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一八集) 2010/8/16 馬來西亞華嚴講堂 檔名:02-039-011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一百三十七面,倒數第二行最後一句看起,從「如甄解曰」這裡看起,這是個段落。
「如《甄解》曰:二乘雖得三空門,唯沉偏空。菩薩不然,能達幻網,得平等法。故雖住三空門,而不住無為,不住有為。故能行聲聞,能行緣覺,而超越聲聞、緣覺之地。」上一節課我們學到這個地方,今天要從這一段說起。這是說法會與會的這些菩薩們,他們也得到三空門,這個三空就是經上講的「入空、無相、無願法門」,這三門大小乘都講到。所以二乘人,就是聲聞、緣覺,他著空,他著空門,入空門,執著在空門,因此他沒有辦法再向上提升。菩薩比他們聰明,菩薩能達幻網,知道有門是幻,有不是真有,空也不是真空,空有不二,大乘菩薩對這個事實真相了解。小乘不了解,所以入空他就住空,聽佛說一切有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就把虛妄相放下,就住空,其實那還是錯誤,不是真正的覺悟。菩薩知道空有的真相,所以他得平等法,空有不二,空有一如,這是平等法,雖住三空門,他空有二邊都不著,也就是說對於空有二邊,就性相二邊,性是空,相是有,這二邊他都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所以他能行聲聞,也能行緣覺。聲聞,用現在的話說,是從教學開悟的,他可以用這個方法;也可以用大自然現象給修行人某一種啟示而開悟的,那叫緣覺。他已經到無障礙的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就超越聲聞、辟支佛地。
「又《大寶積經.善德天子會》說」,這一會也是釋迦牟尼佛講的,這裡面佛說這麼幾句話,「以聲聞法教化眾生,故我是聲聞。以辟支佛法化益眾生,故我是辟支佛。以大悲法教化眾生,故我是菩薩。於一切法得解脫,一切無礙故。從所化眾生,或以聲聞法化益,或以辟支佛法化益,或以菩薩法化益。故我是聲聞,我是緣覺,我是菩薩。」這段話說明,這些法身菩薩們他們跟如來沒有差別,應以什麼身教化他就現什麼身。這個地方的對象全是佛門弟子,與佛有緣,佛菩薩可以現阿羅漢身,這聲聞,用阿羅漢的身分教化眾生。為什麼?眾生是小乘根性,你就得用小乘根性的身分去教他;他是緣覺乘的根性,那你就示現緣覺;他是菩薩根性,你就現菩薩。我們用個比喻來說,諸位就更清楚,佛菩薩是大教育家,是真正的好老師,他對小學生,在小學教書他是小學教員,他在中學教書他是中學教員,他在大學教書他是大學教授,完全看對象,對象是什麼樣,他的身分就轉了,這一段就是講這個意思,隨類化身。如果從宗教上來說,對象是佛教徒就用佛教身分來教化,我們現在講佛門的阿闍梨;如果他是基督教的身分、基督教的根性,他就現耶穌的身分來教他,不一樣,什麼樣的根性就現什麼樣的身相。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真的曉得了,世界宗教是一家。我跟許多宗教往來,所有宗教創始的這些聖人都是一個真神的化身,我說你們相不相信?這麼多年沒人反對,大家都覺得這個有道理,確實是一個真神在那裡示現。在這段經文裡面,這些法身大士就代表真神,你看不同的根性眾生他就現不同的身,說不同的法,讓一切眾生個個都得現前的利益,這是大家很明顯的他需要的現前利益,也給他們帶來永恆的利益,這才叫圓滿。
末後這是黃念老給我們做的總結,「此明諸大士善巧方便」。說明在這個無量壽大會裡面,佛講《無量壽經》在這一會,來參加法會的這些大菩薩,諸大士,這大士是大菩薩。你看我們中國人常稱的觀音大士,用梵語來稱就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摩訶薩是大菩薩,法身菩薩,這些菩薩住實報莊嚴土。諸佛如來,只有諸佛如來住常寂光淨土,《華嚴經》稱為妙覺,妙覺住常寂光;等覺到初住這四十一個位次,他們住實報土,這都稱之為大士。你看他們的善巧方便,「隨機度生」,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他沒有身,沒有身叫法身,因為沒有身他能現一切身。我們人道,你看看人道畫西方極樂世界變相圖,西方極樂世界都是人,佛菩薩也是人的身。如果是天人,佛在天上講《無量壽經》、講極樂世界,那個西方極樂世界的圖全是天人身。這要懂,不是固定的,沒有一定的,佛沒有定法可說,佛無有法可說,佛說法總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那我們就聯想到,這些大菩薩們如果畜生道的眾生緣成熟,真的他們現畜生身講極樂世界,勸導這些畜生念佛求生淨土,這不是假的,他們要畫西方極樂世界圖全是畜生。在餓鬼道,極樂世界變相圖全是餓鬼,一定要懂這個道理。這叫做善巧方便,隨機度眾。
所以在這個地方,他「示現二乘」,雖示現二乘「而離聲聞、辟支佛之相」,這超越,這是原理。菩薩在人道示現人身,度化人眾也是離人相,他不著相。無論在哪個地方示現,在哪一道示現,我們記住一個原則,他們決定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來的分別執著!這個原則永恆不變,這叫真理。在中國佛教建築當中,我們去訪問一個寺廟,第一個你所看到的是山門,天王殿,護法神,山門裡面兩邊供奉的是四大天王,當中供奉的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都造中國五代後梁時代布袋和尚的像。布袋和尚走的時候跟大家說,他是彌勒菩薩化身來的,說完之後盤著腿他就走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說是什麼佛菩薩再來的,說了不走,這是假的不是真的;身分一暴露馬上就走,不管是自己說的、是別人說的,如果身分暴露就走了。所以中國從那個時候起,以後造彌勒菩薩的像都造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在中國的表法表什麼?表大慈大悲,表笑面迎人,表平等對待、和諧相處,表這個;會看的,能看得比較深的,代表放下,萬緣放下。他每天在街頭上乞食,別人供養給他的東西,他都放在布袋裡頭,每天提了個大布袋。曾經有人問他,什麼是佛法?他老人家把布袋放在地上,兩個手這麼放下。別人看到這個樣子知道放下,放下就是佛法,人家看懂了,放下了。再問他老人家,放下之後怎麼辦?他把布袋拿起來背在身上走了,頭都不回。這是什麼意思?放下之後要提起,提起是度化眾生,放下是自己,就像此地講的而離,離就是放下。你看示現聲聞、辟支佛,那就是提起,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雖然現身度眾生,自己痕跡都不著,那叫放下。放下跟提起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原來看破就是放下,放下就是看破。或者我們換句話,提起就是放下,放下就是提起,是一不是二,這叫妙法;放下不是提起,提起不是放下,這個法就不妙。你看妙在行世間法不著世間法,這個妙,跟一切眾生和光同塵,實際上一塵不染,跟大眾和光同塵一塵不染。這是大徹大悟的菩薩不住無為、不住有為,能行世間法,十法界依正莊嚴對他一絲毫妨礙都沒有,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下面這一句契入三昧,這三樁事情也叫做三解脫門,解這個字念去聲,念「謝」,當動詞用,不是名詞,當動詞,你真正得大自在,你真正得解脫。解就是解除煩惱,習氣沒有了,脫是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脫離生死苦惱,三門!這三門我們先介紹一下,然後再看解裡面的引證。三解脫門,這是我們從《三藏法數》節錄出來的,出處是華嚴宗《法界次第》裡面節錄出來的。先有個小的介紹,「解脫,即自在之義也」,成佛,這證得了三德祕藏,三德祕藏是法身、般若、解脫,這三樣東西是自性裡頭本有的。像剛才我們所說的,菩薩能夠在遍法界現身,現無量無邊身,這個自在,我們現在沒這個本事,這得大自在。具足圓滿的智慧、圓滿的相好,這個圓滿的相好,就是一樣都不欠缺,能現佛菩薩依正莊嚴,也能現餓鬼、地獄,沒有一樣不能現的,這才叫做相好莊嚴;你能現佛菩薩,不能現地獄,你的相好不能算圓滿。他什麼都能現,像古大德的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用一坨黃金塑造一個佛像,大家看了歡喜,供在那裡天天對它禮拜。我們還是用這尊佛像,把這個金重新鑄造,鑄造一個餓鬼相,鑄造一個地獄相,還是這尊相,沒有變,只是把這樣子改變一下。你就起了分別執著,這是餓鬼相,那是地獄相,你對它的心就輕慢,沒那麼多恭敬,錯了,它就是佛像,佛像改造的,它原本就是佛像,所以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老祖宗常講本性本善,那個善就是佛。本來是佛,怎麼那個相稍稍改變一下,你就生起分別執著?錯了。真心裡頭沒有分別,真心裡面沒有執著,真心裡頭沒有染污,真心裡面沒有動搖,如如不動,沒有起心動念。現在我們迷了,迷失了真心,在一切現象裡面生起妄想分別執著,迷在相上,見不到性。問你這是什麼?這是菩薩,那是天人,那是餓鬼,那是畜生,你迷在相上。問你金在哪裡?沒有金,這個地方沒有金,只有菩薩像,只有畜生相,只有餓鬼相,沒金,他不知道那個相就是金,凡夫就是這麼一個狀態,迷了。如果覺悟了,金在哪裡?隨便拈一個拿去都是的,那就沒錯了,全是嘛!從性上講完全是平等的,從相上講不一樣。菩薩通達性相不二,凡夫迷了自性,執著幻相,不二裡面他分別成了二,執著成了二,麻煩就出在這裡。所以解脫是自在的意思,門是通達的意思,不是真的有個門。
「謂由此三解脫門,則能通至涅槃,故名三解脫門」。你看這三種解脫門,這三門可以見性,可以見到真性,三門任何一門都行。第一個是「空」,可以從空門直接明心見性;一個從「無相」,知道所有一切相不是真的,相都是幻相,經上常說「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相就是,就是性;第三種叫「無作」,無作也叫無願,沒有任何希求,為什麼?希求是妄想,自性裡頭沒有妄想,把一切願求放下就見性,無願無求,自性現前。這三門能直接明心見性,見性作佛。我們先把這個介紹一下,第一個「空解脫門。謂觀一切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自性本空」。一切諸法沒有自體,自性,性就是體質,沒有自體,所以體真的是個空。現在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物質到底是什麼?現在這是尖端科技發現沒有物質,物質是念頭累積連續的一個幻相,這個說法就是自性本空,所以我們要是執著有,錯了,迷了。你要是知道,有就是空、空就是有,《心經》上用個色做代表,色代表物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一樣的,空跟色是一樣東西。色是什麼?是那個空,空是妄念,那個妄念累積下來現這個現象。《心經》上這四句話講透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講透了,現在被量子科學家證明了。
你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是萬法皆空,相有沒有?相有。相礙不礙空?不礙空,空也不礙有,空有無礙,這是你真正通達明瞭了。所以一切法講因緣和合而生,念頭是因,累積是緣,妄念累積起來連續的現象,我們把它看成物質,看成色法。物質現象無量無邊,千差萬別,有些物質非常堅固,重金屬非常堅固,那是什麼?科學家告訴我們,現象的生起離不開振動,振動是屬於能量。振動當然有頻率,頻率不一樣,頻率慢的就變成重金屬,振動頻率稍微快的就變成泥沙、樹木花草,我們人身體這些皮膚都是振動比較快一點的。更快一點的變成現在的電磁波,現在人應用電磁波製造出許許多多的電器,像我們現在所看的電視、無線電的通信、網際網路,這是振動頻率高的。物質現象再多,全都是振動頻率不相同,而現的現象都不是真的。所以任何物質現象、精神現象都可以回歸到能量,就是振動頻率統統能回歸,它沒有兩樣,平等法。所以這個裡頭無我,這個無是貫下去的,無我、無我所,我尚且沒有,當然沒有我所,說我所有的沒這回事情,我與我所都不可得。
「若能如是通達,則於諸法而得自在,故名空解脫門」。你要是把這個道理完全搞清楚、搞明白,通達了,你在一切諸法裡頭就得大自在,為什麼?再也不執著,再也不分別。我們今天於一切諸法裡頭不自在,原因在哪裡?我想佔有它,我想控制它,你能自在嗎?身都佔有不了,都控制不了,還要佔有身外之物,這不叫打妄想嗎?這是自找苦吃!身要是能夠控制的話,我們是金剛不壞身多好,這些法身菩薩,不要說他們,我們講高級凡夫,四聖法界裡面他們就能控制身體不生病,就能控制身體長生不老,阿羅漢就有這個本事。他這本事從哪裡來的?這前面講過,這三個解脫門他們得到。他們得到的淺,他還有障礙,因為他住空,他不住有,所以一切有的障礙煩惱他沒有了,他放下了。他住在空,其實住空是錯誤,住空自己得自在,不能幫助別人。菩薩知道空有不二,空就是有,有就是空,菩薩能夠幫助一切眾生,能夠隨著眾生念頭感應,眾生想見什麼樣的身,他就能現什麼樣的身,你看多自在!這給我們講事實真相。
第二種叫「無相解脫門。謂既知一切法空,故觀男女、一異等相,實不可得」。相是幻相,這個境界不好懂,現在有這些科學技術,對我們學佛幫助很大,佛法是科學。我早年跟方老師學哲學,老師告訴我,佛法是哲學,為我介紹的時候說,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哲學的最高峰,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這樣被引進佛門,學了快六十年,現在知道了,不但是哲學最高峰,還是科學最高峰。釋迦牟尼佛不但是偉大的哲學家,他也是偉大的科學家,真的不是假的。佛滅度之後三千年,今天量子力學家才發現,物質是意念累積連續的現象,三千年前佛在大乘經上就講過了。所以佛經科學超越現代的科學,量子最新的科學比釋迦牟尼佛落後三千年,講得清楚、講得明白。這個現象,就像我們現在看電視,我們現在看電影,在銀幕上看到的,我們知道銀幕不是真的,我可以看,我不能控制它,我不能佔有它,我可以欣賞它。假如有一個人有一天,就像這些量子科學家一樣,他們真的明白,真的通達了,是不是看現在的一切現象,看一切男女,看一切一異,一是同樣的,異是不同的,這是指一切萬事萬物,有沒有看到實不可得?有,他是看到。我們看到他的報告,這講到了,可是他怎麼樣?他還是有佔有的念頭,還是有控制的念頭,他還在真幹,這是什麼?這在佛法講,科學家是解悟,他明白了,他的煩惱習氣沒斷。他跟佛門修行人不一樣,佛門修行人是證悟。你看一個是解悟,一個是證悟,解悟我們今天講是知識,證悟是智慧,智慧能解決問題沒後遺症,知識能解決問題後面有後遺症。你看他講的跟佛法一樣,他一樣還爭名奪利,他還有自私自利,這就是後遺症,這是屬於解悟,他不是證悟。證悟管用,自己得受用,自己真的超越了,前面講的超越二乘,證悟才能超越,解悟不能超越。解悟,你知道的比二乘多,但是你受用還達不到二乘,還是個凡夫。換句話說,從前李老師常講的,該怎麼輪迴還是怎麼輪迴,出不了六道輪迴。二乘人永脫輪迴,他沒有脫離十法界,他脫離輪迴了。這些科學家他沒有辦法脫離輪迴,他要是果然真的覺悟,把這個虛幻的世界再不放在心上,在境界裡不起心、不動念,他超越了,他就是入聲聞、緣覺、菩薩,他就證得。
佛法重在行證,信解是方便,功夫得力在行,有行有證真得受用;沒有行、沒有證,只是在信解上下功夫,不夠,那是在佛門裡面種善根而已。這個善根也是必要的,因為行證的人絕不是一生成就的,生生世世無量劫的修行才能到證。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表演,十九歲離開家庭到外面去參學,三十歲萬緣放下,在菩提樹下入定,夜睹明星,就像緣覺一樣,也沒有老師,那個星天天看都沒開悟。這一天開悟了,這妙不妙?天天看沒開悟,這一天看開悟了,這一天不一樣,情緒不相同,這一天外面這個景觀有佛力加持,靈性在引導他,豁然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偶然的嗎?是表演的。實際上呢?在《梵網經》裡面他講了真話,這一次到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第八千次。人家早就成佛了,你說人家行證的功夫多深!我們初學怎麼可能到那個境界?六祖惠能大師為我們示現,二十四歲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那個境界跟釋迦牟尼佛完全平等,無二無別。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應以佛身而得度他現佛身;能大師在中國,中國當時的環境不適合示現佛身,示現比丘身,他就是以比丘身出現,境界是平等的,沒有兩樣。這是說明,我們縱然這一生不能契入這個境界,我們停在信解,也可以說要很長很長時間信解累積才有真行,我們現在的行都不是真行。為什麼?裡面夾雜著妄想、雜念、自私自利、名聞利養,多多少少都夾雜在裡頭,不純。要到不夾雜了,這是大乘經上佛菩薩常教導我們的,念佛都教導我們,大勢至教我們「淨念相繼」。什麼叫淨念?我們念佛對極樂世界有懷疑,這念頭就不清淨。我們念佛還有夾雜,還常常想到自己,這個念不清淨;清淨念,沒有懷疑、沒有夾雜,心裡真的就一句佛號,管用!
劉素雲居士得紅斑狼瘡,那要命,比癌症還嚴重,這種病症中西醫都沒有辦法,她念佛念好了,效果驚人。好了的時候,臉上連一個疤痕都沒有,這是讓她的主治大夫無法想像的。她怎麼好的?給諸位說,淨念相繼,她真正做到這句話,她念阿彌陀佛,一點沒有懷疑、一點不夾雜。由她這個例子,我們就能曉得,我們身體無論什麼樣的病痛,你真做到淨念相繼的時候,就念好了,有沒有道理?有!什麼道理?一切法從心想生,你的身、你的心是你自己心想生的,那你自己心想可以改變它。我們的心想不善,它就向負面方向去發展,就病痛、死亡,向這個方向;如果我們是淨念相繼,它就向正面方向發展,正面是什麼?健康長壽,就這麼個道理。需不需要用醫藥?不需要。難得劉素雲居士給我們做出榜樣,今天的人,沒有一個標本在那個地方,大家不相信,有個樣子在那裡你就相信。我們說人性本善,這《三字經》上講的,念了幾千年,「人之初,性本善」,人是教得好的,沒人相信。大家聽了都很歡喜,都很讚歎,做不到,這是理想,哪能做到?我們在湯池做實驗,我們自己也沒想到,三、四個月就做成功,效果就顯示出來了。我們感謝老祖宗,佩服老祖宗,人怎麼是這麼好教的!只要有人帶頭,有好老師做個榜樣給他看,帶頭,他相信了,真學了,你看看三、四個月人就回頭了,回頭是岸,凡夫一回頭就是佛菩薩。
在現前這個世界,無論幹什麼,都要有個好的榜樣,有個好的典型,沒有,人家不相信。佛法這麼好,真有幾個做樣子的為我們顯示出來,確確實實對自己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事業很順利,居住的地方鄰里鄉黨和諧,社會安定,世界和平,能做到,不是不能做到。所以你一定要曉得,這是真實智慧,跟《大般若經》上講的完全相同。《大般若經》裡告訴我們,「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有很多人看到這個,好像太消極了,不可得,我學它幹什麼?不可得,你一切都得到,你得到什麼?你得到的是盡虛空遍法界。你有所得,在拼命求,你得到的非常非常有限,就那麼一點點,而且那一點點確確實實到最後你還是帶不去,你什麼都得不到;你到不可得的時候,你什麼都得到,你得到的是法界全體。你看這些菩薩們不是得到了嗎?遍法界虛空界,眾生有感,他就能現身說法,這不就他得到的嗎?他多自在!雖現一切身,雖說一切法,自己心地那個清淨平等心,絲毫都不沾染,他不居功,不說我今天做了好事,沒有這個念頭,作而無作,下面講無作,無作就這個意思。
菩薩,像釋迦牟尼佛當年給我們表演的,天天為大家講經說法教學,沒有停止的,一個人來教一個,兩個人來教兩個,幾百幾千人來就教幾百幾千個,天天從四面八方來的,很熱鬧。我們看到佛教學好辛苦,其實佛累不累?佛不累。為什麼?他不著相,他沒做,作而無作,無作是相上有做、事上有做、理上沒有做、心上沒有做。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他做什麼?所以有人問他,無作,怎麼會做出來?佛用鐘鼓做比喻,他說你看那個鐘,鐘裡有什麼?空的。鼓肚子裡有什麼?空的。大扣則大鳴,小扣則小鳴,不扣則不鳴,你扣的時候,鼓鳴了沒有?沒有。鐘鳴了沒有?沒有。鐘沒有說你扣我一聲,我趕快用聲音來應你,沒有,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扣是什麼?佛講的法爾如是,自自然然就是這樣的。我們凡夫不行,人家提出一個問題,我們得想想要怎麼回答他,這就是有作有為;根本想都沒有想,順其自然就答覆,無作無為。無作無為是性德起用,有作有為是你的意識起用,不一樣!意識起用叫造業,自性起用不造業,他沒有做,無作而作、作而無作。諸佛菩薩現身,現而無現、無現而現;釋迦牟尼佛說法,無說而說、說而無說,他妙在這個地方。我們從這些地方就能體會得,小乘的三空跟大乘的三空,真不一樣,小乘的三空有自受用,沒有他受用,所以他不圓滿。大乘的三空,自他受用平等的、無障礙的,這叫圓滿,叫大三空三昧。
下面說,「若能如是通達諸法無相,即得自在,故名無相解脫門」。修這種解脫門,會修的人,我相信不要很長的時間,三年肯定入這個三昧。怎麼修法?看電視,會看。不會看電視的時候,全被電視污染了;會看的時候,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天天看到電視上演的,跟這個世間是完全一樣的,這個東西是假的,世間也是假的,三年這樣看法你就開悟了,看電視會成佛。不會看的墮地獄,被它教壞了,你將來起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那墮阿鼻地獄。會看的開悟,會看是什麼?原來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你得自在!無相解脫,從相當中看到無相。所以境界裡頭沒有真的善惡;換句話說,一切法沒有對立。善惡是對立,真妄是對立,好壞是對立,沒有這個東西。我們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就提出五十三個法門都能證無上菩提,都能成無上正等正覺,哪有障礙!法上沒有障礙,理事沒有障礙,諸法沒有障礙。障礙是在自己的妄念,佛把它總歸納,三個障礙,起心動念是第一個,分別是第二個,執著是第三個,就這個東西障礙。放下分別執著,障礙就去了一半,小乘的三解脫門就得了;放下起心動念,大乘的三解脫門得了。小乘人入了境界,得偏真涅槃,他放下分別執著,超越六道輪迴;大乘放下起心動念,超越十法界,得大自在。
第三,「無作解脫門。無作,又云無願。謂若知一切法無相,則於三界無所願求」。你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對於求願這個念頭就打掉了。契入一個什麼境界?契入遍法界虛空界跟我是一體。我們身是物質,裡面是精神,我們的精神跟自性相應,《華嚴經》上講的法性,你看看擴大多少?恢復到圓滿,我們的身體跟遍法界虛空界所有物質成一體,心是法性,身是法相,這叫法身菩薩,這叫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法相是我身,法性是我心,我的身心比宇宙還大,整個宇宙是我身心變現出來的一個現象,這叫妙覺,圓滿成佛。你在遍法界虛空界起的作用就是大方廣佛華嚴,大方廣佛華嚴就是講這麼一樁事情,心跟法性結合成一體,身跟法相融成一片,就這個,就給你講這個,這叫入大般涅槃,永遠沒有生死。這個裡面充滿了智慧,充滿了德能,充滿了相好,古人有兩句話說,「不讀《華嚴》,不知道成佛的富貴」。你讀了《華嚴》才曉得,你的富貴真正達到圓滿;世間人王太小了,大梵天王差太多了,摩醯首羅天王比不上。而且這個境界是平等的,人人可以證得。
所以,有願有求錯了。我們學佛,佛還叫我們發願,叫我們求生淨土,為什麼?這種境界,我們在此地六道這個環境學不到。現在環境不利於修行,障緣太多,在這個環境裡面沒有真正的善知識,真正善知識是佛,佛不在世;沒有真正的同參道友,所以學就非常困難。佛叫我們發願求生淨土,換一個學習的環境,那個環境好,沒有障礙,那個地方老師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還有十方諸佛如來都是阿彌陀佛的助教,他們經常不斷到極樂世界來,常常來。我們要是生到極樂世界,就有機會時常跟他們見面,聽他們說話,向他們請教,這環境太好了。在那個環境裡,要什麼就有什麼,不用它的時候就沒有了。我們這邊要一些資料,還得用書架擺一大堆;他那裡要想什麼資料就擺在面前,不要了,不要了就沒有了,不需要儲存,你說多自在!所以西方極樂世界講堂是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一點多餘東西都沒有。要的時候就變現在面前,不要的時候就沒有,你說多自在,真的是隨心所欲。
那麼好的環境,你想吃,你愛吃,到極樂世界,想吃什麼,它東西擺在面前,不要做的,味道都是最美的。吃完不要了,不要洗碗、洗碟子,就沒有了,就不見了,像變魔術一樣的。我們要相信佛的話是真話,不是假話,這個說法不是幻想,科學家給我們證實。理上講得通,事上做不到,做不到是什麼?我們的科學技術不夠,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理上講就是能跟質的轉變。他們有這個能量,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這就屬於德能,他有能力用他的念力把能量變成物質,不需要的,不需要的把這些物質又回歸到能量,就沒有了。近代物理學家他懂得,原子彈聽說是這個道理發明的,把物質解放成能量。現在沒有辦法如何把能量把它變成物質,這個科學技術還沒有;如果有,大家就不要現在去爭奪資源,自己會變!所有物質都是能量變的,這個道理現在大家都懂了,我們需要黃金,把能量都變成黃金,黃金就用不盡。什麼樣的物質,能量都可以變,全是能量變的。現在道理懂得了,物質現象不一樣,許多種這些物質是波動頻率不相同,什麼時候能夠控制波動的頻率,那不就隨心所欲?見性的人有本事,迷失了自性的人,把你自己的本能失掉了。佛告訴我們,這個失掉不是真的失掉,暫時失掉,你什麼時候覺悟了,它就又還源,哪一天覺悟哪一天就還源。迷的時候失掉了,悟的時候就又還源,它是性德,性德永遠不會失掉的。所以這個真正能夠理解,然後克制自己,認真修行,怎麼修行?不造作生死之業。
「若無生死之業,即無果報之苦而得自在」。生死之業是什麼?大乘教裡頭常講,我們這個經上都有,見思煩惱就是生死業,再不幹這個了。見思煩惱歸納起來說六條,貪、瞋、痴、慢、疑、惡見,這六樁事情不再造,你的生死就沒有了,生死是輪迴業,不再搞六道輪迴。所以不能貪,佛叫我們斷貪心,不是叫我們換對象,這一點一定要明瞭。為什麼?很多人學了佛,在佛法上生起貪心,這錯誤的,那是換對象,你貪心沒有斷。像早年的梁武帝,梁武帝貪功德、貪佛法,惡不幹了,斷一切惡,他貪修一切善,這是錯誤的。斷惡修善是對的,沒錯,這個裡頭沒有貪瞋痴慢疑就對了,那就叫佛法;斷惡修善,裡面還有貪瞋痴慢疑,只可以說是世間善法。修這些善法得人天福報,不會墮落三途,出不了輪迴,這個不可以不知道。斷惡修善裡面,沒有自私自利、沒有是非人我、沒有貪瞋痴慢,這就出了六道。如果念佛,以這個功德迴向求生淨土,決定得生,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個功德無比的殊勝。這是一般對這個三解脫門的解釋。
現在回頭再看我們的註解,《無量壽經》註解。「空、無相、無願者,《淨影疏》曰:眾生及法,悉無自性,故名為空」。眾生及法,實在講眾生跟法是一樁事情,宇宙之間,在佛法稱為法界,它不稱宇宙,稱法界,法界比宇宙大。遍法界虛空界裡面,萬事萬物品類無量無邊無數無盡,佛在教學方便起見,用一個總代名詞就叫法。所以,法是遍法界虛空界這裡面一切事物的總代名詞。眾生,這些法從哪來的?眾緣和合而生起的就叫眾生。所以眾生這個意思非常非常之廣,沒有一法是獨立生的,都是眾緣和合的。譬如今天講物質,科學家原先講的原子,以為原子是最小的,以後科學又進步,知道原子不是最小的,可以分,分成電子,再分成粒子,再分成基本粒子叫夸克。現在知道這個東西還可以分,分成量子,量子也叫小光子,大概再不能分了。佛法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塵,叫微塵,塵土很小,微塵。微塵非常微細,佛經上也用個比喻,最粗的,我們肉眼還能看得見的,叫牛毛塵,牛毛很粗,牛毛那個尖端上有一粒塵黏在那個地方,這個我們現在知道它有引力,物質它有引力,這有一粒塵它不會掉下去,一粒塵。這個塵分成七分,七分之一叫羊毛塵,羊毛細,比牛毛細,羊毛尖端上這一粒塵。羊毛塵再分七分之一叫兔毛塵,兔毛更細了,咱們中國用毛筆,很多是用兔毛做的,這兔毛塵很細,停在這個尖端上不會掉。兔毛塵再分七分之一叫水塵,水是物質現象,它有空隙,這在顯微鏡上看到,它空隙很大,這一粒塵土在水的空隙當中游來游去沒障礙,叫水塵。水塵再分為七分之一叫金塵,金屬,金屬密度大還是有空隙,它能在金屬的空隙裡面來去自由,它沒有障礙,很小了,這我們肉眼看不見。金塵再分成七分之一叫微塵,經上告訴我們,阿羅漢的天眼能看到微塵,不要用儀器,他能看到。這個微塵還能分,再分成七分之一叫色聚極微,這個阿羅漢看不到,菩薩能看到。色聚極微還可以分,再分七分之一叫極微之微,一般菩薩看不到,大概是七地以上的菩薩他可以看到。所以佛是用塵做代表。彌勒菩薩給我們講一粒微塵,大概都是講極微之微,絕對不是我們肉眼看見的,這一微塵裡頭有世界。也許佛講的極微之微被科學家看到了,什麼?科學家講小光子,叫量子,很有可能是佛講的極微之微。佛說這裡頭有世界,科學就沒有說到。什麼人能夠進入這個世界?在《華嚴經》上講的,普賢菩薩能入微塵裡面的世界。微塵裡面的世界跟我們這個世界一樣大,也有十方諸佛剎土,也挺熱鬧的,普賢菩薩能夠進入微塵世界裡頭去參學。每一個微塵裡頭都有世界,那個世界裡頭還有微塵,那個微塵裡頭還有世界,重重無盡,這個不可思議。這是什麼原因?自性的功德法爾如是。絕對不是任何一個人能夠思量的,能夠想像的,這是自性本具的德相,德能跟相好,重重無盡。正是古人所說的兩句話,「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這兩句話要用佛法來解釋,那就講透了,一點都不錯,中國古人沒有把這兩句話講清楚。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來,真的像湯恩比所說的,豐富了中國本土文化,本土我們老祖宗提出這個觀念,佛給它一解釋,沒有兩樣。所以佛法裡有高等科學,不是假的,相信科學要到哪裡學?要學佛。阿彌陀佛是大哲學家、大科學家,科學家都要到極樂世界去留學,那才能達到登峰造極。否則學這些科學都是幼稚園的科學,給眾生帶來不是幸福,帶來是災難,這個我們現在嘗到苦頭了。科學剛剛啟蒙的時候很幼稚,很不錯,給我們帶來很多方便,為什麼?對大自然沒有嚴重破壞。現在的發達,不了解科學的真理,也不了解哲學,隨著自己貪瞋痴慢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現在大自然報復,這就是帶來的後遺症。這不是智慧,這是知識,知識裡頭依舊有愚迷在裡頭。他們比不上聲聞、緣覺,聲聞、緣覺已經做到無我無私,他們那個我執非常堅固,自私自利,起心動念損人利己。科學這些技術他們拿來幹什麼?拿來擴充他的貪瞋痴慢,錯了,所以帶給全球災難,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眾生及法的意思,我們要能夠理解。
然後告訴你,「悉無自性」,自性就是自己的體性,沒有,它是眾緣和合,緣聚就有,緣散就沒有了。好像我們這棟房子,房子沒有它的自體,自性就是自體、實體,沒有,它是眾緣和合。你看鋼筋、水泥、磚瓦這些建築材料,人工把它組合,這是眾緣和合,房子現起來了;把它拆除堆在那一堆,叫建築材料,房子不見了。佛告訴我們,所有一切法相都是眾緣和合而現的,緣聚它就有,緣散它就滅了,所以它不是真的,它是假的。你要知道,它沒有自體,沒有自性,所以叫空。空是什麼?當體即空,房子存在不存在?那個明白人,當體就沒有,只是組合而已,拿掉就沒有了。所以要知道,空是真的,有是假的,對於假有不要執著。「乃至因緣,相亦不有」,這個因緣也不可得,「說為無相」。眾生及法,悉無自性,這叫空。無相從哪裡來的?因緣相也不是真的,這叫無相。
「此離所取」,真搞清楚、搞明白,取就是佔有,控制、佔有這個念頭沒有了,於一切法裡頭沒有控制、沒有佔有,包括對自己身體,這個很重要。因為我要佔有這個身體,我要擁有這個身體,這個身體就會生病,為什麼?你這個心不正常,你這個心是妄心。佛菩薩沒有這個心,無我,沒有我,所以他的身體是自然的。他這個身體是跟法性相應的,跟法相相應的,所以他永遠不衰、永遠不老,它道理就在此地。「遠離妄想能取之心」,就是他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故曰無願」。無願不是不幹事,什麼事都幹。你看釋迦牟尼佛,以他為例子,他出生在這個世間,為我們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樂此不疲,但他一生當中,他沒有妄想、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就叫做無願;無願不是不工作,工作,非常勤苦。所以說是,作而無作就叫無願,也叫無作。相而無相,不著相,知道這個相是幻相,面對一切境界,對人、對事、對物要怎麼做?要做到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雖做到了,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叫無相。小乘的麻煩在哪裡?小乘他真的落空,他不做,他無願他真的不做,真的不想,真的不做,所以他落在空裡頭,這叫住偏真涅槃。那個偏真涅槃裡什麼快樂?清淨,清淨無為,他去享受那個東西去了。不過佛在經上講,他享受久了,他慢慢會覺悟,要多久?兩萬大劫。辟支佛比他聰明,辟支佛一萬大劫就回頭,阿羅漢要兩萬大劫迴小向大,跟菩薩走了,他也能在相裡頭不著相,在做裡頭不執著做,這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看底下一段,「又云:觀諸法空,是名空」,知道一切法無自性。「於空中不可取相」,這個取相就是你執著,於空中不可以執著空,執著空你就錯了,所以於空中不可取相,「是時空轉名無相」,無相就是空,空就是無相,換個名詞,我們叫它做無相。「無相中,不應有所作」,既然是無相,就不應該有所作為,「為三界生,是時無相轉名無作(即無願)」。這是把三個名詞的意思,給我們解釋出來,跟前面講的意思都相同。下面有個比喻,「譬如城有三門,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我們一個人一個身體,你沒有辦法同時從三個城門進去,你只能入一個門,一個門你能入得進去,「若入則從一門」。「諸法實相是涅槃城」,諸法實相就是法性、就是自性,你要想見性就是入涅槃城。怎麼入?城有三門,有空、有無相、有無作,有這三門。「若人入空門,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辦故」,他就圓滿,「不須二門」,不需要從另外兩門,一入一切都得到。不得是空就是不著空,亦不取相就是不著有,就是前面所講的,不住無為,不住有為,你真的見性;如果你著了空、著了有,你並沒有進去,你進不去。所以小乘人他著空,他不著有,他自己以為入進去了,不是真的,所以叫偏真涅槃。換句話說,相似的涅槃,不是真的。真的是二邊都不能著,那是菩薩入的,菩薩入這個般涅槃就成佛。在《華嚴經》裡面講,什麼人入大三空三昧?這大乘,就是空、無相、無願,初住菩薩就入了。初住菩薩憑什麼入?他不執著,執著念頭斷了,分別心斷了,起心動念也斷了。起心動念是無明,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思煩惱。你看,見思斷了,塵沙斷了,無明斷了,他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圓教初住就證得,剛剛證得。他住哪裡?真的住大涅槃城。大涅槃城是什麼地方?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
我們就曉得,這段文所講的實報莊嚴土的境界。我們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你跟它不相應,實報土沒有門,怎麼進去的?氣味相投就進去了。人家心多清淨,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我們要說我們分別執著斷掉了,還會起心動念,入不進去。還會起心動念,到哪裡?到四聖法界,就是小乘的涅槃城,四聖法界,實報土是大乘菩薩的涅槃城,不一樣。這些東西我們要懂得,要了解得很深,對這個認識很清楚,幫助我們提升境界,幫助我們真肯放下。不了解不肯放下,不知道放下這麼好,放下就回老家,要知道常寂光淨土是我們的老家。我們到極樂世界,到阿彌陀佛的實報莊嚴土,是到老家的門口,這個要知道,沒進門,為什麼?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斷盡。佛經上講的,四十一品無明習氣斷乾淨,你就捨等覺位,你就證得妙覺,那就入常寂光淨土。我們是從常寂光出來的,這個諸位要知道,常寂光是老家,從常寂光出來的。常寂光就是《還源觀》上講的「自性清淨圓明體」,那是我們自己,那是我們老家。由於一念不覺,這就出來了,從常寂光裡變現出實報土,可是實報土我們還沒享受,墮得太快了,往下墮,一念不覺三細相出現,阿賴耶的三細相,這個時候能變十法界依正莊嚴,起心動念這無明起來了,接著分別,從分別馬上就起執著,分別就是四聖法界出現,執著是六道輪迴出現。怎麼來、怎麼回去,這搞清楚、搞明白了。
我們對這裡這樣也捨不得,那樣也留戀,這很糟糕,你是不是要回去?要回去,早晚。你既然留戀,捨不得,好吧,六道你就再去輪迴吧!佛菩薩有耐心,佛菩薩真慈悲,他在那裡等你,哪一天真的在六道裡面罪受夠了,不想再受,佛菩薩就伸出援手來幫助你,來教你。什麼叫上根利智、善根深厚?那是什麼?在六道裡吃盡苦頭,覺悟了,不想再幹。跟這些眾生冤冤相報,討債還債沒完沒了,天天幹這些把戲,不知道這個東西一場空,一場夢。真明白了《金剛經》上說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人生如夢,真的不是假的。造善,夢中受樂;造惡,夢中受苦,醒過來了,一場空,什麼也沒有,這個道理很深,這個道理很難懂。所以佛當年在世講這樁事情,講這個道理,講了二十二年般若。二十二年不算長,真正覺悟了,你就永遠脫離六道輪迴,不再幹傻事了。緣特別殊勝,我們是運氣真好,那說什麼?說你遇到淨土法門,你運氣真好,菩薩都羨慕你,遇到淨土一生成佛。不是成阿羅漢,不是只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還脫離實報土,直接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圓明體,這還了得嗎?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