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一三集) 2010/8/13 馬來西亞華嚴講堂 檔名:02-039-011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一百三十四面第二行,最後一句看起。
「亦正如《圓覺經》曰: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故於幻相無著無得」。前面我們學過,修淨土的同學不能夠忘記,要學文殊菩薩的智慧,要學普賢菩薩的行門,在前面我們已經講得很多了。這是很不容易的一樁事情,但是不能不學,這個法門無比的殊勝。最重要的先要認識它,經教裡面第一個目的就是教導我們認識這個法門,了解這個法門,認識得愈深,了解得愈透徹,修行功夫自然就得力。凡是功夫不得力,都是對事實真相沒有認識清楚,這是經論裡面佛菩薩、祖師大德常常在這裡勸導我們。前面舉《寶積經》這個例子,接著《圓覺經》上也有這幾句話,有兩句話,「知幻即離,離幻即覺」,這兩句是經文。我們一定要知道遍法界虛空界,前面跟諸位報告過,十法界依正莊嚴不是真的,就連同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也不是真的。佛法真妄的標準,它有個絕對的標準,真的永恆不變,這是真的;如果有變化,那就是假的。那我們想想,我們今天這個世界六根接觸的對象,眼所見的哪一樣東西沒有變化?耳所聞的音聲,鼻所嗅的氣味,舌所嘗的五味,乃至於意根所對的法塵,都是生滅的現象,就是都有變化的。一般來說,動物有生老病死,這變化,這叫無常;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只有一樣東西,我們看不出它的變化,虛空。虛空在《百法》裡面排列在無為法,虛空無為。虛空是不是真的?虛空也不是真的,真正的無為法只有一個,真如無為。其他的五種是相似無為,好像是無為法,實際上它還是有生有滅。
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時間跟空間不是真的,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修行修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就突破空間維次。突破空間維次是怎麼回事情?時間沒有了,這時間是假的。時間沒有就是沒有先後,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就在當下,你能看到過去,也能看到未來;沒有空間,沒有空間就是沒有距離,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當下。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中峰禪師在繫念法事上開示,跟我們講,「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淨土,淨土即此方」。這個境界就是大徹大悟的境界,不是假的。你要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境界你就證得。在印度,那些菩薩、阿羅漢們證得;在中國,惠能大師這是頓悟頓證的,宗門裡面歷代這些開悟的祖師,諸位看看《傳燈錄》、《五燈會元》,那裡面記載得多。教下大開圓解,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都是入這個境界,也就是時空這樁事情你搞清楚了,它不是真的,它是假的。假的就要放下,假的不但帶不去,它會找麻煩。麻煩是什麼?麻煩是給你帶來業報,你善心善行,你生三善道;惡念惡行,你就生三惡道,麻煩在這裡。
所以真正修行人、念佛人一心一意求生淨土。求生淨土為什麼?是為了親近阿彌陀佛,這是世出世間第一大善知識。我們在這個地方修行證果很困難,成佛談何容易?到極樂世界就很容易。老師好,阿彌陀佛是老師;環境好,尤其生到極樂世界,壽命跟阿彌陀佛相同,人人都是無量壽;同學好,諸上善人,那些善人是什麼地位?等覺菩薩,十地菩薩,你跟他們做同學。所以一生等於說是保證你成佛,這地方到哪裡去找?除了淨土法門之外找不到。所以這個法門稱之為門餘大道。那個門是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之外一個特別的成佛之道。沒有緣分,遇不到那就罷了,那不說了;遇到要沒有把它抓住,不能在一生成就,那就太可惜。那你想一生有把握,真正在一生成就,這看破是非常必要的。這段經文是教我們看破,告訴你這世界不是真的,全是假的,你要是執著它,錯了。譬如你想控制它、你想佔有它,你就完了,你將來繼續不斷在搞六道輪迴,這一生成就沒分。所以要徹底放下。
放下,他為什麼放不下?沒看破,就是不了解事實真相。這些經論,黃念老非常難得,舉許許多多經論裡面的開示來幫助我們看破。《寶積經》上講的,「如幻師作幻,自於幻不迷,以知幻虛故,佛觀世亦然」,這我們前面上一堂課講過。《圓覺經》上這句話是更有名的,「知幻即離,離幻即覺」,這兩句話講得太好了。世間人為什麼不能離?離就是放下,為什麼放不下?不知道。不知道這個世間是假的,不是真的。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上說,「夢裡明明有六趣」,六趣是六道輪迴。夢是什麼?夢是說迷。迷而不覺,好像真的有個六道輪迴,六道輪迴也不是假的,但是要曉得它是夢中東西,如果你醒過來,六道就沒有了,就像作夢一樣。這個夢比較長久,時間很長;覺悟了,覺悟就是夢醒了,對於六道再也不留戀,再也不要放在心上,那就對了。那是真正在佛門開悟,這不是大徹大悟,這算是大悟,佛家講積小悟成大悟。什麼時候知道大悟?真放下了是大悟,沒有放下還是在迷,迷而不覺。離幻,離幻就覺悟了。我們的經題「清淨平等覺」,可是經題上這五個字是修行的三個階段。
今天諸位都知道,全世界,不是某一個地方,災難太多了,中國、外國歷史上所沒有的,這奇奇怪怪災難現在都爆發了。昨天還有個同學在網路上下載一個新聞給我看,在國外發現一種新的病毒,現在在傳染,從南亞傳到印度,那邊傳到歐洲,非常可能這個瘟疫會傳遍全世界。很可怕!這個病毒很嚴重,這是瘟疫。地震、火山、海嘯、旱災、水災,全世界都是的。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我們大乘教裡面學了這麼多年,明白了。我在講席裡常常告訴同學,我們這個世界跟極樂世界有什麼差別?從理上講毫無差別。不僅是這兩個世界,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也就是我們夜晚看看太空當中無數的星球,那個世界平等平等沒有差別。統統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它怎麼會有差別!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華藏、介紹阿彌陀佛的淨土那麼樣的美好?看看我們這個地球災難這麼多,這怎麼回事情?佛說過「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句話不能忘記。從心想生,那我們就知道,西方極樂世界的居民,那個地球上所住的人,那些人想什麼?那些人想的都是大乘佛法,就跟此地講的於幻不迷,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他們是這種人。這個宇宙之間諸佛的剎土,跟我們的世間不一樣。你看我們在極樂世界、在華藏世界,沒有聽說有國家、沒有聽說有國王、沒有聽說有大臣,沒這個事情!士農工商,沒聽說過。
西方極樂世界兩種人,這諸位要知道,這世界多單純!兩種人,一個老師,阿彌陀佛是老師,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學生,西方極樂世界人每天幹什麼事情?上課。阿彌陀佛講經說法,往生的這些諸菩薩天天聽佛講經,聽佛教誨,他沒有妄想、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他那個地方學習確實沒有中斷,日夜都沒中斷。極樂世界沒有日夜,比天人高,色界天就沒有日夜了。所以用我們的話來說,那個地方是學校,是佛學院。宇宙之間,阿彌陀佛辦了個佛學院,十方諸佛如來,你看沒有一尊佛不勸他的弟子們到極樂世界去上學去。往生極樂世界就到極樂世界上學,咱們現在講留學,到極樂世界去留學。到那邊去肯定成佛,而且非常快速。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十二劫就成佛,這是《觀無量壽佛經》上釋迦牟尼佛講的話。這決定不是假的。在我們這個世間要想成佛,佛說要經過無量劫,到極樂世界十二劫,你看看省了多少時間!這講得最慢的。如果你是修行功夫還不錯,你能夠中上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大概只兩劫、三劫就成功;如果真的念到理一心不亂、大徹大悟這樣的人,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成佛,生實報莊嚴土,他不是同居土,也不是有餘土,他直接就生實報土。這些理事,佛都在經上跟我們講得這麼透徹,我們要感謝,這是佛對我們的大恩大德。我們真搞清楚、搞明白了,念佛這個心才真正發得起來,真幹,真念佛了。為什麼?我對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我對這個世界也搞清楚、也明白了。一切剎土所有眾生,生生的遭遇,講真話就一句話,都是自作自受。這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裡怎麼想,外面環境怎麼變,誰主宰?自己主宰!這個佛在千經萬論不知道講多少遍。唯心所現,誰的心?自己的心;唯識所變,誰的識?自己的分別執著,與別人不相干。這個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
如果我們的地球上人心都善,不違背佛在經教裡面跟我們講的戒定慧三學,那不學佛的人,像中國人能夠相信老祖宗的教誨,遵守倫理,五倫、五常、四維、八德,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離開這個標準,這個世界非常美好,這個世界就是講的盛世。首先,每個人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業順利、社會和諧、天下太平。人心所感的,人心善,山河大地那些災難完全沒有了,這是佛經上所講的。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我們的相貌、我們身體健康,是念頭轉的。我念頭好,人就健康長壽,就不生病;我的心好、行為好,我住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不會有災難。這一點都不稀奇,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環境都是由意念,所以意念了不起,力量太大了。不善的念頭就是災難,你的心行不善,對自己來講,自己一身的毛病;你家庭不和、工作不順利,居住的地方常常有旱災、水災、地震這個東西就來了。都是自己念頭引發的,都是念頭變現出來的,佛在經上講了幾千年。
中國的老祖宗,歷代祖師他們記載的、他們所說的跟外國人講的不一樣,外國人講釋迦牟尼佛滅度到現在二千五百五十多年,我們中國老祖宗記載不是這個說法,記得很清楚,釋迦牟尼佛出生是中國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寅是老虎,釋迦牟尼佛屬老虎的,甲寅年。佛滅度是周穆王五十三年,要從這個來記載,佛滅度到今年應該是三千零三十七年,這是我們中國祖祖相傳都是這個說法。過去虛雲老和尚,他是用這個說法的,這中國老一代的,印光大師他們統統都是這個說法。當然外國人他也有他的根據,我們中國也有根據,這個用不著爭論,這不是大事,小事,雞毛蒜皮的小事。我們對於自己的文化,對於祖祖相傳的要有信心。中國過去這些歷代祖師有修、有學、有證,那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做不到,這些是真正叫再來人。我們對他要是不能相信,沒有信心,那就沒法子學習了。
經典裡面所講的、祖師所傳的,還很難得就是近代的科學家,這尖端的科學家量子力學,他們所發現的、所做出的報告很多跟佛經上講的完全相同。譬如此地講的,知幻虛故,這他們發現了。發現這個宇宙,無論是精神、無論是物質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精神跟物質從哪裡來的?他們說是意念來的,就是我們講的念頭,這個講法跟佛在經上講的相同。《仁王經》上告訴我們,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念頭。我們學習經教知道,釋迦牟尼佛這個說法是方便說,不是真實的,方便說就可以了,因為這是一般人無法理解的。在《菩薩處胎經》裡面,釋迦牟尼佛跟彌勒菩薩的對話,那是講真的,那不是方便說。佛問彌勒菩薩,凡夫起一個念頭,「心有所念」,這個念頭裡面有多少個細念,微細的念頭?有多少個相?相就是物質現象;有多少個識?識就是受想行識;相是色,有這種現象出來。彌勒菩薩答覆,也是用一彈指,多少個念頭?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單位,我們把它換算出來,這一彈指三百二十兆,比《仁王經》上說得太多了。如果我們彈指彈得快,一秒鐘彈五次,我相信可能。我能彈四次,我相信有人比我彈得快的,身體比我健康的,動作比我快的,如果一秒鐘彈五次,那是多少兆?一千六百兆,就是一秒鐘有多少個細念?這微細的念頭有一千六百兆。
這樣多的念頭累積連續不斷產生的幻相,這個幻相裡面就有精神、就有物質,用佛法的名詞來說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就出來了,這是阿賴耶的三細相,現在量子學家發現了,我們不能不佩服他。佛在經上說過,第六意識,他的分別功能非常非常之大,對外能緣遍法界虛空界,對內他能緣到阿賴耶。現在量子力學緣到阿賴耶,但是他緣不到自性。如果再問,這個意念現象從哪來的?這量子力學就沒法子說了,佛經上有。佛告訴我們,宇宙之間有一個真正的理體,能生萬事萬物,這個理體叫自性,明心見性就是你把這個東西找到了。這個在哲學裡面講,叫宇宙萬有的本體,它能生、能現、能變,整個宇宙形形色色是所生、所現、所變。這個能生、能現、能變,科學找不到。為什麼?因為不能用分別,更不能用執著。你有分別、你有執著,你是妄心,妄心只能夠緣到妄,阿賴耶是妄的,可以緣到,遍法界虛空界這些現象是虛妄的,可以緣到,緣不到真。真要怎樣才能緣到?把妄放下就緣到、就見到,所以說知幻即離,離幻就覺了。那個覺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就證得,證得這個境界,在佛法裡稱他為佛陀,他就成佛了。科學家,量子科學家距離成佛還有這一段,看他能不能放下?果然他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全放下,他就成佛了。
科學的進步,我相信再有三年到五年,量子力學可以普遍被世人所知,知道這個,對於佛教有非常非常大的幫助,佛經上所說的這個統統被他證明了。人類對於處理這些環境就有能力了,想化解災難就知道用什麼方法,化解衝突都有辦法了。只要我們相信,「信為道元功德母」,你不相信你就沒法子。為什麼會不相信?你對這個東西不認識,不認識就不相信。我在年輕的時候對這個一無所知,在學校念書聽到老師講宗教是迷信。佛教是多神教,什麼都拜,尤其是迷信,迷信裡面的迷信。所以從來就沒有動個念頭說跟佛教接觸,沒有,寺廟都不進去,年輕的時候這樣頑固。好在我們有一個求知的心,我二十一歲對哲學就發生偏愛,非常喜歡這一門學科。我二十六歲遇到方東美教授,是當代的一個哲學家,我們心目當中非常仰慕的,我跟他學哲學。他最後一個單元跟我講佛經哲學,我感到非常訝異,我說:佛教是宗教,是多神教,多神教是低級宗教,它怎麼會有哲學?老師告訴我:你年輕,你不懂!他說: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在課堂上跟他學習,才把錯誤的觀念糾正過來,知道這裡面有這麼多好東西,非常渴望。
老師告訴我,現在佛教的哲學不在寺廟,我問他在哪裡?在經典。為什麼?現在寺廟裡面的人不學習了,他說不像過去,過去寺廟裡那些出家人,那是大德行、大學問!所以佛門常說的,出家人是帝王師,那一點都不錯,真有資格做帝王師。帝王將相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向出家人請教,出家人真有能力教導他。可惜現在他不學了。所以老師告訴我,你要想學,在經典裡面,指我這條路子。這條路子指得非常正確,如果他沒有說在先,我去逛寺廟,遇到出家人向他請教,這一問三不知,我對老師肯定起懷疑,老師說的話不是真的,他把話講在先了,他沒有認真去學習。學,學了之後要做到,這叫習。你學了做不到,那是假的,那個沒有用。佛教要不是裡面有高等科學,我們學了這麼多年,知道不但有高等科學,有高等哲學,科學跟哲學那都是達到登峰造極。最近發現的量子力學,跟大乘經上所講的一模一樣。
學佛有什麼好處?對自己來講,身心健康、身心清淨;給你的好處,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壓力,智慧增長、德行增長,你多快樂!所以學佛的人法喜充滿,大經裡面常講,菩薩常生歡喜心,你說這裡頭多快樂!所以老師告訴我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得到了。天天感謝老師,要不是老師指出這條路,我這一生苦不堪言,哪有這麼幸福、這麼自在?老師指點的路子正確,我們自己要真幹,曉得這是假的,《金剛經》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對於所有這些現相不放在心上,放下了。真的,沒有一絲毫控制的念頭,沒有一絲毫佔有的念頭。世尊當年在世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他是王子出身,貴族,出身於貴族。十九歲捨棄王位,離開家庭去學道去,學了十二年。過的是苦行僧的生活,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樣的生活過一輩子,快樂無比!成就了無上正等正覺。學成小乘,成正覺,大乘菩薩成正等正覺,這當年在世展現給我們看的,給我們這些後學做了好榜樣。
在佛法,向上提升就是放下。當年章嘉大師教我,好像上一百層的高樓,你能夠放下第一層,你才能夠上升第二層;能放下第二層,你才能夠升到第三層;你不肯放下,那你執著在那裡,你永遠不能進步。菩薩五十一個階級,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就像五十一層大樓一樣。能放下十信,你就到十住位,能放下十住,你才能到十行位,祕訣就在放下。為什麼放不下?不了解事實真相,所以先叫你了解事實真相,文殊智是看破,普賢行是放下。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又幫助看破,就這兩個方法相輔相成,從初發心到如來地,這是把真正祕密的方法傳給你了。我跟章嘉大師見面,這是跟出家人見面,第一回,第一次,我就向他老人家請教。我說:方東美先生把佛法介紹給我,我知道佛法殊勝,知道佛法是大學問,能解決一切問題。我向他老人家請教:有沒有一個好的方法能教我們很快能契入?他就教我看破放下,頭一天就給我了。我學了十幾年,才真正把這個道理搞明白了,搞明白之後對老師無盡的感激。他一絲毫隱瞞都沒有,等於說菩薩成佛的祕密告訴我了,雖然大乘經上佛常常說,我們看不懂,念過、滑過,沒有留意,老師這一點醒,我們就注意到了。發現大乘經典,佛處處都在提示,這裡舉的《寶積經》、《圓覺經》、《楞嚴經》上統統都有。真了解了,故於幻相無著無得。著是著相,不再著相,不再有得失的念頭。就是對於一切事物的控制、佔有這個念頭沒有了,這叫無得,這真看破了。
「文中盛讚大士之權實二德」,權德是放下,實德是看破,這個地方講的大士是參加這個法會與會的這些菩薩們。這裡面講的比丘一萬二千人,菩薩無量無邊,許多菩薩是他方世界來的。「皆能示現是權德,實無可得是實德」,實無可得是智慧,皆能示現是善巧方便,應以什麼身得度,諸佛如來、法身菩薩都能現身,像《楞嚴經》上所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諸佛菩薩現身確確實實沒有起心動念,怎麼現的?自然現的,佛法裡有個術語叫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再問,為什麼本來是這個樣子?同一個自性,說明整個宇宙萬事萬物跟自己是同一個體。大乘教佛常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這真的,一點不假。所以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法身菩薩他知道、他認識、他肯定,一切法跟我是一體,凡夫不知道,分自分他,所以自私自利,損人利己,他造無量無邊的罪業。罪業雖然是假的,不是真的,但是他要不醒悟過來,他要受!受得很苦,就像做惡夢一樣。他做惡夢的時候,他不知道自己在作夢,苦不堪言,一下醒過來才曉得是一場夢。六道輪迴眾生就是這樣的,在六道裡面受苦受樂,哪一天醒過來覺悟了,六道沒有了,才知道做了一場大夢。永嘉大師說的話是真話,不是假話。「會中諸大士皆圓具權實二德」,圓滿具足這兩種德,「故云:此諸菩薩,亦復如是」。這是這一小段的總結,此諸菩薩,都有這個智慧,都有這個德行。諸位記住,德行就是放下。
我們學佛要記住,真正要求往生,要持戒,要苦行。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前,教誡弟子,佛不在世了,以苦為師、以戒為師。不管你是學禪宗、學教下、學顯、學密、學大、學小,只要是學佛,這是根本,以戒為師是根本,以苦為師是根本。戒為什麼持不好?怕吃苦,那就不行。你真正要成就,你在這上要能夠忍得過,吃別人不能吃的苦,能吃;忍不能忍的辱,我們現在講羞辱,能忍。戒律從哪裡做起?要從《弟子規》做起。現在這個佛教,我們走過許許多多國家地區,接觸的華僑當中學佛的同學們,這麼多年讓我們看到的是,出家學佛,《沙彌律儀》沒做到,在家學佛,《十善業道》沒做到,所以他不能成就。他不是不努力,我遇到有參禪的、有學教的、有學密的,為什麼他不能成就?不要說跟古人比,跟上一代的比都比不上!原因到底在哪裡?為什麼從前人能做到,現在做不到?深入去觀察,這才發現,我們這一代的人扎根教育疏忽了,這不能怪我們這一代人。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講了一句公道的話,「先人不善(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好像是對我說的,我們這一代的人,因為他父母不知道,生於患難!他祖父母也不知道,要到他曾祖父母,差不多像我這樣的年齡,也不完全知道;還得到我上一輩,到我父親那一輩,他們知道。他們生活在民國初年,中國傳統文化雖然是疏忽了,影響還在。到我這一代,影響沾一點邊緣,二、三年,比我小三歲以後的人他不知道了。我有個弟弟,小我六歲,他根本不知道。你怎麼能怪現在人?所以不能怪他,要好好的教他,把這門課補出來,補習。小時候沒學,現在覺悟了要想真幹,那一定把這個課程補起來,因為沒有這個課程,你沒有根,你一生勤苦努力,不會有成就。像樹木花草一樣,沒根,你把它插在花瓶裡面養也能開花,也很好看,不會結果。這個道理不能不懂。
中國古人對於兒女的教育非常嚴格、非常重視,你家裡將來能不能興旺、能不能發達,全靠後面有沒有人才出現,所以教兒教女就很重視。從什麼時候開始教?從懷孕就開始教,叫胎教。小孩一出生,他會看、他會聽,你千萬不要以為他不懂事,那你就錯了。他很聰明,他什麼都知道,就是不會說。所以《弟子規》不是教小孩學的,不是教他念的。是什麼?父母要老老實實把《弟子規》做到,做給嬰兒看。「教兒嬰孩」,讓這個嬰孩,就是三歲之前,從出生到三歲,一千天,這一千天叫扎根教育。這一千天,母親很辛苦,時時刻刻照顧他,就是說他看見的、聽到的、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負面的東西決定不能讓他接觸到、不能讓他看到。所以父母在小孩面前把《弟子規》做到,小孩他就學會了,他天天看,天天聽。所以中國古諺語有一句話說,「三歲看八十」。小孩到三歲,這個根紮下去了,八十歲都不會變,根深蒂固。所以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都是父母做出來給他看,這樣用心!他都會了,都做到了,為什麼要這樣做他不知道。到六、七歲上學,慢慢懂事了,老師繼續做榜樣給他看,所以老師是身行言教。小朋友慢慢懂事了,講給他聽,為什麼要孝順父母?為什麼弟弟要尊敬哥哥,哥哥要愛護弟弟?把淺顯道理講給他聽,他慢慢懂了,這個教育太重要。所以中國小孩五、六歲就很懂得禮貌,像小大人一樣。
現在沒有了,現在家庭教育沒有了,學校教育沒有這個課程,社會教育更不必說了,連宗教教育都不講這個。這還得了!所以今天整個社會的動亂,原因是什麼?失教,就兩個字。傳統的教育丟掉了,宗教教育丟掉了,社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們今年六月,我陪同馬來西亞宗教訪問團去訪問梵蒂岡,跟天主教的教宗見了面,跟他們大主教交換意見。他們也意識到,也知道這個問題很嚴重,所以我在報告裡就特別提出宗教教育。因為現在整個世界,學術界的人士、青少年的學生都認為宗教是迷信,信教的人一年比一年少了。我們佛教沒統計,天主教有統計,就是他們每年受洗的人一年比一年少。我們也曾經遇到很多次,有很多人質疑宗教對社會有什麼貢獻?沒有貢獻,沒有利益,當然就要淘汰,他們這種思想。
過去宗教對社會有貢獻,為什麼?他教,特別是佛教。佛教在古時候,寺院庵堂是學校,首座和尚分座講經,那就是教學。一個寺廟,首座和尚好幾個,你喜歡學哪部經典,你就可以進哪個教室,他真能學到東西,他在教學。所以我們大力提倡宗教要回歸到教學。正好現在家庭、學校、社會都不教倫理道德了,我們能夠把宗教經典裡面,關於倫理道德因果這些經論把它節錄出來,我們自己認真學習,普遍來教導社會大眾,彌補現在這個社會教育這三種缺失,那宗教對於社會的貢獻就非常大。人家再不會說宗教對於社會沒有貢獻,我們有的是好東西。要真幹、要懂得、要識貨。我們自己修學,自己得了利益,我常講個人的利益,健康長壽。我沒有道場,如果有道場,這道場和諧,弘法利生的事業順利,肯定!在家居士,家庭幸福、事業順利,居住這個環境大眾都能和諧,這都好。它真有好處,真有貢獻。所以我們認識宗教,宗教都是好的。負面影響,那是現在宗教裡面這些學習宗教的人沒有認真努力,也被世俗感染,那就是名聞利養、貪瞋痴慢,這就糟了,這把整個宗教都毀掉了。所以我們要認識清楚,宗教本身沒有問題,宗教徒有問題,他沒有認真學習。他要認真學習,宗教徒個個是好人,個個對社會都有很大的貢獻。我們這一點不能夠不清楚、不能夠不明瞭。
再看下面這一段經文,這段經文從「通諸法性,達眾生相」,一直到這一段末後「善立方便,顯示三乘」,這一段都是教我們超情離見,徹底放下。因為《無量壽》通《華嚴經》,學習總的目標是教我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才有這樣的經文,這樣的經文在小乘經看不到。「通諸法性」,諸是諸法,諸法的性是一個性,像賢首國師所說的,自性清淨圓明體,這是哲學裡面所講的本體。今天全世界哲學跟科學都沒有講到這一層次,從一體起二用講到了。所以科學也真難得,真不容易,只是根源他沒找到。根源是自性,我們的意識緣不到,用精密的儀器也看不到,因為它不是物質現象,它也不是精神現象,什麼樣精密儀器對它都沒用處。唯證方知,真正徹底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就證得,這是宇宙萬事萬法的根源,法性。通諸法性,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達眾生相,上面是實智,下面是權智。達眾生相,一切種智。宇宙之間萬事萬法為什麼會發生的,怎樣發生的,為什麼會有變化,這些事情你全都知道,這是達眾生相。
我們看黃念老的解釋:「法性,又名實相」,又名「真如」,這個又名是貫下去的;又名「法界」、又名「涅槃」、又名「實際等」,後頭還有。佛在經上說法性,說它的名字大概說了幾十種之多,總有六、七十種名詞。佛為什麼說這麼多名詞?這是教學的善巧方便,教我們不要執著名字相,名字相不是真的,曉得是這個意思就行了,幫助我們破執著,一執著就錯了,不要執著。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教導我們學習的態度,講得好,聽經要用什麼樣的心態來聽?第一個,「離言說相」,他的言語多幾句、少幾句,說深、說淺沒關係,不要執著這個相;第二個,不執著名字相,叫「離名字相」,就是名詞術語,像此地講的法性、實相、真如、法界、涅槃,這都是佛學名詞術語,不用執著,懂得它的意思,不要執著;第三個,「離心緣相」,經裡面的意思,不許你去想,為什麼?你去想是妄想,那不是佛的意思,是你自己的意思。佛經有沒有意思?跟你講老實話,佛經沒有意思,沒有意思才是自性流露的;有意思是凡夫,你的阿賴耶裡頭流出來,那是凡夫。所以佛經沒意思,這個要懂。
你怎麼去想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開經偈上講「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沒有真實義,沒有意,你怎麼解釋?到什麼時候你能夠真正懂得真實義?你清淨心現前,照見的,它不是想見的,平等心現前,清淨心現前,如來真實義你能夠得少分。阿羅漢、辟支佛他們證得的,因為他們不執著了,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了。菩薩高一等,菩薩是正等正覺,菩薩是用平等心,不但沒有執著,分別也沒有了。分別斷掉,就是塵沙惑斷了,執著斷掉就是見思惑斷掉,所以菩薩能夠體會真實義多分,就是一半以上他能體會到,絕不是用想,一想就錯了。想是什麼?落到第六意識去了,所以現在學經教的困難在哪裡?困難在此地,很會想!一看,這什麼意思、那什麼意思,那全是你自己的意思。這是很困難的一樁事情。所以我們學教要遇不到真正的好老師,在啟蒙的時候給我們點醒,我們會走向誤區,變成什麼?變成在佛經裡面得到許多知識、常識,那都我們想的,就變成知識,你看它是智慧,我們把智慧變成知識,打太大的折扣了。智慧能解決問題,知識不行。
二次大戰結束之後,這個世界沒太平過。聯合國從七十年代開始,每年召開國際的和平會議,邀請這些專家學者討論的主題三十年來都沒有改變。「怎麼樣消滅衝突,促進社會安定,世界和平」,這是它的主題,開了三十多年會。我先後參加十次,我才了解這個事實狀況。有沒有效果?沒效果,你看這個社會衝突頻率一年比一年上升,問題一次比一次嚴重。他不是不關注,真的關注,為什麼不能解決問題?我們一參與就了解,知識!學者專家都是學識非常豐富,不是智慧。知識解決問題是侷限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能斷根,後遺症一大堆。智慧就不是了。我們在聯合國貢獻的很簡單、很直接的向大家做報告,問題發生在哪?發生在教育,人是教得好的,也是教得壞的,看你怎麼教法。現在這整個世界誰教的?各國政府疏忽了,疏忽了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疏忽了,只知道科學技術,這方面發展突飛猛進,不會做人。疏忽了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所以才導致社會的動亂,才帶來地球上的災害,問題在這個地方。用什麼方法來對治?趕緊把倫理、道德、因果教育找回來就能解決問題,特別是宗教。宗教對這個問題可以做出很好的貢獻,因為世界上每一個大宗教的經典,裡面都有很豐富的教材,關於倫理、道德、因果的教材很豐富。如果能夠召集這些人,真正熱心,能夠真正做到犧牲奉獻、捨己為人的這些宗教家,能夠有五、六十個人,聯合國把他們組織起來,每天利用衛星網路,這些很好的工具,向全世界人講學。我相信一年,天下就太平了。我這樣的報告講了很多次,聽的人也很歡喜,但是始終沒落實,就是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現在這個會議我不參加了,年歲也大了,讓年輕人繼續去做。所以再困難的問題,佛法都有方法解決。
這是先把法性那些名詞舉了幾個,然後再講「性」是什麼?體,本體,能生能現。它雖然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它能夠現精神、物質,它是精神、物質的本體。哲學裡面講宇宙萬有的本體,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定論,講了很多種,都不能叫人心服口服。佛法裡用這個性字來講,別名很多,「體也」。「一切法之自體,名為法性」。我們中國古老的祖宗也講,古老的祖宗叫本性,你看古籍裡面所講的「本性本善」。《三字經》教童蒙的,你就想到教小朋友的第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層次很低,這個善就是佛家講的圓滿具足,是這個意思。是一個讚歎詞,是一個形容詞,讚歎它圓圓滿滿,一絲毫的欠缺都沒有,具足。那在佛法裡面講的,佛在《華嚴經》上講的,講得很好,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那個如來就是自性。一切眾生自性裡頭,有圓滿的智慧、有圓滿的德能(我們今天講能力)、有圓滿的相好。智慧、德能就像這個經上所講的阿彌陀佛,相好就像這個經上講的極樂世界,一切眾生自性裡頭統統都有,是平等的。所以佛家講的平等是真平等,眾生跟佛是平等的。一切法的自體,這叫法性。
「如《起信論義記》曰」,《義記》是《起信論》的註解,法藏法師記的,我記不清楚了,這個書我讀過。這裡面說:「法性者,明此真體普遍義,通與一切法為性」。這兩句話講得很好,明是你明瞭,你體會到了、你明白了。這個真體普遍義,就是整個宇宙連虛空法界都是它變現出來的。所以虛空不是真的,能變能現這是真的,所變所現是假的,不是真的。通於一切法為性,法界虛空界一切萬事萬物,它的體就是法性;換句話說,離開法性,沒有一法可得,法是相。古人有個比喻說得很好,如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用黃金,黃金是體,比喻作法性,用它來做種種器皿,器皿太多了,無有窮盡。早年我在美國,我們有一個同修,在家居士,他做珠寶的。他不是做真的,做假的,就是金的首飾,它是鍍金的,不是純金,鍍金的。有一天他帶我去參觀他的展覽室,他自己有工廠,他不是做小買賣,是做批發的,所以很多向他訂貨的,都先參觀他的展覽,在那邊選花樣。我去看,兩萬多個品種,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我想到經上講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在那個場合完全看到了,全是金的。他做的首飾便宜,最貴的不超過二十塊錢美金,便宜的幾塊錢,五、六塊錢,所以一般人很喜歡,丟掉了不心痛。這個假首飾在外國很吃香,非常受人歡迎,那個真的東西丟了心痛,這假的丟了心不痛。而且從外表上看,比真的還好看。我們用這個來做比喻也很恰當。金是性,一切法那是器,離了金就沒有器,所有一切的金器全是黃金做的,這說明性跟相的關係,相是性變現的,能生能現。至於它的變化,那是識。所以自性它現,它生、它現,是什麼世界?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所以實報莊嚴土裡頭不會變,實報莊嚴土裡面的人是無量壽,不會衰老,他不變!實報土裡面的樹木花果長青,它的樹葉不會變黃,它的果實永遠不會掉下來,為什麼?它不會變,它能生能現,不會變。為什麼?它沒有阿賴耶。
諸位要曉得,變,十法界裡頭變是阿賴耶在變,沒有阿賴耶,它當然就不會變了。所以我們稱那個世界叫一真,人永遠是年輕,不會變成衰老,也沒有生死,這是實報土的境界。實報土裡面那些菩薩,還是慢慢提升,肯定有一天提升到圓滿,圓滿就是證得妙覺果位。從等覺證得妙覺,證得妙覺的時候,實報莊嚴土就不見了,還是一場夢,醒過來了。到哪裡去?到常寂光去了,常寂光就是法性,回歸自性。你看我們從自性變現出來的,到最後終極的目標回歸自性,回歸自性才叫證得妙覺果位。妙覺的那個現象是一片寂光,一片光明,佛法裡叫大光明藏。這裡面沒有精神、沒有物質,什麼現象都沒有。所以我們用意識心,我們去想像、去思惟永遠達不到。必須要把妄想分別執著徹底放下,連習氣都沒有,你才見到。這叫妙覺,究竟圓滿的佛果。他雖然什麼都不是,什麼都現,眾生有感,他就有現。法身菩薩他還帶著習氣,所以他住在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是無始無明習氣變現出來的。習氣跟無明不一樣,無明會變,習氣就不會變,所以他無明斷了,無明習氣在。實報土怎麼來的,我們也搞清楚、也搞明白了。所以我們好好念佛,真正能放下,可以生到實報莊嚴土。要是到常寂光,那很困難,真困難,那非常不容易。我們念佛人到實報土是有可能的。
「又《唯識述記》曰:性者體也。一切法體,故名法性」。這跟前面講的意思相同,《唯識述記》是窺基大師的作品,法相宗的祖師,也說明了性相的關係。再看:「又《大乘義章一》曰」,一就是第一卷,這裡面說「法之體性,故云法性」,這都是經論上所說的話。下面念老把它總合起來為我們解釋,「故知法性乃萬法之體」,這個我們要認識清楚,,「在染在淨,在有情數,在無情數,其性無有改變,故名法性」。特別在十法界,它變化太多,無有窮盡,這是賢首國師《妄盡還源觀》裡面所講的「出生無盡」。《還源觀》上講物質現象、精神現象有三種功能,這個功能無比的殊勝,第一個是周遍法界。無論是心法還是色法,色法是物質,心法是精神。精神在自性裡面叫見聞覺知,因為它沒有分別,在實報土裡面也是叫見聞覺知,在十法界裡面叫做受想行識。受是感受,想是念頭,行是不住,前念滅,後念就生,一個接一個;識是它的體,實在講那個識就是法性,它總離不開理體,物質跟精神同時發生的,永遠分不開,一體。
從理論上講,先有精神,後有物質。阿賴耶裡頭,你看業相,業相就是能量,就是波動的現象;轉相就是受想行識,它要從阿賴耶裡頭講就是受想行識;境界相就是物質。佛經上常常把它合起來叫五蘊,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受想行識是心理現象,永遠連在一起,不能分開,分不開的。物質現象它有波動的現象,受想行識這四種各有各的波動現象,這個波動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有心還是無心,它一動就周遍法界,這第一個特性,所以這快,速度快!我們如果曉得這個事實真相,那你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的念頭在動,不管有意無意、不管有心無心,你動一個善念周遍法界。遍法界虛空界得清淨心的人統統能收得到你的信息,你動一個惡念他也知道,有沒有能瞞人的地方?沒有,不可能,你瞞不住!因為你自己這個五蘊,它是個發射台,它也是個接收台,能夠接收遍法界虛空界的信息,能接收,又能夠發出去,沒有一樁事情能瞞人。這個人是法身菩薩、諸佛如來,沒有辦法瞞過他的,他全知道。
其次的,權教菩薩、聲聞、緣覺他們也知道,但是他們知道比較粗一點的,極其微細的他們不知道。極其微細這種念頭,佛講八地菩薩知道。那我們想到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這五個位次的人,再微細的他都知道。如果我們真的明白了、真的體會到了,我們起心動念就不敢有惡念。那麼多人收到,這惡念發出去怎麼好意思?自自然然產生一種約束的力量,這是真相,事實真相。第一個特性,它的速度太快,比無線電快,比光的速度快!太陽光到地球還要八分鐘,它這個念頭才起就周遍法界。你看這個法性的速度多快!一絲毫障礙都沒有。
第二個特性就是千變萬化,出生無盡。前面這個說法,我學習不懷疑,這第二個出生無盡,我就懷疑了。為什麼會出生無盡?是什麼個力量讓它有這麼大的能力?我也常常放在心上,很久都不能解決。講《華嚴經》的時候,有一天忽然想到小時候玩的萬花筒。你看這有人送給我的萬花筒,這東西很簡單,裡面三片玻璃,放幾張碎片,不同顏色的碎片放在裡頭。你把它轉動,你轉一天,不斷在轉,看不到有個相同的圖案。你看連這麼個東西它都變化無窮、出生無盡,我就想,那自性的功能比這個大多了。從這得到證明,就不再懷疑了,連萬花筒都出生無盡。日本江本博士做水實驗,這是很有科學價值,我到他實驗室去參觀兩次,聽他報告,我們也變成老朋友了。他告訴我,水結晶在顯微鏡底下看到的圖案,結晶的圖案,他十幾年來沒有發現兩個圖案相同的,完全相同的沒見過。他提出這個問題來問我,什麼原因?我就告訴他:不可能有兩個相同的。什麼原因?我們的念頭是剎那在變化,縱然是我一個人看,我對這個水充滿愛心,它的圖案很美,我前一個念頭這個愛心跟底下第二個念頭愛心不一樣,決定有差別,所以它就不可能是一個相。有相似,不可能完全相同。他揣摩這個道理,為什麼?它從心想生的。證明了水會看、會聽,懂得人的意思。我告訴他,不但是水,水是物質,所有的物質現象統統都會看、都會聽、都懂得人的意思。我們坐在這個房間裡,桌椅、板凳它會看、會聽,懂得我的意思。上面天花板、下面地板,它也懂得我的意思,它也會看、也會聽。這是什麼?這是物質的本能。既是物質,它就有精神現象,就有受想行識;換句話說,色受想行識永遠分不開。
我們如果真的認識到這一點,然後你再想想佛在經教裡頭教導我們,「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我們聽了這兩句話,心裡安慰。我們身體是相,外面相貌是相,裡面五臟六腑也是相,我的心要是正,心要是清淨平等覺,身體永遠不會生病。年歲年年增長,不會衰老,這相由心生,我心不老,念頭不老,人怎麼會老?人怎麼老的?天天想老,我老了,老了,他真老了。老人就想病,所以他什麼病都來了,一病就想死,他怎麼不死?從心想生!你能真把這負面的思想全部斷乾淨,跟自性就相應了。境隨心轉,境是我們住的環境,我們住在這個地方,天天在學習聖賢道,天天在學習佛法,這是無上甚深微妙法,這個地區它就不會有災難,也不會有旱災、也不會有水災、也不會有地震、也不會有風災,境隨心轉。如果我們吉隆坡的居民,百分之一,一百個人裡頭有一個人念頭純正,這個地方保證不會有災難,百分之一的人就行了,這什麼道理?中國古人講的「邪不勝正」,九十九個人造罪孽,這一個人正知正見,正心正行,就能保佑他們。佛在經上如是說,現在量子力學家也給我們做了證明,所以我們現在對大乘教,對《無量壽經》、對《華嚴》這些大經信心十足,一點懷疑都沒有。我們依教奉行,哪有不成就的道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