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開敷夜神章  (第三十集)  1986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12-004-0030

  請掀開經本八百二十七面,倒數第三行:

  【佛子我於一念知。一切剎海極微劫。佛及菩薩諸神通。五道輪轉眾生類。】

  從這一首看起。這個十首偈都是說明能知,前面五首已經介紹過了,這是第六首開始。這個四句偈當中我們特別要注意的就是一念,一念就能知,二念就不知;二念就迷了,一念是覺。所以《彌陀經》裡面教給我們一心,《華嚴》裡面講到究竟圓滿的境界稱為一真法界。總而言之都是一,一就行了。佛給我們說得很清楚、很明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換句話說,眾生與佛沒有兩樣,無論在哪一方面來看都是一樣的。可是事實上?那就大大的不一樣了。為什麼會變成不一樣?就是眾生起了二念,不能保持他本有的一念或者是一心。我們特別要著眼的就是『一念知』,這是本性起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所以下面就說出境界。『一切剎海極微劫』,這句裡頭講兩樁事情,「一切剎海」是講依報,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宇宙、星球、銀河系,說的是這個;「極微劫」是講時間。所以這一句裡面是講兩樁事情,這就是無限的時空他沒有不曉得的。

  第三句是講的知正覺世間,『佛及菩薩諸神通』,這一句裡面包括了佛,包括了菩薩,包括了聲聞、緣覺,這是十法界的四聖法界。末後這一句就是六道眾生,它這裡說『五道』,「五道」就是六道,把阿修羅道省略掉了,因為阿修羅實在講是天、人、鬼、畜這四道裡頭都有阿修羅,說五道,阿修羅在哪一道就說他是哪一道。所以佛經上常常講的「五趣輪迴」,這裡講「五道輪轉眾生類」,眾生類這三個字是總結,因為除佛之外都可以說是眾生。九法界的眾生,一念都知道,真是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不知道的。我們現在難就是難在不能達到一念,一天到晚起妄想,沒有辦法恢復到一念。佛法修學的樞紐就是在一念,這個一念普通我們稱它作禪定,禪定就是一念,在《彌陀經》裡面講的「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一念。由此可知,除非不是佛法,如果是佛法,修什麼?就是修一念而已,一心而已,就是修的這個。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那是手段、是方法,統統修的一念,一念就是覺,一念就是正,一念就是清淨。這是說明佛法的修行是以禪定為樞紐。再看底下一首:

  【我亦知彼諸世尊。初發廣大菩提願。一切行海具修行。乃至當成一切智。】

  這一首是講如來,如來不是說一尊佛,是講三世十方無量無邊的諸佛,沒有一尊佛他不知道。舉個例子說,某一尊佛他最初發心,我們現在也是初發心,發心之後將來必定成佛,你與佛有緣,你必定成佛。《法華經》本師釋迦牟尼佛就給我們授記,「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這是普遍給我們授記。我想你們在座的每位同修至少也念過一句南無佛,你念過一句南無佛你就成佛道,不過這個成佛道不是現在,早晚要成。至於這個早晚完全是看自己,自己如果能夠精進不懈,你就成得快,懈怠懶惰那就成得慢。不管是快是慢,決定成佛,這一句「南無佛」的種子決定不壞,決定不會消失,也不會變質,所謂是金剛種子。這是菩薩曉得諸佛最初發心。所以最初發心要記住,發的什麼心?念佛的心。你看《法華經》上說,「一稱南無佛」,念佛!處處都是在啟示我們,無量無邊法門裡面念佛第一。他沒有說別的法子,這是皆已成佛道,他說「一稱南無佛」,沒有說他看到一部經,或者是讀誦幾部論,沒有這個說法,只說「一稱南無佛」。

  所以,從許多的大乘經典裡面細細的去思惟、去體會,無不是標榜念佛第一。你真正能體會到,你就把這個法門裡面最重要的抓到了,也就是說法門裡頭最捷徑的一條路,最近的一條路你找到了,你走這個路成佛就快,走迂迴的路那成佛就慢了,時間就要耽誤了。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講經說法,始從《華嚴》,最後講《涅槃經》,四十九年所說的,自始至終都是把念佛擺在第一位,我們要深深體會他的用意,因為念佛最容易念到一念。念佛實在講,在理論上說,就是以一念代替一切妄念,不起念頭則已,一起念頭就是阿彌陀佛,就用這一念。到一切妄念不起了,所謂二六時中一天到晚起心動念只有這一念,除這一念之外其他念頭都不起了,這個時候叫得到了念佛三昧,就是得到定了。得到定是不是此地講一念知?不是,一念知比這個境界還要高,比這個功夫還要深。念佛三昧得到只是把妄念伏住,決定不起現行。所以功夫再要加深,《楞嚴》上說得好,「淨極光通達」,念佛三昧是淨,但是還沒有到極,還沒有到淨到極處,這一念是淨到極處,光通達了(光就是智慧),光明現前了。智慧光明現前就是一切智,能力就具足了,在《彌陀經》裡面講的就是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這個境界。

  所以念佛的好處,它不要摻雜其他的法門,就是這一句佛號,從初發心到成佛道,不改換第二個方法,就這一個方法就能完成,妙就妙在此地。不像其他法門,修一個法門還要用其他許多法門來輔助、來幫助,否則的話你功夫不能得力。念佛的好處,什麼輔助的都不需要,只用這一念就能夠完成,從初發心到成佛。這個法門實在是容易、簡單、穩當、可靠,但是信的人太少了。為什麼少?就是它太容易了。一般人懷疑,成佛哪有這麼容易的?實在是容易,最容易的方法才能伏我們的妄想。

  所以我自己修學這三十多年當中深深的體驗到,東西看多了、聽多了、讀多了,清涼大師講得沒錯,清涼大師在這部經講經題的時候講到,他說這個情形是增長邪見,「有解無信,增長邪見,有信無解,增長無明」,都很難。可是用念佛這個法門,有信無解不怕,雖然是增長無明,如果這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會把無明念掉,它有這種功德,能破無明。但是除這個法門之外,可以說確實是增長無明、增長邪見。所以他老人家極力提倡有信、有解、有行。什麼叫做證?信、解、行合一了就叫證,並沒有一個特別的證;換句話說,信、解、行統統變成了我們實際的生活就叫證。我們所信的、所解的、所行的,與我們日常生活要不相關、脫節了,這不叫證。

  特別是在五十三參當中看到的。所以菩薩修行的方法、法門不一樣,各人有各人修學的方法,不管你用什麼方法。《華嚴》是圓教,所謂圓就是事事無礙,我們今天在社會上從事任何一種行業都沒有障礙,都能夠學佛,都能夠成佛,這才無礙。如果有人說成佛一定要出家,在家不能成佛,這就有礙,這不是圓教,他有障礙。或者說出家成就高,在家成就比不上出家的,給諸位說,這是別教以下的意思,不是圓教。但是諸位要知道,藏、通、別都是佛的方便說,圓教才是真實說,換句話說,佛法裡確實是事事無礙。我們今天起心動念、一切作為統統都有障礙,障礙從哪來的?自生的,是你自己對於一切法裡頭迷惑顛倒所造成的障礙,實際上沒有障礙,這是諸位仔細讀讀《華嚴》你就明瞭。

  你看這五十三個善知識,他們從事的行業,像我們這個社會裡面有善的,也有不善的,其中有學佛的,也有學外道,他都能成就,都沒有障礙,都是佛,都是大菩薩,我們要深深的體會這一點。至於他們用什麼法門來修學,這是更重要的事情,更要細心去體會。法門不管怎麼多,不管怎麼樣在變花樣,它的原理原則決定不變,名稱可能不相同,意義沒有兩樣。你看此地,他把重點講在「一念」,這就是他修行的目標、方向。在佛法裡面,運用第六意識分別,可以說最殊勝的就是法相唯識宗,你喜歡想,就叫你去想,就引導你去想。法相唯識真的要用腦筋,不用腦筋就會迷在裡頭。這也是個方法,叫你想,想盡了就無想,也達到一念。它是教你,你會起心動念,起心動念裡面訓練你到最後的時候訓練成一念,那個方法也妙極了。你要不知道這個方向,不知道這個原則,你拼命去胡思亂想,愈想愈遠,永遠達不到目的。

  我們舉個最淺顯的例子,法相入門是《百法明門》,《百法明門》實在講只解釋經裡面的一句話,「一切法無我」,就解釋這一句話,一切法就是百法,後面二無我,人無我、法無我。所以《百法》是大乘,大乘入門,學了《百法》之後就證二無我,證得二無我就是大乘圓教初住菩薩。七信位是人無我,圓教初住就是法無我,二無我你最低限度也是圓教初住菩薩,你這一部《大乘百法明門論》念了之後立刻就證到圓初住,這是滿分,打分這個可以打一百分,滿分。換句話說,這個境界在念佛法門是什麼境界?是理一心不亂,就是此地講的「我於一念知」,就是一念。可見得《百法》不簡單,是叫你在一百法裡面,這個一百法包括了世出世間法,包括了有為法跟無為法,你明瞭之後在這裡大徹大悟,悟入到人法無我,是這個意思。

  現在我聽說不少講《百法明門》的,講什麼?講名相,一百個法相名詞,拿這個來解釋。本來咱們頭腦裡面分別執著就不少,又加上一百條的分別執著,唯恐你分別執著不多;換句話說,加深了我執,加深了法執,跟佛講《百法明門》的宗旨完全顛倒。這種講的法就叫做念死書,死在字裡行間,念死書。咱們念死書的稱為書呆子,他念佛書,變成佛呆子,錯了,大錯特錯。所以從法相唯識都是意在言外,何況性宗的經典,就是法性宗的經典!但是法相宗也把《華嚴經》列為主修的經典之一,它是六經十一論,《華嚴》是六經之一。所以它用的方法,叫你思盡無思,達到這個目的。所以從《百法》上你就能看出端倪出來。如果錯了方向、錯了宗旨,你永遠是迷,不會開悟的。這是學佛的同修,尤其是發心講經的同修,要注意,不要念死書。

  『一切行海具修行』,「行」就是生活行為,生活行為是無盡無量的,所以比喻作「海」,海是既深又廣,在此地用這比喻,一切行海。從起心動念到所有的行為,待人接物,所有的行為,「具」是具足,「修行」是把這些行為樣樣都修正。這句話諸位聽了之後也許會有疑問,你說修正,什麼叫正?什麼叫不正?正與不正的標準何在?這是個大問題。通常佛在方便說的時候就有許多層次的標準,標準不相同的。初學有初學的標準,像五乘佛法,等於說把佛法教學分作五個階段,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一層比一層高,就好比我們讀書一樣,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每一個階層有每一個階層的標準,這叫權說、方便說。既然是權說、方便說,當然它一定有個不變的標準,絕對的標準有,絕對的標準是什麼?就是一念,就是一心。不管在什麼行為裡面,你能夠訓練一心,那這個行為統統是正。

  《華嚴經》就是採取的絕對標準,它不是相對的。如果是相對的,你在這五十三位善知識,你就會覺得非常奇怪。根性不相同,職業不相同,甚至於職業裡頭有善惡很大的懸殊,為什麼他也是菩薩?為什麼他也成佛?因為它有一個絕對的標準,所以他事事無礙。相對的標準裡面就有障礙,他可以做到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做不到,事事無礙一定要絕對標準。絕對標準是什麼?無論我們什麼樣的行為,起心動念一切造作行為,都是在修覺正淨,都是在修一心不亂,這就是絕對的標準。

  譬如在小乘戒律裡面,小乘對於威儀非常重視,一舉一動都要合乎規矩,小學生的教學方法,叫律儀戒。大乘戒律在精神,修學上跟小乘就完全不相同。小乘戒裡面,譬如說不殺生,戒經裡面講得清清楚楚,沒有傷害到眾生,沒有把他命斷掉,這沒有破戒。譬如你打他、傷害他,但是他還活著,他命沒有送掉,這個就不能算殺生,這不犯殺生的戒。一定要他命斷了,這才叫殺生,破了殺戒。傷殘都沒有破戒,一定要他命斷了,才算是破了殺戒。可是在菩薩戒裡面就不然,菩薩戒我動個念頭,我恨他,我要殺他,戒就破了,那個人怎麼樣?碰也沒有碰他一下。為什麼?因為大乘境界是修心,不是在事相上。小乘是在事相上修,大乘是在心地上修,所以兩個人持戒的方法完全不相同。因此現在南洋小乘瞧不起中國的佛法,認為什麼?中國的出家人不守戒律,戒律都破光了,他們是嚴持戒律,他持的是律儀戒,他戒在事相上。中國佛法是大乘,戒在心地上,不一樣,這個情形他們不曉得。但是要知道,大乘戒難持,小乘戒容易持,大乘戒是要你自己心地裡真正去守,你要說是不能夠守持,拿這個來造作惡業,認為我心地清淨,這個罪過就無量無邊,比小乘結罪要重得很多很多。

  在過去唐朝時候道宣律師,大乘八大宗都是隋唐時候建立的,律宗開山祖師就是唐朝的道宣法師,那時候他住在終南山。他的戒律精嚴,感動得天人供養,他是日中一食,送飯的是天人來給他送飯,每一天到時候飯就送來了。有一天就是窺基法師,窺基法師路過終南山,順便去拜訪道宣律師,道宣律師在當時也很有名氣。窺基大師是玄奘的得意弟子,但是聽說他戒律不清淨,俗話說「三車法師」。他出家跟玄奘大師談條件的,這是個傳說,玄奘大師希望他出家,他是王孫公子,唐朝開國的大將尉遲敬德是他的叔叔,所以他出身在貴族。要他出家真不容易,他提出三個條件,說要帶一車美女、一車黃金、帶一車書,所以相傳他戒律就不嚴,人很隨便。道宣律師就輕視他,這個人有學問,不錯,但是沒有德行,就有點瞧不起他。

  這一天在終南山大概接待談話也久了,到中午的時候天人沒有來給他送飯,他持戒很嚴,過午不食(過中不食),就是日中之後就不食,這一天天人沒送飯,下午窺基大師走了。到第二天天人來送飯的時候道宣律師就問他,你昨天為什麼不給我送飯來?大概昨天要來送飯,也可以在窺基大師面前炫耀一番,天人供養我,結果昨天沒有來。天人就告訴他,說昨天有大乘菩薩在山上,滿山的護法神,我進不來。這個話說了之後道宣法師就流汗,非常的慚愧,曉得自己看錯了,自己不如窺基大師,人家的戒行是心地功夫,不是斤斤計較小節。這就是說明持戒,同樣是持戒,層次、境界、方式不相同,大乘菩薩真正求得清涼自在,他修行是修這個,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就是修的清涼自在。所以叫歷事練心,你不經歷這些事情你怎麼曉得不為境界所轉?樣樣事情都親身經歷,自己心裡如如不動,清淨光明,曉得自己功夫提升了一層。如果在這個境界裡還會起心動念,自己決定功夫不到家。

  所以菩薩修行在哪裡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一切人事環境當中修行,無論這個境是順境、是逆境,就在這裡頭修不動心,在這裡面修定修慧,定就是如如不動,慧就是一切明瞭,我樣樣都明瞭,樣樣都不動心,這是一個絕對的標準。所以佛給我們說,一切眾生的根性不同。根性,依賢首家來分就是五種根性,小、始、終、頓、圓,五種不同的根性。根性不相同,修行的方法也不相同。圓人的根性你叫他學小乘、小教他決定不幹的,為什麼?受不了拘束,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那他受不了。小乘的根性看到圓人他看不順眼,這個人你看亂七八糟的,不守戒律,一天到晚胡作妄為,他看不順眼。所以各種根性不相同,因此佛才有八萬四千法門,才有許多的宗派,接引各種不同根性的人。但是無論修哪個法門,到相當程度之後一定要進入圓教,他才能夠圓滿的成就。

  但是眾生當中有一類確實是圓教的根性,他一下手就從圓教入門,他的成就比一般人就要來得快,要來得殊勝,但是這是少數人。如果不是圓教的根性要來修圓教的法門,恐怕墮落也特別快,為什麼?自欺欺人,那就不得了。所以這是我們要明瞭的,今天經上講的這是絕對的標準。所以佛的所有設施都值得我們讚歎,都是大慈大悲,幫助一切不同根性的眾生,其目的都是叫他圓成佛道。這個道理我們要明瞭,明瞭之後就不會輕視別人,對於一切人就知道尊重,絕不輕慢人。佛自己本身也做出一個榜樣給我們,佛不輕初學。所以我們對於任何宗派不同修行的人我們要尊重,我們要恭敬、讚歎,他修的他知道,我不知道;我修的我知道,他也不知道。底下一句,『乃至當成一切智』,這是果,前面既然修因,後面一定證果,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再看底下一首:

  【亦知彼佛灌頂地。具足無等菩提道。方便說法悉不空。我於一念皆明了。】

  前面一首是說他從初發心到成佛道,這四句。這個四句是說他證果之後普度眾生,自利利他。『亦知彼佛灌頂地』,「灌頂」也就是授記,佛為他授記,給他灌頂。在每個位次,最後一位都叫做灌頂位,譬如十住,第十住就叫做灌頂住。第十行、第十迴向、第十地都叫做灌頂,灌頂就好比是畢業了,特別在《華嚴經》上講的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四十個位次;十信位不算,十信沒有地位。好像我們現在學校教育制度一樣,小學、中學沒有學位,大學畢業了才有學位。佛法也是如此,十信沒有學位,十住才有學位,第十住有學位,第十行、第十迴向、第十地都有學位。灌頂地就不一定是哪一地的菩薩,不要呆呆看到是第十地法雲地的菩薩,不必這麼看法。為什麼?他說「彼佛」,諸位要曉得,圓教初住菩薩就有資格以藏教的佛來度化眾生,應以佛身而度化之,他就現佛身來度化。所以圓教初住就成佛,這是真佛不是假佛。所以禪家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性成佛成什麼佛?藏教佛、通教佛,是這個。別教的佛那要破十二品無明,在圓教相當於第二行位的菩薩,十住破十品,初行破十一品,二行就破十二品,所以別教的佛相當圓教第二行位的菩薩。所以這個地方講的彼佛是藏、通、別統統包括在其中。

  『具足無等菩提道』,這就是廣大無邊的覺道。「菩提」是翻為覺,覺而不迷。這個「道」是一個形容詞,也就是講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待人接物樣樣都不迷失自性,時時處處都不迷本性,這就叫做菩提道。換句話說,無論是待人接物,不論是在什麼時間、什麼處所,他都能用他的清淨心,用覺心、用清淨心、用正知正見,這就叫菩提道。我們在這個經裡面看得很多,所謂「道」就是存心,就是用心。善財童子參訪這些善知識,一見面就提出兩個問題,見面的時候先說出他自己的願望,我已經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已經發無上菩提心;換句話說,我的志願是想成佛。拿現代的話,最簡單、最明白的話,就是這麼一句話,我到你這來請教,我的志願是成佛,你要幫助我。我有兩個大問題,第一個,我要用什麼樣的心才能成佛?第二個,我要用什麼樣的行為才能成佛?一個是菩薩道,一個是菩提心。所以他說我不曉得怎樣修菩薩道,不知道怎樣學菩薩行,就是兩大問題。這兩句話在五十三參裡面重複了兩百多遍。重複這麼多遍,我們把這個經看一遍,這幾句話重複幾百遍,使我們的印象特別深刻,然後你才恍然大悟,這是學佛裡頭最重要的課題,我們用什麼心。「具足無等菩提道」就是用心,也就是三皈依裡面所說的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就是具足無等菩提道,這是真正的成就。

  『方便說法悉不空』,這個「不空」就是沒有空過,與一切眾生都方便說法,決定不能叫光陰空過了。這真能做得到嗎?能做得到,第一個你的心要念念不忘。首先是念念不迷,這是個基本,從不迷裡面生出無盡的悲願利益眾生。不要想到利益自己,一想到利益自己就迷了。大乘比小乘妙就妙在此地,小乘是念念想自己,我的戒律要怎麼持得好,我的禪定要怎麼修,所以破我執好難,因為什麼?他有我。大乘修學法巧妙的地方就是什麼?處處叫你把自己給忘掉,起心動念想別人不想自己,這個方法妙,久而久之真的把自己忘掉了,所以這個我執沒想斷到後來沒有了,這個法子妙。所以佛法裡頭大乘比小乘要究竟,大乘比小乘要容易,小乘縱然斷了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證初果,從初果到四果,你看經上講,天上人間七次往來,要多長的時間。但是大乘要想證到明心見性,一生可以做得到。小乘人一生決定做不到,他就是什麼?他有我來修,難在這個地方。大乘一生能夠破法執,因為他無我,起心動念都想別人。這個心是從清淨心裡頭生的,所謂清淨就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你心就清淨了。如果有這樣的願行,自然你的時間不空過,一分一秒都不空過,都在那裡利益眾生。白天利益我們現前的眾生,夜晚睡大覺能利益鬼神,因為你心地清淨,清淨就放光明,他們看到就合掌恭敬歡喜讚歎,所以能利益鬼神,決定不空過。

  在利益現實的社會裡面,我們有許多的方式,不僅僅是言說、講演,這是許多方式裡面的一種,所謂方便有多門,這是多門裡頭的一門。除此之外還有表演,什麼表演?生活就是表演。學佛的人心地清淨光明自在,使你的朋友、一般外面的人接觸他就有感受,這就是利益眾生,一句話不說也利益了眾生。所以成佛之後還要特別用一百劫的時間去修相好。相好是什麼?修福報。佛不是把這個東西都捨掉了,為什麼這個時候還特別去修福?是為眾生修的,不是為自己修的。所以佛菩薩的像都非常圓滿,叫你一看到就生歡喜心、就生恭敬心。如果佛出現在世間又乾又瘦又矮又小,你想想看,什麼人會恭敬他?不能度眾生,所以一定要修福報。這個福報不是為自己修的,是為了接引眾生方便而修的。換句話說,這個福報不是自受用,而是他受用,因為他自己已經忘我了,不但我執沒有了,法執也沒有了。可見得他自己決定沒有受用,而是為一切眾生受用,這些統統屬於方便。所以我們要能夠體會到這個甚深的義趣,不是我們做不到,我們現前也能做得到,要努力向這個方向去做,念念不忘利益眾生。利益眾生是真正的利益自己,為什麼?自他不二。再看底下一首:

  【亦知彼佛方便門。轉大法輪滿世間。涅槃無量諸功德。法住久近皆能了。】

  這還是繼續前面未盡的意思,也知道彼佛無量無邊的方便法門,這些法門都是接引眾生的、攝受眾生的。『轉大法輪』,「轉」是一個推動,「法輪」就是代表佛法的教學。我們現在商業上都有個標誌,叫商標。佛法也有,佛法用什麼標誌?用輪,佛法用法輪做標誌、用蓮花做標誌,也有用卍字(卍字是以後人用的,很少)。自古以來佛法的標誌就是用蓮花、用法輪,而以法輪用得最多,因為輪這個相它的意義的確很圓滿,佛法講的是不二法門,這個輪代表了不二。第一個是空有不二,輪,外面這個輪相是有,心是空的。你們想想那個圓心有沒有?你不能說它沒有,你也不能說它有。你說有,找不到;你說沒有,沒有圓怎麼成就的?所以它代表空有不二,代表性相一如,輪是相,性就是心。換句話說,佛一生所說的法門用這輪相能夠表達出來。

  我們明瞭這個輪相,輪相對我們凡夫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啟示,養生之道。我們一個人有身、心兩部分,身就好像是輪,要動,輪要不動作用就沒有了。你們諸位想想,輪的作用就是要它運轉。今天科技發達,說老實話就是輪帶動的,沒有輪什麼都不能動,輪帶動的。所以輪一定要動,不動它就是廢物,就沒用處。我們這個身就是輪,所以身要動,身要不動就有故障,就要生病。所以說活動,活就要動,不動呢?不動就死了,就不活了,身要動。心呢?心不能動,心要動就壞了。心要靜,身要動,養生之道,延年益壽。現在人顛倒了,身要舒舒服服的,不動,心一天到晚在打妄想,恰恰顛倒,所以帶來一身的病苦,錯了。所以佛法你看看這個輪相,從小處看,啟示我們如何養生之道,大的是整個宇宙,用這個標誌確實非常有道理。

  輪相要動,要轉動,把這個代表佛陀的教學。轉就是推動,我們要把它推展,將這個教學發揚光大。用什麼力量來推動它?大慈悲心來推動,所謂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以大慈悲心來推動這個教育,使一切眾生都能夠受惠,都能夠得到佛法的利益,所以這是無條件的。我們今天社會繁榮興盛,什麼力量帶動的?名利。佛法這個推動不是名利,是大悲心在推動,這比名利更要殊勝,更是難得。所以轉法輪,轉動的力量是大慈悲心。『滿世間』是遍滿世間,希望把佛法普及到全世界,普及到每一個角落,這是諸佛菩薩的願望。誰來做?要靠我們來做。實在說,真正具備大慈悲心的人不多,還是名利要緊,換句話說,現實的生活這是我們眼前看到最重要的一個關口。佛法也知道,所以有說「法輪未轉食輪先」,我們穿衣吃飯這是第一個必須具備的條件,然後才能談佛法,如果最低生活不能維持,那就談不上修行,也談不上佛法的教學。所以維持最低的生活也是佛門裡面講求的。

  真正發心為法、為道、為一切眾生,那是真正的菩提心,功德利益不可思議,可是眼前要受苦,要受苦、要受難。但是現在出家受苦受難水準提高了,比我那個時候高得太多了。我出家學佛吃了十五年苦頭,當中最艱苦的,五年,日中一食,我一天生活費用三塊新台幣,只夠吃三個饅頭,一塊豆腐乳,再多了就沒有錢。所以有許多人,你很了不起,你修苦行。我說你這個話是恭維我,其實怎麼樣?我沒有錢,沒有法子,我說我要有錢我也想吃五頓,被逼的,沒有法子。我老師限制得很嚴格(就是台中李老師),他說我們是好朋友,我跟你講真話,要是別人我決定不說,我也不問,他說你既然出家了,你一個月所有的費用超過一百五十塊錢,你就不是出家人。所以我就守這個標準,一個月一百五十塊錢,吃飯要九十塊錢。他比我厲害,他一個月吃飯只要六十塊錢,他一餐只要吃一個饅頭就夠了,我要吃三個,沒有法子。所以老師確實有資格做老師,他做出榜樣給我們看,他日中一食差不多有五十多年。

  生活節儉有一個什麼好處?不求人,好處,不求人就自在。生活費用多了,處處求人,就免不了要去巴結人,看人家顏色講話,為什麼?人家才送供養來。到不求人的時候,我就不看人家顏色,你愛聽就聽,不聽你就去,為什麼?無求於你。所以知足常樂,生活保持在一個最低的水平就夠了,衣食足就夠了,不必再求。所以今天有很多同修看到我們這個道場吃的大鍋菜,有很多人看到很難過,比我從前豐富得太多太多了。我們今天住這麼好的環境,我以前在台中住三個榻榻米,還有一個榻榻米擺椅子,堆折疊椅子,我能夠用的只有兩個榻榻米,不管在哪一方面,比我的環境好得太多太多了。我在台中過那個日子,有些同修到我那裡看,搖頭,這個日子你能過得下來。我就告訴他,我說我比沿門托缽強多了,我比睡火車站的長板凳要舒服多了,我很自在、很知足了。

  我到台中求學我就跟李老師說,我說我到台中來吃飯我托缽,有個居士從泰國帶個這麼大的缽來,我很歡喜,為什麼?派上用場,我說我去托缽;住哪裡?火車站,睡長板凳,我每天到圖書館來看書,晚上來聽老師講經,我是這種心態到台中去的。結果李老師說:好,那這樣子,你住圖書館,給個小地方,兩個榻榻米給我,你也不要去睡長板凳,也不要去托缽。我說那樣自在,那個如法。他說不行,你這樣做人家會罵我,你到台中來求學我沒有照顧你,別人會挖苦、會罵我。為了這個原因,所以我才到圖書館。所以求道真正要發道心,這才會有成就。如果貪圖名聞利養,一定是害了自己,眼前得一點小利,後來苦就大了。古人有個比喻,「刀頭舐蜜」,我們一定要警惕。

  下面兩句說,『涅槃無量諸功德』,「涅槃」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滅,就是滅煩惱、滅生死,也翻作圓寂,圓是功德圓滿,寂是清淨寂滅,所以無量功德。所以佛示現出世,或者示現入滅,都是給我們很大很大的啟示。『法住久近皆能了』,「法」是佛法,住世住的長久或者住的時間比較短,菩薩在一念當中都能夠明瞭。佛法在世間住的久暫與佛法不相干,是眾生的福德因緣,大家喜歡佛法,佛菩薩就長住在世間;大家對這個不大在意,佛法就不住世間。所以與佛法、與佛菩薩沒有關係,完全是眾生福德因緣,使佛法住世,或者使佛法不能住世,這點我們要曉得。

  好,今天時間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