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西方確指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六集)  2014/1/14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三重別院  檔名:WD20-016-0016

  《西方確指》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課本第五十一頁,倒數第三行。我將這段文念一段:

  【顧定成求教。菩薩曰。汝來此庵。欲修淨業。可知道云何得生極樂。答曰。念佛往生。菩薩曰。汝知云何念佛。即得往生。曰。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菩薩曰。如何是一心不亂。定成不能對。菩薩曰。吾知汝第能言之。未必能如法行之也。】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是一個問答。這位顧定成居士『求教』,這個文字是很簡單,「求教」,兩個字,但是裡面它含有很深廣的意義。求就是我們一般講求學,這在中國傳統文化,這個儒家、道家教學,儒家講「只聞來學,未聞往教」,就是學生自己要主動去老師那邊求學。求學要有求學的良好態度,求老師來教導,這是學習成敗的一個關鍵。有良好的求學態度,老師來教導,對這個學生才有幫助;如果學生沒有這個良好的求學態度,也就是說對老師沒有恭敬、至誠心,那這樣,老師再好也教不出來,學生學不到東西。這也不是老師吝法,不肯教,是學生自己有障礙。

  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提起,他年輕時候求學的一些過程,到現在六十幾年了,還是時常再提起。他遇到三位老師,一位教世間法,世間法哲學的方東美教授。他也沒有一分錢供養老師,只是對老師有一個至誠恭敬、仰慕之心去求教。老師特別在家裡給他開課,不叫他到學校去。那個方教授是過去台大的教授,哲學教授。他說到學校去學,老師不像老師,學生不像學生,他去學會很失望,學不到。為什麼對他有這個特別的教導?就是看到這個學生他自己真肯學。這真正好的老師、好的善知識,有真肯學的學生,他就一定會好好去教導他;如果不好好的教導他,對不起這個學生,這是真正善知識必定是這樣。像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學校都要招生,現在聽說很多大學找不到學生,學生人家不肯來學,你招也招不到。縱然你把他找來了,他也學不到。為什麼?他沒有恭敬心,他沒有至誠恭敬這樣的心態來求學,再好的老師教都沒辦法。古人為什麼有成就?關鍵就是在這裡。所以他後來遇到章嘉大師教他三年,後來遇到李炳南老居士教他十年。這都是常常告訴我們這樁事情,求學他一個正確的態度,良好的態度,這樣善知識他才幫得上忙。

  這個顧定成求教,他有誠心誠意來求學,請菩薩來教導,菩薩才會給他開示。『菩薩曰:汝來此庵,欲修淨業,可知道云何得生極樂』。這個問答是屬於淨土,但是它裡面含有禪機。就像禪宗那個師生的對話都是禪機,機鋒話,裡面含有禪機在,這個禪機就是向上一著,不可思議。『答曰:念佛往生』。這個問答,不但顧定成居士他能答,我們在座的每個同修,包括網路的同修,大家也都會答,我要「念佛往生」。那菩薩進一步再講,『汝知云何念佛,即得往生』,他說你知道要怎麼樣念佛才能夠「即得往生」?下面是顧定成的回答,『曰:執持名號,一心不亂』。這我們也會答,因為我們天天在念《彌陀經》,念得都很熟了。如果人家這樣問我,那就是執持名號,念阿彌陀佛名號,念到一心不亂就往生了,這我們也會答。

  菩薩再說,『如何是一心不亂』,那什麼是一心不亂,你講給我聽聽?『定成不能對』,他就不能對答了。為什麼不能對答?如果菩薩來問我們,我們也會跟顧定成一樣,我們也不能對。前面我們能答,問到這一句,我們也說不上來,問到這一句就說不上來了。但是我們常常聽老和尚講經,我們也能對得上來,事一心就是斷見思煩惱,理一心就是破無明,功夫成片伏煩惱。這我們經教聽多了,那個顧定成大概沒有聽經,所以他不能對,如果問我們,我們都能對。但是能對,菩薩一定會繼續再問。比如說功夫成片伏煩惱,那你煩惱伏了沒有?我們一天到晚還在發脾氣,這我們就沒有辦法再回答這個問題。所以「定成不能對」。

  『菩薩曰:吾知汝第能言之,未必能如法行之也』。這句話都是真實語,真實的話,能夠講,但是你未必能夠做到,這大家都會講。我們常常勸別人,你要放下,回過頭來問自己,我放下了沒有?我自己有沒有放下?但是講我們會講,但是我們自己未必能做得到。所以這個月初我到印尼淨宗學會,到那個棉蘭淨宗學會做三時繫念,再到印尼淨宗學會,他們這兩個學會,還有包括廖內,印尼這三個淨宗學會,請我去做法會。他們這個會長,三個會長都跟我講,我們都有請哪些法師來講經、哪些居士來講經,都講得很好,講得非常好。後來他們請我去講,我說我都常常聽到人家說,請某某法師、某某居士大德來講經說法講得很好,但是還沒有聽說某某法師、某某大德他修得很好,他做得很好,沒有聽說。

  講得很好,講得很好未必能夠做得很好。比如說這個《弟子規》很多人會講,講得是頭頭是道,也是會背,但是他做不到。他能背、能講,甚至能勸別人,自己就做不到。自己做不到,勸別人,別人總是有懷疑,你勸我這麼做,你自己怎麼沒這麼做?當然別人他就有疑問,他也就不能接受,這也是必然的。所以可貴不是只有講,還要能夠行。所以我在一些場合當中也常常跟我們同修大家交流,關鍵我們要去落實,才管用。如果沒有落實,那都是講,我們得不到受用,也沒有心得。

  過去我們道場莊傳法師,他也很發心,他發心他說要學《弟子規》。我說非常好,難得你肯發這個心,我們都很讚歎。他說我這個《弟子規》都沒做好。我說你能夠想到這樣,很不容易,還有很多人都沒有想到自己都沒做好,你能夠想到,也很難得。他說要學這個。我說學這個就是,我們可以好像演戲,我們來做演員。那我說你現在出家了,也沒有住在俗家,也沒跟父母住在一起。《弟子規》前面四句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四句我們來表演,我當作父母,那現在我稍微改一下,「師父呼,應勿緩」,師父叫你,你不能愛理不理的,師父要找人,找不到人,師父隨呼要隨到,我們來表演一下。「師父命,行勿懶」,師父叫你住在山上,你就乖乖住在山上,不要跑;叫你去做,你就不能懶惰,要趕快去做。「師父教,須敬聽」,師父給你教導,那你要恭敬,要洗耳恭聽。「師父責,須順承」,師父罵你,你要順承、承受。我說來試看看,這四句做到了,那你就有資格學《弟子規》了。

  我講出來,他好像還沒有給我回答要不要這麼做,到目前還沒有得到回信,不了了之。所以師父呼,也找不到人。找不到人,你命什麼?命也談不上,你要怎麼去教?也沒辦法。要罵他幾句,沒看到人,沒看到人你罵誰?所以這個講容易,要做才是管用。如果你這樣能夠去做,你將來講,你才會能像蔡老師那樣,講得讓人家感動。你都沒有做。師父要跟他,不要說教了,我現在對徒弟也不敢說教,說我們來交流,要跟他交流,他也不能接受,這就很難了,我們彼此都幫不上忙。

  這就是,這個地方講「吾知汝第能言之」,菩薩說我知道你能夠講、你能夠回答。像問這些話,我們每個人都能回答。但是「未必能如法行之」,我們未必能夠如理如法再這樣來修行。下面菩薩接著再開示。菩薩再跟他開示,可見得這個顧定成居士他能夠聽得懂、能夠接受,菩薩他會觀機,他能接受才會跟他講。如果跟他講了,他不能接受,他也聽不進去,聽了他也不能理解,那你跟他講不是等於講廢話嗎?那肯定這個顧定成也不是一般的念佛人,他也有相當的一個程度,菩薩才會進一步跟他講這麼深的道理。

  【汝諦聽我語。善男子。心本無念。念逐想生。此想虛妄。流轉生死。】

  這一段菩薩就跟顧定成講,『汝諦聽我語』。這個「諦聽」兩個字我們在經典上常常看到,「諦聽、諦聽」,這是聽經聞法很關鍵的,諦是審諦,你心要靜下來,要專心來聽。這諦聽,他聽經聞法它也有不同的層次,有的聽了只是表面的文字,有的能夠聽到它的義理,聽到教義,最深入的聽到教理。所以聽經他有沒有受用,關鍵要在諦聽。所以「汝諦聽我語」。『善男子,心本無念』,這裡這個心是講我們的真心,真心無念。我們本來的心就是沒有妄念,沒有起心動念,這是我們的真心。現在有妄念這個心,經上跟我們講叫妄心,妄心就不是真心。一切大乘經都是教我們認識自己的真心。我們現在不認識自己的真心,只知道妄心,把妄心當作自己的真心,搞錯了,怎麼修,跟真心也不相應。所以一部《楞嚴》講的就是給我們分析解說真心、妄心。

  這個念頭,『念逐想生』,「念」,起心動念。我們這個真心本來是如如不動的,《金剛經》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有起心動念就產生妄想了。這個妄想,『此想虛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想是虛妄的。色受想行識,精神、物質都是虛妄的,從阿賴耶識變現出來,一個見分,一個相分。我們這個真心產生無明,隨這個無明『流轉生死』,不知道回頭。

  【汝今當知。此一句阿彌陀佛。不從想生。不從念有。不住內外。無有相貌。即是盡諸妄想。】

  這跟他講是向上一著。這句阿彌陀佛不是從你這個妄想生的,也不是從你的妄念有的,這句阿彌陀佛也不是住在裡面,也不是在外面,也沒有相貌。我們現在起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你有這個妄想出來,妄想出來它就有分別、有對立,一落入這個念頭它的對立就出現。實際上沒有對立,是你那個妄念產生這個虛妄的一個對立,事實是沒有對立、沒有分別。所以這一段就如同佛在《楞嚴經》,阿難尊者找心,阿難也很厲害,能找出七個地方,我們想都想不到七個地方,在身體裡面、在身體外面、在中間,他講了七個地方,我們都想不到那麼多地方,他都想得出來,一一被佛否定。為什麼?這個真心,你一旦想,那你就是妄心了,你怎麼找也找不到。經過佛這樣的一分析,佛就說好,你找給我看,佛一分析,真的不是。這就是禪機。你真懂、真會了,悟入,當然『盡諸妄想』,你妄想就沒有了,當下就沒有了;如果不會,那還是不行,還是妄想一大堆,愈想就愈複雜,愈想愈不對,愈想就愈遙遠,不能去想。因為你想就是妄想。所以講這些話、這些開示,用我們的意識心去想,那你怎麼想也想不通。所以他這個禪機就是要你去參的,去參究,不能去研究,所謂「心行處滅,言語道斷」。

  【諸佛如來清淨微妙真實之身。非一非二。不可分別。如是念者。煩惱塵勞。無斷無縛。止是一心。必得一心。方得名為執持名號。方得名為一心不亂。淨業功成。直趨上品。】

  這個『一心不亂』是理一心不亂,上上品往生。諸佛如來的清淨微妙真實法身,『非一非二,不可分別』。講是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但是我們還是分別,我們還是分別我們就無法去見到這個事實真相。只要我們動一個念頭去想就落入二了,就有一、就有二,無量無邊都出來。你不分別、不起心動念,那就是清淨微妙真實法身。『如是念者』,如果你會這樣念,這個念佛在淨土法門講叫理念,不是事念。像我們現在是事念,我們不懂這個道理,不懂這個教理,我們現在是事念。如果會這樣念佛叫理念。所以『煩惱塵勞,無斷無縛』,為什麼說「煩惱塵勞,無斷無縛」?因為煩惱塵勞本來它就是虛妄的。你真正知道它是虛妄的,那煩惱它就沒有了,轉煩惱為菩提,你談不上斷。我們現在凡夫總是執著,真有這個煩惱可以斷,不知道這個煩惱它的本質,它本來就是虛妄的,不是真的。所以才會講無斷無縛,那也沒有束縛你,煩惱也束縛不了你。那我們現在感覺就是被煩惱束縛,問題就是我們不知道它那個事實真相。

  如果你想要理念,我建議你要去讀《金剛經》,《金剛經》,江味農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金剛經》佛跟我們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句話我們同修大家都會念,就像這裡「第能言之,未必能如法行之」。怎麼觀?是!我們也知道這是如夢幻泡影,但是看到這個人講話,講的口氣不好,我心裡就不舒服。所以江味農老居士他在講義裡面,這很值得我們中下根器的人來參考,他說這一首偈他觀了二十年,也沒什麼感覺。觀了二十年,沒什麼感覺。有一天,他突然有所悟處了,他就很作意的,就是在境界上觀。我們每一天接觸到的人事物,有順境、有逆境,有很順我們心的事情,有違背我們心意的事情,乃至極小的事情,他都用這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樣去給它印證。比如說有一個人讚歎我們,你很好,我們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讓這個心回歸到平靜,不要高興,不要高興得得意忘形。等一下有一個人在忤逆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假的。

  江老居士講,他說他體悟到這個道理,他就用這樣去觀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的事情,都這四句偈把它印證下去。他說有感覺到效果了,他說念佛,心也感覺比較踏實了,雖然還沒有達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但是這個氣分已經感受到了。最重要佛講的「應作」,應就是應該、應當,作,那個字很關鍵,作就是你要很作意,作意就是我們現在講你要特別提起來,你不要忘記了。我是常常忘記,常常忘記,等一下,先發脾氣再說,等一下,那個就太慢了。所以當你境界現前,你提起觀照那個警覺心很快提起來,這就會有作用。如果太慢,我們又隨著這個煩惱妄想跟它轉了。所以古大德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不怕這個妄念起來,不怕這個煩惱起來,怕你覺悟得太慢,你警覺心太慢,那又被它轉了。

  現在我們修行,實在講,對著外面的境界要回頭去觀照我們的起心動念,這樣功夫才會得力。但是我們常常忘記,就是往外面,往外面跑,針對外面,「這個人真沒道理」,那我們就心往境去攀緣。所以遇到順境生歡喜心,歡喜心也是煩惱,生貪心;遇到逆境生瞋恚,起瞋恚心,這就被煩惱轉。最高一著,就是煩惱它本來就不存在,本來就是虛妄的,你也談不上斷,也談不上被煩惱束縛。因為它是假的,假的它怎麼能束縛我們?

  『止是一心』,「一心」就我們這個真心,那什麼都沒有。『必得一心,方得名為執持名號』,這個一心就是我們這個真心。你懂得真心,認識我們的真心,那就一心不亂,一心本來它就不亂,它本來就不亂。那個亂是妄心,你把妄心認為是真心,認錯了,不知道。這必須要有一些大乘經教的理論基礎,我們就有辦法來修這個理念。像淨老和尚講的《大經解》,都是幫助我們提升到理念的。如果淨業這個給我們念成功了,我們往生不是中下品,一定是上品,起碼也來個上品下生。下面講:

  【定成再拜曰。濁世凡夫。心智淺劣。未能深達至理。更求詳示。】

  這個顧定成也是代替我們五濁惡世的凡夫來請教菩薩,說這五濁惡世的凡夫,上面講的這麼高的境界,這個心智很淺,『淺劣』,這個智慧很差,體會不到,聽不懂。所以『未能深達至理』,「未能」,就不能夠深入通達這個「至理」,這個理就是真理,真如本性的理體,不能通達。『更求詳示』,請求菩薩再詳細給我們開示,講這個道理這麼高,一般人聽不懂。菩薩很慈悲再跟他開示:

  【菩薩曰。汝今當發大願。願生極樂。然後至誠懇惻。稱於阿彌陀佛。必使聲緣於心。心緣於聲。聲心相依。如貓捕鼠。久久不失。則入正憶念三昧。】

  菩薩再開示,說『汝今當發大願,願生極樂』,這個道理不懂沒關係,你們現在應當發這個大願。什麼是大願?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大願。為什麼大願?往生極樂世界就作佛,這願還不大嗎?這個願很重要,這個願,你願生極樂,我們娑婆世界你就願捨娑婆,你才能願生極樂。如果娑婆世界我們捨不得走,這個西方去不成。我昨天咳了一個晚上,我昨天晚上就很想往生。我們願生就時時刻刻要發這個願才行。所以我晚上睡覺都要放念佛機,睡到半夜,斷氣了,就是靠這部念佛機給我助念。所以病一來,到極樂世界多好,不要在這受苦受難。所以《安士全書》,周安士居士舉出佛經跟我們講,他說我們人這邊有病,這裡找醫生、那裡找醫生,那為什麼不求生一個永遠不會生病,永遠不會死亡的世界?為什麼不去那個永遠不會生病,永遠不會死亡的世界,要留在這個世界受苦受難?常常這樣想,然後願才發得起來。

  我們總是有很多牽腸掛肚的,你沒有牽掛這個世間的俗事,出家人還是會牽掛,我要弘法利生。印光祖師在《文鈔》給出家人開示,出家人病得要死了,他說我要弘法利生,我還要度眾生,還不想死。印祖開示,你要求生淨土,你要把弘法利生、什麼,這些要做什麼、做什麼,統統拋向東洋大海,放下!這樣念佛,壽命到了,必定能感佛接引來往生;壽命沒有到,那你病自然會好。所以這個願生極樂,什麼叫真正的願生極樂我們也要搞清楚。不然大家都每天在發願,嘴巴都是講願生極樂,但是心裡,嘴巴是講「願生西方淨土中」,那心裡捨不得娑婆世界。現在我們大多數是這樣的情況,很想去西方,但是現在這個世界還放不下,我還有很多事情沒辦好,放不下,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了,這就不是真正願生。

  願生就是真正放得下,放得下這些事情對我們就沒有障礙,你該做什麼還是做什麼。有一些居士聽老和尚講這個放下,他沒有把那個意思真聽懂,他工作辭掉了,房子也賣掉了,然後西方又去不了,後來沒有工作,沒有飯吃,說跑到香港去跟老和尚講。所以老和尚講的,他是講得很清楚,但是還是有人他沒聽清楚。為什麼沒有聽清楚?因為他沒有諦聽,都把那個話的意思聽了一半,聽不清楚。我們世間事照世間的常軌去處理,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處理得圓滿,處理得不圓滿,我們統統不放在心上,這樣就對了。這樣願生極樂。

  你這個願一發,你真心,真正發這個願,你馬上跟阿彌陀佛就相通了,你馬上就能感受到。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我十九歲就很想往生,那跟佛好像這個訊號接上了,後來萬緣又起來,又放不下,又斷線了,好像這個電腦沒有連上線,又斷了。所以你這個願你什麼時候發,當下它就相應,不要說再等三十秒,不用。所以你發這個願,你願真的生起來,你馬上,好像那個保險箱的號碼鎖,對上號,一下就打開了。所以「汝今當發大願,願生極樂」,這個願生了之後,這個世界真的放下萬緣,這個世界放下萬緣。

  『然後至誠懇惻,稱於阿彌陀佛。必使聲緣於心,心緣於聲』,這個聲音要緣到我們的心,我們念佛的聲音我們心裡聽得清楚、聽得明白,心反過來再緣這個聲,這個聲跟心互相依靠。『如貓捕鼠』,貓抓老鼠,以前小時候我常常看,現在比較少看到了。因為現在我們道場沒有養貓,戒律規定不能養貓,但是老鼠就很多了。以前小時候看到那個貓在抓老鼠,那兩隻眼睛瞪著,很專精注意那個老鼠的動靜,一下子牠就撲過去了。這就是我們提起這句佛號像貓一樣,那個妄念就好像老鼠,要提高警覺,要很專注,這樣的念,不讓這個妄念出來,這個妄念剛剛開始一動,我們就發現了,當下它就降伏下去了。如果這樣用功,『久久不失』,「久」就是要一段時間,所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則入正憶念三昧』,你就得念佛三昧了。念佛三昧就是得定,我們用念佛的方法得到定,心定下來了,這妄念伏住了、不起來了。

  【更欲上進。】

  如果你更要上一層樓,要開智慧,明心見性,大徹大悟。

  【當廣參知識。博詢高明。自悟即心是佛妙諦。】

  如果你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應當『廣參知識』,你要去參學,參訪明心見性的善知識。在明朝那個時代,在中國佛教的確還有幾位真正是明心見性的善知識,像我們在佛門裡面,明末四大師都是明心見性。我們淨宗有兩位,一位蓮池大師、一位蕅益大師,還一位憨山大師,紫柏尊者,這也是都明心見性。所以這要參訪善知識,請他來指導,你自然能夠悟入即心是佛的妙諦。

  【汝今當具深信。慎毋學彼庸流。聞而不受。更莫學彼半真半假半疑半信之徒。名雖受。而無誠心奉行也。】

  這段開示也非常重要。『汝今當具深信』,應當具足深信。這個信心講深,深入的信心,不是淺信,你要深信,它才起作用。『慎毋學彼庸流』,「庸流」就是一般的。一般人怎麼樣?『聞而不受』,聽是聽,他不能接受,聽了他沒有接受過來,雖然聽到善知識的開示,那還是得不到受用。『更莫學彼半真半假半疑半信之徒』,那更不要去學那個半真半假半信半疑這樣的人,好像看起來他是接受了,但是『而無誠心奉行』,依教奉行,沒有誠心誠意去依教奉行,這就得不到這個念佛三昧的效果。所以這個功夫都是要從真實心中作。所以善導大師講,阿彌陀佛在因地他所修的一切都是從「真實心中作」,不能有一點虛假摻在裡面,不能摻假的。所以誠心非常重要。我們一般人,人跟人往來,要辦一點事情,如果沒有誠心,那個事情都辦不成。儒家講「不誠無物」,辦不成事情,一點誠心都沒有,那什麼事情也做不成。誠心表現在奉行上面,你做、去落實,這是誠心。沒有誠心就得不到這個功德利益。好,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菩薩謂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兒孫。時常抱持。恐有不淨。菩薩曰。汝謂不淨念佛。恐怕有罪。不知不念佛。則獲罪無量。莫計淨與不淨。只管念去可也。】

  這一段開示也非常好。這是查定宏的母親,菩薩給她講開示,說妳現在為什麼不認真念佛?她回答,『因添兒孫,時常抱持』,她說這個媳婦又生兒又生孫,她時常抱小孩,那小孩有時候大便、小便,她恐怕不清淨、不乾淨,得罪了佛菩薩,不敢念。菩薩知道她的心理、她的想法,他說『汝謂不淨念佛,恐怕有罪』,那妳怕這個抱兒孫有時候大小便不乾淨,念佛恐怕得罪佛菩薩,有罪,就乾脆不要念了。他說妳不知道妳不念佛那獲的罪就更多了,獲罪就無量。這句我們聽起來,好像怎麼會不念佛就『獲罪無量』?我們如果讀讀《地藏經》也就明白了,《地藏經》地藏菩薩跟我們講,「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業有善業、有惡業,善業生三善道,惡業生三惡道,總是出不了六道。

  我們《中峰三時繫念》中峰國師也開示,「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你一下子沒有念佛,那我們沒有念佛在念什麼?就是善惡業。念佛是淨業,淨業能夠超越。善惡業,善業在三善道,惡業在三惡道,總出不了六道,出不了六道輪迴。所以說「獲罪無量」,你不念佛那罪就更多了。所以菩薩勸她,『莫計淨與不淨』,妳不要去計較乾淨不乾淨,妳『只管念去可也』,不管什麼時候妳都可以念,妳上廁所也可以念,上廁所可以默念,洗澡默念,睡覺的時候默念,不要出聲就好了。所以二六時中,這個行住坐臥都要念佛,不要忘記念佛,這就非常重要。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陳永壽問結局。菩薩示偈曰。節慾戒瞋。是保身法。收斂安靜。是作家法。隨力婚嫁。是省事法。行善念佛。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結局通達。】

  有一個陳永壽居士,跟我們陳永信居士差一個字,他叫陳永壽。這個陳永壽居士問結局,這「結局」什麼意思?就是他這一生後面,他的結果怎麼樣?好不好?他的結局好不好?菩薩就給他開示這首偈。『節慾戒瞋,是保身法』,這個「慾」是貪欲,財色名食睡,欲望它是無止境的,我們要節制,不要太過了,這是戒貪,節欲是戒貪,這個貪心不能讓它增長。戒瞋就是不要發脾氣,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不要動怒。這是「保身法」,這是保護我們身體的方法,就是節欲戒瞋。如果不懂得節欲戒瞋,吃什麼藥、吃什麼補品都起不了什麼作用;如果懂得節欲戒瞋,那保健身體這個方法就很容易。

  『收斂安靜,是作家法』,「收斂安靜」就是說不要太鋪張,我們現在講,做什麼事,縱然這個婚喪喜慶,就是節約一點、低調一點,這是「作家法」。『隨力婚嫁,是省事法』,隨力就是隨自己的能力,你這個經濟能力有多少,你要辦嫁妝、結婚送聘金等等,隨自己的經濟能力去辦就好,這就省事,不要超過自己的能力,不要超過自己的負擔,不要給自己造成壓力,這是「省事法」。『行善念佛,是出世法』,這個「行善」是講做好事,有好事要去做。做好事,有的需要用錢,有的是要出力,所以出錢出力。凡是好事都要去做,善事要去做。一方面念佛,把行善的這個善業迴向往生西方,念佛就是迴向往生西方,這是「出世法」,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出離六道生死輪迴了。『守此四法,結局通達』,你能夠守住這四個做法,你的結局一定是通達的。這是菩薩給陳永壽居士的一個開示,這個開示也很實用。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顧善記問終身。及行善之方。菩薩曰。汝若存正心。行正事。得個正終身。你若存邪心。行邪事。還你個邪終身。至於善之一字。隨時隨地可行。大事小事皆是。又兼戒殺放生。隨力捨貧施苦。持念阿彌陀佛。迴向極樂。日日不間。如是三年不改。方許你好心行善四字。】

  這是一位顧善記居士問他的終身,終身怎麼樣?這一生是怎麼樣?問這個事情,以及問這個『行善之方』,要怎麼做善事、用什麼方法做善事?做哪些善事?『菩薩曰:汝若存正心,行正事』,就是說你這個心存正心,存正心行的事那必定他是行正事。

  那儒家像這個《大學》,四書裡面《大學》講的「誠意正心」,「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的心正不正?講到這個,我心很正,大概沒有人比我更正的。現在人不讀聖賢書,所以每一個人正心都有他自己的一個標準,一個人一個標準,都不一樣。如果讀了聖賢書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原來我們一般人認為自己是正心,其實都是私心,自私自利的心,損人利己的心,都是那種心,那怎麼叫正心?這講了正心兩個字,這如果沒有詳細的給我們解釋說明,我們自己也是不清楚,似懂非懂。這個正心,如果起一念私心,那個心就不正。你看儒家這個四書,《大學》就講,心有好惡,就不得其正;心有憂慮,則不得其正;心有恐懼,則不得其正。這個佛經講,你心有貪瞋痴慢就不得其正,你這個心就偏邪了,不正。偏邪的心,他做的事怎麼會正事?當然也是偏的。

  所以怎麼叫正心?儒家這個要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你正心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用這個功夫。這個正心也不是念一念,我們心就正了,不是這樣。古時候讀儒家的書、讀道家的書,你看四書,《論語》、《大學》、《孟子》、《中庸》,這些都是誠意正心的書。這個聖賢書不讀,我們怎麼知道什麼叫正、什麼叫不正?所以在覺明妙行,明朝末年那個時代,大家都讀儒家的書,所以一講到這個,因為大家都讀這個書,從小時候就讀這個書,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講正心,大家一點概念也沒有。我心很正,但是他這個心是不曉得歪到哪裡去,他還認為很正。所以我們現在要講《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你才知道正心它的標準在哪裡。

  所以能夠『存正心,行正事,得個正終身』,這個心是主宰。你看《了凡四訓》,特別是《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那個灶神給他指出意惡。那一篇我們能夠去做到,那就真心了。那篇看看,我自己看,他這個毛病我全部都有,我自己以前也不知道,看了這個。以前我請王導去拍這個,他發願拍《地藏經》,我說《地藏經》比較長,比較不容易,先拍這個。拍出來,也得到大家很好的回應,我們台灣很多學校的老師都帶去給他學生看。俞淨意,我們沒有辦法讀那麼多,俞淨意這篇你讀通了,那你就知道什麼叫正心;這篇讀不通,心還是不正。所以「存正心,行正事,得個正終身」,你終身就正了。

  『你若存邪心,行邪事』,什麼叫「邪心」?自私自利,貪瞋痴慢,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一天到晚心裡這些思想都是貪瞋痴,這就叫邪心。『存邪心,行邪事,還你個邪終身』,這還是自己造作的,自己終身就是邪。『至於善之一字』,至於這個行善,「善」這個字,『隨時隨地可行,大事小事皆是』。我們不要說大善我才做,那個小善我就不做了。路邊有一塊石頭會妨礙到行人走路,你把它搬走,這也是善。你看到都能做,或者有垃圾你可以撿,這是善。大事、小事都是,都是善,凡是好的都可以做。

  『又兼戒殺放生』,如果再能戒殺,再放生、吃素,這也是善。『隨力捨貧施苦』,幫助貧苦,我們現在講做慈濟的,慈善事業,這些都是善事,都可以做。「隨力」就是隨我們的能力來做,不要超過我們的能力。所以做好事,你盡心盡力,功德就圓滿。我沒有錢,我去跟人家借錢,還借高利貸來做好事,那不對。你有多少做多少,這樣就好,不增加你的負擔,不會造成你的壓力,這樣就好。有力量,如果你捨不得,那變慳貪、慳吝。現在我們看到很多有錢的人,他捨不得,拿了一點點,那個變慳貪,來生就沒福報。下面講,『持念阿彌陀佛,迴向極樂,日日不間。如是三年不改,方許你好心行善四字』。再加上念阿彌陀佛,迴向極樂世界,每一天都不間斷,這樣你修個三年不改變,這樣才可以說你是「好心行善」這四個字,就可以發一個好心行善的匾額給你,名符其實。我們再看下面這段:

  【菩薩示無朽曰。大抵修淨業人。行住坐臥。起居飲食。俱宜西向。則機感易成。根境易熟。室中止供一佛一經一爐一桌一床一椅。不得放一多餘物件。庭中亦掃除潔淨。使經行無礙。要使此心一絲不掛。萬慮俱忘。空洞洞地。不知有身。不知有世。並不知我今日所作是修行之事。如是則與道日親。與世日隔。可以趨向淨業。蓋汝平時能將一切拋得乾淨。念頭上不存一些子根節。大限到來。洒洒落落。不作兒女子顧戀身家子孫之態。豈不是大丈夫舉動。所以要汝一意修行。別無沾滯。正為此一大關目也。】

  到這裡是一段。菩薩對無朽居士的開示。『大抵修淨業人,行住坐臥,起居飲食』,都要『西向』,就是向那個西方,這樣,『機感易成,根境易熟』。這佛給我們指方立相,就是西方,太陽下山那個方位。所以我們修淨土的人,供佛像供在西方,我們往那邊拜,這個方位就是最理想的,這樣機感容易成就,根境容易成熟。『室中』,就是這個房子裡面,『止供一佛一經一爐一桌一床一椅,不得放一多餘物件』。裡面很簡單,供一尊佛,畫的也好,彩繪的也好,一部經就是《彌陀經》,一個香爐、一個桌子、一張床、一張椅子。不可以「放一多餘物件」,不要再放其他多的東西了。

  我曾經到普陀山參觀印祖的關房,還有蘇州靈巖山他的寮房,很簡單,一個床,一個很簡單的蚊帳,一張桌子,他真的是,一個香爐,他還有兩杯水,一把引磬,一尊佛像。牆壁,佛像後面寫一個「死」字,念念想到要死了,要趕快念佛,什麼都沒有。所以這是我們修淨業這是最標準的一個擺設,不要太多。我們道場現在有供的牌位,就多一點,這是道場。如果你自己自修,在家裡可以這樣供。

  『庭中亦掃除潔淨』,就是要打掃乾淨,不要亂七八糟,使我們繞佛經行沒有障礙。最重要,『要使此心一絲不掛,萬慮俱忘,空洞洞地』,這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放下萬緣,什麼事都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只有一句阿彌陀佛。所以「萬慮俱忘」,什麼都放下了,「空洞洞地」,一個心空空洞洞,就一句佛號,其他什麼都沒有。『不知有身,不知有世』,也不知道有這個身體,也不知道有這個世間。『並不知我今日所作是修行之事』,也不知道我今天在修行、我念佛念了多少,也都放下。這樣,『如是則與道日親,與世日隔』,「道」就是這個道業,每一天愈來愈清淨,與這個世間就愈來愈疏遠。『可以趨向淨業』,這樣就是向淨業,修淨業這個目標,心清淨了,沒有罣礙。

  『蓋汝平時能將一切拋得乾淨』,你平常就能將這個萬緣放下,拋得乾乾淨淨,拋向東洋大海。『念頭上不存一些子根節』,這個「念頭上」不存在一點點、一些拉拉雜雜的東西,就是不要有牽掛,不要有任何一絲毫的牽掛,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徹底放下。這樣『大限到來,洒洒落落』,「大限到」就是命終,那你就很瀟灑,「洒洒落落」就是很瀟灑。你就不會『作兒女子顧戀身家子孫之態』,就不會捨不得兒女、子孫。一般凡人就放不下,放不下這個。平常你放得下,到命終的時候你就很自然了,洒洒落落,很瀟灑的就走了,說走就走。『豈不是大丈夫舉動』,這就是大丈夫。『所以要汝一意修行,別無沾滯』,所以要你一心一意來修行,沒有沾染,沒有滯礙,正是為了『此一大關目』,這個「大關目」是什麼?往生西方的大事,了生死的大事,這個大關口,就為了這個。下面給他講修淨業的方法:

  【至於修淨之法。不出專勤二字。專則不別為一事。勤則不虛棄一時。汝今晨起。即誦彌陀經一卷。持阿彌陀佛一千聲。向佛前迴向。念一心歸命文。以此文言簡而意備也。此為一時之課。若初起。或身心未寧。日止四時。稍寧。漸增至六時。又漸增至十二時。合經十二卷。佛名一萬二千聲。更於迴向時。禮佛百拜。亦可分作四時。此為每日常課。餘工不必計數。或默或聲。但攝心諦念而已。】

  這一段是為無朽開示這個修淨業的方法。前面就是他那個布置、他的心,還有這環境一些擺設,心要放下萬緣。至於修淨土的方法,『不出專勤二字』,要「專」、要「勤」。『專則不別為一事』,就是專修,不夾雜其他的,就是念佛。勤就是『不虛棄一時』,就是一時一刻也不讓它空過。說你早上起來就誦一卷《彌陀經》。像我們打佛七誦一卷《彌陀經》,《彌陀經》念完,我們是有加念三遍往生咒、讚佛偈,再念佛。它這裡念《彌陀經》一卷,就念阿彌陀佛念一千聲,念完就向佛前念迴向文,『一心歸命』這個迴向文。因為這個文『言簡』而意思都很具備。這就是「一時」的功課,一時。這個一時,我計算,大概你念,我們《彌陀經》一遍大概十五分鐘,念一千聲佛號,如果你念得快,大概半個小時,念得慢,時間就要長,看你的速度。如果你定一個小時做這樣一個功課也可以,你自己一個人要怎麼修,就比較方便,這樣就是一時的功課。

  如果剛『初起』,就是剛開始修,這個身心還不能安寧,一天修四時就好,就念四部《彌陀經》,念四千聲佛號。這個身心比較安寧了,你可以增加到六時,六個時段。六個時段也可以了,又漸漸增加至十二時,『合經十二卷』,就是你一天念十二部《彌陀經》,『佛名』,佛的名號,『一萬二千聲』。如果在迴向的時候,『禮佛百拜』。拜佛也可以分作四時,像我們現在每一時都拜十二拜,這樣也可以。這是菩薩給他講的功課,『此為每日常課,餘工不必計數』,其他你多餘的時間就不必要去計數,有時間就多念。『或默或聲,但攝心諦念而已』,出聲,或者默念,只要「攝心諦念」,這樣就好。

  【又持名之法。必要字字句句。聲心相依。不雜分毫世念。久久成熟。決定得生極樂。坐寶蓮花。登不退地。若餘年未盡。猶得以其所證。為四眾向導。報佛深恩。汝若於我所說。一一遵依。方不負覺明菩薩示汝正道。令汝出家。方不負三昧和尚為汝剃度。授汝大戒。此非小小因緣。汝莫自生輕慢。慎之慎之。】

  這一段就是持名的方法,就是每一個字、每一句要念得清楚、聽得清楚,這個『聲心相依』,聲依靠心,心依靠聲。『不雜分毫世念』,這世間的那些念頭不要夾雜,要放下。『久久成熟』,你這個世間,世間事統統放下了,這個世念統放下了,那這樣久而久之,你這個淨業成熟了。『決定得生極樂,坐寶蓮花,登不退地。若餘年未盡,猶得以其所證,為四眾向導,報佛深恩』。如果淨業成就了還有壽命,還可以把自己所證得的為四眾弟子來開導,來報答佛的深恩。如果你對於我所說的『一一遵依』,才不辜負『覺明菩薩示汝正道,令汝出家』,也不辜負三昧和尚為你剃度,『授汝大戒。此非小小因緣,汝莫自生輕慢,慎之慎之』。這是對無朽,這個無朽是一個出家眾,菩薩對他的一個開示。我們在家、出家四眾都能夠依照菩薩這個開示來修學。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下面我們明天晚上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