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怎樣懺悔業障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八集)  2021/11/7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78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上一次學習到《淨宗同學修行守則》「三、行依」,修行的依據第五小節,「普賢十願」。請大家翻開第四頁倒數第二行,「(五)普賢十願: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一禮敬諸佛,二稱讚如來,三廣修供養,四懺悔業障」,我們上一次學習到「懺悔業障」這句。

  第一願「禮敬諸佛」涵蓋後面的九願,第一願就是第一主要的。普賢十願如果沒有第一願,那後面都談不上了。第一願「禮敬諸佛」,這個我們念一念,大家都念得很熟悉,但是內容不清楚、不明瞭。什麼叫禮敬諸佛?我天天到佛堂裡面去拜佛,這個就叫禮敬諸佛嗎?這個禮敬諸佛是形式上的禮敬諸佛。形式需不需要?需要,但是這個形式它有內容的,它不是只有一個形式。如果我們只知道到佛堂拜佛,只知道這個形式,不知道內容,只有形式上的禮敬諸佛,在佛前拜佛,買一些水果來供佛,供養燈、香這些供具,這是形式上的禮敬諸佛,但是形式當中有內容,這個形式就是啟發我們去深入內容的。我們要學習怎麼才是禮敬諸佛,不是只有在形式上。但是現在大多數學佛人都是停留在形式上的禮敬諸佛,對於內容,佛陀的教育、教誨一無所知,這個就不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講的「禮敬諸佛」。這個「諸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統統是諸佛。《華嚴經》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不但有情眾生是佛,無情眾生也是佛,同一個種智,同圓種智。上次我們跟大家都講過,但是總是要再複習一下,溫故知新。

  禮敬諸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過去已經成佛的、現在成佛的、將來成佛的,將來成佛就是一切眾生,都是佛。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要禮敬,不是只有禮敬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你也要禮敬。禮敬未來佛跟禮敬過去佛、現在佛,他的恭敬心是一樣的,平等的,但是這個禮節不一樣,外面形式上不平等,千差萬別。你對佛頂禮三拜,對父母師長頂禮三拜,那你看到你兒子,不能向你兒子頂禮三拜,是你兒子要向你頂禮三拜,不能顛倒,這個禮就不一樣,不平等。看到人要有禮貌,你看到一隻狗,你也像對人一樣,人家看你神經有問題,怪怪的。怎麼樣對動物禮敬?愛護動物就是對牠的禮敬。像現在戒殺、吃素、放生,這個就是對動物的禮敬。樹木花草不任意去破壞,對植物的禮敬;土地不濫砍濫挖,對礦物的禮敬。我們用水不浪費,水是礦物,也是對它的禮敬。所以這個禮千差萬別,不平等,但是恭敬心是平等、是一樣的。所以在千差萬別的禮節,不同的形式,當中恭敬心是一樣,平等的,是一不是二,不一不異,不二門。外面有這些形式上的差別,內心的恭敬是一樣,沒有差別,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所以形式上學這個禮非常重要,但是它的核心是在恭敬心,如果你沒有恭敬心,外面的禮做得再好,那也不是真正的禮敬。最重要,要有恭敬心。

  印光祖師常常勸人,「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如果一點恭敬心都沒有,那一點利益也得不到。禮,這個形式上的禮也是要學習,核心是要出自於內心的恭敬。實在講,你對人、對事有恭敬心,很自然他的動作表現出來就有禮貌。好像我們近代的中國人,看到自己中國人他不恭敬,不恭敬他表現出來就失禮,沒有禮貌。碰到一個外國人,他也沒有學過禮,他對那個外國人很恭敬,他也懂得去握握手,禮貌沒有學都會了。那為什麼會有這個差別?關鍵在恭敬心,有沒有恭敬心?沒有恭敬心,縱然學這個禮貌的形式,那也是假的,不是真的禮,真的禮它是建立在恭敬心這個基礎上。換句話說,真有恭敬心,那個禮很容易就學得會了;如果沒有恭敬心,這個禮你學得再好,只是外面的形式,沒有內容,那不是真的禮敬。

  所以普賢十願,禮敬諸佛是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你對一切就恭敬了。為什麼?這不勉強的,因為你知道是一體,一體他怎麼會不恭敬?諸佛菩薩大慈大悲,他是絲毫不勉強的,不是刻意去造作出來的,他自然的流露。他為什麼能自然流露?因為他明心見性,見到眾生跟自己是一體,所以他大慈大悲的心就自然流露出來。大慈大悲表現在外面也很多種不一樣,像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而為說法。現身說法,他自己沒有起心動念,完全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眾生希望什麼身,他就現什麼身給他說法。他為什麼能夠現這個身?因為一體,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現身說法,有現善人的身,也有現惡人的身,你看那個菩薩,有慈眉善目的菩薩,這樣的相來教化眾生,有時候也現怒目金剛相。在《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有三位善知識代表貪瞋痴,表現出來就是貪瞋痴,但是他是法身大士,明心見性菩薩示現的,度這一類人,用反面來度眾生,他還是大慈大悲。他大慈大悲的心是一樣,外面示現的形像不一樣,眾生需要什麼身,他就現什麼身。需要慈顏善目來教化的,就現這個相;有一些眾生冥頑不靈,現慈顏善目對他沒有幫助,現金剛怒目他就服了,他就接受了。

  所以菩薩不管怎麼示現,大慈大悲這個心是一樣的,外面相就不一樣,千差萬別。三十二應身是三十二大類,我們不能呆呆的只看到三十二種身分,不是,每一類都無量無邊,重重無盡的。所以真正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看到大地眾生同成佛道,他怎麼不禮敬?他看到事實真相了。我們凡夫迷惑顛倒,沒看到,所以我們要學佛菩薩,靠近佛菩薩,我們在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從這裡來學起。

  第二「稱讚如來」。諸佛是講外面這個像,如來是講我們的自性性德,稱讚如來就是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我們的真如自性是如如不動,《金剛經》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如來不去不來,叫如來,這個完全講我們自性的理體,體就是自性,自己的真如自性,自己的本性。講具體一點,《楞嚴經》講的六根當中的根性,根中之性,那個是如來。我們現在這個凡夫的相,佛菩薩、阿羅漢的相,所有一切現相都是從這個體,自性真如的理體顯現出來。好像我們看到電視的螢幕,螢幕是體,體是空,但是節目都是從那個螢幕出現的。節目就太多了,無量無邊,千差萬別,那是相,那個螢幕是性,用這個來比喻。那些相從哪裡生出來?從那個性體,那個螢幕就是體,從那個現出來的。當現相的時候,你看那個電視螢幕,它是空的,現出來是有,實際上它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但是有這個相,你不能說沒有,相的確有,但是是幻有,經上講妙有,真空妙有,那個有是從那個空現出來。所以空有不二,有在空當中,空在有當中,這個就是佛菩薩、祖師大德用比喻讓我們去體會自性的一個概念。

  經典上,祖師大德用種種比喻,像「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這是一種比喻,讓我們透過這個比喻去體會那個真如自性的一個粗淺的概念。所以稱讚如來,如來是性德,每個眾生都有佛性,那隻狗也有佛性,螞蟻也有佛性,稱讚是稱讚他的性德。就像《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再惡的人,他本性都是善的,純淨純善,造惡業是什麼?習性,他的習性學壞了。習性是假的,本性是真的,本性永遠不會喪失掉,習性是虛妄的,迷惑顛倒才造這個業。習性是假的,假的當然可以消除,可以解除,真的永遠不會失去。所以我們看到一切眾生,他的三業所作所為符合性德,就是符合我們如來自性的性德,那就稱讚,是稱讚他的自性;如果違反這個性德,那是習性,那個就不稱讚了。

  第三「廣修供養」。你要禮敬諸佛,稱讚如來,然後廣修供養。這個廣修怎麼說?我們現在在這裡上一炷香、供一個果,是不是廣修供養?廣修供養是要買很多很多的東西嗎?不是那個意思,這個廣是心要廣。《華嚴經》講,大千世界當中有一微塵,一微塵當中又有大千世界,重重無盡。一微塵,那是物質體積最小的,小到我們肉眼都看不到,那個要用幾百倍的放光鏡你才看得到那一粒微塵。還有我們這個身體上的汗毛,皮膚的汗毛,我們看不清楚那個毛端,一毛端、一微塵都有涵蓋盡虛空遍法界的世界,世界眾生過去、現在、未來統統包括在裡面。你看一粒微塵都含攝盡虛空遍法界,那廣不廣?那一粒微塵,廣。這個廣不是大小相對的那個廣,它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那個廣。

  如果你要學習廣修供養,你不學習《華嚴經》,你怎麼修?你東西買再多也不是廣修供養,為什麼?你心不廣。關鍵在心,關鍵在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你看《華嚴經》講,一粒微塵可以容納盡虛空遍法界的世界,一粒微塵沒有放大,虛空法界沒有縮小,它能容得進去。這個現象是什麼現象?這個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自性沒有大小、沒有先後、沒有遠近;沒有先後就是沒有時間,沒有遠近就是沒有空間,性體就是一個。自性沒有相對的,所以小能容大。

  大能容小,我們能理解;小能容大,我們就想不通了,所以這個叫不可思議的境界,你明心見性就看到這個事實真相。微塵裡面有世界,那麼小的微塵裡面有大千世界,我們怎麼進去那一粒微塵?從那粒微塵裡面再進去這個虛空法界?這個虛空法界,法界當中它又有微塵,微塵當中又有虛空法界,重重無盡,看不到盡頭。誰能夠入進去?普賢菩薩能夠入微塵世界。圓教八地以上菩薩,到等覺菩薩都能入這個微塵世界,這個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你明白這個道理,才明白《華嚴經》講的,什麼叫廣修供養。我們在這邊上一炷香,這炷香不曉得多少微塵!你看一粒微塵都能容得下整個虛空法界,一炷香有多少微塵?明白這個道理,你供一朵花、一炷香,那很小,但是實際上怎麼樣?它是盡虛空遍法界。你明白這個道理,才知道我們這個是修廣修供養;不明白這個道理,天天修廣修供養,他也不知道這是廣修供養,他的範圍就是在這麼一點點,就是我們這個佛堂,這個小講堂。就那麼一炷香,覺得不廣,應該載一卡車到處去點、去送。實在講,不明白這個道理,不要說你用持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去供養,那也不是廣修供養。要懂這個道理,這個《金剛經》有做比喻。所以廣修供養在哪裡修?就在我們這裡,我們在佛前上一炷香、供一朵花、供個水果、供一碗菜,一香、一塵都是盡虛空遍法界,都是廣修供養。

  這個也就是心量,我們回歸到自性就無限大,重重無盡,你這一炷香當中還有香,隨拈一法,任何一法都是這樣的。在唐朝時候,清涼國師、賢首國師創立華嚴宗,當時皇帝聽講,聽到《華嚴經》佛講世界重重無盡,他想不通什麼叫重重無盡?國師就叫皇帝去做一個八角亭,然後四面統統鑲上鏡子。皇帝就去做了一個八角亭,然後鏡子都放上去。古時候是銅鏡,現在用玻璃的。然後請皇帝進去在那邊一站,看到自己身體這個相,一看進去,一個一個重重無盡。我們現在有時候坐電梯,他用那種鏡子,我們人進去一站,看到自己一排,看不到盡頭。所以那個皇帝進去一看,體會到《華嚴經》講的重重無盡的概念,透過這個例子,讓他去體會《華嚴經》講重重無盡的概念。當然這個還不是事實真相,但是事實真相實在講,就在我們眼前,就在我們這個虛妄相裡面,你見到性,那就是事實真相;我們現在迷在這個相裡面,見不到性。如果我們見到性就叫明心見性,見性就叫成佛,我們要懂這個道理。

  有了以上三願,我們才是真正懺悔業障,這個業障才能徹底懺悔。懺悔業障,普賢菩薩都要修懺悔業障,那我們凡夫,哪一個人說沒有業障?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未破,那個就是業障,還要懺悔,我們凡夫怎麼可能沒有過失?所以實在講,修行這個普賢十願,第四願它是一個核心。我們從凡夫地到成佛,修什麼?修懺悔業障。懺悔業障怎麼修?從前面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這是懺悔業障;後面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也是懺悔業障。實際上講,任何一願都具足其他九願,這就是《華嚴經》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你要這樣理解,你才能懂一點《華嚴經》的經義。《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個真實義我們才能體會到一點概念。

  當前我們能夠修的,懺悔業障就是改過,懺是懺除,悔是悔改、悔過。這個是華梵合譯的,懺在印度梵語叫懺摩,懺摩就是懺除的意思;悔是華文,意思是悔改、悔過。孔子讚歎顏回「不貳過」,那是真正的懺悔。所以懺悔是改過。業障,業障就太多了,你看等覺菩薩都還有業障;我們現前是具縛業力的薄地凡夫,我們通身都是業障。我們現前的懺悔業障從斷惡修善開始,所以轉惡為善,身口意三業原來在造作這種惡業,把它轉為造善業。我們現前的階段從這裡下手,這是第一關,轉惡為善。

  第二個階段就是轉迷為悟,還不是證悟,是解悟,對佛在大乘經講的道理透徹明白了,大徹大悟。大徹大悟,但是他煩惱還沒斷,還要歷事鍊心去斷煩惱,斷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但是悟後他知道怎麼修,這個在禪宗講叫見道位,他見到道了。見到道是什麼?他見到性了。但是見道了,還沒有達到,所以禪宗講悟後起修,大徹大悟之後他才有辦法修,不然他沒有見道之前,他沒有辦法去修,他要去參,參到開悟了,他才有辦法修道。開悟叫做見道,看見了,見道位,見道之後開始就修道,斷煩惱,最後才能證道,證入這個境界。好像我們從高雄要上來台北,上高速公路,這一條直直的走過來就會到達台北這個目的地了。但是你還沒有找到高速公路往北的這個交流道之前,在市區繞來繞去、找來找去,好比去參禪,尋求善知識,向人家問路,怎麼走?現在有導航、有地圖,要去找,找到入口就比喻見道,找到了。雖然還沒有達到,但是從這個方向一直走就肯定達到目的地,不會錯了,找到高速公路的入口了,這個叫見道。見道,還沒有達到,還要往上開,要走,這個過程叫修道,修到最後這些煩惱破盡了,成佛了。其他的宗派都是一樣的,你沒有見道,沒有解悟,你沒有理解,你沒辦法修。只有淨土法門特殊,你不解也能行,解跟行它可以同步的。你只要能老實念佛,這樣去行,他就能開悟,暗合道妙。只有這個法門特殊,其他法門不行,必須見道才能修道。

  所以懺悔業障,這個對我們當前很重要,當前我們要從斷惡修善下手、轉惡為善下手。要怎麼轉?具體要怎麼修?我們淨老和尚這些年來提倡儒、釋、道三個根,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從這三個根下手。不斷的去改過,依照經典裡面的教導,在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去落實,把它做到,這個就是改惡為善,從這裡開始。這三個根,補充的教材就是我們老和尚也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倡的《群書治要36O》。我一直勸我們同學多聽聽蔡老師講的(現在的成德法師),過去他還沒有出家講的《群書治要》,講得非常的明白,等於是我們淨老和尚他老人家講的經教的一個補充說明。聽了他的這個補充說明,我們對淨老和尚講的開示更能夠進一步深入去理解。

  另外還有一本小冊子也要學,就是《常禮舉要》。現在人也看不懂《禮記》、《曲禮》、《周禮》,看不懂,所以過去台中蓮社雪廬老人很慈悲,根據《禮記》裡面的,他編一個現代人可以用的《常禮舉要》,這個要學。《常禮舉要》補充《弟子規》,另外像儒家的《格言聯璧》,弘一大師有《格言別錄》,這個也是補充《弟子規》的;包括《群書治要36O》,這個都是《弟子規》的補充說明。道家的《太上感應篇》,《感應篇》本身註解就很多,印光祖師提倡《彙編》,還有很多好的註解,也可以參考。另外《了凡四訓》、《安士全書》,這個也是補充說明《太上感應篇》,包括《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是補充《了凡四訓》的,《了凡四訓》補充說明《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也是補充說明《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這三本書,印光祖師一生極力提倡,印最多的,這三本書講因果教育。《弟子規》、《常禮舉要》、《格言別錄》、《格言聯璧》、《群書治要36O》,這個都是講倫理道德的教育。《太上感應篇》講因果教育,《了凡四訓》、《安士全書》、《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講因果教育。修十善業,佛經;小乘的像《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也是補充說明《十善業道經》。佛把十善比喻作大地,基礎,沒有十善的基礎,你修什麼法門都不能成就,你要得個人天福報也得不到。跟《十善業道經》相關的經典,你看《占察善惡業報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十輪經》,這個都是講十善十惡的因果報應的經典。在小乘經典,《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些可以說補充十善業道,這樣的一個相關的經典、經論都非常好。

  我們從經典當中來學習懺悔業障,怎麼懺悔業障?從最初步的《弟子規》。我們老和尚給我們出家人定的四個根,在家人是三個根。在家人是《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出家人再加上一個《沙彌律儀增註》,這個是出家人再加這個根。《沙彌律儀》在家人也可以旁聽,也可以學習。出家人四個根,在家人三個根,這個都是我們現前懺悔業障很重要的典籍,從這裡下手。《沙彌律儀》是出家人的《弟子規》,在家的《弟子規》出家人都要學習。在家人他學這三個根,他要再加上《沙彌律儀》也可以,但是出家人,我們淨老和尚定的這四個根,我們都要學。前面我們也學習過淨老和尚在《淨宗同學修行守則》這個小冊子裡面的《沙彌律要節錄》,我們要深入還是從《沙彌律儀增註》,那個是比較詳細。

  懺悔業障要講的就非常的多,後面實在講也是懺悔業障。第五是「隨喜功德」,隨喜是破除我們的嫉妒障礙。我們凡夫總是嫉妒障礙,看到別人比我們好,心裡就不舒服,起嫉妒心,嫉妒心嚴重的就破壞別人的好事,去障礙他,這個比較嚴重。所以普賢菩薩教我們要隨喜功德,隨喜功德就是別人做好事我們隨喜,我們功德跟他一樣,我們也沾他的光。他做得很辛苦,我們隨喜,我們的功德跟他一樣,那我們便宜佔大了!他還要辛辛苦苦去做,我們看到他做,我們來隨喜,我們功德就跟他一樣。如果明瞭這個事實真相,何樂不為?隨喜都來不及,還會去嫉妒障礙嗎?不會。實在講,嫉妒障礙障礙誰?障礙自己。懂得隨喜功德,一切諸佛菩薩、一切眾生所有的善我都隨喜,你發這一念心,那一切諸佛菩薩、一切眾生修的善,一毫的善我們都有分,你說這個便宜佔多大!善財童子為什麼五十三參,一生就成佛?道理就在這裡,他懂得修。修在哪裡修?關鍵都在我們一念的心,我們的心是什麼樣的心?所以我們要多多隨喜。

  我們現在到寺院,有一個功德箱寫「隨喜功德」,看到這四個字,我們就要想到隨喜別人的功德。看到別人投錢,我們也隨喜。隨喜,當然我們有能力也要盡心盡力去幫助,這才是真正隨喜;我們能力達不到,我們發一念隨喜心,功德也是圓滿的。不是看到別人他捐一千,我捐兩千,在跟他比賽,那個心態就完全不對了,那個變成競爭的心在修福了,不是隨喜。隨喜,看到別人捐,我們也捐,這個是隨喜。不是一種比賽的心理,是隨喜的心態,那這樣就有功德了。所以隨喜功德很重要。

  第六「請轉法輪」,這個法輪要常轉。大家如果到密宗的道場,它有那個法輪,我們大家都去轉一轉。大家去轉,不懂這個意思,那個就是請轉法輪。為什麼用那個輪一直去轉?就是說講經說法的法輪不能停,一停下來,眾生就聞不到佛法,得不到佛法的功德利益。講經弘法,弘法利生,我們要啟請,啟請法師講經也是請轉法輪。

  好,今天這堂課時間到了。這一條,第六願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我們今天先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