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稟受十戒,勤修策勵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21/5/23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02

  「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律要節錄」卷上,大家這個本子是二十四頁(新印的本子)。請看第二:

  【二、沙彌始心出家,稟受十戒,勤修策勵,斷除煩惱惑習,而求證涅槃之妙果。】

  我們今天從這一段看起,這是第二條。『沙彌』也是印度話。我們出家眾去受戒,在中國的戒壇,都是傳三壇大戒。三壇第一壇就是沙彌戒,第二壇是比丘戒,第三壇是菩薩戒。在中國佛教,屬於大乘佛教,所以傳戒也就大小乘的戒都一次就傳授了。第一壇就是學沙彌戒。照佛的規定,剃度出家不是馬上就受沙彌戒,圓頂,先受五戒。還沒有受沙彌戒,就要先受五戒。剃度出家的五戒跟在家的五戒,就是在家不邪淫,出家不淫欲,就這一條不同。出家是全斷淫欲,在家只斷邪淫,正常夫妻關係是可以,這是在家五戒、出家五戒,就是這一條不同,其他都相同。

  沙彌戒要學習,要做到沙彌戒也不容易。沙彌也是有三種,第一個叫驅烏沙彌,這個是七歲到十三歲,很小就剃度出家了。五、六歲也可以剃度出家,叫驅烏沙彌。驅烏,就是他年紀還小,他也可以為常住做一點事情。過去寺院自己有種五穀雜糧,在戶外曬,大家如果看過,農村在廣場曬稻穀,烏鴉,鳥會來吃。沙彌年紀小,他就負責趕烏鴉,烏鴉來,給牠趕走。從小就要修福、培福,不能沒有事做,就是做他能做的,年紀小,他只能做這個,叫他做這個工作。年紀慢慢長大,再做其他的。七歲到十三歲,這叫驅烏沙彌,這就是我們現在講小學生這個年紀,如果這個年紀出家叫驅烏沙彌。十四歲到二十歲是應法沙彌,應法就是說他是正式沙彌,可以受沙彌戒、二十四門威儀了,十四歲以上到二十歲他這個年紀就是應該要受沙彌戒,這個叫應法沙彌。滿二十歲,就要受比丘戒。我們現在很多不是從小就出家,很多都是二十歲以上出家的,甚至六、七十歲才出家的。二十歲以上出家的,就叫名字沙彌,你過了那個年齡了,過了年齡,你受戒還是要從五戒、沙彌戒開始。

  『沙彌始心出家』,「始」就是開始,開始發心出家,就要『稟受十戒』,後面是二十四門威儀。要受沙彌戒,能不能得到戒,這個也不容易,大家如果要多進一步了解,可以去看弘一大師的《演講錄》。弘一大師是我們中國佛教民國初年律宗的祖師,對戒律非常有研究。雖然他出家的時間很晚,四十歲才出家的,但是他出家之後專攻律學,戒律,成為我們當代律宗的祖師,弘一大師很有名。他在《演講錄》,有一次福建泉州承天禪寺請他去講戒,那邊傳授三壇大戒,請他去講戒。弘一大師就講,他說大家來受戒,他要講真話,大家得不到戒。他講了這個話,後面又講,他說也不要聽到我這麼講,大家就好像大失所望,來戒場受戒得不到戒,那來這裡受戒幹什麼?他說大家也不要失望,大家還是要來受。但是我要講真話,受了戒之後不要自稱為比丘,連沙彌都不能稱,那菩薩更不能稱了。如果自稱比丘,這個罪過就很大。他就用一個比喻,他說以世間法來講,你不是總司令,你到外面跟人家說我是總司令,那你是冒名的,會被人家抓去判刑,可能會被槍斃。你看世間法冒名的都有罪,何況出世間的佛法!你不是真正的比丘,你自己說是比丘,冒充比丘,這個罪過是在阿鼻地獄。所以弘一大師就講了這些真話,大家來,得不到這個戒,所以受了戒之後,到外面不要自稱比丘。實際上講是名字比丘,沒有實質的,因為你得不到比丘戒。

  為什麼得不到比丘戒?比丘戒,要有五個清淨比丘來傳授,才能得到比丘戒。在中國從南宋以後就沒有真正的比丘,因此去受戒的人,一個清淨比丘也沒有,那怎麼會得到戒!沒有五個清淨比丘來傳授,得不到,這個是最少的。沙彌戒,要有兩個清淨比丘來傳授,你才能得到沙彌戒。現在一個也找不到,外國我們不知道,在中國,根據蕅益祖師講,南宋以後比丘就沒有了。所以我們看蕅益大師的這些傳記,他的語錄,他也是律宗一代祖師,他不但是淨宗的九祖,實在講也是當代律宗的祖師。弘一大師很敬佩蕅益大師,蕅益大師對戒律都很深入的研究,而且受持,不是只有研究,真正去做,去落實。找不到五個清淨比丘,他很想受比丘戒。所以後來看到地藏三經之一的《占察善惡業報經》,這部經,早年我們景美華藏圖書館有印出來流通。這個我看過很多遍,《占察經》裡面佛就有講到,末法時期你找不到清淨比丘,你想要得到比丘戒,只能依照占察懺,懺除業障,然後自己在佛前發願受比丘戒,受完之後再慢慢學習。有學戒的大德,要去向他請教,這樣也能得戒。後來蕅益祖師他用占察懺占察到清淨輪相,他就在佛前受比丘戒。所以他在語錄裡面講,在《寒笳集》裡面講,他說找五個志同道合的,大家來持比丘戒,依照占察懺的方式來得到戒體。但是很難,到後來,有很多因緣沒有辦法很如理如法的來持比丘戒,後來就退戒了。所以他在菩薩面前拈鬮,像我們抽籤一樣,拈鬮,沒有辦法做到比丘戒,他現在退戒,要退到哪個層次的戒,用拈鬮的,抽籤的。後來他抽到菩薩戒沙彌,他能持菩薩戒,他可以做到沙彌戒,所以後來他退到菩薩戒沙彌。我們看蕅益大師的著作,他有落款「菩薩戒沙彌」,那個就是他退戒以後的一個著作。他的學生成時法師,他老師自稱菩薩戒沙彌,他自己不敢稱沙彌,他自稱出家優婆塞,就是他現出家相,但是他只能做到持五戒的出家眾。蕅益祖師的全集就是他的弟子成時法師幫他整理的,我們現在看到《蕅益大師全集》,是成時法師幫他整理的。

  到了民國初年,弘一大師他自稱出家多分優婆塞,大家去讀《弘一大師演講錄》就可以看到,他說我出家優婆塞都沒把握,他說這五條戒有一條他沒把握,第二條不偷盜戒,這一條他沒把握,這個戒相很細,自己有時候無心去犯了,自己不知道。其他四條戒他有把握可以持,這一條戒他沒把握,所以他不敢稱出家優婆塞,他只稱出家多分優婆塞。五戒可以一次全部受,也可以分開受,你可以受一條,你說五戒我現在只能做到哪一條,哪一條我有把握,我先受那一條,其他的以後我有把握做到,我再來受。所以受一條戒、兩條戒,叫少分戒;受三條、四條叫多分戒;五條全部都受,叫滿分戒。弘一大師,你看這樣的大德,他只稱出家多分優婆塞。我看了這個,我不敢講我是出家優婆塞,連少分優婆塞我也不敢這麼稱,只能說出家的三寶弟子,皈依三寶了。所以戒是要學的,要學戒,你學一條受一條。所以弘一大師在泉州承天禪寺演講,他說大家也不要洩氣,也不要聽到他這麼講就大家不受了,就回去了,他還是鼓勵大家去受。但是受了你不要自以為得戒,沒有得戒,受了之後怎麼樣?學習,學一條做一條。就像我們淨老和尚以前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給他講戒律很重要。他請問章嘉大師,要怎麼持戒?他說要學習,學會一條就做一條,學會兩條做兩條,是真正在持戒。不是去受個戒,一個名字的,沒有實質的,那個就沒有用了。那個只是形式,沒有實質。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你真正能持戒,這樣受戒才有意義。就是要學習,要怎麼持這個戒,學會了就去保持,這就是真正的持戒。

  「沙彌始心出家,稟受十戒」,稟就是稟承,承受,要受這個十條戒,我們出家眾都要學習的,不能不學,我們學多少就做多少。這個十條戒,前面五條就是五戒,跟五戒一樣,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後面加一個不非時食,就是過中不食。午時不能超過,超過一分鐘就不能吃了,過中不食,在中午之前要吃飽。過中只能喝水、喝茶、喝蜂蜜,果汁都不能吃,奶粉、豆漿,會有沉澱的這些都不能吃。茶水、蜂蜜、開水,這個可以,其他都不能吃了。這一條叫齋,九條戒,一條齋。不非時食,就是超過出家人吃飯的時間就不吃了。

  第七條,不著香花塗身,就是身上不能噴香水,也不能佩戴花。印度他們的裝飾,都有花環戴在頭上,那個香花掛在脖子,他們有這個習俗,在我們中國這個地方也有。香水,女士都有什麼胭脂、口紅這一類的,噴香水塗身,這個就不可以。甚至我們洗澡不能用香皂,現在我們洗澡的香皂,還有沐浴乳,這些有香味的都不能用。我們如果要守這條戒,要去買南僑肥皂,那個沒有香味的,要洗南僑肥皂。所以不以香花塗身、香水噴,這是第七條戒。

  第八條戒,不自作歌舞倡伎,以及不故往觀聽。不作就是自己不去唱歌、跳舞、彈奏這些樂器,外面在唱歌、表演,你也不要去買門票去看。故就是你自己故意要去看、要去聽。如果在街上走過,人家在那邊表演聽唱歌跳舞,聽到那個沒有關係,就是你不要故意靠近去聽。自己也不要去作,不自作,也不故往觀聽,因為聽了這些會擾亂清淨心。這一條實在講,就是說我們這些法器只能用在供養三寶做法會的時候用,其他那些場合就不適合我們出家人來用,來作了,這個是我們要知道,要去避免。像現在我們做法會,三時繫念都敲花鼓,教我們三時繫念的明訓長老,以前在圖書館教我們三時繫念,不准敲花鼓。不可以敲花鼓,要敲正板鼓,我們看那個板眼都是正板鼓,沒有花鼓的板眼。因為正板鼓是幫助我們修行的,敲花鼓是熱鬧,那是接引一些初學的,正規的是要敲正板鼓,不可以敲花鼓。所以我也常常想到以前明訓老法師教我們不能敲花鼓。所以以前我學,我只會敲正板鼓,我不會敲花鼓,因為規定我們不能學。後來是我們圖書館有個香港來的,後來出家了,悟達法師,他在香港教法器,花鼓敲得好,但是他的花鼓敲得很柔和,不會急躁,他的花鼓聽起來很柔和。館長就喜歡,要大家學,我們一些師兄弟去學,學不到他那個花鼓的味道,他的花鼓敲出來柔中帶勁,我們師兄弟敲起來好像上戰場,要衝鋒陷陣這樣,敲不出他的柔順勁。但是規定不能敲花鼓,要敲正板鼓。如果真正要修行,敲正板鼓。現在大家已經習慣了,我到上海,要恢復敲正板鼓,那些居士大家聽,感覺這個好像不熱鬧。不熱鬧是幫助心定,熱鬧心浮氣躁,這就沒有修定的作用了。所以這一條,我們不能只呆板的給它看作不要唱歌跳舞就好了,這一條是包括我們現在手機都不能看,報章雜誌、電視都不能看的。為什麼?看了你就會受影響,會受干擾,妨礙你的心清淨,都不能看的。所以這一條就是不能看手機、不能看電視、不能看電腦,報紙、雜誌都不能看,包括這些。因為這些,現在特別是手機、電腦,特別會擾亂我們的心神。

  第九條,不坐高廣大床。床座高廣,你坐很高,你坐得很廣,會放逸。所以我們去看弘一大師的床鋪,小小的,一個小蚊帳。印光大師在普陀山他那個房間我也去參觀過,一個小小的,四根竹子撐著一個蚊帳,大概三尺六尺,大概這麼大的,這樣就是一個床鋪,很簡陋,這個我們要學習。我們現在出家人都是享福,現在都是用很好的床,很寬大的床,人一享受就放逸了,就不知道要修行了,會墮落。我們凡夫實在講,沒有德行,有德行的人有時候都受不了,何況我們沒有德行。有德行的,你看悟達國師,十世戒律精嚴的高僧,輪迴到第十世,他是當國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名聞利養達到最高峰,皇帝對他非常尊重,供養他一個沉香寶座。沉香做的一個太師椅,那個值多少錢!他坐了這個沉香寶座,就起了一念傲慢心,他覺得現在世間的法師,還有人能超過我嗎?你看皇帝對我都這麼尊重,供養我一個沉香寶座,這麼名貴的寶座。他這一念傲慢心起來,護法神退了,過去世冤親債主附在他身上,長一個人面瘡,幾乎要命,看什麼醫生都沒有用。後來他想到年輕的時候幫助一個生病的出家人,照顧那個出家人照顧到他病好了,那個出家人跟他講,以後你有大難,到四川來找我,在哪一個山,有兩棵松樹。他想到,到四川去,去找以前被他照顧的出家人。去找到了,原來那個出家人不是一般的出家人,是阿羅漢,迦諾迦尊者。他進去他的道場,他再用慈悲三昧水懺給他們解冤釋結,他的病才好。病好了之後,他就著作了一本《慈悲三昧水懺》,《慈悲三昧水懺》的緣起就是這麼來的。所以你看悟達國師那樣的高僧,他都受不了供養沉香寶座,一念驕奢的心起來,傲慢心起來,護法神就退掉了。

  我們現在聽到這條公案,似乎我們好像沒什麼感覺,但是我們自己仔細觀察想一想,我們心裡那個煩惱始終降不下來,常常生煩惱,常常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心情不開朗,我們住在這裡好山好水,也是住到生煩惱,這個就是業障重,福薄之相,我們要覺悟,要知道怎麼修學。所以以前我出家,在景美華藏圖書館,老和尚規定我們要住通鋪。現在出家人一個人一個房間,一個套房很享受,現在是很享受,如果將來去三惡道就不好了。真正要修行,我們老和尚講,要住通鋪,不可以一個人一個房間。一個人一個房間只有擔任職事才可以,不然清眾,一般的大眾都要住通鋪,你沒有擔任重要的職事,都要住通鋪。有擔任職事,才可以一個人一個房間。這是古代叢林的一個規矩、一個規則,都是幫助大家修行的。一個寺院道場,是幫助大家修行,不是給大家享福的,是要修行的,這一點我們要認識清楚。真正要修行的再來,不是真正要修行,那何必來道場!在家裡不是更好?在家裡自己要怎麼樣就怎麼樣,不是很自在嗎?何必來道場受罪?那不是受罪,是修行。修行,我們才會提升,才不會墮落,如果享福就必定要墮落。你看悟達國師,戒律那麼精嚴的高僧都墮落了,我們想一想自己,我們一點德行也沒有,怎麼可以去享那些福?所以大家仔細去看看,現在寺院道場那麼多,一個出家人一個房間,那修什麼?修增長煩惱,將來都到三惡道去了。講這個話不好聽,但是真話,良藥苦口,忠言逆耳。所以大家都要想清楚,要認識清楚,不然出家你不知道在修什麼。不知道修什麼,就是一天到晚增長煩惱,一天到晚心不平,一天到晚怨天尤人,將來不墮落,怎麼可能?所以稟受十戒。

  第十,不持金錢財寶。這條戒,一般講不持金錢戒,就是手不能去抓錢。像帶手錶也不可以,也不可以拿手機,就不能持這個。弘一大師的《演講錄》也有講,他說大家看到這個不持金錢戒,大家都怕了,不持金錢我們做不到,我們出去坐車要帶錢,不然人家不給我們坐車怎麼辦?其實戒律它有開緣,弘一大師講,他說你要白眾,白就是跟大家說明。四個人以上住在一起叫一眾,就給大家講我現在拿多少錢,我要做什麼事情,你就可以拿錢了。比如說你要出門,我要去看醫生,我現在要帶錢,我要帶五千塊,我要去看醫生,跟大家講,講了之後就可以拿了,就不犯戒了。他說其實這條戒很好持,不是不好持,不是說你碰都不能碰、摸都不能摸,但是你要白眾,白就是拿這個東西是做什麼用的讓大家知道,不是我私人要用的,要做什麼用途。佛制這條戒是什麼作用?怕我們常常抓錢會貪心,你放不下,到最後放不下。所以不能持金錢是這個作用,不是說不能拿錢,你需要用到的,生活要用到的可以跟大家講,我要買什麼、用什麼,需要帶錢,跟大家講一聲,你就沒有犯這個戒了,不是說不可以的。

  沙彌戒這十條是天天要受的,五戒、沙彌戒、八關齋戒、比丘戒,它最長的時間叫盡形壽,就是說你受了戒,然後一直到壽命結束,這口氣斷了,這個戒體就沒有了,這個戒就解除,就沒有了。盡形壽是最長的,這個當中最短的就是一天一夜,八關齋戒。八關齋戒就是佛為在家眾制定一天過出家人的生活,持出家人的戒。因為在家人他有事業,他有工作,他有家庭,他不可能像出家眾天天持這個戒,不能天天持這個戒。事情忙,或者是說一年你找一天持八關齋戒,或者半年持一天八關齋戒,或者三個月,或者一個月持一天,或者一個星期持一天。現在在佛門裡面很流行的,有受菩薩戒的他有六齋日,六齋就是一個月有六天你要持這個齋戒,受菩薩戒,一個月有六齋日。根據《地藏菩薩本願經》是十齋日,一個月有十天。這個根據各人的時間、各人的狀況,自己可以安排一個月持一天。這個日期都算農曆的,比如有人說他持初一、十五,那也可以,或者一個月一天持八關齋戒。持八關齋戒就是過一天出家人的生活,給在家居士定的。

  這個八關齋戒,弘一大師在《演講錄》也講,他說不但在家人可以受,出家人也可以受。因為出家人本身就有沙彌十戒,都有了,為什麼還要再受八關齋戒?八關齋戒,弘一大師講叫增益戒。大家如果去受三壇大戒,有一些人去受過一次了,他再去受第二次,受第二次叫增益戒,受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它叫增益戒,增長利益。所以出家人的沙彌戒可以再加受八關齋戒,就增益了,增長。但現在我們想一想,我們出家了,我們一條戒也沒做到,不要說沙彌十戒,一條也做不到。所以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出家眾,根據弘一大師講的,實在講我們是需要安排時間來受八關齋戒。比如說你做法會的時間,或者是打佛七的時間,這個七天;或者一天、兩天,也可以受八關齋戒,就一天。你能做到一天,你來受一天。受一天八關齋戒,就是這十條戒,受一天的,比如說一個月,我來持一天八關齋戒。受這個戒,要真正去照這樣做,那才有用,不是受一個戒的名義,不照這樣去修,那沒有用。我們受了一天八關齋戒,在佛前受了,受了之後,我們今天手機要放在抽屜不要看了,你也不要去看電視,不要去開電腦,不要去買報紙;過中不食,過中就不吃了;今天洗澡不要用香皂,你去用南僑肥皂來洗;也不要去噴香水;也不要住高廣大床,就是弄個小小的床鋪睡在那個地方;歌舞倡伎就不要去看、去聽了。我們受八關齋戒這一天如果做三時繫念,要敲正板鼓,不要敲花鼓,就符合這條戒了。這一天的,二十四小時,過了二十四小時,這個齋戒就自動解除了,如果你要再持,要再重新受。沒有重新受,戒的戒體就是二十四小時,時間到,它就自動解除了。所以小乘戒它有時間性的,不像菩薩戒是盡未來際,那是沒有退戒的。小乘戒是在事相上的戒,它可以退戒,有階段性的,可長可短,最少一天,最長盡形壽。

  所以稟受十戒是要幹什麼?『勤修策勵』。沙彌戒就是「勤修策勵」,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就是要『斷除煩惱惑習』。「斷除煩惱惑習」,目的就是要『求證涅槃之妙果』。我們念佛人,目的就要求一心不亂,往生極樂世界,這個齋戒對我們念佛一心有很大的幫助。我們真正要修行,必定要在這個地方留意,不能疏忽了;疏忽,我們這一生就很難有成就。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到第二條,第三條我們明天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