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一六五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165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三五五頁:
鈔【二精進者,修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故。】
七菩提分裡面的『精進』,選擇法門之後,最要緊的事情就是精進。「精進」,一定要專精。菩薩善根就是「精進」這一條。佛給我們講世間善根有三善根,這是世間一切善法都從這三條生出來的,就是無貪、無瞋、無痴。菩薩他的善根就是精進,如果真正做到精進,任何一個法門決定都有成就,成就的大小與他精進的功夫一定是成比例的。如果有進,不知道專精,就免不了要修一些無益的苦行,很精進,但是收不到效果。
演【以擇法後,次即修道,故云修道法時。】
你把法門選定以後,就要專心去修。
演【然外道久受勤苦,精進修行,不成聖果者,以不達真性,惟用妄識修行,名曰精進,實同懈怠。】
這句話的意義非常的深廣,我們學佛的同修大多數犯了這個毛病,所以久修而不能成就。祖師大德說「實同懈怠」,跟懈怠沒兩樣,「不成聖果」,得不到結果。譬如我們念佛,念佛最淺的結果就是功夫成片,我們念了這麼久,沒有得到功夫成片,沒有結果!沒有結果,這裡頭一定就出了問題。這也變成外道,這個外道,佛門裡頭常講「門內外」,自己修行不知不覺修成了外道,心外求法,與法不相應就變成外道。譬如我們修淨土,我們的思想見解行為跟淨土五經所講的不相應,這就是外道。所以念這句佛號一定要念得相應,相應就是與經典裡面所講的教訓不相違背,這就相應了。念這句佛號,我們心之所思、意之所念不相應,跟經上講的不一樣,那就是外道,念佛也念成外道了。我說這個話會不會過分?實在講,這話不是我說的,慈雲灌頂大師在《大勢至菩薩圓通章疏鈔》裡面講的,念佛念成外道。
如果有這個過失,曉得了,就要把它改過來,一定要相應。這個相應,我們講席當中說得很多,可是我看看還有一些同修們不相信。從哪個地方看到不相信?他還看其他的經論,還沒有真正專心在五經或者專精在《疏鈔》、《要解》之中,這就是不相信。真正相信了,決定是五年之中,至少是三年,會專心讀這本書,絕對不看第二本書;還看第二本書,不專!學了這麼多年沒有結果,毛病就出在這裡。這樣的修學雖然很勤苦,還是等於懈怠,你沒有進步!
學佛這開頭三、五年當中,我們是修念佛法門的人,目標是在念佛三昧,不在其他。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統統叫念佛三昧。功夫成片是最淺的念佛三昧,理一心不亂是最深的念佛三昧,求這個。要一切放下!不但這世間法,我們不牽掛在心裡,所有一切佛法也統統放下。到三昧成就的時候,最低限度要到功夫成片,心有相當程度的清淨,這個時候還要得老師的同意,老師准許你開放,接觸一切經論,這才可以;老師如果不同意,還是要一門深入。
諸位如果看《大藏經》裡面古大德的《語錄》、《傳記》,你就曉得從前人的修學,五年是最少的,有的根性鈍一點的,五年當中三昧沒能成就,時間再延長,有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老師都不准他看其他的經論,為什麼?三昧沒有成就。我們現代人修學要想真正有成就,這是佛法不是世間法,世間法隨著時代進步,方法也得不斷在改進;佛法不是的,佛法沒改進的。佛法一改就錯了,因為它是古聖先賢、諸佛如來共同走的一條道路,你怎麼能改?這一改就把佛法改成世間法了。換句話說,這一改把覺道改成歪道,把精進改成懈怠,天天努力,還是懈怠。
這一句「無益苦行」,我們想想,我們天天在幹的是不是無益苦行?實在講,檢點並不困難,你每天反省一下,覺正淨天天有進步,那就對了。如果覺正淨這三個字沒有進步,這一天又空過,這就是懈怠。反省一下,我們的煩惱、妄念、分別執著是不是減少?如果沒有減少,還有,還像往常一樣起現行,甚至比從前沒學佛的時候還多,那就壞了,那你學的佛法決定走了岔路。『善能覺了』,「覺」是覺悟,「了」是明瞭,「覺了」是自覺,自己省察自己是不是在菩提道上。念佛也是菩提道,離開菩提道那就是外道。
他講修行,說你「不達真性,惟用妄識修行」,這個境界高了,這是我們做不到的。什麼時候才入這個境界?給諸位說,理一心不亂才入這個境界。在日用平常當中,他可以用六根的根性,不用八識,就是《楞嚴經》上所講的「捨識用根」,那可以說是純正無邪。會捨識用根,你已經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你就是初地菩薩,這是我們做不到的;做不到,不得已而求其次,我們的心要與經典上的教訓相應,這樣就好。為什麼勸大家要讀誦這個經?你念得很熟,起心動念就會想到佛在經上是怎麼教我們的,我們這樣想、我們這樣做與佛經典上教訓有沒有違背。所以經要熟記!不熟,哪裡會記得?怎麼會想到?
由此可知,學佛從哪裡學起?先從把經念熟學起。如果不熟,沒有法子反省,沒有法子反照,熟透了,才有這個功能,也就是用這個標準來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這個標準一定要記得很清楚,時時刻刻這個標準可以現前,我們跟它比一比,合不合乎這個標準,經典就是標準。所以先要把它念熟,要熟透。縱然能背誦,至少還要背三千遍,透熟!你的思想見解行持自自然然就跟阿彌陀佛一樣。你想想看,這種人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決定往生。捨識用根需不需要捨?不需要捨,久而久之,自自然然入這個境界。如果有心要去求,那就壞了,有心求,你還有個妄念在,有個妄念就不老實。所以不管它,我只老老實實這樣做去,到什麼境界根本就不理會,自自然然就入了境界。所以念佛三昧不求自得,這個很重要。
鈔【三喜者,心得法喜時,善能覺了,不隨顛倒之法而生喜故。】
『法喜』,修法相應,自然有一種喜悅,這個喜悅不是外面境界的刺激。我們一般講苦樂,樂跟苦是相對的,都是受外面刺激而現前的,順自己意思了,樂欲現前;違背自己意思,這就有痛苦,苦惱現前。法喜不是從外面境界刺激來的,是從內心裡面自然流露出來的,這個叫法喜。法喜當然也是有淺深不同,隨著你的功夫,隨著你的境界,法喜程度不相同。不是學佛,世間法裡面也有,為什麼?心清淨的時候就有法喜。孔老夫子《論語》裡面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悅就是法喜,跟後面那個樂完全不一樣,「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個樂是外境,是苦樂之樂。好朋友從很遠的地方來訪問,互相討論學問,很歡喜的事情,但是它那不是法喜。所以第一個悅,喜悅深!是從內心裡面出來的。佛法裡面講喜就是法喜,我們常講「法喜充滿」。
『善能覺了』,這個喜也是從覺了裡面帶來的,他也知道這個喜是真性的流露。『不隨顛倒之法而生喜故』,顛倒之法就是世間法、外道法。世間你得到名聞利養你很歡喜,這是顛倒法生喜。為什麼?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都是六道輪迴的因緣,這個樂不究竟的,這個樂的後面有痛苦,而且這個樂決定是短暫,痛苦是長遠,決定如此。人生叫你樂一世,也不過幾十年而已,可是將來苦處在三惡道,三惡道那個時間就太長了,這是很可怕的一樁事情。所以菩薩善能覺了,他的喜是真實的歡喜,絕對不是顛倒,絕對不與三界六道相應,他是與諸佛菩薩相應,所以才有法喜。
這一條真的,我們要覺了!而且要記住,善能覺了這個「善」字很可貴!為什麼要這樣特別加強的提醒?這樁事情,往往我們把它忘失,迷在顛倒法喜裡面,這個過失就大了。說老實話,我們為什麼不能精進?就是迷在顛倒法喜裡,與聖教不相應。譬如我們初學,為什麼我們不能用五年時間專注在一部經上?還要去讀誦其他的經論?修學其他的法門?這是被境界所迷惑。好像看到別人都念,人家什麼都知道,我是什麼都不曉得,以為自己不如人,應該要跟人家學,殊不知,這是大錯。一開端就博學多聞,根本智破壞了,沒有根本智,哪來的後得智?你學一輩子,學了什麼東西?世智辯聰,這是你學得到的。兩種真正的智慧,根本智、後得智,你這一生決定得不到。
你要想真正得到這兩種智慧,只有一個方法,老老實實把一本書念五年。這五年,不是叫你解義的,是叫你最好什麼都不知道。《般若經》裡面講「般若無知」,我現在學什麼?我用五年的時間學無知,不是學有知。五年的時間學無知的般若是根本智,五年以後我心真正清淨,一切知見統統都息掉,然後再博學多聞,就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是後得智,那個時候學東西快!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一接觸就通達就明瞭,為什麼?他與如來相應,他心清淨,世出世間法一接觸,沒有不通達,沒有不明瞭的。我們在講席裡一再苦口婆心的勸導諸位,相信的人少,不信的人多!業障很重,他不相信。
鈔【四除者,除諸見煩惱時,善能覺了斷絕虛偽,不損真正善根故。】
「除」跟「捨」,乍看起來意思好像是相通,其實是兩樁事情。『除』是斷除,除一切見解,除一切煩惱。這一句我們一看就明瞭,叫見思煩惱,見就是見惑,煩惱就是思惑,必須把見思煩惱捨掉。
演【既得法喜,即斷諸見煩惱。】
見惑雖然猛利,容易斷。見惑要是斷了,這就證果。以小乘來講,須陀洹果;如果你是圓教根性的人,那你就是圓教初信位的菩薩。證得這個地位就入聖流,不會再退轉做凡夫。煩惱是思惑,貪、瞋、痴、慢、疑、惡見
演【然貪等昏煩之法,體是虛偽,故須斷除。】
這些見思煩惱,「體是虛偽」,不是真的。怎麼說它體是虛偽?我們讀《百法》就曉得,見思煩惱全是有為法,這東西都是心所法,在五十一心所裡面。心心所、色法全是有為法,《金剛經》上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看,體是虛偽,故須斷除。如果它體是真常的,那就不應該斷除它。體是虛妄的,怎麼斷法?是不是我們不要了?不是的,是心裡面永遠不去分別它、不去執著它,是斷這個。所以佛家講斷證的功夫,絕對不是講事相,事相裡頭斷不掉的,是在心裡面斷妄想執著。我真正覺悟了,真正曉得它是一回什麼事情,曉得它的真相,從此以後再不執著了。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還要不要用它?有時候還是要用它,用它好辦事。
菩薩覺悟這一切法,自己做了主人,這一切法都是我的手下、都是我的佣人,我派它去替我工作。凡夫很可憐,不知道這是家裡的佣人,以為是自己的頂頭上司,一切要聽命於他,這顛倒了,主人是自己!心心所是應當為我所用,不是我的主宰。所以菩薩也用這些東西,不用這些東西怎能教化眾生?他要用這個東西教化眾生,這就是說,把這許許多多東西統統變成後得智,自己有根本智,根本智做主宰,使一切歸我所用。凡夫沒有根本智,很可憐,自己的真如本性被妄境所轉,自己在境界裡面做不了主,這很可憐!這個地方講「除」,或者底下講「捨」,都是覺了。
演【若信等五根】
信進念定慧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乃至菩薩所修六度萬行、十大願王,這些是真正的善根,也就是說,這是性德,真如本性的性德。如果我們不談佛法,我們講世間法,仁義禮智信、孝親尊師、倫常八德,這是性德,這是真的,這個不是虛妄的,體是真性,不像前面體是虛偽,這是性德流露。我們今天迷失了自性,體是真實的,我們沒瞧得起它,往往背著它來做,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不仁不義,這是違背性德,去搞貪瞋痴慢,與一切虛偽法、煩惱法相應,這才製造六道輪迴。佛菩薩與凡夫的差別就在此地,除這個之外,有什麼差別?凡夫穿衣吃飯,佛菩薩也要穿衣吃飯,沒有兩樣!凡夫有應酬,要待人接物,佛菩薩也要應酬!示現在這世間,哪有兩樣?兩樣的,用心不一樣!一個人思想見解行持與真性相應,一個人思想見解行持與見思煩惱相應,這就是一個覺、一個迷,就是這一點不相同。
演【若信等五根,及發宿世善根,乃出世真正善根,若亦斷除,錯謬非小,故須覺了真偽,勿錯謬故。】
真假從哪裡辨?從它體上去辨。它體是真性,這是真的,一切要順性;它體是虛偽的,這決定是假的,決定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取捨斷除的標準在這個地方。
鈔【五捨者,捨所見念著之境時,善能覺了取捨虛偽,永不追憶故。】
除跟捨,在這一句裡面把它的定義分得很清楚。「除」是除能,「捨」是捨所;「除」是斷除本身的煩惱,「捨」是對外境不執著。「除」是對內心的心心所,就是八識五十一心所不執著,叫做除,斷除;「捨」是外面的境界,五欲六塵,這外境不執著。一個是從「能」邊說的,一個是從「所」邊說的。
『捨所見念著之境』,對於這些境界不要去念它,不要去執著,也就是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境界現前,清清楚楚,有沒有受用?有受用。境界走了之後,乾乾淨淨,像一面鏡子一樣,決不染一塵,這是對的,心不能染著。染著,說得通俗一點,就是牽掛,心裡還老牽掛著,這個不得了!有些人說,要是不牽掛,這個人好像絕情寡義。實在講,這是他錯誤了。要知道,沒有牽掛心,你的心是光明的,境界照了,反而真正關心得到,無論他在哪個地方,你照得清清楚楚;你這一牽掛,心就迷了,想照顧的時候,能力喪失了。佛菩薩對於一切眾生沒有牽掛,我們一切眾生起心動念他都知道。如果佛菩薩也像我們一牽掛,那什麼都不知道了,擺在他面前的事情他都迷惑顛倒,心不清淨!
這樁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你能夠不牽掛嗎?為什麼放不下?實在講就是咱們用這迷惑顛倒的方式,從無量劫以來用到今天用成習慣,捨也捨不掉,明明曉得這是不對的、是錯的,想把它改過來,改不掉!習氣就起現行,這怎麼辦?我們這個法門好,這法門叫第一方便,還用牽掛,不要牽掛別的,牽掛阿彌陀佛,牽掛《無量壽經》。把你的習氣轉一轉,換一個方向、目標,你這樣牽掛,依舊用牽掛,給諸位說,這叫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如果一下覺悟了,我這個也不牽掛了,那好,你生實報莊嚴土。所以牽掛還能往生,這個好,這個難得!這是八萬四千法門其他法門裡頭沒有的,唯獨淨土法門有,所以淨土法門人人能修得成功就是這個道理。但是,你要把牽掛的方向目標換一換才行;你要不換的話,一面牽腸掛肚世間法、牽掛其他法門,一方面念佛求往生,這是做不到的,這一生不能成功,前面講還同懈怠,你得不到結果。所以真的要轉,不轉不可以!要時時刻刻警惕。聽經就是警惕,提醒你,三天不提醒,忘掉了,老毛病又犯了,要時時刻刻提醒。
演【既以除諸見煩惱,則名捨所見境捨所念著境時。然捨,乃對取而言,取既虛偽,捨豈得真。並捨亦捨,弗令追憶故。】
弗是不,就是不要再回憶,這才是真正的捨。如果還追憶,這個很麻煩,追憶是悔,悔也是煩惱,你過去的事情,你每想一次,阿賴耶識裡又增加一次印象。印象加一次,你的業力就又加深一層,臨命終時業力強大,隨著業力牽引,投胎去了,去輪迴。所以佛教給我們,過去的事情統統是虛妄的,不要去追悔,不要去追憶,未來的事情還沒來,不要去想它,過去事情已經過去了,也不要去想它,你的心就清淨了。清淨心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清淨心是真心。這樣念佛才是一念相應,念念相應,未來自有福德因緣,不必多慮。如果要想到將來怎麼辦?你想是沒有用處的,那叫打妄想,妄想豈能解決問題?用什麼方法解決問題?現前修德,修善積德,你將來自然有好果報。現在不修善不積德,想將來怎樣怎樣,全是妄想,將來的事情能跟你預料當中一樣嗎?能跟你想像的一樣嗎?不可能的事,誰都沒有法子預料,世間再聰明的人都無法預料。
從前有學問的人還能預料到將來,現在有學問的人也沒有辦法預料將來。從前人憑什麼能預料?憑社會的秩序有一個常規,大家都能遵守,所以「雖百世可知也」。中國在漢朝以後,國家所推行的是孔孟的教育,以孔孟的教訓做為我們全國的老百姓,上從帝王,下至庶民,我們思想見解行為的一個準則。雖然是有出入,總不太離譜,所以雖百世可知也。大家都遵守這個常規。現在,孔家店打倒,佛法也不要了,把聖人的教誨全部丟棄了,有學問的人也不知道明天事,也預料不到,為什麼?沒有準則可以做預料的依憑,沒有法子預測!這就是天下大亂。我們今天社會上講「這社會秩序脫序」,這個脫序只是看到表層的一點點;深入一看,序沒有了,還脫什麼?脫序,有序才脫,沒有了,還脫什麼?
像過去,有很多人來問我,老人過世了,我們用什麼樣的禮節?喪禮,祭禮,現在沒有禮了,你愛怎麼做就怎麼做。沒有禮了,你怎能說它合禮不合禮?合禮不合禮是有禮才能夠講,這個合禮、這個不合禮。現在禮沒有了,合與不合都說不上。所以在台灣有一些同胞,老人過世還是披麻戴孝,那是清朝的禮節,有些人穿黑長衫,那是外國基督教的禮節。中國有沒有禮節?沒有了。說個老實話,清朝亡了之後,中國的禮儀就忘了。實在講民國年間最大遺憾的一樁事情,就是沒有能制禮作樂。在中國歷史上,你去看《二十五史》,任何一個朝代,政權建立之後,統一國家之後,五年之內決定把禮樂都做出來,使整個社會恢復正常的秩序,這是全國人,任何一個人無分貴賤都必須遵守的。
古德制禮作樂,他依什麼根據?跟佛法講的非常接近,依性德。換句話說,禮樂都是發揚性德的。這個工作從孔老夫子開始。孔老夫子對中國最偉大的貢獻就是刪詩書,孔老夫子不在位,當然不能制禮作樂。制禮作樂是要在位的,制禮作樂是周公,這是很了不起的。周公是大聖人,一個是在位的聖人,一個是不在位的聖人。但是,孔老夫子以不在位的身分,對於禮樂的傳播、禮樂的教學做出最大的貢獻,周公製作,他來推廣,他來流通。尤其是他周遊列國,處處講學,這個影響不止於一國,因為那個時候國家沒統一,他的教學非常廣泛。實在講,周公的制度普遍到全國,得力於孔子大力的宣揚。孔老夫子,他真正的大德就是在宣揚聖教。聖教不能普遍宣揚,不能普遍利益眾生,再好,得利益的只有幾個人,只有很小一個範圍地區,不能普及到一切眾生。
釋迦牟尼佛之所以偉大,他老人家在生也是沒有休息的時候。在整個印度,印度幅員相當大,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釋迦牟尼佛北面自喜馬拉雅山,南面一直到錫蘭,印度有名的城市,佛統統在那邊講過經,真是普遍教化。佛滅度之後,再由他的弟子們把佛法傳播到全世界,這是真實的功德。這都是我們應當要知道的,應當要效法的。我們今天得到佛法的利益,要用什麼樣的方法,使這個利益與一切眾生共享。
鈔【六定者,發諸禪定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故。】
這個修行,不管是正法還是邪法,是佛道還是外道,都會得定。『定』是專心,世出世間法統統有禪定,既得定,確實都會開智慧。世間禪定,生的是世間的智慧;出世間禪定,生的是出世間的智慧。定,世出世間法統統重視,你把能見所見捨掉,心清淨了,很容易得定,定境會現前。
演【既捨所見之境,則能發諸禪定。】
諸是諸多,禪定種類很多。
演【然禪悅資神,能生愛著。】
「資」是資養,「神」是精神。有禪定功夫的人,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精神飽滿,禪悅為食!所以對身體滋養滋補,什麼最補?禪定最補。世間什麼樣的補品都比不上禪定,清淨心。清淨心,不但保證你百病不生,你精神飽滿、青春永駐、長生不老,你看多好!但是人一有了這個境界,貪愛,一貪著禪定,這個錯了,為什麼?貪著禪定,定不能發揮,定的功夫不能再往上進展。所以佛特別提醒我們,決定不能貪著。
演【故須覺了禪定虛偽。以定,對動而有,動既是妄,定豈是真,勿生耽樂故。】
禪定是真樂!那個受用、那個樂,絕對不是我們世間任何享受的快樂能比的。但是這個樂還不是真的,為什麼?沒見性!多少修行人得到這個境界就執著在這個地方,所以功夫不能進展,還是變成懈怠墮落,所以要捨。《楞嚴》「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講「六結三空」,動、靜、根、覺、空、滅,定是第二個。六層樓才上第二層,他就很滿意,就貪著了。六結解開才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地位,叫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真正不容易!在念佛法門,這六結統統解開了,才是理一心不亂。從定開始,定、根、覺、空、滅,滅沒有破的時候,都叫做事一心不亂;如果勉強講,定就是靜,靜是屬於功夫成片。修其他的法門,這個境界沒有用處的,出不了三界。
縱然是四禪八定到非想非非想天,這叫世間禪定,不能突破,很難成就。定功,人家功夫深,可以盤腿在那裡一坐坐上二個星期、三個星期不出定,甚至坐上二、三個月,功夫更深的坐上二、三年可以不出定。有什麼用?出不了三界。如果是修淨土法門的人,有這樣的功夫是決定往生。這個法門殊勝,這個法門得定的話就是功夫成片。你能把一切動態捨掉,心得到清淨了。所以叫你不要執著,不執著,你的境界可以不斷往上提升,一定要提升到六結全部解開。「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楞嚴經》上的話,寂滅現前,這是什麼定?這是性定出現,那是真的;生滅沒有滅之前,你的定不出阿賴耶識、第六意識的範圍,這個不是真的。
這就是此地所講的,「動既是妄,定豈是真」,定不是真的,當然它這個定包括《楞嚴經》裡面講的六個結,靜根覺空滅,一個定就包括了,《楞嚴》上說得詳細,說了五個字,這就是定的功夫淺深,但是統統是在意識心裡頭,不是本性,所以它不是真的。到生滅一滅,寂滅現前的時候,這是性定,那是真的,體是真如,體是自性;它這個體是八識,體是第六意識,所以這個不是真的。這些實在講相當細微,這也就是前面講的標準,與真性相應的,體是真性,性德,這是真的;體非性德,統統是虛妄的。虛妄的,當然要捨,當然不能夠執著。
鈔【七念者,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
『念』的意思就是定慧等持,定跟慧要平等。這不平等有什麼毛病?
鈔【若心沈沒,當念用擇進喜三支,察而起之。】
『沈沒』就是我們現在講昏沈,精神提不起來,想用功可是打瞌睡。在佛七當中最容易看得出來,一止靜,很多人睡著了,甚至打呼,那就是昏沈。我們功夫往往不能得力是兩大毛病:一個就是妄念很多;一個就是沒有妄念,他睡著了。經行,一面走一面打瞌睡,甚至拜佛的時候他也打瞌睡,這一拜拜下去,好半天都起不來,他睡在那個地方,睡著了,睡了一下他醒過來才爬起來。昏沈,這是病。你就用『擇法』,選擇另外一個方法,譬如坐在那裡昏沈,我起來拜佛,或者我起來經行,經行走得慢還不行,要快走。『進』是進而不退,『喜』是法喜充滿,因為一有法喜,精神就來了,沒有法喜,不可能有精神。用這三種方法能把昏沈打掉,這是教給我們用方法。所以擇法,法很多,哪一個方法對治我們現前這個毛病,馬上就採取。
因此修行,大眾在一塊共修,要用共同的儀規很困難,為什麼?每一個人,尤其是我們佛門的共修,年齡不一樣,身體狀況不一樣,拜佛,年輕的、體力好的,他就喜歡拜得快,多拜,年歲大的沒有辦法跟,年歲大的拜一拜要拜半天,怎麼能跟得上?所以我們才想了一個方法,雖然在一塊共修,個人修個人的,這個就很自在。拜佛不要敲引罄,個人拜個人的,你喜歡拜得快的,你就拜快,你喜歡拜得慢,你就拜慢,不必大家一起。一起按引罄來拜的時候,拜快的嫌太慢,拜慢的嫌太快,心裡就起煩惱。所以我們在國外提倡念佛,只提倡同用一種聲調來念佛,經行走的快慢,止靜時間長短,拜佛的快慢,個人隨意,我們一概不用法器。所以每一個人都歡喜,沒有約束了。
原來以為我這個方法是自己想出來的,以後看古人書,淨宗第十祖行策大師就是這個做法,行策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人。這種方法非常適合我們現代人來修學,現代人工作繁忙,真正修行的人時間都不長,如果有很多儀規、很多約束,我們感覺實在很不方便。所以法門要考慮到現實環境的因素,應該用什麼方法能叫我們身心自在,真正得到法喜,這就是我們選擇的依據。
鈔【若心浮動。】
『浮動』就是妄念太多,不念佛沒妄念,愈念妄念愈多,這也是麻煩事情。
鈔【當念用除捨定三支,攝而伏之,念念調和,使中適故。】
慧多了,定少了。慧多了就是妄念,分別是慧,不分別就是定。定跟慧要拉平,他的功夫就很上軌道,哪一邊偏都不行。慧多過定就是打妄想,妄想很多;定超過慧就打瞌睡,就精神提不起來,這是最常見的兩種毛病。很多同學們都有,都有不要怕,自古以來,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弟子也是如此。問題就是我們自己要會調心,譬如在昏沈的時候,經行拜佛是方法,還有一種大聲念佛是方法。妄念多的時候,必須要用定的功夫,或者念佛,我們通常講「追頂念佛」,可以把佛號的速度加快,一句接一句,使妄念不容易起來,這都是方法。種種方法,自己都可以試驗一下,哪一種方法有效,就運用哪一個方法。所以「念」是調整我們修學功夫的,所採取的方法就是前面七種,前面七種,你用一種行,用二種也行,用三種也行;兩種同時用也行,三種同時用都可以。佛是提供原則給你做參考,使我們在用功的時候不至於昏沈、不至於掉舉。我們今天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