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智慧能鑑眾緣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一二集) 2023/3/2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112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二十一頁倒數第二行,從:
【四者。智身影現眾緣觀。】
這段看起。上一次我們學習到六觀的第四觀,『智身影現眾緣觀』,觀智體唯一,能鑑照眾緣,猶如日輪照現,迥處虛空,一切眾生無不蒙利。
這是講智照利生。智慧好像太陽日輪普照,迥處虛空,大地一切眾生無不蒙益,都得到利益了。用日輪來形容比喻智身影現。「智身」是佛十種身之一,這個是自性般若智慧起用。佛幫助十法界的眾生,最重要的就是智慧。十法界的眾生不能見性,就是因為迷惑。六道眾生有這麼多的苦難,也沒有智慧,愚痴。佛度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苦從迷惑來的,迷惑他就妄動,妄動就造業。如果能夠隨順聖賢的教誨,把錯誤的思想、見解、言語、行為,依照佛菩薩在經典上教導的教誨,把這些錯誤的思想、見解、言行改正過來,就能夠離苦得樂。遇不到佛菩薩、聖賢的教誨,眾生就會造很重的罪業。造罪業,受罪報,眾生也不曉得是為什麼,不知道原因。造罪業所感得的是三途苦果。苦樂是果,迷悟是因,果上沒有辦法改,改要從因上改。要離苦,一定要斷惑、破迷。所謂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所以得樂一定要開智慧,沒有智慧就解決不了問題。佛菩薩把他們離苦得樂的經驗告訴我們,我們參考他們的方法,遵循他們的道路,也能達到離苦得樂的效果。
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為我們做種種示現,無一不是智慧,八相成道是智身影現,十二年的參學、四十九年的講經教學是智身影現。「影現」,告訴我們,佛菩薩在這個世間度眾生,就像《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個意思是說我們看到這個世界,事相是有,理沒有,它沒有自體;相有,性沒有。它沒有自性,但是有這個相,這個相是從性當中現出來的,沒有性也不會現這個相。所以相它自己沒有自性,但是有這個相。智身影現是講諸佛菩薩,他們決定會現身,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特別眾生在苦難的時候有感,佛菩薩有應。歡樂的時候也有感,比如說眾生修福生到天堂,佛菩薩他們也在天上示現。天人很歡樂、很快樂,為什麼佛菩薩也要到天上去示現?歡樂容易迷惑。我們人間跟三惡道都在受苦受難,佛菩薩來示現,幫助我們覺悟。苦從哪裡來,為什麼有苦,把這個因果告訴我們,教我們斷這個苦因,那就得樂的果。天人是快樂,但是福報享盡,又要受苦了。就像我們人間一樣,貧窮人家很苦,富貴人家很快樂,享受榮華富貴,在享受的時候迷惑顛倒,迷惑顛倒又造罪業,福報享盡了,罪業造多了,又墮到三惡道去了。所以天人有福報享盡就直接墮地獄的,過去世造惡業,果報成熟,他福報享盡了,惡的果報成熟了,那就到地獄去了。如果不懂得繼續修福,那就要受罪報。所以佛菩薩不但度貧窮的眾生,也要度富貴的眾生,沒有出離六道,天上人間的榮華富貴,都是迷惑顛倒,都是苦。人間天上雖然比三惡道好,有快樂的,但是那個樂不是真的,那叫壞苦。所以佛示現,也讓我們六道眾生覺悟,六道的樂,不是真的快樂,實際上是壞苦,那個樂過去,苦就跟著來了。像天人福報享盡就墮到地獄去了,壞了,壞苦。所以佛菩薩都示現,這真的叫普度眾生。
所以「智身影現」,就是佛菩薩加持,幫助六道眾生,特別是幫助初學。在華嚴會上,幫助法身大士破除無始無明的習氣。我們有幸能遇到《華嚴》,也能得利益。我們現在雖然是凡夫,但是有緣遇到《華嚴經》也能得利益,幫助我們斷粗重煩惱,最粗、最嚴重的煩惱是執著。執著是見思煩惱,最粗、最重的,有這個東西,我們清淨心就沒有了,這個是煩惱,嚴重的煩惱,障礙我們的清淨心。我們接著看第二句:
【謂智體唯一。】
『智體』真的是一,因為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是自性本有的,本來就有的,諸佛菩薩他覺悟了,我們眾生還沒覺悟,但是無論迷悟自性的智慧德能都一樣,都圓滿具足,當然是一。這個一,也就是中峰國師《三時繫念》的開示裡面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三無差別就是一,沒有差別。諸佛如來的智慧德相,一切眾生都有,人人本具,個個不無,大家都有。但是諸佛如來得到大受用、大自在、大解脫,我們眾生還在受苦受難。當受苦受難,自性本有的智慧德能並沒有消失,只是迷失,迷失了。迷了,就好像失去了,實際上並沒有失掉。只要把這個迷破除了,我們自性的般若智慧就現前了,這些障礙就沒有了。所以「智體唯一」,佛跟眾生是一,一樣的,平等的。它藉這個身體透出來,起作用是:
【能鑑眾緣。】
遍法界虛空界裡面所有的萬事萬物,怎麼來的?佛在經上講緣生的。智慧『能鑑眾緣』,對於宇宙之間萬事萬法怎麼來的、怎麼變化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就是智慧。我們沒有智慧,就不明白、不曉得,這宇宙萬事萬法是怎麼來的。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普度眾生,應眾生之感,「能鑑眾緣」。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像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每一尊諸佛菩薩都一樣。而我們細心觀察世出世間法,緣實在太重要,這個緣。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起一個心,動個念動)、言語(講話)、身體的造作,這三業的行為,待人接物,又何嘗不是個緣!都離不開緣這個字。緣這個字範圍太深廣了,沒有一樣離開緣,所謂緣生法。我們遇到什麼樣的緣,這個就很關鍵。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高下,在於各人的遇緣不同,他特別強調遇到的緣,你遇到的緣殊勝,往生極樂世界品位就高;遇到的緣比較差一點,品位就比較低。這個緣是很廣泛,除了最關鍵的,遇到真正的善知識,淨宗真正善知識。像我們遇到淨老和尚、黃念老、夏蓮老,又遇到《無量壽經》會集本,夏老的會集本,這個緣非常殊勝,在過去的時代都沒有這樣的緣出現過。我們現前這個時代,這個緣很殊勝,這個會本我們遇到了。夏老會集《無量壽經》,讓我們讀起來對五種原譯本的內容也都圓滿了。又黃念老做《大經解》,那就更進一步幫助我們了解這部經,他引用一百九十幾種的經論來註解。又加上我們淨老和尚做這麼精闢的講解,講了四次的《大經科註》,可以說我們遇到的緣非常殊勝。現在的網路,我們要點看講經的這些視頻也很方便,一個手機,走到哪裡都可以看到,都可以聽到,這個緣太殊勝了。這是我們講,遇到淨土這個緣。
在我們生活當中,方方面面,那都離不開緣。所以緣這個字,範圍太深廣,世出世間法,無非是個緣。這麼多的緣,智慧就重要了,智慧去觀察,因為智慧能鑑眾緣。鑑就是鑑察,鑑定、鑑察。鑑察眾緣,鑑察各種因緣,你有智慧能把緣看得很清楚。緣有善緣、有惡緣,哪種緣可以隨,哪一種緣不能隨。隨是隨順,我們一般講隨緣。隨緣這兩個字意義也很深廣,怎麼樣隨緣?這個都必須要有智慧。哪些緣我們可以隨緣,哪些緣不能隨緣,這個都必須要智慧去鑑察、辨別,去抉擇。佛,明心見性的菩薩,就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是分證佛,佛是究竟圓滿佛,他們都超越十法界。圓教初住位菩薩,他就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超越十法界,住實報莊嚴土。就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法身大士有能力把一切緣都看得清楚,他能隨一切緣。我們凡夫不行,我們要有能力辨別染淨、邪正、善惡。我們凡夫的地位,清淨的可以隨緣,隨清淨的緣;染污的緣不能去隨。正法可以隨緣,隨正法的緣;邪法,你不能去隨邪法的緣。善法可以隨,惡法不能隨,為什麼?因為我們凡夫煩惱習氣沒有斷,就不能隨惡緣,隨惡緣我們就造惡業,造惡業就要受惡報,墮到三惡道。但是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他們可以。諸佛如來應化在世間,他有本事,他們也可以隨惡緣、可以隨染緣。他們實際上不受污染,他是表演的,做種種示現給我們看,讓我們凡夫在這個裡面覺悟。所以諸佛如來、法身大士示現在十法界,隨各種緣,有染有淨、有善有惡,都隨。但他們自在、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沒有障礙。隨緣是什麼?度眾生,你不隨緣怎麼度眾生?你要度惡人,你要隨惡緣,不然度不了那些惡人;度善人,隨善緣,所以做種種示現。
在十法界主要一個目的,就是要讓一切眾生在這裡面覺悟過來,這是真實的慈悲,無盡的慈悲。就像在舞台上表演,他好像當演員一樣,他可以演正面的,也可以演負面的。他能夠演清淨的,也能夠演污染的,演得非常逼真,讓我們看到受到感動,受到啟發,這都是教學。在《楞嚴經》佛給我們講,特別在末法時期,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眾生愈是苦難,愈是濁惡,感應諸佛菩薩、阿羅漢來濟世,來救苦救難。眾生為什麼受盡苦難?迷惑迷得太深了,迷惑顛倒,造業造得太重,佛菩薩特別示現。所以《楞嚴經》講,在末法時期,佛也教這些法身大士、阿羅漢,示現在我們六道,示現各種身分。就像《普門品》講的,三十二應身,示現各種身分。示現的身分有正面的,有在家、有出家、有宰官等等,各種身分都示現。還有示現負面的,姦偷、屠販。姦偷、屠販就是在社會上幹不好的事情,造惡業,也有佛菩薩在裡面,佛菩薩示現惡人,去度那些惡人,去幫助那些惡人回頭,示現同類身,跟他一樣。姦,姦邪的;偷,偷盜的;屠販,就是殺生的。殺盜淫妄都示現在這裡面,這個裡面有佛菩薩、阿羅漢示現在裡面。所以《楞嚴經》講,「順逆皆方便」,順就是示現正面的,教化眾生;示現逆行、惡行,教化惡人,也是方便。無論從正面、負面,都是教學,都是方便,都是要令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唯一的目標就這個。實際上佛菩薩確實是如如不動,為什麼如如不動?《金剛經》講得很明白,「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自性本來就如如不動。無論什麼相,善相、惡相,佛菩薩、法身大士他「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所以佛菩薩沒有絲毫的影響,主要去影響眾生回頭是岸,這個就是大慈大悲。
「能鑑眾緣」,這裡面最重要的,特別是六道眾生,哪一個人沒有冤親債主?所以我們做三時繫念總是長期給一切同修立冤親債主,四眾同修,乃至一切眾生。冤親債主,哪一個沒有?大家都有,每一個人後面不曉得有多少冤親債主,如果排隊太長了,你都看不到尾巴了。實際上講,我們在這個世間,一個家庭,這些人際關係,為什麼做一家人?過去香港光明講堂壽冶老和尚,他的講堂有一副對聯,上聯寫著「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下聯寫著「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這副對聯說明了一個家庭,夫妻、父子、兄弟姐妹,是什麼關係來結合的?無非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就四種緣結合的,沒有這四種緣不會做一家人。這四種緣說白了就是冤親債主,不是報恩,就是報怨。我們無量劫來,結了多少怨?結了多少恩?恩恩怨怨。所以冤親債主每個人真的後面不曉得多少,實在講無量無邊。重大過節、仇恨很深、念念不忘的,他就是一定要找你報復,沒有報復到他就不甘心,他就不放過。小的過失,小的怨恨,對方明白了,那也就算了,他不來報復了。重大的,他放不下,念念不忘。所以小過失,如果對方明理、明白了,也就算了,就不報復了,就終結了。可是在因果裡面,欠命的要還命,欠債的要還錢,這都是緣。你緣遇到了,你欠人家的,你就是要還,欠命的你要還命,欠債的你要還錢。這個都是因緣果報,種了因,這個緣成熟了,遇到了,那就要受這個報。
我們才真正明瞭,人與人之間,沒有一個人是吃虧的,也沒有一個人能佔別人便宜,因果通三世。因果不是只有這一生、這一世,有過去生、現在生、未來生,通三世。我這一生佔別人便宜來生要還他,我這一生吃虧別人來生他要還我(這個緣遇到了,他就要償還了),所以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我們在六道輪迴就是幹這個事情,就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特別是殺生,你吃他半斤,還他八兩。「羊死為人,人死為羊」,過去世他也是殺生吃肉,罪業造多了,墮到羊了,來還債了;牠的債務還滿了,牠也會到人道來。我們人現在殺牠、吃牠,我們罪業造多了,福報享盡了,也會墮到羊裡面,再去還債。互相殺,互相吃,六道輪迴,三世因果,就是這麼一回事,真的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佛在《興起行經》舉出十個例子,說明他宿世的因緣。佛說:皆從往劫造眾惡因,無數千歲,受無量苦報,餘殘未盡,於成道之後還要償宿債;如來眾惡皆盡,萬善普備,猶不免此宿緣,蓋欲示人,凡造惡業,果報難逃,故說是宿緣。佛舉出十個例子,下面說出十個宿世的因緣。
一、「孫陀利謗佛緣」,佛過去曾經殺害她,這一次成佛時遭到她毀謗。這是什麼因緣?「佛言,往昔波羅奈城有博戲人,名淨眼。時有婬女名為鹿相,淨眼誘引鹿相共車出城,至樹園中共相娛樂。時彼園中有辟支佛修行道法,待其入城乞食,淨眼遂殺鹿相,埋其廬中。後累辟支佛,將致死地。淨眼見已,即起悲心。我所造作,自當受之。故自說罪,被國王殺。時彼淨眼者,即我身是。彼鹿相者,孫陀利是。以是罪緣,無數千歲受無量苦。今雖得佛,由此餘殃,故受孫陀利女之謗。」這是佛陀(本師釋迦牟尼佛)說他過去世,十種宿世的因緣。
他這一生遭遇到被人家毀謗,孫陀利毀謗佛是什麼因緣,絕對沒有那個沒有因的果,肯定有他的因,佛把過去世的因緣果報說出來。這一生雖然成佛,這個還是餘殃。就像《易經》講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餘殃就是你那個果報受完了,還有剩餘的災殃,那個叫餘報。果報還沒有現前,有個花報;花報受完,就是受果報。所謂開花結果,花報不好,果報就不好。果報受完,還有餘報,這是餘報。只要你的冤親債主沒有放過你,那就很麻煩,他就生生世世糾纏不清。因果報應太可怕,要想逃出這個關口,只有兩種方式能避免,一種是冤親債主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幫助冤親債主他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他成佛了,他明白這些三世因果,他不會報復了,就全放下了。另一種是我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那就沒事了,在極樂世界遇不到這些惡因、惡緣、惡人,極樂世界就沒有這些事情,在我們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才有這些事情。所以冤親債主往生到極樂世界,我們也往生到極樂世界,那也什麼問題統統解決了。所以沒有往生極樂世界,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這個問題是真的沒完沒了,冤冤相報,愈迷愈深,苦不堪言。
二、「奢彌跋謗佛緣」。佛言,「過去遠劫,有婆羅門名為延如達,常教五百童子。復有一梵天婆羅門婦名為淨音,為延如達作檀越」,檀越就是施主,我們現在講齋主,「飲食衣服皆供養。後有辟支佛入城乞食,淨音見已,即請供養。自是以後,日具美食而供養之。延如達自覺薄己厚彼(這個護法對辟支佛供養豐厚),便興嫉妒。復令童子謗此道士無有淨行,與淨音私通。後辟支佛現神變入滅,眾人乃知延如達虛妄。時延如達者,則我身是。淨音者,奢彌跋是。我時起嫉妒心,受諸苦報,今雖得佛,由此餘殃,故受奢彌跋之謗。」這是講第二個宿緣,釋迦牟尼佛受到奢彌跋毀謗,毀謗佛的因緣。
這個因緣也是過去久遠劫,很久了,是有一個婆羅門,他名字叫做延如達,常常教導五百童子。還有一個梵天婆羅門婦叫做淨音,名字叫淨音,「為延如達作檀越(施主)」,就是飲食衣服都供養,供養延如達。後來有一位辟支佛入城乞食,證得辟支佛果的聖人到城裡面乞食,這個婆羅門婦淨音看到了,就請他到她家供養。「自是以後,日具美食而供養之」,從那個時候開始,每一天都是用最好的飲食來供養這尊辟支佛。延如達(婆羅門)自己覺得薄己厚彼,好像這個護法對辟支佛供養很豐厚,對自己的供養變得很少,嫉妒心就生起來了。嫉妒心生起來,就要去毀謗、破壞,「復令童子謗此道士無有淨行」,教這五百個童子(就五百個學生)大家去毀謗、去造謠,說這個道士他沒有清淨的行為,不守戒。怎麼毀謗?說這個辟支佛跟淨音私通,就是邪淫,私通,做這樣的毀謗,我們現代的話講叫抹黑,白白的紙把它抹得黑黑的,沒有這個事情,給他抹黑、毀謗,毀謗這尊辟支佛,說他跟淨音私通。後來辟支佛示現神變入滅,他示現圓寂了,「眾人乃知延如達虛妄」。大家才知道原來這個婆羅門延如達他打妄語,大家才知道原來你是在毀謗人,實際上沒那個事情。當時的延如達者,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淨音就是奢彌跋,就是那個梵天婆羅門婦(婆羅門的婦女)。所以佛說我當時「起嫉妒心,受諸苦報」,造這個業不得了,毀謗聖人,那還得了,墮地獄。地獄出來了,現在雖然成佛了,「由此餘殃」,還要受餘報。「故受奢彌跋之謗」,所以才會遭到奢彌跋的毀謗,就是一報還一報。所以什麼事都有它的因果,我們這一生遭到人家毀謗,是我們過去生去毀謗他,這一生碰到了,他報復,我們就逆來順受,不要去跟他計較,這個帳就了了。如果要再去報回來,他又再報回來,那真的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三、「佛患頭痛緣」。佛言,「過去遠世,羅閱祇城穀貴人飢」,穀貴人飢就是糧食危機,飢荒年,缺乏糧食。就是過去久遠世,羅閱祇城裡面糧食缺乏,所以人都受到飢餓,「掘百草根以續微命」。「時彼城東有吱越村,人民眾多,村東有多魚池,村人各將妻子詣止池邊捕魚食之。時捕魚人取魚在岸而跳,我為小兒,以杖打彼魚頭。時池中有兩種魚,一名麩魚,一名多舌,自相語曰:我等不犯人,橫見苦我等」,這個就是說我們沒有得罪這些人,這些人要害我們,「後世當報」。「時吱越村人即今釋種是。小兒者,我身是。麩魚者,流離王是。爾時魚跳,我以小杖打彼魚頭,此是因緣,受諸苦報,今雖得佛,由此殘緣,流離王伐釋種時,我即頭痛。」這個因緣,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講到這個公案,這個就是佛他患頭痛的緣。
他頭痛,痛了三天,什麼原因?佛應該不會頭痛,什麼原因?佛就說了,「過去遠世」,久遠以前,「羅閱祇城」,這個城叫羅閱祇,鬧飢荒,沒有糧食,就是去挖百草根,就是我們現在講吃草、吃樹、野草,以這個來延續微命,就是來延續生命。當時城東,城的東面,有一個村叫吱越村,吱越村人民眾多,人很多,有很多魚池。「村人各將妻子詣止池邊捕魚食之」,村人「各將」,就是帶著他的妻子兒女;「詣止」,就是到魚池去捕魚、去抓魚,魚抓來吃。「時捕魚人取魚在岸而跳」,當時村民去捕魚,魚撈上來了,撈到岸上。我們大家都看過,魚撈到岸上,沒有水,放在地上,牠就跳。有一隻魚很大,跳,當時釋迦牟尼佛他是小孩子,小孩子好玩,拿一個木杖(就木頭),「打彼魚頭」,就是敲那個魚的頭。當時這個魚池當中有兩種魚,一種叫做麩魚,一種名叫多舌。像我們現在漁港捕魚,市場賣的那個魚都有名稱的。當時這兩種魚,一個是麩魚,一個多舌,「自相語曰」,就互相說,我們也沒有去觸犯這些人,「橫見苦我等」,這些人橫行霸道來找我們麻煩,我們沒有得罪這些人,這些人要來殺害我們,「後世當報」,來生來世一定要報復。當時吱越村人(就那一村的人)就是釋迦牟尼佛這一生投胎到印度是釋迦族。那個小孩子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當時是那個村裡面那個小孩子,拿木杖去敲魚頭的那個小孩子。「麩魚者」,就是當時在古印度三千年前「流離王」。當時魚跳,釋迦牟尼佛前生他是小孩子,好玩,拿小杖打魚頭。打魚頭,魚頭當然會痛,因為動物也跟人一樣都有知覺,也會痛。因為這個因緣,「受諸苦報」,苦報就是到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的苦報受盡了。這個我們讀《地藏經》就知道,受諸苦報。「今雖得佛」,今天雖然成佛,「由此殘緣」,殘餘的惡緣,這一生「流離王」,就是當時的魚王,他來征伐釋迦種,來征伐釋迦族。他來征伐、來討伐,就是戰爭,「我即頭痛」,他就頭痛三天。所以成佛了還頭痛,佛說明這個就是過去生的餘報。
下面第四。四、「佛患骨節煩疼」。佛也罹患,骨節就是關節,關節疼痛。這個什麼因緣?過去生中他是一個醫生,佛過去世當過醫生,給人治病,人家答應有報酬,最後都沒有。就是給人家病人病治好了,病人說我們會來報答你、會來酬謝你,最後這些病人都沒有,病給他醫好了也都沒有酬報、答謝,於是他就怨恨在心。怨恨在心,就是有病人來不治了,不給他醫治了,見死不救,不但如此還加藥物害死這個病人。病人又來找他,他就不給他治,而且開藥給他是毒藥,讓這個病人吃了就死了,現在成佛,常有骨節痛。因為你讓那個病人身上骨節疼痛,不給他治,還把他害死,現在雖然成佛(當然這個果報都到三惡道,三惡道出來,現在成佛了,雖然成佛),還有餘報,所以常常有骨節疼痛。
所以人身體上的疾病,確實是有因緣的。疾病三種原因,第一是飲食起居不當,這是屬於生理。我們沒有注意風寒,東西吃的不衛生,或是暴飲暴食,亂吃,這屬於生理方面,醫生可以幫助。第二是冤親債主,你沒有辦法躲避,醫生束手無策,治不了你的病。有的人身體很不好,不舒服,很難過,去醫院檢查也沒病,沒病就是很難過、很難受、很痛苦,第二就是冤親債主,這個醫生沒辦法,這個你要跟冤親債主調解,他同意了、他接受了,他離開你的身體,你的病就好了。真正學佛的人,他有護法神,冤親債主不容易附身,而且你心地正大光明,他不敢沾你的邊。如果我們心裡有邪念,有自私自利、貪瞋痴慢,他就能滲透進來。就像悟達國師一樣,悟達國師我們常常聽,大家很熟悉,起一念的貢高我慢,冤親債主就進來。這是第二種冤業病。第三種是宿業,自己過去生中造的惡業,那是業障病,那是要懺除業障,你找醫生也沒用,也不是冤親債主,也不是生理的病,是自己造的惡業太重。病從業生,業由心生,要改過修善,這個病才會好。佛此地舉的例子是過去生造的。
好!我們這節課時間到了,佛講宿世十種宿緣,我們講到第四個,下面還有六個緣,我們下一堂課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