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開敷夜神章  (第十六集)  1986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12-004-0016

  請掀開經本第七百九十三面,第六行:

  【其心深入諸三昧。究竟清涼無熱惱。已修一切智海因。此寂靜者之解脫。】

  從這個地方看起。這個大經我們展開來真正要得利益、得受用,那就是依照這個經文裡面所說的理論、方法、境界來修正我們自己的過失,這就能真正得受用。這首偈是說『寂靜者之解脫』。「寂靜」,我們想到這兩個字,立刻會聯想到禪定與一心不亂。這個在佛法修行都是最重要的綱領,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離不開禪定。而禪定,這裡一開頭,『其心深入諸三昧』,「三昧」就是禪定,不是淺入,是深入,所以他才能得寂靜,他才能得解脫。這個解脫就是自在。從什麼地方得自在?從思想上得自在,從見解上得自在,從生活上得自在,也就是從人事環境上得自在,這是真正的自在。我們現在想想,我們的障礙很多,處處不自在。實在說本來是自在的,為什麼搞得我們不自在?這個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入諸三昧。三昧,這是梵文音譯的,它的本義翻作正受,受就是享受、受用,正就是正常的,正常的享受就叫做三昧。三昧也就是禪定,唯有禪定才是正常的享受。禪定哪有那麼多?給諸位說,太多太多了,無量無邊,所以稱之為諸三昧。一切人物事裡,我們可以講諸法,法無量無邊,世出世間法無量無邊,每一法裡面你都得正受,這叫「入諸三昧」。

  怎樣才能得正受?《金剛經》上講得很好,「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就得正受。一切法裡頭可不可以受用?可以受用,穿衣吃飯天天都在受用,怎麼說沒有受用?有受用。有受用你著相,這個受用裡面有苦惱,你有分別、有執著、有妄想、有煩惱,你會隨著受用而生起,所以你就不自在,你心得不到清淨、得不到自在。如果你受用一切法裡面你能夠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樣去受用,那你就得自在,這叫做三昧,這叫做入諸三昧。不但要入,而且要深入。這個深入是心入,不是身入。其實心入了,身哪有不入?沒有一樣不入。而且這個三昧的境界是盡虛空遍法界,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這個境界在《華嚴》裡面講就是一真法界,淨土裡面講實報莊嚴土。歸根結柢一句話,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還起不起念,還著不著相、動不動心?關鍵就在此地。

  不但對於世間一切法,所謂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佛不是說這東西不能享受。如果佛說某一樣東西他不能享受,《華嚴經》講無障礙的法界,那就有障礙了,怎麼能說無障礙的法界?怎麼可以說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必須到事事無礙才是真正的解脫。我們今天理事有障礙,事事有障礙,有障礙那個障礙是在我們自己這邊發生的,而且是在自己心裡面發生的。障礙在哪裡?障礙在你自己心裡面。心怎麼?迷了,迷了就有障礙。迷心裡面才起分別、起執著,才打妄想;覺心裡面沒有,覺心裡頭沒有分別執著妄想,覺悟的人沒有。如果拿唯識家的說法,那諸位就更容易懂了,唯識學家說,佛菩薩用四智,凡夫用八識。八識是什麼?第六識分別,第七識執著,阿賴耶識打妄想。所以凡夫用心意識,你就得不到三昧。佛與大菩薩轉識成智,他不用第六意識,不用第六意識,一樣的分別。你看永嘉見六祖的時候說,六祖說你很會分別,他老人家說「分別亦非意」,這個高明。善於分別不是意識,是什麼?妙觀察智,恆順眾生之分別而分別,自己確實沒有分別,所以不是意。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四十九年天天給我們講經說法,分別諸法相,世出世間法相樣樣分別得清清楚楚,那不是意,那是妙觀察智。我們學佛要學這個,這是善學,很會學。所以諸位總要記住,這是我常常在講席當中勉勵同修,學佛一定要把大綱領抓到。我修什麼?我修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這一部《華嚴經》從頭到尾,你們想一想,字字句句沒有離開這個原則,都是叫我們修覺正淨。覺心裡面沒有分別執著妄想,正知正見裡頭也沒有分別執著妄想,清淨心裡亦復如是,這樣你就得自在了。所以『究竟清涼無熱惱』,身心清淨沒有煩惱。煩惱都是他自己心裡生病了,不是身病,心病,起了分別執著妄想就是心害病了,才會有這個現象,正常心裡頭確實沒有。前面講深入,這裡講究竟,像經上所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是深入,所以得到「究竟清涼」,這是把煩惱的根本都拔除了。

  『已修一切智海因』,「一切智海」也就是一切種智之海,娑婆若海,一切種智。從哪裡修?諸位要曉得,一定從清淨心中修,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修的這個,這是我們在《華嚴經》,尤其是在這一品裡面,我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要是一個真正修行人,我們決定要恭敬,修的法門不相同,目標相同,成就相同,都成無上菩提,念佛也好,參禪也好,持咒也好,學教也好。在這一品經裡面是五十三參有五十三位修行人,顯示出五十三種不同的修行方法,都是修的覺正淨,都是成無上菩提。所以我們在經上看這些善知識,都是自己謙虛而尊重別人、讚歎別人。這是諸位展開經卷,每一章你都能看得到的,這就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地方。智慧從哪裡生?心清淨就生了。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一心不亂,他怎麼不生智慧?當然生智慧。

  世間法裡頭智慧高下不等,你仔細去觀察,智慧高的人,他定力就深。不會受外面境界所動搖,他就有智慧;沒有智慧的人,外頭境界風稍稍吹動,他心就動了。這個人沒有智慧,在一切事裡面他做不了主,這個人這麼說,聽起來不錯,那個人那麼說,結果他沒有法子,無所適從,心就亂了。善財在此地他是示現大定,也就是「其心深入諸三昧」。諸,我們用這個經來說,就是五十三參。五十三種不同的境界顯露在面前,他如如不動,他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成就他自己的大定,這就叫「已修」。實在講,一切智海不是修得的,這是本性裡頭具足的,你把煩惱障礙去掉了,本有的智慧就現前。這一首是說明「寂靜者之解脫」,我們要學身心寂靜要這樣的學法,你自然得清涼、得自在。下面再看第十五首:

  【了知諸法差別相。善入無邊深法界。普度群生靡有餘。此慧燈者之解脫。】

  寂靜者偏重在自修,就是自行,智慧者偏重在化他。自行要自在,化他也要自在,決定不生煩惱,這個就是解脫。我們看看這位菩薩怎麼樣在度化眾生裡面得自在。第一個是『了知諸法差別相』,這個「了」是明瞭、通達。他怎麼明瞭的?是不是多讀、多看?當然,博學多聞是一種手段。如果不許博學多聞,善財童子何必五十三參?五十三參就是廣學多聞,所以他才能「了知諸法差別相」。但是這個地方諸位要知道,廣學不是用意識心學,多聞不是用耳聞。假如善財跟我們一樣,還是用心意識,別說五十三參了,五百三十參還是個凡夫。他跟我們不一樣的,就是他不用心意識,他已經轉八識成四智,他完全用的智慧心,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他用的是智慧心,所以能了知。

  古大德給我們提出解行兩大綱領,說得很有道理。聽經要在消歸自性,這就是會聽。聽了之後怎麼樣?不是聽言語,不是讀文字,把這裡頭的義理完全顯發自己的自性。譬如說法像一盞燈一樣,燈可以照我們,燈照我們,我們並沒有得真利益,這個燈不在,那又完了,又黑暗了。會用燈的人,借這個燈光把自己的心燈點燃,這就高明了。我不要用別人的,藉著釋迦牟尼佛這個般若智慧開發自性般若智慧,這叫消歸自性,啟發自性的智慧。所以《起信論》裡頭教給我們,離名字相,名詞、術語,不執著這個;離言說相,也不執著音聲、語言;離心緣相。心緣是什麼?離一切知見,絕不思惟這個話是什麼意思,這句是怎麼個講法,不想這些,這都是妄想,直捷的。

  直捷的就是我們講悟處,你一聽一看,你自然有悟處,有悟處這就是消歸自性。沒有悟處,不要緊,再來第二遍。你不相信可以試試看,遍遍都有悟處。你不能用心去研究,你要用心去研究,統統落在意識裡頭,落在第二義裡頭,不是第一義。第一義裡頭決定沒有分別、妄念,只用一個清淨心,直截了當來接受。聽經如此,讀經也是如此。這個方法要是訓練成功了,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統統如是,到那時候你才曉得《大方廣佛華嚴經》不可思議,並不僅限於這個經本。一切眾生的言語,一切眾生的造作,一切眾生的行為,沒有一樣不是大方廣,所以他才能夠『善入無邊深法界』,與這個經的經題完全相應,雜華莊嚴,這是用這個來比喻、來形容深入法界人的境界。這樣的人他就能教化眾生,『普度群生靡有餘』,不管什麼樣的眾生,他都有方法幫助他。

  像釋迦牟尼佛示現在這個世間,說無量無邊的法門,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佛陀以後,我們看歷代的祖師大德,比佛就差得遠了,這些祖師大德們只能在佛法裡取一門,以一門來教化幫助與我志同道合的人。假如與你自己志不同、道不合,他就束手無策,就沒有辦法了。譬如說,諸位同學都曉得靈巖山,過去印光大師的道場,專修念佛法門的,講經的法師在那裡不行,他不要,不能共住,參禪的人也不能共住,學密的人更不必說了,它那裡要的什麼?統統是念佛人。沒有釋迦牟尼佛那麼廣大,釋迦牟尼佛當年那個盛會是有教無類。禪宗道場也是如此,只接引一類根性,等於說像辦專科學校,不是一般的大學。大學各種科系都有,它是辦專科,只有這一科、一系。在中國十個宗派就是這樣形成的,十個宗派都是專科大學。這個方法確實是好,能成就許多眾生。所以中國叢林的特色也就在此地,就是辦專科大學,解行相應。

  我們再看看近代的道場,可以說解與行都不專,你去看看一個寺廟,請法師來講經,學禪的法師也請他來,念佛的法師也請他來,想法、看法、所修行的法門完全不相同的,都可以到這來講;修行,他每年打幾個佛七,也打幾個禪七。諸位想想,他到底修的是什麼?修了幾十年,你要叫他憑良心說一說,他一無所成。了生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把握嗎?參禪真得到禪定了嗎?持咒果然相應了嗎?統統都有問題。這個不是法門的過失,是我們自己搞亂了。佛講無量無邊的法門,你要記住,是為一切眾生說的,不是為你一個人說的。佛弟子之所以成就,都是一門成就的。你看那五十三個善知識,都是修一門才成就的,一門深入。佛說這麼多法門,眾生的根性不相同,程度不一樣,思想不同,嗜好不同,生活習慣不同,用一個方法沒有辦法叫他得到覺正淨。

  像經上常舉的兩個例子,舍利弗教兩個徒弟,一個徒弟是看墳墓的,他教他修數息觀;一個徒弟是打鐵出身的,他教他修白骨觀,修了多少年都不能成就。碰到佛,佛一問知道這個情形,跟他們講,你們兩個修行的方法換一換,沒幾天就成功了。這就是說明眾生根性不一樣,看墳墓的那個人,你教他修白骨觀容易,他天天看到死人;打鐵的天天拉風箱,鐵錘一錘一錘在那裡打,你教他數息觀,能與他相應,這點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我修這個法門能成功,我這個法門教別人修他不一定能成功。譬如看墳墓的,他修白骨觀他能成功,他修數息觀就不能成功;白骨觀給那個打鐵的人修,就不能成功。這叫普度群生,你要有許多的手段、許多的方法,你要能觀機,契機契理才能度得了眾生。這個度的意思,拿現在的話來說,叫幫上忙了,真正幫上忙了,幫助他了,他真能得受用。你要不善於觀機,不但度不了眾生,往往還毀滅眾生,斷絕他學佛的機緣,這個過失就大了。沒有一個眾生不能學佛,沒有一個眾生不能成就,你要會接引他。

  我剛才下電梯,在電梯裡碰到一個女孩子,她沒有住在此地,她的一個親戚住在這個地方。她看到我,她說你是不是這的法師?我說是的。她說我很想學佛,學佛可不可以吃牛肉?我說可以。她就來了。不可以,那我不學佛了,學佛沒有牛肉吃,我不學佛了。讓她先入門,了解了佛教,那吃不吃牛肉是她自己的事情。所以有人對佛教有這麼一個好的印象,想入門來,不能夠一下把他斷絕掉,那個做法太殘忍了。所以接引眾生觀機是第一,要對機說法。真正一個學佛的人,眼睛裡面所看的都是諸佛菩薩,個個都是善人,都是善知識。每個人所作所為都對,沒有一樣不對,你才能夠得清淨心、得平等心。你心地清淨、平等,你智慧就開了,你才能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個真相就是佛法裡頭講的諸法實相,才能真正的了解。了解諸法實相就是明心見性,就是念佛人所講的理一心不亂,那是了解了諸法實相。所以這是智慧者在天天教化眾生裡面得大自在。再看底下一首:

  【了達眾生真實性。於諸有海無所著。如影普現心水中。此先導者之解脫。】

  『導』是導師,導師是對佛的尊稱,他有能力教導三界一切眾生,有能力教導九法界有情眾生,這個境界比前面更高。他知道性相不二,性是實性,相是實相,實相無相而無不相。在有情眾生的分上,我們今天講動物,叫做佛性;無情的眾生,我們今天講植物、礦物,就叫做法性。名稱雖然不同,一個是佛性,一個是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性。性裡面有覺,這就叫佛性;性裡面完全不覺,就叫法性。所以佛在經上給我們說,我們人實際上是有兩個因素,一個是精神,一個是物質。我們頭腦一天到晚能夠想像,這是精神,這個肉體是物質。物質是相分,精神是見分,這個諸位在唯識裡面讀過,見分跟相分是同一個自證分裡頭變現出來的,所以心法與色法是同源的,因此心法可以轉變為色法,色法也可以轉變成心法。《華嚴經》上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就是這麼個道理。

  這一首偈也就是發明這個意思,首先『了達一切眾生真實性』,這就是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我們怎麼能夠輕慢?輕慢一個眾生就是對佛的大不敬。所以普賢菩薩最後的十大願王,是把整個《華嚴經》修行結歸到十大綱領,就是十大願王。第一個是「禮敬諸佛」,那個諸佛是誰?一切眾生,情與無情都是的,不但有情是諸佛,無情也是的。我們要培養一個清淨、平等、一切恭敬的心,這個心是性德,這就是佛性。佛性顯露出來的時候,所起的作用是毋不敬,這是性德。我們性德迷失了,今天來學恭敬,那叫修德。修德不圓滿,性德是圓滿的。今天我們迷得太久,靠修德來顯發自己的性德,一切恭敬。這是從一切眾生本性上去看,決定平等。

  一切的現象,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些色相都是實性的相分,都是實性變現出來。所以哪個相不是性?古人所講「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拿黃金塑個佛像,這是佛,佛是金的,金色的。你把這個黃金造一個小狗、小貓,它是不是金的?相不一樣,質相同,價值相等。你再把它做個餓鬼相,把它做個地獄相,還是相等。那我們要問問,你說佛像是實相,那個小狗、小貓是不是實相?餓鬼、地獄是不是實相?當然是實相。真正透過這一關,你在法界裡面才真正生平等心。平等的法界跟諸位說,就是一真法界,就是實報莊嚴土,你自己成佛了還不知道。修行如何把自己境界往上提升?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看法、想法,我們的想法、看法錯了,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我們看這個世間不平等,有我們喜歡的,有我們厭惡的。譬如講,看到佛像,我就歡喜;看到餓鬼,我就討厭。咱餓鬼跟佛像稱一稱,分量相等,價值相等,怎麼可以厚此而薄彼?不可以。那是迷,覺了都一樣,迷了不平等,覺了就平等。覺了,你看什麼都好,的確是法喜充滿。

  學佛,你看學佛有成就,有受用沒有受用,生活上能看得出來。學佛學得很歡喜,法喜充滿,這個學佛有受用,有心得了。學佛學得愁眉苦臉的,苦惱得不得了,這個學佛就學錯了。你們去看看佛菩薩的像,哪個佛菩薩像是鎖著眉頭,苦哈哈的樣子,你們有沒有看到過?不但佛沒有,羅漢都沒有。羅漢樣子雖然是奇形怪狀,你仔細去看,都有一分慈祥、喜悅的相。你看看五百羅漢的圖,每個相都不一樣,沒有一個不是法喜充滿。這是在我們修學過程當中要檢點的,檢點檢點我學佛這個路子正不正。要正,決定歡喜,無論什麼境界裡頭都歡喜,無論處什麼人都歡喜。為什麼歡喜?外不著相,內不動心。看到外面那個境界相在變化,就像看電影、看電視一樣,那怎麼不歡喜?只有心被外頭境界轉,才會生苦惱。心不被境轉,那怎麼不歡喜!《楞嚴》上說得好,「若能轉物,則同如來」。學佛的人要轉境界,不能被境界所轉。善財童子在此地教給我們就是轉境界,而不被境界所轉。

  他參訪的五十三位善知識,實際上就是我們從早到晚接觸這個社會各個層面,就是這個意思。我們接觸這個社會各個層面是苦不堪言,不曉得怎麼應付好;善財童子接觸各個層面生智慧,得大定,得真正自在解脫。他怎麼學的?讀《華嚴經》要從這裡著眼,要學善財童子,要學這些善知識。所以他曉得外面境界相,『如影普現心水中』,「心水」就是比喻前面的眾生真實性,影相就是說的於諸有海。這個有就是三有,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用這一個字來說,有因有果。這些因因果果菩薩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雖然清楚明白,他不分別、不執著、不取相、不動心,所以他自在。所以底下講解脫,他自在了。再看底下一首,十七首:

  【從於三世諸佛海。方便願種而出生。盡諸劫剎勤修行。此普賢者之解脫。】

  普賢菩薩的大願是要教化眾生、利益眾生,自己成就之後倒駕慈航,幫助那些沒成就的人,自己覺悟了,再回過頭幫助那些還沒有覺悟的人。這個第一句說『從於三世諸佛海,方便願種而出生』,這就是倒駕慈航。雖然到了如來果地,他能退回來。退回來幹什麼?退回來教化那些初機的眾生,而不是永居在那個高高的地位上。我們儒家也說,你看《禮記》裡面講,「安安而能遷」,這就是大慈大悲,能夠捨己為人。這兩個安,心安、身安,這個日子很舒服。雖然自己身心安穩,日子過得非常好,可是還有一些苦難的眾生需要幫助,那我們必須捨棄自己的安穩,與他共甘苦同患難,你才能度得了他。這是大慈大悲,普賢菩薩的精神就在此地。所以能在佛地再退回來,以方便、以願力出現在世間。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示現什麼樣的身分。

  拿觀音菩薩來說,我們在諸經裡面看到觀音菩薩的身分不相同,《楞嚴經》上的觀音菩薩是初住的地位,圓教初住,《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是初住菩薩;《華嚴經》上我們讀過的是第七迴向菩薩;《法華經》裡面我們讀到的「普門品」是等覺菩薩。他在一切經,就是一切法會裡面,他示現的身分不相同。這就是應該用什麼身分他就示現什麼身分,可以高,也可以低,他不執著這些,所謂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菩薩現身說法不是為自己,為眾生的。這個事情做多久?底下說,『盡諸劫剎勤修行』。這不是做一天二天、一年二年,盡未來際劫,像地藏菩薩發的願一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普賢菩薩也是如此。「勤修行」,這個修行是認真修行,為眾生做一個榜樣。我們拿釋迦牟尼佛來說,你看《梵網經》上講的,這是他自己說的,他這一次,這是講三千年前出現在印度,到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他說是第八千次了;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早就成佛了。為什麼還要在此地示現八相成道,還要雪山苦行,還要夜睹明星大徹大悟,搞這些樣子?無非都是教我們眾生的,給我們做一個榜樣,做個樣子,看人家怎麼修的。所以佛菩薩修行不是為他自己,是為眾生,為他自己,他早就圓滿了,他不要再修了,為眾生修的。雖修種種苦行,他自在不自在?自在。為什麼自在?他不著相。我們看到很苦,他不苦,他沒有執著。我們看到苦,因為我們有執著,有執著就覺得苦,沒有執著就不苦。這也證明了心轉境界,不是境界轉心,心轉境界。

  【普入一切法界門。悉見十方諸剎海。亦見其中劫成壞。此無二者之境界。】

  這個『無二』也就是見性,也就是得理一心不亂。實在說,佛法就是不二法。這個意思,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得非常的圓滿,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二就有分別,有分別就會有執著;不二,不二就沒有分別,當然也沒有執著,所以不二就是一心。你看這首偈子裡面所顯示的,『普入一切法界門』,我們簡單講,十法界,十法界同時入,平等的入,同處入。同時、同處、平等入十法界,一心就能入,心有分別就入不進去。沒有分別,十法界就在現前;有了分別,十法界就有差別。所以一現九隱,你只能見到一法界,其餘的九法界你見不到。第二句講『悉見十方諸剎海』,不但見到一個佛的剎土,就是一個大千世界,十方無量無邊的大千世界你都見到。你要明白這個意思,你才曉得學佛的好處,學佛的好處就在此地,學佛真正的利益就在此地。怎樣才能見到?無二就見到了。

  所以六祖當年離開獵人隊到廣州法性寺的時候,遇到印宗法師在講經,旁邊就有兩個聽眾看到風吹那個幡在那裡動,一個說風動,一個說幡動,兩個爭論不休。他去把它解決,他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你們兩個心動。風動、幡動與你們什麼關係,你們兩個在爭論不休,兩個在吵架,冤枉!與風、與幡都不相干,無明在爭論。所以印宗法師非常器重他,就請教他在黃梅,黃梅宗旨如何?請教禪定、解脫。六祖回答他,禪定、解脫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你們想想看這個意思。六祖接引的是上上乘人,當然這個話不是對普通人說的,對普通人說他不懂。所以六祖大師會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四十三個人,印宗有一個,印宗也是的。

  這些都是大乘佛法裡頭的原理原則,我們做不到。做不到怎麼辦?分別法相。但是你要曉得,一定要從分別走到無分別,你就突破了,你就大開圓解了。如果你執著在這個分別裡頭,永遠不能突破,你沒有辦法開悟。這樣搞一輩子,縱然說得天花亂墜,也是道聽塗說,都是拾取別人的,不是自己心性裡面的東西。一定要突破,研究經論要突破,持戒要突破,參禪要突破,念佛也要突破,你要不突破,念佛不能到理一心不亂。諸位要曉得,破人我執,才能得事一心,破法我執,才能得理一心。你要不突破,不突破搞其他的法門,不能成就,參禪不能超越四禪天,換句話說,你出不了三界。念佛,那算是很幸運的,念佛不能突破,可以帶業往生,可以生凡聖同居土,這就是其他任何一個法門不能相比的。其他的法門不突破不能成就,念佛法門不突破可以帶業往生,這就是生凡聖同居土,它有這個殊勝。所以善財童子修的這個法門就是念佛法門,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善財童子修的是這個法門,但是善財童子在一生修行當中他突破了,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亦見其中劫成壞』,看到這個世界的成住壞空,不僅僅是有情眾生生老病死,無情眾生生住異滅,不只這個現象,看到了成住壞空。成住壞空是不是四種不同的相?給諸位說不是的,成住壞空是一相,不一不異,這是妙不可言,這就是諸法實相。這是我們很難理解的,這是諸佛菩薩的境界,所以說『此無二者之境界』。

  【十方剎海極微中。悉見佛坐菩提樹。成等正覺化群生。此無礙眼之境界。】

  這首偈不必細說,不難懂,但是這個境界的確不容易體會。他是講極微之中,極微是依報裡面最小的,我們今天科學家所發現的,所謂原子、電子、基本粒子之類的,這是物質的基本,在佛法裡面這個名詞叫極微。一一極微裡面都有佛在那裡坐道場,都在那裡示現成佛,教化眾生。佛道場是正報之大者,極微塵是依報最小的,這就是所謂的事事無礙。大中現小,小中現大,微塵並沒有放大,佛道場並沒有縮小,這個境界也是我們沒有法子體會到的。古人實在是不得已,用一個鏡子,譬如我們這個道場坐這麼多人,這道場不算小,我們用一個小小的鏡子在這裡一照,統統照在裡頭,鏡子沒有放大,人也沒有縮小,但是裡頭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是不得已用這個比喻。拿這個鏡子比喻什麼?比喻無障礙眼,眼清淨了你才能見到這個境界。諸位要記住,這不是神話,這是事實。

  佛法裡面沒有戲論,沒有開玩笑的話,沒有誇大的話,將來你自己得無礙眼,你見到那個境界必定跟經裡面所說的一樣。你才曉得佛講的五語,真的,不是假的。「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佛句句話都是真實。絕不能用我們凡夫的見解、我們的心思來測度佛的境界,那就錯了。我們實際上不必談佛,就拿我們天天打妄想的這個心,測度我們的真心,就是這個意思。唯識裡面講得很好,第六意識分別的功能非常廣大,它能夠攀緣過去,又能夠攀緣未來,它可以想過去、想未來,能夠緣無量無邊的法界,就是緣不到真心,因為它是妄心,它緣不到真心。它的功能確實不小,內可以緣到阿賴耶識,外可以緣到盡虛空遍法界,就是緣不到真心。這就是說明我們的妄心永遠沒有辦法測度真心,真實心,真實心就是佛。

  所以往往我們講的,一些人聽到這些話,不能用凡夫心測度佛菩薩的境界,我們聽了很不服氣,好像這是拿來壓人的。咱把這個話改過來說,我們這個妄想心永遠不能測度真實心,這個大家聽了比較舒服一點。為什麼?自己對自己,不是我測度別人,我的妄心不能了解我真心的境界。正如同一天到晚起煩惱,不知道心平氣和的舒服,不知道,沒有辦法測度,是一樣的意思。『無礙眼』就是見性,見性見外面叫色性,所謂明心見性,這也是見性裡面不思議的境界。

  【汝從無量大劫海。親近承事善知識。為利群生求正法。聞已憶念無遺忘。】

  這末後兩首偈是允許為善財童子開導。這個『汝』就是指的善財,因為善財前面提出問題,所問的都是佛不思議的境界,所以開頭講難說、難解。難說、難解,因為他有誠意,也只好給他解釋、給他開導,哪些人有障礙,沒有法子理解;哪些人沒有障礙,可以為他說法,這在前面長行文、偈頌裡面我們也都看到了。所以善財難得就是他是『從無量大劫海,親近承事善知識』,他學佛不是一生,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所以今天才能夠遇到這些大菩薩們,才有這個緣分。而且善財生生世世修行是為利益眾生,不是為自己,這個概念非常重要。我們今天修行為誰?為我自己,所以你的成就就很有限。我們很少真正生個念頭是為眾生,裡頭不附帶自己的,很少會起這個念頭,這就是你學佛怎麼個學法都學不像。幾時能像這些菩薩們,起心動念都是為眾生,念佛求往生極樂世界還是為眾生。為什麼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看看今天這個世界的眾生,邪知邪見,要想度他,沒本事,沒有智慧,沒有福德,沒有技能,咱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到那裡去開智慧、修福報,成就自己的德能,再回來救度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念這句佛號是為眾生念的,不是為自己念的,這就是正法,邪正就在心。心邪,講《大方廣佛華嚴經》也是邪法;心正,我今天在此地拿一本基督教的《聖經》跟諸位講都是正法。法無邪正,邪正在心,大家要明白這個道理。真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曉得外頭境界沒有邪正,外頭境界沒有好醜,你這個平等心才能夠顯現。你待人、待一切法才真正做到公平,才能夠攝受一切眾生,這是正法。『聞已憶念無遺忘』,這是生生世世所見所聞都能夠記憶不忘。為什麼不忘?他不迷,所以他不忘。

  【毘盧遮那廣大境。無邊無量難思議。】

  這兩句正是善財童子所請教的。下面菩薩就說:

  【我承佛力為汝說。令汝深心轉清淨。】

  這個第三句是答應他,允許,我跟你說。我有什麼能力跟你說?不是自己有能力,佛力加持。這是謙虛。實在講,什麼叫做佛力加持?真的外頭有佛力加持你了嗎?為什麼不加持我,為什麼會加持你?你要知道,所謂佛力就是自性覺的力量,自性淨的力量,自性正的力量。心地覺不迷,淨不染,正大光明,這個力量不可思議。本身不具備這個力量,想求外面的佛來加持,沒有這個道理。所以說佛,自性佛,自性是真佛,這才有能力給他說。給他說的目的何在?末後這一句就是教學的目標,『令汝深心轉清淨』。他以清淨心來接受,希望他的心更清淨;他已經有覺悟,希望他更覺悟,這就達到了教學的目標。這一段偈頌到這個地方我們講完了,下面長行就是為他開示。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