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開敷夜神章 (第二十四集) 1986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12-004-0024
請掀開經本八百零九面,第三行,我們將經文念幾句對對地方:
【不揀方處。不擇族類。不選形貌。隨有來至。如其所欲。隨其方處。隨其國邑。如彼所求。如彼愛樂。】
從這個地方看起。這是廣行大施裡面的最後一段,說明菩薩布施不但心平等,在事相上也是普遍平等的。像這些地方,在我們修學來說,都非常非常的重要。我們自己無論修學哪個法門,總是感到很難成就。原因在什麼地方?障礙太多。障礙究竟在哪裡,自己也不曉得,曉得了就會把障礙除掉,正是因為不曉得。佛在經典裡面是時時處處提醒我們,而我們往往看經都是粗心大意就看過去了,佛怎麼樣提也沒有叫我們覺悟,沒有叫我們醒悟過來,我們的困難就在這個地方。此地要注意的就是應當要學菩薩。這個地方的菩薩,這是第七地,七地菩薩的身分,如果說就別教、通教來說,那都是佛。別教的佛跟圓教比,只等於圓教第二行位的菩薩,何況是七地?這些人都是諸佛菩薩,我們要學的。我們今天就是要揀方所、要揀族類,我們有分別心、有執著心,所以這個心與境接觸的時候就生煩惱,這是我們很大很大的障礙。
我們要修什麼?自己就要曉得。所以我們講席當中是常常提醒同修們,修行的總綱領就是三皈依。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說得非常的透徹。通常講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咱一提到佛就會想到佛像,講到法就會想到經典,講到僧就會想到出家人,結果全想錯了,都叫打妄想。六祖給我們說得好,他這個三皈,他不講佛法僧,他講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就是怕你聽到這個名詞打妄想,結果你皈依,皈依到邪路去了,沒有皈依到正路。覺是自性覺,覺就是佛,佛就是覺,所以叫你覺而不迷,這就是皈依覺,這就是修行。我們在境界裡面起心動念就是不覺,有幾個人知道?幾個人覺悟?無論什麼境界裡頭,眼所見,耳所聞,乃至於意所知,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諸佛菩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覺,這叫正,這叫淨。所以菩薩在此地教給我們『不揀』、『不擇』、『不選』,這是覺。如果在這裡面有揀、有選擇,那他還是凡夫,跟我們沒什麼兩樣。這是我們應當要覺悟的,應當要學習的,心裡頭確實不能生這個心。
如果發現別人走錯了路,我們是佛弟子,我們應當有慈悲心,點醒他的過失,希望他能夠改正,這個是慈悲。同時,自古以來真正覺悟的有幾個人?不覺的佔大多數。對於不覺的人,我們要幫助他,不要叫他墮三途;換句話說,有揀、有擇、有選,就好像教幼稚園、教小學,他不懂事。所以初學一定要擇善固執,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要擇善固執,於自己修學、幫助別人也是如此。佛法是從執著然後到不執著,它是有階梯的、有階段的,如果一下手就要學好看,學大菩薩不分別、不執著,給諸位說沒有一個不墮阿鼻地獄。我們今天是看到這個境界,曉得這個理論,曉得這個理論有什麼好處?要把自己的境界不斷向上提升。知道什麼?我到三樓了,上頭還有四樓,還有五樓,我還會上去。如果不知道這個理論,以為這就到頂頭了,到了這個境界,他就不會再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那就很可惜,所謂是得少為足,這是個錯誤的。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這樣的境界,自己努力要學習。但是決定不能捨棄佛法的大根大本,那就是戒律,決定不能捨棄。孔老夫子也說,他老人家到七十歲,「從心所欲,不逾矩」。隨心所欲就是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得大自在,就跟菩薩在此地一樣,可是自己言行舉動絕對不違背規矩,自然都合乎戒律,妙極了。初學的人,戒經上講的,不可以看歌舞,不可以坐高廣大床,這都是犯戒的。到那個時候,天天看歌舞、天天坐高廣大床,也決定不犯戒律,為什麼?在那個裡面真正得到、成就了覺正淨。所以《華嚴》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但是,要想一想我們自己現前的境界有沒有得到這個境界?這一點要認真的反省。自己以為我到這個境界,聽到人家說兩句不高興的還要生氣,這是凡夫,不夠資格,你還得乖乖的學戒律。恭維你幾句,好開心,歡喜得不得了,風稍稍一吹就動了,你的程度還是念幼稚園一年級,小小班,沒功夫。所以這個大經可以讀,不能學,老修行的人,有這個功夫的人,可以逐漸逐漸向上提升。
但是在此地,我們講到布施,要用平等心。雖用平等心,現在這個社會不對了,有很多是欺騙的,所以我們今天布施,聽到有那麼個消息,要派人先去調查一下,到底他是真的還是假的,否則的話就被騙了。甚至於我還聽說有騙子冒充出家人,也剃了頭,穿上海青搭上衣,拿了錫杖、缽,到處去化緣,在街上化緣,聽說化了半年,從南到北化了半年,他化了二、三百萬,比做什麼生意都好。結果被發現了,假和尚,不是真的,被拆穿了。你想想看,世風日下,我們今天不能不選擇、不能不分別。所以要小心謹慎,要用智慧,不要用感情,要度眾生,不要被眾生欺騙了。這是這年頭不對了,比不上佛那個時代,那個時代的人心地純厚,不會造這些罪業的,現在這個年頭不對了。
學佛總是記住要修覺正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要理智,不要動感情,這才接近於佛道。理性是覺正淨,感情是迷邪染,這是我們一定要記住的。前面這幾句都好懂,『如其所欲』,他希望得到什麼,菩薩就能夠施捨給他,也不管他是哪裡來的,不分種族、不分階級、不分男女老少。底下幾句話我們要記住:
【以大慈心平等無礙。以大捨光照明一切。應眾生心令無所乏。】
這幾句話是特別的重要。所以一定要以慈悲心,要以平等心,這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修學的,慈悲、平等是我們本來有的,這是性德。可是現在我們迷了,迷了之後,本性的良德良能喪失、失掉了,學佛無非就是恢復性德而已,佛法非常的平實。所以佛,剛才說過,就是覺而不迷,法就是一切法,我們在一切法裡面覺而不迷就叫做佛法。所以佛法很平實,修行人就是修自己的平等心、修自己的慈悲心。『以大捨光』,這是講布施,「捨」是事,「光」是理、是慧,就是布施與智慧連在一起,以大智慧做基礎來行大布施,這叫捨光。『照明一切』,可見得菩薩不迷,菩薩不邪、不染。『應眾生心令無所乏』,這句是總說,眾生有求,佛就有應,有求必應。好了,我們現在這裡供的有觀世音菩薩,後面有阿彌陀佛,你跟他求,你看他應不應?他準不應。怎麼才應?你曉得佛是自性覺,你明白這個道理,你自性覺了你有求就必應。可見得向誰求?向自性覺求,向自性正求,向自性清淨求,不是向外求,佛像供養在這個地方不過是提醒我們而已。
佛代表的就是自性覺,見到佛我就要覺而不迷。菩薩,兩邊兩位菩薩,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誰大慈大悲?自己大慈大悲。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不是他的智慧,看到他,要啟發自性的智慧。這叫禮敬三寶,這叫向三寶求。可見三寶是自性三寶,不是外頭的三寶。所以你要是在外頭的三寶去求,你永遠求不到,有求不應;如果你從自性三寶求,有求必應。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佛法裡面根本就沒有迷信。說到佛法,我再告訴諸位同學,全世界的佛法,以中國的佛法最純、最正。為什麼?全不離自性覺正淨。西藏的佛法沒有這麼純正,它帶著有古印度的婆羅門宗教的色彩在裡頭,換句話說,它裡面摻雜著有這些天神,摻雜著有宗教,不這麼純正。中國大部分地區佛法完全真正是內學,求自性覺正淨,絕對沒有向外的。但是密宗裡頭有很多向外的,與這些天神他們有往來打交道,所以不純。
佛法愈是講到最上層,愈是純精到極處,只有在低級裡面才摻雜這些鬼神、這些宗教的思想在裡頭。實在講,高級的佛法完全不是宗教,是講心性之學,整個宇宙森羅萬象是心性變現之物。《華嚴》上說得好,「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性這三個字就是現在哲學裡面所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法界就是宇宙萬有,性就是本體。本體是什麼?本體是自性,是自己的真心。所以才給你說明這個事實真相,「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識之外,沒有一法。所以一定要悟,決定不能迷。悟的心是清淨的,當我們心不清淨,心裡面起了波浪,這個時候要覺悟,這是我一念迷起來了。不要以為自己我知道的東西很多很多,我知道的東西很正確很正確,給諸位說,全是妄想。為什麼?《楞嚴》上說得很好,「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那是什麼東西?那是無明。真正的智慧是不起心、不動念,真智慧。
般若無知,真正的智慧是無分別智,你能在一切法裡面離一切分別執著妄想,你本能的智慧就現前,這叫般若智慧,這是照見。起心動念的時候,這不是真智慧。求真智慧不是一個容易事情,為什麼?用意識心來追求智慧永遠是世智辯聰,這都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為什麼?在現前這個時代,《楞嚴》上說得非常之好,「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哪個人是邪師?凡是他思想從心意識裡面生的,在佛法裡面講都是邪師,他沒有真智慧。可是今天這些人在世間上講,那真是絕頂的聰明智慧,世智辯聰。他們來批評佛法,來批評祖師大德,把佛法、把祖師大德批評得一文不值,到最後只有他第一,大家都跟他去學去了,這就上大當了。跟他學,學什麼?學六道生死輪迴,去搞這個去了,永遠沒有辦法出離三界。所以真正的佛弟子心要清淨,要有堅定的信心,決定不動搖。求什麼?二六時中只求心地清淨。這個清淨好懂。心清淨了,哪有不覺的道理?不管在什麼境界裡頭,就是修一個清淨心。
用什麼方法修?方法很多,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統統都是修清淨心的。我過去在講席當中也告訴諸位過,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可以歸納為三個總門,三個總法門,這個總法門就是覺正淨。以我們中國這個宗派上來分,中國的禪宗,它從覺門入,所以它講求的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它是從覺門入;教下,像華嚴、天台、三論、唯識,它是從正門入,正知正見,它從正門入;念佛法門是從淨門入,清淨心,它修這個,它從這個門入。這三個門,無論從哪個門入,一個得到了,全都得到了。所以這三個門,實在講,從淨是比較容易、簡單。從這個門入,我們這個念頭才一起,馬上就換成阿彌陀佛,給諸位說消業障,決定不造業。無論這個念頭是善念還是惡念,是正念還是邪念,正邪是相對的,正邪之正不是真正的正,還是個邪念,只要念頭起來,立刻換成阿彌陀佛,念佛要這種念法才有受用。否則的話,一天就是念上十萬聲佛號,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還是喜怒哀樂,還起煩惱,這佛號念了沒有用處。為什麼?壓不住煩惱,佛號念得不能叫你心清淨,雖然念佛,清淨心沒得到。所以要曉得佛號怎麼個念法,才叫做真正的修行。修行就是修個覺正淨而已。
這個幾句話都提起我們的總綱領。「應眾生心令無所乏」,剛才講了,這句是總說,這句是總綱領,總綱領就是覺正淨,這是眾生所缺少的、所沒有的。底下講:
【求飲食者施與飲食。求衣服者施與衣服。】
這是從生活方面來說。我們上次也說過,台灣在今天豐衣足食,可是在佛法裡面,『飲食』、『衣服』不是這麼說的,佛法講的是精神上的生活,物質上是沒有缺乏,精神上缺乏得太多了。「飲食」是養我們身命的,佛法裡面告訴我們「禪悅為食」,我們有沒有禪悅?沒有,我們沒有得到飲食,我們飲食太缺乏了。什麼是禪?六祖說得好,「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叫禪。禪裡面自然生出的法喜,那叫禪悅,這種歡喜是從內心裡面生出來的,法喜充滿,這是佛法裡面講的飲食。「衣服」是忍辱,衣服是遮羞的,比作忍辱衣。我們想想,我們什麼事情能忍得過?世間小小的風一吹我們都受不了,我們談什麼?沒有忍辱決定不能得禪定,決定不能得一心,忍是禪定的前方便,就是預備的功夫,是一心的前方便。我們念佛想念到一心不亂要能忍,不能忍,自己得不到一心,得不到一心對自己的損失太大太大了。我們實在講,無量劫以來今天遇到這個法門,遇到一個了生死出三界永脫輪迴的一個法門,如果要不好好的修,輕易的放過去,這個損失太大太大了。可是要想真正成就,世出世間法都要能忍。不但講世間法能忍,要知足常樂,生活能過得去就好,沒有一念奢求。對於出世間法也要忍,忍什麼?你能放得下,能真正把它捨掉,一門深入,才有救。
光景在我看不長,不要以為這個世界很太平,我們都能過著太平的生活,不見得。美蘇現在雖然力量是均衡相等在那裡,可是拼命都在那裡發展尖端的科學武器。搞這個東西幹什麼?就是毀滅世界的。所以其他的法門好,真好,我們現在是時間不夠了,你能夠在十年、八年修成功嗎?十年、八年修不成功,萬一核子戰爭爆發了,你怎麼辦?你還得生死輪迴,麻煩在這個地方。再看看整個世界,諸位,現在台灣很富裕,觀光也開放了,我是希望同修們常常到國外去走走、去看看,百聞不如一見,你去仔細看看,這個世界是太平的相還是個亂相?我走過很多地方,我所看的絕對不是好預兆。
如果再把中國的古書去念一念、對一對,這是大災難來臨之前的預兆,很不好。人心壞了,人心亂了,沒有法子收拾,真正是加速度的走上滅亡的道路。諸位要冷靜去觀察,多念念中國的古書,念念《四書》,念念《左傳》,再多看一點中國的歷史,你看看每個朝代興亡那些現象,興有興的相,亡有亡的預兆,然後你再看看這個世界人心,再看看這個世界眾生所作所為,你就曉得將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局面。不要去算命,不要去卜卦,用不著搞那一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後才覺悟我們的時間不夠用,來不及了。來不及,那只有走什麼?走最簡單的路,最容易的路,最穩當的路,最靠得住的路,咱們要選這個路來走。古來大德教給我們,這條道路就是念佛法門,除這個法門之外沒救,我們現在是救命要緊,念佛要懂理論、要懂方法。所以念佛是求具足的飲食,法喜充滿;念佛要修忍辱波羅蜜,這是衣服。
【求香華者施與香華。】
『香』表信,信香,清淨信心。『華』表因地的修行,修因,先開花,後結果,「華」代表修行。通途的法門這個花是代表六波羅蜜,在《華嚴經》代表十波羅蜜。在淨土法門裡面,這個花就是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句句聲聲都具足三學、三慧、三資糧。所以佛號的功德不可思議,這樣念佛才有感應,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這個感應很顯著,愈念心愈清淨,愈念心愈歡喜,這個就是受用,真是叫離苦得樂,破迷開悟。假如我念佛,我心裡還是很煩,還是很憂慮,這個不如法。念佛一定要念到自己歡歡喜喜,無憂無慮,這個念佛才上軌道,功夫才得力,才有受用。
【求鬘蓋者施與鬘蓋。】
『鬘』是花鬘,『蓋』是寶蓋。花鬘在古印度是一種莊嚴具,就是把花串在一起,像花環一樣,套在脖子上,這在那時候是一種很通常的風俗,跟前面香花的花是一個意思。「蓋」是遮塵土的,跟傘不一樣,傘是遮蔭涼的,它用意不相同。所以傘通常我們在外面用,蓋在房子裡面也可以用,防止灰塵落在身上。塵是什麼?五欲六塵,要明瞭這個意思,要防這個。清涼是要心地清涼,防熱惱。熱惱是瞋恚,貪愛也是熱惱,諸位曉得,瞋恚苦,貪愛之苦過於瞋恚,這個諸位要細細去思量,都是嚴重的煩惱。這些都是斷煩惱的意思。
【如是有求幢幡瓔珞宮殿園苑象馬車乘床座被褥金銀摩尼真珠瑠璃璧玉珂貝諸珍寶物。一切庫藏。及諸眷屬采女妃嬪城邑聚落園林屋宅。皆悉如是普施眾生。】
這下面有很多都是表法的意思,在此地我就不多說了,舉出兩種,因為前面都常說過。這個地方我們能夠看到,菩薩真是祖師們常說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就是一切放下。不但身外之物他能放下,實際上連內財也能放下。放下就自在,放下就沒有憂惱。
再看底下一卷,第二十四卷,這個經文還是接著的,這一段要說菩薩發心的本事,就是「開敷一切樹華夜神」,這是七地菩薩,善財童子向他請教,問他怎麼樣修成的,到底修了多少時間,你才有這種成就。前面就敘說他過去的這一段歷史。
【時此會中有長者女。名寶光明。與六十童女。眷屬圍繞。端正殊妙。人所喜見。皮膚金色。目髮紺青。勝妙圓滿。色相具足。身出妙香。口演梵音。上妙寶衣。以為嚴飾。】
這一段很容易懂,都是描繪這位長者女與她這些同伴,有六十人,這是大福德清淨莊嚴之相。所以,莊嚴是身心清淨,這是真正的莊嚴,大眾尊敬。
【常懷慚愧。正念不亂。有大智慧。動止安詳。】
前面這兩句也很要緊,都是我們現前的毛病。『慚愧』,在百法裡面來說是善法,是善心所。「慚」要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這個人有良知,所謂是有良心,無論待人做事都憑良心,這就是慚,唯恐自己做事情對不起別人,這是一個善心所,這是從內發的,比愧要高。「愧」也是做好事,他為什麼做好事?做了壞事怕別人罵他,怕輿論的制裁,所以他必須要規規矩矩做個好人,不是他從內心要做好人,是被大眾逼著不得不做好人,這是愧,也是一個好的心所。無慚無愧這個人就沒救了,為什麼?既沒有良心,又不怕人家的指責,人家怎麼樣指責他、罵他,他不在乎,所謂臉皮厚,這種人就無惡不作。所以這個地方「常懷慚愧」,修道的人這四個字很重要,能常懷慚愧,他的道業在一生當中沒有不成就的。所以,慚愧兩個心所我們也缺乏,嚴重的缺乏,這是常常要提醒自己。
『正念不亂』,「正念」就是清淨心,一心不亂,這就是正念。不但是平常待人接物我們要一心不亂,就是念經、聽經也要一心不亂,你才真正能得受用。聽經如果隨著講經的人言語在那裡轉,怎麼轉?他講到什麼你就分別什麼,你就想什麼,這就糟了、就壞了。你每天在那裡胡思亂想已經就很可怕了,跑到講堂裡來,這個法師還幫助你胡思亂想,怕你胡思亂想得還不夠,這不是糟了嗎?所以聽經要怎麼聽?要以清淨心聽,這樣聽有悟處。如果你聽這個經,你想這個字裡面的意思,言語裡面的意思,你不會有悟處。為什麼?全落在意識裡頭,所以禪家講參禪要離心意識參。離心意識是離個什麼?第六意識分別,第七識執著,第八識落印象。離心意識就是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你看這個心多清淨。
看經也是如此,我這個經文展開,從頭看到尾,一字不漏,字字分明,都看在眼裡,我不起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這樣看經會得定、會開悟,這叫修行。如果展開經本,研究裡面意思,那就把佛經當作普通凡書來看,這就變成了佛學,而不是學佛。學佛是學覺正淨,佛學還是迷邪染。讀經如此,聽經也一樣,離心意識聽你就會開悟。講的人不高明沒有關係,聽的人高明,講者不悟,聽者開悟了。古時候都有這個例子,他會聽,所以說會講莫如會聽。要懂得這個原理原則,就是「正念不亂」,常常保持著正念,自然有大智慧;自然有威儀,就是『動止安詳』,你的言語、你的動作當然會安詳。
【具足威儀。】
『威儀』是我們今天講的風度、講的儀表。
【恭敬師長。最勝清淨。心無放逸。】
佛法是師道,師道是做人的根本,尊師重道我們才能真正得到東西。所以自己要想成就,必須要守住這一條的教誨。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這在《華嚴經》裡不知道說了多少句。一個老師教的學生很多,但是學生當中有成就的人不多,你要展開歷史來看看,古今中外可以說沒有例外的,凡是那些有成就的人,必定對老師都有最尊敬的人。所以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頭說過,「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是不是老師要你恭敬?錯了,不是老師要你恭敬,敬心是性德,是你本性裡的性德。面對著老師恭敬心生起來,性德開顯,所以就很容易領悟。對老師不恭敬,對老師瞧不起,那個學生再好,天賦再高,這個老師對他一點作用不能發生。
所以我們常常在像《高僧傳》、大陸上這些叢林山志裡面,諸位常常可以看到,有這些參學的來了,到這來參訪、來請教,往往老和尚告訴他,你的因緣不在我這裡,你在某個地方,他指出一個人,你去親近他。果然沒錯,到他那裡,三年五載他大徹大悟,他修行證果。不能說這個老和尚沒本事,沒有本事怎麼曉得他到那裡會有成就,會介紹他?這個人絕對不是凡人。為什麼不留在自己座下?諸位要曉得,我們中國文字,所謂是文言文,簡單扼要,絕不囉嗦,幾句話裡面包含著無量義。一個人來參學,絕對不是說個三句話、二句話就打發走了,古人跟今人也差不多,言語很囉嗦,文字很簡潔,寫起文章很簡潔,簡單明瞭,話一定說得很多。他來參學,你姓什麼?叫什麼名字?你從哪裡來的?你過去幾時學佛?什麼因緣學佛?一定問了一大堆。你對於什麼經典有興趣?古時候這些大德你對於哪個最尊敬?這就可以做參考。當世的這些人,你是最景仰哪個人?他這一問,他要說是我對某個人最景仰,對於某個法門很喜歡。他就會說你的因緣不在我這裡,你在某某人那個地方,介紹他心目當中最景仰的人,他去才成功。為什麼?他真正尊敬,尊師重道。雖然到我這裡來,你對我只有二、三分的恭敬心,你對那個人有十分恭敬心,我要把你介紹到他那裡去,你在我這裡你只有二、三分的成就,你到那邊去有十分成就。所以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沒有什麼神通,沒有什麼奇怪的事情。所以學問、道業成敗的關鍵就在尊師重道,恭敬師長非常非常重要。
恭敬師長是不是天天要來侍候、要來禮拜?不是的,這說得很清楚,『最勝清淨,心無放逸』,這就是最恭敬,絕對不是禮拜。我告訴諸位同修,我當年學佛,親近章嘉大師三年,我就沒有給他磕過頭。他對我最慈悲了,我的佛法根柢是他老人家替我栽培的,我非常感激他。因為那時候自己成見很深,我們見到總統也不過行三鞠躬禮,見到你這個大法師,我給你行三鞠躬禮就很恭敬了。其實是一鞠躬,哪有三鞠躬?脫帽一鞠躬。看到別人趴在地上拜我們還笑,現在是什麼年頭、什麼時代,三跪九叩首是從前,我們都覺得不合時宜。章嘉大師沒有怪我們,我們就是以清淨心、無放逸的心來跟他學,不在乎這個形式。我跟方東美先生學也是如此,真正有學問的人一看,就曉得你是真正恭敬還是假的恭敬,你是內心裡頭的恭敬還是表面上裝出來的恭敬,一眼就看穿了,就了解了;換句話說,知道你這個人可教不可教,值不值得來教你。這樣的學生難找,實在難找。
李老師在台中差不多將近四十年,他是民國三十六年來的,去年往生,將近四十年。聽他講經說法的,我的估計,最低限度也超過三十萬人。因為我在台中的時候,我離開台中,我是民國五十六年離開台中的,我離開台中的時候,台中的蓮友已經有二十多萬人。真正得到他東西的有幾個人?恐怕十個都找不到。親近那麼多年,為什麼原因得不到?就是「最勝清淨,心無放逸」沒有做到,這就是不誠、不敬。能得到東西,就是這幾句話,心要誠、心要敬,真誠、恭敬。真誠、恭敬就是最勝清淨,心無放逸。不放逸就是認真、就是努力,不是隨隨便便、馬馬虎虎,要認真去學、認真去修。
所以這個四句,從「具足威儀,恭敬師長,最勝清淨,心無放逸」,這是我們學佛修道能不能成就的關鍵。現前沒有人指點我們,我們也找不到哪個是真善知識,我勸勉同修們找古人,找古人做老師。私淑古人你也要用這種心,你不用這種心你得不到。古德雖然不在,他的著作在,我們以最勝清淨、心無放逸的這個態度來修學,如同他在面前指導沒有兩樣。清淨心就是專心,我既然認你做老師,跟你學了,你說什麼我就聽什麼,我就學什麼,這樣才能成功。我跟定這個老師,那邊還有人講演我也想去聽聽,這就是不誠、不敬。諸位千萬不要誤會,好像老師這樣獨裁、這樣跋扈、這樣專制,不是的,是培養你自己的根柢。古今大德都是一樣,一個人有一條路,你走一條路你能把根基扎穩,對你自己將來的前途有無量無邊的幫助。一開端就要博學多聞,你已經就亂了,你的成見很深,你的見解很多,很不容易接受一個好的老師來指導,所以很難成就。這是實話,老師沒法子教。
過去我親近方先生,他老人家跟我講個故事,講外國人學鋼琴。也是有個明師,有一個富家的子弟想去跟他學,這個琴師不教。為什麼原因不教?就是過去他曾經跟過好幾個人學過,現在想來找他,他不教。學生請求說我給你加倍價錢,甚至於給你十倍的價錢。他說我也不教。為什麼原因?你指法已經錯亂,要把你重新修正過來很難,很不容易。所以,真正的善知識喜歡教什麼樣的人?從來沒有學過的。就好像畫畫一樣,它是一張白紙,我們畫畫喜歡拿一張白紙來畫,如果人家已經畫了,塗得亂七八糟你再拿來畫,你想想看那畫成什麼東西?所以說老實話,今天真正有一流的高手,你們想去拜他做老師,他不收你。一問你,跟這個學過,跟那個學過;聽過這個人講經,聽過那個人講經;又看過這個,又看過那個。好,不錯,你很好,很難得,你去學,給你客客氣氣的幾句話,打發你走,不教你了。
我那時候學佛很幸運,剛剛開頭,什麼都不懂,所以老師把我當個寶,沒有接觸過。跟方先生學哲學的時候,沒入門,什麼都沒看過,所以他特別在家裡教我,不讓我到學校去。為什麼不讓我到學校去?有道理,這是他的慈悲,到學校一定認識同學,同學私下會來研究討論,又會把你污染了。他連學生都不讓我接近,只准接近他一個人;換句話說,就是保持乾淨,不要受污染,真是慈悲至極。這種老師到哪去找去?學佛遇到章嘉大師,他老人家也是如此,一個星期兩個小時,在青田街上課,在他家裡客廳上課,這樣教我三年,不容易。想想很幸運,就是沒受污染,所以才被他當作寶貝。假如我這個法師的經也聽,那個法師也聽,到處去跑廟,我也去找他,他不會理我的,頂多給你說幾句客氣話,打發你走算了,不會認真來教你的。
所以諸位同修,你們要曉得,你們今天遇到一流高手他不會收你做學生,就是你們都污染太多了,他沒有法子,洗不乾淨,絕對不是他不慈悲,這是我們自己明白這個道理。找不到現代人,找古人。找古人也要把自己過去所學所知的那些知見統統捨掉,你能有這個膽識你才能夠成功。過去我所聽的、所學的統統不要了,捨得乾乾淨淨的,我今天要跟印光大師學,我就依《印光大師文鈔》,就讀他的東西,除他的東西之外我什麼都不看、什麼都不學,這叫親近善知識。跟一個老師學,學一家之言。這一家,他這個老師絕對不專制,老師是愛護你,培植你根本。到你自己有正知正見,你心地清淨了,換句話說,你的覺正淨有了一點基礎,不會再被外面所動搖,老師就開放了,出師了,老師要把你趕走,不可以住在我這裡,要叫你到處參學,博學多聞。這時候你所接觸的對你都有利益,絕對有利益。為什麼?你能夠明辨是非,你能夠明辨善惡,你不迷,無論在哪個境界,不迷,不會被人所轉。所以你接觸得愈多,成就兩樁事情,第一個成就智慧,你接觸多的時候,智慧增長;第二個成就你定力,為什麼?你不會被人所轉。就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的根本老師是文殊菩薩,在文殊菩薩那裡得到這個基礎,奠定這個基礎,畢業了,出去參學,所謂五十三參,這才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世出世間求學都是如此,都是這個原理。
所以我們講親近老師不容易,今天一個好的老師,說老實話找不到學生。所以學生求老師難,老師找學生更難。我離開台中之後,偶爾也會回去看看老師,可是每次回去我都勸老師要培養學生,現在佛法弘法的人才太缺乏。每次見面我都會提醒他,大概講了有十幾次,有一次他老人家不耐煩了,他說:「好吧!你替我找學生去。」我從此以後不再講話。為什麼?我找不到學生,我哪裡去找到一個百分之百服從的學生?我沒見過。所以從此以後不談這個事情,曉得是眾生的業障,有什麼法子?沒有法子。
我們那時候跟他學,在他會下十年,除了聽他講經之外,任何人講經不准去聽的,這也就是怕受染污。因為你聽了之後,你就會有分別心,你就會比較,就會批評。批評別人固然不好,還要批評老師,對於老師的尊敬心就失掉了,這個對於自己修學來講是非常非常大的損失。所以一定要明理,那是老師的大慈大悲,就跟父母一樣,真正愛護,真正在栽培。今天的人怎麼會知道古人這番苦心?都認為這個老師有什麼了不起,專制、跋扈,只准聽他的,不准聽別人的,起了反抗的心,你說有什麼辦法?所以現在的學生找不到。
關於這一樁,我們在這部經到第三卷德生童子、有德童女那一章,說得非常的詳細,你才曉得一個做學生的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做學生。今天我們找真正具足好態度的學生找不到,所以縱然真正得道的人,沒有辦法傳法,所以今天在外面只是宣傳宣傳而已,宣傳佛法。這個四句希望同學多念念,多把它記住,我們縱然做不到,心嚮往之,自己做不到,希望別人能做到。
【常念順行甚深妙行。】
『順行』是順法性,也就是順覺正淨,要順這個。決定不能順生死行,生死行就是迷邪染,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這就不得了,這是六道生死輪迴,我們不能夠隨順的。我們要隨順覺正淨,「常念順行」,就是順性。『甚深妙行』,這個「妙」是二邊不著,這是妙。今天我們講這個世界,相對的世界,超越相對就是妙。相對的,我們說個絕對,絕對跟相對還是一對,還是沒有超越。所以佛法常講,「二邊不立,中道不存」,這是妙行,這是心真正的清淨。
【所聞之法憶持不忘。】
『憶』是記憶,就是你能夠記得。『所聞之法』,諸位要記住這個「法」,這個法是講義理,不是講文字。文字記不記得不重要,道理要明瞭,不能把這個道理忘掉。『持』是什麼?「持」是要做到,光是我明瞭,我記住了,我做不到,那有什麼用處?那沒有用處的。持是保持不失掉,要把這個道理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這個叫持。
【宿世善根流潤其心。】
這是自自然然的,果然你能夠這樣做,會引發多生多劫的善根統統現前,所以這時也就成就無比的智慧。為什麼?過去所修的善根,這一生有障礙,分別執著妄想是障礙,這時候分別執著妄想都打斷了,障礙沒有了,這一世聞的法你能記得,前世也現前了,再前世也現前了,就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統統能現前,就是這個道理。可見得去障礙的重要,障礙不除,累劫的善根不能現前。所以這是『流潤其心』。
【相似妙果靡不成就。】
相似的妙果是菩薩果位,不是對究竟來說,究竟是圓滿的果位。雖然不得究竟,也能得究竟果的少分,這就叫相似。譬如我們念佛,念佛嚴格的來講,一心不亂是成就,縱然沒有到一心不亂,能夠到功夫成片,那就是相似,相似的一心不亂。這個時候的境界就非常非常的美好,心地清涼自在,沒有煩惱,見色聞聲心都清淨。自己會曉得自己的功夫得力,自己的修行上了軌道,當然法喜充滿。
【清淨廣大猶如虛空。】
這是指自己的境界,自己的心境就像虛空一樣,不但能包容,而且清淨,一法不立。就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等安眾生。常見諸佛。】
『等』是平等,『安』是安逸,平等的都能叫眾生得到安樂,盡心盡力從事於教化,幫助大家得安樂。『常見諸佛』,這句話意義非常之深,「諸佛」是什麼?一切眾生個個都是佛。佛在這部經跟《圓覺經》上說過,「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你自己是個佛心看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個個都是佛。所以對一切眾生,無論他作善、作惡,確實都是最虔誠、最恭敬的心來對待,不會有嫌棄的,不會作善的人我恭敬他,造罪業的人我厭惡他,沒有這個心,那個心是凡夫心。如何把凡夫心變成菩薩心?你不了解稱性的功德,確實禮敬諸佛不容易做到,這種恭敬是出自於內心的,是性德,不是勉強的,不是做作出來的,「常見諸佛」。
【盡無餘界。求一切智。】
這一句是學佛的終極目標,剛才我們講修行三大綱領,修的是覺正淨。目標何在?目標在求無上正等正覺,『求一切智』就是求無上正等正覺。換句話說,是究竟圓滿的智慧,這是我們學佛終極的目標,最後的一個目標。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