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二四六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246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四七九頁:
鈔【漸進者,根稍鈍人,先勤事持,後漸究理;若根性大利,徑就理持,故名頓入;作用小殊,及其成功,一也。】
這個道理與事實,我們都要清楚、明瞭,然後我們念佛的心才會定下來。大師在此地跟我們說得很清楚,無論是事持、是理持,自己根性利鈍不同,可是念到功夫純熟之後,它的效果是相同的。『漸進』,隨順自己的根性,如果不是上上利根的人,我們下手就從事持。事持也是經上教給我們的,我們深信娑婆世界的西方,過十萬億佛國土,確實有一個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確實有阿彌陀佛,「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我們對這個經訓深信不疑。信願持名,一句名號念到底,這叫事持。到什麼時候我們才從事持進入到理持?這個不要著急,也不必去問,哪一天念到理一心,爾後你念這句阿彌陀佛就從事持變成理持了。為什麼?理一心就見性,理是見性,不見性都不叫做理持。不管是事持或是理持,境界在事一心不亂的,統統叫事持;見性之後,無論是理持、是事持,都叫做理持了。所以它的作用雖然不一樣,理跟事在修學方法上不一樣,它成就是一樣的,都是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這是完全相同的。根性利的人,理持好,理持開悟得快。可是要記住,我們的根性是不是大利?如果自己確實是中下根性,誤以為是上上根性,你從理持上下手,恐怕這一生連下下品都得不到,那就可惜;不如事持,老老實實一句佛號念到底的人,往往都能往生。既然往生了,品位就不會很低,大概都是中品以上。
疏【又一心不亂下,有本加專持名號二十一字,今所不用,以文義不安故,仍依古本不加。】
這一段是講襄陽石經,襄陽在湖北省,石頭上刻《阿彌陀經》經文。這個本子與我們現在流通的《彌陀經》本子,它多了二十一個字。有些人主張這二十一個字是後人加上去的;有些人的看法,這可能是《彌陀經》當年翻譯的原文,二十一個字可能是抄寫時抄漏的,有這兩種說法。蓮池大師也見到這個本子。二十一字者:「專持名號,以稱名故,眾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襄陽石經有這二十一個字,對這個經的意思真的是明顯很多。蓮池大師沒有採用,為什麼?『以文義不安』,文字跟意思好像跟《彌陀經》全文不太妥當,不安就是不太妥當,蓮池大師的看法很可能是後人加進去的,所以『仍依古本不加』。自古傳下來這個本子,就是我們現在讀到的《彌陀經》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在清朝末年、民國初年,有不少大德們認為這二十一個字對於經義的發明非常的重要。夏蓮居老居士會集《彌陀經》兩種譯本,把這二十一個字也加進去,看起來這意思就更為明顯。經上告訴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二十一個字明白告訴我們,專心持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這個對於信願持名給了我們一個非常肯定的答覆,使我們能堅定信心。
疏【而以即是善福之意,言外補入,斯為允當。】
蓮池大師的意思,這二十一個字應該是《彌陀經》的註解,這是最恰當的,把它併在經文裡面並不妥當。
鈔【文義不安者,上文已有執持名號四字,不可更著專持名號一句,上下重復,不成文義。】
為什麼說它文義不妥當?前面一句文已經有「執持名號」,後面再加上「專持名號」,這在文義上來講就有不妥當之處。古時候的文章很忌諱雷同、重複,那就不是好文章。上下文字重複,蓮池大師是這個說法、這樣的看法。也有古大德的看法跟他的不一樣,說得也有道理,為什麼文義重複?是佛講經說法的時候加強語氣,在最重要的地方不妨重複一次、兩次,這個說法也能說得通。究竟是經文,還是古人的註子?只能劃一個問號存疑,兩種說法都好,都有道理,我們用它來做參考就好了。
鈔【舊傳此二十一字,是襄陽石刻,當知是前人解經之語,襄本訛入正文,混書不別耳。】
這是蓮池大師所以不取,他把理由說出來了。他老人家認為這是古人對《彌陀經》解釋的幾句話,不是經文,襄陽石刻誤會了,把它當作經文刻在這個經中。
鈔【善文義者,當自見得。】
懂得文章的人,在文章法則裡面這二十一個字是多餘的。另一派的意見跟蓮池大師不一樣,有人認為這二十一個字確實是經文。
疏【稱理。】
稱理就是消歸自性。蓮池大師的《疏鈔》稱理這一段是他的特色,也是很精彩的一個段落。
疏【則自性非憶非忘,是執持義。】
『自性』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裡面沒有『憶』、沒有『忘』。憶跟忘是對立的,憶念就不忘,忘掉了,憶念就沒有了,兩個是對立的,對立是二法,六祖說二法就不是佛法。六祖所說的佛法是什麼?佛法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裡面是一法不立、一法不捨,這是性德的相狀;如果有個東西對立,與性德就相違背,那就不是自性。這個地方給我們講有憶有忘,從自性裡面來說,沒有憶念也沒有忘掉這才是真正『執持』的意思。
疏【非今非昨,是七日義。】
『七日』,在事上講,有一天、二天、三天,《彌陀經》上講七天,他為什麼不說六天、不說八天、不說九天,偏偏說七天?從理上來說,「七」表圓滿,它是表法的,它不是一個數字。從事持上,把它看作一個數字;從理持上來講,它不是一個數字,是表大圓滿。七從哪裡來的?四方、上、下、當中,這就圓滿了,所以它代表圓滿。『非今非昨』,沒有過去、未來,這才叫圓滿。
疏【非一非多,是一心義。】
說『一』,一的對面是『多』,多的反面是一,統統是相對的,都是對立的,換句話說,都是二法。二法,佛才能說得出來;一法,佛就說不出來。佛形容一法的狀況,「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說不出,不但言語說不出,我們連想像也達不到。什麼都不想,一切念頭都息掉,都沒有了,一句話也沒有了,那才叫「一」。一動念頭、一開口,古人講已經落在二、三裡頭,所謂「開口便錯,動念即乖」,有開口動念已經落在二、三,已經不是一。這些要我們細心去體會,我們曉得這是正理,非常正確的道理,是事實的真相。我們今天做不到,我們一天到晚都在打妄想,所以佛教給我們一個很巧妙的方法,你不是要打妄想嗎?打妄想就想阿彌陀佛,這個方法很妙!專想阿彌陀佛,其他的妄想都放下了;專念阿彌陀佛,把其他的念頭也放下了。用一念斷一切妄念,用一個想斷一切妄想,淨宗用這個方法,這叫事持,叫事一心不亂。事持純熟之後,這開悟了,把這一念也打掉,那就入理持,功德就圓滿,真正達到一心不亂。由此可知,事持是修行的方便,是修學第一個階段,不依照這個順序,不從這個階段下功夫,明心見性是永遠達不到的。
疏【非定非亂,是不亂義。】
經上講的一心不亂,真正的意思是說這個。
稱理這一段的解釋,完全是禪宗的境界,大師註解這部經,每一段後面都有稱理這樣的說法,他的苦心、他的用意是告訴世人「禪淨不二」,念佛就是參禪,只是在方式上不相同,在成就上沒有兩樣,他的用意在此地。
鈔【本無生滅,何有憶忘。】
自性沒有生滅,何有憶忘?因為憶忘是生滅相,自性本體不生不滅,怎麼可能會有這個現象?這種現象之產生,完全產生在意識心裡,八識五十一心所是生滅法,有憶有忘,那麼八識是妄心不是真心,妄心裡頭有這個現象。《百法明門》,古大德將一切萬法歸納成一百法,前面九十四種叫有為法,後面六種叫無為法,有為法就是有生有滅,無為法就是沒有生滅。有為法,第一個是「心法」,八心王,阿賴耶、末那、意識、前五識,接著是「五十一個心所法」,都是有生有滅的。自性沒有生滅,自性是無為法,在《百法》屬於最後一個「真如無為」,真如無為就是我們此地講的自性,不生不滅,這裡面沒有憶念。
鈔【體絕去來,誰成今昨。】
『體』是講自性、本體,本體就是自性。自性遍一切處,哪有來去?來去,這也是二法;沒有來去,這才真正叫「一」!沒有去來,誰成今昨?昨天過去了,今天來了,這有個來去之相,實際上自性本體裡沒有這個現象。所以來去這個相也是生滅法,這是我們講時間,時間在《百法》裡面屬於不相應行法,不相應行法,用現代話來說,就是抽象的概念,絕非事實,只是抽象概念而已。
鈔【一亦不為一,多尚奚存。】
『一』已經不可以說了,說個一,對面就有個多!一都說不出,哪裡還有『多』的存在?沒有見性之前,確實有一有多、有生有滅、有來有去,這統統都存在,都擺在面前;見性之後,都沒有了。這是個標準,拿這個對對,就曉得我們自己有沒有見性。我們還有是非人我,還有種種分別執著,沒見性;見性的人,這些全都沒有了。還有一種人,這些念頭也沒有了,入了無想定,入無想定的人也都沒有這些分別執著,心地清淨,一念不生。無想定跟見性有什麼不同?如果從一法不立,無想定跟見性很相像;從一法不捨,兩個就完全不相同。見性的人,對於一切萬法通達明瞭;無想定的人,雖然心很清淨,一切放下,他什麼都不知道。見性的人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對於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沒有一樣不清楚。換句話說,見性的人有圓滿的智慧,無想定的人沒有智慧,這是迥然不同的樣子。
鈔【定且無定形,亂將安寄。】
定的反面是亂。菩薩六度裡面,禪定就是度散亂的。定是什麼樣子?定沒有樣子。我們凡夫那個入定有樣子,盤腿面壁,我們塑造佛菩薩的形像,佛菩薩坐在蓮台,那是個入定的樣子。真正自性本定沒有樣子,像大乘經上常說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他行住坐臥都在定中,這個定我們就看不出來了,那才叫大定!《楞嚴經》上講的首楞嚴大定,自性本定。定既然沒有形相,哪來的亂?真正的定,定跟亂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那才叫性定。
鈔【如斯會得,終日念佛,終日念心。】
『終日念佛』是淨土宗的事情,『終日念心』是禪宗的事情,禪宗參話頭、觀心,那都是念心。這就說明,我們念佛跟觀心、參話頭沒有兩樣,是一樁事情。把禪跟淨合為一體,淨者禪之淨,禪者淨之禪,是一不是二,只是修行方法、手段不相同。我們這個方法、手段比那個禪參究容易。
鈔【終日念心,終日無念。】
這兩句話註解裡註得很清楚,我就不多說了。
鈔【即心即佛,非佛非心,是則名為真念佛者。】
這我們可不能學,學了就決定不能往生,你就落空。我們還是事念,老老實實執持名號求生淨土,這是對的,不勞參究!大師這段話告訴我們,跟禪宗上上乘的境界是相等的,我們用立方著相的方法達到上上禪的境界,他這段話用意是在此地。
經文講到這個地方,把一心不亂這四個字介紹完了。這一段佔《疏鈔》全文的八分之一,《疏鈔》一共四卷,一心不亂佔了半卷,第三卷的半卷。再看第四卷,這是最後一卷,經文:
經【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疏【其人,指持名者,承上但能一心不亂,命終之時,佛必現前也。】
『持名』,淨宗三個條件,這是第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深信」,決定不能懷疑;第二個條件是「切願」,非常懇切的願望,要生西方,要見彌陀;第三個條件就是一心持名,這是淨土三資糧。講資糧,現在很多人不懂,我們說往生淨土的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缺一個都不能往生。既然講持名,當然具足前面兩個條件,為什麼?信了未必想去,想去未必肯念佛,已經念佛了,當然有信、有願。所以講一個持名者,就具足信願持名這三個條件。『承上』是前面這段經文,上面經文講的一心不亂。『但能一心不亂』,僅僅能得一心不亂。此地這個一心不亂通事一心、理一心,就是蕅益大師講的持名功夫之深淺,功夫深的就是理一心,功夫淺的是事一心。我們平常在道場上也講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什麼境界?是事一心之淺者,不是深的。一心淺深,實在講差別很大。就說理一心,理一心是明心見性了,依照圓教來說,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這是理一心;無明有四十一品,四十品無明都破盡,那到等覺菩薩,等覺菩薩還是理一心。換句話說,理一心裡面就分成四十一個等級,這是淺深不同的等級。理一心裡頭差別很大,圓初住是理一心,等覺菩薩也是理一心。事一心也不例外,以小乘來說,初果到四果都是屬於事一心。初果不到,初果之前叫初果向,向著初果這個方向,沒有到初果,我們平常講功夫成片就在這個地位上。有沒有證得初果?沒有。因為證得初果,三界八十八品見惑就斷掉,我們沒有斷!我們只是這句佛號功夫得力,得力是把這個煩惱伏住,煩惱在,暫時不起作用,心地得相似的清淨,這叫功夫成片。諸位要知道,這樣的功夫在其他宗派裡面可以說是毫無成就,依舊要去搞生死輪迴。其他宗派裡面最低限度要達到初果的境界才算是成就,也就是說你學禪也好、學密也好、學教也好,一定要斷八十八品見惑,你證了三不退裡面位不退,這是成就了,位不退了。位不退,絕對不會退到凡夫,換句話說,雖然不能出三界,依舊在三界裡輪迴,但是他決定不墮三惡道。所以六道裡頭他只有人、天兩道去輪迴,其他的他絕對不會墮落,他不落三惡道,也不會變成阿修羅。他就在人、天兩道裡面受生修行,那算是一個成就。幾時將八十一品思惑斷盡,這才能不輪迴,超越人天,也就是從凡聖同居土超生到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是六道,他不在六道裡面。你才知道這個多難!太難太難!唯有淨土,只要能伏煩惱。所以他實際的功夫就是初果向,沒有達到初果,初果向,得到初果一點氣氛而已,他就能帶業往生,生西方世界凡聖同居土,這是淨土的殊勝。古德說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為什麼大家都能去?因為這種功夫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能成就的,就怕你不肯幹,你要肯幹,人人能得到。換句話說,人人能往生,這是淨土的殊勝。
『命終之時,佛必現前』,佛來接引是佛的本願,他曾經發過這個誓,立下這個願,他不來接引,與他的本願就相違背,所以佛是必定來接引。有些人就懷疑,世界上念佛的人太多!又聽說念佛不止我們這個世界,十方無量無邊的諸佛世界,念佛的人那麼多,阿彌陀佛一個一個去接引,他哪有那麼多時間!到那個時候會不會把我忘記?存這種疑惑的人很多,我常常遇到。以為佛的頭腦跟我們差不多,很容易把事情忘掉!把佛看成凡夫,看成跟我差不多,這是很大的罪過。佛的智慧神通道力是圓滿的,佛的法身是盡虛空遍法界,十方無量無邊的眾生,任何一個眾生有感,佛立刻就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決定沒有差錯,決定不會遺漏一個人。這是我們一定要相信,不可以疑惑。念佛,命終的時候,佛一定現前。
福報大的人,他真往生了,為什麼?我們見到了。福報大,臨命終時頭腦很清楚,告訴旁邊的人說:佛來了,我看到了,佛來接我,我跟佛去了。這個決定往生。福報差一點,業障重一點的,臨終時他有病痛,佛來接引,他看到了,他也想告訴家人,嘴巴在動,想要說話沒有聲音,嘴動是告訴家人,「我看到佛來接引我」。往往我們在助念的時候,好像看到他嘴動,也跟著我們念,其實最後那一剎那,他已經不是念佛,他看到佛來接引,說話沒有聲音,這個都是決定往生。最怕的是臨命終那一剎那神智不清,迷惑顛倒,人在這種狀況之下,一般都是隨業流轉,被業力牽著走了,這是很可怕的一樁事情。這是我們一生當中真正的關鍵,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是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要想將這第一樁大事辦得圓滿,一定要曉得,我們這一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知道修福,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修善得福報,福報決定不享受,把福報留在臨終這一剎那,這一剎那不生病,預知時至,曉得自己哪一天走,走得很自在,走得很瀟灑,這是福報!這樣走的人,在我們台灣這四十多年當中,我們見到很多。台灣確實是福地,是寶島!這在中國歷史上自古以來,這麼一個地區在短短四十年中,念佛往生這麼多人,還沒聽說過!站著走的、坐著走的,不生病。
台北市,在民國五十一、二年,蓮友念佛團,在龍江街。蓮友念佛團的創辦人李濟華老居士的往生,這距離我們不太遠!老居士夫妻兩個參加念佛會,他們的念佛會就像我們平常打佛七一支香那個方式。止靜的時候講開示,一般講開示是半個小時,老居士那天高興,講開示講了一個半鐘點,講完之後跟大家告假,「我要回家去了」,他已經八十多歲了。下座之後,他到念佛堂旁邊的小客廳,坐在沙發上,一坐就走了,就往生了。你看看多自在!以後我們打聽,他老人家兩個月前就曉得他哪一天走,所以星期假日都去看老朋友辭行。他老人家往生那一天,徐醒民居士在場,他那天也參加念佛會,那時候他是新生報的記者,親眼看到這個事情,第二天寫一封限時信給我,我在台中,跟我講念佛往生是真的,一點都不假,親眼看到的。我們的福報要在這個時候享,現在有福報就把福報享盡,臨終時沒有福,那叫真的沒福!現前有福,我們福報給大家去享,不要自己享,我們的福報永遠存在那個地方。臨終預知時至,不生病,站著走、坐著走,隨自己的意思,這就對了,這才是真正聰明人。
疏【以自力佛力,感應道交故。如二部經,及諸經中說。】
二部經就是《無量壽經》跟《觀無量壽佛經》,裡面都說得很清楚。
鈔【自力者,凡人命終,前有將謝,後有未生,平生善惡,自然現前。】
這個現象,如果我們稍稍留意可以看得出來,真的是事實。我們看看病重的人,看看人將死的時候那個現象,你就看出來了。這個人在彌留期間,斷氣之前,『前有將謝,後有未生』,「前有」就是講我們的神識(中國人講靈魂)還沒有離開身體,將要離開身體了,「謝」就是離開,將要離開還沒有離開,在這個時候。「後有」是已經脫離,跟身體離開了,那就是我們講死了以後。將要死還沒死之前,沒斷氣之前,『平生善惡,自然現前』,你這一生所造的善事、所造的惡事,這個時候統統現前。善心人,平生做好事的這些人,見到佛菩薩、見到天神,見到很好的瑞相;不學佛的人,見到天人來接引他,見到的是好相。惡業現前的時候,見到的是冤家債主,哪些冤家債主?《地藏經》上說得很明白,見到你的家親眷屬,都是已經死的人,或者見到已經過世的祖父、父母,或者見到一些非常恐怖的現象,那就更不好了。這些家親眷屬是真的還是假的?佛在《地藏經》上告訴我們,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們死了之後,家親眷屬在鬼道裡也不會來接引我們,千萬不要弄錯了,那些是什麼人?冤家債主。他要是用他自己的面目來,你一見就害怕,不會跟他走!他變成你家親眷屬樣子來誘惑你,你就跟他走了,在他轉個背面把臉一抹的時候,冤家對頭來跟你算帳的,所謂欠命的要還命,欠債的要還錢,他來報復你了。善惡業報這個時候現前,這是非常恐怖的現象。底下舉例:
鈔【如十惡五逆,地獄現前。】
造的這個惡業太重,這個時候所看到是地獄相,見到的是牛頭馬面,見到的是刀山油鼎,見這些相。
鈔【慳貪嫉妒,餓鬼現前。】
大概見到家親眷屬這一類的,這一類變現來的時候,多半都落在餓鬼道。餓鬼道裡頭,他要先給你算帳,先要接受這些冤家債主的報復。這是惡道的果報現前。
鈔【乃至五戒十善,人天現前。】
這是不念佛的人,修福積德,善心善行,他來生的果報在人天。大的福報,就到天上享天福。天,最高他能生到忉利天,為什麼?他是憑修善積德,是福報生天的,福報生天就是生四天王跟忉利天這兩層。往上面去,單憑福報是不夠的,還要加上定功,他曾經修行,曾經修定,定沒修成;定如果修成功,他就到色界天,不在欲界了。定沒修成,看他定功淺深,功夫淺的夜摩天,再深一點的兜率天,再往上去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都叫做未到定,定沒修得成功。定修成,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到色界天去了。這些因因果果,我們都要清楚、都要明瞭。所以臨終見到天人來迎接他,這是享人天福報。
鈔【今專念佛,一心不亂,則淨念成就。】
我們這一生非常幸運,遇到大乘佛法,遇到大乘當中第一殊勝的大法,信願持名,這個功夫成就了。此地這個『一心不亂』,包括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最淺的一心不亂,是相似的一心不亂,不是真的,相似的就行,就能往生。這完全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培養、去修行,修行就是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行為就是此地講的惡逆、慳貪嫉妒、是非人我,這都不是正常的,這都是些惡習氣,要把這些東西除掉,培養善心善行。修行就在日常生活當中,修行就在存心對人、對事、對物,這叫真正修行。千萬不要誤會,修行就是早晚功課很誠心的去念,念給佛菩薩聽,佛菩薩看我就歡喜我了,說這是一個好徒弟,很乖的徒弟;課誦完畢,貪瞋嫉妒一切都來了,一點用都沒有,那是假的!那個早晚課,我曾經講過很多遍,造罪業,怎麼叫造罪業?早晨去騙佛菩薩一次,晚上又騙一次,一天騙兩次,騙了一輩子,你想想看,你將來的前途到哪裡去?中國社會上有個俗話說:地獄門前僧道多。僧是出家人,俗話說和尚、道士,和尚、道士都是修行人,為什麼到地獄去?和尚騙佛菩薩,道士騙神仙,造這樣重的罪業就墮地獄。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所以修行不是在早晚二課,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之處。早課它的用意是提醒我們,我們讀這些經論,早晨讀經提醒我們,經典是佛菩薩的教訓,我今天一天處事待人接物要守住佛菩薩的教誨,這叫早課。晚課是反省、是懺悔,想想我這一天從早到晚,佛菩薩的教訓,我是不是真的做到?做到的,明天更努力;沒有做到的,明天一定要做。善行要保持,惡行要知道改過,這叫做修行。一定要懂!不可以自欺欺人,當然更不可以自欺欺佛菩薩,佛菩薩不在,塑個像在此地,像都忍心去欺騙他,你想想這種人的心,可誅!所以我們念佛人修的什麼?就是修的清淨心,《無量壽經》經題上就顯示得很清楚,清淨平等覺。我們每天晚課的反省,我們的心比昨天是不是清淨幾分?是不是平等?是不是覺悟?天天念清淨平等覺,不去學清淨平等覺,那個叫白念了,念了沒用處,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沒有做到!知而不能行等於不知,一定要老老實實把它做到,這樣我們清淨心成就了。
鈔【則淨念成就,清淨心中,寧不佛現前乎。】
『清淨心』,這個心裡面沒有界限了,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懷疑了,這個時候的心跟佛心就完全相應。佛的心清淨,沒有懷疑、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我們的心也沒有了,這叫感應道交,我們的心有感,佛心就有應。我們一念求生,佛的淨土立刻就現前,這就是「現在其前」。所以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鈔【楞嚴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是也。】
這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兩句最重要的開示。『憶』是心裡想,『念』是心裡頭有。這個「念」,在六書是屬於會意,上面是「今」,下面是「心」,就是現在的心,現在心裡頭真有,這叫「念」,不是說口念出來。口念,心裡頭沒有,不叫念佛;心裡頭真有,口不念,也叫念佛。此地『憶佛念佛』沒有說是口念,統統都是心裡頭常常想。常常想,這是「憶」,心裡頭真的有,這叫「念」。這樣淨業就很容易成就,就會有感應。『現前』就是指我們現在,各人的緣不相同,緣要是特別殊勝的,佛現在我們面前,我們看得清清楚楚,睜著眼睛看到,佛現在面前,「現前見佛」。其次一等是定中,像我們念佛止靜的時候,打坐的時候,眼睛閉著沒有睜開,佛現前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是屬於「定中見佛」。第三種是「夢中見佛」,這都是屬於現前見佛。現前還有第四種,就是往生的時候,那一口氣沒斷,還會講話,還會講話這個人當然是活人!看到佛來了,這個時候是現前見佛,看到佛來了,跟著佛走了,這身體不要了,丟下來了。
諸位必須要知道,這個法門確實是不死的法門,往生是活著往生,不是死了往生!死了往生,這就隔第二世,不是當生成就!這個法門是當生成就的法門。所以是看到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音、勢至來迎接,還有許多的菩薩、羅漢跟著佛一起來接引。凡是跟佛一起來接引的,與這個往生人都有很深的因緣;如果沒有緣,不會跟來。有什麼緣?總是過去家親眷屬朋友,很熟的人,他們從前念佛早就往生了,在西方極樂世界了,這一次看到你念佛成功了,今天也要到極樂世界來了,阿彌陀佛迎接,我們從前相識,都跟著阿彌陀佛一起來迎接你。所以,跟著阿彌陀佛來迎接都是熟人,這就是告訴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不寂寞,熟人親故很多!不到西方極樂世界,搞六道輪迴,那才叫寂寞,為什麼?家親眷屬業力不同,統統分散掉了,永遠不見面了。唯有到西方極樂世界,家親眷屬常常見面、常常在一起。你要是曉得這個事實,哪有不急著趕快到極樂世界的道理?所以,這是「現前見佛」。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是「當來見佛」,「當來」就跟阿彌陀佛時時刻刻都在一起,不但見阿彌陀佛,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你都常常見,每天去看看拜訪拜訪,帶一點供養聽佛講經說法,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剎土,想到哪裡參學就到哪裡參學,得大自在!這是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