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用智慧來觀察  (第五二七集)  檔名:29-519-0527

  「一時者,時成就也。蓋時無實法,長短隨心。延促同時,三祇一念。如《疏鈔》曰:或說者得陀羅尼,一剎那頃,一字之中,說一切法門;或聽者得淨耳根,於一剎那,聞一字時,於餘一切悉無障礙;或說者時少,聽者時多;或說者時多,聽者時少;或說者神力延促隨宜,聽者根器利鈍不一。」我們就念到此地。這是說「時成就」,佛說經在什麼時候說的,這也是世尊教導阿難的。這「六成就」是佛教的,「如是我聞」,下面就是「一時」,佛在什麼地方。不記載年月日,只說一時。我們在最初學佛的時候,剛剛入門,對這樁事情很懷疑。我們中國古人都能夠把年月日記載下來,古時候用干支來記載。為什麼佛經,釋迦牟尼佛講經四十九年,時間為什麼沒有記出來,只含糊說了個一時?總是搞不清楚。這多少年的時間,稍稍涉入經藏,才真正明白,一時是真的,說出年月日是假的,那不是真的,一時是真的。這底下解釋是根據大乘經上佛常講的,蓋時無實法。時間,跟時間相對的是空間,時間跟空間都不是真的,實就是真實,不是真的。長短隨心,這時間長、時間短,你看境隨心轉,不但時間是跟著我們意念不同感受不一樣,空間亦復如是,空間大小隨心,漸漸入大乘境界就明白了。不但如是,在佛經上確實我們見到延促同時,延是長時間,促是短時間,一剎那,長,無量劫,無量劫跟一剎那同時。這個境界不可思議,這個境界是真實的。三祇一念,三大阿僧祇劫這是長時間,一念是短時間;三大阿僧祇劫可以把它濃縮成一念,一念可以把它延長為三大阿僧祇劫,那是很長很長的時間。

  佛講一時正確,說一時對我們學佛的人來說,給了我們真實希望。我們想這個經,佛當年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講的,就是靈山,跟《法華經》同一個地點。我們能不能參與這一會?釋迦牟尼佛講經,我們可不可以親自去聽?能。在中國佛教史有記載,智者大師讀《法華經》的時候入定了,定中他就看到世尊在講《法華經》,他還在旁邊坐著聽了一座,聽了一次。出定之後告訴大家,釋迦牟尼佛在靈山講《法華經》,法會還沒散,他親自去參加了一座。定中突破了時空的維次,智者大師距離釋迦牟尼佛一千多年,一千多年前他能夠進入他的道場,能夠親自聽佛講經。不但能夠回到過去,也能夠跨越到將來。釋迦牟尼佛有沒有見到我們現在這個時代?見到了。如果沒有見到,他怎麼會說「五燒五痛」這一段經文?那個描寫的是什麼?我們現代的社會,見到了。不但見到現在,見到法滅盡,他說了一部經叫《法滅盡經》,這是什麼時代?釋迦牟尼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是一萬二千年那個時候,那個時候的狀況,佛說出來了。不是預言,是他親眼看到的,這個看到正確。

  我們年輕的時候看到很多中國、外國的預言,中國的「推背圖」、「燒餅歌」,我曾經問李老師,我說這個真的嗎?老師告訴我,他說中國古人的預言,黃檗禪師的可靠,為什麼?他是定中見到的。像推背圖這一類的不一定完全準確,它是靠數理,數學。中國的《易經》那是本高深的數學,從數學上能夠推斷,數學是科學之母。可是那個東西真叫「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不能夠完全正確,裡面還是有差誤。還有一種是靈媒傳遞的信息,那要看他的等級,高級的靈媒傳遞往往是正確的,層次很低的就不正確。我們知道鬼道有五通,報得的,他不是修得的,是報得的。那個通靈的層次也不一樣,與每個人的心態不相同。這個我們現在懂得,心態主宰一切,心態好的,他層次就高,心態不善的,他層次就很低。但是都有能力跨越時空,層次低的跨越的幅度不大。像這些事情,我們在一生當中,特別在這個時代,常常遇到。所以自己不能不清楚。遇到不稀奇,是宇宙之間一種正常的現象。我們記住世尊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要把它放在心上,接觸到了可以參考,一定要用自己定慧去對應,不能用情識,用情識去對應那往往會吃虧、會上當。要用定慧,心清淨不受它影響,用智慧來觀察,這個信息我們接到了應該如何應對,這就正確。所以佛法要記住「破迷開悟」,它不迷信!

  

  節錄自:02-039-0084淨土大經解演義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五二七集)  檔名:29-519-05274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五二七集)  檔名:29-519-05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