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食時不歎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八集)  2021/7/11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48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七十七頁,我們從倒數第三行,從:

  【十二、食時不歎,不訓斥子弟。】

  我們從這裡看起。這是《常禮舉要.居家》,「居家」就是在家庭裡面。最後一條,『食時不歎』,就是吃飯的時候不要嘆氣。因為我們也常常聽到人家會嘆氣,但在吃飯這個時候嘆氣,實在講也不衛生,也不合乎禮。吃著飯就嘆氣,一邊吃一邊嘆氣,這不合乎禮節。『不訓斥子弟』,就是不要一邊吃飯,一邊罵孩子,要避免。我們看雪廬老人他的《講錄》,「在家裡或外頭吃飯時,不許有『哎』這種語氣,這是大毛病。在外頭請你作客,想到了別的事,並不是為這個,也不許『哎』。給主人看到,他會誤會啊!」這一段雪廬老人講,在家裡吃飯,或者你在外面,人家請客吃飯,或者你請人家,人家請你在外面餐廳吃飯,都不要嘆氣,不能一邊吃飯一邊嘆氣,「哎,什麼事情」,就不要這種語氣。所以這是大毛病。在外面,人家請你作客,想到了別的事情,並不是為了這個事情,也不許嘆氣。嘆氣,給主人看到他會誤會,誤會什麼?我請你來吃飯,你是不是不高興?就誤會了,這個也很容易引起誤會,所以吃飯的時候避免這種嘆氣。

  下面這段講,「現在吃飯講衛生,古時候吃飯不大講究衛生,講究歡喜,所以不許看書。從前我吃飯時,拿一本書看。老人不管我時,我就看書,管我時就不敢看。吃飯以後也不許看書,因胃不易消化,所以不許用心,這個大家記住,與衛生也有關係。《紅樓夢》中也有吃飯以後一點鐘以內不喝茶。」這段雪廬老人講,這一條也是講衛生。現在人吃飯講究衛生,古時候吃飯不太講究衛生,講究歡喜,吃飯的時候,心情愉快的用餐。其實你心情愉快的用餐,這就是衛生。你心情愉快吃飯,跟心情不好的時候吃飯,大家想一想,那個胃腸消化的狀況就肯定不一樣。心情愉快吃飯,胃腸的消化也很順暢;心情不好吃飯,胃腸消化也不好,所以心情會影響到腸胃。所以古時候講究歡喜,吃飯要歡歡喜喜的吃。吃飯就是專心吃飯,也不允許看書,所以雪廬老人講,在古時候他們那個時代,吃飯不許看書。實在講,一邊吃飯一邊看書,這也不合乎衛生。所以雪廬老人講,他從前吃飯的時候,他就會習慣拿一本書來看,但是有老人在、父母在會管,管了你就不敢看。老人不管的時候他就看看,老人在管的時候就不敢看。剛剛吃過飯也不許馬上就看書,因為胃腸不容易消化。我們剛吃過飯,血液都集中到胃部在消化,這個時候你剛剛吃飽,看書、看報紙,看這些,包括現在的這些電視、手機也都不適合。不許你吃過飯,馬上就把那個心用在其他上面去,也會影響到腸胃的這種運作,所以不許用心。但現代人他不懂這些,一邊吃飯一邊看手機,分心,所以吃得也不衛生。所以雪廬老人講,這個大家要記住。這一條與衛生有關係。他也舉出《紅樓夢》,《紅樓夢》是我們中國的小說,很有名的,也有演出電視劇,以前在香港、在大陸都有演過。《紅樓夢》這本書是有名的一部文學著作。在《紅樓夢》當中也有講,吃飯後一點鐘(就一個小時以內)不喝茶。你剛吃過飯不要喝茶,實在講,也不適合喝咖啡。現在吃過飯,茶馬上倒上來、咖啡倒上來,這個對胃腸都不好。這是講吃飯的時候要注意的事項。

  「再者,不訓斥子弟,以前大家庭中食時訓斥子弟情形很多,現在小家庭就不敢訓斥子弟,求子弟不訓斥父母就萬幸了。現在或可還有幾個家庭吃飯的功夫不幹別的,卻開起檢討會來教訓孩子,我到親戚家也看過這種情形。孩子放下筷子聽訓,家長訓示的聲音愈來愈大,小孩子哭了,家長大聲說:還不吃!結果一桌飯有的哭,有的吃,那就是作病。哭就不能吃,吃就不能哭,所以是不能教訓子弟。」

  這一段就是「不訓斥子弟」,在吃飯的時候不要去教訓子弟。雪廬老人講,以前大家庭當中,吃飯的時候訓斥子弟的情形很多,現在小家庭也不敢訓斥子弟。所以雪廬老人講得也很有趣,他說現在求子弟不要訓斥父母就不錯了,就很萬幸了,現在是顛倒了。這個是講雪廬老人那個時候,大概也四、五十年前了,那個時候吃飯,有些家庭不幹別的,就利用吃飯開檢討會,來教訓孩子。他也到過親戚家,看過這種情況。教訓孩子,孩子就不能吃飯了,筷子要放下來。家長訓斥,罵的聲音就愈來愈大,小孩子就哭了;哭了,家長大聲就叫了,你還不趕快吃!李老師講就作病,這是毛病,哭就不能吃,吃就不能哭,不能一邊哭,一邊吃。所以在吃飯的時候不要去訓斥子弟,你要講也等吃飽,或者沒有吃飯前,正在吃飯這個時候就避免。

  「從前佛教叢林吃飯實實在在,靈山寺當家師在的時候,還是用鼓山打佛七過堂的辦法,現在也不那樣了,不進步有什麼辦法呢?」從前佛教叢林,吃飯就是依照叢林的規矩,過堂吃飯。大家如果受戒去過堂就知道,現在還有一些道場還是有過堂吃飯,我們到埔里圓通寺,他們還是有過堂吃飯。以前台中靈山寺當家師在的時候,他是用鼓山打佛七的過堂辦法,好像現在也沒有了,李老師在講《常禮舉要》那個時候已經沒有了。過堂吃飯就不允許講話的,在過堂吃飯,只有方丈有講開示,這個也是吃過飯以後的事了。所以叢林,用過堂吃飯的就是等於上課。古時候叢林一天五堂功課,早晚課,吃飯也是一堂功課,吃飯算一堂,這古代叢林。一天五堂功課,吃飯是一堂,所以叫做過堂。我們現在叫五觀堂,過堂吃飯,食存五觀,吃飯的時候也是在上課。我們現在吃飯就沒有了,沒有做觀想,也沒有講開示,這個就沒有了。古時候都不浪費時間,連吃飯這個時間也都不讓它空過。真正在叢林住上三年、五年,人就變樣子了。

  第一個「子、居家」,如果照子、丑、寅、卯來排列,第二個是丑。李老師的《講錄》沒有丑這部分,丑這部分是一個老師編「在校」,就是在學校的一些禮節,那個不是李老師編的,好像是中興大學一個老師編的。李老師這部分他就沒有講了,他說現代學校那一套不是傳統《禮記》裡面的那一套。所以「在校」這部分李老師沒有講,他說我現在不知道現代學校是什麼樣子,所以這一部分他沒有講。不過我們現在印的一般《常禮舉要》,「在校」這一部分有印,但是「在校」這幾條不是李老師編的,是另外一個老師編的,在這裡跟大家交代一下。那我們現在學習雪廬老人李老師的《講錄》,我們就依照他講的。所以「在校」大家自己可以看看,自己可以看。我們下面接下來就接到「寅、處世」。

  好,大家請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七十八頁倒數第二行:

  【(三)處世】

  我們看『處世』的第一條。

  【一、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不要講人家的短處,『道』是講,也不要說自己的長處。不要說別人的短處,這是我們一般人很容易犯的毛病,往往自己就犯這個毛病,就喜歡說別人哪裡不對、哪裡不好,總是說自己怎麼好怎麼好。這是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個要避免,就不要去講別人的短處,也不要去說自己的長處,這才是處世之道。

  我們接著來看雪廬老人他的《講錄》,「短是壞話,無道人之短就是別說人的壞話」,不要去說別人的壞話。「某人那條他不行他夠不上,這個我們一概不談。今日之下你要談這個,有殺身之禍。因為現在的人和從前不同,可沒有受過好的教育。」這段雪廬老人講的,也是針對我們現前這個時代的情況來講的。在現前這個時代不要去講別人的壞話,別人縱然他怎麼壞,我們也不要去講,我們就不談了,不談別人的短處。在今日之下,你去講別人的短處,恐怕會有殺身之禍。你說別人的缺點、短處,他懷恨在心,懷恨在心就結怨仇,這就有殺身之禍了。這是現在的人跟從前的人不同,從前的人有修養,人家講短處,自己會反省,自己會檢討。現在別人說我們的短處,我們就生氣、就不高興,不就結怨了嗎?所以現在人沒有受過好的教育,我們就不能去講他的短處了。他有什麼優點,你多多去讚歎他,這是可以的。讚歎他的長處,不說他的短處,這樣慢慢社會風氣也會改善。如果一直去講人家短處,人家長處都不講,會形成不好的社會風氣,就專門互相批評,你批評我、我批評你,罵來罵去,現在社會就這樣,這不是社會正常的現象。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譬如兩人站在門前談話,一般來說,應談完了就算過去,可是現在不然!談完了出去傳某人說你什麼;這個傳話的人多說一、兩個字,話就變了質。好意變成壞意,壞意變成好意,這個不一定。從前人都講究不傳話,現在可不行,專好傳話。傳話傳什麼?好話不傳,專傳惡話,無形之中挑撥惡感」。雪廬老人舉出,譬如兩個人站在門口講話,一般來講,兩個人話講完,過去也就算了,那就是不要再去傳了,但是現在好像不是這樣的。現代人有的人喜歡去傳話,這個傳話的人傳得都會有出入的,你多說一個字、兩個字,原來那個意思它就變質了。原來是好話,可能你多加一個字、多加兩個字,就變成壞話了;那也有那個壞話,你多加一、二個字變成好話,這就不一定了。

  所以以前的人講究不傳話,在這裡講完,講完不傳出去。我們常常聽人家說,我們出到這個門口就沒有了,剛才講的就沒有了,意思就是不要再去傳了。現在可不行,喜歡傳話,特別現在媒體,無中生有的也很多。有的有那些事情,有的是沒有那些事情,沒有那些事情也傳,有那些事情也傳,所以現在叫傳媒傳媒,傳播媒體。現在傳媒,我們看傳話都傳什麼?都傳壞話比較多,傳好話就比較少。特別有一些媒體,現在說網軍,好話不傳,專傳壞話,專門給人家攻擊抹黑,都傳壞話,無形之中挑撥彼此之間這種惡劣的感覺。一句壞話、不好的話,一句謊話、妄語講多了,人家就會受影響,也會受騙、受影響,所以不要傳。在佛法講,少造口業,這個口業是口的惡業。

  下面講,「這個我有經驗。尤其學佛的人,跑這道場、跑那道場,這個道場說說,那個道場說說,來回的扯上一套,挑撥惡感,並不是有心挑撥惡感,而是在無意之中造成亂子。某人如果認為我背後說他壞話,我也不解釋,我有我的態度,愈解釋愈麻煩,我也不願意。你認為我說你壞話,你就認為如此,我也不管你。你願意和我結善緣就結下,不願意和我結交那就隨便。」

  雪廬老人講,他有經驗,過去在台中蓮社,也是我們佛教的念佛道場,這些居士、蓮友,學佛的人,有的人他是專門跑道場的,他不是只有親近一個道場。跑道場,今天跑這個道場,明天跑那個道場,後天又跑另外一個道場。跑道場也沒有關係,跑道場去幹什麼?就說一些是非人我,這個道場說一說,那個道場說一說;這個道場說那個道場,那個道場說這個道場,來回這樣胡扯,無意當中挑撥彼此之間的惡感。有的人他並不是說有心要挑撥惡感,而是在無意之中造成亂子,傳話傳了一、二句有出入就變質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所以雪廬老人當年在台中,我們看到他的《講錄》,就可以知道當時有很多人誤會他了。這個誤會怎麼造成的?就是傳話的人傳得不對,當事人又沒有去求證、沒有去確認,可能他就聽一面之詞,認為就是這樣,這個當中就造成誤會了。誤會,雪廬老人講,他也不去解釋,我們常常講愈描愈黑,你愈解釋就愈不清楚。他也有他的態度,就是你愈解釋就愈麻煩,所以也不願意去解釋那麼多。如果你認為我說你壞話,你認為如此,我也管不了你。你願意跟我結善緣,大家就結結緣;如果不願意,那也就隨緣,隨便就隨緣了。

  我們再接著下面這段,「前幾年,外頭有人不信,找我們裡頭的人當證人,找了去,咱們學佛的人不能打妄語,李某人到底有說這話沒有?我實在沒有,有若干人說沒有,他不信。說有,他才信。現在人不但好說瞎話,而且也不愛聽實話,這是心理變態。」雪廬老人講,就是他講《講錄》那個時候,前幾年外頭有人不信,不相信說你沒有講這個話,你沒有講我的壞話,我不相信,所以找道場裡面的人去當證人,找去了。那去給他講沒有,沒有講你這些話,實在是沒有,但是有很多人還是不信,他認為就是有,你說有,他才相信;說沒有,他不相信。所以現在人不但喜歡說瞎話,而且不愛聽實話,這是心理變態。現在人的確是這樣,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講,現代人聽騙不聽勸,你跟他講真話,勸他,他不接受,聽不進去;騙他,他很樂意,他就接受了。真的聽騙不聽勸,人糊塗到這種地步,現在整個社會就是這樣,現在整個社會都是聽騙不聽勸,李老師說這是心理變態。

  『無道人之短』,「你只要不說別人,而某人說了你壞話,你不管他,你心裡自有天理良心為憑就好」。這個就是問自己,就是不要講人家的短處,你只要不去說別人不好的地方,而某人說你的壞話,你不要理會他就好了。你自己心裡,天理良心,自己問自己,自己的確沒有,他講壞話就讓他去講,也不要去解釋,愈解釋愈麻煩。『無說己之長』,「在這個時候尤其要緊,萬萬不能貢高我慢,你顯示你的長處,人家就不講了,你能你去做吧,就完了!現代人『值得驕傲』,一個值得驕傲的人,如果人家好心好意要你改改,結果反而反嘴起爭論,誰有這麼大功夫起爭論?只好我們不說,那最好,不必起爭論」。也不要到處去說自己的長處,這是特別要緊。我們在外面跟人家處事待人接物,這個要注意,萬萬不可以貢高我慢、自以為是,顯示自己的長處,顯示自己的優點,人家就不講你了。你能,你這麼厲害、你這麼能幹,那就你去做吧,那就完了!現在人都有流行一句話,「值得驕傲」,這個我們常聽。這句話是錯誤的,佛菩薩、聖賢沒有教我們這樣講。現代人都是流行講這個,「值得驕傲」。一個人,你做了什麼事情,你就值得驕傲?如果人家好心好意要你改一改,你哪些地方的缺點改一改,他是好意,但是反而跟你起爭論,那就不要去花那些時間了,浪費精神時間,對他也沒有幫助,因為他總是覺得自己做的都是對的。所以只好不說,不說最好,就不必跟人起爭論,這是處世之道。

  這個地方也要補充說明一下,如果對自己的子弟、學生,看對象,能接受的你要講,要給他提醒、幫助他;如果不能接受的,縱然學生也不行。現在你做老師的要講學生也要看,看這個學生他能不能接受,如果他不能接受就不能講,講了跟他結怨仇;如果能接受,不講對不起他。這些道理在《論語》都有講到。不能講的你講了,你失言;能夠講的你不講,你失人,對不起人。失人就是對不起人,失言就是不該講。所以這都要有智慧去判斷,就是避免不必要的這些爭論。

  「道是非常尊貴,大家要尊重。他來求你,你才告訴他,他不求就不告訴他。他要不信,他來毀謗,為了使他明白,你與他爭論,你把這個道看得太不值錢了。這兩句,今日之下正該如此,不說人家的壞話,咱們也要體認沒什麼能力與長處!」道這一段就是說非常尊貴,我們一般講尊師重道,自己的道業要尊重。為什麼道要尊重?尊重不是說我要擺一個架子,你來尊重我,不是這樣的意思。一般講尊師是為了重道,重視自己的道業。如果不知道尊師重道,實在講就是不尊重自己的道,對自己的道不尊重。所以他來求你、他來找你,你再告訴他。他來找你,就是他有這個誠心,他來向你請教,你再跟他講。他沒有來找你,你不要主動去告訴他;你主動告訴他,如果他不相信,他反過來毀謗你。他毀謗,為了使他明白,就在那邊爭論,這樣就把道看得太不值錢,就不尊重道了。所以要重道,這個人他能尊師重道,你跟他講,他才能吸收、他才能接受,對他才有幫助。如果不是他主動來求,我們主動跟他講,他如果不接受、聽不進去,如果你還要給他講清楚、說明白,就在那邊爭論,這個就不必要了。所以雪廬老人講,這兩句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正應該如此做,「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不說人家壞話,也不要炫耀自己的長處,也要常常體認到自己沒有什麼能力跟長處,沒有。

  我們再看下面,下面「處世」第二:

  【二、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這一條,每個人的家庭,俗話也常講,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哪個家庭沒有問題?但是家庭的事情好不好,就特別是不好的事情,不可以向外面的人講。外人就是說我們生疏,交情不是很深的、一般的人,你不要去跟外面的人講。我們看《講錄》,雪廬老人怎麼講的,「這是出自《禮記》上的。個人的家庭好也罷、壞也罷,即使壞得不成樣子,也一概不和別人說。從前鄰居搬家的事情可說是很少,也有幾十年的鄰居,能珍惜就很奇怪了,因為鄰居最難相處;而親戚朋友雖然住得遠,但見幾次面就熟了。」

  這一條,『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是出自《禮記》。就是自己的家庭好也罷、壞也罷,即使這個家已經壞得不成樣子了,也一概不給別人講。一般俗話也講,「家醜不外揚」,家裡面的醜事不要給外面的人講、去宣揚。這裡講到從前鄰居搬家的事情可以說很少,以前的人在一個地方住,有的都住上好幾代,很少說搬來搬去;不像外國人,外國人就常常搬家。中國傳統,一般除非就是說他有特別的因緣,不然一般人家,住一個地方他都是長時間的,就很少在搬家。很少搬家,我們住家總是有鄰居,這個鄰居也有幾十年的鄰居。鄰居跟鄰居能夠珍惜就很難得,因為鄰居最難相處,鄰居不好相處。親戚朋友雖然住得比較遠,但是見幾次面也就熟悉了。特別如果你遇到有一些鄰居還是不錯,有一些鄰居並不是很好相處。就像我們現在信義路的大樓,這一棟大樓鄰居也好幾戶,有的不錯,鄰居都互相照顧;有的就不是這樣,甚至他常常來給你抗議。所以鄰居不好相處的很多。

  「總而言之,你別管人家的閒事,少一些事非,也不可把你家的底洩了,小心他上你家去搶東西。沒有那些話,他不能進去,他的心有底子才能上你家裡去。你家裡不和,鄰居便欺負你,你是自找侮辱!你家裡頭團結得很好,古人的話:『打仗還是親兄弟』,普通在街上與人私鬥,親兄弟那當然是互助。上陣還是父子兵,到了前線拼命,自己的父子他們也不救我嗎?不到時候是顯不出來。」

  這一段講,總而言之就是總說一句話,你就不要去管人家的閒事,少一些是非。就是鄰居,人家有什麼事情我們少管。為什麼不要去管?有句俗話講,「清官難斷家務事」,一個很清廉的官,他也很難去判斷人家家裡的事情,清官難斷家務事。也不可把你家的底洩了,你也不能把自己家裡那些底都洩出來,自己家裡有什麼地方不好、怎麼樣了,你講給別人聽,外面的人聽,雪廬老人在這裡講,你小心他到你家裡去搶東西。為什麼?你沒有講那些話,人家不知道你家裡的情況;如果知道你家的情況,你家裡兄弟不和,常常打架,他就可能趁虛而入。他知道你家裡的底細,所以他才敢進去。你家裡不和,鄰居就欺負你,你是自找侮辱。你家裡頭團結得很好,古人的話,「打仗還是親兄弟」。普通在街上跟人家私鬥,親兄弟看到,當然是互助。你上前線去打仗,父子兵,自己的父子能不救嗎?沒有到那個時候看不出來,到那個時候就看出來了。所以家裡不和,人家欺負。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國家也是一樣,你這個國家的人不團結,人家就欺負你,人家吃定你,不是一個道理嗎?

  「譬如我姓李,你姓李有什麼奇?」有什麼奇就是不足為奇,有什麼稀奇。「譬如這個屋子都姓張,只有兩個姓李,他在那裡罵姓李的,不但我不高興,連那個姓李的也不高興,這有什麼關係?因為我們同姓不同宗。罵的人說:我是說姓李的,天下皆有,不是說你。雖不是說我,可是你說姓李的,我也姓李,我就是不高興,那一個姓李的也不高興,兩個姓李的同心,不與姓張的同心。連一個姓尚且如此,況且是一家人。」舉出這個比喻,姓李。李老師,李炳南老居士他姓李,木子李。你姓李有什麼稀奇?姓李的多得是。就舉出一個例子,譬如這個房子都是姓張的,只有兩個姓李,那個姓張的都一直在罵姓李的,這兩個姓李的,李老師說他是姓李的,他聽了心裡也不舒服,不高興;另外一個姓李的,他聽了心裡也怪怪的,也是不舒服。你說這有什麼關係?天下姓李的那麼多,我又不是罵你。不是罵他,沒錯,但是聽到姓李,他的意識形態就起來了,他聽了心裡就不舒服。所以同姓不同宗尚且這樣的一個反應,何況是一家人?

  「譬如台灣人在台灣,誰也不認識誰,那沒關係。見了面,你請他喝碗茶,他也未必領情,但是或許你到美國,你跟他素不認識,一說台灣話,就感覺很親密,就談了去,這不是自然的道理嗎?」這段我個人有親身經驗,在二十幾年前,我們到美國去,那個時候韓館長還在世,她住在San Jose(聖荷西)。那個時候我們師父在那邊,他也自己買一個小房子,我們達拉斯打佛七都會到加州,經過那裡去住個幾天。有一天館長就找一些同修帶我們去郊遊,開車也開了一、二個小時,也滿遠的,到另外一個鄉村去,那邊有一家餐廳是台灣人開的,我們那天中午就去那邊吃飯。那個老闆聽到我講話的口音是台灣話,特別親切,就跟我談了很久。大概他在那個地方華人不多,台灣人也不多,偶爾看到有台灣人來,真稀有。他看到我去好像看到親人一樣,真的特別親,所以那一餐飯算我們很便宜。

  另外有一次,也是二十多年前了,我們有一次從聖安東尼,同修載我去那邊旅遊,回達拉斯,那一片都是沙漠。中午要吃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突然發現沙漠當中有一間店,還好還有一間。進去一看,是一個台灣人開的,我們更歡喜了,可以點我們想吃的家鄉菜了。我問那個老闆娘,妳哪裡來的?她說嘉義來的。看到我們,她也覺得很親切。這個的確,李老師講這個我有經驗。你在台灣如果碰到她,可能連跟你打個招呼也不會,但在那個地方就不一樣,這就很自然的表現出來了。

  「至於家裡的事,萬萬不能和外人說,家裡出了奸盜之事,都是你告訴別人,自己引來的。《禮記》上說『內言不出於閫』,房屋裡說的話都不許出這個門限。現在這個時候,專宣傳屋內的話。」這段話很重要,我們處世很重要的一個原則、態度,這個很重要,家裡的事情不要去講。我們現在出家了,道場跟家庭是一樣的一個道理,我們這個道場的常住眾,你也不要到外面去,去講我們這個道場這裡不好、那裡不好。你去講不好,不好你為什麼要住那裡?人家瞧不起你,可能人家就利用你來破壞道場。這個就不要去講,好不好?自己裡面的事情,自己知道就好,不要對外人說,這是處世之道。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