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同學修行守則—食存五觀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一集) 2021/6/24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31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五十二頁最後一行,從二十三這裡看起。
【二十三、《大律》云:「不忍辱人有五種過:(一)兇惡增長。(二)事後悔恨。(三)多人不愛。(四)惡聲流布。(五)死墮惡道。」】
我們昨天學習到二十二條,「不得因小事爭執。若大事難忍者,亦須心平氣和,以理論辯,不可則辭而去。動氣發粗,即非好僧也。」今天這條,延續昨天這條而來。昨天我們學習的第二十二條,不得因小事而爭執,小事情就不要去爭,就隨他去,不要爭執了。所以我們淨老和尚過去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醒我們同修,我最近看到華藏衛視節錄我們淨老和尚開示的這一段話,「別人這些小毛病就隨順他,不要跟他計較」,就是此地講的不要跟他爭執,小事。小毛病,隨順他;大毛病、大的習氣,重大的,提醒他。提醒也是心平氣和,不要動粗,不要氣沖沖的,總是講個道理跟他討論,給他辨別這些是非善惡。不可,就是如果他不能接受,則辭而去,也不要跟他生氣,不要跟他發脾氣。如果動氣發粗,就不是好的出家人了。
今天就接著昨天這條來的,所以『《大律》云』,「《大律》」就是說《比丘律》,《比丘律》稱為《大律》。《大律》裡面也講,『不忍辱人有五種過』,就是不能修忍辱的人有五種過失。第一種『兇惡增長』,不能忍辱別人對我們的侮辱、毀謗,我們生氣了,跟他計較,我們自己凶惡也增長,我們惡心也增長;我們瞋恨心增長,這個對我們實在講是很大的傷害。所以凶惡會增長。『(二)事後悔恨』,「事後」就是說這個事情過去了,剛才我為什麼要生氣?也覺得自己不對,但是已經氣都氣了,後悔也沒有用,只有改過,以後不要再生氣。我們生了氣之後,總是會有悔恨,為什麼我要跟他生氣?自己實在講受的傷害是最大。『(三)多人不愛。』兩個人在爭吵、在吵架,很多人看了就不喜歡,兩個人都一樣,一般見識,當然人家不喜歡,不喜歡跟不能忍辱的人在一起,因為他動不動就發脾氣,大家當然對他就會敬而遠之,就不喜歡跟他接近,所以「多人不愛」。
『(四)惡聲流布』,「惡聲」就是名聲就不好了,「某某人脾氣好大,大家小心,不要去得罪他」,這個名聲也就不好。『(五)死墮惡道』,這是最嚴重的一個果報。在經典上講,瞋恨墮地獄,貪心墮餓鬼,愚痴墮畜生,所以瞋恨心是墮地獄第一個業因,主要的一個業因。所以不能忍辱,肯定要起瞋恨心,瞋是表現在臉上,我們看這個字,一個目,一個真,你看一個人生氣了,眼睛就睜得很大,臉紅脖子粗,表現在外面,瞋。恚,是兩個土,那個心在兩個土下面,這個恚就是他生氣沒有表現在外面,沒有表現在表情,但是他氣在心裡、懷恨在心裡,我們現在的話叫悶燒鍋,悶在心裡,那個叫恚。就是他的瞋恨心,上面有兩個土把它蓋著,外面看不出來他在生氣,但是他心裡非常生氣,恚。這兩種我們都見過,自己也是有瞋恚心,看到別人就要想到自己,我有沒有?看到別人發脾氣,那我會不會發脾氣?最重要還是回頭反省自己,這個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要修忍辱。
在《四十二章經》也有講到有人罵佛,大家想一想,釋迦牟尼佛都有人跑到他面前指著他鼻子罵。所以也有人罵佛。罵完,佛就問這個人,大概他罵得時間很久了,罵累了停下來,佛就問他,我問你,如果你送禮物給人,別人他不接受,你怎麼處理?那個人說,送禮給人家,人家不要,我們就帶回去。佛就跟他講,剛才你罵我那些話就是送禮給我,但是我沒有接受,這些話你就統統自己帶回去。也就是說,你造惡口業去罵人,對方他沒有接受,你自己造這個罪業了,所以是自己造罪業。所以這些經典的開示,我們要常常記在心裡,遇到境界要提得起來。如果忘記了,境界現前,我們的煩惱習氣還是一樣會發作。所以重要的還是在提起觀照,時常提起警覺心,「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好,這條主要是教我們要修忍辱,這個是很重要。《金剛經》也講一切法得成於忍,世出世間法要成就,這個忍(忍辱、忍耐)都必定要的。大忍大成就,小忍小成就,不忍就不能成就。我們再看下面:
【二十四、《四分律》佛令比丘食時,若人非人,應施與食。】
中國律宗開山祖師道宣律師,他就是依《四分律》,受持《四分律》。『《四分律》佛令比丘』,就是佛交代比丘,『食時』就是比丘要吃飯的時候,『若人非人,應施與食』,人與人要施食,這是我們一般人與人。人與人施食,就像我們現在道場,我們常住是人,這些外面來的出家眾,還有在家居士也是人,也一樣布施飲食,就是我們現在講打齋供眾,不是只有出家人有得吃,其他的人統統沒有了,不是這樣。甚至有些乞丐沒得吃,也要布施一些飲食給他。「非人」就不是人,是鬼神,非人也包括一些其他的,這裡講的主要是鬼神,因為下面也講到「汝等鬼神眾」。「應施與食」,就是說應該布施他們飲食。我們再看:
【二十五、凡出生安左掌中,想念偈云:「汝等鬼神眾,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
『出生』,就是我們早齋、午齋都要「出生」,就是跟眾生結緣。出生,我們一般都是七粒米的飯,饅頭一小塊,或者麵,如果麵條一小段,安放在左掌當中,心想口念。主要這裡是講『想念』,因為出生也要觀想,出飲食給眾生、供養眾生、布施給眾生,就要觀想念這個偈:『汝等鬼神眾,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汝等鬼神眾,我今施汝供」,就是我布施這些飲食供養你們,這個飲食遍十方,十方法界一切鬼神來共享,共同來享用。我們往往對這個也不太理解,飲食那麼一點點,怎麼去遍十方?我們出食,也是講七粒遍十方。早上出生,中午出食,晚上叫施食,蒙山施食。都是七粒遍十方,七是一個表法,代表圓滿的意思。一點點飲食,七粒米,或者一點饅頭、一點麵條,怎麼遍十方?鬼神眾那麼多。這就是要深入大經才能夠理解了,《華嚴經》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無盡。
我們現在拿這點飲食是相,事相的相,有七粒米或者七粒飯,或者一點饅頭、麵條一點點,這是相。相從哪裡來?從性來的,相看到就是這些,但是它的體性是盡虛空遍法界,性相不二。所以這叫稱性,在大經上講,稱性。你布施一塊錢稱性,你的福報無量無邊,因為稱性,這個道理都是一樣。所以要觀想,出生、出食觀想就很重要。鬼神能不能得到飲食就要靠出食者觀想的功力,所以這個觀想就很重要、很關鍵了。但是要做好這個觀想,也要深入大乘經典這些理論方法,明白了,我們的心量拓開了,真的就是一粒遍十方。雖然只有七粒米,但是它是遍十方的,它是自性當中現出來的一個相,回歸到自性,那不是遍十方嗎?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這裡才說,「汝等鬼神眾,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大家一起共享。這也是跟眾生結緣,也是慈悲心。如果這一條延伸開來,就是跟大眾(眾生)結緣,跟一切眾生結緣。所以每一次吃飯都要跟眾生結緣。
好,我們再看二十六,這也是講到飲食方面,因為飲食我們天天吃,這是非常重要的。看二十六:
【二十六、凡欲食作五觀想:(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若無修行,粒米難消。(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如不持戒、坐禪、誦經、營三寶事,則德虧行缺,不應受他供施,受則為施所墮。(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論云:「一切惡心,皆從貪瞋痴起。」(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若見飲食,如服藥想。(五)為成道故,方受此食。苟不為道,則粒米難消。】
這一條也非常重要。在古代叢林道場,吃飯是五堂功課之一,叢林一天有五堂功課,除了早晚課,另外有兩堂功課,其中還有一堂就是過堂吃飯。我們現在講五觀堂,五觀堂就是過堂吃飯。五觀堂規矩也很嚴格,吃飯都不能出聲,當然更不可以講話。吃飯,『凡欲食』,「凡欲食」就是凡是我們要吃飯的時候,要『作五觀想』,五觀堂就是這個作用,要「作五觀」,五種觀想。現在五觀堂只是一個名稱,實際上這些出家眾在五觀堂吃飯,沒有做這樣的觀想。有一些寺院,它在形式上還是過堂吃飯,這個規矩也相當嚴格,做到這一點也就很難得。但是如果只有形式,沒有實際上做五種觀想,這就落於形式了,也不是在修行,就只是形式。所以我們現在受戒,有戒堂,還有五觀堂,也過堂吃飯,戒師、引禮師,維那師一位,帶大家念這個偈,「食存五觀」。念的時候,我們要能夠真正依照念的這個偈頌提起觀想,真正要這樣認真去觀想,這樣才名符其實的五觀堂。如果不是這樣,只有形式,現在甚至連五觀堂這種形式也沒有,像我們一般吃飯一樣,連形式也沒有了。五觀堂它還有個形式,現在形式也沒有。
現在我們雙溪這裡也有一個五觀堂,實在講也沒有幾個人能夠這樣去觀想,所以現在都是播放我們淨老和尚的講經,這些視頻、光碟,傳統文化像蔡老師講的《弟子規》、《群書治要》,這些如果吃飯的時候能夠用心去聽也就比較好了,總是不要讓我們這個心在吃飯時只是增長貪瞋痴,那就不對了,就不是在修行。但是現在播放這些,似乎也沒有幾個人用心在聽,也沒有去觀想,只想到要吃什麼,好吃的想多吃一點,不好吃的就不喜歡吃,只想到這些,沒有做觀想,這樣就沒有修行。所以『計功多少,量彼來處』。「計功多少」,計就是計算一下,我們自己有多少功德?或者是說我們去計算一下,我們吃的一粒米是多少人的功勞、辛苦?所以要「量彼來處」。要能夠體會我們現在吃這碗飯怎麼來的,要這樣觀想。
像學習傳統文化,現在有一些老師帶學生吃飯,念感恩詞。我們今天有一碗飯吃,多少人的辛苦,你看一粒米要種多久,還要收割,還要去舂米,拿到市場去賣,買回來還要煮,廚房還要煮。我們想一想,我們吃的一碗飯、一粒米,多少人在付出、多少人辛苦!這叫量彼來處,怎麼來的。我今天怎麼會有這碗飯可以吃?就要想到很多人在辛苦。想到這裡,你看我們吃的一碗飯,是多少人在為我們服務的。我們自己有沒有那個功德?『若無修行,粒米難消』,如果沒有修行,我們吃一粒米就很難消化。一粒米,就像吃石頭一樣,比吃石頭還難吃。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他說世間各行各業,哪一行的飯都比出家這一行的飯好吃。我們乍聽之下也體會不過來,出家這一碗飯,哪有什麼難吃的?很好吃,很容易,都人家供養,人家煮好好的、現成的,我們只要張口就可以了,有什麼不好吃的?如果我們看到這句,「計功多少」,我們有多少功德?功德從哪裡來?從修行來的。我們有在修行嗎?「量彼來處」,人家辛辛苦苦來供養,怎麼來的,才有一碗飯到我們口中,有沒有去想這個事情?如果沒有修行就粒米難消,一粒米就很難消化。所以我們淨老和尚講,吃出家這碗飯是最不好吃的,要真正修行。修行,它的定義就是修正我們思想、言語、行為,把錯誤的思想、言語、行為修正過來。口的行為,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心裡的行為,貪、瞋、痴;身的行為,殺、盜、淫,這十惡要把它修正為十善,這才是修行。最基本的,五戒十善。如果我們連五戒十善都修不好,的確粒米難消。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就是我們沒有德行,德不配位。「忖己德行」就是自己思量思量,自己想一想,想想自己,我自己有什麼德行?實在講,我們沒有德行。「全缺應供」,就是不應該接受人家供養。真正能夠接受人天供養的就是阿羅漢,阿羅漢也叫應供,他應該接受人天供養。為什麼應該接受?因為給人天種福田,人家來供養阿羅漢一缽飯,他的福報就很大。《四十二章經》也有比喻,你供養的對象,一層一層比較。阿羅漢的確他有這個資格應供,而且要應該接受人天來供養。我們凡夫,我們還沒有證果,所以我們是「全缺應供」。全缺應供怎麼辦?那要修,總是不要欠人家太多,你多修就少欠這些施主的債。
所以下面講,『如不持戒』,「如不持戒」就是說,我們今天出家吃這一碗飯,如果我們不持戒,現在持戒,我們淨老和尚給我們定一個基本的標準: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出家人再加一個《沙彌律儀要略增註》。前面講的就是五戒十善,再加個《沙彌律儀》,五戒十善就涵蓋《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這個做到了,就是持戒;如果沒有做到,沒有持戒。大家想到這裡,真的會毛骨悚然,這碗飯真的不好吃。我們不要說太高的戒,不要講到比丘戒、菩薩戒,基本的五戒十善我們都做不好、做不到了。『坐禪』就是修定,像禪宗坐禪,修學所有的法門都叫坐禪。比如說我們打坐念佛也叫坐禪,靜坐念佛也叫坐禪,你修止觀,或者你持咒,統統屬於坐禪。所以坐禪,不一定說你一定是修禪宗的,其實這個禪是所有一切法門都有,都有禪定,你修到三昧就是得禪定。三昧就是禪定,正定正受的意思,修定。
不持戒、不修定,心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妄想一大堆。如果也不坐禪,也不誦經,不誦經就是早晚課也不參加,誦經也不願意誦,沒有參加大眾共修誦經,自己一個人也不願意誦經。人家居士辛辛苦苦賺錢來供養我們,我們總是要有一些回饋,就是說要持戒,你要修定,不然你就要誦經,像我們現在做三時繫念,每一時都要誦經,這個也不要。『營三寶事』,也不營三寶事,三寶事就是在三寶裡面修福。所以一個持戒、一個修福,就為大眾服務,你在常住道場做這些執事,都是營三寶事。比如說你在廚房煮飯、煮菜供眾,這是三寶事;打掃、整理環境,這是三寶事;修建寺院、修建塔寺是三寶事;印經布施,法布施是三寶事。造佛像、造塔寺,弘法利生,這些都是屬於三寶事。營就是經營,去做這些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事情。像我們道場常年流通淨老和尚的講經光碟、播經機,還有印經書、印佛像跟大眾結緣,這一切都包括在三寶事裡面。這個也不做。也不持戒,也不坐禪修定(就是不念佛),也不參加法會誦經、做早晚課,也不去為常住、為大眾服務,如果是這樣就很麻煩了。
『則德虧』,自己德行就有虧了,「德虧行缺」,德行都有虧欠。『不應受他供施』,如果是這樣,就不應該接受別人的供養布施,這個真的是很嚴重的事情。如果接受會怎麼樣?『受則為施所墮』。人家布施給我們一些錢財、飲食,我們接受了,我們自己德行全缺,也不持戒、不修定、不誦經,也不營三寶事,為大眾服務,那就墮落了,就欠人家的債。所以我們現在還不是阿羅漢,不能坐在那邊等人家來供養,阿羅漢可以。我們是凡夫,必定要這樣修才能去彌補,起碼欠人家不要欠得太多。所以過去過年的時候,居士都供養紅包給出家眾,過年時候紅包收得最多。以前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我們每個出家眾過年大家都大豐收。我們淨老和尚在旁邊看到了,就給我們提出警告,他說人家的紅包,辛辛苦苦賺錢賺來供養,我們消受不了。我們怎麼辦?那就不要接受;不接受也不行,人家跟你結緣,你還是要接受。接受了怎麼辦?你自己不能用,要替他修福,幫他印經、造佛像。他們不懂得在三寶修福,出家人懂,你替他修。這樣我們也能夠減少這些過失了,如果都不行,人家布施,都私人拿去用,去亂花、去享受,肯定要墮落的。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防心離過」,防是預防,預防這個心遠離這個過失,要預防、遠離,遠離貪,貪瞋痴,貪是第一個,「貪等為宗」。我們吃飯的時候都起貪心,我常常想到五觀堂的食存五觀,我就反省自己,因為我自己是從小就養成貪吃的習氣,這個貪吃的習氣很重。為什麼吃飯要做五種觀想?我稍微回頭觀想自己一下,發現自己吃一餐飯的貪瞋痴不曉得起了多少,真的很可怕。如果我們沒有回頭去觀想自己的心,真的不知道,你稍微回頭去觀想,才知道很嚴重。看到喜歡吃的就想多吃一點,甚至還要留一些晚上繼續吃,這是貪,貪心起來了;碰到自己不喜歡吃的,就起瞋恨心,被飲食迷惑顛倒,就是愚痴。一天到晚繫念就是吃的、喝的,要吃什麼,要喝什麼,哪裡有好吃的,不是起貪心嗎?
所以佛為什麼當年在世規定出家人要托缽?不准自己開伙。叢林道場開伙,是佛教傳到中國才有,在古印度沒有。古印度出家人沒有灶、沒有冰箱的,你吃飯要向人家要飯。每一個人去托缽,不能說你托回來就自己吃了,也不可以。有的人托缽,托得比較好的飯菜;有的人去托缽,托得飯菜就比較不好。比如說富貴人家他供養的就比較好,貧窮的人家供養就比較差,但佛規定你不能專挑哪一家比較好,你天天去那一家,不行,要輪流,平等,富貴人家也要去托缽,貧窮人家也要托缽,平等。有的人托得飯菜比較好,有的人托得比較差;有的人托缽比較多,有的人托得比較少,回到僧團,不是各吃各的,是把它混在一起,混在一起,你的飯量多少,然後你就拿多少。所以那個缽叫「應量器」,你食量大的,你缽訂做大一點;食量小的,訂做小一點。不像現在我看到人家用的缽,好像都一樣大,其實不如法。應該缽是應量器,各人的食量不一樣,怎麼能做規格一樣大的?這才是真正的缽,現在是象徵式的。現在吃缽飯,也是自己煮的,不是去外面托缽的。那個缽是要你去外面要飯的,你要飯,人家給什麼吃什麼,你自己沒有選擇的餘地。為什麼佛要規定這樣?預防你貪心,你沒得選,你貪心就起不來,這個貪心就伏住了。所以「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我們現在沒有托缽的制度,但是要提醒自己,不要起貪心、不要起瞋恨心、不要起愚痴心。『論云:一切惡心,皆從貪瞋痴起。』你看一切惡心,都從貪瞋痴起。「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所有的惡業都是貪瞋痴所生起的。所以要防止,不要讓他生起貪瞋痴。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若見飲食,如服藥想。』「正事良藥」,正是正當、正確,為了正確的事情,這個是良藥,飲食就像藥一樣,為了保持身體的營養、體力,才要接受人家供養這些飲食,不是自己貪吃。「若見飲食,如服藥想」,如果看到喝的、吃的,就像吃藥一樣。我們大家都知道,特別吃到有苦的藥,你很不想吃的、不喜歡吃的,良藥苦口,吃了病就好了。所以我們吃飯、喝水也就是像吃藥一樣,這個身體的需要。所以道宣律師的《淨心誡觀法》,這都教導怎麼來觀想。
『(五)為成道故,方受此食。苟不為道,則粒米難消。』「為成道故」,為了要成就道業,方才接受飲食。「苟不為道」,如果你不是為了要修道、為了要成就道業,不是為了要修行,接受施主的布施,真的「粒米難消」,一粒米都很難消化。這句話用在淨宗來講,如果我們沒有為了要了生死,往生西方去作佛,你接受這個飲食,真的粒米難消,「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套在淨宗的話來講,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往生西方,來生我們就是披毛戴角還。那很恐怖,想到這些,貪瞋痴這心就降伏下去了,所以這個幫助我們修行的。這些我們都要知道,真正要修行,必定我們要做這樣的觀想,常常要提起,每次吃飯都要提起。不能每次吃飯,只想到哪些好吃的,我想多吃一點,增長貪心將來就墮落了,這個大家不能不知道。
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跟大家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