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作在心,殃在身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集)  2021/6/13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20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律要節錄」,第四十二頁,最後一行,從六十五這裡看起:

  【六十五、常當觀察此身為生老病死之本,眾苦之源,深自剋責,制其情欲。何以縱彼愛根,自增苦本。】

  我們今天從這裡看起。這一條是教我們要常常反省,提起高度的警覺。「身」,就是我們這個身體,的確不是好東西。在我們中國老子就有這樣的覺悟,老子他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老子說:我最大的憂患就是有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是我最大的憂患,他有這個覺悟。老子那個時代,佛法還沒有傳到中國來,當時老子他就有這個警覺心,他的警覺心跟佛講的完全相同。佛講「身為苦本」,身是一切眾苦的根本。造作一切罪業,這個身體是一個工具,沒有這個工具,一切罪業造也造不成,所以它確實是生老病死的根本,因為有這個身體,才有生老病死。如果沒有這個身體,也就沒有生老病死的事情了。所以身是『眾苦之源』,一切苦的根源,就是從這個身生起來的。

  所以見思惑,第一個見惑八十八品,第一品是什麼?身見,首先你要破的見惑,第一個是身見。執著這個身體是我,這個見解首先要破,這是第一關,這一關不破,後面就很難。六道裡面,高級的凡夫覺悟了,他不要身體。在三界最高,我們看到佛經上講是無色界天,無色界有四層天,這層的天人他沒有色身,只有精神的存在。色界天還有身體,還有宮殿,無色界連身體、宮殿都沒有,只有精神。所以他們也警覺到、覺悟到這個身是苦的根本。所以無色界天人,在佛法裡面講是高級凡夫,在凡夫當中他最高的,他連身體都不要了。凡夫就是因為他還沒有出三界,他的定功失去,又要往下墮落,所以沒有超越六道,功夫最高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四千大劫,還是凡夫。中國老子的德行標準很高,他只知道身是苦本,他沒有學佛,出不了三界。根據老子他的境界,如果沒有出三界,肯定也是在無色界天。因為他有這個警覺,他不要身體,放下這個身體,如果沒有出三界,那就是生到無色界天了。

  所以我們要常常『深自剋責,制其情欲』,「情」是感情,「欲」是欲望。對世間五欲六塵的欲望,我們今天講的物質生活、精神的生活,這就是情欲,這兩個字都包括了,自己要限制自己。就是說克制自己,生活可以過得去就好了,不可以過分的貪圖享受。世間人追求享受,我們冷眼旁觀,實際上他付出的代價太多,真的是得不償失,過去生中所修的福報、這一生中修的福報,很快就享盡。不但來生沒有福,連這一生到晚年都沒福,因為年輕的時候福報都享光了,一直在享福、損福,很快福報就沒有。福報享盡之後,不要說來生,我們就看現在很多人到老年,晚年的時候很可憐。尤其是外國人,中國人還有一個老觀念,曉得防老,外國人他沒有想這些問題,他到老的時候才發現這個問題,發現已經來不及了,福報都年輕的時候享受,吃喝玩樂享光了。中國人還懂得積蓄,留一點到晚年。

  所以對自己的享受一定要克制,不要太過分了。特別出家人,生活過得如果跟在家人一樣,那都已經不是出家人了。何況生活的享受有的甚至還比在家人還要享受,真的就是太過分了。所以佛教我們「以苦為師」,吃飯不要吃太飽,穿衣服不要穿得很暖,睡覺也不要睡得太安穩,這是佛教給弟子的。佛當年在世,他就是這樣示現,你看日中一食,一天吃一餐,三衣一缽,就三件衣服,吃飯用的一個缽,其他什麼都沒有。這就時時刻刻警惕自己,提高警覺心,這就有警覺心了,讓我們時時刻刻感受到人生苦,警覺心才提得起來。如果貪圖一切享受,貪圖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結果確實是『自增苦本』,自己增加自己苦的根本。換句話說,自己給自己添麻煩、自己給自己找苦受,真的是這樣,這一點我自己深深有體會,一點都沒錯。苦上再加苦,自以為是在享樂、是在享受,不曉得這是苦上加苦。當時的享福、享受是在麻醉,好像打麻醉藥,打嗎啡一樣,麻醉的時候感覺很痛快;麻醉退了之後就苦不堪言,苦就不堪設想。

  就像最近有句流行的話講,「溫水煮青蛙」。青蛙在溫水裡面感覺滿舒服的,但是那個水,下面火在燒,一點一點加熱,一點一點加熱,熱到牠感覺燙的時候來不及了,牠逃不掉了,被燙死了。所以現在的享受,真的就像溫水煮青蛙,不知道痛苦在後面。如果牠一有感覺,就趕快跳開;沒有警覺心,就泡在那裡,不能自拔,後果真的不堪設想。我們看到現在年輕人都是如此,現在年輕人實在講,一、二歲生下來就開始享福。所以現在年輕人生下來就開始享福,大人給他做的、服務的,他認為是應該的。飯來張口,茶來伸手,它都是現成的,他覺得別人替他服務都是應該的,他不願意替別人服務。從小養成這種不正確的生活習慣,長大了,他就很難改,他只知道享福,不知道修福,不知道造福,不知道惜福。不要說到晚年,恐怕中年以後,福報都享光了。這是值得我們堪憂,下一代怎麼辦?現在的教育全盤錯誤,只是追求物質享受,在學校學習這些科學技術知識,為了就是物質享受,為了就是賺錢,為了生活過得好一點,為這個。所以在過程當中是麻木不仁,貪圖物質享受。

  外國人就是這樣,貪圖物質享受;現在中國人向外國人學習,將來下場也是跟外國人一樣,到晚年就很苦了。能夠早年覺悟,晚年還有一點福報;如果早年,年輕的時候迷惑顛倒,到晚年就真的苦不堪言。老了才受罪,那是真苦。年輕吃一點苦無所謂,撐得過去;年老真的不行,體力衰了。所以老年有一點福報,這才是真正的享福。老年體力衰了,沒福報,什麼事還要自己去做,真的很苦,你沒體力。所以古人常講,「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眼光太短了,要看遠一點、看深一點,我們將來自己就不吃苦。年輕的時候吃一點苦,不算什麼;老年吃苦,真的是苦。所以我們要覺悟,特別勸年輕人,趁年輕還有體力、還有精神,多修福、多造福,多吃一點苦,將來晚年就有福報了,要把福報留在晚年享。

  這個中國古人跟外國人就不一樣,但是現在中國人也是學外國人,從小孩就開始享福了,不教他做家事,都是大人、父母給他服務,那你不是一直在損他的福報嗎?他不知道修福,不知道要造福,不知道要惜福,只知道享福,享福就損福,福報你就一直在減損。福報減損到沒有了,「祿盡人亡」,人就死了,或者晚年很悽慘,壽命還有,但是沒福報,過得很苦。所以要知道身是苦本,如何減少苦受?不要去增加那個苦,增加就錯了。恣情縱欲,那是很重的罪業。放恣,自己盡情去享受,就是一天到晚只知道吃喝玩樂。現在年輕人都享父母的福,他不知道去回饋給父母,覺得父母給他是應該的,這怎麼得了!所以祿盡人亡,這是真的。你福報提早給它享光了,祿沒有了,人就死了,雖然壽命沒到也要死,因為你沒有祿了。

  因此我們出家也就是盡量要降低物質享受,特別東西不要太多。太多,的確是累贅,這個我是身有感受,人家送了很多東西,實在用不了,只是增加累贅、增加麻煩。還有,有時候人家送的東西多了,用不了了,壞掉了,或者吃的送太多了,吃不完壞掉了,丟掉就浪費了,那就是損福。所以特別是吃的東西不能放,如果我們吃不完,趕快布施,再送給別人,跟大家分享,不要自己放,放到壞掉,然後丟掉,那真的很損福。我們看到有些道場的確是這樣,很浪費。好,我們再看下面:

  【六十六、乘戒俱急,如鳥二翼。翱翔霄漢,扶搖萬里,得無快哉。倘一妄生邪解,即落豁達空,撥因果,作在心,殃在身矣。】

  我們現在都念乘(成),應該照字典注音是念乘(勝),車乘的乘。乘(勝)是名詞,乘(成)是動詞。乘(成)就是比如說,我去乘車,我去搭乘哪一班車,那個叫乘,那是動詞,我們要去搭乘火車,這是動詞。這個乘(勝)是車乘,就是車輛的意思。車輛有大有小,大的車輛載的人多,小的車輛載的人少,在《法華經》用大白牛車跟羊車做比喻,大白牛車就大了,它乘載的人就多;羊車就小,乘載人就少,這比喻大乘、小乘。不過現在大家念乘(成),大家懂這個意思就好。『乘戒俱急』,「乘」就是解,就是大乘,大乘經典。就是我們一般講,講經說法,學習經教,這個是乘。乘是解,「戒」是行,所以乘戒俱急就是解行相應,或者我們講乘戒俱急,大家明白這個意思就好了,那也沒關係,就是解行相應。

  他這裡不講解,講乘的意思是指佛法教學有小乘、有中乘、有大乘。小乘是指聲聞,中乘指緣覺,大乘指菩薩,一乘就是佛。對這些理論、方法、境界去探討、去研究,就是我們現在講學習經教,這是屬於乘,屬於解門,理解,解門。「戒」就是行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守規矩,能守法、能守戒、能持戒,這是屬於行。應該解行相應,古大德常講,「有解無行,說食數寶」。你只是理解,道理解得都沒錯,甚至能講、能說法都沒有錯,這是解門。但是生活當中你不去落實,不去做、不去行,這就像銀行的行員,天天替人家數鈔票,跟他沒有關係,是別人的。數了很多,很多錢,但是自己一毛錢也用不到,因為不是我自己的,跟自己沒有關係,那是別人的。這就比喻你只是解,沒有行,經典上講的那些功德利益你得不到。天天講,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但是跟自己沒有關係,自己得不到這個受用,這就叫有解無行,說食數寶。有行無解,叫盲修瞎練。盲修瞎練是亂修一通,他很精進,行,但是修錯了,盲就是他的眼睛看不到。自己都看不到路了,還帶了一批人,肯定很危險,前面有一個坑都掉下去了,修錯了,很認真、很精進、很用功,修到最後都出問題了,那叫盲修瞎練,像瞎子一樣,看不到路,亂走亂撞就危險了。

  所以乘戒俱急就是解行相應,落實在戒。這就是我們淨老和尚這十幾年來特別提倡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個根:《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出家人加個《沙彌律儀》,還有雪廬老人編的《常禮舉要》,唐太宗編的《群書治要》。這些都屬於戒的範圍,屬於行門,你要去做的,你要在生活當中去落實的。你沒有照這樣做,你經典解得再正確、再深入,你沒有用在生活上去實行,你得不到受用,說食數寶。所以這個非常重要,乘戒俱急,就兩方面都急,兩方面都很重要,這叫急。如果兩方面都有,下面是比喻,急不是一般泛泛的學習,就兩方面都非常精進在學習。

  下面是比喻,『如鳥二翼』,「翼」就是翅膀,鳥兩隻翅膀,乘、戒是二翼。你看鳥在天空當中遨翔,牠就是兩隻翅膀,飛得很遠、很高,很自在。如果一隻翅膀,飛得就很低,很有限;兩隻翅膀,飛得很高,飛得很遠。這是形容比喻,如果偏重在解上、在三藏經典的研究上,甚至我們學習講經說法,就是現在人所講的,把學佛變成佛學,變成學術性在探討、在研究,得不到受用。他自己沒有修持的功夫,換句話說,佛法真實的功德利益他得不到。不但來生得不到,這一生也得不到。這一生當中,就是今生今世真正落實佛法的修學,把它落實在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就得到清涼自在,煩惱輕、智慧長。如果他不是真正修行,這一條他得不到,他決定得不到煩惱輕、智慧長。肯定你懂得很多,但是煩惱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增長,甚至增長貢高我慢,好像我懂得比別人多,別人都不如我,你看傲慢習氣增長了,這就得不到佛法真實的功德利益。就是說明他的煩惱、妄想不能減輕,學得再多,妄想、煩惱不能減輕。減輕妄想、煩惱才是真正受用,心地清涼自在,真實智慧現前。我們在上午供,到藥師佛前面要念一個迴向偈,「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這就是煩惱輕、智慧長。如果不是落實在生活當中,達不到。我們不是念一念就好,念是提醒我們;提醒,如果我們沒有在生活當中真正去落實,三障煩惱無法減輕、無法消除,業障就愈來愈重。底下三句是比喻果報,離苦得樂。就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那樣的自在快樂,比喻這個。

  『倘一妄生邪解,即落豁達空』,這兩句是佛法最忌諱的,特別是學般若這一系。般若,如果學得不透徹,學偏、學錯了,往往他就撥無因果,他連因果報應都不相信了。般若講空,他都空了,還有什麼因果?他就不信了,這就叫「豁達空」,落到豁達空去了,這就是有解無行的副作用。他不用修行了,反正都空了,那還修什麼?這就落到豁達空,撥無因果,連因果他都不相信了。實在講佛法在世間,就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因果可以說是世出世間法的真理,無論世間法或者出世間法,都離不開因果的理論原則,離不開。你成佛有成佛的因果;成菩薩,成菩薩的因果;成聲聞,聲聞的因果;緣覺,緣覺的因果;生天有生天的因果;來作人有作人的因果;墮三惡道有墮三惡道的因果,所以不是沒有因果。

  所以古人講,「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他不瞞因昧果,他對因果報應的事實很清楚。你看中峰國師在開示裡面講,「業果儼然」,業果就是什麼?業因果報,儼然就是很清楚,好像照鏡子一樣,照得清清楚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些不是沒有,有,但是心不執著,不著那個相。好像鏡子一樣,照外面境界,看什麼相來,好的相、不好的相都照得清楚,那些萬相好比業果儼然。鏡子裡面乾乾淨淨,這比喻我們真如自性,一法不立。但是它起用是萬法圓彰,萬法圓彰就是因果,業果儼然,不是什麼都沒有。所以這個空不能解錯了,解錯那就很麻煩了。古大德講,寧願著有如須彌山,也不可以著空如芥菜子,像芥菜子那麼一點點的執著空,那就不得了。還不如去執著有,他還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還肯斷惡修善,將來他還不會墮三惡道。如果你撥無因果,造惡業,以為這個沒有果報,將來肯定墮三途。所以不如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空如芥菜子。

  所以《般若經》不好講,就怕人誤會,所以講的人,像江味農老居士講,你要深講,要深入的來講解。所以在般若,《金剛經》是一個代表,《金剛經》講持戒、修福的人,他就能夠真正去理解般若。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註的,給我們挑出來、點出來,佛為什麼特別選持戒、修福?因為你在持戒、修福這邊下功夫,就把著空這道門堵起來了,你不會落到豁達空,不會落在這上面,因為你持戒、修福,不執著空了。你再把執著持戒、修福的相去掉就對了,那才是真正般若,般若就現前了。你持戒、修福,但是不要執著持戒、修福的相,二邊都離了,空有都離,這才是第一義空,才是般若真正的意思。這個千萬不能誤會,誤會就很麻煩。所以講般若不能不講清楚、講明白,但也不能不講。

  所以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講,般若經典到宋朝以後就很少法師講,其他法門都有人講。般若這個修觀,只有禪門還有,其他法門都很少。為什麼?怕人家誤會,因為不好講。但是江老居士他說也不能不講,因為般若是佛法的中心,佛說了二十二年,不能沒有般若。沒有般若就沒有佛法,就變成世間法。大家持戒、修福著相,持戒、修福變人天福報,你不能超越三界六道,不能超越十法界,所以般若非常重要。所以江老居士講,「不能怕談般若、淺談般若、妄談般若」。就是你也不能害怕,不去談般若,這個也不能害怕,般若還是需要的。那也不能講得太淺,講太淺大家得不到受用,雖然講得沒錯,沒有深入,大家得不到受用。更不能妄談般若,妄就是亂講,講到最後大家落豁達空了,那就不如不講了。所以要怎麼樣?要談般若,要深談般若,深入的去解釋般若,這是正確的一個修學態度。

  古人講,「大修行人不昧因果」,就是他對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是沒有。像中峰國師講「猶業果之儼然也」,那就是因果,明明白白。到什麼時候因果都回到常寂光?就是到如來果位。如來果位就是回歸到常寂光,就完全回歸自性,自性是一大光明藏。到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那就有因果。實在講,回歸常寂光,那還是因果,你修的回歸到究竟極果,那個都是因果,只是不執著那個相,不是說沒有。不執著那個相,因為一切法都是虛幻的,不是真實的,你只要不執著就對了。但是相有沒有?有,你不能說它沒有。好像我們看電視,電視螢幕什麼都沒有,空,這比喻我們的自性本空。但是電視各種節目森羅萬象,什麼都有,它從哪裡出來?從那個空出來的。你這個節目關掉,它就隱了,隱就是沒有了,我們那個電視機開關關掉,它就沒有了,回歸到空。但你一開,它又出來了。所以到如來果地,他是隱現,眾生沒有這個感,他沒有應,那就隱,隱就是常寂光。眾生有感,佛菩薩他就有應,應就是現,他就現身了,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而為說法,是隱現。所以這個我們要知道。

  你看等覺菩薩都離不開因果,何況我們凡夫!這個沒有辦法出因果的定律。因果的定律,如來也沒辦法去推翻它,因為它是一個事實真相,它是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樣的。所以般若講空它是從理上講,理體是空。因果講事,事上就是有因果,因果是講有,但是空有不二,有是從空出來的,但是這個有也回歸到空。所以《心經》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它那個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的空,所謂真空妙有,真空它能現出妙有,妙有它是從真空出來的。所以空有它是不二,在這個有當中,它就是真空;真空當中,它現出這些妙有,娑婆世界、極樂世界、十方世界,就是真空妙有。所以從理上講、從事上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才是事實真相。

  下面講,『作在心,殃在身』。如果以為「萬法皆空,罪福俱不可得」,那是從心性上講的,「本來無一物」。如果你還沒有證得圓滿的心性,還是有。剛才講,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還是有,他還是有一物。一物就是要究竟果位,就本來無一物。常寂光,一法不立。所以有一物在,就是有因果,一般講萬法皆空,但是因果不空。萬法皆空,這個意思是說萬法的本體也是從空出來的。因果不空,因果不空是什麼?其實它也不是說真實的一個東西,也是虛妄的,但是它有,因果就是相續不空,循環不空,果又變成因,因又變成果,這樣循環。它不是說一個固定的,在那邊都不變的,它會變。不管善惡果報,因為都是一直在變化,所以說它有是假有,或者是妙有,但不是沒有那個相,有,真有,不是沒有,這個千萬不能誤會。所以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從理體上講,罪福俱不可得,理論上講是沒錯,本來無一物。

  所以這底下兩句話給我們很嚴重的警告,「作在心,殃在身」,殃是果報,災殃,你還不能不承受這個果報。果報從哪裡來?自己製造出來的,自己作的。作不一定在身、口、行為上,念頭動一下就造了。身、口沒有造,但是意在造。起心動念是意業,意在造,言語是口業,身一切造作叫身業,身語意三業最主要的是意業,意是它主導。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都要念一遍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貪瞋痴從意出來的,身、口這一切的惡業造作,都是意起貪瞋痴,然後指使身、口去造作惡業,所有的惡業都是意在主導。

  所以小乘戒律跟大乘戒律結罪不一樣,小乘結罪標準是論事不論心。譬如殺生,小乘的人動了一個殺生的念頭,事實上他沒有去殺,他不犯戒,沒有罪。大乘菩薩戒結罪就不一樣,論心不論事。你起了個念頭要殺,雖然你沒有去殺,但是你已經犯戒了。所以大乘戒難持,小乘戒好持。小乘戒它是完全從事相上來戒,就像現在法律一樣,你有現行,犯了這個罪,才會給你判罪。你起心動念要害一個人,但是你實際上身、口沒有去傷害人,只是有這個心,這個在小乘戒不犯罪,跟世間法律一樣。你有去做、有證據的時候,這才犯罪。你起個心、動個念要去貪,沒有貪,那個不犯罪,必定有實際行動、有證據,這才結罪。大乘戒就不是這樣,它是論心不論事,論起心動念,你動一個念頭要去貪、要去殺、要去盜,那就犯戒了。所以大乘戒論起心動念,大乘戒就高了,也比較難持,比小乘戒高,小乘就比不上大乘的戒。

  所以一定要記住,我們起心動念都有果報。你起一個善心,有善果;起一個惡念,有惡報,不要小看起心動念。經論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就是念頭、就是起心動念。你看連道家的《太上感應篇》都講,「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起一個善念,善事還沒做,吉神就來了,來護持你了。起一個惡念,壞事還沒有做,凶神就來,你就受災殃,這就論心不論事,起心動念都有果報,都有感應。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一條。下面我們明天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