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威儀的重要性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三集) 2021/6/16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23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四十六頁,從卷下第一條看起:
【一、《華嚴經》云:「具足受持威儀教法,能令三寶不斷。」】
我們今天從這裡看起。《律要節錄》我們進入到下卷。上卷我們淨老和尚他節錄到七十一,節錄了七十一條。下卷節錄了七十條,我們今天從第一條來學習,請看『一、《華嚴經》云:具足受持威儀教法,能令三寶不斷』。「威儀」,用現代話來說就是生活規範,日常生活當中應該遵守的禮節,屬於這一類,這一部分也非常重要。一開端,大師引用《華嚴經》上一句話說:「具足受持威儀教法,能令三寶不斷」,這個大師就是蓮池大師,他引用《華嚴經》這句話,這就是說明威儀的重要性。蓮池大師在這裡引用《華嚴經》,有他很深遠的用意。在佛教,無論哪一宗、哪一派,在中國佛教自古以來公認的兩部經典,是一乘了義的經典。這個一乘了義就是在大乘之上,《華嚴》在大乘之上,它已經超過大乘法,不但不是小乘,而且超過大乘,是一乘了義的經典,這是第一部。第二部就是《妙法蓮華經》,我們簡稱《法華經》。這兩部經是一乘圓教,教人一生圓滿成佛的經典,叫做一乘了義。
大師引用《華嚴經》,也就是大師當年在世的時候禪風還很盛,禪是大乘,往往就疏忽掉這些小乘的戒律威儀,也就疏忽了。有很多學大乘佛法,認為小乘的戒大部分戒在事相上,大乘戒是戒心地。《華嚴》是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殺盜淫妄這些境界他都有接觸,但是善財童子他是什麼時候才出來五十三參?在文殊菩薩的會下學習,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起碼是圓教初住位,也就是圓教初住位菩薩了,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然後就是五十三參。五十三參參到最後一參,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就圓滿成佛了。所以五十三參,有善人、有惡人,在家出家、男女老少都有,都是善知識,五十三參參完,他就成佛了,所以他那些境界都有經歷。《華嚴》講的教理是理事無礙,「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都沒有障礙。理論上沒有錯,的確是這樣的,的確是沒有障礙,事事無礙,事跟事都沒有障礙,就不用限制了,因為沒有障礙,沒有障礙當然就不必要去限制。戒就是一個限制,一個規範。《華嚴經》,從理論上講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道理絕對是正確的,但是我們現前的境界,在事上我們做不到,我們事跟事還是有妨礙。這個道理我們明白了,理可頓悟,事須漸修。你事沒有辦法一下子做到,往往道理知道了,但是事實上我們做不到,這個就是我們現前的境界,我們凡夫現前的境界是這樣的。所以《華嚴》是一乘了義,還是勸人要「具足受持威儀教法」,就是這個戒律威儀,這樣「能令三寶不斷」,三寶才能延續下去,不斷絕。
在這裡我們也要加一點說明,《華嚴經》講的理論我們也要有個常識,要知道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的確是沒錯的;但是《華嚴經》又講「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圓融就是事事無礙,行布就是次第,次第跟圓融也沒有妨礙,也沒有障礙。比如說我們凡夫,我們不要說明心見性,我們連個初果須陀洹都達不到,甚至我們連世間欲界天、色界天,那些色界天人都有禪定功夫,我們也都達不到。我們是在欲界的人道,五欲都具足,我們也沒有定功,不要說出世間阿羅漢的九次第定,就世間禪定,四禪八定我們都沒有,我們都達不到,我們現前是這樣的一個凡夫。我們現前這樣的凡夫能不能學《華嚴》?可以,這等於是說我們現在是幼稚園,我們都還沒入小學。我們如果證得小乘初果須陀洹,大乘圓教初信位的菩薩,才算入小學一年級。我們現在連小學一年級都沒有入,我們現在是幼稚園,而且幼稚園還不是大班,是小班。大班是有禪定功夫,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我們人,在佛法來講,我們是幼稚園的小班,剛剛進幼稚園在學習。剛剛進幼稚園在學習,能不能讀《華嚴》?可以,這個就很妙了。《華嚴》最高的,一乘了義,好像是研究所的課程。研究所的課程,幼稚園小班可以念,那這個就不可思議,我們可以念。如來果地,他也可以念幼稚園小班,如來果地等覺菩薩,這些大菩薩他也可以念幼稚園小班,他也可以讀《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研究所也可以念這個幼兒園的課程,幼兒園也可以念研究所的課程,這個就叫「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就是次第,照我們世間學習,幼稚園、小學、中學、高中,然後大學,然後研究所,這是一個次第,這個叫行布,這就是次第。我們佛法修學也是有次第,次第也很分明。但是最高的可以學下面,下面也可以學最高的,這個當中他沒有障礙,沒有妨礙,所以這個是《華嚴》的理論。
你看我們淨老和尚過去《華嚴經》講了很多年,講了十幾年,算是講很長的時間,但是沒講完。最近晚年提倡儒家《弟子規》、道家《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這個就顯示出《華嚴》的理論用在我們學習上面,「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不是說像我們世間學校,一年級讀過我就不用再去讀了,讀二年級;小學讀完不用再讀小學,讀中學了。這個是佛法跟世間教學不同的地方,這個就叫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大師再引用《華嚴經》,就是當時很多人參禪,都疏忽這些戒律威儀,覺得這個不是很重要的,但是提到《華嚴經》,沒有人不尊重的。如果你提小乘的經典,那些人說我學大乘的,小乘的我不用學了,我已經讀大學,不用讀小學了,他就不會重視。如果提出《華嚴經》,這個在大學之上,研究所的課程講的,這些人他就會注意,他就會重視了。所以蓮池大師註解《彌陀經疏鈔》,後來他的弟子再把它作《演義》,我們從《疏鈔》可以看出來,蓮池大師註解《彌陀經疏鈔》是用《華嚴經》的十門開啟來註經,等於說《彌陀經》是有《華嚴》的經義在。當時因為大家都瞧不起淨土,大家都是參禪,學其他大乘法門,如果他沒有用《華嚴》的這種十門開啟來註解《彌陀經》,大家不會重視,認為《彌陀經》沒什麼,好像教老太婆的,不知道《彌陀經》就是《華嚴經》的濃縮。所以大師也用盡苦心,他註解《彌陀經》說,不要說《彌陀經》是純圓,說半圓總可以吧!這個也是為了適應當時的這些學佛的人,如果把它註成純圓,那很多人他不能接受,實際上是純圓。古大德也講,《華嚴經》的中本是《無量壽經》,《華嚴經》的小本是《彌陀經》,古大德都講,的確是這樣。
《華嚴經》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它沒有障礙。《華嚴經》提出來要「具足受持威儀教法」,這個大家就會比較重視;就是說他提出來引用《華嚴經》,這個分量就夠了,大家會比較重視。如果提出小乘的,大家可能不屑一顧,我現在都學大乘法了,還學那個小乘的幹什麼?大家就不會重視。提出《華嚴經》,大家眼睛就亮起來了。所以這個是蓮池大師他的一番苦心。而且你學了《華嚴經》,也可以從小學這些課程同步來學習,這個就叫圓融。你一方面學《華嚴經》的教理,也可以學《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沒有妨礙。所以舉出這個,我們在這裡做一個補充說明。因為淨老和尚當時在達拉斯講的《律要節錄》,因為對象都是知識分子,都是博士,起碼也個碩士,聽眾都是這些對象,所以在那個地方的一個講法,跟其他地方也不太一樣。在美國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所以我們也要知道,他當時在什麼地方講的,聽眾是什麼對象,這我們從他演講的講記可以看得出來。
下面講「三寶」,就是佛陀教育,佛陀教育能夠在世間盛行而不衰不滅,威儀、禮節就非常重要。「威儀」就是儒家講的禮節,你有威儀,禮節就是威儀。在《沙彌律儀要略增註》的註解,「有威可畏,有儀可敬」,儀就是儀表,威就是德威。威不是說這個人很威猛,他很有威勢,他是用勢力去服人,那這個人未必會接受,如果你用威勢去服人,人可能就不以為然。《弟子規》講「理服人,方無言;勢服人,心不然」,他的心不以為然,他不服氣,他不接受,要以道理服人,不能用威勢服人。所以這個地方的威不是指威勢,是指德威,一個人有德行,他自然表現在外面有威嚴、德威,他不是很凶、罵人,讓人家看了害怕,不是這樣。「有威可畏」,畏就是恭敬、敬畏的意思。像以前小時候常常聽我母親講,我外曾祖以前是讀書人,在汐止鄭氏大家族,是個大家長,他平常他不罵人的,但是大家看到他會怕。他不是很凶去罵人,因為他有那個德行,所以家族的人大家對他都很敬畏。所以一個人有德行,大家對他自然生起敬畏之心,那是德威,不是威猛、威勢。像我們早餐學習蓮池大師編的《緇門崇行錄》,第二單元「嚴正之行」。他的德行如果很嚴格去實行,他自然就有德威,不是說很凶去罵人那種威,他是德行去感召人對他的敬畏,這個叫威。儀就是說,他表現出來的讓人家對他尊敬,就有威可畏,有儀可敬,它是敬畏的意思。
「教法」,是教學的方法,教學的方法是不一定的,禮節是因時因地而不同,這個是講世間的禮。像我們中國古代夏商周三代,三代的禮都不一樣,因為時代不一樣、地區不一樣,所以要因時因地因人而有不同。所以教學方法是不一定,禮節也會隨著時代的不同、地區的不同、對象的不同,定出這個禮節,適應當時的這個時代、這個地區,以及當時的這些人,適合他們來用的。這個禮節有一些變通,是講在形式上的,但是它的精神原則它是不變的。禮節的精神原則是什麼?人情世故,要通達人情世故,自卑而尊人,就尊重別人。禮節就是自卑,尊重別人,通達人事世故,這是禮節的精神,這個精神是不變的,但在形式、做法上,是每個時代、每個地區會有所不同。譬如說當時我們淨老在美國講這個東西,在美國就要遵守美國的法律,要遵守美國人的風俗習慣,要知道他們的意識形態;了解之後,佛陀教育所講的,才能契理契機適合美國人來學習,這樣佛教育在美國才能推動。每個國家民族的歷史與地理環境不一樣,因此每個地區的人他的意識形態也不相同,也就是說他對人事物的想法、看法都不相同,都要去了解,這個就叫人情世故。所以你不能把我們中國這一套拿去美國用,也不能把美國那一套拿來中國用,這個就不適合了。好像人的身材不一樣,你不能拿一種規格讓所有人都穿,這個人穿這樣適合,那個人他的體形、規格跟你不一樣,他就不能穿;他能穿的,你不能穿。所以要適合各地區的。
在從前教學比較單純,出家住在一個寺院,而且以前是保守時代,不是像現代開放的社會,不一樣,跟我們現在的環境是完全不一樣。有很多人一生就住在這個寺院,連附近的道場他都沒有去過,因為以前交通不便,所以一生住在一個寺院,真正做到「雞犬相聞,不相往來」,雞跟狗叫的聽得到,但是人跟人沒有往來。所以他一生活動的空間很小,這個教學很單純。在這樣的環境,自利利他都有很好的效果,對自利來講、對利他來講都有很好的效果,以前這個環境。現在隨著交通、科技、資訊的發達,我們也很難再走從前保守的道路。所以今天全世界一定都是開放的,我們不到人家那裡去,人家會跑到我們這裡來,你不去,他會跑過來,接觸非常廣,非常的頻繁。所以現在整個地球變地球村,人跟人之間沒有距離了,因此在現前這個時代、這個環境,對於各種不同國家地區的風俗習慣,我們也有必要要去了解。特別是講經說法的法師,你要到某個地區、某個國家,對哪些人講經說法,對當地的人情世故、風俗習慣、意識形態,這些客觀條件要去了解,再來斟酌怎麼講,這樣講了才會比較契理契機。就是我們要曉得他們對於宇宙人生他的看法、想法,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來接引他們。所以這些教學也都不是一個定法,沒有固定的一個方法。所以佛在《金剛經》講,佛無有定法可說,佛沒有一定的法可以說,佛法是因時、因人、因地、因事,可以變通的。原理原則不變,方法手段是可以因人、因時、因地而變通,這樣才能教學,這個一定要曉得。所以佛法的弘揚它不是一個死板的方法,是活活潑潑的,這一點我們要認識清楚。
在威儀這一部分,《沙彌律儀要略增註》,這個我們可以多看看,弘贊律師補充註解補充得非常圓滿。蓮池大師只是舉出《要略》,我們要多看看威儀這個部分,這個裡面還有許多是說基本原則,有些在事相上的,那是講那個時代的,這個我們要認識清楚這個時代。蓮池大師是明朝末年的人,所舉的一些事例多半是五、六百年前的,有一些現在還適用,有一些現在已經不適用了。但是我們要體會它精神之所在、用意之所在,我們要遵守它的精神,掌握住它的意義、義理,然後在今天我們現在這樣的環境應該怎樣做法,這個當中要怎麼去變通,幫助我們來修學戒律、威儀。好,我們接著看第二條:
【二、末法人情,多諸懈怠,聞繁則厭。由是刪繁取要,以便讀學。】
這個第二條就是通權達變的原則,在蓮池大師那個時代都已經這樣了,何況到我們現在!『末法人情,多諸懈怠,聞繁則厭』,確實如此,在五百多年前蓮池大師那個時代,那個時候距離我們現在,比我們現在人精進多了,那個時候蓮池大師都講,就很多懈怠了,你叫他去看那麼多《沙彌律儀》,人聽到那麼繁瑣,他就不願意去學習了,確實是如此。特別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那更是如此,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他不願意麻煩,不願意囉嗦,無論是看、無論是聽。在這個時代裡面大家要明瞭,將來弘法講經講一部經,沒人聽,誰有耐心?誰有那麼多時間聽你講那麼長的經?你說這個經我要講一個月、要講幾個月,那是過去的時代是可以,現在恐怕不行,沒有人來聽。甚至要講幾年的,可能聽的人就不多了,請的人當然也不會請,要講那麼久,沒有辦法了,他也就不請了。現在人需要的是什麼?三天,這個是還可以,一般有假期,有時候假期連續假三天,這個三天大家勉強還可以接受。甚至有的是一天的,最好是兩個小時這個課就圓滿了,現在這個時代人最歡迎。我們老和尚講的這個,也是二十幾年前的事情,二十幾年後的人,你說那個時候講兩個小時,特別現在年輕人,老一代的當然還可以,聽兩個小時,甚至聽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都還可以,老一輩的,年紀比較大的,現在年輕人可沒有那個耐性。十幾年前,二十幾年也有了,他去大學上課,學生大概耐心,我們老和尚說十五分鐘,他大概有注意聽你講十五分鐘。超過十五分鐘,他就東張西望,眼睛看這裡、看那裡,他那個表情出來就告訴我們,他已經沒有心情再聽下去了,你後面講的都白講了。所以我們老和尚以後學校請他,他再也不去了,他說這對學生沒有幫助,現在學生只有十五分鐘的耐心,那個還是一、二十年前的事。現在我觀察,大概只有三、五分鐘有耐心,恐怕有的一分鐘他都不願意聽,現代年輕人是這樣。所以現在最好就是簡短的,最長三、五分鐘,甚至像打廣告這樣,三十秒,一些法語出去,大家看一下還可以,恐怕以後這個時代要這樣做法了。
所以現在《群書治要》,還有過去有《論語講記》、《常禮舉要講記》,這個比較簡短,我的理想是在五分鐘,十分鐘之內,這樣一則一則的。第一個現代人時間比較緊張,的確現代人的時間不像過去農業社會那麼清閒,分秒必爭;太長時間,有的人他想聽,也未必他有時間,他要趕去上班、要做什麼事情,他就沒有心情聽了。所以能夠三、五分鐘,在十分鐘以內還可以。所以現在我採用的,最近跟同修分享的《群書治要》,在十分鐘之內的,就把一條講完了,這個適合現代人。所以祖師蓮池大師當時也就教我們這個原則,『由是刪繁取要,以便讀學』。因為當時看到很多人都懈怠,聽到很繁他就不願意學了。所以就把那個比較繁瑣的刪掉了,採取重要的,方便當時的人來讀、來學習。所以東西愈簡單愈好。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有個構想,把一百本《大藏經》濃縮成一本,在這個時代就很最受歡迎了。如何濃縮?「刪繁取要」,一部經裡面用這個原則來節錄幾條,編輯的方法可以像《古蘭經》、基督教《聖經》,他們把它編成一篇一篇的,一篇當中有多少節,分章、分節。我們把一品經變成一章,裡面節錄一條一條的,像《律要節錄》就是採取這個方式,這個就比蓮池大師那個《要略》更精簡了。這個構想,我們淨老和尚也是在達拉斯,看到弘一大師《晚晴集》,弘一大師就是這樣做法,他把各種經典,大乘小乘,包括世間的聖賢典籍,一條一條節錄下來,節錄一百條,稱為《晚晴集》,我們淨老和尚也講過一遍。看到弘一大師,所以我們老和尚就比照這個方式,你看《淨土集》就是這樣的,每一部經節錄重要的,把它列為一條一條的。所以我現在到外面,人家請講經,都拿《淨土集》去講,因為每一條可以獨立,也可以連貫,這個時間長短伸縮都很有彈性,這個在外面講很方便。所以老和尚這個方式我們要學習,完全是為了利他。利他當然也要自利,為什麼?你每一天在讀,每一天在選,不知不覺去接受經教的薰陶,每天做,一天都不間斷,做上五年、十年,你的修養在不知不覺當中也提升,這個是對自己的利益。選擇的這些東西,能夠利益現前這個時代的一切眾生。選出來這些東西,如果再翻成外國文字流通,非常方便。你要翻一部經典不容易,翻錯了還要背因果。我們在這個經裡面翻個一句、兩句,我明瞭的,我有把握的,沒有把這個意思解釋錯誤的,這個可以列出來,節錄出來讓人家去翻譯,翻個二、三句,沒有翻錯,意思沒有翻錯,簡單翻個二、三句,不會錯。如果你翻個一段或者兩段,可能這個當中難免會有錯誤;經文一句節錄下來,那個不會錯。你翻可能會翻錯,要有把握的再翻。特別現在《群書治要》白話的註解,這是一個方式,一條一條的,我現在就是跟同修分享這個。那個是我們淨老和尚請一些老師去做這個工作,那些白話的註解就方便外國人去翻譯外文的,所以簡短,也很淺白,一般大概讀初中就能看得懂了。
所以我們老和尚鼓勵年輕學佛的同修,要從我們本身做起,自己要認清佛陀教育,從本身擺脫宗教的色彩,純粹是來推行佛陀教育,這樣才能利益一切眾生。如果佛教是宗教,其他的宗教:「我們信我們這個宗教就好了,就不用信你們那個」,這個就有牴觸。所以佛教是佛陀教育,我們要把它認識清楚,我們淨老和尚一生就是提倡佛陀教育,不是提倡宗教的信仰。宗教信仰,一般社會大眾認為迷信,教育就是破迷開悟的,一點都不迷。佛是覺悟,覺是破迷的。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在一九八四年,在台北市杭州南路成立一個佛陀教育基金會,那個時候剛成立,我就是第一個在那邊剃度的。我剃度不是在寺院,是在佛陀教育基金會。現在這個基金會還繼續在運作,專門印經書流通全世界。這個佛陀教育基金會是在當時教育部立案的,我們一般宗教都在內政部,地方是民政局。但是這個佛陀教育基金會它是在教育部立案的,這個也是提倡教育,不提倡迷信。
威儀,佛家的威儀要學習,要多讀,也可以跟儒家《五種遺規》合起來看。《五種遺規》,是最近這些年我們淨老和尚不斷提倡的。裡面最重要的,讀了之後要反省、要檢點,哪些我們應當做而沒有做到的。我們在現在這個社會,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當中,去研究我們現在應該怎樣去做,才符合經典的精神原則,符合經典對我們的期望,這樣就對了。最好能夠有時間在一起研究討論,研究討論也不必多,一個星期有一次也很好,很難得,二、三個小時專門做行持上的檢討,在生活行為上,一個星期有一次的檢討會,能夠發現自己的習氣毛病。習氣毛病自己不容易發現,所以要要求同參道友的幫助,在這個檢討會中可以提出來。佛規定我們這個生活檢討會一年只有一次,是在他那個時代。那個時代的人心地忠厚純正,都認真修道,一年一次是可以了。這個一年一次的檢討會,就是夏安居圓滿最後三天,佛家叫「自恣法會」,它的性質就是我們現在講生活檢討會。用這個名詞「自恣會」,現在人不懂,就用現代人講的生活檢討會就可以了。我們現在的人業障、習氣都很重,淨老和尚勉勵我們,一個星期生活檢討一次是不能再少,這樣你德行、修養才會進步。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今天學習到這裡。我的參考資料,我們老和尚過去講的講記,但是這個錄音帶他只有錄到兩條,第三條到六十三條那個錄音帶不見了,只有剩下後面六十四條到六十七,所以他早年錄的錄音帶不全。好,我們今天就學習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