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三六集)  2019/4/7  香港  檔名:WD20-037-0136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雍也篇」第四章。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原思,他姓原,名憲(憲法的憲),字子思,所以又叫原憲,這裡講原思是講他的字。「少孔子三十六歲。」《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裡面有說到,原思這個人「清淨守節,貧而樂道。孔子為魯司寇,原憲嘗為孔子宰」,宰就是在孔子這個地方當他的家臣,當總管。「卒後,原憲退隱,居于衛。」孔子死了之後,他就退隱了,居住在衛國。原憲當孔子的家臣,孔子給他的薪水是九百單位的粟,「粟九百」。這個單位當時是用什麼計量的不是很清楚,可能是九百斗,或者是還有其他的計量單位。就是粟九百他覺得太多了,給他太多了,也就是孔子給他的薪水他覺得太多,用不完,他就推辭不接受,就跟孔子講他用不了那麼多,他不要全部拿。孔子就說,你就不要推辭了,該給你的你還是要接受,多出來的糧食你自己吃不完,你可以去接濟親朋好友、鄰里鄉黨,你的鄰居、親戚朋友這當中有比較貧困的人,你可以去幫助他們。所以孔子叫他,你就不用辭了,還是要接受的。「應得的俸祿,自以為太多而想丟到大海,也無不可。不管多與少,都是應得的數。」雪廬老人這章書講解很少,把這章書的意思也都說明了。

  這裡再簡單的把原憲他個人的故事講一講,跟大家分享。孔子在五十二到五十六歲,在魯國當官四年。他當魯司寇,司寇就類似我們現代的警察局長,在大陸大概等於現在的公安局長。那個時候他是大夫,可以有家臣,家臣就是家裡可以請人來給他辦事,也就是這裡說的宰,宰相、主宰這個宰,宰就是古代的官名。原思他雖然沒有列名孔門四科十哲,沒有列在裡面,從這裡的記載看來,顯然德行很高,但是欲望很低,只要求能溫飽的最低工資就可以了,他不貪。和上章冉求的大方放糧給學弟,應該夠得上是一個剛者。無欲則剛,這是在跟冉求比,可以說他是一個剛的人,這個剛不是說很勇猛,這我們在上一篇「公冶長篇」第十一也學過。

  這裡提到粟九百,沒有提到計量單位。《史記.孔子世家第二十一》提到,孔子在衛國的薪水是粟六萬,如果跟孔子給原思的米糧單位是一樣,那孔子的薪水是原憲六十七倍左右,原憲的薪水(就是原思的薪水)只是孔子的百分之一點五。從現在觀點來看,貧富差距很大。

  原思在《論語》中出現另外一次就是「憲問」,在《論語.憲問第一》,他請教孔子什麼是恥,就是羞恥的恥嗎?孔子告訴他,邦國有道的時候自己盡過力,這樣拿人民納的糧當薪水是合理的;邦國無道,自己又無能加以改善,這個時候還拿人民納的糧(現在叫納稅)當薪水,這就是無恥的事情。這就是邦有道,自己盡力來做一個公務員,這樣拿人民納稅的薪水是合理的;如果邦國無道,自己又沒有能力去改善,這個時候當官還拿人民納的稅糧當薪水,這就是無恥的事情。他接著又問,好勝、自誇、愛埋怨、多欲求,沒有這幾種毛病的人是不是就可以算是仁人?孔子回答說,這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德行,可是算不算得上是仁我就不敢說了。他大概自己偷偷想過,自己是盡忠職守,所以拿人民的糧食是無愧於心;進一步想問問,自己是「克、伐、怨、欲不行焉」的人,看看老師怎麼對我評價?沒想到老師只說是難能可貴,並不輕許為仁。孔子只給他講,你這個是很難能、很難得,難能可貴,但沒有輕易說你這樣就算是仁了,因而對自己的發問感到羞恥,自己也感到羞恥。所以仁也不簡單,道德仁義,這個仁也不容易達到。

  原憲(原思)就是孔門知恥第一人,孔子死後,他大概眼見邦無道,這國家無道,國君、整個政府無道,亂了,自己又幫不上忙、幫不到,就隱居起來。結果,完全忘掉自己問過孔子富而無驕的子貢,子貢我們在前面學習過,子貢問孔子:富而無驕,就是說一個人很有財富,但是他沒有驕傲的心,那怎麼樣?這個我們前面學習過。子貢為了炫燿他的財富,穿著高檔,車馬開道,就像現在開那個進口高級車,穿著很高檔的衣服,我們現在的話叫名牌,穿得很好,駕著很好的馬車來開道,他就特別到原思他所居住的窮巷來拜訪。原憲穿著破爛衣服出來相見,讓子貢大吃一驚,以為學弟生病了,怎麼這副模樣?這位知恥的學弟就諷刺這位在孔子死後廬墓六年的學長說(子貢在孔子死了之後他守墓,守在墓旁邊守了六年,子貢也不簡單),原思就跟子貢講,我記得老師以前說過,沒錢叫做貧,學了道而不去實踐才叫做病;我是貧,不是病。這一說,子貢就學到了知恥。

  這個故事也很值得我們提醒,學了不去實踐叫病,沒有錢叫做貧。所以他回答子貢,他是貧,不是病,他沒病,老師教的他都有去做,只是他沒錢。許多人碰到薪水都希望多多益善,極力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誰會跟錢過不去呢?孔門當中有人就會,像這裡原思(就是原憲),他就是這樣的。一般人不會這樣,哪一個人不想多點薪水、多得到一些?但是這個想多得到也是一種貪,我們佛法叫貪。所以不僅孔門弟子會要求自我利益的最小化,孔子在《禮運大同篇》中,甚至要超越自我利益最大化,進而追求人類共同利益的最大化,這是多麼大的氣概和氣度,信仰資本主義的人不會懂的。這個也都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所以貧沒關係,病這個問題比較嚴重。

  好,這一章它的宗旨,就是你應該得到的薪水還是要拿,不能說我用不了那麼多就不要了,孔子說用不了,你剩下可以幫助別人。所以在台灣新聞報導,還有一些領導人說他的薪水他不要,那大概沒有讀到《論語》這一章書,如果他讀到這一章,應該也是會去領取他應得的薪水,他應該得到的。那你自己用不到,你家裡經濟很好,你可以去做好事,這一章書孔子的意思就是這樣的。所以你就不用辭了,可以給你的鄰里鄉黨,比較窮苦的人你可以幫助他們,這一條值得我們來學習。有的人他不要,的確我們也遇到過。所以要學《論語》,我們學了才會學得中道。

  好,這一章書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