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同學修行守則—三無漏學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四集) 2021/10/3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74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學,及網路前的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翻開課本第四頁第三行,我們從第三條「三無漏學」這裡看起。
「(三)三無漏學:起心動念,遠離三毒惡惱,必與清淨(戒)、平等(定)、正覺(慧)相應」,清淨、平等、正覺下面有個括弧,戒定慧。上一次我們學習到「六和敬」,接下來就是「三無漏學」。這個排列的順序,我們也要了解,第一個「淨業三福」,有了這三福的基礎,才能做到六和敬;如果沒有前面三福的基礎,就很難做到六和敬。這三無漏學,戒定慧,這是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修學的一個總綱領,就是戒定慧三學。
這個戒,我們在這個地方看到,起心動念,這個戒屬於菩薩的心地戒,跟小乘戒身口七支那個境界就不一樣。所謂小乘戒論事不論心,大乘菩薩戒論心不論事,戒有這個不同。小乘戒戒身口七支,身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小乘戒只要在事相上沒有去犯,像五戒,事相上沒有犯,起心動念不結罪,在小乘戒不結罪。小乘戒從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這是小乘戒。比如說你起心動念,要去殺一個眾生,實際上沒有去殺,但是有這個心;起一個念頭要去盜,起一個念頭去邪淫,但事實上你沒有去做,在事相上沒有去做,這個就不結罪。所以小乘戒犯戒,結罪是根據現行,就是你身口造作,這樣來定的,你有實際上身口去造了才定這個罪;如果身口沒有造,這個不犯戒。這個就類似世間法律一樣,你很想去偷東西,但是實際上沒偷,法律不會判你的罪;實際上去偷,被抓到了才會判你的罪。所以小乘戒論事不論心。
大乘戒就不一樣,大乘戒是論心不論事,這個境界高!心,他沒有起心動念,你看這裡講,『起心動念,遠離三毒惡惱』,他不貪不瞋不痴。所以菩薩他不起心、不動念,把一個人給殺了,他不結罪,這跟小乘戒就不一樣。但是菩薩起心動念,你要殺一個人,或殺害一個眾生,實際上你沒有去殺,這個要結罪。這是大乘菩薩戒,論心不論事,他沒有起心動念,他外面造殺盜淫妄這些他不結罪,因為他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菩薩的境界,所以菩薩在外表上做殺盜淫妄,他還是慈悲,利益眾生的,反面利益眾生。所以我們在《楞嚴經》可以看到,菩薩、羅漢在末法時期來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有示現正面的,正面就像我們現在講,學傳統文化,做善人、好人,這個當中有佛菩薩來示現;也有示現負面的,《華嚴經》我們也看到,有三位菩薩代表貪瞋痴。伐蘇蜜多女代表淫欲,貪;甘露火王脾氣很暴躁,動不動就殺人,瞋;勝熱婆羅門愚痴,但是他們都是菩薩,那是示現反面的。《楞嚴經》講,佛交代這些菩薩、羅漢在末世來度眾生,也有示現正面的、也有示現反面的。示現反面的,姦偷屠販都有,屠就是做殺生這個行業的;偷是偷盜,殺盜淫妄都有。這幹什麼?度那些壞人。壞人,你沒有示現壞人的形象去度他,度不了。這個叫做「同事攝」,示現跟他一樣的,做一樣的事情,這個當中幫助他覺悟。
菩薩不起心、不動念,所以他示現在這個當中,外面看好像他也造殺盜淫妄,但實際上他沒有犯戒。他不起心、不動念,完全正面、反面統統是利益眾生,對眾生只有利,沒有害。我們凡夫就不行,凡夫會起心動念,就不行了。所以凡夫持這個戒先從小乘戒來開始,外面身口戒清淨了,慢慢這個心也會回歸到清淨。小乘戒再提升到大乘的戒,提升到不起心、不動念,內心「不起貪瞋痴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遠離這些塵勞煩惱,必定與這個戒相應。
這個戒,前面我們在三福裡面也有提到過,這邊再列出來就是更深入,這個戒更深入。我們一般道場這些規約、規範,那個也是戒。在這個地方,重點是在我們的心。我們住在一個道場,接觸這些人事物,比如說道場定了規矩,包括佛定的這些戒律、威儀,有的人遵守,有的人不遵守,但是現在不遵守的人多,遵守的人很少。你真正要修的人,你住在這個地方,你生不生煩惱?自己持戒持得很好,看到別人不持戒,你做何感想?你自己戒持得很好,看到別人不持戒、破戒,你就生煩惱;你生煩惱,心就不清淨,這個戒就沒有了。勤修戒定慧是息滅貪瞋痴的,如果不能息滅貪瞋痴,外面這個戒持得很好,還是六道裡面有漏的福報。六道裡面有漏的福報,還不一定是人天福報,人天福報也要不貪不瞋不痴,雖然沒有斷煩惱,但是煩惱不起現行,好像伏住了,伏煩惱,沒有斷煩惱。如果夾雜貪瞋痴來修福、持戒,恐怕會到阿修羅道去享福。你戒持得很好,看到別人不持戒,你就生氣生煩惱,可能你到阿修羅道去了,甚至還有到畜生道、鬼道去享福。貪瞋痴,這個戒就不清淨。所以這裡這個戒,比前面講得要深入,這個是講到起心動念。所以還做不到斷煩惱,起碼要伏煩惱;煩惱伏不住,這個戒就不清淨,心不清淨。看到別人不持戒,自己一天到晚生煩惱,自己心不清淨,這個不能得定,心定不下來。
我們聽淨老和尚在講《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的時候,在前面經題、人題,介紹翻譯這部經的法師是安息國安世高法師。安世高法師不是中國人,是安息國人(漢朝那個時候的安息),唐朝叫波斯,現在的伊朗、伊拉克、中東這個地區的人,他不是中國人。以前中東地區都是信佛教。他到中國來翻譯經典,他很有語言天才,對梵文、中文非常通達。到中國來還兩次命債,命債還完了,後來第三次來,來度他的同學,他的同學過去生跟他一起修行的。他的同學過去生也是個大法師,明經好施;明經就是對經教、經論這些道理,他很通達明瞭,是講經的大法師,而且如果人家供養一些財物,他又很喜歡布施。我們看到安世高這個同學也是很難得這樣的修行人,明經好施,但是缺點就是脾氣太大,而且他這個脾氣還不是說我們一般人的那個脾氣很大,畢竟他是大法師,他有一定的修養,但是那個瞋恚沒有伏住。這個瞋就是表現在臉上,好像面紅耳赤,這叫瞋。我們看「瞋」這個字,一個目,一個真,目就是眼睛睜得大大的,我們看到人生氣,眼睛睜得大大的,臉紅脖子粗,瞋目,瞋怒的眼神,表現在外面。「恚」是兩個土,下面一個心,表面他沒有發作,但是心裡不高興。
安世高這個同學,他明經好施,但是托缽如果托到很不好的飯菜,他內心就會有一些埋怨,有一點不舒服、不高興,覺得我修法布施,又財布施,做這麼多功德,怎麼得到的是這些?心裡就有一些不高興,還不是說很不高興,有一些不高興。這個也叫做恚,在心裡不高興,氣在心裡。我們現在的話講,有點像燜燒鍋,在心裡,那個叫恚,表面上沒有顯露出來,但是心裡不高興。就這樣一個煩惱,死了之後墮到中國宮亭湖去當龍王,就是水神,宮亭廟,很靈。因為過去生明經好施,福報很大,所以要經過宮亭湖,這些船隻一定要去殺生、去祭拜。如果船經過那裡,沒有先去宮亭湖廟拜宮亭湖神,那隻船就要翻掉,他就會興風作浪,把那個船翻了,所以很多船經過那裡,沒有人不敢不去祭拜的。但是祭拜就要殺生,殺生也是有果報,這個帳還是要算到宮亭湖神的頭上。他現在雖然有福報,但是將來福報享盡了要墮地獄。
後來安世高去,要去度他這個同學,這個宮亭湖神也知道他的同學到中國來弘法了,所以就給看廟的廟祝托夢,說你把我們廟的這些錢財全部拿給他,請他幫我做功德。那個廟祝也就記在心裡,第二天果然看到一艘船經過,裡面有一個出家人。船隻來,一定先到宮亭湖廟,這個出家人就是安世高法師。他就進去,看到廟祝,廟祝就跟他講,他說他昨天晚上做個夢,宮亭湖神要把我們這個廟的財物統統供養你,請你幫他修功德。安世高說他知道了,那個是過去世他的同學,因為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心裡不高興,雖然修了很大的福報,死了墮到這裡做湖神。後來安世高就接受了這些財物,然後在這個湖神的神廟裡面給他念咒、誦經、迴向。後來跟他講,他說你要現出你的原形給大家看,你要懺悔業障。後來果然這個宮亭湖神就現出原形,現出來之後,原來是一條大蟒蛇,很大,那個身長繞了整個村子。後來安世高給牠誦經、念咒,給牠超度,牠就往生了。全村的人都看到了,原來宮亭湖神是一條大蟒蛇,這個法師來給牠超度,牠往生了。牠往生之後,安世高也就把這個錢財拿走了,再上船去替牠修功德。然後看到船頭有個年輕人穿著白衣來給他頂禮致謝,後來就不見了,生天了。以後這個村就改名叫蛇村,這些村民知道,原來宮亭湖神是一條大蟒蛇。從此以後,宮亭湖就風平浪靜,船隻經過沒有去拜,也都平安無事。
從這個公案我們就知道,你戒持得很好,如果心裡貪瞋痴的煩惱沒有伏住,修的戒律、布施得到的福報,恐怕就不是在人天享福了,會到三惡道去享福,這就是有夾雜這些煩惱,不清淨。所以戒持得再好,心要清淨,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戒律是幫助我們得清淨心。如果持了戒,心不清淨,這個戒還沒有達到標準。這是一個標準,起碼要伏煩惱,就拿我們念佛功夫來講,起碼你要功夫成片。我們做不到斷煩惱,做不到事一心、理一心,起碼要伏煩惱,功夫成片,這樣我們往生就有把握。所以這個戒也是在生活當中修的。
平等是定,定也是在人事當中去磨鍊。我們在生活當中,有很多你看不慣的事情,你看不順眼的,違背自己心意的,我們俗話常講,「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看到這些,我們心平不平?心不平,看不順眼,心就定不下來。所以我們淨老和尚講的這些經教,這些方面講得很多,你遇到冤親債主怎麼辦?別人做得不如法,我們要用什麼心來面對?他做得不如法,我們生氣了,那我們心的定就沒有了,平等(定)沒有了。
這些境緣,實在講,「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就看我們用什麼心態去看那個事情。境緣好不好,都是我們的心在起心動念。同樣一個東西,有的人他覺得很好,有的人他覺得不好。境緣它沒有好壞,外面這些境緣,人事物這些境緣沒有好壞,好壞怎麼來的?取自於我們的分別執著,我認為要這樣,認為要那樣。各人有各人的分別執著,所以同樣看一件事情,每個人角度不一樣,那就不一樣。有的人看了很歡喜,有的人看了很不高興,他很生煩惱,覺得那些人做得不如法。不如法是他的事情,我們起心動念生煩惱是我們的事情,跟他是不相干的。他做的不如法,我們就要生煩惱,讓自己心不清淨、不平等,但是外面的境緣還是沒有差別,沒有好醜,所以這個關鍵還是在自己的心。所以「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至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關鍵我們這個心念,你自己能夠去調整,能夠做個轉變。所以這些境緣,順境逆境,也都是我們修行的一個道場。你說道場在哪裡?就是生活當中這些人事物,有善人、有惡人,有好人、有壞人。外面這個境緣它是沒有好醜,但是我們心會分別執著、會起心動念。
所以真正修行人,再大的逆境都幫助他提升的。像《金剛經》講忍辱仙人,那是無理到極處了,歌利王拿著刀給他一刀一刀的凌遲處死,說他調戲他的妃子,其實忍辱仙人是真正的修行人。歌利王問他,你修什麼?他說修忍辱。他說好,你修忍辱,我用刀子一刀一刀給你割肉,看你能不能忍?忍辱仙人說,我能忍。他說好,那如果你忍到不能忍,你就喊我忍受不了了,我就停下來。結果這個歌利王真的是性情暴躁,暴君,真的就一刀一刀的把他的肉一片一片的割,割到見骨,問忍辱仙人,還能不能忍?如果你說不能忍,我就不再割了。忍辱仙人說,我還可以忍。結果就一直割,割到死。死之前,忍辱仙人說,我對你沒有起一毫的瞋恚心,將來成佛,我第一個先度你。你看一點瞋恨心都沒有,他忍辱波羅蜜圓滿了。所以本來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時間是在彌勒佛後面,因為他修忍辱波羅蜜,提前了,變成在彌勒佛的前面,歌利王成就他早一點成佛。所以他感恩他,成佛第一個先度他。所以在釋迦牟尼佛會下第一個得度就是憍陳如尊者,憍陳如尊者就是過去世的那個歌利王。歌利王翻成中文是暴君的意思,暴虐無道。忍辱仙人為什麼他能忍?這是在《金剛經》有講到,沒有四相了,身見都破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得了三昧的人,你用刀割他的身體,就像刀在劃那個水一樣,他沒有痛苦,那個不是凡夫了,凡夫做不到。
我們現在凡夫,也是要學習這個定。就在境緣當中去磨鍊,真正修行的地方要在境緣中磨鍊,這些境緣也就是給我們考試的,看看我們還有什麼煩惱。我們每一天,從早到晚都在接受考試,考試卷很多,我們常常都不及格,遇到不如意的人事物,我們平等心就沒了。但是古大德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如果你覺悟得快,趕快轉成阿彌陀佛這一念,清淨念,心給它擺平,這樣也就可以。不斷的這樣練,慢慢我們的心就平等,就得到定了。這個是修定。
定前面要有戒,戒是幫助定的。戒就是我們生活的規範,還有待人處事的一些準則,像《常禮舉要》,戒律、威儀,包括《群書治要》,像《論語講記》,這些都是屬於戒,這些幫助我們得定的,目的是要得定。定的目的是要開智慧,正覺就是般若智慧現前,跟般若智慧相應,你定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開了。這個三無漏學是所有法門共同的總綱領、原則,一般修學法門都是這樣來修的。
好,我們再看下面第四:「菩薩六度: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這一條,我們念《無量壽經》也常常念,這也是取自於《無量壽經》的。「菩薩六度」的意思就是什麼?用我們現在話來講,菩薩他是怎麼過日子的?菩薩日常生活就是修六度。這裡講「恆以布施」,這個「恆」就是貫穿下去的,一直到禪定、智慧,恆就是沒有中斷的意思,恆常。
菩薩修六度,他沒有休息,就我們現在講,他沒有放假,菩薩時時刻刻在修六度,沒有放假。現代人都想要放假,菩薩沒有放假。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常講,釋迦牟尼佛也沒放過一天假,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天天講。佛都沒放假,那我們放什麼假?實在講,現在人講求放假,這個跟外國人學的。這個假也是恆順眾生,但是佛菩薩放假,他有沒有休息?他沒有休息。現在人放假是什麼?吃喝玩樂,放逸。老師放假了,學生也放假了,大家去幹什麼?吃喝玩樂,不然就去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菩薩沒有休息,不管他到什麼地方、什麼時候,他都是以六度來教化眾生,教化眾生不疲不厭。
教化眾生這個形式上就很多,六度是六大原則,第一個是布施,布施我們過去講了很多,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又分為內財布施、外財布施。外財布施,身外的這些財物拿來幫助別人、供養三寶等等的;內財就是用自己的身體,精神、體力、時間來替大家服務,現在講,到道場來做義工,來幫忙整理打掃,做常住的這些事物,這是內財布施。內財布施比外財布施更殊勝,外財,我們錢拿出去就好了;內財,你要用你的時間、用你的精神、用你的腦力、用你的體力來為大家服務、為大家工作,那這個果報殊勝。這個詳細都在經典當中,所以內財比外財要殊勝。
法布施有世間法、有佛法,佛法是出世間法。世間一些善法、好的,比如說你很會做菜,人家願意學習,你可以義務的、不保留的去教人,這個也是法布施,是世間善法的布施。佛法,你懂得佛法,人家向你請教,你也不吝法,願意和盤托出告訴人,自己不保留。另外印經、造佛像,包括現在做DVD,現在已經是電腦網路的時代,在網路上來播放正知正見的法師大德講經說法,這些統統是屬於法布施。無畏布施,幫助眾生遠離恐怖、畏懼。
實際上,法布施就涵蓋財布施、無畏布施。你看法布施,你不是用外財就是內財。像出家人,他是沒有外財,沒有在經營這些事業,出家人講經說法就是法布施。布施是沒有條件的,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常講,我們法寶都是公開授權大家去流通的,沒有給人家限制,也不能給某一個人去壟斷,就公開授權給社會大眾去流通,這就是法布施,法布施當中它就涵蓋著財布施。所以在家、出家都能做,法布施、財布施都能做。無畏布施,現在放生、護生,這個也可以做。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做這些放生的做了一段時間,現在還有一些放生款,現在做護生。最近我們學習《緇門崇行錄》,也學習到「慈物之行」。這個慈物之行,蓮池大師舉出一些古來祖師大德他們的行誼,對物命慈悲的一些做法,我們看了之後,就現在講的護生,保護動物,這些也是屬於無畏布施。所以無畏布施,吃素、戒殺、放生,是一個很主要的項目。遇到有人有恐懼,幫助他遠離恐懼。比如說有人生病,或者像現在災難這麼多,現在新冠狀病毒的疫情全球蔓延,人人自危,這個時候我們也看到印光祖師勸全球的人多念佛、多念觀音,自然可以消災免難,這也是無畏布施、法布施都有,包括財布施也都有。所以布施,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只是我們知不知道去做?願意去做,願意發心,沒有一個人不能修的,任何人都可以修。在你的工作崗位你來奉獻,為大家服務,用你的精神、體力幫忙,這個都是布施,這菩薩修的。你去廚房幫個忙,掃個地、擦個地板,那也是財布施。
持戒,六度這個戒它是廣義的,除了有戒律條文的律儀戒,還有攝善法戒、饒益眾生戒,前面我們也講過。特別菩薩是自利利他,遇到有因緣利益眾生,他就去做,這叫「饒益有情戒」,「攝善法戒」就是凡是善的都要去做。《占察經》講,凡是善的、好的都歸十善,凡是惡的、不好的都歸到十惡。過去有人講,去受五戒,佛只有規定不飲酒,條文只有不飲酒,那抽煙可以,佛沒有規定不抽煙,所以受了五戒也可以抽煙。但是我們看了《占察經》再來對照,抽煙好不好?不好!抽煙對自己身體不好,對大眾,空氣污染,對大家也不好,所以這個也要戒。這一類就屬於「攝善法戒」所包括的,在戒律條文沒有,但是它屬於善的,那你就要去做;不是說這個戒律條文沒有,我就不去做,不是這樣的。要懂這個道理,凡是善的,都歸到十善。
比如說,你看淨業三福,前面第一福、第二福、第三福,戒律條文沒有。你說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五戒只有五條,你不能說,五戒沒有說要孝順父母,對父母就可以不孝;也沒有說尊敬師長,那也不用去尊敬師長,如果這樣學這個戒,你就學錯了。因此佛法它有律儀戒,都有條文列出來的;條文沒有列出來,它屬於善的、好的,你也要去做,都歸在「攝善法戒」。再來就是「饒益有情戒」,對眾生有利益的事情要去做。像我們老和尚參加聯合國和平會議、多元宗教、布施、救濟,這些屬於饒益有情戒,遇到有這個緣就要去做。沒有這個緣,不能去攀緣,不能去製造緣,那就錯了!因緣成熟了,遇到了,那就應該要去做。這叫饒益有情戒,這個不能不知道。
忍辱也是我們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金剛經》講,「一切法得成於忍」,如果不能忍,什麼都不能成就。小忍小成就,大忍大成就。忍辱也包括忍耐,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你不修忍辱,跟人就不和,常常跟人家起衝突。所以能忍自安,能夠修忍辱,自然心能夠安定下來。這個是很重要的,前面布施、持戒、忍辱,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功課。
六度也必須從布施開始,再來持戒、忍辱。這一條因為時間到了沒講完,我們下一堂課,下一次再來學習,下一次我們還是從這條看起,因為這個也很重要。我們多交流、多探討,六度我們才知道怎麼來修,在生活當中我們就會感覺得很具體,就是在我們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點點滴滴,依這六個原則來學習,我們就是在學習菩薩道了。
好,今天就跟大家講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