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一0三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103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一九四頁:
鈔【略彰者,言不盡意,故云略也。】
這是上次講的一個小段落,解釋文字般若。
鈔【六種成就,分合二科者。】
有一些經本裡面,『六種成就』分作六科,分得詳細。蓮池大師在此地分得簡單,把前面五種成就合成一科,把眾成就單列一科,就分成二科。這種開合,開就是展開,合就是歸納,在佛經裡面這樣的例子非常多。
鈔【例如五蘊六根,或合色開心,或合心開色,隨其所宜,無定法也。】
這是舉例,佛在經典裡面,以及古德註解,這種例子非常多,諸位將來都能看得到。『五蘊』是色、受、想、行、識,這五種法。合起來,譬如『合色開心』,這個色就只說一個,他把一切色法歸納一個,把心法展開說四個,受、想、行、識都是心法,這就是合色開心。『六根』,就是『合心開色』,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都是色,只有意根是心;心法說一個,色法說五個。「合」是歸納,「開」是展開,所以說法是沒有一定的。但是,說的時候有一個原則。為什麼佛有的時候說五蘊?有的時候說六根?那個對象不一樣。如果對方對色法迷得很深,對心法迷得比較淺,迷得深的就細說,迷得淺的就略說。有的時候心法說得多,像五蘊是對於迷心迷得重的人而說。說六根,這是迷色迷得重一點,就是色相上迷得重,對他說的。如果色心統統迷得重,佛就講「十二處」,或者講「十八界」。十八界裡面,色法就講得很多,講十一種,六塵是六個色法,六根除了意根是心法之外,其餘五個是色法,六加五就十一個,色法講十一個,六識是心法,再加上個意根,所以心法講七個,這就十八界。對於色心都迷得深的人,佛就這樣的說法。由此可知,佛是無有定法可說,只看對方的需要,都是為眾生而說的,佛自己實在講是無法可說。這是佛說法、古德註經的一個原則。
鈔【佛示者。】
這是解釋『佛示阿難故』這一句,就是六種成就,序分的囑咐。
鈔【智論云:佛涅槃時,示阿難言,一切經初,皆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國某地。蓋是尊佛遺敕故。】
釋迦牟尼佛滅度的時候,阿難還像一般凡夫一樣,心裡非常難過,阿[少/兔]樓馱叫他向佛請教,請教四樁事情。當中就有『一切經初』應該要怎樣安立?佛就教他一切經的前面都要加「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與哪些人在一起」,加這幾句。因此通序就是『尊佛遺敕』,遵照佛的遺教來做的。
鈔【斷疑者,阿難結集時,眾起三疑:一、疑佛重起,二、疑阿難成佛,三、疑他方佛來。今曰如是我聞,三疑頓釋。息諍者,曰我聞,則非臆見自作故。】
不是阿難自己的意思,完全是佛所說的,大家就沒有爭執了。
鈔【揀邪者,曰如是,則異外道阿憂故。】
印度外道的經典前面有這個符號,就是『阿憂』,阿是無,憂是有,換句話說,或有或無,這是一個模稜兩可的句子。佛經跟他們這個不一樣,開端不相同。
鈔【如佛地論云:如是之法,我昔曾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亦息諍義也。】
這個例子舉得很好,阿難結集佛的遺教,完全是把佛當年所說的重複說一遍,不增不減,與佛當年所講的一樣。當時與會的,就是同時參加結集的有五百阿羅漢,沒有一個人提出反對的意見,這才能夠記錄下來,決不是像我們現代,會議只要多數通過就可以了。結集經的時候不是如此,有一個人反對,這句話就不能記下去,就是參加的五百阿羅漢大家聽了都點頭:沒錯,佛是這麼說的,我聽說過。如果有一個人提出來,「阿難,你這一句我沒有聽佛說過」,這就不能記錄下來。由此可知,當年結集經典態度非常謹嚴,這是因為要取信於後代,後代人對這經典才尊重才相信。這個也是息諍論的意思,所以這經典流通,大家都沒有異議。底下就分開來研究,一句一句來探討。
疏【如是者,信成就也。】
六種成就,它是屬於信成就。
疏【如智論中說。】
《鈔》引用《大智度論》,《大智度論》有一百卷,是龍樹菩薩著作的。這部論是解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我們通常稱它作《大般若經》,一共有三十卷。龍樹菩薩作的註解有多少?梵文本是一千卷,一千卷註解,解釋三十卷的經文,解釋得非常詳細。「如是我聞」這四個字,在《大智度論》裡大概是三卷半到四卷的樣子,就解釋這四個字。我最初讀經的時候看《大智度論》,才真正覺得佛經這義味無有窮盡,四個字居然解釋將近四卷經文。
這個《論》是玄奘大師從印度帶回來翻譯的。因為中國人喜歡簡單,如果一千卷翻譯出來,恐怕沒人看,一看那麼多,就不要看了。因此他把它濃縮,翻成一百卷,換句話說,是十分之一。怎麼翻法?前面第一分是完全照原來的論翻過來,一共翻了三十四卷,初分。後面每一分都翻大意,提要,就不是完全的。所以你要看龍樹菩薩原來的註解,就是前面三十四卷,那是初分的註解。由此可知,佛經的註疏要詳細的註解,義趣說不盡的。這是引用《大智度論》裡面幾句話來說,最重要的幾句話就是信成就。
疏【又二字復為二義,有多種解。若以宗揀定,約當宗,則一心不亂曰如,唯此無非曰是。】
『以宗揀定』,宗就是本宗。因為一句經文意思很多,我們修學哪一宗,有哪一個宗派的講法,這樣我們對於許多種註解的取捨就有一個標準。同樣「如是我聞」,禪宗有禪宗的講法,禪宗跟淨土宗講法完全不相同,可以說是背道而馳。因此不明瞭的,看到這個註解,兩個人講法完全不相同,互相牴觸、互相矛盾,其實不然,各宗有各宗修行的方法,所以它講的意思不相同。
『當宗』就是我們淨土宗,念佛的。本宗講法,這兩句話是簡簡單單明明白白,把「如是」兩個字說得清清楚楚的。『一心不亂』,這是『如』;『唯此無非』,這個決定不錯,這就是『是』。取我們經文裡頭的意思。實在講,一部《阿彌陀經》最重要的兩句話就是「一心不亂,心不顛倒」。我們學佛要想在一生當中有決定性的成就,你遵守這兩句就行了,這兩句要把它學到真正能跟自己的思想、行為、生活打成一片才行。如果說我念佛的時候一心不亂,我不念就亂了,這個不行,這個沒有用處;處事待人接物統統要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樣子,你念佛才算是功夫成就了。
我們看到許多人往生的時候,預知時至,沒有病苦,說走就走了,他有什麼本事?其實說穿了,就是把「如」這個字運用在生活當中,他就成功了。所以修淨土是修心淨,心淨則土淨。一心不亂,心就清淨了,心不清淨決定做不到一心不亂。用什麼方法修到一心不亂?就用念佛的方法。所以這一宗這個方法非常的簡單,人人都能做得到。到一心不亂,什麼事情都明瞭,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不知道的。實在講,人人都能做得到,問題就是你想不想做,你肯不肯去做,你要想做肯做,沒有一個人做不到的。
「唯此無非曰是」,我套這個例子說,「唯此是真曰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真的,其他統統是假的。這個世界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這個要覺悟!知道是虛妄的,這就是看破了,能看得破,你才能放得下,你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你不會太分別,也不會太執著了。你必定會抱一個態度,得過且過!這個事情沒有一樣是真的,都是虛妄而不實在的!唯有念佛是真的,唯有心地清淨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整個佛法這麼多宗派來說,唯有這個宗派是最容易成就的,最有把握成就的,古人講「萬修萬人去」,這個一點都不假。
鈔【智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
這一段文是引《大智度論》。佛法一定要從『信』,才能入門。講到信,實在講有兩種,一種是把這個事理的真相都搞明白了,他相信了,這個很好,他沒有懷疑,堅信不疑,這是信根建立了。另外一種是這個事理沒搞清楚,並不清楚,但是他也能夠信,他也不懷疑,這個說實在話,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他要沒有善根福德,他不會相信。他相信了,他就決定有成就。尤其是對這個法門,佛在經上說:「難信之法」,真正是難。難信之法他要能信,可見得他這個善根福德的深厚,為什麼?信了,他這一生決定就往生,一往生,他這一生決定成佛。這個法門是當生成佛的方法,不要經過第二生,當生就成佛。底下引用幾位古大德的說法。
鈔【肇公曰。】
『肇公』就是僧肇,鳩摩羅什大師的弟子之一。羅什大師就是翻譯這部經的人,他有四個非常傑出的學生,叫「什門四哲」,僧肇是其中之一,年紀最輕,聰明絕頂,但他壽命很短,三十幾歲就死了,成就非凡。著有《維摩經註》、《肇論》,他自己寫了幾篇文章留傳給後世。他說:
鈔【如是者,信順之辭也。】
這是信,信了之後能夠順從,這才是真正的相信。
鈔【故世人允可,亦曰如是。】
世間人對於一樁事情要是答應了,他也說『如是』。
鈔【復二義者。】
這是又有兩個意思。
鈔【又離如是二字各釋也。】
『離』是把它分開,什麼叫做「如」?什麼叫做「是」?
鈔【多解者,有以聖人說法,但顯於如,唯如為是。】
這就是舉幾個例子,實際上解釋這兩個字的很多很多。『聖人說法』,聖人是指佛,這句話可以說把一切經都賅括了,一切經都不出這個範圍。『但顯於如』,「如」怎麼講法?就是真如本性。佛講一切經的目的,無非是教我們明心見性,見到自己的真如本性。一切經都是顯示教導我們見性的,所以『唯如為是』。如果不是教我們明心見性的,這個絕對不是佛的經典,特別是大乘經典。本經是不是教我們明心見性?是的。怎麼曉得是的呢?一心不亂就是明心見性,一心就是真心,真心也叫做真如。所以,統統是教我們明心見性的。
鈔【如劉虬所說。】
這也是古來的一位大德,在佛法上非常有成就,清涼大師註《華嚴經疏鈔》常常引用他的話。
鈔【有以如者,當理之言,是者,無非之稱。】
『理』就是真如理體,『當理』實在講就是稱性,就是從真心理體上流露出來的言語文字,這就是『如』的意思。『是』,那是決定不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怎麼會有過失呢?怎麼會有錯誤呢?這個稱之為「是」。清涼解釋《華嚴經》也引用這一句。
鈔【如生公所說。】
『生公』就是道生,「生公說法,頑石點頭」,就是這個人。他說:
鈔【有以如來順機為應名如,眾生無非為感名是。】
這是講應機說法,感應道交,從這上面來解釋如是,可見得「如是」兩個字從哪一方面去看去講,都講得很有道理的,都可取的。但是畢竟以真如本性為第一義,第一個解釋,這個解釋也很不錯。因為佛講經,當然是要契機、契理。這經上也說,講經要不契理,就不是從真如本性上流露出來的,就叫做魔說。所以佛與魔的分別,我們以本經這個宗旨來說,你從一心不亂裡面說出來的,這就是佛說的,你從三心二意、亂心裡說出來的,那就是魔說的。佛與魔就是這樣的區別。
另外還要契機,契機就是眾生的程度要能夠適合他,如果不適合眾生的程度,雖然是從一心不亂裡說出來的,說了大家聽不懂,這叫閒言語,就是廢話。由此可知,佛經它這個標準,第一個它要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第二個要叫眾生聽得懂,聽了之後他能接受,這叫契機契理。所以生公所說的,從契機這上面來說的,前面所講從契理上來說的。『順機為應』,眾生有感佛就有應,「為應」就叫『如』,『眾生無非為感』,這叫『是』。
明白這個道理,諸位同修要記住,佛說法、菩薩祖師們說法是為眾生說的,不是炫耀自己的功夫,不是炫耀自己。因為我過去初學佛的時候,曾經聽過法師說法,說了之後,底下有很多信徒,常常跟法師很親近的、很熟的,下了座之後向法師請教,說:師父你老人家今天所講的,我都不懂,講得太深了,不懂。這師父就笑一笑:我講的法,你們要聽懂了,那還值錢嗎?這個話說錯了,說的就是要人家聽懂了,他能夠接受,他能夠消化,他才得利益。說了故意叫他聽不懂,那你白說了,他到這個地方來也白聽了,兩個都空過了光陰,這個很可惜,這是錯誤的。諸位一定要記住,你們以後說法不要說得太深,說得人家聽不懂,自己炫耀自己了不起,那是錯誤的,不可以這樣子。
鈔【如融公所說。】
『融公』是遍融禪師,明朝時候人,蓮池大師曾經參訪過他。他在當時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蓮池大師受他的影響很大。諸位學佛要知道,就是我們親近一個善知識,到底誰是善知識?實在講不要緊,真正學到東西的,那個老師是不是真正高明是次要的。自己對待老師那個誠意這是第一個條件,你能不能得到東西,就像印光大師所講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佛在經上曾經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這故事是真的,經典上佛說的。他說有個老比丘修行很多年,沒有得道,心裡面很懊惱,也很有慚愧心。有幾個年輕的、剛剛出家的比丘,就去跟他開玩笑,戲弄他,就跟老比丘說:你不是要想證果嗎?是!是想證,不知道怎麼證法?我會,我教給你。那好!但是你要請我吃好東西,請客。這個老比丘把他的積蓄,他積蓄也沒有什麼,把他一點衣服賣掉,請他吃。他吃飽了,這個老比丘求他,怎麼證果?他也沒有法子,但是已經答應了,就作弄他,叫他蹲在房屋的角落上,他說:你蹲在那裡,你心裡頭不要胡思亂想,你聽我的話。這個小比丘拿個皮球在他頭上打了一下,「你證初果了」,這個老比丘點點頭:是的。「再換一個角到那邊去」,他又乖乖跑到那邊去了,這個皮球又打一下,「你證二果了」。四個角轉回來,「你證四果羅漢了!」是,這個回過頭來之後,他向幾個開玩笑的小比丘頂禮。小比丘說:我跟你開玩笑的。他說:我真證四果了。那幾個小比丘都傻了,來向他求懺悔,他說:我是實在證四果了。這就說明他心誠,雖然人家給他開玩笑,他一樣證果,他有十分誠敬之心,他得到了。所以你要親近老師,親近什麼老師才是你真正善知識呢?你心目當中最尊敬的老師,你跟他一定會成就。
我過去,此地圖書館開班的時候,有幾個年輕的出家人,有悟元、依因他們幾個人在此地,以後香港永惺法師在那邊辦佛學院,請顯明法師到那裡去做院長,他們聽到這個消息,想到香港去求學,臨走的時候,我就祝福他,我說:你既然尊敬顯明法師,你要好好的跟他學,如果你真正能跟他十年,你決定有成就,因為對老師心裡不存恭敬,那你什麼都得不到。所謂「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到了香港之後,聽說好像只辦了一個學期,學校也就辦不下去了,顯明法師也走了,以後他在那裡也趕經懺,很可惜!
所以我們要學古人,跟一個老師,是你心目當中最尊敬的老師。蓮池大師就給我們作了這個例子,遍融禪師在當時非常了不起,他去見他的時候,三步一拜,拜到老和尚座下,請老和尚開示。老和尚看到他這樣恭恭敬敬來了,只跟他講了一句話:「你不要被名利害了!」旁邊的人聽了哈哈一笑,為什麼?那麼遠三步一跪,就講這麼一句老生常談,大家笑他。他就跟他們講:我一生得這一句話的利益。可見得老人家常常這樣教訓別人,別人得不到好處,就是把這句話看輕了,天天聽,耳邊風,沒在意。他聽這句話是牢牢記在心裡,一生不犯這個過失,一生都避免名聞利養,所以他成為一代高僧,他的成就超過遍融禪師。這就是印祖所說的「十分恭敬」,他在這句話裡「得十分利益」,得的是圓圓滿滿的利益,這是非常的難得。
鈔【有以實相之理,始終不異名如,如理而說名是。】
這個說法完全把「如」跟「是」都是依真性理體上來說的,這是把兩個字都說在理上,都說在理性上。
鈔【如天台所說。】
這就是天台宗。天台宗是以《法華經》為主修。
鈔【有以如為真空,是為妙有。】
這是天台家所講的,天台是空宗,華嚴是有宗。可是天台的祖師都是念佛的,求往生淨土的。雖然像智者大師他是一生弘揚《法華經》,講空宗的理論,造「摩訶止觀」這個修行的方法,他老人家自己造摩訶止觀叫別人修,他自己念佛求往生,這是我們要明瞭的。天台宗的祖師很多都是念佛求往生的,像近代的諦閑法師,倓虛法師,都是念佛求往生的。
鈔【敵破外道斷常二見。】
天台宗這個說法是破外道的常見跟斷見。
鈔【如清涼折衷諸家所說,餘說尚多,恐繁不引。】
如果引就太麻煩,太多了。
鈔【以上各有意義,小異大同,並無相礙。】
這個多讀一讀也是屬於佛學常識,所以講法實在是大同小異,絕對不會違背真理的。
鈔【以宗揀定者。】
這是以宗派,就是我們自己所學的是哪一宗哪一個法門,我們用本宗本門教義來揀定,這個是利益最大的。
鈔【如是二義,隨宗以定。】
每一宗有每一宗的講法。
鈔【今此經宗乎一心。】
我們本經是以「一心不亂」為宗。
鈔【良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一心,則非生非滅,無去無來,湛然常住。】
這是真的,這是諸位要了解的。我們今天看這個世界一切法都是生滅的、都是無常的。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是因為我們的心生滅,我們的心無常,心生滅看外面境界就是生滅,心無常看萬法就無常。實在講,不是萬法有生滅,不是萬法是無常的,你要說萬法是生滅、是無常的,那是錯了。這個道理很難懂,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像我們現在拍電影,電視不太容易看得出來,拍電影很容易看得出來。你看這個電影,我們現在常常普通人家玩的小的攝影機,我們一秒鐘通常是拍二十四格,就是二十四張,它是連續的。每一張,那個鏡頭開一次關一次,開,我們就把它比作生,關就叫滅,它一秒鐘就是以二十四次的開關,就是二十四個生滅。照的那個相、外面的相,就照了二十四張,這外頭相有沒生滅?沒有,它這個鏡頭開關有生滅,因為它開關,所以放出來的這個片子就好像是有生有滅。如果我們不用這個開關,直接去看就看不出生滅的相。
我們心裡面念頭一秒鐘開關多少次?佛在經上給我們說了一個比喻,說一彈指,一彈指有六十剎那,就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大概我們彈得快一點,一秒鐘可以彈四次,這是我們能夠彈得到的。一秒鐘彈四次,四乘六十,一剎那有多少個生滅?就是我們這個心裡面念頭生滅,佛說有九百個。諸位去乘乘看,九百乘六十再乘四。拍電影的機器一秒鐘才二十四個放在銀幕上,你就以為是真的,就看不出來是假的。我們今天看外面這個現象,一秒鐘有二十一萬六千次生滅,怎麼曉得外面這個境界相是真相呢?看不出,看不出真相!真正到一心,一心就是裡面生滅心沒有了,生滅斷掉了,這是真心。
真心看外面的境界,外面境界怎麼樣?不生不滅,所以《法華經》上佛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不壞)。」就是告訴我們,一切現象不生不滅。你要認為這個相有生有滅,那是你看錯了;你要是看一切法不生不滅,這就是諸法實相。誰能見諸法實相?到一心不亂就見諸法實相。見到諸法實相,那個世界也不叫做十法界,叫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在哪裡?就在我們面前。我們在攝影機、銀幕上去看,那就是十法界,把機器丟掉、摔掉,不要它了,就是一真法界。我們今天不用這個生滅心,世界原本是一真,不是說十法界之外有一個一真,不是的。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是一不是二,就看你用什麼心去看,你用生滅心,那你看到的就是十法界,你用不生不滅的心去看,這個法界就是一真法界,因為事實真相是如此。所以你可以回到過去,也可以立刻到未來,為什麼?三世是一不是二。你有分別才有三世,才有過去現在未來;你沒有分別,就沒有三世了。所以你可以回到過去,也可以到未來。這是講非生非滅,無去無來,沒有來去。
『湛然常住』,湛然是比喻,佛經上常常用清淨的琉璃瓶來比喻,琉璃,佛經上講的琉璃就是我們現代人講的翡翠,經上講的玻璃就是我們在講的水晶,因為古時候玻璃沒有發明,水晶是天然的玻璃。這些珍貴的礦物,它清淨,裡面一點骯髒東西都沒有,像這個琉璃瓶裝著水,內外乾淨,潔淨!這是湛然的意思。這個比喻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真如本性實實在在講,一絲毫的東西都染污不了。今天我們講染污,那是佛的方便語,不是真正染污,真正染污那還能斷得掉?還能去得掉?所以迷只是表面上的迷,絕對不是真如本性迷了,不是的。我們說染污,也決定不是真如本性上的染污。究竟迷在哪裡?染污在哪裡?給諸位說,你仔細去找,找不到!正因為找不到,所以佛才講迷與染污是虛妄的,不是真的。真的一定找得到,你找不到,這才是虛妄的,所以叫迷妄,迷不是真的,迷是虛妄的。
既然曉得是虛妄的,這個迷一定可以離開,可以能斷掉;覺是真的,本性是真的,清淨是真的,決定可以恢復。至於你說什麼時候恢復?實在講在你一念之間,一念恍然大悟馬上就恢復了。所以佛法妙就妙在此地,就叫你覺悟。覺悟之後,叫破迷開悟,這迷根本是假的,覓之了不可得。譬如你說:「我心裡好煩,煩惱!有什麼方法可以斷煩惱?」有方法,你去找,你把煩惱找出來給我看一看,我來替你斷掉。你能不能把煩惱找出來?結果你怎麼找也找不到,找不到哪來的煩惱,根本就沒有煩惱!這就是真相露出來了。
當年慧可大師,禪宗的二祖,他雖然出家修行,心不安,煩惱很重。他那個很不容易,看到達摩從印度來的,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禪定功夫很深,所以請教他,達摩根本理都不理他。他看到達摩祖師不理,那時冬天下雪,他自己把手臂用刀砍斷,右手拿左手手臂去供養達摩,達摩一看:你為什麼這麼做?他說:我心不安,求你老人家替我安心。達摩祖師伸手說:行,你心拿出來,拿來我看看,我替你安。他這才回光返照,去找找不到,心在哪裡呢?最後回答達摩祖師:我覓心了不可得,找不到!達摩祖師說:與汝安心竟。我替你安好了,你找不到,不就是沒有了!你還有什麼不安的呢?他從這一句話開悟了,這禪宗的第二代祖師。
你真有煩惱,你就可以用這個,你把煩惱拿來,找出來我看看,你煩惱在哪裡?像什麼樣子?是方的?是圓的?還是扁的?找出來看看,是黃的?是紅的?是綠的?你能找得出來嗎?找不出,根本沒這回事情,你是迷惑,是顛倒!你一悟什麼都沒有了。所以佛給你講真的,真實法就是如此。這是真的湛然常住,常住真心。楞嚴會上,阿難尊者很了不起,他想了七處都想不到!他說他心裡會想,佛就講:你把心找出我看看。找了七處,佛都反駁他,都不是,真是覓心了不可得。所以這七處徵心的確是開智慧。這個是講一心不亂,用這幾句描繪一心不亂的樣子,這個叫如。
鈔【又此一心,四過離,百非絕,故名曰是。】
『四過、百非』,在佛經裡面講得很多。佛舉出這個例子,可以說包括我們所有一切的妄想,「過」是過失,四種過失。我們隨便舉一個例子來說,譬如是非,「是」是一個,「非是」第二個,「亦是亦非」就第三個,「非是非非」這第四個,這叫根本的四種過失。心清淨哪有是非,有是對面就有非,相對的建立,是也是過!是非統統都沒有了,這個才沒有過失。但是你統統都沒有了,還有這個念頭,那還是一個過失,你還是不清淨!所以,雙亦雙非統統是過失,這是舉一個例子講。
隨舉一句,這個相對建立都會有四句,四句每一句裡頭你用這個比例去推,又有四句,那就變成四四十六句,十六句有過去十六句,現在十六句,未來十六句,這就變成四十八句,四十八句是已經有這個念頭起來的,還有沒有起來的四十八句,合起來就九十六句,九十六句再加上根本這個四句,就一百句,叫「百非」,這是包括我們所有一切的妄想。「四句百非」,你一天到晚所有的妄想不出這個原則。你天天在打妄想,全都是虛妄的,一心不亂裡面沒有,統統沒有這些,這個叫「是」。這個用本經經義「一心不亂」來解釋。
鈔【異此所明,不得稱是。】
與這個解釋、講法不一樣的,那就不是本宗的講法。本宗如是兩個字的講法,這是最合理的,也是我們修學這個法門最得受用的。「如是」兩個字就介紹到此地。下面是「我聞」:
疏【我聞者,聞成就也。】
六種成就裡面,第二個是『聞成就』。
疏【我者自我。】
就是我自己。
疏【聞者親聞,自我親聞,非私淑故,非讀古故。】
這個揀別『私淑』跟『讀古』,這不是親聞的,那是傳聞的,傳述。「讀古」是讀書,我們讀古人書,我們知道一些事情,但是那不是自己親耳聽的,是傳述的。「私淑」,佛門跟儒家都有私淑弟子,就是學古人的。這個我們也常常提倡,因為現代沒有這些大德在世了,我們要如何才能成就?我們學古人。譬如我們要學《彌陀經》,我們找不到一個好老師,蓮池大師的《疏鈔》在,我們依照《疏鈔》來學《彌陀經》,作蓮池大師的弟子,這就叫私淑弟子。不是他直接親口教給我們的,但是他的著作在,從他文字裡面我們學到的,這叫私淑弟子。自古以來,用這種方法修成功的人非常多。蕅益大師就是學蓮池的,就是蓮池大師的私淑弟子。因為蓮池大師那個時候已經往生,他就是學《疏鈔》,他成為淨土宗一代祖師,他學成功。
怎樣才叫真正私淑弟子?就像從前拜老師一樣,他對這個老師非常敬佩,佩服到五體投地,要跟他學。學多少年?總得學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專學他一個人的。譬如你想作蓮池大師的私淑弟子,跟蕅益大師同學,你要把蓮池大師的《彌陀經疏鈔》至少念十年。他這個只有四卷,連經帶疏,你每天念一遍,天天念,你念上十年,我看你也不亞於蕅益大師,你也會成為淨土宗一代祖師,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學一家之言,跟一個老師,這才叫私淑弟子。我今天看這個,明天看那個,那個不能稱私淑弟子。私淑弟子,就是跟定一位老師,要跟定十年、二十年,十年是最短的,不能少過十年,天天念這個書,一天念一遍,念上十年會開悟,真正會得一心不亂。
鈔【自我親聞者,自揀非己,親揀非面,蓋是己躬面受之說也。】
『自我親聞』,自己親自聽說,老師直接教導。
鈔【私淑者,孟子云: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
『徒』是學生,他沒有能夠跟孔老夫子生在同一時代。孟子生的時候,孔老夫子已經過世,已經不在世了,所以沒有能夠做孔老夫子的學生。『予私淑諸人』,私自向孔老夫子的學生們學習;這就是傳說的,不是直接授的。
鈔【釋曰。】
解釋。
鈔【以孟子非親見孔子,乃受業孔子之後人,而私其道,以善其身者也。】
這叫私淑弟子,不是老師親自傳授的。
鈔【讀古者,齊桓公讀書於堂上,輪人以為所讀者,古人之糟粕耳。】
這樁事情是針對著齊桓公說的,齊桓公是諸侯,在當時是皇帝,他在讀書。『輪人』是做工的,是個工匠。他聽到讀書,就發起議論,說:你念的,不是讀古人的精髓,而是讀古人的渣滓。這是一個典故,底下有解釋:
鈔【以桓公非面對古人,古人已往,為徒讀其遺言者也。】
這個話實在講,是我們所謂「食而不化」。天天念,念了沒消化,念這些東西不能起作用。我們讀佛經也是如此,如果你不能把經典意義消化,古人所謂「死在字裡行間」,那就不如不讀書了。再說個不好聽的話,叫書呆子,念書念久了就變成書呆子,這是錯誤的。齊桓公是讀而不化,所以這個工人才笑話他。
鈔【今阿難躬逢至聖,非私淑也,合上自我。】
阿難跟釋迦牟尼佛生在同一個時代,為佛的弟子,天天親自聽佛說法,所以他不是私淑。
鈔【阿難耳聆至教,非讀古也,合上親聞。】
他是親聽釋迦牟尼佛講經,所以他不是讀古。
鈔【自我親聞,今以告眾,便應信受,更復何說。】
這就是給我們作證信,他不是傳說,不是讀古人的書摻合自己的見解,是直接聽佛所說,他重複佛所說,如佛所說。
疏【聖人無我,今何稱我?】
佛法裡面第一個就是要破我執,我執要不破,就不能出三界,換句話說,決定是六道輪迴,你出不去的。法執要不破,不能見性,所以阿羅漢破了我執,沒有破法執,他超越六道輪迴,他不能見性。所以我法兩種執著都要破,尤其是破我執擺在第一個位置。我們念佛,諸位要知道,本經後面「一心不亂」,蓮池大師在此地就講四個字,他這個註疏用了半卷的文字,他的註解一共四卷,換句話說,八分之一的文字解釋一心不亂。你就曉得這四個字是本經最重要的一句話。一心不亂有兩種,有事一心,有理一心。如何才能念到事一心?我執破了就是事一心,法執破了就是理一心。可見得破我執很重要!
阿難是聖人,他結集經典時已經證四果;證四果,法執沒有破,我執一定破了,為什麼他還說我呢?底下解釋「聖人無我,今何稱我」這句話,這引用《大智度論》上來說的。
疏【智論有三。】
《大智度論》上講三個理由。
疏【一、隨世間故。】
為了說話交換意見方便起見,教化眾生方便,我要是不說「我」,那就沒有法子教人,為了利益眾生,我隨順世間,你們說這個東西叫我,我也說「我」。
疏【二、破邪見故。】
如果證到無我了,自己對人也不承認,否定掉我,這就變成邪知邪見,這不可以的。
疏【三、不著無我故。】
不執著我,也不執著『無我』,這才叫真正斷了我執。
疏【以是三者,不礙說我,又法身真我,亦得稱我。】
真正要是見了法身,確確實實「常樂我淨」,這四個意思真的不是假的。佛為什麼教我們現在破我執?我們沒有見到法身。沒有見到法身,我們概念當中這個「我」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個意思都很深很深。向下這個註解裡面還有詳細的討論。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要明瞭事實的真相,要學佛菩薩,自己內心要清淨,不分別不執著。但是我們接觸大眾的時候,隨眾生的分別而分別,隨眾生的執著而執著,所以說: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不破壞世間相,這叫大慈大悲。
執著與不執著是同時的,沒有先後,沒有次第。對自己來講,沒有執著,無我;對別人來講,「我」。這就是佛菩薩跟我們不相同的地方。我們說我,自己真正有一個堅固執著是我,佛菩薩並沒有執著,佛菩薩是隨順眾生而說的,是為了利益眾生而說的,他不是為了利益自己。諸位要曉得,自己沒有這個執著是自利,與別人和光同塵是利他,自利利他也是屬於同時,沒有先後次第。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