期,我們眾生能接受,佛就講了。所以現在念大悲咒的人很多,很多人念,大悲咒算是所有咒語,我看念得最多的就是大悲咒。再來就是我們修淨土法門的往生咒,這兩個咒語在我們中國佛教來講是最普遍的,念的人也多。

  「無礙大悲心」,無礙就是沒有障礙。這個無礙實在講,就是《華嚴經》講的四無礙法界,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沒有障礙。所以你要懂得什麼叫無礙,要去聽《華嚴經》,聽《華嚴經》你才真正明白什麼叫無礙,《華嚴經》就是講四種無礙。《華嚴》教義,如果你通達明瞭,世出世間法全貫通了,顯宗、密教,性、相,大乘、小乘,包括世間一般宗教,沒有不貫通的,而且沒有障礙,你跟他們交流沒有障礙,大家會很歡喜。所以我們老和尚最近這些年從新加坡,上個世紀到現在,在新加坡辦九大宗教的團結,到現在澳洲多元文化,各宗教的交流往來,辦得很成功。他根據什麼理論去接觸這個?以前宗教這方面跟族群這方面是最敏感的,所有的宗教界也好、政治界也好,都不敢去碰撞這個問題,一碰到,這個是太敏感了。眾生都有分別執著,他有執著,你信這個教跟我信這個教不一樣他就對立起來了;這個族群跟那個族群不一樣他就對立起來了。一旦對立起來,這個當中只有論立場,沒有論是非,就不講道理了,我為我的族群,我的族群錯的也是對的;我為我的宗教,我錯的也是對的,就變這樣,變成是非善惡他就沒有了。所以這些政治人物都不敢去碰撞這個問題,不敢說去團結九大宗教。為什麼不敢團結?有礙,有障礙。為什麼有障礙?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個障礙都從這裡來。如果你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這個障礙就排除掉。所以老和尚他怎麼去團結九大宗教?有些人他也搞不懂。實在講你聽聽他老人家講《華嚴經》,他用《華嚴經》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教理去跟大家講,沒有一個宗教不歡喜,沒有一個族群不接受的,大家都說對,應該就是這樣。這個是只有《華嚴》它能發揮到圓滿無礙,所以學《華嚴》有這個好處。

  《華嚴》不但是,過去方東美教授他以哲學的眼光來看,這是最高的哲學,這是世界上最高的哲學。現在我們淨公老和尚講經時講,不但是方老師講最高哲學,現在淨公老和尚根據量子力學科學家發現的這些最新的理論,跟《華嚴》講的很接近、很相應。所以以後佛經就不再是宗教,是科學了,是最高級的科學,最尖端的科學,佛早就講了。所以不管你學哪一方面的,《華嚴經》它無所不包,裡面答案都有,最圓滿的。所以《華嚴》稱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它是無所不包,所有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性相理事因果講得透徹、清楚、明白,所以它就無礙了,沒有障礙了。

  你看這個九大宗教沒有障礙了,二00六年老和尚,二00五年實際就去接洽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要在那邊舉辦多元文化活動,那次因緣沒成熟,到了二00六年才因緣成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他們也是很擔心,老和尚請新加坡九大宗教代表來參加,會不會在這裡打架?他們很害怕,宗教跟宗教很敏感的。所以他們一再說不讓這些宗教代表上台,怕上台打起來那就很難看。後來老和尚給他講,說沒有關係的。原來他的祕書長說最好不要,那些宗教代表最好不要上台,因為他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過去都是接受學術界的,宗教界從來沒有接觸過、舉辦過,所以他們沒有把握。剛開始他一再不肯讓這些代表上台,後來老和尚去跟他一接觸,也是佛力加持,那個祕書長他也接受了,同意讓九大宗教代表上台。結果上台看到大家怎麼這麼和諧,出乎意料之外。原來聽到宗教,他就頭痛不敢接受,不敢讓宗教界在聯合國舉辦這些活動,自從舉辦那一次之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祕書長就主動提出來,歡迎以後你們再來辦。說明什麼?無礙,你真正把這個道理搞通了,其實它並沒有障礙。障礙就出現在哪裡?分別、執著。如果不分別執著,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都是一家,都是一體的。講一家還比較疏遠,實際上是一體的。一體的你打什麼?迷惑顛倒才會打,自己打自己。一個明白人他肯定不會,不會起衝突,知道是一體的。知道一體就無礙了,就沒有障礙,知道一體他就不會去計較,就能包容。

  所以這個無礙大悲心,大悲心它是廣大沒有邊際的。所以觀音菩薩的大悲心,悲能拔苦,他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是平等的,對眾生是平等的。觀音菩薩沒有說,哪一個國家的人我拔他的苦,哪一個國家我就不拔,沒有這麼說。也沒有說,你信仰哪一個教的我就不度你,你有苦難我就不理你,觀音菩薩也沒這麼說。只要你肯接受,只要眾生你能接受,不管你信什麼教,觀音菩薩他都會幫助你。有一年我跟淨老和尚去日本訪問,去拜訪中村康隆老和尚,這個老和尚已經往生了,好像前年往生,一百零幾歲往生的。他給老和尚講,他說「全世界宗教的教主都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後來他的侍者送我們出來,就私下給淨公老和尚講,他說這位老和尚,好像我們跟他這麼久,從來沒有聽他說過,今天第一次聽他這麼講。可見這個老和尚也不是等閒之輩。

  是不是這樣?根據佛經,我們看的確是這樣。只是眾生的迷惑顛倒、分別執著,觀音菩薩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普門品》裡面講,「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應以什麼身得度,觀音菩薩就現什麼身來為他說法,這個身就是身分,這個眾生現在需要用什麼樣的身分來為他講經說法,他就現他現在需要的,他喜歡的,他能接受的那個身分去跟他講經說法。有現比丘身、出家身,有現居士身、國王身,乃至各宗教的身,觀音菩薩都能現,三十二應身。三十二不是只有三十二種,是三十二大類,每一類都無量無邊,觀音菩薩他都能現,看你現在喜歡聽什麼法,你需要什麼樣的身分,什麼樣的形像,觀音菩薩他都能現。他不是只有現一種身,不是只有現佛身、菩薩身,什麼身都能現,因為眾生現在需要的是各種不同的。像在印度,佛就現佛身,釋迦牟尼佛,當時印度人他能接受。佛教傳到中國,佛就現菩薩身,你看中國四大名山,地藏、觀音、文殊、普賢四大名山,四大菩薩,現菩薩身。所以我們一般朝聖到印度去朝拜釋迦牟尼佛,朝菩薩就在中國四大名山,這個也是朝聖。中國人大的方面來講,現菩薩身。各種身佛菩薩他都示現。

  我們淨公老和尚講經的時候常講,以前他對佛教沒好印象,當然對佛教沒好印象,看到出家人他也不起恭敬心,認為這些是迷信。他心目當中最仰慕的就是教授學者,他最仰慕的。他看到教授學者,他就生恭敬心。所以他入佛的因緣,是從方東美教授那裡學佛的,入佛的因緣,聽他上課,他要學哲學,是方老師給他介紹佛法,他才知道原來佛法不是他想像中那樣的,認為是迷信的,他是這個因緣入佛門的。他心目當中最仰慕的是教授身,觀音菩薩應以教授學者身得度者,觀音菩薩就示現教授學者這種身分來度他,他才能接受。像我的根器,我從小看到出家人就很羨慕,看到出家人這個形象,穿著長衫,風一吹飄飄欲仙,好像很自在。所以我們淨公老和尚他如果沒有出家,他是一個在家居士講經,恐怕我不會去聽,因為我的根器,我對出家人比較有恭敬心,覺得這個人跟我們不一樣,應該比我們高,我的心態是這樣。所以我的對象就跟老和尚不一樣,老和尚他對教授學者生恭敬心,他對出家人生不起恭敬心,認為都是迷信,但是我對出家人比較能生起恭敬心,比較喜歡。所以老和尚他出家了,現出家相,我就喜歡去聽他講經。所以這是個人根器不一樣。

  我們淨公老和尚,他學佛沒多久就遇到章嘉大師,章嘉大師他是出家人。後來學經教他又是到台中跟李老師,又是跟在家居士學的。我學經教就是跟老和尚學,跟淨公老和尚學的,每一個人根器不一樣。如果老和尚他沒有出家,是在家居士講經,恐怕我這輩子可能不會去聽他講經。因為我早期學佛,十幾歲學佛也都是聽一些出家法師在講經,聽台語的,賢頓老和尚、淨心老法師、心田法師,那個時候只有收音機,聽電台的,出家人講我就喜歡去聽,如果在家居士講,我就可能沒興趣去聽。所以個人根器不一樣。不同的根器,菩薩他就會示現不同的身來為我們說法。像我這個根器喜歡出家人,觀音菩薩就現個出家法師來為我說法,我就很歡喜接受了。老和尚,在家居士、在家學者來為他說法,他就很歡喜接受了。其他的人各種根器不同,菩薩都會現不同的身去為他說法,這個也是顯示無礙。

  觀音菩薩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他不執著我一定要用什麼身去度你,那就跟我們凡夫一樣,菩薩沒有心,你喜歡什麼就現什麼,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喜歡女人身,菩薩就現個女人身給你說法,喜歡男子身,菩薩就現男子身為你說法,所以這是顯示無礙大悲心大悲陀羅尼。陀羅尼是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這個咒一展開,所有的法都包含在裡面,一個都不漏。「神妙章句」,神是神奇莫測,妙是無上甚深微妙,章句就是咒語。章句是中國文章句讀,文章的一個體例,你看大悲咒八十二句,合起來就像一篇文章,給它分開就一句句的叫章句。但是這個章句它有神妙在裡面,所以稱為神妙章句。

  『唯願大士為我說此陀羅尼形貌狀相,我等大眾願樂欲聞』。「唯願」,這是請求,願就是有這個願望,這是大梵天王代表我們大家請問觀世音菩薩,他是代表。大梵天王,我們現在看到他這個身分是一個天王的身分,現在示現的跡象是天王。但是他本來的身分我們也知道,是菩薩示現的。他示現天王的身分,示現這個身分為眾生的。所以大梵天王他是不是不知道?我們從這個地方看,他不可能不知道。他知道,知道為什麼還問?叫明知故問,這個問第一個就是我們自己的確不明白,請問,請問佛菩薩;第二個是自己明白也問,為什麼問?利樂有情問,就是大眾他們還沒有到那個程度,問不出來,心裡有想要知道,但是不知道怎麼問,問不出來,不會問,所以大梵天王就代表大家出來問。大家看到這個瑞相這麼殊勝,為什麼會這樣?到底它的內容是什麼?大家不曉得怎麼問,不曉得從何問起。所以問問題是要會問的。

  所以我們常常,像最近我常到大陸去,有些同修說,悟道法師,還沒有看到你,問題很多,一看到你,好像一個問題都沒有了。常常有時候大家聚餐坐在一起,大家有問題提出來問,一個問題也沒有。是不是代表真正沒問題?並不是這樣的,不知道怎麼問,不知道從何問起。在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比較知道怎麼問的,他就代表大眾,大概知道大眾心理的疑問在哪裡,他就會站出來,他自己裝著不知道來問這個問題,其實他知道,他來問,他問是代表大眾來問的,這個叫利樂有情問,這在經典上我們常看到。這個地方也是屬於利樂有情問,大梵天王代表我們來問的。如果大梵天王不代表我們問,觀音菩薩大悲咒講完了,有誰會知道去問這個問題?現在念大悲咒的人你去抓一個來,你去問他,大悲咒的內容是什麼?可能他還沒有想到,「我也不知道?」他是有疑問,但是他不知道去問。

  問問題有什麼好處?就是斷疑生信。我們為什麼要聽經聞法?沒有別的,斷疑生信,你有疑惑,你不明白,你就要問。所以講經說法目的就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你這個疑惑沒有排除,你那個信心生不起來。你說大悲咒好處這麼多,效果這麼好,有一些人相信,但是還有很多人他不相信。已經相信,在念大悲咒的,我相信半信半疑的佔大多數,真正信心不疑的,我看極少數。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好像我們念大悲咒效果沒有像經上講的這麼大,不要說證果,我們現在求個升官發財都求不到,求個人間福報都求不到,他就有懷疑,到底是不是這樣?疑惑馬上就來了。所以要聽經聞法。為什麼有的人求得到?為什麼有的人求不到?它的原因在哪裡?這個要說明,講經說法就是要把這個道理、這個事實理論方法要講清楚說明白,讓你沒有疑惑。沒有疑惑,你信心就生起來,你知道要怎麼去念就會有像經上講的這個效果。這個是大梵天王為我們大家來請問。

  「為我說此陀羅尼形貌狀相」。為我,這個我就是代表我們大家。說此陀羅尼形貌狀相,這個形貌就是陀羅尼到底它是什麼樣的形狀?什麼樣的相貌?這個形貌相狀在《五種遺規》裡面,過去淨公老和尚也有摘錄一篇,「陳希夷心相篇」,心跟相,心相篇。這個形貌相狀從哪裡來?從心來的。心在哪裡?大家去找心,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不知道心在哪裡?給大家說明,大家應該也能體會,心,那個相就是心。所以你看一個人的相貌,你說他心好不好,心你也找不到,他心在哪裡?心就在他那個相上面,他那個相就是心,他那個相就是他心表現的。相由心生,你離開相也找不到心,你到哪裡找心?你另外去找一個心,你到哪裡找?好像「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你要找黃金,黃金在哪裡?黃金就在那個相。譬如說這個眼鏡框,這是黃金做的金框,你問我黃金在哪裡?黃金就是這個眼鏡的鏡框,這個鏡框就是黃金,你離開這個,你到哪裡去找黃金?現在塑造一尊金的佛像,用黃金質量去塑造的,黃金在哪裡?那一尊佛像就是黃金。你離開這個像要另外去找,沒有了,那個金就是塑造這個像了。所以你離開相,到哪裡找心?心在哪裡?你找不到,心就在相,相就在心。《心經》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這樣去體會,你就可以體會到一些。所以陀羅尼形貌狀相,我們要知道這個形貌狀相就是心相。

  「我等大眾願樂欲聞」,我等這個「等」就包括大梵天王以外所有參與這個大會的大眾。這個大眾參加的種類,我們現在講族群太多、眾生太多,參與這個法會的大眾太多了,所以以等來涵蓋參與這個法會所有的大眾。其實這個等,我等大眾就包括我們現在自己在裡面,我們也包括在裡面,所以不能把我們自己排除在外,我等大眾包括我們現在有緣遇到這部經、有緣遇到大悲咒的這些眾生,這都包括在我等大眾這個裡面。「願樂欲聞」,我們現在大家是不是願樂欲聞?想不想聽聽觀音菩薩說一說「大悲陀羅尼神妙章句」它的形貌相狀?我想大家很樂意,也很希望來聽一聽觀音菩薩他怎麼說。這是非常重要的。「願」就是他有這個意願,他願意。「樂」就是他有興趣,他喜歡。「欲」是希望。「聞」是很願意、很樂意的、很想來聽觀音菩薩說一說,大悲神咒為什麼功德利益這麼殊勝、這麼大,到底它的形貌相狀是什麼?我們用淺顯的話來講,它的內容是什麼?請觀音菩薩給我們大家說明它的內容。前面講的咒語,它是密說,就是只有咒音,密說,沒有給你說明的。密說你能夠體會,你能夠悟入,你就明白了。如果還沒有悟入,後面要加上顯說,明顯給你說明。好像我們有些舉動、動作,或者語言的符號一講,對方他就明白,你就不用再說。有一些人他還搞不懂,你要再加以說明,他才明白。所以下面這段經文就是觀世音菩薩的顯說。這段就是講大悲咒的內容,什麼叫大悲咒。前面是密說,下面這一段是顯說。

  好,今天時間到了,下面這段經文,我們明天晚上再繼續來學習,我們今天就先學習到這一段。請大家合掌,我們來念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