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二六集)  2010/8/2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12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一百四十五面第五行,最後一句看起。

  「淨影師之意為」,從這裡看,「悉睹諸佛是行門,起此行門,依深禪定。不待起心動念,直從三昧法門之力起行,故須住於甚深禪定」。前面我們學到此地。這句話意思非常重要,雖然說的是參與世尊無量壽法會的這些法身大士,他們不是普通人,就一般說,這一萬二千人都是佛,天台大師所說的分證即佛,《金剛經》上所講的諸佛如來。我們看江味農居士的《講義》,他給我們解釋經上講的諸佛,就是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四十一稱之為諸,這些都是佛,所謂分證即佛。我們在華嚴會上對於這樁事情學得很多,這些人不但是見思、塵沙煩惱斷了,無明也斷了,無明就是起心動念。換句話說,他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動念,這不就成佛了嗎?在中國大乘常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一萬二千人統統都是明心見性的。

  淨影是淨影寺,它不是法師的名字,是他住的寺廟,對他尊重,用寺來代替他,稱淨影師。他的法名叫慧遠,跟我們淨宗第一代的祖師慧遠名字完全相同,慧遠大師。在歷史上稱他作小慧遠,東晉時候廬山東林念佛堂那個慧遠大師我們就稱大慧遠,這個是隋朝時候,稱他作小慧遠。他有《無量壽經》的註解,他註解裡面的意思是這麼一個說法,悉睹諸佛這是行門。在這個境界當中,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他都見到、都看到了。起此行門,依深禪定,這裡頭不許可起心動念,為什麼?起心動念是無明,人家無明破了,沒有了。他們住在哪裡?住在一真法界。如果起心動念,那他們的住處在四聖法界,不是一真法界,四聖法界也叫做方便有餘土,一真法界是實報莊嚴土,是佛的實報莊嚴土,也是自己的實報莊嚴土。就像我們現在,我們現在是妄想分別執著一品也沒破,換句話說,具足無量無邊的煩惱習氣,我們今天住在哪裡?住在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這個六道輪迴是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我們住在此地,也是我們自己的凡聖同居土,這個一定要懂。你看生佛不二,眾生跟佛沒有兩樣,我們自己是在哪一個階段,就住哪一個佛的報土,就是說佛的哪一種報土,這一定要知道。

  一萬二千這些菩薩們,他們無明斷掉了,不起心、不動念,這是甚深禪定。這個禪定前面跟諸位報告過,這是自性本定,就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見性的時候,他老人家所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就這句話。這句話說的是自性本定,它不是修來的,自性本來就是不動的,這個不動就是不起心、不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來的分別執著?起心動念是無明煩惱,分別是大煩惱,執著是最嚴重的煩惱,你看有執著才有六道輪迴,執著沒有了輪迴就不見了,輪迴是假的不是真的。分別也不是真的,分別如果放下了,沒有分別了,十法界就沒有了,也就是說,諸佛的方便有餘土就沒有了,這是永嘉大師所說的「覺後空空無大千」,大千世界就沒有了。理、事我們都要搞清楚、搞明白。修行修什麼?就是在境界裡學不動念頭,這是最高明的,學不起心、不動念,永遠保持自己的心是清淨平等覺,這叫功夫,那你就成佛了。

  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成佛成什麼?經題上講的,清淨平等覺,這是自己的功夫。功夫的對應,這個功夫現的是什麼相?現的是大乘無量壽莊嚴,那是極樂世界。大乘是智慧,實際上這句話就是佛在《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大乘是智慧,無量壽是德,莊嚴是相,你看在我們經題上,這一句講的是果報,清淨平等覺講的是因行,你有因才有果,有果一定有因。我們就曉得了,淨宗修的是什麼?修的是清淨平等覺。用什麼方法修?我們今天採取的,就是本經佛所教導我們的持名念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目標是清淨平等覺。我們總而言之,要把清淨心念出來,心在什麼境界裡頭不受干擾,順境裡面不起貪戀,逆境裡頭不生瞋恚,你的心入定了。這個定就是念佛三昧,不會被境界動搖。為什麼?理上你已經覺悟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

  在修行過程當中,所有的現象是什麼?是來給我們表法的。善財童子為什麼一生圓滿成佛?善財童子跟我們的關係很密切,因為你看我們這一品「德遵普賢」,淨宗的學人修什麼法門?修普賢法門,普賢法門修的就是清淨平等覺。五十三參是怎麼回事情?學了要會用,活學活用,五十三參就是我們從早到晚,你早晨起來張開眼睛看到外面的境界,從早到晚你的生活、你的工作、你處事待人接物,你看到這個,這就是五十三參。這五十三位菩薩代表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在你面前表演。你在這個地方修什麼?修如如不動。怎麼個修法?抓住一句阿彌陀佛,我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什麼都沒有,外面的境界也統統都變成阿彌陀佛,善人是阿彌陀佛,惡人也是阿彌陀佛,畜生也是阿彌陀佛,餓鬼也是阿彌陀佛,地獄也是阿彌陀佛,樹木花草、山河大地統統是阿彌陀佛,恭喜你,你成佛了。內心阿彌陀佛,外面境界全都變成阿彌陀佛,境隨心轉。我們為什麼轉不過來?這個我喜歡,那個我討厭,沒轉過來,你還是凡夫。真正學會了,人人都是善財,人人都是一生圓滿成佛,尤其是淨宗,不得了!這個道理不能不懂。

  善財童子教我們活學活用,《華嚴經》有圓滿的理論、有周密的方法。這些理論、方法如何用在生活上,如何用在工作上,如何用在處事待人接物上,這個接物就是對待樹木花草、山河大地,對待各種不同維次空間的眾生,全用上了,那個人叫真會。像宗門裡面老師常常勘驗學生「會麼?」會了,全用上了,會了,否則的話,學是學了,沒用上,日常生活還是煩惱習氣當家做主,那就沒法子。沒法子,慢慢來,總有一天你學會了。現前學會的人,說實在的話,也不是他一生學佛,一生學佛哪有那麼快,哪有學了馬上就用上。至少十世以上,十世是最少的,你過去生中學佛有十世,你才有這一點善根,有這麼一點福德。學了,懂了,真懂了,明白了,會用了,用在生活上,你怎麼會不快樂?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就這個道理。學佛如是,學世間法亦如是。中國世間法以孔孟做代表,孔子、孟子也了不起,「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懂得把所學的完全做到,那個習就是做到,也就是我們講的,落實在工作,落實在生活,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他做到了,所以他快樂。那個悅是喜悅,喜悅可不是從外頭來的,從內心裡面生出來的,自性的喜悅,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這一段的意思很深,他不需要起心動念。

  直從三昧法門之力起行,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生在我們世間,表演給我們看,在印度許許多多的祖師、菩薩也表演給我們看。在中國這兩千年來,佛法正式傳到中國,是中國的帝王派特使到西域恭恭敬敬的禮請到中國,這歷史上記得很清楚,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今年是公元二0一0年,佛法到中國是公元六十七年,到中國。我們一般算整數,說兩千年,實際上要到公元二0六七年才是真正兩千年。這兩千年來,在中國歷代的這些祖師大德,包括居士在內,達到這個境界的人,諸位看《高僧傳》、看《五燈會元》,這些典籍裡面記載的大約在二、三千人。二、三千尊的佛在中國出世,這個地方的福報多大,舉世無雙,包括印度都比不上中國。中國佛教的衰,衰在近代,滿清亡國之後民國成立了,奉行民主制度,把傳統的教育、把對佛法的修學忽略了,這是佛教衰微的原因。當然與我們這一代的人福報有關係,真有福報,佛菩薩就出現、就來了,福報沒有了。你看現在的人很享福,怎麼沒有福報呢?是,我們看到他享福,沒看到他修福,所以他福報沒有了。享福再得修福,那個福報才能夠永續發展;如果光享福不修福,這個福是能享得完的。享完怎麼辦?享完就沒有了。我們不能到享完的時候才看到他沒有福了,看到他正在享福不知道修福,就已經知道他沒福了。他們這麼大的福報在哪裡修的?統統都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在佛門修的,不是佛門怎麼能修這麼大的福報!這些道理、事實真相,古人典籍裡面記載得很多,到處都能看到。現在人不讀古書,沒法子,你要讀古書的時候,儒釋道三家的典籍統統都講得很清楚,而且都講得很多。

  這是有心人應當要留意的,要發心、要續佛慧命,要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個心就是菩提心,這是儒家說的話,在佛法裡面那叫真發菩提心。不為自己,為這個國家、民族,為世界苦難眾生,我們應該要發心努力去做。學儒要成聖、要成賢,學道要成神仙,學佛要像佛菩薩。行嗎?行。這沒有好老師教!沒有好老師教也行。我們最近發現兩個人,我相信不止兩個,一定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他們學成功了,這兩個人是我們知道了,被發現了。一個跟我見了面,還有一個還沒見面。他們學了多久?十年而已,十年就成功了。怎麼學的?依照老祖宗教誨學成的。老祖宗教我們,「教之道,貴以專」,教學的道理就是要專,要貴以專,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就成功了。這兩個人沒見過面,一個在東北,一個在四川,兩個人沒見過面,也不認識,可是兩個人學東西是一樣的心、一樣的方法,那就是一部《無量壽經》、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們專!每天聽《無量壽經》的講解,大概都聽我過去講《無量壽經》的光碟,一天聽十個小時,其他的時間就念阿彌陀佛,十年如一日,一天不空過,他成功了。我們每個人都有好幾個十年,都空過了,沒有把時間抓住。人家很幸運,把時間抓住了,每天心在道上十幾個小時,除了睡眠,大概四、五個小時,其他的時間,不是聽經就是念佛,居家還做家事,家事沒少做,不妨礙!聽經的時候要專心,不能分心,做家事的時候可以念佛號,心裡有佛,口裡有佛,工作不妨礙。我相信不止這兩個人,肯定還有,現在我們不知道。這些是我們修淨土念佛同修最好的榜樣,他們真的成就了,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往生自在。他們現在還不走,換句話說,他們有任務,有義務幫助這個世間苦難眾生。他們居住的地方,雖然是自己家裡,那家就是真正的道場,那是佛的道場。佛的道場所在之處,這個地區就少災少難,這個地區很多人一定跟他學習,他是大眾的一個好榜樣。《還源觀》上講的四德,細心觀察,他們具足,隨緣妙用、威儀有則,表現出來是好榜樣,柔和質直,這是教人做人,做人態度要柔和,心地要真誠,代眾生苦,這是菩薩的四德,你細心觀察,他們都具足。所以他們心地安住在甚深的念佛三昧。

  我們接著看下文,「若依本經」,用本經經文來解釋,「則定中見佛,正是彌陀第四十五定中供佛大願」。這個四十五就是四十八願裡面的第四十五願,定中供佛。這個解釋也非常之好,為什麼?與我們的關係很密切,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加持給我們,要不然你怎麼會變成阿惟越致菩薩?你是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它底下願文節錄在此地,「願文曰:十方佛剎諸菩薩眾,聞我名已,皆悉逮得清淨、解脫、普等三昧。諸深總持。住三摩地。至於成佛。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這個到極樂世界就兌現了,十方佛剎,這範圍太大了,不只是我們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這些佛弟子,念佛求生淨土這一處來的,十方三世諸佛剎土無量無邊無數無盡。我們到極樂世界會問,你是哪個世界來的?他是哪個世界來的?阿彌陀佛不要問,他全都知道,你就曉得極樂世界多熱鬧。而且到極樂世界的都是諸上善人,那些人不但沒有惡劣的行為,惡劣的念頭都沒有,上善!不是上善怎麼能去?統統是菩薩,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才能往生。所以諸菩薩眾,聞我名已,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皆悉逮得清淨、解脫、普等三昧,他們統統都得到。你看清淨,這經題上講的,清淨平等覺。這個地方不說平等、不說覺,光說清淨,這用意很深。得清淨,我們把念佛三昧分為上中下三品,清淨是下品,平等是中品,覺是上品,下品都是如此,那何況中品、上品?那不必說了,這是舉例的善巧,他們都得了清淨心。這個清淨心就是念佛三昧,就是念佛所成就的定功。

  解脫,念「謝」是做動詞講,就是解開、解除,解除什麼?解除煩惱,解是解除煩惱,見思煩惱解除了,塵沙煩惱解除了,無明煩惱也解除了。脫,脫輪迴、脫十法界、脫離二種生死,脫是脫離。解是從因上講的,脫是從果上講的。你有煩惱就有輪迴,就是有執著,執著是見思煩惱,這是輪迴的因,放下一切執著,輪迴就沒有了。所以六道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們現在看六道存在,什麼原因?我們的執著沒放下,執著一放下,六道就沒有了。六道沒有了,四聖法界現前,這個境界是四聖法界,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叫方便有餘土,這個境界現前。這個境界是無明、塵沙煩惱變現出來的,我們果然能夠把塵沙煩惱、無明煩惱也放下,這個也沒有了,這個時候你才知道十法界是假的,十法界不是真的。十法界沒有了,出現的境界就是實報莊嚴土。前面我給諸位報告過,阿彌陀佛的實報土,也是自己的實報土現前了,自己跟阿彌陀佛是一不是二。正是中峰繫念法事裡面所說的,中峰禪師說的,「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淨土,淨土即此方」,就這個意思。佛在大經上講一句話,「境隨心轉」,本來沒有境界,境界是從念頭生的。念清淨,現的境界是清淨國土;念染污,就像我們現在這個地球上染污的環境,念頭變現的。要曉得,境界隨著自己的念頭在變,不是隨別人的。隨別人的我們怎麼能解脫?我們怎麼會成就?一定要知道,自己做主宰!

  我們在學習《妄盡還源觀》裡頭特別強調,特別提醒同學,依正二報怎麼講法?正報就是自己,除自己之外都是依報。依報就是我們生活環境,我是正報,釋迦如來、彌陀如來是我的依報、是我的環境,這個一定要搞清楚。站在釋迦如來他的分上,他的身是正報,我們變成他的依報,這個要懂。你明白這個道理,你才知道怎麼個轉法,從自己轉,不是外面環境轉,我轉了,外面環境全跟我轉了。我要沒有轉,會被外面環境轉,就是說環境會影響你,我自己要能夠轉過來,環境不能影響我,我能影響環境。經上講「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你要是能轉境界,你就是如來,換句話說,你就成佛。所以我們要學習轉環境,總不能還被環境影響,那說明什麼?說明我們學習功夫不得力。功夫得力不怕環境,什麼環境到我這裡來就轉掉了。我用什麼能力轉?我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轉掉了。所以諸位想想,我們還受環境影響,還被它轉,我還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靠得住嗎?學佛要學這個本事,這才能真正解脫,得自在了。

  下面說「普等三昧」,就是念佛三昧,普是普遍,等是平等,換句話說,萬事萬物你六根接觸的全是平等,這成佛了。為什麼?你沒有分別就平等,有分別就不平等。有執著就不清淨,不執著,清淨心得到;不分別,平等心得到。平等是菩薩心,清淨是二乘心,阿羅漢、辟支佛心地清淨,但是他還有分別,他不平等,菩薩心平等,覺是佛心,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一句也是經上有一句話說,「普及一切平等住」,你的心住在一切平等法中。為什麼一切法平等?法身菩薩知道,十法界裡面的佛都不知道,但是十法界裡面的佛是佛的好學生,真聽話、真老實、真幹,雖然八識還沒轉過來,但是他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佛好像沒有兩樣,他真會學,學得跟佛一模一樣,所差的是心不一樣,心跟佛不一樣。就是說佛的心他是定的,不起心、不動念,他還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沒有了,還會起心動念,跟佛不一樣就在此地。如果把起心動念一放下,他就成佛,是真的不是假的。普等重要!

  我們修普等的方法,比其他法門高明,所以淨宗法門妙極了,真正不可思議。我們才有一點點執著,那就是迷,錯了,煩惱起現行了。古大德告訴我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為什麼?我們是凡夫,無量劫來在生死輪迴裡頭打滾,怎麼會不起煩惱?他當然起煩惱,所以起煩惱是個正常現象,這就叫不怕念起,正常現象。怕的是什麼?你覺得太遲,要覺得快。什麼是覺?阿彌陀佛就是覺,我這個念頭才起,立刻就覺悟,阿彌陀佛,用一句阿彌陀佛把它化解了,統統都落在阿彌陀佛上就是普等三昧。順境、善緣,阿彌陀佛,逆境、惡緣,也是阿彌陀佛,不就擺平了嗎?這在所有法門裡面都不能跟念佛相比,念佛覺得快,前念一迷,心一動,我們一般講,煩惱起來了,習氣現前了,阿彌陀佛,就回歸到正。阿彌陀佛是自性的德號,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是回歸自性,自性是清淨平等覺。惠能大師給我們描述的自性,頭一個是清淨,「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第二個是「不生不滅」,第三個是具足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本自具足」,第四個「本無動搖」,第五個是眾生有感他能有應,他應的時候「能生萬法」。第五個是利他,五句裡頭,前面四句是自利,末後一句是利他,眾生有感他有應。雖然在應的時候,他也如如不動,這叫定中見佛。

  「諸深總持」,自性裡面本具的般若智慧全現前了。智慧現前,智慧的活用就是善巧方便,無量無邊善巧方便,他還住三摩地。這個地方著重在個住字,也就是說,諸佛菩薩應化在十法界、應化在六道,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這叫「住三摩地」。這是我們應當學的,這個真的才真正是學到家,學圓滿了,為什麼?在動中他不動,它是這個意思。所以佛法,佛陀在世用圓,叫法輪,法輪是圓,用這個做標誌,因為只有圓代表動中有不動。這也是個圓,這個圓周,圓周是動的,它是個動的,圓心不動。動是什麼?動是應化,眾生有感,佛有應,佛菩薩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佛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說是你要求我幫助你,那我得該去幫你,沒有動這個念頭,如果動這個念頭,是凡夫,他不是佛,他沒有起心動念。甚至於我們前面念過的,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在世間,八相成道,住世八十年,他沒有起過心、動過念,為什麼?他住三摩地。

  沒起心、沒動念,給我們表演了八十年,他怎麼表演的?江本勝水實驗做的表演,就把這個道理給我們證明出來。水起心動念沒有?沒有。為什麼我們一個善念對它,它顯的那個圖案那麼美,我們起個惡念對它,它顯出來的圖案就很醜陋,千變萬化,一個人去做實驗,天天做實驗,實驗了十年,沒有找到兩個相同的圖案,就這麼個道理。所以我早初接觸到這個經文想不通,以後忽然想到,小時候玩的萬花筒,沒有這麼漂亮,現在做的萬花筒做得多漂亮,你看萬花筒幾片碎片,不同的顏色,你在這裡去轉,你轉一個星期、轉一個月,不會有兩個相同的圖案,每一個圖案都非常美,它就這麼個道理。連萬花筒都顯示出這個道理,自性本來具足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學佛的目標是什麼?回歸自性,我們從自性裡頭流露出來,最後再回歸自性就對了。《還源觀》上把這個理、把這個事講得清楚、講得明白,這是現在學術界科學、哲學裡頭最高峰的問題。宇宙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我從哪裡來的?一直到今天都沒有定論,這些大哲學家、大科學家為我們說的那套理論,都沒有辦法叫聽的人心服口服,原因是什麼?原因是他沒有見到自性,他總是憑他的想像、憑他的推測,與事實有相當的距離,不能服人。佛見到了,佛為什麼見到?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見到了。科學家、哲學家為什麼說不完全?他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他跟我們一樣,只是藉著精密儀器去觀察。這個佛在經典上講得很好,我們用分別執著,用這個心,也就是用阿賴耶,用分別、執著,特別是分別心,第六意識,它的功能非常大,在百法裡頭,相應的心所五十一個,它沒有不相應的。佛說它對外能夠緣到外太空,它有這個能力,對內它可以緣到阿賴耶,佛的這兩句話現代科學證明了。佛說它緣不到自性,這個話也都兌現,它真的緣不到自性。為什麼?自性必須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見性了。為什麼迷了?就是因為妄想分別執著,你迷了。你今天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覺悟,你就見性了。所以科學家、哲學家如果不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永遠看不到真實,佛法裡講的諸法實相,就是一切法的真相他見不到。所以佛法就變成最高的哲學、最高的科學,道理在此地。我們也把這個信息傳遞給世界上這些科學家,讓他們知道,你們希望解決的終極的目標,宇宙萬法到底是怎麼回事情,在佛經裡頭,希望他們回過頭來向佛經裡面去找,他會找到。

  諸深總持,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住三摩地,就是自性的性定。至於成佛,這個成佛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你看在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這是在西方極樂世界。佛告訴我們,極樂世界的人每天都到他方世界去供佛、聽法。《彌陀經》上告訴我們,他每天去供養多少佛?十萬億。古大德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十萬億是表法的。為什麼說十萬億?佛在經上講,西方極樂世界在我們娑婆世界的西方過去十萬億佛國土,那個地方就是極樂世界。所以佛說這個話的意思,知道我們對娑婆世界很留戀,這個地方家親眷屬、朋友很多,這一去不回頭那多想念!人情在此地。所以釋迦牟尼佛知道,說什麼?距離十萬億佛國土,如果你到極樂世界去,你每天都可以來看看你的家親眷屬,就這麼個意思。實際上不止!十萬億太少了,你看看這個地方講的,無量無邊,哪止十萬億!所以經文上,我們聽釋迦牟尼佛講話得會聽,他都是在誘導我們,到極樂世界好,天天可以回來看看,想什麼時候回來看,就什麼時候回來看,很方便,是這麼個意思,說十萬億,實際上是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你看看活動量這麼大,到十方世界,他化身去,他能夠化無量無邊身,無量無邊諸佛在那裡講經說法,他統統都到那裡親自去聽,有這個本事,分身。供佛修福,聞經修慧,福慧雙修,所以到極樂世界成就很快,道理在此地。我們在此地修福修慧都非常困難,只有造業很容易,修福修慧都不容易;到西方極樂世界再不會造業了,你天天所幹的都是修福修慧,福慧與自性統統相應,不離自性。你看不失定意,這樣的活動他依舊沒有起心動念,這個不失定意就是不起心、不動念,這還得了嗎?所以我們讀了這些經文,知道諸佛如來不妄語,句句話都是真實的,如來是真語、實語、如語,我們真誠的仰信、仰慕,深信不疑,能不去嗎?這個機會百千萬劫難遭遇,今天遇到了。彭際清居士講,這個因緣很難遇到,他說「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天」。這一天我們碰上了,無量劫來稀有難逢,這一生要不往生淨土你可冤枉了,那你是真錯了。

  「《甄解》曰」,這是日本的道隱法師他說的,「普等三昧,曰深定門。此三昧彌陀智願之所成」,阿彌陀佛的智慧、阿彌陀佛的本願成就的,「甚深無涯底,故云深禪定」,沒有底。它起的作用,「悉睹周遍,是其業用」。下面有黃念祖老居士的解釋,我們接著看,「由願文可見,會中諸菩薩皆蒙彌陀智願之力,因得聞彌陀名號,皆得普等三昧等甚深禪定,故蒙願力加持,定中供無量諸佛。既往供佛,必定見佛,故云悉睹無量諸佛也」。你供養佛你當然見佛,而且不是見一尊、兩尊佛。我們在這個世間可憐,見一個善知識都不容易見到,那善知識是真的還是假的不知道,想見一個都見不到。到極樂世界每天見無量無邊諸佛,那個福報多大!修福報,在人間做帝王,在天上做天王,或者是天上人間大富長者,擁有千億萬億的財富,那麼大的福報,在哪裡修的?全是佛門修的,離開佛門你怎麼可能修那麼大的福報!所以諺語才有所謂學佛的人有福報,這個話裡頭意思很深很長,真有福報!在這個世間,人間天上,真的,帝王不是隨便人可以做的,沒有大福報他怎麼能有這個地位?在這個社會上,位置超過你的福報,你那個位置坐不穩。我在沒學佛之前,我曾經在軍中服務,我們看到一位將軍,少將升中將,文件批准了,還沒有發布,內幕的消息透出來,恭喜,某人你升中將。他聽到了非常快樂,邀請親戚朋友來慶賀吃飯,這一餐飯還沒有吃完,他就死在桌子上、死在飯桌上。所以人家一想,他沒有這個命,你看一顆星,兩顆星就壓死了,這真的不是假的。命裡沒有那麼大的財富,突然之間一下發財,跟著禍害就來了,不是得大病就是橫死,災難當中死掉了,你沒有命。

  所以人真正懂得這個道理,他心平靜了,真正能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他多快樂,他多幸福!所以絕對不是競爭能夠爭得到的,如果真能爭得到,釋迦牟尼佛也去競爭了,孔老夫子也去競爭了,這他們都曾經講過的,爭不到!爭不到那我何必操這種心?不如不爭。所以今天社會提倡競爭,這兩個字害死人,這兩個字把社會搞亂了。他爭到的都是他命裡有的,命裡沒有的,想什麼方法去爭都爭不到,這一點都不錯。細心觀察我們周邊一切人事物,這些道理你統統都可以看到,一點都不假。所以一飲一啄莫非命中注定的,命裡有一定有,命裡沒有求不到。可是佛門裡又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那個有求必應是你命裡沒有的,你命裡沒有的在佛門當中可以求到。不是佛菩薩賜給你,這個你要知道,佛菩薩教給你修因,你能修因,果報就現前,這是佛菩薩告訴你的,這不是假的,不是迷信。發財的人,財從哪裡來的?財從財布施來的,愈施愈多。不肯修財布施的人,那個人命裡的財就有限,無限量的布施,他就有無限量的獲得,一點都不假。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經教裡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你能修這三種布施,這三種果報你都會得到,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就不得,你得真幹。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這些菩薩們,西方極樂世界你細心去觀察,它那個世界很特殊,它那個世界不是個國家,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國王、沒有總統,也沒有說它那裡哪些都市的市長什麼,都沒有。它那個世界很大很大,比我們地球大太多了,它那個星球上只有兩種人,一個老師,一個學生,阿彌陀佛是老師,其他都是學生。這是說明什麼?佛教是教學。確實西方極樂世界可以說是一切諸佛共同建立的一個佛教大學,阿彌陀佛是校長,十方諸佛如來在極樂世界都是教授,學生得到彌陀本願威神加持,個個都是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你看在極樂世界上課容易,佛來,或者是你願意到他方諸佛世界去跟他學,很簡單,每天都可以去,不必交通工具,沒有聽說極樂世界有飛機、有汽車,沒聽說,他怎麼去的?念頭一想就到了。為什麼?極樂世界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空間就是沒有距離,再遠再遠的國土,念頭一動就在面前,他就到了。沒有時間他可以回到過去,他也可以進入到未來,未來幾千年、幾萬年他看得到,他能夠入得去,過去的幾千年、幾萬年他能夠回轉,回得去,他都可以能到現場,這樣殊勝!記住,貪戀這個世間一點點你就去不了,這個世間很可怕,樣樣東西都像黏土一樣,黏上一點就跑不掉,你生生世世就搞輪迴,可憐!可憐憫者。要把貪瞋痴慢疑斷盡,這個東西是障礙,是假的不是真的,都是誤會造成的,不是事實。見佛是大福報,福慧具足。

  「又《般舟經》云:是菩薩不持天眼徹視,不持天耳徹聽,不持神足到其佛剎,不於此間終生彼間,便於此坐見之」。我們先看這幾句,這是世尊在《般舟經》上所說的。是菩薩,極樂世界這些菩薩們,他們不需要用天眼就徹視,徹是徹底,沒有一樣東西看不到,十方剎土微塵世界他都看見了,不要用天眼。其實用什麼?他用佛眼看的,他們都成了佛,阿惟越致菩薩就是佛。大乘經上講的五眼圓明,能夠徹見,能夠徹聽,極其微細的波動,他們都有很明顯的感觸。這個微細的波動是宇宙的源起,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三百二十兆的念頭,這一彈指。我們今天科學是用秒做單位,一秒鐘有多少個念頭?一千六百兆,你說多微細!他們能看見,他們能聽到。不必用神足通,阿羅漢他都用神足通,不需要。為什麼不需要?剛才講過,時空沒有了。時空沒有了,就是中峰禪師在《三時繫念》裡面所講的,「此方即淨土」。淨土是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十萬億佛國土,在哪裡?就在此地。空間沒有了,空間沒有就是沒有遠近,十方諸佛剎土在哪裡?就在當下。這什麼人能見到?明心見性的人見到,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的人見到了。理一心不亂就是明心見性,也就是我們經題裡面講,清淨平等覺才能見到,清淨平等見不到,後頭要有覺,那個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見到了,他空間維次全沒有了。無有一法不是自性變的,只要你見到性,你把一切法的根源找到了,你在一切法當中得大自在,沒有一點障礙。所以不於此間終生彼間,阿羅漢是這樣的,在這個地方終、滅了,在那個地方生了,靈魂就投胎!這個地方死了,那裡又投胎,此處死,那處生。他不需要,沒有這麼多麻煩,就坐在這個地方,什麼都看清楚,沒有一樣不明瞭,這是極樂世界的環境。

  我們再繼續往下面看,「佛言:菩薩於此間國土」,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這個菩薩是指誰?是指我們,我們現在剛剛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就是菩薩。可是自己要謙虛一點,不要太傲慢,你是剛剛發心的菩薩,你一傲慢,那菩薩就沒有了,就又變成凡夫。你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在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說實在的,阿彌陀佛見到我們,我們沒有見到他。為什麼他見到我們?因為他心清淨,他是清淨平等覺心,他見我們清清楚楚、明明瞭瞭。我們念他,為什麼見不到他?我們心裡還是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我們雖念他,我們還沒有辦法見他。到什麼時候才能見他?我們能夠把分別執著放下就見到了,不必妄想,妄想要是放下那就跟他融合一體,只要把分別執著放下,你就見到阿彌陀佛。所以我們只要專念,大勢至菩薩講得很清楚,「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是現在,是這一生當中見到阿彌陀佛,當來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天天見面,永遠生活在一起,心裡面決定不會有一個煩惱生起,那是清淨世界,那是極樂世界。

  下面說,「即問」,你不是見到了嗎?你問阿彌陀佛,「持何法得生此國」?這就是修什麼樣的法門才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你不是想來嗎?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能來,教給我們持名念佛。你真的要想去,你心裡把雜念拔掉。如果心裡我今天一天除阿彌陀佛之外一個念頭都沒有,你什麼時候能生?一天就能生。《彌陀經》上講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到若七日。也就是說,你什麼時候念到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個時候就是你生極樂世界的時候。不難!那我想到,我根本戒什麼都還沒有修,能去嗎?能。為什麼能?道共戒,這一句阿彌陀佛裡頭戒定慧統統具足了。你想想看,你心裡全是阿彌陀佛,你還會造殺盜淫嗎?不可能!叫道共戒,一句阿彌陀佛,什麼法都圓滿了,它是這麼個道理。

  現在再勸你要紮三個根是什麼?你到不了這個功夫,你放不下!你放不下你得守規矩,這三個根是基本的規矩,一定要把它守好。你要是果然心裡一心念佛,只有一句佛號,那你什麼都不需要。所以功夫好的,一天就成功,業障深重的,七天肯定成功,無始劫來什麼樣的業障,一句阿彌陀佛全都消掉。問題你是不是真幹?真幹真有效,決定不是假的。所以災難來了能不能往生?能!一點懷疑都沒有。你們想想看,一天功夫可以往生,你肯不肯幹?為什麼想幹又做不到?做不到是什麼?你不如法。念佛要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你能夠做到不間斷,你有懷疑,你還有夾雜,你的功夫不純,不是佛號不靈,問題出在你自己,不出在方法上。道理、方法永恆不變,你得要搞清楚、搞明白,這樁事情太重要了,關係我們這一生的成敗。

  「是以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這也就是經裡面所謂「念佛三昧,三昧中王」,這就是寶王三昧。念佛法門殊勝,沒有任何法門能跟它相比,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禪接引上上根人,淨土接引的從上上根到下下根統收,不像禪,禪只收上上根,上中下根都沒有分。淨宗不然,只要你肯念,像這個經上教給我們的,你看三輩往生都是這一句話,「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不是修淨土法門的,修其他法門的,臨命終時將自己修行功德迴向求生淨土,也能往生,這個法門多大!沒有分別。從這一句經文我們就能夠體會到,修別的宗教行不行?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能不能往生?能,一個道理,你把你所修行的功德迴向求生淨土,能往生。儒家呢?能夠把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都修得很好,我拿這個功德迴向念佛求往生行嗎?行。這個法門太大!沒有任何條件,只要是一切善法,沒有一個不往生。甚至於幹什麼樣的惡法,只要你把那個念頭從惡念統統放下,真正懺悔,改過行善,一念十念還是往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就是大善人,他就是上善,他徹底懺悔了,人性本善,他把習性放掉了,本善現前、本性現前,他怎麼不往生?他本來是佛,他怎麼不往生!

  所以我們把道理搞清楚、搞明白,懷疑才能斷掉,貪瞋痴慢疑這個疑就斷掉,信心十足了。你要不把這些道理搞清楚、搞明白,真的,這個疑會產生很大的障礙。所以佛把這個字列在根本煩惱,你看貪瞋痴慢後頭就是疑。這個煩惱什麼?障礙!障礙你見性,障礙你成佛,障礙你開悟,障礙你念佛往生,你說這個東西多麻煩。所以我們學佛,在平常用功夫,那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菩提心是什麼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起心動念決定與這個相應,那你就是住菩提心;與這個相違背,你的菩提心沒發出來。菩提心沒有發出來,念佛就不能往生,念佛是種善根。真正念佛往生的,菩提心一定具足,這個道理不能不懂。知道這個法門殊勝在什麼地方?確實保證我們一生圓滿成就。所以勇猛精進不是別的,勇猛精進就是徹底放下,起心動念再不為自己了。為自己是什麼?為自己是你貪戀輪迴,你還捨不得離開六道輪迴,你為你自己。

  我們要求生西方淨土,頭一個,把自己放下,不要這個身了,再不執著這個身是我了,這個東西要放下。這個不放下,生生世世念佛沒有往生,為什麼原因?就這個道理,生生世世不肯把我捨掉。只要有我,那一大堆的麻煩都來了,我的家親眷屬、我的土地房舍、我的財產,麻煩多了,全是你的,樣樣都捨不得,這個東西你能帶走嗎?你想想看,連身體都帶不走,何況身外之物?所以念佛人常常要有一種心態,我到這個世間來是旅遊的,這世間我住的地方是旅館,過兩天我走了什麼也不是我的,我對它毫無留戀,我住一天,我用一天,用得很自在,用得很舒服,明天走了就什麼念頭都沒有。真的,是來住旅館的、來旅遊的,到這裡來觀光、來考察的,看看這個世界,增長智慧,增長三昧。看看這個世界什麼樣子,你明白了,這增長智慧,看了之後如如不動,那就是定功。沒有一樣東西想佔有,沒有一樣東西想得到,也沒有一樣東西想去控制,什麼念頭都沒有,這種人往生就太容易,在佛門裡面稱這種人是有大善根的人。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這個人沒有善根、沒有福德。大乘經教裡面,佛這樣的開示,處處都可以看到。

  所以這個地方,他所講的,念佛三昧,寶王三昧,「甚深禪定,悉睹諸佛,都消歸念佛三昧也」。講得再多都沒有離開念佛,為什麼?念佛是根之根、本之本。我們從佛在大乘經上常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心現識變」,這是佛告訴我們的總綱領、總原則,所以念佛就成佛,心想生。我念佛成不了佛,我念佛夾雜著髒東西在裡頭,夾雜著自私自利、夾雜著名聞利養、夾雜著貪瞋痴慢,所以你功夫不得力。如果你這句佛號裡面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沒有間斷,哪有不成功的道理!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都攝六根」,都攝六根就是不夾雜、不懷疑。不懷疑是攝意根,不夾雜是前五根,眼耳鼻舌身。功夫純,效果不可思議!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佛是這麼念的。佛家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沒有關係。實質是什麼?與這個相應就是實質,與清淨平等覺相應,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相應,這個人叫會念,他真念佛,他會念。

  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真明白之後,你就曉得真容易,一點都不難,端在放下。它會變得這麼困難,有人念一輩子,往生有沒有把握?沒有把握,他講真話,他不是講假話。為什麼沒有把握?一句佛號裡頭有夾雜、有懷疑。有懷疑,我能不能去?這懷疑。如何把這個疑去掉?如何把夾雜去掉?唯一的辦法,聽教,就是聽經。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就是教我們斷疑惑、斷夾雜。經教講的是什麼?把事實真相講清楚、講明白。你也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你就徹底放下了。為什麼?知道這玩意一場空,就像《大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連這個身體都不可得。真搞清楚、真搞明白,再也不打這些妄念,你的功夫就純了,你念佛就得力,不要多久,你念七天的佛,你就覺得不一樣了,再問你有沒有把握往生?你可以敢說,我有把握往生。

  「故知持名功德不可思議,一乘願海不可思議」。持名功德是修因,一乘願海是果報,因果都不可思議!現在這個世間災難那麼多,學佛的人聽到這些信息,有沒有受影響?真正念佛的人一絲毫的影響都不受,聽到這個信息,他趕快放下,認真念佛,知道我們現在在一起,共業!如果共業裡頭有我一分,我在共業裡面也會往生,好事情,提前走了。共業,大家一樣遭難,各人去處不一樣,一心念佛的人,他到淨土去了、到極樂世界去了,心地善良的人生天,天道去了,造作不善到三惡道去了,各人去的地方不一樣,很公平,沒有一絲毫冤枉。學佛的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什麼樣的因,什麼樣的果,都擺在面前,自己了了分明,如如不動。了了分明是智慧,如如不動是三昧,你說多自在、多幸福、多麼圓滿!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