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純而不雜,有進無退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五集) 2021/10/11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75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學,及網路前的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四頁,我們從第五行,第四段,第四條看起:
「(四)菩薩六度: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這個是《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我們淨老和尚定出來的第四個科目,就是菩薩六度,這個我們常聽。下面這段是《無量壽經》的經文,「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這是《無量壽經》的經文。菩薩他怎麼修學、怎麼過日子?就是以六度。如果我們要問,菩薩他是過什麼樣的生活?菩薩過的是六度的生活。過六度的生活,生活在法喜充滿當中,也就是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提到的方東美教授跟他講,「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也就是我們常講,法喜充滿。這是菩薩過的生活,菩薩無論在順境、逆境,他都自在,他都快樂。
六度第一個是布施。布施,我們前面也講了很多,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今天早上也跟我們內部的同學學習《緇門崇行錄》,「悲敬行施」,就是慈悲心、恭敬心來實行布施。所以這個布施,我們看到這個公案,隋朝的靈裕法師,他是一個很具體的代表。《緇門崇行錄》是我們淨宗八祖蓮池大師他蒐集古代的這些高僧大德的行誼事蹟,把它編出來,勸勉出家人,當然在家居士也是一樣要學習。這位靈裕法師,他不但布施,我們往往只知道要布施,但是不知道這個布施當中還要具備慈悲心跟恭敬心。往往我們開始在學布施,沒有慈悲心,布施給窮人,沒有恭敬心,傲慢,「你很貧窮,你急難,我布施給你,我幫助你」。這個是好事,但是傲慢,沒有恭敬心,這樣的布施就不圓滿,將來果報也不圓滿。如果帶有傲慢心,沒有慈悲心,這樣來布施,將來果報在六道裡面是阿修羅道去享福。現在我們看到這個世間有很多做大官的,做總統的,很多都是過去生修很大的布施。修布施,他才有那個福報。但是修布施怎麼樣?沒慈悲心,雖然有幫助人、救濟人,但是沒有慈悲心,而且很傲慢。阿修羅就是貢高我慢,貢高我慢而行布施,那這樣將來果報就是阿修羅道。修得最好的,生到天道當阿修羅,其次就到人道作阿修羅。人道作阿修羅,我們看看很多過去、現在很喜歡打仗的那些領導人,都是屬於阿修羅,阿修羅就是鬥爭、傲慢,這樣來修布施,得這樣的果報。但是阿修羅福報如果享盡,惡業造多、造大,又要墮地獄去。所以布施,我們早上剛好學習到靈裕法師這個公案,「悲敬行施」這個非常重要,我們要學習。就是布施,不但對人,對一切萬物(動物、植物)都要有慈悲心,要長養我們的慈悲心,啟發我們的慈悲心。慈悲心是每一個人本來就有的性德。不慈悲,那是煩惱習氣,那不是本性,那是習性,本性沒有,本性是慈悲的、恭敬的。所以慈悲、恭敬都是性德,自己自性的。不慈悲、傲慢、不恭敬,那是習性,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那是本來沒有的。所以慈悲、恭敬是本性本善,這是我們從這個地方學習布施,就以一個慈悲、恭敬心來布施。所以布施給對方,不能瞧不起對方。我布施你,你接受了布施,這個心態傲慢,這個就不對了。
第二個,持戒。菩薩這個戒它是廣義的,我們前面也講過很多,有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所以這個持戒它不是只有狹義的律儀戒,它是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又叫饒益有情戒),都包含在這個持戒裡面。除了這三大類的戒,包括我們生活上的,好像道場的公約、道場的規矩,也都是屬於戒。包括國家的法令規章、憲法,各地區的風俗民情,我們都要遵守。這個在《常禮舉要》也講到,我們也學習過,「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你到其他國家去,到其他的地區環境,我們要隨順當地的這些風俗民情,人家才歡迎我們,這個也是戒。
所以持戒,心才能安忍。前面有布施、有持戒,那才能提升到忍辱,如果沒有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也不容易。持戒,前面要有布施,布施破慳貪。持戒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這個基礎下,才能忍。忍辱,逆境要忍,逆境就是違背我們心意的,這個我們一般人比較知道,逆來順受,要忍辱,人家侮辱我們、毀謗我們,能夠安忍,心安忍不動,這個需要有功夫。逆境,不如意的事情,不如意的人事物,這些人事環境都要去忍受。另外,順境也要忍,順境要忍就比逆境更難了。我們知道逆境不好忍,但是順境更難忍。所以往往逆境能夠忍辱,就成就人、磨鍊人,幫助人成長道德學問方面,在我們修行方面,幫助我們成長。但是往往我們在順境當中,不知不覺迷失掉,淘汰了。所以這個順境要忍,比逆境要更難,那個是功夫,要先透過逆境的忍辱,再提升到順境的忍辱。
所以在《群書治要》,過去蔡老師講到一個公案,就是宋朝范仲淹(范文正公),他很窮的時候,還沒有發達,還沒有做官,讀書人,窮秀才。每天他吃什麼?就是煮一鍋粥,切成四塊,一餐吃一塊,就吃那個,就是窮到極處了,就天天吃那個。有一次朋友請他吃飯,辦一桌很豐盛的宴席請他。他給他朋友婉拒(婉轉的謝絕),不去接受他的邀請。他的朋友覺得很奇怪,平常你都沒什麼吃的,偶爾我請你吃一餐比較好的,你怎麼拒絕?范仲淹就跟他朋友講,他說,我吃了你這一餐,這麼好吃的這些飯菜,我回去原來我吃的那個粥,我就吃不下去了。所以他就沒有接受邀請。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知道,平常范文正公只有吃那個粥,逆境,很苦;朋友要請他吃大餐,順境,很快樂。所以逆境他能忍,順境他也能忍,他知道吃了這個好吃的飯菜,引起貪心,原來那些不好的飯菜他就吃不下去了,真的是這樣。所以這個是古人他格物的功夫,這個很值得我們學習效法。
另外,我又聽到有人曾經講過,說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先生,跟我們老和尚很熟悉,好朋友。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到馬來西亞,一定會跟他聯繫,找他交流《群書治要》這方面治國的這些方法。聽說馬哈迪先生他吃到好吃的,吃了之後,他就不再吃第二碗了。我聽到這個覺得給我很大的震撼,像我這個習氣是最貪吃的,從小養成貪吃的習氣。好吃的就多吃一點,多吃一點是怎麼樣?貪吃,貪吃到最後,胃腸都出問題了。所以馬哈迪先生這個也很值得我們學習效法,吃到好吃的,他就不再繼續貪吃了,跟我們一般人就不一樣了,他能忍,能夠忍受順境、忍受逆境。
另外,我們做事情要有耐心,也是忍辱。做一點事情沒有耐心,不耐煩,就沒有忍辱了。所以了凡先生他拜訪雲谷禪師,雲谷禪師就勸他自己反省。他反省了很多過失,這個在「立命之學」我們都看過。他反省他自己薄福,沒有福報,薄福之相,薄福之相的因素他列出很多條,自己反省,列出很多條。其中有一條就「不耐煩劇」,遇到比較麻煩一點的,比較棘手的事情,他就不耐煩了,他說這個是薄福之相。所以我們遇到比較麻煩的事情、比較困難的事情,要耐心去處理,這個也是培養我們忍辱,修忍辱,也是培福,自己修福。實在講,愈艱難的事情能夠完成,福報就愈大,因為你要相當大的忍耐,耐心去做,才能完成。所以方方面面,對人、對事、對物都要忍。所以《金剛經》佛給我們講,「一切法得成於忍」,你能夠大忍,成就大事;小忍,成就小事;不忍,忍受不了,就不能成就。所以忍辱非常重要,在方方面面。要長遠心,這個也是忍辱。海賢老和尚的光碟講,「事非經過不知難」,事情你沒有去經歷過,不知道它困難在哪裡;經歷過了,才知道它的困難。
所以持戒跟忍辱、布施都要合起來。布施要為大家服務,為大家服務就是布施。你來做義工,內財布施;出錢,外財布施,我們一般講,出錢出力,內財、外財統統布施,為大家服務,不求報酬。持戒,海賢老和尚也講,「你不來,我不怪,來了就要守我戒,走到哪裡,要守哪裡的規矩」。這個統統是戒。你不來我這個道場,我不會怪你;一旦來了,就要遵守我的戒,我的規矩,我們這個道場的規矩。走到哪裡,要守哪裡的規矩,這個跟《常禮舉要》講的完全是一樣的,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你走到哪裡,要遵守當地的(那個地方)人家的規矩、風俗習慣,要尊重。你到任何道場,每個道場它規矩沒有完全一樣,但是你走到那個道場,你要遵守人家的,不能拿我們這個道場的規矩去要求別人的道場,那就不對了。所以有很多人他不懂這個道理,往往他去哪個道場,他把那個道場的規矩拿來要求這個道場,那就不對了。所以每個道場有它的道風、學風,學習的法門不一樣,這個也是持戒,也是忍辱,這是禮貌、禮節。
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常講,他在一九七七年去香港講經,有一次去拜訪大嶼山寶蓮寺,聖一法師的道場。他到聖一法師的道場,聖一法師他們是修禪宗的,每一天都固定時間坐香,就像我們念佛堂每一天固定念佛幾支香。修禪,每一天都有固定要坐香,坐幾支香。那一次請我們淨老和尚去講開示,我們淨老和尚是弘揚淨土法門,到了禪宗的道場,我們老和尚他懂規矩,到人家道場要讚歎人家的道場,讚歎他修學的法門,讚歎這個道場的主持負責人、指導的法師,讓親近這個道場的信眾對道場的法師有信心,對法門有信心,他們修學才會成就。所以請我們淨老和尚去講開示,我們老和尚就讚歎禪宗,讚歎聖一法師,讚歎道場的住眾,讚歎道場的信眾,讚歎禪宗法門,鼓勵大家好好跟聖一法師修學參禪,必定能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就是規矩,這個就是戒,那也要忍辱,你要忍。不能忍不住,「我這個淨土才能成就,你那個禪不行」。如果你忍不了,那就破戒,犯了戒了,去擾亂別人的道場。在佛門常講,「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人家修那個修得好好的,你一講,你給人家的心動搖、破壞了,你就罪過了。
所以我們淨老和尚也做給我們看,他到禪宗道場讚歎禪,淨土一字不提。到演培法師那邊,他學唯識的,他修彌勒淨土,他讚歎彌勒淨土,讚歎唯識。各人的因緣不一樣,我們都尊重。甚至其他宗教,我們也都要尊重。我們淨老和尚就是懂這個規矩,他有布施、持戒、忍辱,這些他都有,才能夠在新加坡團結九大宗教。九大宗教平常不往來的。團結,第一個就是布施、送禮,大家建立好的關係,跟其他宗教,我們先布施。然後去到他們的教堂,也向他們的教主行禮,他們就很高興,你尊重我的宗教,當然我也尊重你的宗教了。這個就是持戒。我們到他的教堂,就讚歎他們的教主,到伊斯蘭教,讚歎阿訇,讚歎穆罕默德;到基督教,讚歎耶穌;天主教,讚歎聖母瑪利亞;到道教的道場,讚歎三清,老子。儒就不用講了,儒是教育,孔子。還有拜火教;印度的印度教,就是以前的婆羅門教;錫克教、興都教、猶太教,都尊重他們。在聯合國也把每一個宗教的經典,在這個經典上找到大家共同認同的經文,把它節錄下來,編成一套,這一套小叢書《世界宗教是一家》。所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團結這些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基本的原因就是以佛法、菩薩這個六度原理原則來做,才能夠去團結。包括世間這些各國的領導人,都是以布施、持戒、忍辱。
有前面這三方面,接下來就精進。精是純而不雜,進是有進無退,所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精進。講到精進,也是很重要,但是這個精進,我們聽了之後,可能大家還是一知半解,這個如果沒有細講,我們也無法真正懂得精進的意思。精,純而不雜;進,有進無退。所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門,一個法門、一部經典,這個也是深入。這個是總的原則,你修學哪個法門、哪部經典,當然是依這部經,不斷的去深入,你才會成就。如果你學了太多、太雜,精神力量也都分散,就很難深入。但是我們老和尚提倡這個,有很多同修也沒有真正明白這個精進的道理,所以我們老和尚宣揚《無量壽經》以來,很多人都是精進依這部經來修。這個是沒有錯,就一部經、一個法門、一句佛號,這是精進。這是一個法門、一個目標、一個方向。這個一門有了,但是問題,修了那麼久,有沒有深入?這個很多問題都出來了。甚至修了幾十年了,《無量壽經》讀了一、二萬遍了,有沒有深入?沒深入,煩惱習氣還是很多、很大。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增長,甚至有人增長貢高我慢,我經讀得比你多,你讀五千部,我讀六千部,我勝過你。另外一個說我讀七千,你才六千,我比你更厲害,在比賽,變成貢高我慢,在競爭,阿修羅的心、鬥爭的心就生起來了。
鬥爭的心生起來,他怎麼會開悟?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宣講《大乘無量壽經》,勸同修要讀三千部,三千部讀下來就開悟了,真的很多人讀了超過三千部。有人去請問老和尚,他讀了三千部,怎麼還沒開悟?師父你不是說讀了三千部就開悟了?我讀了三千部怎麼還沒開悟?也曾經有人問我這個問題。後來我們老和尚回答,他說什麼叫開悟?他知道大家對那個開悟,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那是他們無法理解的。所以就講得比較淺白一點,他說什麼叫開悟?發現自己的過失,叫開悟。《無量壽經》讀那麼多,有沒有發現自己的毛病在哪裡?有哪些毛病?像袁了凡先生,雲谷禪師勸他反省,他自己深度的反省,找出了自己很多毛病。我們《無量壽經》讀了三千遍,甚至讀了一萬遍,有沒有發現自己的毛病、習氣在哪裡?發現了,把這個毛病改過來叫修行。所以我們老和尚後來就這樣的一個回答。
也就是說讀誦、受持、為人演說,只有停留在讀誦的階段。所以我也常常跟我們淨宗同修大家分享,我說我們現在都只有停留在讀誦,我們大家都讀了,讀過了,甚至很多人會倒背了。也曾經,三十幾年前,一個同修開車載我,他跟我講,他說悟道法師,老和尚講那個《無量壽經》,我現在不但會背,我還可以從最後一個字倒背回來不會錯。我說那你不得了,能背就不容易了,你還能倒背如流。但是後面他又加了一句,他說我的煩惱妄想伏不住,控制不住。我們想一想,他能夠倒背如流,他還伏不住自己的煩惱,就是沒有修行,只有讀誦,沒有受持,沒有真正理解經義,經義的意思不懂、不知道,他就沒有辦法修行,功夫就不得力,怎麼會開悟?
所以六祖在《壇經》講,「改過必生智慧」。很多人讀《六祖壇經》,這一句大家都沒有注意,只有注意到他開悟的時候寫的那一首偈,「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一首偈大家能言善道,大家都會講,但是那是六祖的境界,他開悟了,那我們念他那個偈,我們開悟了沒有?我們還是沒開悟。為什麼我們不能開悟,六祖能開悟?因為六祖他有改過,六祖講得很清楚,「改過必生智慧」,你的過沒改,障礙你的悟門。佛性大家本來都有,被我們這些過惡障礙了,你把這個去掉,自性的智慧就透露出來,你就開悟了,所以「改過必生智慧」。
所以我們不能只停留在讀誦。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常常勸勉我們同修,說早上讀經讀一遍是做什麼?提醒。我今天要依照經典上佛的教誨,在生活當中去依教奉行,怎麼待人、怎麼處事、怎麼接物。晚上做晚課是反省,我今天做到了幾條?還有多少沒做到?沒有做到,希望明天能把它做到。已經做到了,要保持,不要讓它失去,這個才是修行。讀經的目的是在於要修行,讀經,提醒、對照,經是我們修行的標準,依照這個標準來修正我們錯誤的思想、言語、行為,讀經的目的在此地。經不是讀給佛菩薩聽,早上讀一遍,晚上讀一遍,這樣就功課做完了,那個功課是前方便,是提醒的。不提醒,你忘記了,你不讀經、不聽經,忘了,我們無始劫的煩惱習氣馬上就現前。
所以讀誦還要受持,你自己做到了,有心得,才能夠為人演說。自己沒做到、自己沒心得,就沒有辦法跟大家來分享。所以這個精進,一門深入這個原則。一部經,能不能開悟?一部經,成佛有餘,任何一部經都能成佛。任何一個法門,也能成佛,但是要一門深入。關鍵在深入,有沒有深入?現在我們選擇一門是有,但是沒深入,為什麼不能深入?因為沒改過,所以不能深入,改過才能深入。《無量壽經》不是讀一讀,平常日常生活,心裡的思想、言語、行為都不依照《無量壽經》這個標準來修正,那念佛功夫怎麼會得力?當然功夫不得力。
過去我們都只有讀《彌陀經》,《彌陀經》講得簡單,我們真的看不懂。像《彌陀經》那一段,就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都要念一遍《彌陀經》,這段經文相信大家很熟悉。這段經文講得簡單,關鍵在前面,「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那不是男子、女人。像《地藏經》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也有講「男子女人」,只有講男子、女人,就是造惡業的凡夫叫男子、女人,加一個善,就跟一般的男子、女人就不一樣了。這個標準在哪裡?淨業三福是標準。淨業三福如果能做到第一福是下善,做到第二福是中善,做到第三福是上善,「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我們看這個,還是不懂。所以《無量壽經》就是補充說明《佛說阿彌陀經》,其實這兩部經是同一部,一個講得簡單,一個講得詳細。《無量壽經》詳細,你看三輩往生,中輩往生,「雖不能大精進禪定,盡持經戒,要當作善,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瞋、十不痴」。要修十善,然後晝夜思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是念佛,繫念阿彌陀佛,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這個人臨命終的時候,「不驚不怖,心不顛倒」。大家把這段經文再跟《阿彌陀經》那段執持名號那段經文,你給它做一個對比、對照,《無量壽經》這段經文等於是補充說明《阿彌陀經》這段經文。實在講,三輩往生、往生正因都是補充《阿彌陀經》這段經文,補充說明的。
我們如果沒有讀《無量壽經》,我們讀是讀了,我們自己覺得我很善,我都在念佛,我是善男子、善女人。是沒有錯,有善根,但是善根不足,不夠。《彌陀經》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少,有,完全沒有他不會來念佛,也不會來學佛。有,但是不夠,沒有達到標準,不夠。不夠就要修,要補充,補充到它夠了,具足了,那我們去打個佛七就成就了,前面的預備功夫要準備。是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所以讀經,學習經教,修行念佛,不能囫圇吞棗、含糊籠統的,怎麼會成就?自己都沒搞清楚!這個關鍵還是要好學,自己要發心來學習,我們才會提升,才會進步。如果懶散懈怠,不精進,我們不但不能進步,而且還會不斷的退步,退轉。
所以精進,我們讀了《無量壽經》,實在講,《無量壽經》講這麼清楚,我們還是不知道怎麼修。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再提出儒、釋、道三個根,《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加上《群書治要》。我看到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常禮舉要》,這個也需要,這個要學。一門深入,如果你自己不是上根利智的,中下根的,你一定要很多補充的經典,這個沒有妨礙一門深入、一部經。是把這個來解釋這部經,以經解經。以《無量壽經》為主修的經典,其他的經典,包括世間的經典,善書典籍,統統來補充說明《無量壽經》的。《無量壽經》為主,其他是伴,它是來陪伴,來補充,讓我們理解《無量壽經》的經義。
所以我常常跟同修交流,我說《無量壽經》大家讀得很熟悉,都會背了,我就舉出一段,這個經文裡面講,「無義無禮,不可諫曉,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意念身口,曾無一善」。無義無禮,我就舉出這四個字,我們大家讀得很熟悉了,大家懂?大家懂不懂?理解不理解?什麼叫禮?什麼叫義?無義無禮,無是沒有,沒有禮,也沒有義,這個是經文的濃縮,具體的講,「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現在禮義廉恥都沒有了,仁義道德也沒有了,不但沒有人做,講也沒有人講了。我們學了這部經,知不知道什麼叫無義無禮?不知道,你怎麼去修?自己一天到晚在無義無禮當中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去改過修正,我們怎麼會進步,怎麼會提升?所以我們老和尚才又提出三個根,包括《群書治要》。我是建議同修再加上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常禮舉要講記》。你不學《常禮舉要》,你不知道什麼叫禮。《常禮舉要》,我們也印很多小冊子出來流通,但是大家看一看還是不懂。如果沒有看雪廬老人的《講記》,我們真不懂。雪廬老人的《講記》還是有一點深度,一般人看了還不太理解,可以先從徐醒民老居士的《常禮舉要講記》,他講得比較淺顯,先看這個,再看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你就能看得懂。
我們沒有這些典籍來輔助,我們不懂,畢竟我們不是上上根,或者是老實念佛那樣的人。我們是半吊子,中下根的,不是上上根,也不是下下根。那你不學,你怎麼會懂?不能說我只要一門深入這部經,其他我統統不學了。不學你不懂,你不懂這部經在講什麼。所以《三字經》講,「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你不學習,你就不知道那個義理。一塊好的玉,你不去雕琢,它就不成一個器。所以《論語》開頭第一句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講,人生下來,在母親的胞胎就在學了,一直到老死,到墳墓就不用學了。一口氣在,都要學,學無止境。所以夏蓮居老居士也講,「廣學原為深入」。他的廣學跟一門深入,沒有牴觸的。黃念老他也用一個比喻,你要挖一個深的井,你那個口徑要挖得寬大,你才能挖得深。好像我們用鋤頭要挖深一點,那你要挖得小小的,你挖得不深。用這個來比喻,廣學原為深入,這些道理我們要懂,才知道怎麼精進。不然現在有一些人不開竅,所以只有在讀誦,無法提升到修行,這樣就很可惜了。
好,精進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實在講道理也很多,我們多講一點,我們這個是修行的,你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老和尚要我們修行的,不是講一講、聽一聽就好了。所以這個要深解,要詳細說明,大家才懂得怎麼去修。如果你那個解,解得不夠圓滿,不夠透徹,我們修行也很難下手。所以就是多些時間來做一些分析講解,是有必要的。好,今天就跟大家學習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