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擔任道場執事,為道場服務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九集)  2021/6/9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19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第四十二頁,我們昨天學習到:

  【六十三、不可執權迷實,以為常途軌則。依法不依人,方為正見佛子。】

  我們昨天這一段還沒有講得很圓滿,今天再補充一點。這個也非常重要,我們淨老和尚早年在達拉斯建立佛教會,他老人家當時節錄這個本子講了一遍,這個很早年講的。當時淨宗學會成立才沒多久,所以淨老和尚就節錄這個來勉勵我們同修。這個小冊子剛開始只有兩種,我那個舊的本子就是「律要節錄」跟李老師的《常禮舉要》,一個出世間法,一個世間法,這兩種,做為我們淨宗同學修行的守則。修就修正行為,修正我們錯誤的言語行為叫修行。

  昨天我們學習到六十三,『不可執權迷實』,這一點我們特別再重複來提醒自己,權巧方便是一時的融通,不是永遠都是希望這樣。那是一個階段性的,不能執著,不能一直執著在權巧方便這個時候。所以古大德權開,他的目的不是永遠放任下去,就像我們現在這個道場,實在講我們還不是正式的寺院。但是住了在家、出家眾,有很多方面也是權開(權巧方便開放)。但是我們如果要真正建立寺院,不能像現在這樣,要慢慢恢復到古時候那種持戒守法的精神。我們沒有辦法一下子達到,但是也要慢慢的往這個目標來靠近,這樣我們的道心才會不斷的增長。否則我們只有墮落,不能提升。所以古大德的用心,我們要知道,我們要感恩,要生慚愧心,不是叫我們永遠都是這樣的,叫你都不要改進、不要進步、不要提升。所以「不可執權迷實」,不可以執著權巧方便,對於真實的教導,我們反而迷惑無知,不可以。所以我們淨老和尚的「律要節錄」,也是一個開權。把《沙彌律儀》節錄成上卷七十一條,下卷七十條,這就是開權、權開。為什麼這樣做?《沙彌律儀》那一本我們做不到,不要說要求別人,自己本身都做不到。所以不得已,在這裡面節錄幾條,這幾條就是很重要的,非遵守不可,再不遵守就不像樣了,我們就不像個出家人了,實在講連在家人都不如了。

  所以我們不能迷,不能執權迷實,不能把權『以為常途軌則』。「權」就是非常時期應用的,距離那個正常、一切都上軌道的,那還差很遠很遠。所以我們處在現代是非常時期,是大亂的時代。今天是亂世,沒有一個地方不亂的,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不得已要開權。人人如果都能自愛自重,都能愛團體、尊重團體,愛別人,尊重別人,這個社會就回歸到正常。『依法不依人』,「法」是指經典,經典當中的教誨,實在講經律論三藏都是法,律是法,經是法,論也是法。經是修學的一個標準,是修行的標準,這都是法。所以經律論都是法。「人」是許多開權的這些人,這是不得已而求的方便,應一時之需,不是恆常軌則。像我們寺院現在這種形態,的確是開權。所以我們如果大埤要建寺院,我們要比照傳統寺院的一些形態跟做法,雖然我們一時還達不到古大德的標準,但也要往這個標準來靠近,這才是正確的。不能一直都是執著現狀,這個現狀一點都不改善,這個道場對大家就沒有幫助。沒有幫助,反過來只有幫助大家墮落,這一點我們不能不曉得。寺院的組織架構,我們要再提一提,因為我們對這方面都比較缺乏。

  所以人類是群居的動物,不是單獨生活,是過社會生活,這是我們一般社會大眾。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制度,因為大家住在一起,你沒有制度、沒有規矩就亂了。我們平常講,「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如果都沒有,這個家一定亂,國家也亂,所以必須要有個制度。佛門的制度確實非常良好,它的組織也非常合理。僧團確實是一個教育機構。我們看百丈大師在清規裡面,建立古代叢林的制度架構,那時候叫叢林,現在所謂佛教大學,就像佛教大學一樣。古代叢林成就很多人,很多人在叢林學習,學習到大徹大悟,自己再去住山。所以一個人住山、住茅蓬,在古代是有條件的,不是說我們自己想要一個人去住,就自己去搭個茅蓬住下來了,這是不行的。但是現在有很多。古代的條件是什麼?你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你才有資格一個人去住茅蓬、住山洞。如果你沒有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你沒有資格去住茅蓬。

  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講,古代住茅蓬是什麼人?就是這樣的人,明心見性的人,他才有資格一個人住茅蓬。一個人住茅蓬什麼意思?以前人不會去廣告,也不會去拉信眾,用住山、住茅蓬,住茅蓬也就是跟大家講,他已經明心見性了,大家如果要參(明心見性)可以去找他;如果自己還沒有明心見性,就不可以,這是一種。另外一種人,就是他事務太多、信眾太多(找他的人太多),他自己沒時間修行,所以不得已自己宣布一個時段他閉關。當中都不接應酬等等的這些事務,自己好好靜下心來,修持一段時間,這是第二種人。如果不是這兩種人,你也沒有忙到那麼忙,也沒有明心見性,也就沒有資格,一個人去住山、住茅蓬,那就沒有資格。所以自己還沒有明心見性,就要住道場、住寺院叢林。住叢林是什麼意思?要學習,聽善知識的教導、指導,直到你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那你可以離開了。好像你在學校,畢業了,可以出去了,可以到社會上去了,就如同這個意思一樣。

  叢林另外一個作用,古大德也講是依眾靠眾。大家互相依靠、互相提醒、互相勉勵、互相策勵,大家在這裡道業不斷的增長,也是這個作用。所以才有建寺院共修這個模式,它的作用就是依眾靠眾。如果你一個人自己出去,現在不是住茅蓬,租個小套房,或者信眾供養一個房子,自己一個人住得舒舒服服的,都有人供養,天天吹冷氣、喝咖啡,怎麼會成就?實在講是在損福報,「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那個不好玩,所以不懂的人,一個人住就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改不了。你依眾靠眾,才會發現自己的煩惱習氣,提醒自己要怎麼去改,所以依眾靠眾是這個作用。所以寺院叢林道場建立是幫助大家成就道業,我們念佛人叫成就淨業。

  住在一起,有負責人,叢林有主席,也稱為方丈。方丈,就是他住的房間一丈四方,所以寮房很小,一丈四方。他自己住,一丈四方,所以稱作方丈,不是很大。方丈也就是寺院叢林最高的負責人,就是現在講一個學校的校長,也稱為和尚,或者稱為親教師,他負責主持教學政策,所有一切教職員要聽命於他,由他來指揮。他底下,我們昨天講到有四個綱領執事,第一個是首座和尚,首座管教務,管教學的政策,方法由他來擬訂,呈給和尚看,和尚批准,就照這樣去執行,所以他屬於幕僚人才,出謀劃策,要怎麼教學、課程怎麼安排等等。第二個是維那,管秩序、管訓導。所以古代維那權限也很大,你不聽他的,他可以遷單,不聽他管教。第三個是監院,這是管總務,柴米油鹽醬醋茶。凡是沒有人管的,都歸監院。監院下面,總務下面他還可以安庶務,或者他有個助理,庶務。現在學校的組織也是這樣,有教務長、訓導長、總務長。

  另外就是知客,這跟一般學校有一點就不太一樣,多了一個執事。但現在學校可能也有,知客就是辦公關。知客是佛教寺院中司掌迎送與應接賓客的職稱,又叫做典客。還有叫照客,照客是他下面的一些執事,有很多,屬於客堂的。所以我們到一般傳統寺院,我們會看到有個客堂,那個客堂就是接待賓客的。現在我們到佛光山,它在海內外的寺院都有設知客,這四大執事都有。佛光山是星雲老法師他依照大陸古叢林的制度把它現代化了,所以他有組織,我們看佛光山全球五大洲都有寺院,而且規模都相當大,他如果沒有很嚴密的一個組織制度,沒有辦法建那麼多的道場。

  知客是佛寺客堂主要的負責人,他的執事,他掌管接待外來賓客的事務,就是寺院跟外界聯繫的一個樞紐。古代叢林稱為叢林綱紐,就是說叢林它對外,就是寺院跟世俗接洽事情,往來一個關鍵的處所,就是客堂,凡是政府官員,或者大施主、四方的名僧大德來參訪寺院,知客就負責接待。知客必須掌握來這些客人的身分、目的,要先了解清楚。他是什麼身分、什麼地位,要給予適當的待遇,根據他的身分、地位來接待。這就是禮,禮有分尊卑長幼,什麼樣的身分、地位,以什麼樣的禮來接待。並且斟酌情況引見住持,因為住持很忙,他不可能所有的賓客來,一一接見,這是辦不到。如果有必要的一些才引見,不然就是由知客師接待。同時也安排吃住,或者你要來聽經拜佛、參加法會等等,這些有關禮節、法會方面的事宜,他就是掌管這些工作。

  知客是佛教寺院的第一線,就像我們現在的櫃台(我們現在台北的櫃台,我們這裡雙溪也有個櫃台),這個櫃台他是第一線,接電話、人家來應對進退等等的。所以掌管知客的執事就如同外交官一樣,像一個國家外交部,下面當然有很多工作人員,有部長。所以這是負責一般信眾,大家入山接洽事情,或者來求幫助,或者有什麼事情來傾訴,或者是參觀禮佛,第一個接觸就是知客,第一線的。像我們現在的櫃台都屬於知客,知客師的執事。所以知客師在寺院日常工作,客堂當中負責對外聯絡,包括賓客、居士,雲遊僧的接待,本寺院各堂口的協調,他還要對內各堂口。古代寺院規模比較大的,它有好幾個堂口,比如說有禪堂、有念佛堂、有講堂等等的,這些都是叫堂口。一個堂就有個堂主,堂與堂之間,知客對內也是要做協調工作。僧眾的考核,還有紀律,各殿堂的管理,以及寺院的消防、治安等等。

  知客還要接送方丈手諭的牌告,方丈有交代什麼事情、公布什麼事情,他要去把它公告出來,及時傳遞寺內的信息給大眾。還有像今天佛事,請做法會,還有參加人員,或者其他有關僧眾生活行動的一些消息。所以客堂,知客師他是集合外交跟內務於一體,他一定要內外的,不是只有負責外面,裡面沒有,內外他一定要一體。你外面來的,一定會牽涉到裡面內部的。所以事情他就十分繁雜,這個也是四大執事之一。除此之外,知客其他的職務,還有比如說剛來的僧人,掛單的,他也必須特別關照。維那(寺院的監察)如果請假不在寺中,就由知客來代理行使他的職務。在僧堂前面管理檢視客僧之粥飯,照顧有一些外面來的僧人,他們吃的照顧一下。寺院當中有僧人,出家人過世,知客要會同侍者去盤點、去點算他的遺物,他有什麼東西留下,衣服、帳務,其他的事物等等,辦理這些事情。如果遇到暫時到的僧人,因為有事情暫時留在寺院當中,不久他就離去了。離去就是來掛單幾天,但是忽然就死在寺院裡面,知客就要替他辦喪事。像現在你要出死亡證明書,要幫他料理後事。

  所以如果有亡僧,就是出家人過世了,對於喪儀(喪禮儀式)當中,知客與都寺(督管全寺庶務的僧人;庶務就是雜務)、維那、聖僧侍者以及其他的人分別擔任各種重要事宜,也要參與這個事情。於後世寺院中,就是在寺院中,知客也要常兼任副寺,副寺就是監院的副手一職。監院就是當家師,知客也等於要附帶的兼任當家師這個職務。由這裡可以看到,知客代表常住(本寺院)與各大寺院來往,代表大和尚照顧外來的雲遊僧眾、參訪的信眾,照顧這些人。所以現在一些大寺院,我看佛光山,他們客堂知客都很有規模,特別在外國。所以知客一職是負責最繁瑣,接待外賓工作,還要參與內務,每天接待很多團體朝山拜佛,或者為亡者做佛事,來到寺院的齋主,客堂都要派人接待,導覽、辦理吃住跟佛事這些相關的事。這是我們參考佛光山他們的執事。這個執事也是因為道場各種形態不一樣,規模大小,還有道場的道風、學風,性質不一樣而有所不同。只要採取它重要的一個原則,每個道場也都需要,只是我們小道場,這些事務就比較少。像佛光山那麼大的道場,國際知名的大道場,知客的執事就很繁重;小道場,這些事情就比較少了。

  所以一個寺院,住持下面有四大綱領執事。僧團跟我們一般團體最大不同之處,世間所有團體組織地位不平等,僧團所有一切組織的地位,他是平等的。主持方丈是選出來的,所以民主制度最早就是在唐朝,在佛門裡面,唐朝「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這個時候建立的。這些執事、叢林主席怎麼產生的?他是大家選出來的,當然選舉也要選到適當的人選。古時候出家僧眾多,大家都是有修有學,所以選舉就不困難。所以古代叢林執事任期是一年,正月初一就職,農曆正月初一,臘月三十總辭,總辭的時候再選明年的執事,移交新的執事,連選可以連任,以前是這樣。現在叢林制度,在現前這個時代,也用這種選舉制度是有它的難度,必須要能夠負起責任,自己要懂得規矩。所以適合擔任執事,輪流做那是最好,執事可以互相交換,一年換一次,這就是平等的。所以叢林主席辭職之後,他在寺院,他就是算是清眾的身分,他沒有執事了。清眾也可以被選為主席,所以這是平等的,沒有高下。但是職務、權責有高下,地位是平等的。你在這個職位上就要盡忠職守,要為大眾服務,要遵從典章制度,護持道場。破壞典章制度,就把道場毀掉了,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接著看:

  【六十四、經云:「佛言:『中後不食有五福:(一)少婬。(二)少睡。(三)得一心。(四)少下風。(五)得身安隱,亦不作病。』」】

  這一條戒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持午,實在講就是過中不食,我們一般講過午不食,就是過了中午,午就是午時。午時它有兩個小時,在中國古代,一天(一日夜)分為十二個時辰,就現在的二十四小時。午時是大概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這兩個小時是午時。但是冬天、夏天日中的時間不一樣,春天、秋天也不太一樣。每個地區也有一點不同,我們現在講有時差,所以要看當地的天文日曆,今天日中是幾點幾分,你過了這個時間,過了一分一秒就不能再吃了,這是持午,就是過中,中午過了這個時間就不吃了。比如說,日中,午時是十一點,今天的午時是剛好十一點,十一點到一點是午時,就是說你十一點到十二點當中你要吃飽,十二點零一分你就不能吃了,吃就破齋了。

  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到,因為他從前在台中蓮社求學,李老師是一天吃一餐,他自己煮,自己一個小鍋(有個把),煮一點,一天吃一餐。他也學李老師一天吃一餐,只是他吃的量多,多老師三倍。所以淨老和尚常常在講席當中講到,如果發心要持午,就是要買個天文日曆,像現在電腦網路查詢很方便,今天日中時間是幾點幾分,超過時間就不吃。過中就不能吃有沉澱物的東西,就是果汁也不能喝,泡奶粉這個也不行。只能喝蜜水(蜂蜜泡的水),還有喝茶、喝開水,這個可以。但是如果你身體有病吃藥,那個藥是可以的。所以過中不食。現在有的人他不曉得以為是過午,過午就是說你不要超過下午一點鐘吃,一點鐘之前吃完就可以,那是不如法,應該是今天的日中。古人沒有現在這種科學儀器,日中他用個竹竿,如果太陽照到竹竿是直的,竹竿的影子沒有往西邊偏一點點,這個時候就是日中,在這之前就是持齋吃飯的時間。所以我們一般講過午,實在是講過中不食。

  過去佛陀時代,佛弟子實行的是托缽制度,所以他們早晨就出去托缽,去托缽回來,一定是在日中之前就吃了,在日中之前。要持這條齋,一定要看天文日曆,每天看一下。佛在經典告訴我們,日中一食好處很多。『中後不食』,日中以後就不吃。日中在古代叢林,它也有個開緣,像現代人體質不如以前的人,所以加個早齋。但是早上吃的時間,以前也沒有這些鐘錶,就看日出,就是說你手伸出來,可以看到自己的手掌,那個時候才可以吃。如果天還黑黑的,特別是冬天,六、七點,天還黑黑的,你手伸出來還看不到手掌,那就不能吃。一定要等天亮再吃,不然也破齋了。叢林它加一個早餐,過中不食。現在能夠保持吃兩餐就很不錯了,能夠吃一餐,當然就符合佛的教導。

  這裡講日中不食有『有五福』,『(一)少婬,(二)少睡,(三)得一心』,日中一食,「(一)少婬」,飲食是淫欲的第一個增上緣。吃得太多、吃得太營養、吃得太好,會造成生理上的一些興奮,會引起淫欲的念頭。所以這個過中不食就減少了。古人常講,「飽暖思淫欲」,一個人吃很飽、穿得很暖,接下來他就想什麼?淫欲,就打妄想了。所以吃得不飢不飽,生理上不會興奮,也幫助心理不起這些妄念,這第一個好處。(二)少睡」,少睡就是你睡眠可以減少,你吃得太多,晚上就昏沉,睡的時間就多了,而且也睡不好。特別你晚上睡覺之前再吃東西,這是很不健康。過去我在家的時候,這個毛病犯得很重,三餐吃還不夠,還要吃宵夜,大陸叫夜宵,什麼叫夜宵?睡覺前再吃東西,再出去吃個點心,說這樣比較好睡,是沒有錯,昏沉。有時候早上睡得都爬不起來了,那是很不衛生的,對身體健康很大的傷害。如果過中不食,睡眠就可以減少,精神就很好,晚上腸胃也沒有負擔。「(三)得一心」,心比較能專一。你參禪也好,念佛也好,幫助我們得一心不亂,得一心。因為你晚餐省掉一餐,真的省掉很多事情。我們出家人吃得太多,也是跟世俗人一樣,一天忙著三餐,整個時間都耗費在那個上面,心不清淨。『(四)少下風』,「下風」就是放屁,放屁也會比較少,因為吃得少。『(五)得身安穩,亦不作病』,這個就是少病少惱。所以我們身體的病,的確都是吃出來的。古人講,「禍從口出,病從口入」。的確這個病,三餐吃,吃出來的,吃太多了。

  所以有一年,以前我們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張老居士,已經往生多年了,往生好幾年了,他也是八十幾歲才往生。以前他來道場,他拿相片給我看,他六十幾歲的時候很胖,他個子矮矮的,不高。他來道場的時候很瘦,好像仙風道骨一樣。他跟我講,他曾經中風過,我說看不出來。我說中風的人是嘴歪、眼睛斜的,一手一腳都不能動,麻木,看不出來他有中風過。他中風之後,去埔里蓮因寺拜見懺公,懺公就跟他開示,你吃太多了,你晚上不要吃就好了。他真的依教奉行,晚餐他就不吃了,結果中風那個病就好了。原來很胖,他有拿照片給我看,後來人真的瘦下去。的確吃得太多,三高、四高都出來了,我自己就是個例子。早年在圖書館,雖然吃三餐,還沒有這個病。後來到大陸去做法會,很多信眾都非常誠意的邀請,特別請客都是請晚餐,而且都請大餐。如果我不吃,他就難過,而且夾菜統統是夾給我,其他的人他都不夾。這樣吃,怎麼會不出毛病?三高、四高這麼來的。所以在外面那個應酬,不是享福,受罪。的確病是吃出來的,所以能夠少吃,縱然晚上有吃,也不要吃得太多,不要吃得太豐富。古代叢林這個有開緣,就是藥石,當藥吃。因為吃習慣了,晚上吃的習慣還沒有改過來,當藥吃。所以餓也是一種病,吃這個藥治病的。

  中國古人養生之道也講,「早晨吃得好,中午吃得飽,晚上吃得少」。這是養生之道。如果飲食少,這是好事,省事,心就會比較清淨。心愈清淨,你需要就愈少,生活就愈簡單、愈容易,不求人,也不麻煩人。不麻煩人,古人就講,「人到無求品自高」,不求人,這是真正的解脫,得大自在。自己生活不求人,即使弘法利生,做許多好事也不求人,也是隨緣隨分去做,不要勉強去做,勉強就造業。隨緣隨分,一絲毫勉強都沒有,這才是圓滿功德。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大家來適應、來學習,我們這個道場慢慢才會接近古大德的學風、道風。

  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