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生悲心,隨順佛教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二集) 2021/7/5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42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六十六頁,我們從倒數第三行,六十二這裡看起:
【六十二、乞食有十利:(一)活命自屬,不屬他故。(二)施我食者,令住三寶,然後當食。(三)常生悲心。(四)隨順佛教。(五)易滅易養。(六)破憍慢幢。(七)無見頂善根。(八)餘善人見,當效之。(九)不與男女相親。(十)次第乞,生平等心。】
這個是講『乞食』,在古印度出家人吃飯,僧團裡面沒有自己開伙,也就是說沒有煮飯,要吃飯就是用個缽去向世俗的人家去托缽。這是在古印度佛陀時代,出家人飲食都是托缽這個制度,所以僧團裡面沒有自己煮,也沒有存放這些糧食,都沒有,每一天都要去托缽。在這個僧團,我們在經典上看到佛的常隨眾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有的經典看到了一千二百五十人,有的經典寫一千二百五十五。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是最初佛在鹿野苑度五比丘,這是最原始的五個出家眾,第一個僧團,後來長時間跟隨佛的有一千二百五十人。所以講一千二百五十人,就是沒有把五比丘算進去,就是算後來的常隨眾;講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就是把最初剃度的五比丘算進去,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常隨眾就是一個僧團,佛走到哪裡,大家就跟到哪裡,常年跟隨佛陀,沒有離開。
佛吃飯,他自己也去托缽,佛的弟子到大城裡面,各人分開路線去托缽。我們在經典上常常看到舍衛大城,那個大城裡面各自去托缽。托缽回來,回到僧團,不是各人托吃各人的,他是把缽飯菜就混在一起,混在一起,等於有的人托的飯菜好一點,有的人托的比較差一點,統統把它混在一起。混在一起,就像我們現在類似大鍋菜一樣,很多菜把它混在一起,飯菜混在一起,你吃多少拿多少。除了生病,或者是年老體弱、行動不方便的出家人,他可以不必去托缽,因為沒辦法去托缽。沒辦法去托缽,就其他的出家眾去托缽,就要分一些給他。另外就是只有結夏安居,這三個月沒有托缽,這三個月印度的雨季,出門不方便,出家人也不能穿雨衣、打雨傘,三個月都是下雨時間,出門托缽不方便。所以在這三個月就允許國王大臣、在家護法善信把飲食送到僧團來。送到僧團來,還是一樣混在一起,像我們現在大鍋菜一樣混在一起。在中國佛門稱為「羅漢齋」,就是混在一起,叫袈裟味,袈裟味它就不是單一的,把它混合起來。所以「乞食」就是托缽。
乞食有十種利益。『活命自屬,不屬他故』,這個乞食為了自己活命,延續自己的身命,我們的身體需要一定的養分才能支持。所以「活命自屬」,是為了自己活命,不是屬於他人,這是為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生活用乞食就沒有負擔,也不用去一天到晚想著今天要吃什麼,要買什麼菜、要做什麼菜,吃的沒有吃完又傷腦筋,不好處理,又丟掉浪費,不丟掉吃不完。乞食,這個是屬於活命,為了自己活命,不是屬於別人。就是個人一個乞食,也不用去擔心別人,就是自己去乞食,那這就是他沒有什麼負擔。
『施我食者,令住三寶,然後當食。』布施飲食給我的人,要讓他安住三寶,也就是說把三寶的功德利益說給這些布施飲食的在家居士,讓他們知道供養三寶有什麼功德利益,讓他心能安住在三寶。「令住三寶」,也就是說能夠讓他來皈依三寶,心安住在三寶上面。所以這個乞食,佛也規定,就是說在家居士供養財物,飲食屬於財物,出家人也要回饋,不能白吃,出家人沒有財富,用法來供養在家人。法,基本就是三寶,佛法僧三寶。所以出家人去乞食,施主檀越如果給了飲食,出家人就要問他,你有什麼問題?或者他沒有問題,也要給他說說法,或者念個三皈依,令住三寶,就是給他種善根。「然後當食」,然後我們就應當可以接受這個飲食了,我們有回饋,以三寶來回饋給這個在家居士。
三、『常生悲心』,這個是佛門常講「慈能與樂,悲能拔苦」。乞食能夠讓我們常生悲心,悲心就是說發願拔眾生的苦,看到眾生苦。因為乞食就要到都市裡面,都市裡面看到的,當然有很多榮華富貴的也有,貧窮下賤的也有,看到人生百態。人生,實在講就是一個苦。看到在家人,每一天為了三餐勞祿奔波,非常的辛苦,要養家活口,所以跟這些世俗人家去跟他乞食,能夠常常生起這種悲心,希望拔除眾生的苦。
第四、『隨順佛教』,就隨順佛的教導。因為乞食是佛教出家弟子,佛當年在世他就是過乞食的生活,當然他教導弟子也是過乞食的生活。如果我們能夠實行這種乞食的制度,就是隨順佛的教導。在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他有講到這一點,因為《金剛經》一開頭,就是佛入舍衛大城去乞食回來,吃過飯,洗腳,然後就打坐,生活當中被須菩提看出來,整個般若就在平常生活當中顯露無遺。江老居士講,佛教要復興,要恢復乞食的制度,他分析得的確有道理。
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為什麼中國出家人就沒有實行這種乞食的制度?這個也是跟中國的國情、風俗、文化有關係。中國人,這是中國古人,不是現代的中國人,中國古人基本的道德觀念就是孝親尊師,對父母親孝順、對師長尊敬,對師長的尊敬跟父母一樣的。出家人在古時候是皇帝邀請過來的,派使節去邀請過來的。邀請過來,就是以國師之禮來接待,一個國家的老師,這樣的禮來接待。中國人最注重尊師重道,這個老師我們請他來了,怎麼可以讓他去要飯,乞食就是要飯,像乞丐一樣,拿個碗向人家要飯。乞丐在中國人的眼中,這個是最低賤的。這個老師,又是一國家的國師,怎麼可以讓他去要飯,這是對老師就很不尊敬。所以迎請西域的出家人,最早來中國的是摩騰、竺法蘭兩位法師,住的地方蓋跟皇宮一樣,就是洛陽白馬寺,跟皇帝一樣的。古代寺院,只有佛教的寺院可以蓋得跟皇帝一樣,其他的都不行,因為那個是皇帝直屬管轄的一個機構。住的也不用去樹下一宿,佛陀的時代是住在樹下,怎麼可以給老師住樹下?所以住在寺院,等於是皇宮了,當然有人煮飯來供養,那就不用到外面去乞食,衣食住行都護持,國家、皇帝來護持。印度的法師到中國來,當然他要來中國弘法,也要隨順中國人的國情,風俗文化、民情,這樣才能在中國來弘揚佛法。所以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我們從這個地方也看出來了。
但是這個事情,江老居士還是講,要回歸到佛陀時代乞食制度,這個對出家人修行才真正有幫助。因為早期這些寺院叢林道場都是國家蓋的,出家人他不用去操這個心,他只要安心辦道,自己修行講經教學就可以了。但是後面演變到今天,我們看到民國以後寺院就不是國家在護持,變成寺院出家人自己要負責了,沒錢你要去找錢,你有個寺院、有個道場要開銷,這些住眾要道糧。所以在這個寺院負責的人整天就操心這些了,柴米油鹽醬醋茶,整天就在操心這些事情。我們想想,整天操心這個事情,怎麼有時間修行,怎麼有心情去修行,的確是造成很大的一個妨礙。如果隨順佛的教導,實行乞食制度,不必為衣食一天到晚在操心,出家人就是沒有家,不為這個操心了。現在出家人,就如同我們淨老和尚過去常講,出一個小家,入一個大家。所以江老居士講,佛教要復興,還是要恢復乞食制度,就出家人要恢復乞食制度。
五、『易滅易養』,「易」就是容易,「滅」什麼?滅貪瞋痴,「易養」,我們吃飽了就好了。人家供養一缽飯,吃飽就好了,也就沒有負擔。古時候如果你缽飯吃不下的,佛有規定,就是到郊外給鳥獸吃。一般缽都是訂做的,應量器,你的食量多少訂多大,一般都能夠吃得完。
第六、『破憍慢幢』,這是第六個利益。憍慢這一條我們要特別的留意。我們現在出家人,實在講現在出家人有一些道場比較修苦行的,他憍慢幢就不會增長,做工、自己煮,這個比較好一點。如果我們出家人,都是居士來煮好,現成的,我們都不用辛苦,也不用去托缽,到時候我們就去吃就是了,這個容易養成憍慢、怠慢、傲慢。為什麼?出家人容易增長傲慢,因為「我出家人,你們居士應該拿飲食到寺院來供養,我都不用出去」,他不知不覺就形成憍慢,這個煩惱習氣就不斷增長。乞食為什麼說「破憍慢幢」?破是破除,因為乞食你拿個缽去向人家要飯,你說要飯的,你還有什麼值得驕傲?我們就去向人家要飯的。所以佛陀時代,出家人都要常常摸摸頭,頭髮都剃光了,還有什麼憍慢!托缽也是要走路,古時候印度,那時候都用走路的,要走很遠。到城裡面去托缽,然後回到僧團,大家再一起吃。如果人太安逸、太享受了,一點都不能吃苦,憍慢自然它就生長,增長。所以乞食,雖然是自己不用去煮、去操心這個,但是你要自己去向人家要,向人家要就是破除我們的傲慢。而且你要走路去,也很辛苦。有時候人家給,有的不給,有的信佛的他對你很恭敬,不信佛的,可能看到出家人還罵你幾句,這些都是修行,都是讓我們降伏傲慢。所以第六個利益就是可以破憍慢幢。
七、『無見頂善根』,「無見頂」是最高的,看不到頂了,種善根,最高的善根,這第七個功德利益。
八、『餘善人見,當效之』,「餘善人」,其他善心的人士看到,他會效法。乞食的制度,在古印度不是只有佛教才乞食,其實在古印度其他宗教都有乞食。佛教出現了,釋迦牟尼佛看到這個制度很好,所以他也採用這個制度,乞食。餘善人,就是包括其他宗教的人,善心人看到,他也會效法。
九、『不與男女相親』,因為自己做飯、煮菜,難免多多少少會跟女眾接觸,這個乞食就可以避免了。
十、『次第乞,生平等心』。這個乞食佛有規定,你一天托缽最多只能七家,這個七家就是說如果按照路線分配你應該去,從哪裡到哪裡,他會沿門托缽,他不能說有選擇性的,我去找一家飯菜比較好的,天天去那一家,這個不行,這就沒有平等心了。你要給有錢人種福,沒有錢的人也要給他種福,貧窮的人也要給他托缽、給他種福,這樣才平等。所以佛這個乞食是「次第乞」,不能跳過去的,這家不給,你再到第二家,第二家不給,到第三家。如果到第七家沒有,就不能再去托了,今天就回去了,托空缽了。托空缽也不是就沒得吃了,回到僧團,有托到飯的人會分給你。所以這個托缽,在佛門講「一缽千家飯」。你看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去托缽,一個人一家就一千家了,一千二百五十五家。一千二百五十五家的飯菜合在一起,然後大家一起吃,這個叫做共享。真的你吃了那一缽飯,一千家的施主,所以這個生平等心。
這個乞食,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提倡,早年在香港,他找洗塵法師,說我們找四個出家人住在一起,我們沒有辦法像佛陀這樣樹下一宿,我們買個帳篷,人家在露營那個帳篷,去找個郊外樹下來住,然後去乞食。乞食,我們中國佛教都吃素吃習慣了,沒有辦法像印度,像現在南傳佛教國家,他們是吃肉的,他沒有吃素,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就提出說,我們到香港幾家素食餐廳,去向他們要。後來這個因緣也沒有成熟。大概在十幾年前,我們淨老和尚又在澳洲圖文巴那邊又提倡乞食,當時就有人說,西方人他怎麼知道要布施你飲食?恐怕托不到了。淨老和尚還講,他說人沒有給你,護法神會變一個人來供養你飲食,你不要害怕。後來我們道場一個出家眾莊印師,他聽到這樣,他就真的去乞食了。他去住在,他不是住樹下,住在人家廢棄的,那個山上的鐵皮屋,人家種菜的。他的家當就是都背在背包,每一天走下山,然後搭公車。他回來跟我講,他說他去乞食了。我說那你到哪裡乞食?他說找素食餐廳。他這個乞食,在山上好像住了有半年以上。那也不容易了,他有發這個心,不管怎麼樣他有這樣去做,這一點也值得我們讚歎,他的確是他去乞食,這個不容易。
這個乞食,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就是南傳,泰國、斯里蘭卡,這些南傳佛教國家還有乞食,他們每天早上帶個缽,他們那個缽特別大,給人家放菜、飲食,還有日用品也有人供養。但是他們沒有吃素,就像佛陀當年在世一樣,人家給魚吃魚、給肉吃肉,沒有選擇的,但是不殺生,吃三淨肉。這是乞食有十種利益,當然這個也是要因緣。如果乞食,以後有人來這樣帶頭,也是功德無量,的確我們出家人可以大家發心。因為往後年輕人,你要找人家來給你煮飯的恐怕就很難了,現在年輕人沒有人要幹這個苦差事。往後年輕的出家人,他也不習慣做這些廚房的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乞食是最好的一個辦法,乞食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有這個因緣,實在講我們也可以嘗試的來實行,隨順佛的教導。這是講乞食十種利益。我們再看下面六十七頁,第三行,從:
【六十三、經云:「比丘在聚,身口精進,諸佛咸憂。比丘在山,息事安臥,諸佛皆喜。」古德云:「僧住城隍佛祖呵,先賢都是隱巖阿。山泉流下人間去,清水依然成濁波。」】
這就是經典上佛講,『比丘』,出家眾,『在聚』,這個「聚」就是我們現在講都市,大都會,人比較多的地方;比較小的,村落,像我們雙溪街上人就比較多了,有商店,各種行業。如果大都會,各行各業,形形色色,那就非常多了。這個聚就是住在都市,大都市。一個出家眾比丘,如果住在都市,『身口精進,諸佛咸憂』。我們在這邊注意看一個關鍵的經文,「身口精進」,身就是身每天都在拜佛,口也在念佛、誦經,很精進,一天修很長時間,但是怎麼樣?「諸佛咸憂」,佛都擔憂。為什麼擔憂?就是會受到污染,雖然身口很精進,每一天都有做功課,但是在大都市你很難避免接觸這些形形色色的,各式各樣的人事物都會接觸到。身口精進,這裡講身口,沒有講到心,沒有講到意,一般我們講身口意。這個意就很難去收攝了,意根攀緣、奔馳。所以在大都市裡面的道場,縱然很精進,特別年輕的出家眾受不了誘惑,都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誘惑沒辦法抗拒的。所以雖然身口很精進,但心伏不住;這些就妄心伏不住,你接觸就受到污染、受到誘惑,那就造業了,造貪瞋痴,煩惱就一直增長。所以諸佛咸憂,諸佛就感到很憂慮。
『比丘在山,息事安臥,諸佛皆喜。』這個是講比丘如果住在山上,沒有去接觸這些五欲六塵的境界,他就不會受到這些五欲六塵的誘惑,縱然他在山上沒有事情,諸佛也歡喜。當然不是說你住山,什麼事都不要做了,功課也不要做,不是那個意思,這是比喻。就是說你縱然沒什麼事情,也比在山下好,因為山下,你雖然很精進,但是你容易受誘惑,你抗拒不了。在山上,縱然沒有事情,那也可以避免這些誘惑,這樣諸佛看到就歡喜。但是這個是講古時候,現在這個時代,住在山上還是免不了誘惑。在周邊的環境是沒有誘惑,像我們雙溪都是山林,這邊沒有誘惑,沒有那些聲色犬馬,這些五欲六塵的誘惑,都是山林、樹林、草木、蜎飛蠕動這些動物。但是現在麻煩的是什麼?有電腦、有手機。電腦、手機一打開,誘惑的太多了,干擾我們最嚴重的。你走到哪裡,收得到訊號,它就干擾你,讓你心不得清淨。
總是在這條裡面,如果住山又不接觸這些,的確心很清淨。像淨老和尚常講,他五十年不看報紙、不看新聞,不看這些,他說天下太平。古人講「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時是非多」,不必要知道的事情就不需要去知道,不必去認識的人也不要去攀緣、去認識,認識那麼多人,是是非非就多了,的確是這樣,擾亂我們修清淨心。所以古大德講,『古德云:僧住城隍佛祖呵』,出家人如果住在城隍,城隍就是都市熱鬧的地方,佛祖就呵斥了,勸他們不要住在那個地方,你會受污染。『先賢都是隱巖阿』,我們最近學習了蓮池大師他編的《緇門崇行錄》,第一單元「清素之行」,我們看到這個清素之行,的確很多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祖師、禪師都是住山,住岩洞,住得很簡陋,的確我們看到。這是出家人要避免環境的一個干擾,我們才好修清淨心。
下面這是『山泉流下人間去,清水依然成濁波』,這是形容。你看山上的水很清淨、清澈,但流到山下去,跟山下的濁水混在一起,清水就變成濁水了。我們雙溪這個地方可以看到山泉,我們在山上看山泉很清淨,但它流到山下去,山下很多水是污染的水溝,你流到那邊去,就變成「濁波」了。這形容出家人你住山心比較清淨,你一到都市去,你就被污染了,就成濁波了,就被污染了。所以出家人適合住山,這是佛的一個開示,不要去選擇住大都市的。我們現在為了有一些弘法結緣,都市就做一個下院、別院,有講經,去講一講,講完趕快回來,或者住個一晚、兩晚就上來了。除非你有比較重要的執事,特別是年輕的出家眾,盡量少接觸,這樣能保持他的道心。現在誘惑太大了,年輕人受不了。年紀大了,七老八十那就比較好一點,已經各方面都老化了。年輕人精力旺盛,真的,誘惑一來容易衝動,他就把持不住了,恐怕他很快就還俗了。真不容易,這是事實。所以出家人住山是最理想,因此我們雙溪山上,寺院蓋在山上,不蓋在都市。古時候,現在都市我們看到很多古寺,古時候那個沒人,雖然是平地,但是沒什麼人,就是比較郊區。現在不行,現在就變成大都市、大都會了。像上海龍華寺、靜安寺、玉佛寺,這三大寺院都很熱鬧的。這一條也是我們現在雙溪蓋寺院主要的一個考慮,考慮到出家眾應該住山,比較符合佛在經典的教導。我們再看下面一條:
【六十四、無諍貴賤,須順時價,不可減與,虧損彼利。不宜過與,浪費信施常住。】
『無諍貴賤』,這條主要是說你到山下去買東西,因為出家人住山,住山有時候也要去山下買東西,道場的需要,買東西。不管買什麼東西,也不要跟人家爭論貴賤,「無諍」就是說不去跟人家殺價、討價還價,我們也不要去佔人家便宜,但是也不能不合乎行情。所以『須順時價』,「時價」就是現在講行情,一般行情的價多少。『不可減與』,照現在一般行情的價錢,我跟你買。我們也不要貪便宜,就想要少給一點,讓商家他賺不到錢,我們出家人這樣也不慈悲,人家是以那個為生的,以那個過生活的,你不讓他賺一點錢,他怎麼過日子?所以合理的利潤,應該給就要給。所以「不可減與」,『虧損彼利』,不能虧損他應該得到的利潤。也不可以『過與』,「過與」就是太多給他了也不行。太多,比如說這個菜一斤五十塊,你給他一百塊,那太超過了,『浪費信施常住』,這個也不對,也不可以這樣的。在《常禮舉要》講,特別是肩挑小販,就不要跟他爭了,因為他賺的就是那麼一些錢,我們不要貪小便宜。當然也不能說太過分,人家應該賺的,應該給的,他開出來的價錢合乎行情,我們就買了,這樣就可以了。這條是講到市區裡面去買東西。下面一條:
【六十五、已先許買彼人物,後雖更有賤者,無得捨彼先貴,取後賤者,令先物主瞋恨,復非道人之心。】
這條就是買東西。買東西,你前面先許某人跟他買什麼東西、物品,『後雖更有賤者』,「賤」就是說比較便宜,比如說你前面那家,你跟他買一斤白菜,他開的是七十塊,你已經說要跟他買了,跟他訂了,後面你又問到一家比較便宜,他說五十塊,你不能聽到這樣,我前面那家我不買,我來買你這家,前面那家就把它取消了。所以『無得捨彼先貴,取後賤者』,不能說前面已經答應人家要跟人家買,跟人家訂好了,不能看到後面這個比較便宜,那家我就不要了,給它取消掉,來買後面這個比較便宜的,這樣不可以。這樣你會『令先物主瞋恨』,前面那個賣的他就生煩惱了,生瞋恨心,你明明跟我訂好了,你現在又不買了,去買那個比較便宜的。所以這個也不是修道人的慈悲心。所以修道人總是要常常存有慈悲心,為別人著想。這一條也就是守信用,我們出家人還是要守信用。貴,已經答應你,就跟你買;如果這家賣的是比較貴,你以後再不要跟他買就好了,這次你跟他訂了,答應了,你就必定要跟他買,不能就把它取消掉,讓這個物主生煩惱,這就沒有慈悲心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