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九八集) 2020/4/3 台灣 檔名:WD20-037-0498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要》,〈微子篇〉第七章。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隨孔子行」,子路隨著孔子行走,「而落於後」,就是他沒跟上孔子。在路上遇見一個老人「以杖荷蓧」。荷蓧,蓧是一種竹子做的農具。丈人就是老人,一個老人以杖背著蓧,就是竹子做的一個農具。『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子路跟孔子一起走,但是沒有跟上孔子,他落後了,沒有跟到,就遇到這麼一個老人,問這個老人,說子見夫子乎?「子路問老人:你老見到我的夫子嗎?」古時候夫子就是老師,您有看見我的老師嗎?
『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老人答復子路,大意是:我是農人,手足要勤勞」,手腳都要勤勞,「五穀要分植」,就是要種五穀。我專心在種植五穀,「無暇注意其他事情」,我都是在農地裡面耕種,沒有時間注意其他事情,「不知誰是你的夫子」,不知道哪一個是你的老師。「老人說罷」,說完了,「就植其杖而耘除田裡的草」。老人說完了,他就繼續,耘就是耕耘的耘,耘除就是除掉田裡那些雜草。
『子路拱而立』,「子路就拱手恭敬而立」,就站在那裡。『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因為子路跟孔子走,他沒有跟上孔子,落後了,孔子不曉得走到哪裡了。到這個地方大概快晚上了,「老人留子路在家住宿」,住一個晚上,招待他,「殺雞作黍飯招待子路,又叫他兩個兒子來見子路」。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在這個老人家住一個晚上,「第二天,子路辭行,尋到了孔子」,找到他的老師,就向孔子「稟告遇見丈人的經過,孔子說:他是隱士。就叫子路返見丈人,至則丈人已外出」。但是當子路返回去,再去找這個老人,老人已經外出不在家了。
「子路曰至已知之矣一段,皇侃疏意」,皇侃注疏的意思,「這是孔子使子路告訴丈人的一段話」,就是告訴這個老人的一段話。「丈人既不在家」,老人既然不在家,外出了,「子路便告訴丈人的兒子」,請他的兒子轉告給這個丈人。這一段話,就是孔子交代子路去轉告丈人,但是子路返回去,丈人(這個老人)外出了,就把孔子交代他對丈人講的這段話告訴丈人的兒子,請他轉告給丈人。下面就是子路講的話。
『不仕無義。』「仕,就是替國家做事。仕則有君臣之倫,讀書人隱居不仕,便是廢棄君臣之義。」這個仕,一個人字旁加一個士農工商的士,就是替國家做事。仕則有君臣之倫,仕就是有君臣這樣的一個倫理。仕就是讀書人,古時候讀聖賢書。讀書人隱居不仕,就是讀書人隱居起來,不替國家做事,便是廢棄君臣之義,這叫不仕無義,君臣之義就廢棄了。
『長幼之節,不可廢也』,「長幼的禮節不可廢棄。例如使二子出來與客相見,此即長幼之禮。」丈人使他兩個兒子出來與客人相見,這就是長幼的禮儀。所以長幼的禮節也不可以廢棄,『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既知長幼的禮節不可廢,而君臣之義又怎麼可以廢棄呢?」意思就這樣,就是老人既然知道叫他兒子出來見客人,這是長幼的禮節,不可廢棄,但是你不出來替國家辦事就廢棄君臣之義了。長幼之節不可廢,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君臣之義又怎麼可以廢棄?
『欲潔其身,而亂大倫。』「不仕於濁世,欲自潔其身,卻亂了君臣大倫。」就是不出仕,不出來替國家做事,就在濁世(就是亂世)保住自己,自潔其身。在這個濁世,他不願意出來替國家辦事,不願意出來做官,但是這樣卻亂了君臣大倫。所以「不仕則無君臣之義,是為亂倫」,亂就是廢棄的意思。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君子之出仕,是為行其君臣之義。道之不行,君子早已知道了。」
「孔子使子路告訴丈人的一段話,是總結此章的要義」,總結這一章經的主要意義。「這一段話基於五倫的道理,說明一個讀書人不能止於潔身自好,而須藉仕以造福人群為職志。」不能只有潔身自好,自己不出來為社會人群造福,以服務社會為職責,這章書的大意就是這樣。所以一個讀書人,應該要為社會人群來造福,不能夠潔身自好。
好,這章書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