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第二次宣講)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七集) 2013/8/14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5-0027
請大家合掌,我們來念開經偈,「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請放掌。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第十七頁倒數第二行,我們從長行文這一行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我們來對對地方:
【發是願已。至心稱念我之名字。亦應專念我本師阿彌陀如來。然後即當誦此陀羅尼神咒。一宿誦滿五遍。除滅身中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
我們從這段看起。前面我們學習了跟觀世音菩薩發願,前面這偈頌的部分,我們昨天晚上已經學習到這個段落。今天接下來,觀音菩薩再給我們接著開示,『發是願已』,就是前面我們看到偈頌發願,這個發願必須要去落實。如果沒有落實,願就變成空願,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淨土法門的修學三個條件就是信願行,要真信、發願,行是念佛。如果沒有行,信願也不是真的。如果真信、發願了,他必定落實在行,落實在行動,這個行就是念佛。每一部經都是一樣,每一部經,你看《華嚴經》講的信解行證,這是我們修學的一個過程、順序,都必然是這樣。信解行最後才能證果,證實這個結果,證實這個果報,就是像經典上講的這樣,達到這個效果。
發願非常重要,為什麼發願重要?因為願它是一個動力,這個願如果不切,我們那個行,推動行的力量就不夠。比如說我們世間人,大家大多數的願望都是希望得到名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這都是願。做任何的事業就是一個願望,每一個人願望不一樣,他要達到他的願望,怎麼達到?要行,去做,他才能達到他願望當中希望得到的。比如說得到錢財,我的願望希望得到錢財,希望能賺錢,因此就很努力辛勤認真的去工作。這是世間人他的一個願望,他認真工作的一個動力,動力在這個地方。我們學佛的人有很多人來做義工,做得很認真,但那個沒錢賺,沒錢賺做得比去賺錢的還認真,這樣的人都有。這是什麼?他也是發願,發這個願來修福、修功德,他知道這個修福比世間名利好。世間得到錢財的利益,跟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的功德利益差太大了。有些人他發的願也滿超然的,我什麼都不求,我只是發心來做義工,那也是願。他發的願就是為大家服務,他不求回報,義務的,不求回報,他發了這個願,也是有這個願他才願意來,他沒有發這個願他也不會來。
我們現在一般人講意願,你有沒有這個意願?這個很重要。像我們何會長從印尼來,他們夫妻剛到,從印尼棉蘭來。這也是發願,不然坐飛機坐那麼久,你想都累了,也是發願,這是願力。發了這個願,到這個地方去跟大家結結緣,來莊嚴道場,為了道場、為了同修,這都是跟願有關。這個願各人都有願望,沒有學佛的也是都有願望,各人的願不一樣,大小也不一樣,圓滿不圓滿也不一樣,世出世間法都有發願。所以願它是一個我們世間一般講立志,叫做志願,他立志,他的願望在哪裡。這願發了之後,它就推動行的一個動力。我發了這個願,我要去做,不然就變成空願,落空了,就要去做。比如說發心到道場來領眾,發了這個願,我願意來領眾,這個願發了那你就要來,後面那就行,行動!所以願它是行的一個動力,推動的一個力量。前面跟著觀音菩薩發了這麼多願,這個願都非常殊勝圓滿的,都主要還是要普度眾生的,每一願都是要普度眾生,幫助眾生的。所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看到眾生受這麼大的苦難,慈悲心生起來,發了願要去幫助這些眾生離苦得樂。發了這個願之後,怎麼樣才能讓他離苦得樂?下面就是行。要怎麼行?要怎麼做?觀音菩薩就告訴我們,你前面發了願,發願之後,怎麼樣才能夠去落實前面發的願。
下面接著給我們講,『至心稱念我之名字,亦應專念我本師阿彌陀如來』,我們先看這兩句。因為這是講大悲咒的一部經典,在《淨土聖賢錄》,我們看到古代,現代也有,有人他是一生專持大悲咒,往生西方淨土。所以後面就是念大悲咒,要念大悲咒之前,先「至心稱念我之名字」,先念觀世音菩薩的名字。「亦應專念我本師阿彌陀如來」,就是念阿彌陀佛,也要先念阿彌陀佛,然後再念咒。所以這部經我們這樣看起來,跟淨土它的關係就非常密切,跟我們修淨土關係非常密切,後面還會講到往生西方淨土。觀音菩薩,大家都知道,在《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經》佛都給我們介紹,觀音、勢至跟阿彌陀佛是西方三聖。所以你念觀音菩薩,有的人他念觀音菩薩,跟菩薩往生之後能不能去西方?答案是可以肯定。不但念觀音,你念任何一尊菩薩,只要你迴向發願都能往生西方。
這是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九品往生講的,九品往生講得比較廣、比較細。念「上品上生章」,這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天、念戒,六念,你修一種,迴向發願都可以往生。有的人讀經迴向發願,有的人持戒迴向發願,有的人修福迴向發願,你做任何好事,一點一滴的好事,都可以迴向西方,關鍵在迴向發願。念佛、念法、念僧,你念其他的佛,你迴向發願要到西方極樂世界,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以。你念藥師如來,你迴向發願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也可以,念任何一尊佛都可以迴向到西方。為什麼?我們在《無量壽經》、在《彌陀經》看到,六方佛、十方佛都護念念佛人,佛佛道同。你要去西方,每尊佛都勸他們那個世界的眾生念阿彌陀佛去西方,你現在要去西方,他不會給你障礙,他都希望你去西方了,他怎麼會給你障礙?你念東方阿閦鞞佛你迴向發願,能不能到西方極樂世界?你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他非常歡喜,我就是要勸你們去那裡。
所以大家去念《藥師經》就知道,有的人念藥師如來,念到臨命終的時候,藥師佛派八大菩薩帶這個人把他帶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東方藥師佛他不是也有一個淨琉璃世界嗎?也不比西方極樂世界差,為什麼把他送到西方去?西方有它的特色,特色在凡聖同居土。送到西方,特別是凡夫往生凡聖同居土,如果你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到其他諸佛世界也是生在諸佛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諸佛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跟我們娑婆世界凡聖同居土差不多,都差不多,也有六道。凡聖同居土在四土是六道法界的,那你就見不到方便有餘土,阿羅漢的世界你看不到,法身大士的實報莊嚴土你也看不到,當然你更見不到常寂光淨土,上面的有障礙,會有這些障礙,見不到。
但是西方極樂世界,你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甚至是下下品往生,你跟上面四土都通的。上面通下面的我們沒有疑問,下面能通上面的,這很奇怪,下面這個都沒有斷煩惱它就是有障礙,它怎麼能通上面?不但通阿羅漢、權教菩薩住的方便有餘土,同時通明心見性法身大士的實報莊嚴土,同時通諸佛如來的常寂光淨土,他生任何一土就是圓生四土。所以蕅益祖師在《彌陀經要解》給我們講,西方極樂世界的特色不是在上三土,上三土都要斷見思惑、塵沙惑、破無明煩惱,每尊佛的世界都是這樣,就沒有什麼特別的。最特別的是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從凡夫煩惱一品也沒斷,是信願念佛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同時也生方便有餘土,也生實報莊嚴土,也回歸到常寂光淨土。一個繫縛凡夫他怎麼可能這樣,跟阿惟越致菩薩一樣?
不要說跟這麼高層次的菩薩一樣,一個阿羅漢,甚至不要說阿羅漢,就一個初果的聖人我們都無法跟他相比。他怎麼一下子從一個凡夫變成七地菩薩阿惟越致?這在通常一般通途的教理的來講,講不通的。你一定要斷煩惱,修到那個層次,你才能達到那個境界;沒有修到那個層次,你絕對達不到那個境界。但是西方它事實就是這樣。這個情況我們淨老和尚在講淨土經論都提過,這不是說我們煩惱一品沒斷的凡夫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他就馬上有這個能力。這個能力是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發四十八願,那個願力威神的加持,讓我們一個道道地地的凡夫,在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神通、道力、智慧一下子跟七地菩薩阿惟越致一樣,這是佛力加持,不是我們自己修到恢復那個能力的。如果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自己修行,修到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又破無明煩惱,修到那個層次,那是自己的能力恢復了。在我們還沒有斷這些煩惱之前,有這樣的能力是阿彌陀佛的加持,你馬上就有這個能力到十方世界去,像觀音菩薩一樣,應以什麼身得度你就可以現什麼身,這是佛力加持。
但是這非常不可思議,不但說很多研究經教的法師他不敢相信,很多還沒有明心見性的菩薩他都有懷疑,都有疑惑,我們辛辛苦苦修這麼久才修到這樣的層次,你一個凡夫怎麼可能?他想不通,所以很難相信。但是這些又是佛說的,佛說的都是說誠實言,他也沒有騙人。我們讀《彌陀經》,釋迦牟尼佛怕他自己講還不夠,所以又舉出十方佛、六方佛,六方佛就等於十方佛,所有一切諸佛都是這樣說的,不是只有一尊佛說的,諸佛都是這麼說。諸佛都是這麼說,有一尊佛講就代表一切諸佛,釋迦牟尼佛講的也就代表一切諸佛,藥師佛講的也是代表一切諸佛,佛佛道同,沒有兩樣。這都是佛講的。既然都是佛講的,所有諸佛都來證明,雖然這個道理我們不懂,不但我們凡夫不懂,二乘、權教菩薩都不懂。如果我們能夠相信佛的誠實語,不要懷疑,我們這一生帶業往生就等於成佛,往生到西方就等於成佛。這便宜就佔大了,你省掉很多時間,也不用那麼辛苦,三大阿僧祇劫辛辛苦苦的修,修到最後還是要信願念佛求生淨土。
你看《華嚴經》華藏世界,都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明心見性,最低是圓教初住,最高是圓教等覺。你看善財修到明心見性,五十三參,參到最後一參,第五十三參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修了很久,到最後的歸宿還是歸到西方淨土。歸到西方淨土這些法身大士他們不是凡夫。我們凡夫說要往生西方才能了生死,不然還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但這些法身大士不但了六道生死,連這個十法界的變易生死他們也了了,他們發願往生西方唯一的一個理由就是成佛比較快,時間縮短。如果不是這個理由,那也沒有必要普賢菩薩帶他們再往生極樂世界,一定是這個理由,這是我們可以理解的。所以西方淨土它的殊勝,我們多聽淨老和尚的《大經解科註》,聽他老人家講,對我們這一生往生西方是最有幫助的。我現在有空天天也都在聽。
他老人家講這個經,他已經非常深入了,跟早年講的境界是完全不一樣。他現在講得愈貼切愈具體,而且針對我們現在人的一個心態,都是一針見血。西方淨土,現在再以黃念祖老居士的《大經解》作科註,引用一百九十幾種經論來註解,讓我們對西方淨土認識就更深入。對西方淨土愈深入,愈深刻的認識,對我們發願愈有幫助,信願愈有幫助,你的信心會增長,願力也會更懇切。因為你的體會會更親切。這樣念佛,你那句佛號,每句佛號都有信願在裡面,信願行、信願行,這樣這一生必定往生淨土。所以聽經有這個好處,幫助我們斷疑生信,我們真正信心生起來才會發願,願意往生西方,願意放下娑婆世界。
現在我們修學的關鍵就是,這一生我們遇到淨土,我們過去生也遇過、也修過,但是沒有去,這次又來了,來了又還是凡夫。過去世我們如果沒有修,今天大概這個佛堂你不會進來坐,不會,肯定不會。我們下面麻辣火鍋那麼多人,你去拉一個人看看要不要上來?你試看看。看那個麻辣火鍋,連外國的,什麼日本、香港,都來吃,還有很多明星來吃。很多明星來,常常聽到一些女生在狂叫,有一次我在六樓被嚇得,下面發生什麼事情?結果去看,不曉得什麼明星,我也不認識,一堆女生坐車這樣追。我們在這邊講經,在這邊念佛,你叫他來他要不要來?他不來。他的願望是追那個,他有發願,他沒有發願他也不會來,他發願去追那個。所以這不是偶然的。
我們這一次的機會又遇到了,遇到老和尚這個系列。很多法師他也講淨土,都是講淨土,都是講這個淨土經,都是講《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經》,功夫不一樣!所以有一次,新加坡淨宗學會許副會長,有一次他跟我講,他說到大陸去一個寺院,一個年輕的法師在講《無量壽經》。他說他們要不要去聽?問老和尚說,這年輕法師,你看他講得怎麼樣?老和尚就跟他講,他講十幾年,我講六十年,你說會一樣嗎?一個講六十年,一個講十幾年,怎麼會一樣?其實我們淨宗學會的同修去問這個問題,也都問得太幼稚了,這個還用問嗎?但是為什麼還有這個問題?後來經過我的研究,他們聽老和尚講的沒聽懂,聽這些年輕法師講的似乎聽懂了,聽得很有意思、很有味道,我研究的結論大概是這樣。聽的講得滿好的。好在哪裡?這個好也多方面的,有的人口才比較好,他表達比較好,他講得很有層次,有的講得也非常天花亂墜的。
我聽經聽了四十幾年,聽老和尚的經也比較聽懂一點,不敢說真懂,但起碼有一點點。聽的,所謂內行的看門道,外行的都看熱鬧,很多法師講得都很好。但是這個時候你也不能去跟他說人家不好,不好,人家說你怎麼說人家不好?你還會被攻擊,你就不能講。人家說好,都很好,非常好,只要你喜歡就好,你要這樣回答就不得罪人。這個跟他講真話,可能要得罪人,因為他不能理解的話,恐怕他會誤會,這個誤會你也不好去解釋,不好解釋,愈描就愈黑。如果真懂的人,你要跟他提一下,提一下如果他不能接受你就不要再提了。
所以現在在美國、在新加坡,還有一些地方,一些淨宗學會請很多法師去,我們也知道,有很多同修來跟我講,給我反應,我也知道這個問題。他為什麼請?老和尚的經他聽不懂,他沒聽懂。你看我在台北,老和尚也很少回來,回來也不會來我們這邊,他都到華藏衛視去了,陳彩瓊那個車子一開就開到他的旁邊,就要上她的車。這也不會來,我們也不能去跟人家爭。但是我不敢亂請,我寧願讓它空著。那也不是說我們心量不大,不能接受別人,不是。換一個法師,他的理念知見我們對他不了解,來講了之後,變成有一些還沒有深入的同修,造成他們的困擾,造成他們的障礙。
所以過去台中蓮社李老師,所有的法師大德到台中蓮社,出家法師去,他請吃飯供養這一定有,這個禮數他一定有,就不請他講經。我們老和尚早年年輕的時候,還沒有出家,去那邊學經,覺得很奇怪,他說法師來,怎麼不請他講個開示,跟大家結結緣?後來李老師才給他說明,他這個法師學的法門跟我們不一樣,老師跟我們不一樣,他的思想知見不相同。他在這裡辛辛苦苦長年這樣教學,好不容易把大家的思想知見整理一個系統。現在這個來了,講的不一樣,這個講得也很有道理,到最後大家就無所適從,就亂了。他說你要給他導正,再引導回來,那不曉得要費多大的力氣,那乾脆不要請,你也省得麻煩,是這個道理。不是說別的法師講得就不好,不是那個意思,是不一樣。除非他是跟他這個系統是一樣的。系統一樣的,這裡面又要去分辨,很多在新加坡跟老和尚學講經,在家出家的,我也看了很多,講得都不錯,是不是他有學到老和尚的心法?這也不知道。如果真正學到這個,那跟老和尚就相應。講得跟老和尚一樣是不是就相應?也不一定,那個心要真的跟他一樣。比如說老和尚他放下,那你也真要放下才行,不然講我也會講。但是你放得下嗎?老和尚他放下,你放得下嗎?
所以我自己常常反省自己,老和尚現在在國際的活動,以前我也很愛跟,跟過去。後來我想一想,老和尚人家來聯合國,來國際活動,他是救苦救難的,他是度眾生的,我是不是來度眾生的,還是來搞名聞利養的?我自己這樣想。如果去到那個場合,我對名聞利養還會動心,那不如不去還比較好一點。如果去了,我如如不動,那可以去。我們去,人家老和尚到西方去作佛,我們去,如果去跟人家爭名聞利養,人家老和尚去西方作佛,我們到阿鼻地獄去。這個去的方向不一樣,同樣去參加那個活動,一個去西方,一個到地獄去。為什麼不一樣?心態不一樣。所以以前我也很愛去,現在老和尚有名聞利養,這個我去跟的話,我就要考慮說我是不是去搞名聞利養的?因為我知道,現在老和尚接觸都是總統,都是這些級數的,我知道我去站在老和尚後面我就出名了,這個我懂,去照個相錄個影,就出名了,這我知道。但是後來我想一想,經聽這麼多,搞名聞利養要去阿鼻地獄,划不來,所以一直在反省自己。所以現在這個大的活動我比較少出去,請莊字輩的,人家不會叫他去前面。所以為什麼很多人,現在老和尚說不收徒弟了,還要一直想要請老和尚跟他剃度,你知道他的心態嗎?為什麼?因為跟老和尚剃度,我是悟字輩的,那就不一樣囉!就有名聞利養,這個我也可以理解。真正要修道的人,他是不在乎這個。
你看六祖他不是跟五祖剃度的,五祖傳他的衣缽,他還是在家居士,還在獵人隊躲了十五年。是後來跑到廣州法性寺,遇到印宗法師,印宗給他剃度的,印宗是六祖的剃度師。印宗給他剃度,印宗回頭再拜他為師,因為他得衣缽,他是祖師級的,祖師的身分地位,他再拜他為師,幫他剃度。因為他人家要追殺,所以都躲在獵人隊,那時候還是在家的身分。真正要修道他就不會去在乎這個。但是如果你自己不是真修,你說悟字輩的有什麼用?也是不行,還是要墮落三惡道。所以要那個虛名實在講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你還是要真才實學,那才是真的。這點我自己也是聽經,聽老和尚講得這麼透徹,我這個業障是最重的,有一點感覺,所以我現在對這個名利比較淡。
所以現在辦這個大型法會,從以前我就沒有這個念頭要辦大型法會,我知道辦這個很累、很辛苦,又要花錢,很辛苦。這個大型法會的緣起,是悟行法師當我們社團理事長的時候他老人家發起的。當初發起,我說發起的你去主法,你又是理事長你要去主法。後來他寫個信來叫我去主法,那主法一直主到現在,變成好像每一年沒有去租都不行了,我看大家累得這個樣子,我也過意不去。但是現在看一看,我們在這個地方辦,海內外很多同修來,地方比較大一點。這個地方交通也比較方便一點,在國際上1O1現在也是比較有名一點。現在1O1變成大陸觀光客的一個旅遊景點,來了大概這裡是一個景點。那我們道場這麼走路過去就可以,就不用坐車,兩個紅綠燈就到了,也很近。在這個地點辦也是度一些官場上的人,讓這些人有機會遇到佛法。所以這次法院有十個人來,那市政府,國際會議中心的董事長,這個董事長是以前的經濟部長,他們有十九個人說要來上香,上完香王董事長說還要單獨問我佛法的問題,還要單獨問。他要學佛,我們佛法是普度眾生,富貴貧賤統統要度,平等,都要度,有這個因緣我們當然就要去幫助他。
所以辦這個大型法會我壓力很大,在各方面,工作上、心理上各方面都有壓力。因為我現在是非常低調的,我這個地方,我自己知道自己有幾分能力,我們接待這方面恐怕辦不圓滿。所以我們辦這個大型法會,我不敢發邀請函,外國這些所有全球的淨宗學會都邀請,我不敢。為什麼不敢?因為邀請如果來的人多,我們接待的人手不夠,或者不會接待,對人家有失禮,我們就不好意思,我就對人家很過意不去。那麼遠跑來,我們又不能好好接待人家,給人家請來。所以不敢去發邀請函。現在來的大部分是平常我們有交流的道場,像何會長他們,我去他那裡,他也來這裡,其他我就不敢請。請來,到時候我們接待不好,對人也不好交代,不好意思。所以說隨緣,大陸也有很多團體說,原來說要來,現在說不能來了,不能來也很好,我就也比較輕鬆一點。能夠來當然我們也歡迎,我們盡心盡力來接待,招待不周,那這個我們再來改進。
所以我們每次辦這個大型法會,接待組是任務非常重大。以前我們也沒有接觸這個,是一般我們自己的道場,來的都是同修,這個比較好打發,因為同修大家都發心,大家來就沒有什麼關係。像這些來,他學佛,有的沒有學佛的,官場上的人物來,我們也不能失禮。這些我都要向人家請教,要怎麼接待?請林老師來幫忙,他比較有接觸過這些方面的貴賓,比較知道怎麼來接待他們。不然接待這個禮節也是要學習的,社交、國際這些禮節。所以上一次聯合國,巴黎聯合國,有兩個國家大使來,一個好像是馬其頓,一個是馬達加斯加,兩個,去香港訪問老和尚,然後說來台灣,來台灣說安排到我們雙溪,說安排去雙溪。那個時候我人又不在,在香港做法會,請慈師,那去雙溪就雙溪了。這個大使來應該是政府去接待的,但是台灣跟他們沒邦交,政府官員他不會去接待。那就我們淨宗學會去接待,接到雙溪去。去雙溪我聽說那兩個大使夫人還在雙溪唱歌,那也不錯。他們要來,我也不能說不歡迎你們來,不能這樣,這樣也是很失禮的,這是老和尚的客人,所以我們是盡心盡力。
這些國際禮儀,我們在這些當中也多少學了一點。以前在圖書館這都沒有接觸到,我們很輕鬆的,都是同修,大家就不要客氣,就比較自在一點。這些貴賓來,我們就不能像同修這樣這麼方便,所以壓力就比較大。所以十七、十八兩天上午我都要去接待,我就不能去上午供,現在是看看福定法師,誦經、午供,由他發心。聽說這次悟泓法師也回來,我以為他死了,結果還沒死,跑回來四樓。慈師說是莊弘還是悟泓?失蹤那麼久,大家都以為他死了。後來他打電話給我,我就是。我看他講話聲音那麼大,我說你還在?他說在,現在在你台北華藏。他說他要來。來,看他要不要上去上個午供,讓大家看看。不然很多人關心他,打電話來問我,說他到底是死還是活?我說我不知道。這次他如果回來,他的戶口在這裡,如果他回來,叫他上去亮一下,這個錄影直播給他播出去,大家都不會一直來問我了,你們自己看。所以這些方面我們都是隨緣做的,我們就不攀緣,有這個緣我們不做也不對。
這是講到發願,為什麼要先發願?願是個動力,才能推動我們去行。此地講「至心稱念我之名字」,這個地方關鍵的字眼就是「至心」這兩個字。至心,上一次我記得有引用地藏三經之一的《占察善惡業報經》,它解釋至心解釋得最詳細,就是念地藏菩薩至心的念,其實念任何一尊佛菩薩都是要至心。《觀經》也是講至心,至心稱念我之名字,我就是觀音菩薩。「亦應專念我本師阿彌陀如來」,也應該、應當要專念,這個地方講專念,就是勸我們專念阿彌陀佛,觀音菩薩也是勸我們念佛,勸我們專念阿彌陀佛。你要持大悲咒,先念觀音菩薩的名字,再專念阿彌陀佛聖號,然後再念咒,這個經文是這樣。『一宿』就是一天,念五遍,念五遍不算太長,大悲咒五遍不算太長。其他時間念什麼?念觀音菩薩、念阿彌陀佛。
印光祖師在《文鈔》有勸我們兼念觀音,現在有很多同修看到經典上也有這樣講,《無量壽經》也是這樣講,《觀無量壽佛經》也是這樣講,只有《彌陀經》講專念阿彌陀佛。有很多同修就說,我們不是要專念阿彌陀佛嗎?怎麼又念觀音、又念勢至?這似乎是夾雜了,有這些疑問。印光祖師他是大勢至菩薩化身來的,他是念佛專家,印光祖師在《文鈔》給我們講,勸兼念觀音菩薩。他說平常你沒事的時候念佛,你生病的時候念觀音。這些居士又有問題,難道阿彌陀佛就不如觀音菩薩嗎?觀音菩薩能救苦救難,難道阿彌陀佛就不能救苦救難嗎?為什麼念佛還要去念觀音?這的確是個問題。後來祖師給他回答,他說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有人生病,釋迦牟尼佛他沒有勸那個人念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是勸他念觀音菩薩。為什麼佛勸他念觀音?因為觀音菩薩跟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緣非常深,一個觀音、一個地藏跟娑婆世界眾生的緣特別深,有緣他就好度,他感應就比較殊勝。所謂佛不度無緣之人,有緣他就能度,跟眾生的緣深。
我們專念佛不行嗎?行,怎麼會不行?念佛都能成佛,還不能救苦救難?哪有那個道理!但是為什麼又叫我們念觀音,又是什麼道理?這個道理,這麼多年我自己有一點心得。如果你對阿彌陀佛已經信心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你什麼統統不要,就這句佛號就好,這句佛號成佛都有餘了,那還不能治病嗎?現在問題,你能不能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關鍵在眾生這方面,不是在阿彌陀佛那個方面。你信心不夠,你一定有懷疑。如果你都沒有懷疑,佛在《彌陀經》他不會講這是難信之法。如果這麼簡單就相信,你都不懷疑了,釋迦牟尼佛講那個難信不都講錯了嗎?我們自己覺得好像我都深信不疑,我一點懷疑都沒有了。是不是沒有懷疑?你自己有懷疑你自己不知道。
以前在圖書館,早期老和尚拿美國綠卡一年要去住一百八十天,常常不在。所以很多人寫信來問問題,老和尚就教我要練習回答問題。剛開始我就寫,他說這些問題你回答,你寫來我看看。那寫了就給師父看。師父有時候這樣改一改、改一改,再重抄一份,抄一抄再給他看,好,可以了。後來抄個幾遍,大概回答大致上可以了,他說以後不用看了,以後我不在,信來你就直接拆,來問問題,你就直接代替我回答。有一次我就接到一封信,一個女眾,應該年紀也不大,應該二、三十歲,三十初頭,應該是還在上班的。她聽老和尚的《彌陀經疏鈔》,聽老和尚講念佛的三個要訣,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她來問,她說不懷疑、不夾雜這個我做到,我沒有懷疑,不夾雜,我專念阿彌陀佛,也沒有念其他的,也沒有修其他法門,其他的經典都沒有,不夾雜。但是她說不間斷她做不到,她說還要上班,晚上還要睡覺,還要吃飯,這個時間她佛號就要中斷,就間斷,這一條做不到。
大家想一想,她來問這個問題,她說她不懷疑,也不夾雜,但是她現在只有不間斷那條她做不到。想想她有沒有懷疑?後來我給她回信,我說妳不懷疑妳就不用寫信來問問題,還問什麼問題?就不懷疑了妳問什麼?有懷疑才要問,有疑問才要問,那妳沒有疑問妳問,就不需要問了。這說明什麼?有懷疑她自己不知道,那就是懷疑。所以佛講的難信之法沒有錯,沒錯,只是我們自己不知道,自己有疑自己不知道。但是有疑怎麼辦?聽經聞法,講經說法、聽經聞法就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疑斷了你才生得起信心。如果沒有疑惑,那經也不用聽了,也不用講,也不用聽了,一句佛號念到底就成就了。但是有懷疑就不行,有懷疑必定要聽。佛成道之後,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天天講,為什麼?因為眾生疑惑太多,疑問太多了,問題太多了,你沒有幫他處理掉這些問題,他信心生不起來,就有障礙。
黃念祖老居士當年還在世的時候,有一些同修去問他,放下,他說沒事的時候都放下,事情一來一樣也放不下。聽一聽也滿有道理的,沒事,好像似乎我們都放下,但是事情一來,都很執著,一樣也放不下,真的是這樣。什麼叫放下?現在人家罵我們一句你放得下嗎?放下你就不會生氣,你會生氣就表示沒放下。沒有遇到這個境界的時候,放下了;境界一來,實在講沒有放下,他不懂得什麼叫放下。所以黃老這個回答我聽聽是真有道理,的確都是這樣。所以我們有疑,這個經教不能沒有,這經教幫助我們斷疑生信。現在我們這個緣好,遇到老和尚這種善知識,講得這麼清楚,現在這個時代也只有他一個人,沒有看到第二個講這麼多,講這麼詳細,這也是很難得的一個因緣。年紀這麼大,他現在能講還能講幾年?你現在不聽,這個機會也是愈來愈少了。
不過還好現在總是有這些機器來保存,科技的工具來保存,現在我們就是做這個保存的工作。老和尚講的經講完,我們都要做後製整理,馬上講,我們就要做後製整理,要做統籌的工作。現在澳洲有一批人發心,就是當天講當天字幕上來,那現在我們也是統籌這個工作,希望大家不要浪費資源,不要做重複的工作,讓這效率更高更快。現在效率可以達到,今天講明天可以出來,一面聽一面打,但是分組。可能這個校對上,我們還要做後續的校對,這邊要做後面的總校。這些保留下來,往後它不會失去,我現在複製很多套,有些地方,都每個地方放一套,包括文字稿,文字稿也有需要,保留下來留給以後的人,他們修學做一個很好的增上緣。
印光祖師勸我們念佛人,比如說你一天定念阿彌陀佛念一萬聲,他說另外念五千聲觀音菩薩,迴向給這個世界的苦難眾生,消災的。我們念佛的人,如果你那個信願還不是很堅固,遇到有一些問題事情,念觀音也特別契機。比如說苦難,有災難,或者是有人陷害,種種的,念觀音菩薩。印光祖師講,遇到一些緊急的,祖師也是根據經典講,根據《無量壽經》、根據《觀經》、根據觀音三經講的,你遇到緊急的事故,《無量壽經》佛給我們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到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急難恐怖,你歸命念觀音菩薩,都能得到解脫。所以觀音、勢至都是幫助阿彌陀佛。十方諸佛也是幫助阿彌陀佛,有的人念阿彌陀佛他的信心還不堅固,後來要去念藥師如來,念藥師如來,念念念念到臨命終,藥師如來派八大菩薩再把他送到極樂世界,他也是幫助阿彌陀佛。
藥師佛送這些念他的這些人去極樂世界,為什麼?因為每尊佛都是希望他們世界的眾生先去西方,你先去留學再來,你先去,先去報到,再回來就不一樣,就方便。你直接去他那邊,你現在還沒有斷煩惱破無明,還是很多地方不方便,很多世界你去不了。到極樂世界你下下品往生,你十方世界都可以去,不但藥師佛的世界可以去,其他諸佛的世界你都可以去,那方便!所以都先把他送到西方,是這個道理。我們還有懷疑,有些問題,念觀音也非常好,觀音菩薩是西方三聖,如果你要往生,觀音菩薩他也肯定帶你去西方極樂世界,他大概也不會帶你到其他地方去,也是帶你到西方,導歸極樂。有的人他專念佛,他什麼都不念,可以不可以?可以,只要你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個條件就可以。念佛都能成佛了,那佛還不能救苦救難嗎?哪有這個道理!一定可以救苦救難。
有的人說我只要專念佛就好了,我就不要再念那麼多,我遇到很多同修說念那麼多我這心會分散,可以不可以?可以,也很好。有些人他有需要,那我們就說你可以兼念。像印光祖師遇到有些人受苦受難,對念佛這個信心還沒有很具足的,先勸他念觀音做個補助。將來慢慢信心堅固了,再專念佛,這也是一個方便。印光祖師他也念大悲咒跟人家結緣,有些人臨命終的時候業障現前,語無倫次,講話都顛倒,印光祖師的大悲咒都念一萬遍加持。他的大悲咒有大悲水、大悲米、大悲灰,那個灰就是香灰。像以前我小時候,我母親帶我們去行天宮,什麼濟公廟、三太子,都是吃香灰的,也規定要喝香灰水的,感冒喝香灰。以前的香灰不是化學的,天然的,當然還可以當藥用。就是香灰下去泡水,然後道士就念念有詞,喝下去,回去果然不用吃感冒藥就好了,也有它的療效。
印光祖師,以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交通不方便,交通不方便他要寄,水就不方便寄了,水就是住在附近的人去請,那個水就自己去帶。這個比較遠途的地方,比較遠的地方,要用寄的,用米,他一次就七粒,他加持過的拿一些米,然後包一包寄過去。另外就是用灰,大悲灰、大悲米,比較遠的地方用這個,比較近的用水。大悲米,也很多人喝了印光大師加持的大悲水,效果非常好,有的人臨終的時候顛倒了,語無倫次,講話都亂講,或者恐懼,這些業障現前,泡這個大悲水,然後給他念觀音菩薩聖號,水給他塗在嘴唇給他喝一點,他業障消了,往生的時候就很安詳,就恢復正常。所以印祖他在《文鈔》講,在第三篇。還有蝗蟲的蟲害,那個蟲好像棉花一樣,在地上一尺高,踏下去好像棉花一樣,那個蟲很多。印祖也是去灑大悲水,那個大悲咒一持,突然狂風大作,下大雨、起大風,一下子蟲一隻也沒有了,都不見了。
所以以前六龜,我去受戒那個妙通寺,廣欽老和尚在的時候,他一生只有傳一次戒,我出家第二年,師父叫我去受戒,剛好去他那邊受戒。他那邊種菜、種水果沒有用農藥,大悲水,用大悲水去灑,廣老在的時候他加持。台南開心法師般若精舍,他也是用大悲水加持。現在苗栗縣,以前在苑裡火車站那邊有個無名比丘尼,在家的時候就認識,不認識她,我是去看,人家約我去取大悲水。去外面買個桶,然後去那邊請些水回來喝,聽說什麼疑難雜症都可以治。很多人喝那個水,什麼神經不正常的、癌症的都可以治。有的人能治,有的人治的效果不一定說很理想,但是總是有幫助。因為各人的誠心不一樣,就是至心這不一樣,如果真正至心,它的效果是百分之百;如果差一點,也有效果,但是沒有那麼理想,那麼好。以前我也常常去,後來搬到銅鑼,現在銅鑼又搬到三義,現在在三義,現在還是很多人去取那個水。那個無名比丘尼她穿的都是百衲衣,都是補補釘釘的,她不吃東西的,都喝水。
在《觀音菩薩感應錄》也有記載,清朝有一個婢女念觀音大悲咒,念到有感應,她喝那個咒水她肚子就不餓了。苑裡的無名比丘尼,我去看,她都不講話,她都是一百零八顆樹籽穿的念珠,她坐在那邊念,念什麼?她念阿彌陀佛。每一個人去取大悲水,她都送一串,然後教人家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教你念阿彌陀佛,她不講話。客人去,我們去那邊的時候吃佛祖麵,就是有加黃黃的那個鹼的麵,台灣傳統的麵。它那個麵就是一點點芹菜、一點油,其他什麼都沒有,但是大家很喜歡吃,因為那邊大家說這有觀音菩薩灑甘露。我們去,她就是那個招待,就是那一桶,她那個道場沒有給人家拿錢的,人家送一些菜,還有去做義工,都去服務的。現在還是搬這麼多地方,有一些出家眾發心在那邊舀大悲水給人家喝,還是很多人去。以前在銅鑼那個地方我去,看到對面也有一家也在標榜這個水,那一家好像都沒有人去,她這家去的人很多。如果要做這個事情他要不求名利,真的為苦難眾生才會有感應。如果是為了名利,那一家信徒那麼多,大概這個錢滿好賺的,他也去開一家,沒人去,沒有感應,他的心態不對。如果真正為了苦難眾生,就有感應,救苦救難,這個至心非常重要。有關念觀音菩薩感應的事蹟是非常之多。
我們上個月,我們也組團,因為現在我們這個中華民國觀音佛學會,我講這個經,也是因為費洪桂居士要我去接理事長,中華民國觀音佛學會從來沒有講過一部觀音經,成立了二十幾年,只有做一點什麼慈善事業。學會,要學習的會,觀音菩薩的經都沒有去學習怎麼能稱學會?所以觀音佛學會,我說我們不要辦什麼法會,辦什麼活動,就來講這個經,大家來學習這個觀音經,讓大家對觀音菩薩進一步的認識,這樣符合這個學會的招牌。大概也是觀音菩薩派我這個任務,本來我也不想接,後來我是弄個理由,說妳去問老和尚,看能不能接?那個時候老和尚在北京,她跑到北京去問老和尚,老和尚說好!她說老和尚說好,你就要接。就這樣的因緣,接了好幾年,已經快十年。
沈祕書長給我講我們都沒錢。我說沒錢才好,沒錢我們沒事,有錢我們就要做得很累、很辛苦。沒錢,沒有人拿錢來那輕鬆,你看我們講講經,講完就回家,這個多好!錢來了,錢多了,我們還要為人家這個錢怎麼做?還要為這個去操心。沒錢好,沒錢平安;錢多了,到時候大家貪瞋痴起來,那好戲就在後頭了。所以我不希望有錢,希望沒錢,我們生活上過得去就好,我想觀音菩薩也不會讓我們餓肚子。有需要,觀音菩薩錢最多了,應該會撥款會撥給我們。你看中國四大名山,觀音菩薩的道場最有錢。所以老和尚以前講經常講,觀音菩薩是財政部長,也是沒有錯。四大名山,觀音菩薩的道場是最有錢的,那錢是多得實在是他們就不曉得該怎麼說。但是錢多了,你要去為眾生做事,就比較辛苦,你為眾生做一點好事,很多人都在做,慈濟也在做得非常好,這些有人做就好,隨喜就好,不要去爭,爭了就不好。講這個經沒人講,沒人講我們來講,這個沒有人要,沒有人會來爭的,我們來講。很多人念大悲咒,對這個經都不知道,所以我們才發起來學習這個經。
好,觀音菩薩這個事蹟,它的道理,實在是要說說三個月都說不完。經文是很簡單,但是意義非常深廣無盡。下一次我們再來解釋這個至心,這個至心非常重要關鍵。今天就學習到此地,感謝大家的收看,祝大家法喜充滿。我們來念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