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五四集)  2012/10/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55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一0八0頁,倒數第四行:

  「無畏者,乃四無畏。又云四無所畏」。我們在參考資料裡面,就《大智度論》裡面所說的,這四條第一個「一切智無所謂」,我們學過了。現在學第二,「漏盡無所畏。漏盡者,惑業生死俱盡也。無所畏者,如佛言,我一切漏盡,故得安隱,得無所畏」。漏,在佛法裡頭是一個代名詞,代表煩惱。煩惱為什麼稱漏?因為煩惱把功德全部都漏掉了,所以用這個「漏」字在這裡代表。譬如我們這個茶杯,這是器皿,它完好,裡面可以盛水,如果底下有破損,盛水就漏掉了。我們的清淨心就像這個盛水的杯子一樣,如果有漏,修積一切功德統統漏掉了。用漏來代表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統統叫有漏。漏盡就是煩惱盡了,漏盡就無漏了。惑是迷惑,妄想分別執著這是惑,因為迷惑他就造業。業有三類,有善業,與性德相應的;有惡業,與性德相違背的;有無記業,無記就是說不上善惡。我們端杯子喝一杯茶水,這個沒有善惡的,那像這些業叫無記業,它沒有果報。有惑、有業,惑是因,業是緣,生死就是果報。六道眾生,這生死輪迴道理就在這裡,起惑造業,下面感得的果報。

  那漏盡,這個因、緣、果三種都沒有了。一般在小乘,見思煩惱斷了,惡業沒有了。善業要不執著,不放在心上,這個善業統統叫功德。如果有一絲毫執著,有一絲毫念頭念著我的善業,就變成六道裡面的善果,這個善的報除了地獄裡頭沒有,其他的五道統統有。餓鬼道裡面,這個善業,他變成鬼王,一般常講的山神、土地,這些靈鬼能享受到人間的祭祀,給他建廟宇供養他。這就是他有福,叫福德鬼,他不是餓鬼。城隍、閻羅王都屬於這一類的,看福報大小,享受的福報不相同。畜生道裡面,現在最明顯的,我們常常看到的,是一些富有人家養的寵物,畜生道裡頭有福報的。那一家人不見得和,可是一家人對寵物都愛護,對牠都很關心,照顧無微不至。這是什麼?畜生道裡頭有福報。人天福報就更不必說了。這些你細心去觀察,類別也很多很多,說不盡。

  所以古德常講,福不唐捐,你修的福決定有報,有善因一定有果報,果報不一定在什麼時候,也不一定在哪一道。造業,佛經裡講有兩大類。一類是引業,引導你將來到哪一道去,這引導你,這叫引業。另外一種叫滿業,像我們得人身,怎麼得人身?過去生當中肯定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引導我們到人間來,得人身了。得到人身,差別很大,人與人當中,富貴賢愚不肖差別太大了。這種差別,這個叫滿業。滿業就是過去生中修善造惡。惡裡面最明顯的是殺生,殺生要還債,所謂是欠命的還命,欠債的還錢,其實六道輪迴總免不掉這個原理原則。

  佛告訴我們,一家人、父子兄弟的關係,佛說四種緣,沒有這四種緣,不會成為一家人。這四種緣就是報恩、報怨。報恩的,孝子賢孫;報怨的,這是敗家子,一定搞得你家破人亡。另外兩種人,還債的,一個是來討債的,一個是還債的。討債,是父母欠他的,好不容易把他養大了,小時候很可愛,父母很歡喜,到快成年的時候他死了,走了。債討完了,你對他的付出,他討走了,他就會離開你。還債的,是這個小孩長大之後他還能養活你,但是對你沒有孝順心,沒有恭敬心,只是照顧你一些生活所需。如果欠得多,對你物質生活照顧得比較周到,欠得少,可能給你的待遇連傭人都不如,只給你吃飽穿暖,給你一點點零用錢。這些事情我們都見過,這世界上到處都有,只要你細心去觀察,你全看到了。這就是佛家講的四種緣。

  夫妻也是緣。香港藍塘道,壽冶老和尚的光明講堂,三十五年前我在那裡講過兩個月經,講《楞嚴經》。他講堂裡頭有一副對聯,老和尚自己寫的,上聯寫的是「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下聯寫的「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很能夠警惕人。我到香港來講經,香港這些老法師很多都移民到外國去了,在美國、在加拿大很多,他們過去之後就沒再回來了。現在也都過世了。這個是世間法,學佛之後要緊的,無論是善緣惡緣、討債還債,統統把它轉變成法緣,法眷屬。就是我們在一起同學,變成同參道友,大家向一個目標,一個方向。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我們統統皈依阿彌陀佛,做阿彌陀佛的弟子,這是無比的殊勝,這是真正的覺悟。這是佛法對六道眾生做出最大的貢獻,最真實的貢獻,我們要明瞭,要認真學習。

  漏盡這個意思就是斷煩惱。煩惱要斷,習氣要改,要把心量拓開,中國古人常說「量大福大」。學佛,佛與法身菩薩他們明白、覺悟了,萬緣放下,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他們福慧圓滿,得安穩自在。這是講迷惑造業,生死果報,統統盡了,統統沒有了。這是漏盡無畏。無所畏者,如佛言。佛在經上說,我一切漏盡,一切煩惱統統放下了。佛做榜樣給我們看,叫我們斷煩惱,他先斷煩惱;叫我們消業障,他首先消業障,我們不能不信。煩惱斷盡了,所以他得到安穩,他的心安了,平安,妄想、雜念不生了。這是真正的安穩,決定不墮落在六道十法界,他統統超越了,這真正安穩。安穩是自受用,無所畏是他受用,所以他有能力,「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能轉法輪」,他有能力教化眾生,世出世法他都教。

  「諸沙門」,這是出家的弟子。沙門,前面說過是古印度,印度宗教很多,無論是哪個宗教,出家修行的都稱為沙門。「婆羅門」,有在家修行的、有出家修行的,這是婆羅門教的修行人,佛都能教。我們在經典裡面常常看到,婆羅門教的這些修行人都依佛做老師,向佛學習。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細心去觀察,佛並沒有叫他改信佛教,你脫離婆羅門教信佛教,沒有。這說明什麼?佛不是宗教,佛是教學,像一個大學裡頭,不管你信仰什麼宗教,都可以來學習。佛法確實如此,不改變別人宗教,歡迎你來學習。學什麼?學智慧。不管你學什麼宗教,你要不要智慧?求福報,佛門裡頭有求必應,它有求的理論、有求的方法,別的宗教裡沒有。我要求財富,怎麼個求法?佛教你財布施,這個其他宗教沒有。你求智慧,你就修法布施;你求健康長壽,你就用無畏布施。佛真有方法給你,而且真有用,管用!你學會了真自在。

  由此可知,佛門的教學是非常實際的,不是講玄學,不是空說的,真的能兌現,連了生死出三界也兌現,成佛、成菩薩都兌現。決定不改宗教,因為佛菩薩是學位的名稱。換句話說,你修婆羅門教,能不能成佛?能,你是婆羅門的佛陀,婆羅門的菩薩;你學基督教,你是基督徒,你學佛了,不用改宗教,你成佛了,你是基督佛陀,基督菩薩。所以,大乘團結世界宗教很容易。宗教怕你,怕你什麼?怕你拉信徒。現在你不拉信徒,你是在辦學校、辦補習班,我們到那學,上課的,去學智慧的,學佛求福報的,去修長壽的,健康長壽的。這好事!

  早年,我住在加州,我住在一個小社區。這個社區裡面有二十多戶人家,不太多,環境非常幽靜。住的時間長了,鄰居都認識,見面都點頭。有一天隔壁鄰居來看我們,問我們,你們是做哪一個行業的?我說你問這個?他說我們看到你,每天看到你都笑咪咪的,好像你們過得很快樂。是,真快樂。那你們學哪?搞哪一行的?我說我們學佛的。佛是什麼?佛就是快樂,極樂世界是快樂。他說這個我們要。他要。我說佛是清淨,淨土,身心清淨。他說這個我也要。佛是長壽,那這個更要了,都要。我說行,你們星期六到我這來,星期天你們上教堂,星期六到我這來學這三門功課,學快樂、長壽、清淨,一點衝突都沒有,你還是基督教徒,還是天主教徒。

  我說你們跟天主是父子關係,你們到這來上課的時候,跟釋迦牟尼是師生的關係。你看,在家有父母,在學校有老師,哪有衝突!你的小孩不都送去學校念書嗎?它並沒有教你叛逆家庭,反而教你孝順父母。這有什麼不好?都來了。所以我們那個小佛堂,星期六為當地人開放,來的人愈來愈多,很歡喜。他們的生活很緊張,心地真的不安穩。所以很多法師到美國都買教堂,建小道場,以什麼?以坐禪為主。來修的人都不少,他為什麼?坐下來之後,把身心放鬆一點,工作太緊張了,他能得到一點安靜,所以他喜歡。我們這個地方是把這些道理講清楚、講明白。他明白,他真知道了。所以告訴他佛教是教育,佛是我們的老師,佛是這個教育裡頭的學位,最高的學位,一切人都可以成佛,耶穌也可以成佛,穆罕默德也可以成佛,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可以成菩薩,都可以成阿羅漢。這宗教裡頭不許的,不能人人都作上帝,這是絕對忌諱的,真神只有一個,沒有第二個。佛法不如此,每個人都能成佛。你到學校念書,博士學位每個人都可以拿到。

  所以,無所畏是對教學用的。下面,對天、對魔、對梵,這對天人說的,這一句全是天人。「若復餘眾」,天人以下的六道眾生,因為有一些鬼神福報很大,他住在天上,雖然是鬼神,他享天福。像四大天王,實際上也是鬼王,忉利天宮有大福德的鬼神很多。為什麼會墮鬼道?貪心沒斷,就這個原因。為什麼能生天?他修的福很大。這個就是別業與滿業不一樣。他說,沙門、婆羅門、天神、鬼神,再加上其他,「實不能轉」,也就是說他們不能說法,他們對諸法實相講不清楚,他沒有證得。也就是說,他們沒有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放下就證得了,天人如是,其他的五道亦如是。

  只要你放下,你就成佛了,這個道理一定要知道。我們學得再多、懂得再多,而沒有放下,不能成就。能說不能行,再有這種狀況,自己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覺心,真正知道六道可怕,《法華經》比喻說火宅。像這一棟大樓,裡面火燃燒起來了,只是還沒有燒到你這一層而已,你跑不掉的。三界統苦,欲界,欲界有六層天,天下面是人道,人下面是三惡道,三苦八苦統統具足,苦海無邊,這個要知道。超越六道輪迴就是脫離苦海,真正明白人他走的是這個道路。那脫離六道,不但脫離六道,同時脫離十法界,往生到佛國土,就是這一部經、這個法門。易行而難信,很容易修,很容易成就,就是難信。凡是念佛人,修淨土的人,這一生當中沒有能往生,依舊搞六道輪迴,問題全出在信心上,這是我們特別要警惕的,要認真把這個毛病改過來。

  第三,「說障道無所畏」,說障道,這個對於業因果報非常透徹,很清楚,他才能說得出。「說障道者,說彼魔」,魔有四種,五陰魔、煩惱魔、天魔、死魔,這四大類,這四大類統統障礙聖道。業障重的人,障礙你聽聞,你聽經聽不懂。為什麼聽不懂?你有魔障。五陰魔是我們一切有情眾生統統具足的,色受想行識,這叫五陰。色是我們的肉身,這屬於物質。受是感受,你看我們有憂喜的感受。身,身有苦樂的感受。苦樂是身,憂喜是心。有想,受有想,思前想後,妄想太多了,所以障道。障什麼?障清淨心、障平等心不能現前。嚴重的障礙我們持戒,障礙我們修定,障礙我們智慧不能現前,念佛,障礙你不能往生。這些障礙也只佛清楚,佛能把它講得清楚、講得明白。那這些障道果報太可怕了,這個人修行如果沒有障礙,一生能成就。

  前面五陰魔、煩惱魔是自己的業障,要自己消。這個障道,這是講外面的業障,我們現在最明顯的,冤親債主,我們受環境的影響。所以古時候寺院叢林都建在深山裡面,人跡不到的地方,清淨,眼不見,耳不聽。環境清淨,能幫助我們調心、調身,給我們修行做增上緣,所以佛門叫阿蘭若。古時候噪音最大的是牛馬,馬叫的聲音、牛叫的聲音很大。阿蘭若的標準就是牛馬叫的聲音聽不到,以這個為標準,大概距離一般村莊二、三里路的地方。中國一里是現在的五百米,兩里是一公里。也就一公里半的這樣一個距離,雜音就聽不到了。因為佛弟子住的地方距離村莊不能太遠,太遠托缽就麻煩了,他每天出來托缽。所以最標準的是三里路,也就現在的一公里半到兩公里這個距離,這最理想的。他們並沒有房舍,樹下一宿,日中一食,真的是過的游牧生活。佛帶頭幹,這是真正放下,不放下不行。

  「無所畏者,如佛言,我說障法,故得安隱」,他對於這障法完全明瞭,完全能放下,所以佛得安穩,身心安穩。「得無所畏」,無所畏是化他,「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能轉法輪」,他沒有障礙。像《華嚴經》上所說的四種無礙,理無礙,理他證得了,明心見性;事無礙,事這就是現象完全通達明瞭,這是今天所說的高等哲學、高等科學,理事無礙,在日常生活當中,他做到了事事無礙。跟我們不一樣,我們是觸事成障,見到事妄念起來了,這障礙;聽到音聲,妄念也起來了,也變成障礙,六根接觸到六塵境界,統統是障礙。什麼時候我們能像佛一樣,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得大自在,沒有障礙了?在我們這個世間修行,要得到這個境界,得修成阿羅漢果才能得到。在大乘法裡頭,阿羅漢只得到所謂半個自在,法身沒有證得,般若沒有證得。因為三種煩惱他只斷一種,見思煩惱,所以他證得半個自在,證得偏真涅槃,不是真的大般涅槃。那算很不錯了,在我們這個經題上,他得到清淨心,平等心沒得到,覺沒有現前,覺是大徹大悟,這個沒有得到。所以他教化眾生就有限,有侷限,不能做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如果能得到平等心,菩薩所證得的,菩薩,三賢菩薩,確實他們能入理事無礙。到不起心不動念,事事無礙,完全沒障礙了,也就是說,無論什麼境界現前,他都不會起心動念,這個自在,這個人就是明心見性。所以,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在圓教是初住以上,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在別教是初地以上,事事無礙,真正得大自在。這在大眾當中說法無礙,轉法輪,教化眾生,為大眾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出家、在家,沙門、婆羅門、天人,欲界天人、色界天人,那其他這些梵眾他們做不到。這是說障道無所畏。

  最後一個,「說盡苦道無所畏」。什麼是說盡苦道?「說能盡諸苦之道法」。就是他懂得,你想離苦得樂,用什麼方法離苦,用什麼方法得樂,佛全曉得。佛陀在世,向他老人家請教這個問題的人太多太多了,我們在《阿含》、《方等》裡頭幾乎到處都看到。眾生來找佛幹什麼?就是有苦,有苦有難。誰知道?佛知道,佛知道你什麼時候有災難,佛知道這個地區有災難,這個地區會繁榮,有福報,他都曉得。他怎麼知道的?全是看當地的人心,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他就知道了。你個人有災難,不是外頭來的,外頭沒有。佛看你起心動念,看你言語造作,也就是看你在造什麼樣的業,佛知道有什麼樣的果報,業因果報,絲毫不爽,世出世間一切法全知道。

  「無所畏者,如佛言,我所說聖道,能出世間,能盡諸苦,故得安隱」,佛不但知道,他在日常生活當中,全都給我們顯示出來。我們有苦有難,佛沒有,為什麼沒有?佛沒有造這個業,所以他不受這個果報。造業才受果報,不造業,怎麼會受果報?於是我們就曉得,我們今天已經看到果報要現前了,那我們要想這個果是什麼因引起來的?你把它想通、想明白了,你就知道,然後你把這個因消除掉,果報就不現了。這裡頭有大智慧、大學問,真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現在這個世間人,哪個人不苦?不苦的人,一個都找不到。什麼原因?那要問,哪個人不造惡業?不造惡業的人就不受苦報。但是業有分兩種,有共業、有別業。別業雖然善,共業不善。共業,我們的社會,我們這個地球,我生到這裡來,跟現在地球上所有的人共業。我善,這些人不善,別業。別業受不受牽連?受。只是輕重有差別,造作惡業的人他受的苦重,行善積德的人也要受苦,輕。生在太平盛世,那個共業是福報,那個共業殊勝!你六根所看到的境界全是善的,接觸到的善心、善行、善人,善人多,絕大多數,是惡人很稀少,那是天下大治,是和諧盛世。

  我們到這個世間來,為什麼要來?佛在經上講得好,說「人生酬業」。你為什麼要來?你來酬償你的業報,過去你所造的,現在你得要受。明白人就甘心情願的受,不怨天、不尤人,曉得是什麼?自作自受,不能再怪別人。怪別人,我的罪就加重了,我的日子更不好過。現在我明白了,全是自作自受,再苦也甘心情願的受。這種接受的話,很快這報就輕了。為什麼?回頭了,回頭是岸,回頭太可貴了。這些事情在現前社會,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非常明顯,正面的很少,負面的很多。兩百年前你所看到的,正面的多,負面的少。

  中國過去,算是近代,康熙、雍正、乾隆這三朝是清朝鼎盛的時期,那個時候的國力是世界第一,第一強國、第一大國,人民安樂。這共業太殊勝了,文化鼎盛,皇上帶著大家學習,他帶頭,他真幹,所以沒有一個人不認真,天下讀書人真學。以儒治國,以佛化民,教化老百姓,所以佛教寺廟多,連鄉村裡都有,到處都是。人人都懂得三皈是什麼,人人都懂得五戒是什麼、十善是什麼,就這三樁東西就能把世界擺平了,人民就得到安樂。政府所提倡的儒家教育,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佛法的教育,三皈、五戒、十善、六和敬,把人全教好了,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天下太平。

  首先自己得安穩,然後才能夠教別人,影響別人,這就是作師子吼,轉大法輪。也是出家、在家,沙門、婆羅門、天神、鬼神,他們做不到。他們可以現神通,可以現異象,他不能說法。所以佛教誡弟子要講經教學,不可以用神通做佛事。為什麼?神通做佛事,沙門、婆羅門、天魔梵他都能,他都可以用神通做佛事。你相信他,不相信佛了,你吃虧上當之後,你找不到他,他不負責任。他有時候能幫助你,有時候能害你,我們不知道。所以孔夫子對天地鬼神的態度說得很清楚,這是教我們的,敬鬼神而遠之,跟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同一個意思。你看十大願王,第一願,禮敬諸佛,這就是敬。第二願,稱讚如來。稱讚如來是什麼?善的,我讚歎你。不善的?不善的不說,不放在心上,不放在口上。這個社會風氣多好。社會風氣,古人所說的「隱惡揚善」,眾生幹的壞事不提,做的好事表揚,讓社會大眾不好意思做壞事,受良心責備。做錯事情大家都原諒我,做一點好事大家都表揚,用這個方法端正社會風氣。現在反了,相反。現在的媒體,幹壞事情大大的表揚你,做再多的好事不說,這是社會亂了。怎麼亂的?很多人不知道。

  今天媒體這種行為,在過去帝王的時代是決定不許可,那這些人都有重罪,都該殺頭。孔子曾經做過短時間的,不很大的官,就是現在警察局長,魯司寇就是警察局長,頭一個把少正卯殺了。少正卯犯什麼罪?沒犯罪,就是喜歡說話,能言善道,大概孔夫子也辯不過他,這樣的人他很會說,歪理說成正理,邪法說成正法,讓社會大眾迷惑,這就是他的罪名。在現在這個罪名不成立,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在古時候,言論出版不自由,你的言論、你的文字與道相違背。道是什麼?五倫五常、四維八德,與這個相違背,這就不能准,就要禁止,國家法律禁止你。現在完全相反了,正的不能說,邪的隨你怎麼說,政府不干涉。所以社會亂了,眾生苦了,原因是什麼我們一定要知道。

  年輕的人弘法利生要小心謹慎,你們還有前途。我這樣的年歲,說幾句不好聽的,人沒有關係。為什麼?快要死了,不在乎了,可以說了,年輕不行。這就是說法有時間性。一個人一生有春夏秋冬,二十歲之前,春天,春生;四十歲以前,夏天;六十歲以前,秋天;八十歲以前,冬天了。我八十已經過頭了,這樣的人說話說錯了,人家說老糊塗,他不找你麻煩,老糊塗了。所以年輕人的言語行為不能不謹慎,言語行為不謹慎,會造成障礙。人家障道,你還不知道為什麼原因障道的,明白了,統統都知道了。佛得四種無畏,所以能轉法輪。這四種,第一個佛得安穩,這個是無所畏的基礎、依據。如果身心沒有得到安穩,你不可能沒有無畏。

  下面說到『無礙』,礙是障礙。「無礙者,自在通達」,而且「互相涉入,融通兩為一體。如燈光互相涉入,是無礙之相」。無礙的相,從燈光是最明顯的,你體會到了。這個房間裡頭點了幾盞燈,每一盞燈光統統互入,在這個房間成為一片光明,這就叫自在通達。諸佛如來入常寂光就是這個相,跟常寂光裡頭所有的諸佛如來融成一體。為什麼?進入常寂光是自性,自性是一體,本來就是一體,現在還是一體,不知道。說證得是什麼?知道了。知道跟不知道是一樣的,一絲毫妨礙都沒有。不是說不知道我就跟他不融了,還是融,真的是一體。不知道的,迷惑,你造業,你受果報。但是這個業跟果報全是假的,佛把它比成夢幻泡影,太好了。作夢我們都有經驗,夢醒了,境界到哪裡去?我們哪一天發現到我在常寂光裡頭,六道的夢醒了,沒有了,十法界的夢醒了,實報莊嚴土的夢也醒過來了,全都沒有了,都回歸到圓滿的常寂光。常寂光就是身,常寂光就是心,身心都是常寂光,沒有任何現象,三種現象不可得,它不是物質現象,不是精神現象,也不是自然現象,這叫實相,就是真實相。實相無相,但是它遇緣,眾生有感,它能現相,它起作用,無不相,它能現象,什麼現象都能現,現虛空法界,現十法界依正莊嚴,什麼都能現,這叫得大自在,這叫真的無礙。這才是真正見到宇宙人生真相,見到自己的真相。一切法不可得,於一切法得大自在。在一切法當中,只要我們不執著、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就得自在,什麼災難都沒有了。災難是惡夢,天堂是美夢,都是一場夢,都不可得。所以在心裡頭痕跡都不落。

  「《往生論註》曰:無礙者,謂知生死即涅槃,如是等入不二門無礙相也」。生死就是涅槃,涅槃是不生不滅,生死是生滅,生,死就是滅,涅槃是不生不滅。現在我們對這句話有比較明顯的概念了,我們讀了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的對話,這《菩薩處胎經》裡頭所說的,「佛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這個問題裡頭包括現在人所講的三種現象:幾念,念是自然現象;幾相,相是物質現象;幾識,識是精神現象,今天講心理的現象,科學上講的這三樣東西全包括在一句上。心有所念,這一念裡頭,有幾念、幾相、幾識,佛問這個問題。彌勒菩薩回答,說一彈指,一彈指時間很短,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這是自然現象,念念成形,形是物質現象,形皆有識,每一個物質現象裡頭都有受想行識,物質是色,色受想行識。

  我們讀到這個經文才恍然大悟,悟什麼?學佛這麼多年來,佛經上講的五蘊,這才真正知道佛講五蘊是什麼意思。我們原先以為五蘊是指一個人,我這色身,這是色;我們的感受,有苦樂憂喜的感受,這是受;我們會思想,想前想後,這是想;行,我們知道它不停,念念相續,不停;識,用現在人的話來說,記憶。你經歷的事情為什麼還會記得?識就是我們的資料庫,凡所經歷的,無始劫以來到現在,統統都裝在這個資料庫裡頭。你的心愈清淨,你就愈記得很多。你證得阿羅漢果了,佛說了,你知道過去五百世的事情,也知道未來五百世的事情。這就是什麼?宿命通,你過去生生世世全知道,阿賴耶識裡頭藏著有這個資料,這些資料不是物質現象,所以它沒有體積。經上有個比喻,如果這些印象有體積的話,盡虛空都容納不下,它沒有體積,但是它真有。這才知道什麼叫五蘊。

  這五蘊,我們再做比喻來說,現在曉得不是這個身體,身體太大了,五蘊應該怎麼說法?不要講到最小,講到細胞,我們整個身體細胞組成。科學家告訴我們,這一個人的身體多少個細胞?科學家告訴我們大約五十兆,單位是兆,五十兆,萬億是兆,五十兆。每一個細胞都是圓滿的五蘊,色受想行識。那我們這個身體有五十兆個五蘊,色受想行識。你要說色受想行識是我,哪個細胞是我?不能說我有五十兆個我,那我將來成佛要成五十兆尊佛,沒這個道理。所以它是假的,它是空的,它了不可得。那是什麼?就是波動頻率產生的幻相。這個波動就是阿賴耶的業相,業就是動,也可以叫無明,無明是一念不覺,產生波動現象。這個波動現象一發生就不會停止,到什麼時候真停止?到你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它就停止了。停止,你就回歸自性,就回歸常寂光,才知道這一樁事情。這個事搞清楚了,這問題解決了。

  這個無礙,為什麼生死跟涅槃是一不是二?生死、涅槃這個現象都是現在這個波動頻率上。波動頻率多快?一彈指,現在我們用秒做單位,一秒可以彈多少次?大概可以彈五次,那就乘五,把它換成秒,乘五就一千六百兆。生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死也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涅槃也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在眼前,你能看得見嗎?完全沒有感覺。我們從電影的影片上得到一點認知,一個經驗。老式的電影,現在大概不用了,老式電影是用膠捲、幻燈片組成的,一張一張幻燈片,在放映機裡面放映的速度,一秒鐘二十四張,二十四張就把我們眼睛欺騙了,我們看到好像是真的。如果這一秒鐘當中,我們這裡只有一張是幻燈片,其他的全部都沒有,我們在這個銀幕上,一秒鐘,它放出來,這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我們看到什麼?會看到有一道光,閃了一下就沒有了,二十四分之一秒,閃了一下就沒有了,這光裡頭什麼東西沒看見。這是我們的經驗。

  那現在把這個速度加到一千六百兆,一秒鐘裡頭,一千六百兆這個底片把它放一片,在你面前,你有沒有看到?什麼也沒看到。二十四分之一秒,看到有個光閃一下過去了,裡頭什麼沒看清楚,它過去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看什麼?什麼都不知道。換句話說,我們六根都緣不到,它太快了,眼看不見,耳也沒聽到,鼻也沒有聞到,舌也沒有嘗到,什麼都不知道。這就劃等號了,有跟沒有就劃等號了,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這不可得!生不可得,死不可得,涅槃不可得,一切法都不可得,這劃上等號了,這叫無礙。所以如是等,如是等一切法,統統入了不二法門。入了不二法門,我們可以這麼說法,入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就入不二法門。這個用科學的方法來講,大家好懂,有這麼個概念。

  真如此,你還會執著嗎?你還會想到有生死嗎?真沒有。你還會想到你什麼苦樂嗎?沒有。你才知道,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這個頻率當中,什麼都沒有,一切法門統統等於零,你完全放下了。完全放下可了不起,你什麼都明白了。完全放下,回歸自性,自性本定,也就是惠能大師所講的五句話,你統統兌現了。五祖認可了,把衣缽就傳給你了。一切法了不可得,不能不放下,全是假的,全是空的。你要把它看清楚,這就是看破;對一切法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放下。佛教的名詞用止觀,了解事實真相,這是觀;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那是止。這個時候是名實相符,止心一處。這一處是什麼?這一處就是零點,就是自性。把心止在這個地方,止在這個地方,起作用的時候能生萬法,你對萬法怎麼會不知道?當然曉得。所以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學就通了。不接觸不知道,一接觸全通了,一看就懂了,一聽就懂了。六根作用非常之妙,六根一接觸全明白了,一絲毫的障礙都沒有,這是什麼?性德起用。不是學來的,與學不學不相干,與認識字不認識字也不相干。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華嚴宗立四法界」。這是杜順和尚,華嚴宗初祖,在華嚴會上講四法界。「據《大明法數》」,《大明三藏法數》,這是華嚴家所說的,第一個,「事法界,謂諸眾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別,各有分齊,故名事法界」。事完全從相上說的,十法界眾生非常明顯,全是從事上說的。色、心,用這兩個字把所有一切法全部包含了,不是屬於色法,就是屬於心法,佛經上將一切法分為這兩大類。今天科學家也把一切法分成兩大類,跟佛講的完全相同,名詞不一樣,科學家把宇宙之間一切法分為物質、精神,在學術裡面稱為物理、心理。物理,佛稱為色法,心理,佛稱為心法,這兩法把所有一切法全部包括了。但是世間科學一直到現在,他們才發現世人把這個事實真相搞錯了,把它分開了,物理跟心理分成兩門學科,研究物理學的、研究心理學的,這分開了。現在發現不能分開,分開是錯誤的。所以科學發展到今天出了毛病,毛病愈來愈大,沒法子解決,原因在此地。

  所以今天,現代的物理學家提出了「以心控物」,物質上產生問題了,要用心去改變它、去修理它,這是最新的科學。這個學說要成立,這是科學一個大的革命,把從前講法、研究全推翻了。這是最近這幾十年,要就他們的研究發展來說,大概八十年,八十年前發現原子,那個時候認為原子是物質最小的。隨著這八十年科學研究的進步,還有技術的進步,製造這些精密的儀器,幫助他們觀察。有一些科學家專門研究物質,物質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用的方法跟佛經上講的相同,就是把這個物質打破,看它是些什麼東西。細胞打破了之後,看到原子,細胞是原子組成的;原子再打破,看到有原子核、有電子、有中子,這些東西合成的。一個原子核,電子多寡不一樣,所以就產生不同的原子。這些東西再打破,現在科學儀器愈來愈精密,發現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有幾十種之多,好像有五、六十種。把這個東西再打破,更小的,稱為夸克,已經非常小了;夸克再打破,發現微中子,它名稱叫微中子。

  佛在大乘經上說,佛統統用塵代表,塵就是物質,物質最小的叫極微色。極微,小到不能再小了,也叫做極微之微,這個物質不能再分了,再分就沒有了。那佛經上講的這個東西被科學家找到了,叫微中子。微中子再把它打破,跟佛說的,物質沒有了。物質沒有了,是什麼東西?發現是念頭波動的現象。這是非常令人驚訝,所以科學家說的,物質的基礎是意念;換句話說,意念產生了物質。跟佛所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大乘教裡面經論上都有,色由心生,色是物質,物質從哪裡來的?心生的。這是物質搞清楚了,跟佛講的完全一樣。

  那麼心,心從哪來的?這個現在科學上要找這個源頭,到底是這個意念從哪來的。他們現在發現的,念頭是突然之間蹦出來的,沒有原因,立刻就消滅了。這個現象佛經上有,佛說了,「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個現象被科學家發現了,但是沒有那麼簡單,它念頭還是有源頭。那最深的那個源頭是什麼?是自性,一切法不離自性。自性,科學家找不到。不過科學還有發展的空間,把這個意念,意念的根是業相,業相就是現在講的能量,能量的根就是自性。自性找不到,自性是唯證方知。你要不證,科學儀器不可能發現,為什麼?它沒有現象,三種現象都沒有,不是自然現象,不是精神現象,不是物質現象。科學,你去找,一定有現象你才能夠發現,它沒有現象,它無處不在,它無時不在,它是一切法的本體,離開它,沒有一切法。

  佛經上說,誰能證得?佛說,八地菩薩以上。八地菩薩的定功他就看到了,所以說,佛知道,佛見到,八地菩薩就見到了。那八地以上,九地、十地、等覺、妙覺,五個位次。《華嚴經》上講,五十二個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個,上面等覺、妙覺,總共五十二個位次,八地以上最高的五個位次,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他們知道,他們看見。那個眼睛多厲害,在我們面前根本看不見的,他能看見,也就是說,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他能捕捉得到,我們的眼睛不行。二十四分之一秒的一張幻燈片,打在銀幕上,二十四分之一秒,我們照相機的這個鏡頭,通常一秒鐘大概是一百分之一秒,用照相機去照,會照得很清楚。我們肉眼沒看到,用照相機看,照得很清楚。噴射機在高空飛行,你用五百分之一秒這個快門,快門是五百分之一秒的,你去照這飛機,沒動,清清楚楚,好像它沒有動一樣。就說什麼?它的速度跟你的快門速度是相同的,就看得很清楚。你比它更高的,那看得更清楚。

  我們從這些地方曉得,我們這個眼睛頻率太慢了,二十四分之一秒就沒有辦法,就看不到東西了,只看到一道光,光裡頭什麼不知道,看到一個閃光。要曉得這個道理,我們如果有很快的,這個高速度的鏡頭,高頻率的鏡頭,閃電當中,那一閃光你把它照下來,可能裡頭看到東西,我們肉眼看不到,能看到。所以有人看到佛菩薩空中現相,有可能,但是要用那種頻率才看到,不是肉眼能看到的。肉眼沒看到,照出來之後,洗出照片上看到了,這就有可能,因為我們肉眼頻率跟他的現相頻率不一樣。

  所以講事的法界,一一差別,它有分齊,就是它有界限的,這個叫事法界,完全說的是十法界裡面的現象,這叫事法界。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