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能不能拯救自己?能不能拯救地球?  (第三三二集)  檔名:29-519-0332

  真正懂得這個道理,能不能拯救自己?能。能不能拯救地球?能。誰能?你自己,不是別人。求人錯了,求自己對了,這一點都不假,只要把我們的心態改變過來,這一切事相它都改了。理事它都是連在一起的,心態一正常、心態好,什麼問題都解決;如果心態反常,什麼問題都出來。佛菩薩的教誨,聖人的教誨,沒有別的,就是教我們改變心態,告訴我們正常的標準是什麼,倫理是正常的標準,道德是正常的標準,因果是正常的標準。你只要遵守正常的標準,你的問題解決了。我們這樣講也是講大綱。你要問:什麼是倫理?什麼是道德?什麼是因果?你才好下手,你才知道怎麼樣去做。倫理是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事的關係,人與所有動物的關係,人與植物的關係,人與山河大地的關係,人與宇宙的關係,人與不同維次空間生物的關係,這都是屬於倫理。佛菩薩告訴我們,在這個地球上有些族群古老的聖賢告訴我們,宇宙是一體的,這是講倫理關係,一個生命共同體。關係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你肯定對這些關係關懷他,常常會想到他,你會愛他、關心他、照顧他、幫助他,這是德。中國古聖先賢講得很具體,在中國這個環境生活,倫理他講了五種,五倫。五倫關係裡頭,第一個德就是愛,父子有親,親愛,這種親愛要發揚光大,發揚到對一切眾生的親愛,你愛他,你就決定不會害他,你真正愛他,你能夠犧牲自己成全別人,為什麼?自他是一體不是二。沒有這個認知,他做不到!

  

  諸佛菩薩、大聖大賢給我們做出的榜樣是犧牲奉獻,為一切眾生服務。為什麼?他明白,他覺悟,他知道為一切眾生服務是為自己,不是為別人,自他是一不是二。道德就是大自然的規律,在佛法叫性德,自性本來就是這樣的,規律就是道,遵守規律就是德。人要是一生都在道德上行走,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能奉行而不違背,他的情緒是穩定的,他的心態是正常的。正常的、穩定的情緒,在佛家叫三昧,他起作用他生智慧不生煩惱。所以佛教人因戒得定,戒就是遵守道德的規律,定就是你的思想、情緒穩定,下面就開智慧,智慧開了才真正得受用,這是什麼?自性起用。釋迦牟尼佛一生為我們示現的就是,歷代祖師大德為我們所示現的也是,真的叫善,至善。中國儒家講「止於至善」,你說這生活多圓滿,這種生活真正的幸福。你不學得不到,愈學你得到的就愈多,你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身心健康。這是我們中國人講的有福,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這個世界、這地球災變很多,你住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就沒有災難,這真的不是假的,絕對不是迷信。因為你的磁場純正,沒有一絲毫負面的,你的磁場跟別人的磁場、跟宇宙的磁場,它是相通的,互相影響的。

  

  你雖然只有一個人正知正見,周邊的人,那麼多人知見都不正,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邪不勝正」。一個正知正見的人,你周邊可能有幾千個不是正知正見,有幾萬個乃至於幾十萬個知見不正,你這一個正會感化他們。感化別人淺深廣狹也不相同,那是什麼原因?每個人業障習氣不相同,業裡面有淨業、有染業、有善業、有惡業,不一樣,肯定會感受,但是感受的成分不相同。如果我們在這一生、這一世念茲在茲永無間斷,你在這個地方住久了,這個地方就被感化;一個地方感化了,慢慢就會影響其他地區。這樁事情如果我們細心去觀察,過去大聖人所居住的地方、所教化的處所,像佛門裡面祖師大德的祖庭,你細心觀察,當年他在世,他那個地區範圍的人有沒有福報?那些人能夠過得很幸福,這些福報從哪裡來的?現在世界上研究量子力學的這些科學家,他們知道,在量子力學裡有這個理論,感染,你的起心動念別人感染了。你起心動念是善的,他雖然是不善的,這兩個一交流的話就緩和,把不善的意念逐漸逐漸給它軟化,長時薰修,效果就非常顯著。這都是大聖大賢、大善知識對於一切眾生教化的苦心。

  

  節錄自:02-039-0049淨土大經解演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