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當相即空,相盡心澄(二)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六集)  2022/12/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86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五頁第二行,從「五」這段看起:

  【五。自下攝用歸體入五止門。五止門者。謂依前能行四德之行。當相即空。相盡心澄而修止也。】

  上一堂課我們這一段還沒講完,這一段就是講修五止門。『攝用歸體』,「用」,是指我們日常生活,起心動念是用,也就是說作用。言語是用,身體造作,心裡的思想,身語意三業都是用,我們時時刻刻在用。身語意三業,覺悟的人,阿羅漢以上的聖人,他能「歸體」,回歸到自性本體。歸是回頭、回歸,體就是指自性,換句話說,都能跟自性相應,這些起用(身口意三業起的作用)不違背自性,不違背性德,這個就是佛菩薩、阿羅漢、世間的大聖大賢,他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合乎性德,也就是回歸自性本體。這些佛菩薩、聖賢,攝用歸體,他這些作用都回歸到本體、自性。那凡夫呢?我們凡夫是攝用違體,我們也在作用,但是身口意三業都違背性德。在佛法講,叫「背覺合塵」,違背自性的本覺去攀緣這些五欲六塵。這個就是凡夫攝用違體,違背性德,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自性本體完全是違背的。違背自性本體是造業,我們一般講凡夫身口意三業都在造罪業。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講,「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違背性德,違背本體(自性),造作的這一切,身口意都叫造罪業,違背本體。如果歸體,回歸到本體,回歸到自性,那就不是造罪業,就變成功德,罪業就變成功德。

  我們凡夫也能行善積德,我們一般講世間的善人,雖然能夠行善積德,但是不能歸體,還是沒有回歸到自性本體,這個就不叫攝用歸體,他還是有能所、有對立的。在我們凡夫行善積德,這叫善德,這個不叫功德,功德是你回歸自性本體,那才叫功德。善德就是沒有回歸自性本體,但是他修善。修善,這個我們在《金剛經》看到,就是修善他著相,著了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著了相。著相修善,就叫善德,可以感得人天福報。這個就像梁武帝,他著相修善,他福報修得很大,所以他死了之後生天,享天福去了。為什麼他不能脫離六道生死輪迴,不能明心見性?因為著相,著相修善。如果不著相修善,那就超越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所以差別就在這個地方。如果他三業造作能夠歸體,就是功德,歸體就是不著相。功德能了生死、出三界,功德能成聖、成賢、成佛、成菩薩、成阿羅漢。福德,這些善德,能得人天福報,不能超越三界六道,不能超越十法界,這一點我們要明白。但在事相上,做是一樣。但心不一樣,見不一樣,他的知見不同。所以用心不一樣,那果報也就不一樣了。「入五止」、「起六觀」,這就是歸體的樣子。要怎麼樣回歸到本體?這裡教我們的方法就是入五止、起六觀,修止觀。華嚴宗的五止六觀,天台宗是三止三觀(空假中),原理都是修止觀。入五止、起六觀,就是歸體的樣子。我們把這個文對照自己的心行就非常明顯,拿這個來對照我們自己,知道自己錯在什麼地方;知道錯是覺悟,把錯誤改正過來叫修行。

  「五止」就是五種一定要放下的。止就是止息、停止,不要再繼續了,也就是放下。『當相即空,相盡心澄』這八個字是總的方向;五種止,修五種止,這八個字是總說。「當相即空」,《金剛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有,不是真有,叫幻有。像我們看電視節目,有沒有這個相?有,但它是幻有,不是真有。「相盡」,相盡不是沒有,這個「盡」的意思是你透徹明白,明白什麼?這些相有,但是它是幻有,知道它的事實真相。看清楚、看明白,這個相它的真相,真相是什麼?就是幻相,不是真的。我們凡夫跟佛菩薩、阿羅漢不一樣,跟這些大聖大賢也不一樣,就是我們凡夫把這些相當真的,把這個假相看作是真實的,所以就迷在這個相上面。迷了之後,就生起分別執著了,這樣造成六道十法界,總是迷在相上。迷的淺深不同,所以有六道十法界這個現相。這個現相,實在講,還是虛妄的。相盡不是沒有,盡就是你透徹明白,明白這個事實真相,就開悟了。眼前我們看到這些萬事萬物,這些相,知道它的真相,它真相就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知道它是虛妄,你就不迷惑了,不再分別執著了,那相在眼前,我們的心怎麼樣?如如不動,我們的心就不會跟著相在變,不被相所轉,不迷在相上面。相是剎那在變,這個相(幻相)千變萬化,你的心念也跟著相剎那在變化,那就錯了。那個相是虛妄的,我們的心跟著那個虛妄的相剎那剎那它變,我們也跟著它在變,那我們就很累,很辛苦。在這個當中起了分別執著,所以你生活就活得很辛苦,跟著它動,被它所轉。

  所以這些相,它動,你看出它的事實真相,它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自己心不動,你了解事實真相是怎麼一回事情,這些幻相根本就不存在,根本就不可得。你也得不到它,你也不能去控制,你也不能佔有,像作夢一樣。《大般若經》最後一個總結,「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大般若經》六百卷,分量很大,過去台中慈光圖書館許館長送我一套,分量很大。《般若經》佛講了二十二年,總結一個結論是什麼?「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就這三句話。一切法,包括我們的身跟心,我們這個身體是物質現象,我們的心是精神現象,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都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它是幻相,不是真相,叫相盡心澄。知道這些相,它的事實真相是虛妄的,心就沉澱下來、沉靜下來了,你的心就不動了。「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心不動,你才能看到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相不盡,你的心就不能止。這個心就是妄心,不能停止下來,跟著一直動。盡是對現相徹底明瞭。現前我們六根接觸到的,外面色聲香味觸法全是幻相。這個幻相就像我們看電視屏幕這些影像一樣,你說這些影像有沒有?有,有在哪裡?空的。你抓不到的,你也得不到,你可以受用,欣賞它,你不能佔有,你不能控制,它一秒一秒的跳過,你沒有辦法叫它止住。凡夫不知道相是假的,在這個裡面生七情五欲,生煩惱。阿羅漢以上的聖人覺悟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他在這個裡面,他生智慧。我們生煩惱。其實智慧跟煩惱是一樁事情,都是我們這個心,我們心覺悟了,煩惱就變成智慧,煩惱即菩提;心迷了,菩提就變成煩惱,是一不是二,關鍵在迷悟。

  相盡就是妄盡,我們講的「妄盡還源」,心澄就是還源,回歸到自性本源,然後你回過頭來幫助這些迷惑顛倒的苦難眾生。幫助這些眾生怎麼樣?你會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你就得大自在。就跟觀世音菩薩,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度眾生得大自在。你要幫助眾生解決問題,那是作,有沒有幫助眾生?有,時時刻刻在幫助,但心地有沒有動?有沒有動個念頭,我要去幫助哪一個眾生?哪裡眾生需要我去幫助?心裡沒有動過,心澄。從心上講,無作,因為沒有起心動念,無作。從事上講,從相上講,有作;心無作,所以叫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沒有得失心,沒有憂慮,你做得多自在,這叫學佛。事情做成就了,眾生的福報;事情做不成,眾生福報還沒有成熟,對自己來講,心裡沒有罣礙,沒有得失。所以這個才是真正學佛,學佛菩薩、聖賢生活上的態度。先放下,然後再提起,先修相盡,先要修相盡,心澄之後要廣度眾生。心澄就是你心定下來了,止就是定,你不再起心動念。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放下,放下起心動念;放下起心動念,要廣度眾生。《金剛經》講,度無量無邊眾生入無餘涅槃,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外面度很多很多眾生入涅槃,心裡乾乾淨淨,心澄了,沒有著度眾生的相,認識當相即空。眾生,你度眾生,當相即空,所以度而無度,無度而度。你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如如不動,為什麼?外面現象是假相,你跟著這些假相起心動念就錯了,外面音聲也是假的,色聲香味觸法沒有一樣是真的。

  總的來說,真正止是什麼?念頭沒有了是真止,不再起心動念了。我們起心動念很微細,起心動念就是無明,這是講到究竟處。講到究竟處,真正止,就是止什麼?止息起心動念,不再起心動念叫做止。就是我們最初一念不覺,那一念。這個就很細,這個起心動念不是我們現在能夠感覺到的起心動念,是一念不覺那個起心動念,那個是無明的根本。那一念如果斷掉,那就是從根本上斷。像禪宗,就是從這個根本去斷的,截斷你這個起心動念,也就是說直接破無明,無明就是妄想。這個根本沒有了,枝枝葉葉自然也就沒有了,分別執著自然也就沒有了。分別執著是從這個起心動念、無明發展出來的,無明是根本,分別執著都是枝末。我們一般人,不是那個上上根人,我們現在開始學,先從斷情執下手,情執就是執著。執著當中情執是最嚴重的,我們一般講感情、愛情,這個執著很重。佛在經上講,「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我們為什麼到娑婆世界六道輪迴裡面來?愛太重了,情愛,感情、愛欲,這個情執很重。所以造成六道生死輪迴,情執是第一個因素,造成六道輪迴。所以斷掉情執就叫止,我們一般中下根器的就從這裡先下手。就好像我們要回歸到自己本來的身體(自性),穿了三件衣服,最外面這一件先脫掉,這是情執,就是執著;再脫掉第二件,分別;再脫到最裡面那一層內衣,最細的妄想,我們自性本體就現前了。這個是我們一般中下根器要從斷情執先下手。所以情執斷掉就叫止,不再感情用事,就是理性的在做事,這就是三昧現前,你得定了。不再執著,心定下來了,不會隨著情執去妄動,不會隨著感情衝動,你能夠定得住。定,就生智慧。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有了智慧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能夠幫助自己解決問題,也能幫助別人解決問題。

  中國古聖先賢教我們,學習從格物開始。「格」是格除,「物」是物欲,對五欲財色名食睡,這是我們現前的五種欲望,你如何能把欲望放得下?我們生命依賴這五種欲望,要怎樣格除?我們不能完全不要,不要,我們生命就不能維持,我們還是需要。格物,意思就是適可而止,夠了就好,不要過分,不要過分去貪求。所謂知足常樂,適可而止,不要過度。「知止而後能定」,這《四書.大學》裡面講的。一個人知道格除物欲,知道適可而止,心不再攀緣貪求,這個心就會定下來。知止就是格物,不要過度,適可而止,這個就是格物,格除非分的物欲貪念。生活,錢財能過得去就夠了,不要再追求很多很多。你愈追求,你就愈痛苦,你的痛苦就來了。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諸苦盡從貪欲起」,這些苦從哪裡來?從貪欲來的。貪求物質的享受,貪得無厭,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了,要再更多,愈多就想要愈來愈多,貪心沒有止境,苦就來了,所有的痛苦都從這個地方產生的。

  為什麼佛教我們不要貪求?你命裡沒有,你怎麼求也求不到。看到人家賺很多的錢,你也想跟他一樣,他命裡有,你命裡沒有;他求得到,你求不到。他過去生有修,你過去生沒修,你拼命用什麼方法去追求,得到的還是你命裡原來有的,過去生修的。如果你命裡沒有,你怎麼求也求不到,沒有修,沒有種因怎麼能得果?你命中有一百年的福祿,如果你能夠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去過日子,你過去修的就是這些,就這樣,你不要過分去貪求,老實過日子,那你能活一百歲。

  我們華藏有一個老同修,韓西友居士,山東人,今年一百歲了。這個老同修早年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就來聽經念佛,也幾十年了。人很實在,很老實,兒女也都不錯。現在每一天還到三重淨宗學會,一大早六點就去開門,去上香。他們好像住板橋的樣子,每天坐公車,一百歲還自己可以坐公車。他是一個很標準的老實人,規規矩矩,老實念佛的人。所以能規規矩矩老老實實過日子,你命裡有一百年的福祿,你能活到一百歲。如果你還能夠節儉,省吃儉用,拿來布施,那肯定超過一百歲。這海賢老和尚、虛雲老和尚也做榜樣給我們看。

  如果追求欲望、享受欲望,你得到了,你過分去追求,你原來能活一百歲,可能你過度的享用,提前的把這個福報享光了,我們叫做損福,你的壽命可能只有五十歲就死了,就變成一半了。為什麼一百年的福報,五十年就享光了,就享受完了?我們俗話講「祿盡人亡」,你福祿沒有了,人就死了。《太上感應篇》講,「算盡則死」,算就是一百天的壽命。如果你提前享受享完了,生命也就提前結束了,就是這個道理。還有人更早的,有一些人他少年就發達,一百年的福報,他三十歲就享完了,揮霍,享光了。

  所以格物,並不是叫你完全捨掉,完全捨掉,這個身體怎麼維持?也就是說粗茶淡飯,其樂融融。自己省吃儉用,如果有大福報,這個福報跟別人分享。有一些人他很缺乏、很需要,我們省一點去幫助這些人,這個也是給自己修福,累積自己的福報。自己守住清淡樸實的生活,這在古人表現給我們看的很多。你看孔子溫良恭儉讓,學生讚歎夫子這五種德行。「溫和」是講他的態度,「善良」是心地善良,表現在外面「恭敬」,敬人、敬業、敬事、敬物。對待人事物恭敬,他一定就很謹慎,所以他的事情可以做得很圓滿,做得讓人生歡喜心。「節儉」是美德,節儉是真正在享福;不節儉是浪費,損福,糟蹋自己的福報。平常養成節儉的習慣,生活就很容易過;愈是節儉,身體愈健康。「讓」,不跟人家爭,處處讓。這是孔子五德:溫、良、恭、儉、讓。本師釋迦牟尼佛他讓到底,他是王子出身,他可以繼承王位,他不要了,出家修行了,他本來是在人間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到高峰了,全部捨棄,讓。我們開始修的時候,忍讓,得忍,不忍就不能讓,所以要從忍開始。由忍讓提升到謙讓,謙虛,達到最高的境界,禮讓。這個都是屬於知止。知止而後定,你心能夠停止這些妄念,不過度的去追求,知足常樂,心就定了。在生活當中,衣食住行精心去挑剔,這是煩惱。煩惱助長貪瞋痴三毒,你怎麼會不生病?這個世間許多人得不治之病,痛苦不堪,病從哪裡來?自作自受。要是相信佛的話,「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那什麼病也都沒有了。生活愈簡單愈好。

  佛法到今天為什麼衰?就是講經說法的人少了,這個的確是佛教一個衰相,就是寺院道場不提倡講經說法。道場不講經,特別是出家法師不講經,一般這些信眾,他沒有聽經,沒有聞法,他就不明理。學佛的人不聞法,只是來寺院燒香拜拜,求消災、求平安、求事業順利,這個就變成迷信,變成一種宗教的信仰。所以一般社會大眾看到佛教,他也是認為一種宗教,一提到宗教就是迷信,沒有科學根據。實際上這個是很大的誤會,這個誤會原因也不是短時間,大概有一、二百年,佛門寺院不提倡講經說法,很少,大多數寺院都是舉辦這些法會活動,形式上的。對這些經懺法會活動內容沒有人去講解、去說明,信眾來了跟著拜,也不曉得是什麼道理,這樣就被社會大眾看作是迷信。所以不講經說法,不聽經聞法,信佛、皈依都是迷信,因為不明理,不明道理。

  所以我們看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是我們佛教創始的教主,佛教的創始人是從他開始的。我們看他的傳記,他成道之後,他做什麼事情?一生講經說法(天天講經說法,一天還講八個小時),講多久?講了四十九年,沒有停止過,沒有一天休息,對一個人也講,對大眾也講。對一個人講的,對幾個人講的,對很多大眾講的這些開示,開口講話記錄下來就是經典,都是幫助人的,沒有戲論,沒有雜心閒話。

  佛法傳到中國來的時候,那個時候不是我們現在的人認為的宗教。在漢朝的時候傳到中國,那個時候是國家去聘請的,國家派使節去聘請西域印度的高僧來中國傳佛經,翻譯經典,來教學,所以當時是教育。所以隋唐以前,再慎重是宋朝以前,宋以前的中國佛教寺院都是教學的場所,特別在盛唐的時候,是佛教黃金時期,很多外國的在家、出家人都到中國來留學,來學習。中國的法師也到印度去取經,去留學,去學習。那個時候都是國家皇帝以國家的資源在護持,翻譯經典,講經說法,蓋寺院,像辦學校一樣,都是國家辦的。所以以前都是教學場所,都是辦教育的。無論在家、出家都是知識分子,都在研究經教。把經教裡面的理論方法變成自己的思想,把經教裡面講的這些規矩變成自己的生活,你得到受用。講經教學一直傳到清朝初年,清朝初期還保持著。到了嘉慶皇帝之後,慢慢就衰了。也就是說,嘉慶皇帝之前,寺院的講經說法,還是保持教學教育的形態。到嘉慶皇帝之後,慢慢就變了,衰了。到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寺院只有經懺佛事,沒有法師在講經說法。大家只是去拜拜,求平安,求消災,對佛經的道理都一無所知,這佛教就完了。在家的居士大德,他們辦蓮社、講堂、念佛堂、居士林,出家人就不做了,變成在家居士發心在做。現在很多這些道場,都是居士發心的。世尊當年在世把弘法、護法這個事情付托給國王大臣。國王大臣來護持,佛陀教育能夠世代相傳;國王大臣不護持,不去推動,不去提倡,佛教就變成自生自滅。清朝以後到民國,佛教就變成自生自滅,這就遇到真正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除了自己成就之外,如果有緣分,要盡心盡力護持正法。怎麼護持?講經的法師、居士,我們如果有力量,供養他,讓他衣食住行都不操心,專心研究經教。一個道場如果有三個法師、居士,一個星期講六天,每個法師講兩天,一天講兩個小時,你把人培養起來了,有個十年、二十年,都變成大法師。那個功德無量無邊,真的把佛教給救起來了。

  我們淨宗道場有很多都是利用星期天念佛,念一天,或者念兩天。現在是週休二日,也有念兩天,也有念一天的。大家來念佛,平常每天晚上講經,這個也是好事情。在我們台北華藏,白天有誦經,遇到十齋日,誦經、念佛。目前星期一到星期三都有法師講經。除了這個之外,就是在網路上直播。所以這個是我們要復興佛教,就是要注重講經說法,要注重這個,不能只有注重做法會,做經懺佛事。當然經懺佛事、法會是有它的需要,但是經懺如果能夠先請法師來講解,再來做,效果就更好了。因為來參加的居士,他明白這個道理,他懂得怎麼用心,用什麼態度來做法會,在生活上要怎麼去斷惡修善,怎麼破迷開悟,這個利益就不可思議了。所以道場有做法會,有共修(打佛七、做經懺),像我們做三時繫念這些法會,是行,這屬於行門。講解,講經說法是解門,就是信解,有了信解,才有行證。解門是天天講經,行門是天天念佛。平常信徒家親眷屬過世,我們道場附帶做這些超度佛事,就是大家集體做,那就沒有辦法單獨給一個人做一場佛事。現在我們道場,大部分都是集體的,因為人數多了,沒有辦法單獨為一個。單獨的,大概是比較特殊因緣,才有可能。所以這些我們都是一起,或者每天早晚誦經念佛給他迴向。像我們台北華藏淨宗學會,我們每一天下午固定都有誦《無量壽經》,十齋日上午誦《彌陀經》、念佛三個小時,下午誦《地藏經》。誦經念佛給他迴向就可以了。

  有一些道場,他星期天一天念佛,現在叫「佛一」,依照佛七的儀軌,精進念佛一天,也可以給這些往生牌位迴向,給延生(就是長生祿位)這些陽上的同修家屬祈福,這樣就可以了,這個很如法,有解有行。真的能這麼做,你這個道場肯定會興旺,為什麼?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你是正法道場。真正有發菩薩心的人來護持,不是做不到。力量薄弱的,像印光大師教導我們,我們財力、人力都不足,我們道場就小一點,小道場二十人。但是二十個人也要講經,不講經不行,不講經大家不明理,不知道怎麼修,也不曉得在修什麼。發心出來講經的,有人護持,有個安定生活的環境,他才能專心來講經弘法,才會有成就。如果他一天到晚忙著生活,那也就沒有時間來弘法了。所以真正護法大德居士是菩薩,提供安定環境,讓法師進修,讓法師天天弘法。現在用電視、網路,可以把講經廣泛的去傳播。但是現場聽經的利益跟看電視不一樣,相信有很多同修會有這個感觸,現場聽經還是很重要。但是畢竟能到現場來的人數還是有限,有的能來,有的人來不了,特別在海外的。我們現在利用這些科學工具,就同時直播,能來現場的來現場,不能來現場的,我們透過直播在網路上跟大家交流,這樣效果就很圓滿,也很殊勝。實在講,能夠來現場的,盡量來現場,當然也感覺不一樣。不能來現場,專心聽講,效果跟現場也是一樣的。所以我們現在都是要多利用這些科學工具,策畫一個現代化的講堂。現場聽眾如果人很多,三、四百人,同時有電視網路播出去。二十一世紀的道場,應該是這樣的。特別現在的人,大概手機人手一機,拿個手機就可以聽經,你要看直播的、看首播的、看重播的,都很方便。所以有時間的,盡量到現場來參加,這個當然是更好。事情繁忙的,或者住得比較遠的,在家裡收看電視。

  止觀,佛教我們放下,放下的是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個東西要放下,要把它止住,停止;停止,要提起,提起什麼?提起護持正法,弘法利生,弘護是一體。佛法能不能住在世間,不在法師,法師他是弘法,就像辦學校一樣,他是教員、教師,主持佛法的是學校的校長,他是負責人,他的責任大。他辦學校,他可以邀請好的老師來上課,他自己不必上課。對老師、對學生,他都要護持。佛法能不能常住世間,他的功德第一大!他能護法就能常住世間,所以他功德就最大。在家菩薩要是不學習佛法,光是燒香、磕頭做形式,這不是真正護持。會講經說法的人很多,訓練三個月就能上台,有機緣、有能力一定要護法,護法的功德無與倫比。護法比弘法的功德更大,因為弘法的人沒有人護法,那弘不了。「當相即空,相盡心澄」,這個人是菩薩,他不為自己,無論做多大的事業,他心是清淨的,他不是為名聞利養,沒有貪瞋痴慢,他到這個世間來,真正護持正法、弘揚正法。我這一生做什麼事情?就是提醒大家相信正法,知道什麼是正法,佛法是正法,不是迷信。正法有住世的必要,正法住世對大家有好處,沒有壞處,因為現在大家迷失了,看不到正法的真面目,我做這個宣傳工作。你們建道場要培養年輕的法師、居士,你幫助他就是幫助佛法,佛法遍法界虛空界,你就曉得你做的功德多大。雖然有大功德,心裡不做大功德想,這是菩薩。你救了多少人!每個法師講經說法所度的眾生功德都是屬於你的,你辦學校,你請他來。為什麼請不到?是你自己不懂佛法,如果你懂佛法,知道尊重佛法,你就會尊重法師。你會認識哪些是正知正見的法師,你會去邀請這些正知正見的法師來弘法。在家居士也可以,無論出家、在家是平等的,沒有差別。只要這個人真的依教奉行、依教宣講,與大眾分享自己修學的心得,自行化他,這就是如法。所以,佛說「心生則種種法生」,生菩提心,八萬四千法門就這樣興旺起來;「心滅則種種法滅」,沒有念頭,沒有發這個心,心裡只有自私自利、名聞利養,都是為自己,聖教就滅了。

  好,這一段「入五止」,有一大段,前面這一小段,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給我們講,「所言入者」,什麼叫入,這節時間到了,我們下一節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