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依教奉行才是真正的奉事師長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八集)  2021/7/1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38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律要節錄」,六十一頁,從倒數第四行,四十五這一條看起:

  【四十五、不得習學外道書;除智力有餘,為欲知內外教深淺者,可以涉躐;然勿生習學想。】

  這一條,我們早上跟大家分享《緇門崇行錄》「僧務外學」,外學就是外道書,佛教以外的這些經書典籍。出家人這個身分、這個形象,主要是學習佛經,學習佛經為主,不能主要要學的佛經沒有學,去學其他的,其他宗教的書,或者中國的儒、道諸子百家,學那些,這個跟自己的身分就不相應了。就是出家人應該是以學佛經為主要的,不能賓主顛倒,喧賓奪主,主要的沒有學,或者是放在其次的,去學佛教以外的這些經書典籍,這樣就錯了,這個就賓主顛倒了。佛教以外的經書典籍,不是說完全不能涉獵、不能學,所以下面講『除智力有餘』,「智力」就是自己本身的智慧能力,佛經學好了,對這個經教的道理通達無礙,學有餘力,就是你有剩餘的時間、精神,可以涉獵,是因為『欲知內外教深淺者,可以涉躐』。「內外教」,「內」是指佛教本身,「外」就是佛教以外的這些宗教經典。實在講都是教育,主要是說世間法的經書典籍,跟佛教的經書典籍,要了解彼此之間的深淺。所謂「深淺」就是佛教以外的經書典籍只限於六道裡面,一般都是講人天善道,不出六道生死輪迴,沒有提到了生死這樁事情;唯有佛教,它主要是了生死出三界,脫離六道輪迴,以這個為主,所以叫做出世間法。沒有講到了生死出三界的,佛教以外的這些經書典籍,那都屬於六道裡面的世間法。所謂世間法就是沒有脫離六道這個範圍,在六道這個範圍裡面的這些經典都稱為世間法。所以這個在佛教稱為外道,外道就是說佛教以外的這些宗教、學術等等的。

  所以出家人當然不是以學這個為主,出家人是學佛經為主。如果為了要知道內外教,內就是佛教裡面的,佛教以外的,各個學術、宗教典籍的淺深,可以涉獵,可以了解。這個也是弘法利生的一個方便,也要了解,因為不了解,你不知道彼此之間的一個淺深、區別在哪裡,這樣講經弘法也很難去度眾生。所以通佛法,還要通世間法。所以我剛出家那一年,家師淨老和尚就給我講一句話,當時他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律,他給我講一句話,他說出家人要通佛法,主要要通佛法經典,也要通世間法。如果只通佛法,不通世間法,只能自利,不能利他,也就是說通佛法,不通世間法,不能弘法利生,就不能去幫助社會大眾來接觸佛教、入佛門,這個利他就沒有,就做不到,只能自利。所以要自行化他,必須對內外教典都能夠通達。首先要先通達內典,佛教裡面的,佛教內的經典,當然出家人這個是主要的。我們諺語也常講,「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每一個教派、每一個宗教、每一個學術,它都有它專攻一門的學問。佛教當然出家人是專攻佛經,佛經通了,自然也能通世間法。所以自己經教學通了再去涉獵,那是可以。

  下面講,『然勿生習學想』,就是說不要去學習這些東西。但是這個地方我們也要知道,習學就是有共同的,或者是不同的。共同的是什麼?就是我們淨老和尚常講的,倫理道德因果教育,這個在三教,包括其他宗教,乃至沒有宗教信仰的,這個教育是叫共同科目,不管你在家出家、男女老少,大家都必須學的,這個叫共同科目。在共同科目還有個別科目,個別科目好像大學你選科系,有共同科目,共同要學習,不管你哪一個科系,你都要學的;但是個別科目你就要專攻,你不能學很多、學很雜,這樣你不能成就。好像你現在去念大學,大學它有分科系,科系你選擇醫學系,你就不能去念物理系,這就顛倒了,你四年怎麼能畢業?當然畢不了業。你自己本身這個科系學通了再去涉獵,有多餘的時間、精神再去涉獵,了解一下其他科系的,這個是可以的。總是要有個主伴、有個主次,這個要分清楚,不能賓主顛倒。所以這裡「勿生習學想」,這句也要有個說明,為什麼不能學,不能學就是說你不能學那個個別科目。基本共同科目,不管你學什麼教,統統要學的,這個不能沒有。比如說《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倫理道德因果教育,這個是共同科目,這個不管你有沒有宗教信仰、你信仰什麼宗教,都要學的,在家出家統統要學的。為什麼?它是基礎,它是根本,它是共同科目。

  我們仔細看,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它內容講的是什麼?就是《觀經》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三部典籍,當然還有包括其他的典籍,跟這個三部相關的,這些基礎我們都必須要。淨業三福,淨業三福第一福是人天福,人天善法,倫理道德因果教育,人天善法,這是第一福,就是地基、根基,共同科目。這個不管在家出家、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你信仰哪個宗教,乃至沒有宗教信仰,這個第一福統統要學、要修的。縱然你沒有學任何宗教,一般人都想求人天福報,這是不管有沒有宗教信仰的人都想得到人天福報。人天福報能不能得到?答案是肯定,可以的,但是你要依照淨業三福第一福去修,你要孝養父母,你要奉事師長。奉事師長也不是表面的鞠躬、頂禮、問好,如果只有表面,內心根本就不恭敬師長,這個是假的,那也不是真的。跟孝養父母一樣,要出自內心真誠恭敬,那才叫做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不是表面上,做個表面而已。最重要,師長的教誨能夠依教奉行,那才是真正的奉事師長;如果師長教導的,一條也做不到,你表面恭敬、供養,那也不是真的供養。所以一切供養,以修行供養是最殊勝的,依教修行,真正的奉事師長,奉事師長就是孝養父母。所以慈心不殺,才做到慈心不殺,慈悲心,不殺生,有仁慈心,修十善業,不造十惡業,這樣才能得到人天福報。

  有了這個基礎,我們就可以提升,在學佛的人,你要超越六道。淨業三福第一福,這麼一個排列、一個順序,我們不能疏忽,不能籠統看過。你沒有第一福的基礎,肯定不會有第二福,第二福是什麼?第二福第一句就是「受持三皈」。大家都知道入佛門第一個要受三皈依,受了皈依稱為三寶弟子,三寶弟子的條件是什麼?就是第一福,你第一福做到了,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才有資格來入佛門接受三皈依,所以第二福第一句就是「受持三皈」。有了三皈依再「具足眾戒」,具足眾戒從五戒開始,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這個戒律威儀。戒律威儀建立在三皈依的基礎上,三皈依建立在第一福的基礎上。三皈依就是世間法跟出世間法的分水嶺,因為第二福是出世間法,聲聞、緣覺二乘福,超越六道了;你要超越六道,從三皈依開始,從「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開始。但是第二福必定是建立在第一福的基礎上,沒有第一福的基礎,我們講得比較淺白一點,你就沒有資格入佛門受三皈依了。

  現在大家也沒有具足第一福的條件,沒有具足,但是很多人不都皈依了嗎?皈依,那不是真的,不是真正的三寶弟子,佛不承認。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大慈大悲,勸我們學佛的同修,大家都皈依了,甚至受戒,甚至出家受三壇大戒了,但是只有形式,沒有實質,有名無實。所以勸我們要補習第一福的功課,要從「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補習這個功課。所以三皈依是世間法、出世間法一個分水嶺,從這裡開始進入佛門。可見得你要入佛門,還要第一福的基礎,佛在《觀經》沒有講說學佛的人第一福就可以不用了,沒有,佛說第一福要先修。韋提希夫人,佛示現西方極樂世界給她看,她選擇要去西方極樂世界,問佛怎麼修才能去?佛還沒有給她講十六觀法,先給她講三福,可見得三福是十六觀的基礎,你沒有三福的基礎,十六觀你任何一觀修不成,可見得三福重要。

  所以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大乘菩薩福,讀誦大乘,大乘菩薩福。佛講完了三福,給韋提希夫人說,這個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可不能疏忽看過。三世諸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任何一尊佛,修行要成佛,這個三福是共同科目,不管你修哪一個法門,這是共同科目,共同要學習的。你沒有這個三福的基礎,修任何法門都不能成就。所以佛講,這個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大家注意看,「淨業正因」。我們修淨土是修淨業,修其他任何法門也都是淨業,你參禪、學密、學教、學戒律,也統統是修淨業,修清淨心。我們怎麼樣能得到清淨心?這個三福是正確的修因,正規的修因,這個不能沒有。

  所以這個共同科目,你都要學習的。像淨業三福,不管你修哪一宗、哪一派,這個你統統要有,甚至你不是信佛的,你要得個人天福報,你起碼要修個第一福,不然人天福報你也得不到。所以所有的眾生,一切諸佛,統統必須修淨業三福,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未來佛就一切眾生,這是共同科目,每一個人必修的。選擇法門那就分科,你在這個基礎上你選參禪、你選擇念佛,像淨宗十六觀你選擇修哪一觀,那是個別的,你要參禪、學教、持咒,那是分科。分科,你選擇淨宗,你要修淨宗;選擇禪宗,修禪宗,你不能同時修禪,又修淨,又修密,又學教,學了很多,這樣修也不能成就,修到最後還是人天福報,出不了六道。分科就是要講究專攻,「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術業有專攻。你這個專攻,通達了,再去涉獵其他的宗派,乃至於佛教外面的,佛教以外的這些經書典籍,各宗教的經典,統統可以涉獵,包括世間所有一切學術,都可以涉獵。開悟了,沒有障礙,涉獵這些,不是自己要用的、自己要學的,為了接引眾生的方便,所以對這些要了解。接引眾生入佛門的方便,這一點我們要懂,也要加以說明。

  現在淨老和尚給我們提倡學習的儒、釋、道三個根,這是基礎,這個是跟佛教講的五戒十善是相應的,這都必學的。不能說那個是外道的書,我們不用學了,很多人看到這句,他就誤會了。你看印光祖師一生提倡三本書,第一本《了凡四訓》、第二本《太上感應篇》、第三《安士全書》,這三本書不是佛經,但是講的內容跟佛經五戒十善意義完全相應的,它這個就是佛經。過去家師淨老在台北講《了凡四訓》,就有出家人提出質疑,你一個出家人怎麼講外道的書?他說什麼是外道?我沒有講外道。他說《了凡四訓》不是外道的嗎?那個也不是佛經,你出家人怎麼在講那個?我們淨老跟他回答,他說這個不是佛經,但是佛經的法印印上去了。佛經的法印是什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個就是佛教的法印。佛教人什麼?教人諸惡莫作,教人眾善奉行,教人自淨其意,這個就是諸佛所教導眾生的法印。這個法印,《了凡四訓》是不是教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內容講的的確是這樣。「是諸佛教」,佛的法印就印上去了,法印印上去,它就是佛經,它講的跟佛是一樣的。所以佛在世的時候,經典也不是完全都是佛一個人講的,也有菩薩講的,也有阿羅漢、弟子講的,也有外道,天人、仙人講的。他們講的,經過佛的認可、佛的印證,的確他講的沒錯,佛一個認可,它就是佛經。雖然不是佛講的,但是佛同意認可,它就是佛經,因為他講的意思跟佛講的意思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現在看看《弟子規》,《弟子規》講的內容,是不是《觀經》淨業三福第一福講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倫理道德的教育,是不是符合這兩句經文?我們仔細看,的確是,沒錯。這一部《弟子規》,就是你怎麼去落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具體的做法,詳細的細目。淨業三福第一福,這兩句經文是綱,《弟子規》是目,目就細目,綱是一個總綱領,你怎麼樣孝養父母、怎麼樣奉事師長,具體內容就是一部《弟子規》。我們來看看對照,沒錯,有這兩句經文去印證,那它就是佛經,你就不能說它是外道,雖然是儒家的東西,但是佛承認,它跟佛講的意思完全相同。

  《太上感應篇》是不是講慈心不殺?你看《太上感應篇》講,「非禮烹宰,昆蟲草木,猶不可傷」,是不是這句的註解、這句的延伸?看一看,的確是。修十善業,《佛說十善業道經》,當然這是佛經。所以《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言十善者,含攝一切善法;言十惡者,含攝一切惡法。講到十善,它就包含所有的善法,無論是佛講的,還是菩薩講的,弟子講的,外道仙人講的,一般世俗學術、學者講的,講的跟佛相應,都是佛法,都包括在十善十惡裡面,這個我們要了解。所以我們讀到這句,不能不加以說明;沒有加以說明,大家肯定會產生很多疑惑,這些我們也都要知道。所以印光祖師提倡這三本書,在佛教當中,特別是出家人,有很多人也不能認同,但是佛認同,佛的法印印可了。還有《占察善惡業報經》講的,言十善,它涵蓋一切善法;言十惡者,就涵蓋一切惡法。這三本書是不是勸人斷惡修善?是,斷十惡,修十善,沒錯,那不就是跟《十善業道經》相應了嗎?《十善業道經》的法印也印上去了。要懂這個道理。

  這條主要是說,我們主要學習的經典要先深入,你學通了再去涉獵;學不通,你先學自己本科要修的,不要學得太多、太雜了,這樣就錯了,就不能成就了。下面我們看:

  【四十六、不得習學詩詞;不得著心學字求工,但書寫端楷足矣。】

  這條就是說出家人不要去學習作詩、作詞,還有去『學字求工』,「工」就是說學了像書法家一樣。因為出家人本分的事情是學習經典,不是學這個,學經典為主,不是要當一個書法家。出家人學習經典,就是要了生死、出三界、圓成佛道、普度眾生,這出家人本分的事情,不是去當一個書法家。『但書寫端楷足矣』,就是說你的字寫得端正,楷書,「端楷」,就是不要去學草書、隸書、篆書,就不要學那麼多。學個正楷的就可以,大家看得清楚、看得懂就好,因為我們出家人不是要去當書法家。所以不必要去學這些詩詞,也不必刻意用心去學這個字,甚至有人去學畫畫,這個不是出家人本分的事情。如果在家有這個技能,在家書法就寫得很好,畫畫畫得很好,像弘一大師一樣,多才多藝,出家之後,我們看弘一大師他也是專主戒律佛經,這些他放下了。但是以前在家學的,有某一些部分,他這些藝術,它可以用來接引社會大眾,弘揚佛法。但是他出家了,他就是以佛經為主,這個我們也要能夠理解。所以出家人不適合去學這些,不要把時間、精神都放在這個上面。

  下面我們在弘一大師《格言別錄》,他有把蕅益祖師的《寒笳集》也編進來,蕅益祖師給當時的學人、出家人開示的一篇短文,他說「每見人冗中偷閒,吟詩習字,作種種清課」。這一段就是說每見人,他常常看到有出家人,很忙的當中有偷閒,偷閒就是找一點時間,找一點時間做什麼?吟詩習字,就是吟詩作對,練習字畫,「作種種清課」,他常常看到很多出家人是在做這些事情。「豈不能偷閒玩大乘,息心學定慧耶」,蕅益大師看到就很感慨說,你找一些時間去學吟詩、寫字,做種種的清課,甚至畫畫等等的,他說你怎麼不能夠偷閒安排個時間玩大乘?這個「玩」就是玩味大乘經典,為什麼不把這個時間用來深入經教?「息心學定慧耶」,息心就是說息妄心,把這個妄心止息下來,心定下來,學定慧,這個才是出家人本分應該做的。「彼於詩字得少幻味,未嘗於大乘定慧得真法味也。」他看到的這些出家人,為什麼他喜歡去學詩、學字等等的這些清課?因為他在這個上面有得到少許的幻味,幻就是虛幻的,虛幻的法味,他覺得這個裡面,他得到意味,所以他有興趣,很喜歡,在這個當中他得到一些幻味。這個幻就是說虛幻的,不是真實的。所以吟詩作對、寫寫字,也是人生一個享受,那個享受就叫幻味,享受那個虛幻的意味。「未嘗於大乘定慧得真法味也」,就是他從來沒有在大乘經典得到真實的法味。大乘經典,那個法味才是真的,所以佛門裡也有句話講「世味哪有法味濃」,那個真法味才濃,那才是真正的法喜。世間的世味,怎麼能夠跟這個真法味相比?跟經教的法味相比?當然不能相提並論。

  「然縱不得味,亦為無上菩提而作種子」,縱不得味就是說學習這個大乘經典還沒有深入,還沒有嘗到真法味。好像我們念經,我們念《彌陀經》、念《無量壽經》,念念念,我們也還沒得到法味,還沒有得到法味就是還沒有深入,你要深入才得到法味。縱然我們現在還沒有得到法味,我們多多接觸大乘經典,縱然不得味,「亦為無上菩提而作種子」,那也是為無上菩提做一個金剛種子了。「且幼時詩字,亦向不得味中來」,就是說你年紀小的時候,古人都要讀書,也要練習作詩寫字,剛開始在學的時候也是沒味道,也是學得很辛苦。後來學學學,感受到那個意味了,也是從不得味當中來,到最後嘗到這個意味了。「安知佛法漸薰習,不於現身得受用邪」,那你怎麼知道,佛法你不斷的薰習,不能在我們現在這一生就得到受用?當然你「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慢慢的你就會嘗到法味了。「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詩字」,嗟嗟就是一個感嘆詞,人的精神、時間都用在,這個人是指出家人,精神、時間用在學詩、學字,浪費在這個上面,把時間、精神浪費在上面,很可惜。「吾見右軍李杜,不出生死」,你學詩字,蕅益祖師他說我看到右軍,右軍就是王羲之,王羲之他是我們中國宋朝著名的書法家,他官當到右軍。李杜,李白、杜甫,我們中國唐朝有名的詩人。書法家跟詩人怎麼樣?「不出生死」,還是六道輪迴。如果你把這個時間、精神,「用之佛法,吾見散亂艷喜,愚痴特迦,大事已辦」。「散亂艷喜」就是難陀,阿難的胞弟,他心比較散亂,但是他們學佛,雖然很散亂心在學佛,但是終究他們也超越六道輪迴了。「特迦」就是周利槃陀伽,他是最笨的,但是他鍥而不捨,在佛法裡面也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到最後他也超越六道輪迴,他們已經超越生死了。你字學得再好、詩作得再好,還是六道輪迴,不能出離生死。出家人主要為了出生死,你把時間、精神用在那個不能了生死的這些方面,那就大錯特錯了,應該把主要的時間放在研習經典、戒律這個方面。好,我們再看下面四十七,請翻到六十二頁,我們看第一行:

  【四十七、對經典如對佛,不得戲笑。不得借人經看不還,及不加愛重,以致損壞。】

  對經典要像對佛一樣,不能在經典前面嘻嘻哈哈的這樣開玩笑。所以我們展開經典,就像佛在我們眼前給我們開示一樣,所以要恭恭敬敬的讀誦。不能對著經典,然後跟人家開玩笑,在玩,在遊戲,那就不恭敬,不恭敬會有罪過。也不能夠借人家的經看,不還。古時候得到一本經書不容易,都用手抄的,那你一天能抄多少個字?真的,要得一本經很不容易。不像現在印刷術發達,印刷的成本很低,我們隨時要得到什麼經典,甚至一部《大藏經》都隨手可得,大家反而不知道珍惜。這個是古時候經書很少,要看經都要向人家借,自己沒有要向人借。給人家借經來看,不能『不加以愛重』,不能給人家損壞,不能在經典裡面給人家寫字、畫畫。『以致損壞』,這個對經典也不恭敬,也對不起人,人家經借給你,你給人家破壞,這個就不對了。所以這一條主要是恭敬,對經典的恭敬,「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如果對經典沒有一點恭敬,拿了這個經典,有的人甚至還在罵人,這個都是罪過,對經很不恭敬,得不到利益。所以佛法從恭敬中求。我們再看:

  【四十八、凡入寺門,不得行中央,須緣左右邊行。緣左先左足,緣右先右足。】

  這個四十八條,凡是我們入寺院的門,不要走當中。我們常常看到寺院,兩邊有左右偏門,大殿當中的中門不要從那當中走過去。現在很多學佛人不懂,一進佛寺,就從當中衝進去,對佛也不恭敬。你從右邊,或者從左邊兩邊的偏門進去。從右邊,傳統的寺院都有門檻,你要跨過去,從右邊,你要靠右側,就是你右腳先進去,再進左腳;如果你從左邊這個門進去,你左腳先進去,右腳再進去,這個規矩我們要懂。還有進到寺院,當中有一個比較大的拜墊,你不要去拜,那個是寺院住持在拜的。有的人不懂,剛學佛的居士,一進去,他看到中間那個最大的,就在那邊拜,那是不懂得佛門的禮節,這一點也跟大家提醒。你在旁邊,兩旁去拜,這樣就好。不要看到那個大的,當中那個,就跑到那邊就拜。因為過去我們的確看到有一些居士,他不知道佛門的禮節,那這個會給人家看笑話,這個人怎麼不懂佛教的禮儀。這個我們也要注意。所以大家記住,進到佛寺怎麼進去,不要從中門進去,從兩邊。從右邊,右腳先進去;從左邊,左腳先進去。進去之後,不要在當中人家住持拜的那個大拜墊拜,那個是給住持拜的,應該在兩邊,或者後面來拜。這是佛門的禮儀,這些常識我們大家也必須要懂。如果不懂的人,我們也有義務跟他提醒。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