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請自性佛住世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一集)  2021/9/2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21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這堂課繼續來學習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七願「請佛住世」,上一堂課我們這一願還沒講完。

  普賢菩薩十大願,第六願「請轉法輪」,第七願就是「請佛住世」,這個兩願也是很重要的。法輪要常轉,不轉,眾生就迷惑顛倒這個世間如果沒有佛法的法輪在常轉,這個世界就像沒有光明的世界,黑暗,所以轉法輪非常重要。轉法輪,請誰來轉?要請佛住世,佛住世才能轉法輪。請佛住世,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我們請佛常住世間佛般涅槃了,不住世了,到我們現代,我們學習這一願,要怎麼來學?怎麼來落實這一願?我們請真正優秀的法師、居士大德,真正有修有學的這些善知識,請他來弘法利生,來教學更重要就是培養師資,培養下一代講經弘法的人才,這個是很重要的。現前有出家法師,或者在家居士,他真正有道德、有學問、有修行,我們就要護持他,讓他能夠安居樂業,讓他生活上不會有缺乏,請他來弘法利生。這個真正有修行的、有學問的法師大德,他的事業就是修行,就是弘法,這是他主要的事業。在家當然有在家人的工作,要上班,出家人等於是專職的教員,專職的。所以出家法師,弘法是為主,護法是為輔在家大德,護法為主,弘法為輔。因為有一些居士大德他還有工作,但是也都弘護,在家、出家弘護是一體的,四眾弟子都要互相的合作。

  有這些善知識住在世間,在生活方面我們要認真的去照顧。像過去家師淨老,跟雪廬老人學習經教學了十年,離開台中到台北來弘法,當時也得力於我們佛教界幾位居士大德的護持,生活過得比較清苦,但是總是能過得去,護持家師來講經弘法。韓館長後來認識家師,她更是全力來護持,能夠讓淨老和尚在台北地區,特別在台北市弘法很長的時間,一直到韓館長過世,他才離開台灣到新加坡去,到世界各地去。台中雪廬老人他自己有工作,他主要做護持佛法,還有中國傳統文化,一方面他老人家自己也講經弘法教學,世出世法都教。善知識,實在講他住世不住世,住在一個地方弘法,他不是說為了這個地方人對他的恭敬供養多少,主要這個地方有沒有人願意學習?有人願意學習,縱然是一個人他也教,如果統統沒有人要學了,他可能就離開了。所以我們認識、知道真正的善知識,我們就要去請他常住在世,這個就請佛住世。

  過去家師淨老還在台中蓮社(台中慈光圖書館)求學的時候,聽到雪廬老人他七十歲以後,有一次在中興大學演講,公開對大家講,他自己往生有把握了,他隨時可以走。大家聽到這個信息,當然都不想讓老師這麼早走。後來同學商量,由我們淨老和尚他代表,他說把老師留下來。老師他已經隨時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了,他現在再留在這個世間,唯一的理由就是講經弘法,如果老師不講經,他可能就不再住世了。講經,要留老師長期住世來弘法利生,就要請老師講一部大經,這個大經沒講完不能走。結果大家商量之後,要推派我們師父上人代表去請老師講《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李老師在台中蓮社好像一個星期講一次,一次兩個小時。這個兩個小時當中,還有一個小時是閩南語的翻譯,我們在台灣講台語,實際上他只有講一個小時。這個經分量這麼大,那要講幾十年,這下大家就比較安心了,可以留老師常住在世了。所以李老師他講經講到九十七歲,往生前一個星期還講。但是《華嚴經》沒講完,他老人家就走了,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這個是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他請佛住世的一個例子,因為老師一生講經弘法教學,如果他不繼續講經弘法教學,就表示他不在這個世間常住,要走了,要往生極樂世界去了。

  善知識在一個地方教學,長期住世,最主要要有人學習有人學習,就有義務去幫助他。如果都沒有人願意學,當然這個善知識他自己功夫成就了,他隨時可以往生,壽命沒有到,他也可以提前,他就提早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所以念佛念到高層次的功夫成片,還不用到事一心、理一心,他就能自在往生了。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真正善知識他也不會去標榜自己、不會宣傳自己,我們也不認識。我們主要都是透過淨老和尚他的介紹,像他老人家在講席當中介紹李老師,我們也才認識如果沒有他老人家介紹,我們也不認識。另外就是現在接觸到過去的錄音帶、DVD、VCD、錄影帶等等這些講經的法寶,的確也幫助了不少人,讓很多人知道淨老和尚、雪廬老人,這個宣揚的效果非常殊勝、非常好。

  所以現在佛不住世,在我們當前真正有修有學的善知識,我們也要把他看作佛的化身,他就是佛的化身。所謂代佛說法,他代表佛來講經說法,無論在家出家,只要他是正知正見、有修有學,我們都應該要禮請他常住在世,來弘法利生。這些善知識他如果不住世了,怎麼辦?總是會走。《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又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我自己也是一切眾生之一,我們自己本來是佛,我們每一個人本來都是佛,只是現在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這些東西放下,就成佛了。但是現在沒有放下,沒有放下,還是佛。放下了,你是究竟圓滿佛沒放下,就是我們現在這種情況,迷惑顛倒佛,所以都是佛。天台宗六即佛講理即佛,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是佛,從這個理論上講都是佛,這是千真萬確的,一點不假。我們現在是佛沒有錯,但是現在迷惑顛倒,變成眾生、變成凡夫。所以我們只要自己肯放下,妄盡還源就成功了,我們就回歸到究竟圓滿佛了,回歸自性,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樣就成功了。

  今天我們要學普賢十願第七願「請佛住世」,我們請不到善知識,有一些善知識他已經離開了,到極樂世界去了。像家師淨老現在也九十五高齡了,現在這個體力也沒有辦法繼續再講經了,其他的善知識我們又不認識。所以外面的善知識如果請不到,請誰?要請自己,因為自己本來也是佛,所以請佛住世,你要請別的佛住世難請自己,那就是自己的事情了,自己如果真願意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個自己可以做得到。你要請別的佛住世難,縱然有,請也未必留得住,何況我們現在也不認識。所以我們會失望,你請別的佛,別的佛他沒有如我們的願常住在世,我們就很失望。所以要請自性佛住世,家師淨老給我們提醒這個。所以我們自己看到這一條,請轉法輪、請佛住世,總是我們趕快去請,看看哪些高僧大德、法師、居士,去外面請。外面未必請得到,所以家師淨老特別提醒我們大家,要請自己這尊佛住世,你自己就是佛,你本來也是佛,「要請自性佛住世」,那這句話就重要了。那佛在哪裡?我們的自性就是佛,六根根性就是佛,覺悟了是佛,迷惑他還是佛。所以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他就叫成佛。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他展開世尊的經教,沒有學過,一看就懂,他沒有障礙。我們今天翻開經典,看了半天為什麼看不懂?因為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而且在我們今天的這些世界上的人類,妄想分別執著是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嚴重。有這些嚴重的障礙,所以我們看不懂,把佛的經意,自己去看不但看不懂,還錯解、曲解、誤解了,這個大有人在。所以自己看經看不懂,要透過祖師大德的一些註解來幫助。但是如果你很嚴重的分別執著,自己有很深的成見,他看註解也是看不懂,這個業障就很重了。

  所以普賢十願第四願「懺除業障」,什麼叫業障?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業障,這些放下了,業障就沒有了。業障沒有,就沒障礙,一接觸就明瞭。所以六祖惠能大師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放下就是。放下是什麼?無我,我都沒有了,哪來的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就是為了我。我們現在講我的利益,這個我,你有我,你就會自私自利,就有是非人我、貪瞋痴慢。無我,這個我沒有了,那這些全都沒有了,都放下了。遇到有緣的人,就是志同道合的人,有幾個同參道友在一起好好修行,這個叫朋友。朋友不是說吃喝玩樂叫朋友,不是,那是交際應酬,真正朋友就是志同道合的同參道友,這個才是朋友。像孔老夫子在《論語》講,「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所以有真正志同道合的同參道友在一起修行,這個很好,人不怕少,廟不怕小。所以過去雪廬老人當年在世,常提醒我們,廟不怕小,有道就靈,就叫大道場。有句俗話也講,「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要真正有道,他就靈了你沒有道,你廟蓋得再莊嚴、再大,也不靈,也不是大道場。關鍵在有道,有真正修道的人。

  我們依靠佛陀的經教,成功的祕訣,第一個是真信,對世尊有信心、對經典真信,修淨土的三資糧是信願行,對釋迦牟尼佛相信,決定不懷疑,對阿彌陀佛相信、對淨土五經一論相信。經我們自己看,看不懂,還得找老師幫忙,老師在哪裡?現在你到哪裡去找老師?過去雪廬老人李老師教家師淨老,現在你如果找不到善知識,你可以找古人古人不在了,他在世的時候有著作遺留下來。所以這裡舉出兩個例子,我們學《彌陀經》有兩個助教,就是幫助我們,教我們學習這部《佛說阿彌陀經》,家師舉出一個是明朝的蓮池大師,蓮池大師他註解《彌陀經》,叫《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後來他的弟子,他的學生又把它加以註解,叫《疏鈔演義》。早年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家師也講過,大概三十五年前了,有講過《彌陀經疏鈔演義》,當時好像講了三百多卷的錄音帶,那個DDK的錄音帶,一卷是一個半小時,講了三百多卷。三百多卷就四、五百個小時,分量相當大。薄薄的一部《彌陀經》,內容那麼豐富,透過蓮池大師的《疏鈔》來解釋,我們才知道《彌陀經》不簡單。另外一個也是明朝末年的,四大師之一,就是淨宗九祖蕅益大師,他的《彌陀要解》,《要解》是他的特色。這兩種註解,可以說是《彌陀經》代表作。另外一個就是,也是在明朝,幽溪大師的《圓中鈔》。《圓中鈔》,他做的時間比蓮池大師的《疏鈔》還要早一點,但同樣是那個時代,它比較早,圓中鈔也是有它的一個特色。因為蓮池大師是淨宗八祖,蕅益大師是淨宗九祖,所以我們修淨宗的都會採取這兩個註解。蕅益大師的《要解》精要,精闢,印光大師是讚歎到無以復加,印祖說縱使古佛再來,再給《彌陀經》做個註解,也不能超過這個《要解》,不能超過。所以這兩部註解各有特色,當然《圓中鈔》它有它的特色。這個兩部,因為都是淨宗祖師,所以很自然也就具有它的代表性,就是《彌陀經》註解的代表性。《彌陀經疏鈔》,它的內容博大精深,再加上他學生的《演義》,那就更圓滿,博大精深。《要解》它的特色就是精要,古大德沒有註解出來的,它註出來了,很核心的、很重要的給我們點出來,讓我們認識原來這部《佛說阿彌陀經》不簡單,古大德講小本《華嚴》,真的是名符其實。所以有這兩部註解,你就得到兩個幫手了。

  如果你要學《華嚴經》,第一個幫手,就是助教,清涼國師。清涼國師他註解《華嚴經疏鈔》,清涼國師是出家法師,他做《疏鈔》另外一個幫手是李通玄長者,他是在家居士,他有《華嚴經合論》。這個兩部,可以說是學習《華嚴經》的一個幫助,讓我們學習有一個入門下手處。經有無量義,一定要認真去學習,認真學習是什麼?就是要依教奉行。經不是只有講,不是只有讀,不是只有聽,讀、聽、講,道理明白,要在生活上去依教奉行,那才能得到經典裡面講的如來真實義,佛法真實的功德利益才能得到。修學淨土法門,就是真正發往生西方親近阿彌陀佛的心,這個心要是真,我們這一生決定成就。在《彌陀經》講信願行,真信發願,真想到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個心要真,不真就沒有感應。如果真心、真信、發願、念佛,那我們這一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

  真正發心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我們現前住在這個世間的一個態度,就是要把這個世間看作是暫時的。實際上也是這樣,不是說我們硬把它看作是暫時的,你不把它看作暫時,它還是暫時的。這個世間就像住旅館一樣,不是我的老家,老家是在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娑婆世界、六道像住旅館,都是短暫性的,不是永久的。所以我們現在有很多人移民到國外,像移民到美國、加拿大、澳洲、歐洲等國家,要移民,還沒有正式變成公民,它會先發一個永久居留給我們,就是你可以長期住下去。這個永久居留,實在講,哪一個人在這個地球上他是永久居留?你縱然拿到永久居留,那也不是真正的永久居留,你還是有時間性的,不過幾十年過去也就往生了,就不能繼續再居留了。

  所以過去我們也看到,有人拿了美國護照,回到台灣來。當時韓館長也是我的善知識,也是很多人的善知識,因為很多人都嚮往移民到美國,就拿綠卡、拿公民,很多人很嚮往。當時也有人勸我說要去美國拿個綠卡、拿個公民。但是一九九七年,館長往生那一年,她好像是一九九六年年底從美國回來,從美國回來,剛好那一年拿到美國護照,因為她兒子媳婦都在美國,她也剛拿到。拿到這個護照就回台灣了,到一九九七年,就是過一個農曆年,大概三、四個月,她老人家就往生了。所以她拿這個護照給我很大的一個啟示,原來人家勸我去拿美國護照,我也是有點心動,但是不是很積極。看到這樣,我這個心就冷了,我說她拿了護照,前面是綠卡,現在正式的美國公民,但是走了,那個護照留給子孫做紀念了。淨老和尚他比韓館長更早拿到美國護照,但是拿到護照也是到處跑,他也沒有永久居留在美國,也沒有。所以現在講永久居留,只是說在一個地方他住的時間比較長,長期居住,比較長,就是這樣,事實是這樣。所以的確都是暫時的,像住旅館一樣。所以這個不要執著,要放下。

  所以佛法修學,最重要的關鍵是放下,看得破,放得下。如果看得破,放不下也沒用,那個是佛學,不是學佛。學佛的條件十六個字,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你才能入門。用《華嚴經》的標準,放下這十六個字,你只是站在門口,沒有進去。你放下這十六個字,是到佛門門口了,還沒有入門。必須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證得《華嚴經》裡面講圓教初信位的菩薩,證得小乘初果須陀洹,這才是真正入門。見惑,上一堂課我們講過,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五大類錯誤的見解要斷掉,你才能入門。所以前面放下這十六個字,是到門口,還沒有入門入門還要把第一關身見先破了,然後破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才算正式入佛門。所以我們要真正修學,就是要從持戒念佛做起,把《弟子規》真正落實就是持戒。我們的業障習氣太重,自私自利這個念頭太強,想斷斷不了,怎麼辦?先求因果的教育。從《了凡四訓》入門,因果搞清楚了,再依《太上感應篇》,或是《文昌帝君陰騭文》,認真的學習,明瞭因果,懺除業障,這樣我們修學才能夠與佛法相應。真心學佛,我們只有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我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在這個世間,我們要記住,這個世間逢場作戲,人生就像一場戲,人生是一場夢,《金剛經》講得很清楚,「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不要再計較!沒有一樣不好,跟什麼人都能夠和睦相處,為什麼?我過幾天要到極樂世界去了。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去,你們不去我也不能勉強你。我們以這樣的態度,我們的心多麼清淨,多麼自在歡喜。從今爾後,不再把別人的事情放在心上,別人的事情放在自己心上是傷害自己,傷什麼?把自己的清淨心變得不清淨。自己的事情都不能放在心上,那何況是別人的!心要清淨,心要無一物。六祖惠能大師講,「本來無一物」。物是什麼?是物質現象、精神現象,這些都是物。物質現象、精神現象都沒有,本來沒有,就是空的、虛妄的,不是真的。所以我們的自性清淨圓明體,這個裡面什麼都沒有,這是真心,這是本性。見性就成佛了,見到我們自己的本性,見到我們自己的自性,就是成佛。我們見不了性,就是因為心裡東西太多,妄想太多。自性清淨心裡面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它是和諧的。為什麼不和諧?有妄想分別執著,它就不和諧。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它本來就是和諧的。真正的和諧,對一切人和諧,對一切萬物和諧,對整個宇宙和諧,裡面找不到對立、找不到衝突,這是自性清淨心。學佛不是學別的,就是學這個。心淨則佛土淨,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憑什麼到那邊去?憑清淨心。不想自己,也不想別人,就恢復到清淨。在這個世間,人還沒有走,我們可以隨緣盡分做一些有利眾生的事情,這樁事情就是為了弘揚正法,培養繼起的人才。找誰?找自己,自己真正發心。這一生住在這個世間,是提升自己的靈性,再說得具體一點,提升自己往生西方的品位,不求別的,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的差別,我們要努力爭取品位上生,我們目標爭取上上品。

  請佛住世,比較淺顯說,是我們要請善知識住世。我們要請佛住世,怎麼請法?這個世間不是真的。諸佛的一真法界,講真話,那也不是真的。在這個法界裡面,這麼多眾生出現在一起,這是什麼原因?這麼多眾生出現在一起,什麼道理?如果我們懂得了,就曉得怎樣請佛住世。原因不外乎兩種,一種是業力受生,像我們這些凡夫到這一道來,不能不來,因為業力牽引著你來。我們在六道裡面,在十法界、六道裡面我們是業報身,受業力牽引。所有一切眾生造業,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引業,引導你到哪一道去受生一類是滿業,到哪一道,身相、一生所受用的,無論是物質或是精神的受用,每個人不一樣。地球上七十幾億人口引業相同,引導你到這個世間來投胎,來得人身,我們都是人,但是我們的命不同,有的富貴、有的貧賤、有的聰明、有的愚痴,千差萬別,這是滿業不一樣,滿業的果報不一樣。引業是我們持戒,引導的因就是我們過去生有持戒。比如說到人間來投胎,需要什麼條件?五戒十善,五戒,還有中品十善。如果上品的十善,就生到天道。我們這一生能做得很好,持五戒,十善修到中品,來生一定得人身。得人身,你在物質生活上的享受具不具足,那就看你的滿業,滿業是過去生當中修的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你過去生財布施多,你這一生得到的財富就多,這是滿業。所以有人賺錢很容易,財源滾滾而來,那是他布施的時候他很歡喜布施,一點不勉強,所以他這一生得果報,他也一點不勉強,很容易就得到,他就過去生修這樣的因,這一生就得這樣的果報。這一生有人賺錢賺得很辛苦,那是過去生他布施的時候很勉強,心不甘情不願拿出來的,或者布施之後又後悔。所以你修什麼樣因就有什麼樣的果,有因必有果,善因有善果,惡因有惡報。

  我們也看到這個世間很可憐的人,想到非洲貧窮落後,每年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那是我們人間的餓鬼道。看到那些悽慘的畫面,他也是人,為什麼落到這種地步?雖然他過去也有五戒、中品十善的引業,但是他沒修布施,沒修,吝嗇,不肯布施,不肯幫助別人,三種布施沒有修,所以這一生沒福報,雖然到人間來,但沒福報,受貧窮飢餓的果報。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如果沒有在這個上面下功夫去修,而且還做許多惡業,那他感受的是惡報,都是災難。人到這個世間是業力牽引過來的,一生的受用是滿業不同。大富大貴有因緣,受苦受難也有原因。所以佛在經典上講「人生酬業」,來酬償宿業的,你就是來酬償業報,你過去生中修善,你來享福你過去生中造不善,你來受罪。享福也好,受罪也好,不都是命裡注定的?你怎麼能怪別人,怎麼能怨天尤人?看到別人富貴,不用嫉妒,知道那是善業的果報看到貧窮下賤,也不可以嫌棄,那是不善業的果報,自己要警惕,要好好修自己。這些境界擺在我們面前,又何嘗不是教育!真的覺悟了,沒有一法不是佛法,芸芸眾生在示現給我看,業因果報都在眼前,我們覺悟,看清楚了,我們提升自己的境界,同時也修福。苦難的眾生,我們盡心盡力幫助他一些,尤其是鰥寡孤獨,真正能發心去照顧。這種福報,如果快的這一生就現前,花報就現前,來生果報當然更殊勝。你修很大的福報,你這一生晚年會有很多人照顧你,這一生所受的果報,佛家叫花報。花報好,就是晚年很幸福,來生的果報就比這一生更殊勝了。

  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教化眾生,怎麼來的?眾生有感,佛就有應。那我們就懂得怎麼去請佛住世,用我們的心去感。真正想學佛,佛菩薩就來了。口裡叫著學佛,心裡沒有佛,那佛菩薩不會來,不起感應道交的作用。真幹,而且怎麼樣?不為自己,為眾生,我很想自己成就,也很想幫助大家都成就,發這個願好!可是自己業障深重,沒有智慧,我雖然有這個心,沒有能力教化眾生,怎麼辦?我求善知識。「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真正發心,你就會遇到真正的善知識,沒有這個心願的人他遇不到甚至天天跟善知識住在一起,他沒有得到利益,這個太多了,當面錯過。為什麼?自己自私自利、名聞利養、煩惱習氣放不下,那就不行,那不是真學佛。真學佛,才能感動善知識常住世間。

  這個世界太苦了!我們也算是有幸遇到這樣的環境,對學佛的人來講是好環境,這是為什麼?這個世界災難太多、太苦了,對我們學佛的人,修淨土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是一種增上緣。為什麼?諸佛以苦為師,如果我們感受不到苦,我們出離心就不懇切。所以現在這個世界多災多難,讓我們出離娑婆世界的心就會懇切,就容易放得下。如果這個世界很美好,在這個世界多住幾年再講往生,總是沒有那麼懇切,覺得很迫切的要往生極樂世界。現在這個世界讓你看到是這個情形,不適合人類居住,那就早一點往生吧!是把往生的意願、這個念頭,是這些多災多難的環境給我們提起來提起來,我們求願往生的心就懇切了。只要你真信真願,這種懇切的願望,再念佛,真叫萬修萬人去,第一個條件是對這個世界沒有留戀。還沒有去極樂世界之前,在這個世間隨緣隨分幫助一切眾生,隨喜功德,要做,不能說看到你不做,那你就沒有慈悲心,你跟阿彌陀佛的本願就不相應。我們有一天生命,還有一口氣沒斷,我們都要幫助這個世界的苦難眾生。妨不妨礙我們自己往生?不妨礙,也就是說決定不妨礙我們的清淨心。往生最重要的條件是清淨心,心淨則佛土淨,與極樂世界感應道交,如果心不清淨,往生極樂世界就有問題,這個東西不在於念佛念多少,在於清淨心,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個世界太苦,看破了,看破你才放下,你對這個世界沒有一絲毫留戀。在從前,兒孫孝順,那個親情難捨現在兒孫都不孝順。在從前師徒如父子,學生孝順老師現在學生心目當中沒有老師,你還有什麼好牽掛的!所以我們處在這個時代也有好處,讓真正修行人對於貪戀這個世界的心斷掉,一心一意念佛求生淨土。

  好,今天時間到了,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請佛住世」這一願,淨老和尚開示得特別多,也很重要。「請轉法輪」開示得很短,這個「請佛住世」,因為鼓勵大家請自己住世,所以這就講得比較多。所以這一願還沒講完,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