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西方確指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九集)  2014/1/17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三重別院  檔名:WD20-016-0019

  《西方確指》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我們現場同修翻開課本,網路的同修如果有課本,翻開第六十七頁第二行。我先念一段文,我們對對地方:

  【菩薩示沈元輝曰。大凡修淨土人。最忌是夾雜。何謂夾雜。即是又諷經。又持咒。又做會。又好說些沒要緊的禪。又要談些吉凶禍福見神見鬼的話。卻是夾雜也。既夾雜。則心不專一。心不專一。則見佛往生難矣。】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是覺明妙行菩薩對沈元輝居士的開示。我們《西方確指》學習到這裡,我們看前面菩薩也是應機施教,開示有很多對象根器不一樣,他所修學的法門也有所不同,還有世間法,這個斷惡修善的,每一個人現前的一個程度,他的問題,都不完全相同。同樣修淨土,菩薩對不同的人開示也不一樣,我們在這個文都看到,這就是所謂「應機說法」,這各人根器不一樣。所以菩薩他能夠觀機,能夠觀機,開示就能夠針對這個人他現前的問題,幫助他解決問題,幫助他成就這個道業。菩薩對沈元輝居士的開示,就是我們淨老和尚常講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但是此地菩薩開示的這個更專。所以菩薩講『大凡修淨土人』,就是修淨土法門的人,這就很多了,就不止沈元輝一個。修淨土,希望往生極樂世界;修淨土,用這個信願念佛的方法求生淨土,這些都是屬於修淨土的人。我們現在淨宗學會也都是修淨土的。修淨土的人最忌諱是夾雜。『何謂夾雜?即是又諷經、又持咒、又做會』,這個「諷經」就是誦經,又誦經、又持咒、又做法會,又喜歡說一些沒有要緊的禪,所謂「口頭禪」,『又要談些吉凶禍福見神見鬼的話,卻是夾雜也』,這些都是夾雜。『既夾雜,則心不專一。心不專一,則見佛往生難矣』,這要往生就很困難,因為夾雜。

  我們聽到這個開示,我們能不能做到不夾雜?這個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可以做得到。怎麼樣才能做得到?還是老生常談,我們淨老和尚常講的,放下萬緣,真放得下,真放下了就不夾雜。你放不下,你說什麼都不要,它一句佛號,你念得心就會專一嗎?你可以試看看。人家打個佛七,一心不亂,你打,不要說打一個,打十個佛七,你看能不能一心不亂?一百個,像我們現在做百七,七百天,你看能不能一心不亂?結果還是很多不行。

  我們在很多地方,在十幾年前,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那時候我們淨老和尚提倡二十四小時念佛,日夜不間斷,就是放那個念佛機,四字四音的,那就是一直繞佛,二十四小時一直繞。淨老和尚剛開始提倡,好像前面半年,人也相當不少,很多人晚上睡不著去念佛;經過半年以後,慢慢就減少了;一年,又更少;到第二年,剩下小貓二、三隻,跑光了;到最後就剩下那部念佛機在念,人都沒有在念。那最專,就一句佛號,四個字,還沒有加南無,四個字,那最專,一點夾雜都沒有。那為什麼念不下去?念不下去,還是夾雜。夾雜什麼?夾雜煩惱妄想,夾雜這個,夾雜貪瞋痴慢,貪瞋痴慢疑見(惡見),夾雜這個煩惱妄想。

  所以菩薩對沈元輝的開示,這個沈元輝也是有相當一定的程度,你這樣跟他講那才管用。不然如果不是像他這樣已經到相當一個程度,好,我們明天開始經不要誦了,我們《彌陀經》也不要誦,往生咒也不要念,又諷經、又持咒,又唱個蓮池讚,又更夾雜。光念一句佛號行不行?當然行。因為一部《彌陀經》就是教人念四個字阿彌陀佛,那怎麼不行?這個經本來就是教人執持名號阿彌陀佛,就四個字。問題我們這個心放不下。

  後來這個居士林念佛的一年愈念愈少、愈念愈少。後來老和尚說,不行、不行,現在不能只有念一句佛號,要加上一天聽兩個小時的經,要聽兩個小時。他為什麼會念不下去?因為有懷疑,心中有疑,有懷疑你就念不下去。這個疑,很多人覺得說我不懷疑,那個懷疑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懷疑。那從什麼地方看出我們有沒有懷疑?從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你才知道我到底有沒有懷疑。所以夏老在《淨語》裡面講,「疑網纏心不易知」,那個懷疑像那個魚網一樣纏在我們的心裡,你不容易知道,自己有懷疑自己以為沒懷疑,實際上是有懷疑。所以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是念佛的祕訣。

  過去有一個居士,二十幾年前,華藏佛教圖書館,以前到那邊聽經的,那可能住得比較遠,不曉得他聽錄音帶還是到現場聽,聽我們淨老和尚講《彌陀經疏鈔演義》。他聽了之後,他寫了信來問問題。那時候,我們淨老和尚跟韓館長一年要住美國半年,拿美國綠卡,一年要住半年,常不在。老和尚有一些書信,人家問問題,就叫我代替他回答。我接到這個信,他就問我們老和尚,他在《彌陀疏鈔》講的,念佛的三要訣,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他說不懷疑他做到了,不夾雜他也做到了。因為他只有念佛,沒有夾雜其他的,也相信淨土法門,不懷疑,只有念佛,其他的他都沒有,不夾雜。但是他說這個不間斷他做不到,因為他還要上班、還要睡覺、還要吃飯,那就中斷了、就間斷了,他就問這個問題。他說這怎麼辦?這個佛號常常會間斷怎麼辦?

  我給他回信,我說,你說第一個你不懷疑,我說你不懷疑你來寫信問問題幹什麼?因為有疑問才要問,沒有疑問你問什麼問題?你不是不懷疑了嗎,那你還寫信來問?這說明什麼?連自己懷疑都不知道自己有懷疑,他還寫信來說我不懷疑了,但是我來問問題。沒有懷疑問什麼問題?什麼問題也沒有。所以這就是「疑網纏心不易知」,自己有懷疑他自己不知道。這個情況我們必須要了解。每一個人根器不一樣,有的人他一句佛號就夠了,真的一句佛號是成佛有餘,不要多,問題你要能做到老實念佛。怎麼叫老實?你這個世界世出世間法,真的這些萬緣你徹底放下,可以,真放得下,可以。現在問題是你是不是放得下?那放不下,裝著說放得下,那個不行,那個不能用裝的,要真放下才行,不是嘴巴講放下就可以,要真放下才可以。

  這個地方,我們真正修淨土要求往生的,真放下萬緣,真放下萬緣就不需要夾雜其他的,你真的一句佛號就可以。在我們《淨土聖賢錄》,這些都有例子。你看鍋漏匠他不認識字,他一部《彌陀經》他也不會念,一個咒,往生咒他也不會念。四十幾歲出家,他的剃度師父諦閑法師跟他約法三章。他覺得人生很苦,一心一意想要出家。諦老跟他講條件,本來不想給他剃,因為剃了麻煩,中年出家一個字不認識,寺院裡面五堂功課這一定要跟著大家做,那你不認識字怎麼跟著大家念經?經咒那麼多,人家看到你都不會,你自己也困擾,那別人也生煩惱。叫他剃度不要住在寺院,他沒有辦法住在寺院。那也不要去受戒。以前受戒五十三天,現在都改三十二天。受三壇大戒,規矩很多,他就大老粗一個,肯定在戒場常常不懂規矩,恐怕去沒幾天就被趕出來了。這兩個條件。

  第三個條件,就是跟他講,我在寧波鄉下給你找個小廟,我找兩個在家居士給你護法,給你煮兩餐飯,煮中餐跟晚餐,你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教他念六個字,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趕快再念,你這樣一直念下去決定有好處,一定有好處。他真的接受了,只要你幫我剃度,什麼條件他都可以接受。接受了,他就真的是照這樣做,這樣的人就是老實。在我們道場也有一些出家眾,還沒有出家的時候,跟我講的那個誓願有夠大,結果剃度沒幾天就變心了,他講的話都不算了。這就是什麼?不老實,這個跟鍋漏匠就不一樣。有的出家眾跟我講,只要你幫我剃度,你叫我去死我就去死。也沒有!結果把他剃了,現在叫他來幫忙做個法會他都不來,還叫他去死!這就打妄語,那就不老實。

  真正老實人,我講這樣就是這樣,我答應你,我就是這樣做,那老實人。那鍋漏匠他答應了。他說你答應我才跟你剃,不答應我就不跟你剃。他答應了。答應了就要照做。他就是每一天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念了三年,他站著往生。諦閑法師往生還有病痛,不如他這個徒弟。因為他老實念佛,老實、聽話、真幹,這樣的人他一句佛號有餘,成佛有餘。如果不老實,那就不行,你要很多去調適,他一面念一面懷疑,一面又想這個又想那個,夾雜,他念不下去。所以有疑必定要斷疑,所以要講經,要聽經。一句佛號一直念到底,這樣的人是上上根人,是第一等上上根人。你不要小看他不認識字,不認識字,我們都不如他,他真的很老實念。上上根的他一句佛號就夠了,我們一大堆還不夠,不如他,真的不如。如果不是老實念的人,或者是說你念佛沒有相當的一個功夫,你叫他只念一句佛號他念不下去。這看對象、看人,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有的人他可以。

  你看沈元輝,菩薩看這個人他可以專修,他可以專修就跟他講專修。那有些人他還放不下,你要跟他講圓修。所以印光祖師講有專修、有圓修,善導大師是講雜修,印祖講得比較好聽,圓修,圓修就是修很多,也是迴向淨土。照這個《觀經》九品來講,上品上生很多種修法。《無量壽經》一心三輩,他不是專修,修其他法門迴向發願都能往生淨土,顯示這個法門的廣大。只修淨土的人,專宗淨土的人,的確最標準的是這裡講的就一句佛號最標準。那如果一句佛號不行,誦個《彌陀經》,再不行,再來個《無量壽經》。所以誦經、持咒也是幫助我們修淨土,你心還定不下來,還放不下,必須要這些來補助。有人請教印光祖師,他說一門深入這個問題,一門深入是上上根的人可以,中下根的要補助一些教材。這個不能不說明,不說明有很多人會產生誤會。

  最近我還聽到一個人在網路上批評老和尚提倡那三個根,他說修淨土念佛人還要修什麼《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那都夾雜。他說那是夾雜。那個大言不慚,不知天高地厚,實在講是亂講。這講經說法跟人家開示那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開示就像開藥一樣,你藥開錯了,給人家吃,病愈吃愈重,恐怕把人給吃死了。這佛法跟藥一樣,看對象開的,你看覺明妙行菩薩從頭到尾跟不同的人說不同的開示,要懂這個道理。所以一定要知道我自己是什麼樣的根器,如果這服藥方真對了我的根器,那這服藥我也可以用;如果不對,你要換另外的,針對我們自己的根器、毛病的,針對自己問題的,這個對我們就有效。不是人家吃那個藥,我們也照吃,他有效我們未必有效。不相信,試看看,這都可以去實驗的。這鍋漏匠人家念三年,就南無阿彌陀佛,他什麼都不要。

  我二00九年在山東,一個女眾,二十幾歲,山東人,年紀輕輕的。聽到老和尚講瑩珂,宋朝瑩珂法師,念三天佛就來接引,就走了。她就來跟我講,她要學瑩珂法師,房門關起來,然後念三天,她也要三天就要走了。我跟她談話,看看,後來我跟她講,我說妳不太適合,妳這個根器跟瑩珂法師是不一樣的。因為我看她寫給我的信,她煩惱妄想一大堆,妳怎麼去學瑩珂法師?學不來的。所以我建議她去學《了凡四訓》,學《了凡四訓》就對了,斷惡修善,改造運命。

  你看覺明妙行菩薩後面也是有勸人家斷惡修善,講世間儒家的,他也都有談。那你說他是夾雜嗎?對這個人是夾雜,對那個他是需要的。他在批評老和尚。我說老和尚是什麼樣的人物,難道他不懂嗎?你這批評的人,你不夾雜,那你能老實念佛嗎?如果你會老實念佛,你就不用出來講了,你那個講了還不是夾雜?你講出來就是夾雜,閉嘴,念佛,是不是這樣?所以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這個開示是很真切的,你真要放下,真修淨土,真的是要這樣。真放下了,就是一句佛號,真的死心塌地,不再起其他的念頭。這樣你一直念下去,不要懷疑,把這個疑根念斷,一句佛號,成佛足足有餘。你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假就是不需要再假藉其他的方便法,不需要,你就這樣念,他心就開了。那你心開了,還有什麼你不懂的?你就明心見性,見性就成佛。佛講那麼多經,是明心見性,自性流露的,佛見性,你也見性,那佛所講的,十方諸佛所講的,你全部懂了,沒有一樣你不懂的。最直接、最了當的確是這樣,這個方法叫圓頓大法,很簡單,很直截了當。但是圓頓大法要圓頓根器的人他才能接受,那不是圓頓根器的,你這個跟他講,他不能接受。這我們要懂。

  這個話對我們年紀大的人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我們年歲大了,如果年輕他多學一點。所以現在老和尚勸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多學習,他這個精神、體力、時間比年紀大的人要多,他們可以多學習。五十以上的,五十、六十、七十,這個年紀就要放下了。為什麼?來日無多,你再學那麼多、念那麼多,沒時間。人命無常,人命在呼吸間,不曉得什麼時候,一氣不來就隔世了。一定要抓緊這個時間,分秒都要念佛。念佛不一定出聲念,你心裡默念。我們時時刻刻準備往生,就是抓住這句佛號就好,其他你要全部放下。一定要想到我年紀大了,不要想那麼多,不要學那麼多,沒時間了,真放下。

  有一些人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因為我常常聽到人家說,人生七十才開始,這句話就是放不下。他七十歲才開始,他才要開始!你叫我放下,我才要開始,你叫我放下。所以我聽到這個話,這個人肯定沒放下,他人生七十才開始。真放下的人就是隨時要去面對無常,這是我們要面對的,隨時準備要往生西方的,這真放下了,這樣才是修淨土。如果放不下,你跟他講這些也沒有用。你專一,專一,他就世間這些萬緣都還沒放下,怎麼專?專不來。

  所以這裡講一定要知道,不是說他不去誦經,他又不持咒、又不做法會,也沒有說一些口頭禪,也沒有去講這些吉凶禍福、見鬼見神的話,那這樣的人他就不夾雜,不是,夾雜的還很多,很多方面。夾雜世間的名聞利養、貪瞋痴慢,夾雜這些煩惱,這些統統是夾雜。不是說這些不夾雜,夾雜那個可以。那不行,那些也不能夾雜。你要萬緣放下,什麼都不能夾雜,這才行。這裡是舉出幾個例子,舉出修淨土的人他不懂修淨土的宗旨,抓不住這個宗旨,修的法門修得很亂、修得很雜,抓不到要領,主要這個開示在這裡。夾雜其他的,跟修淨土就是不相關的,那個就不是叫修淨土的人。修淨土的人,第一個這些要先放下。所以念佛往生最主要是心要專一。

  印光祖師人家請他開示,印祖他講一門深入就是在打七的時候可以,像我們打佛七就是念佛,不夾雜其他的,什麼都不要夾雜,專念佛。在打佛七,我打佛七我只有一句佛號,可以,因為我打佛七,主要是這個佛七專心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平常的時候就不一定,有的人需要,他去誦經、持咒,或者參加法會,各人的因緣、根器不同。如果你抓住這個修學淨土的宗旨,那些也沒有什麼妨礙。最妨礙的是你沒有抓住這個修淨土的宗旨,那些就造成妨礙了。所以印祖用個比喻,說專修,他就用吃飯來比喻,他說專修就是我就吃一個白飯,吃了幾碗你會飽,吃飯都不要菜,也不要湯,光吃飯也會飽,這很專,就吃一碗白飯也會飽。你吃白飯,再加幾道菜,加一個湯,也可以,比較好下飯。他用這個來比喻。所以修淨土主要要信願行三資糧,你這個宗旨抓住,你專修、普修都能往生,這一點要知道,看自己的根器,最重要是要發願。

  此地的開示,我們就這個開示來講,就是夾雜太多,心就不專一,這是一定的。「心不專一,則見佛往生難矣」。

  【卻不空費了一生的事。】

  就是你這樣念佛,又夾雜那麼多,心就不專;不專,功夫就不能成就,你一生就空過了。

  【你如今一概莫做。】

  就是你這些都不要做了,你也不要去誦經、也不要持咒、也不要去做法會,更不要去談一些口頭禪,又要去談一些吉凶禍福、見神見鬼的話,講那些拉拉雜雜,統統是夾雜,統統要放下。這一段開示主要是說你要放下萬緣,什麼都要放下,世出世間法一切徹底放下,那些都不要放在心上了。所以『一概莫做』。

  【只緊緊持一句阿彌陀佛。期生極樂。日久功成。方不錯卻。】

  這一句就很重要。我們放下了,放下了,但是你要緊緊抓住這句阿彌陀佛。『期生極樂』就是發願,「期」是期望,期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願望就是希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念這句佛號主要是求往生西方的,要有這個心願。這樣念佛,『日久功成,方不錯卻』,你這樣念久了,功夫自然成就,才不會有錯誤。下面講:

  【當授汝一偈。依而行之。】

  覺明妙行菩薩非常慈悲,跟沈元輝居士講的也是跟我們講。『當授汝一偈』,就是傳授你一首偈,依照這個來修行。

  【阿彌陀一句。萬法之總持。聲與心相依。念茲復在茲。感應不思議。蓮開七寶池。】

  這首偈非常精要。就是阿彌陀佛一句佛號,『萬法之總持』,這個什麼法都有了。你看蕅益祖師在念佛開示跟我們講,一句阿彌陀佛念熟了,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都在裡面;一句阿彌陀佛念熟透了,禪宗的一千七百則公案也都在裡面;一句阿彌陀佛念熟了,三藏十二部這些教理都在裡面,沒有一樣不包括在裡面。是不是這樣?真的是這樣。一句佛號我們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它涵蓋所有的佛法。你只要這句佛號念熟,那什麼都有了。念佛就成佛,成佛什麼都通達,一樣也不漏,這句佛號圓圓滿滿的含攝。要老實念才行,不老實念,不能怪祖師大德、佛菩薩講的,好像不是這樣的,沒有達到這個效果,這個問題關鍵在自己有懷疑、有夾雜。能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句佛號是「萬法之總持」。我們能夠相信、能夠理解這句佛號功德是圓滿的,我們真正認識之後,真的你一分一秒都不願意空過。

  為什麼常常會忘記?因為還認識得不夠,對這句佛號的功德認識不夠,認識不夠總是不會很在意、不會很重視。真正認識這句佛號,世出世間沒有一樣能夠跟它相比的,真正認識了。真正認識的人,這是無上之寶,你念一句佛號,一句的功德,這句佛號幫助你成佛。你世間的財富再多,那能不能幫助你了生死出三界?能幫助你成佛嗎?不行,這句佛號可以,不但了生死,還能成佛道。所以萬法之總持。認識之後,真的是一分一秒都不願意讓它空過,因為空過太可惜了。會常常忘記,或者不肯念,主要還是對這句佛號的名號功德認識不夠,或者不認識,因此才要聽經聞法。

  聽經聞法是什麼用意?給我們介紹、給我們說明,說明這句名號的功德利益,說明愈詳細,愈容易幫助我們斷疑生信。現在淨老和尚講的《大經科註》,那就更詳細,比以前講的《無量壽經》那詳細最少我看有十倍以上,你任何的疑問都能夠迎刃而解。疑斷掉了,信心生起來,真的分秒必爭,這句佛號不願意讓它空過。知道念這句的好處,會認真念。不認真念總是不知道,不認識,還要去找還有什麼其他更好的。實在講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的了,更方便、更究竟、更圓滿的,沒有了。所以聽經聞法它的目的在這裡。

  『聲與心相依,念茲復在茲』,我們聲音跟我們的心是互相依靠的,我們聽這句佛號,這句佛號的聲音,我們心依靠聲,聲依靠心,互相依靠。念佛這是指我們持名念佛,就是聲心相依。「念茲復在茲」,念這句佛號,心就在這句佛號上面,心沒有夾雜其他的。如果這樣念,『感應不思議』,你念句佛號,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就長一朵蓮花,你念得愈認真,那個蓮花愈長愈大、愈長愈大,愈長愈漂亮。到臨命終,佛就拿你平常培養的這朵蓮花來接你,上面還有標你的名字,不會錯誤。所以『蓮開七寶池』,蓮花開在七寶池裡面。

  這是一段菩薩對沈元輝居士的開示,也是對我們大家修淨土的人很重要的開示。特別我們年紀大的人,真的是一句佛號就好,要放下,不要再想其他的,想了都是夾雜。要知道,無常迅速,來日無多,人命在呼吸間,你念一句佛號都來不及了,那還有時間想那麼多嗎?這一段特別對年紀大的人是非常重要的開示。我讀到這一段,我的感受也非常的深刻。好,我們接著看下面這一段:

  【菩薩示定愷曰。汝既遭大難。幸而得免。自今當痛思前過。斷其後愆。更無躁心競氣。逞志使能。貽厥身災。今為汝立名曰愷。愷者何。慈也。仁也。慈以立身。仁以及物。功名得不足喜。失不足憂。惟務培育善心。堅固善行。以仰答四恩而已。】

  這一段覺明妙行菩薩對定愷居士的開示。這個定愷遭遇到大的災難,那個時候也是天災人禍,戰爭,遭遇到大難。『幸而得免』,他說所幸你能夠在這個大難當中能避免。『自今當痛思前過』,從現在開始應當「痛思前過」,前過就是以前做的一些過失。『斷其後愆』,「後愆」,就是以後避免再犯前面那些過失,如果犯了,又繼續造這個罪愆。這是改過,勸他改過。『更無躁心競氣,逞志使能』,這就是毛病,這個「躁」就是浮躁,心浮氣躁,這個「競氣」就是跟人家競爭,意氣用事。這個問題非常普遍,古代就有,現在就更多。現在人心都很浮躁,很難得看到有一個人心平氣和的。所以古代這個儒家、道家修學,第一個階段就是心浮氣躁修到心平氣和。如果你心浮氣躁,在《太上感應篇彙編》裡面有以儒家修心養性的這些格言,裡面有講到說,一個人如果能夠收攝浮氣,遇親便能孝,遇善便能果,遇辱便能忍,這個浮氣就是心浮氣躁。

  所以以前儒家、道家,特別儒家讀書人,不是學佛的,他們都修打坐,就是收攝浮氣。你看宋朝陳烈,耳東陳,烈就是烈火的烈,讀書人,他讀書要背誦都背不起來。後來有一天讀到孟子一段話,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他讀到這一句忽然有悟處。忽然覺悟到他這個心放在外面,放心,就是心放在外面這些五欲六塵都從來沒有收回來,所以他的記性就不好,心不清淨。他讀到這句開悟了。他從那天開始,什麼書都不讀也不看,就打坐,靜坐,讓這個心沉澱下來,靜坐,儒家叫靜坐,讓心沉澱下來,不看書,不再攀緣外面的事情,就是坐了三個月,九十天。九十天,他這個心已經沉靜到相當的程度,相當的靜,真的是放下萬緣。九十天之後再看書,一覽無遺,看一遍就記得了。就收攝浮氣,把這個心浮氣躁讓它沉澱下來,讓他心達到心平氣和。

  我也很想修九十天,這個時間坐在那裡,什麼都不要看、不要接觸,像閉關一樣。這很難,現在不要說九十天,九天都很難。如果有這個時間,我們短一點的也可以。古人他比較沒有現在那麼忙,農業社會比較清閒,所以他們可以。那現在的人太忙碌了,我們每一天靜個五分鐘、十分鐘都很好,或者最理想是十五分鐘,或者早晚止靜個五分鐘、十分鐘。所以我們念佛當中有十分鐘的止靜,讓他心靜一靜。這個心靜下來就是讓這個心沉澱,不會心浮氣躁。如果你每天有長一點的時間這樣靜坐,處理事情比較不會心浮氣躁。如果沒有時間去收攝這個浮氣,很容易,我們遇到事情,特別事情忙的時候,心浮氣躁就來了。心浮氣躁你就容易發脾氣,事情就處理不好。如果這個心浮氣躁收攝了,你「遇親便能孝」,遇到父母親你可以孝順。為什麼不能孝順?心浮氣躁,不能心平氣和,心浮躁。

  你看我們老和尚現在回憶六十年前,章嘉大師跟他講開示都很慢,他現在想通大師為什麼當時這樣,因為他年輕,心浮氣躁,大師看他心在浮動,他不講,讓他這個心沉澱、沉澱,沉澱到一定的程度他才講。古人教學的確是這樣。你看了凡先生遇到雲谷禪師,不是一見面就講個不完,那講了耳邊風,你講完,他也完了,他也一句沒聽進去。你看了凡先生去見雲谷,雲谷禪師拿一個蒲團給他,打坐。坐多久?三天三夜。那如果你沒有一點耐心,不要說三天三夜,我看三分鐘就跑到不見人了。所以要有耐心,心要靜下來,心平氣和,這樣才能做學問。如果心浮氣躁,那講話很快,心浮氣躁,這個都沒學問。

  「更無躁心競氣」。你看菩薩對定愷的開示,「逞志使能」,就是要跟人家逞能,要跟人家比賽,這樣很容易『貽厥身災』,你這個身很容易遇到災禍,要逞強、逞能。『今為汝立名曰愷』,這個「愷」的意思是什麼,『愷者何』?就是『慈也』,愷是慈悲的慈,『仁也』,慈、仁的意思。『慈以立身,仁以及物』,慈,立自己一身,自己以慈心待人;仁就是,這個仁,一個人,旁邊一個二,就是幫助別人,仁以及物,不但人,還幫助物。這是善心善行的表現,表現在慈仁,「慈以立身,仁以及物」,表現在這上面。

  『功名得不足喜,失不足憂』,這個古代功名,現在也是功名,只是社會形態不一樣,那性質還是都一樣,功名利祿,名聞利養,這些名利得到也不要歡喜,失去也不要憂慮,用平常心來看就好。『惟務培育善心,堅固善行』,最重要功名得到也好,沒有得到也好,失去也好,唯有要務實的培育我們的善心,堅固我們的善行,善心善行要保持,這個重要。外面的功名平常心來看就好。「培育善心,堅固善行」,才可以『仰答四恩』,就是我們講「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樣才能報答四恩。

  這一段菩薩對定愷的開示,就是講斷惡修善,修心養性,要培育善心,堅固善行,功名得失不要放在心上,這樣來報答四恩。你看這一段對定愷的開示,跟前面對沈元輝的開示,那完全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因為對象不一樣。這個定愷一看就知道,肯定還是比較年輕的,像我們現在阿凱,比較年輕的,對阿凱講就要講這個。對我來講就要講沈元輝那個,你六十幾還不放下,要趕快念佛,不要再夾雜了。對象不一樣,開示的不一樣。所以這個要會用,這好像留下來的藥方,你不要亂開給人家吃。有一些法師他也不會開示,拿來亂開示,看到人就開示,他看到人家這樣對那個人講,他也學著講。人家講可以,他講就不行,因為他不懂,不會就不能亂用。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一時菩薩降臨法會。士庶三十餘人。未決心疑。咸來咨請。菩薩憫茲眾等。雖同稟誠心。而不識修行正路。】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是針對大眾的,前面他針對個人,這一段針對大眾。『一時』,就是這個時候,『菩薩降臨法會』。因為菩薩他是在乩壇降臨的,這在佛門很少,只有這一件,因為菩薩很少用這個方式,這是比較特殊的因緣。菩薩降臨這個法會,『士庶』,「士」是讀書人,「庶」是一般社會上的人。以前在中國社會就是分四種人,四種身分,士農工商,士擺在第一個,士就是讀書人,現在講的知識分子;再來就是務農;再來就是做工,工匠;再來就是經商的,商擺在最後。現在沒有士農工商,現在全部是商,現在士商、農商、工商、商商,就全部是商,連教書的也是在做生意買賣。士庶有三十餘個人,『未決心疑』,讀書人,世間士農工商,三十幾個人來,那心裡有疑問不能解決,「未決」。『咸來咨請』,來請教菩薩。

  『菩薩憫茲眾等』,菩薩也大慈大悲,憐憫這些大眾。『雖同稟誠心』,大家就共同有一個誠心要來修行,『而不識修行正路』,不認識修行一個正確的道路,他不認識,但是誠心,大家都很誠心。我們在佛門看到很多,很多人真的是誠心誠意,他要學佛,學得不對,學錯了,有的甚至學到著魔也大有人在。這不認識正修行路,那不認識路,又沒有遇到善知識,遇到那個惡知識,那他就走入歧途了,就非常可憐。那菩薩也很慈悲,看到這些人都很誠心,再給他開示:

  【乃垂示曰。今日之會。可謂有緣。但若與爾等說佛法。非所習聞。恐難信入。】

  菩薩就跟這些人講,『今日之會,可謂有緣』,說你們今天來這裡參加這個法會,可以說是有緣。菩薩會觀機,看到這些人,『若與爾等說佛法』,如果我跟你講佛法,不是你平常所學習、所聽聞、所見聞的,因為這些讀書人以前都讀儒書,讀儒家的。中國自漢朝到清朝,國家的教育以儒家為主,四書、五經、十三經,這個他們從小就學習了。因為這些人可能剛剛接觸佛法,對佛法還不太認識。所以菩薩跟他們講,如果跟你講佛法,不是你們平常所學習的、所聽聞的、所接觸的,『恐難信入』,講了恐怕你們也很難生起信心能夠入佛門。

  【不若舉一則世典儒書。與眾等一話。或能信得一句兩句。】

  他說那不如舉出一則世間典籍,以儒家的書來跟大家講,菩薩就跟他講儒家的書。『與眾等一話』,跟你們講一席話,就是用儒家的典籍來跟你們講。『或能信得一句兩句』,或許你們能夠信得一句或者兩句,你們比較能夠聽得懂,講佛法恐怕你們還聽不懂,你們很陌生。下面舉出《中庸》,《中庸》就是四書之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是朱熹編的四書,《中庸》。

  【中庸說。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

  這《中庸》上講的。

  【今日看來。安與利且莫說起。】

  他說『安而行之』跟『利而行之』先不要說。

  【即勉強而行者。亦不可得。】

  說勉強行之也做不到。

  【即如爾等自遇我之後。亦曾發心。勉強為善。乃有一旦棄捐。或漸至懈廢者。其故何在。】

  菩薩講,說你們遇到我之後也曾經發心勉強來做善事,但是仍然有人『一旦棄捐』,做個一天他就放棄,不再做了。『或漸至懈廢者』,或者不是一下子就放棄,那慢慢就懈怠、廢棄,愈做愈少、愈做愈少,到最後他不做了。『其故何在』,他說這什麼緣故?這個緣故在哪裡?

  【只是將善之一字。看得太緩。謂行善無功。不如為惡之有效耳。】

  這個緣故就是把行善這個字,善這個字,『看得太緩』,「太緩」,就是做好事也沒有看到好報,緩就是太慢,行善也沒得好報,不曉得到什麼時候才有好的果報?所以大家就認為『行善無功』,就說「行善」也沒有什麼功德,我們做了這些好事也沒看到有什麼好處。『不如為惡之有效耳』,不如去做惡事那個效果比較快。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在社會上很普遍存在。你看比如說賺錢,做善事的人,他老實做生意,那賺錢很慢;他如果用一些不如法的手段,他賺錢就賺得很快。看到很多人,這樣他就很快賺到錢,做壞事,但是他很快得到這個利益。那就「不如為惡之有效」,那作惡比較快,作善看不到,這樣就不做了。這在我們這個社會現在,古時候就有,現在是更多。所以現在人勸他修善很難,教他作惡很容易,因為作惡他感覺馬上能得到利益,作善沒好處、沒得到利益,所以不肯修善,他寧願去作惡。

  【不知為善若果無功。何以古來聖賢之徒斷不作些微小惡。善則盡力盡心。必要做到十二分滿足。若果為惡有效。又何故古來仁人君子不惟有效是求。反作無功之事。且現見為惡之人。眼前雖得便宜。到頭幾個有好結局。好斷送。好名聲。好子孫以延其世代。】

  這一段講的就是講因果。如果說作善沒有功德,那為什麼古來聖賢,這些學聖賢的人,他不願意,一些小惡他都不願意做,那善的事情都盡心盡力『做到十二分滿足』?如果說作惡很有效,那古來這些仁人君子他為什麼不去造那些惡業?『不惟有效是求,反作無功之事』,反而他們還做這些沒有功德的事情,沒有利益的事情,這些仁人君子他們為什麼不造惡?這是舉出聖賢君子,這讀儒家書的人大家都知道,聖賢君子,他寧願餓死他也不造惡,接受聖賢的教育。這是講道德。下面這是講因果,你看為惡的人眼前雖然得一些便宜,但是到後來,到頭有幾個好結局的,『好斷送、好名聲,好子孫』?真的沒有。在我們現前的社會看看造惡的人,以前說「富不過三代」,現在很多一代都保不住,甚至自己一生到後半生,他的財產也就保不住了,家道保不住。這個因果實在講也非常明顯,只是不相信因果的人他被蒙蔽了。所以眼前你得一些便宜,實在講得不償失。

  【又如世間數歲小兒。見說個好人。便知讚美。豈不是為善有大利處。見說個惡人。便要瞋怪。豈不是為惡無大利處。此事極易曉。非是爾等不聰明。真不知得。但是不能實心向善。故一時不細察耳。】

  這也是人之常情,連小孩子,說這好人,大家都會讚美;說壞人,大家都會瞋怪。這個事情我們很容易可以理解,大家也都看得到的,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造惡做壞事的人,人家都不喜歡;做好事的人,他走到哪裡人家都歡迎,連小孩都歡迎。走到世界任何地方人家都歡迎,做好事的;做壞事的,走到哪裡人家都不歡迎,這是一定的道理。他說這些事情很容易就可以明白,那你為什麼?也不是不聰明,也不是真的不知道,只是說不能夠『實心向善』,所以一時不能詳細去察覺,一時被蒙蔽了。

  【所以平日間捨一錢。也要向人說一遍。有句好話。也要向人說一遍。都是從外邊做手腳。全不體會大聖大賢用心切己處。覺得沒滋味。便拋棄了。】

  這一段就是講做表面功夫,做善事不確實。做一點好事,捨一文錢也要跟人家說一遍,說一句好話『也要向人說一遍』,都是做表面功夫,不是從內心確確實實在做。所以這裡說『都是從外邊做手腳』,完全沒有去體會大聖大賢他們用心切己之處,就是只做表面的。覺得沒有滋味也就拋棄不做了。這一段這是明朝末年。我們看到《了凡四訓》,還有《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你看那個灶神給他的開示,那真的是針針見血,挑出他的意惡,這些看看,我們也有犯那個毛病。所以這個書要多看,俞淨意、袁了凡這個書要多看,才能真正做到斷惡修善、改造命運。

  【汝等今日。若果將真真實實的心。行真真實實的事。無一毫妄想覬覦於其間。坦坦然樂天知命。守其在我。不見有終身可祈。結局可問。五行八字之窮通可卜。吉凶得失之可得而趨避。自然無禍不消。無福不至。道與時增。德與歲積。成聖成賢無難矣。】

  這一段是菩薩的開示。說你們大家今天果然將『真真實實的心』,這個最重要,『行真真實實的事』,一絲毫不能有摻雜假的,要真實。所以善導大師也講「一切要從真實心中作」。『無一毫妄想覬覦於其間』,不要夾雜這些妄想,「覬覦」就是希望得到不屬於自己的,就在那邊打妄想,不要有這個妄念。『坦坦然樂天知命。守其在我,不見有終身可祈』,也不要去祈禱,也不要去問什麼結局,我將來會怎麼樣?不要問,也不要去卜卦,這個五行八字,卜卦、看相、算命,『吉凶得失之可得而趨避』,這個統統不用去問,你只要守住這個,『自然無禍不消,無福不至』。這樣修學,『道與時增,德與歲積,成聖成賢無難矣』。這一段講的就是《了凡四訓》,這裡講得簡單,詳細的講解就是一部《了凡四訓》,再補充說明就是《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能夠照這樣的修學,照菩薩的開示來修學,「成聖成賢」就不困難。

  【此爾將來一定的實事。所以說及其成功一也。反此。則生為無忌憚之小人。死為腐爛之草木。可不痛哉。】

  這一段是菩薩到這裡的一個結語。如果反過來不照這樣修,結果就是這樣。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我們下個月的佛七再繼續來學習,我們今天學習到此地。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