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重重無盡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六集)  2021/11/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36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七頁第三行,我們從第三行最下面兩個字看起:

  【十身互作自在用故。】

  我們這堂課從這一句看起。上一堂課我們學習到,事無礙法界、理無礙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法界是融通無礙,沒有障礙。「法如是故」,一切法本來就是這樣的。下面這句就是講這個道理,為什麼無礙。『十身互作自在用故』,「十身」就是十種身,十種身實在講是一個身,從這個身起各種不同作用來說是無量無邊身。《華嚴經》講十,它不是數字,它是代表圓滿數,《華嚴經》十是代表圓滿數。像《彌陀經》是七,七是代表圓滿數,說念佛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前面一到六是數字,但是七就不是數字,那是代表圓滿。就是你念佛,念到什麼時候得到一心不亂,那就圓滿了,那就是七。密宗以十六代表圓滿,本經以十代表圓滿。圓滿就是無量無邊身,明心見性的大菩薩,他什麼身都可以現,像觀世音菩薩在《法華經.普門品》裡面應以什麼身得度,菩薩就現什麼身而為說法。菩薩現身,三十二是三十二大類,一展開也是無量無邊,不是只有示現三十二種身,不是數字,它是代表三十二大類,每一類都無量無邊。

  此地講「十身互作自在用故」,這個叫得大自在。《華嚴經》上所說的這些境界,完全都是說我們自己,原來自己本來就是這樣的。把《華嚴經》念透了,才認識自己是這樣的偉大,自己是這樣的智慧、德能、相好。原來自己都具足諸佛如來的智慧德相,每一個眾生都具足,沒有差別。我們現在為什麼會失掉?我們現在變成眾生,原來的智慧、德能、相好,為什麼現在沒有了?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佛一成道,在菩提樹下第一句話就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眾生為什麼不能證得與諸佛如來同樣的智慧德相?就是因為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這個東西障礙。障礙有沒有失掉?其實沒有失掉,是暫時的迷失,不是真正喪失掉。喪失掉,眾生就不能成佛了,沒有,佛性依然存在,只是我們不認識、不知道,迷了,就在眼前,不認識,這是自己產生的障礙。別人沒有能力障礙你,這個事情不是別人障礙的,完全都是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障礙自己,是你自己做自己的障礙,不是別人。因為你起了妄想、分別、執著,障礙自己本性原來有的智慧德能相好,是這個原因。佛出現在世間,就是要告訴我們這樁事情,把這個事實真相給我們說明。我們要回歸到自性本有的智慧德能相好,就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把這些放下了,自然就回歸到自己本來的智慧德能相好,這些就現前了。

  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得出一個結論,我們怎麼修行,怎麼來放下這些妄想、分別、執著的障礙?佛法修行的總原則就是禪定,梵語叫三昧,三昧是梵語的音譯,翻成中文是禪定,靜慮、禪定。禪定是什麼?就是放下。放下什麼?放下心裡的執著,我們有妄想,又起了分別,又有執著,執著是障礙最嚴重的。首先把染污放下,恢復自性清淨心,這是第一個階段,就是我執,在《金剛經》講破四相,破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破四相,我執。首先把染污,執著就是嚴重的污染,最嚴重的污染就是執著,因為執著,你就要佔有,你就要控制。但是這是虛妄的執著,其實一切法,我們佔有不了,控制不了,也得不到。《般若經》上講,「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不可得,放不下,這就產生障礙,心就不清淨了。所以首先把執著這個污染放下,先恢復自性清淨心。然後再把動放下,動放下就是定。我們的心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好像猴子一樣跳來跳去,時刻不停,心猿意馬,心浮氣躁,心定不下來。所以把這個動放下,心就定下來。要把自性本定找回來,我們自性本來就是定的,是如如不動,我們自性是如如不動,《金剛經》上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初學的人從靜坐開始,這是方便法。靜坐,打坐,先放下萬緣,讓心沉澱下來、靜下來,這個從靜坐開始,這是方便法,這是一個前方便。真正叫你放下,不是這個身體不要動,就坐在那裡都不動,那是前方便,一個方便法,前階段的。真正的自性本定,不是身不動,身不動沒有用處,你身體坐在那邊打坐,心裡還是胡思亂想,身沒有在動,心還是一直亂動,這個沒有用處。關鍵是在心,不在身,所以要心不動才行。高級的禪定是行住坐臥都在定中,動靜不二,不管你身體怎麼動,心是定的,這才有作用,這是高級禪定。自性本定,自性本來就是定,所以經上講「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行住坐臥都在定當中。這個身要動,我們一般講活動活動,你人活著就是要動。身要動,不動它就生鏽了,所以現在人知道天天要運動,保持健康。你要學著身動、心不動。你的身可以幫助許許多多的人,成就化他的功德,去幫助別人覺悟,身要動。你到處去弘法利生,這是身體要動,身要比較辛勤的去奔走,但是心不能動,心不動,成就自己的功德。所以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我們看到佛陀一生的示現,他不是都是坐在那邊面壁,如如不動。每天有動,當然也有靜,就是每天早上都要出去外面托缽,乞食來維持身體的體力。在古印度托缽都是走路,不是坐車,而且都打赤腳,沒有穿鞋子。現在在南洋,像泰國、斯里蘭卡,我們看到出家人還都打赤腳,到外面去托缽。在古印度,出家人就是托缽,走路,走路要動。齋主供養菜飯,齋主供養你一缽飯菜,出家人接受供養飲食,今天的體力可以維持了,這是在家的齋主他的財供養,這屬於財物的供養。出家人也要回報,不能白吃,出家人回報的是法供養,這是規矩,佛陀定的規矩。你去向人家托缽,人家給了飯菜,不管好不好,總是要問齋主,你有什麼問題?為他解答。如果不是問他有什麼問題,就是主動的跟他講幾句佛法來回報給他,就是法供養。如果齋主有什麼事情提出來,你就要為他解答。請問法師,他現在遇到什麼問題,什麼困難,如果以佛法要怎麼樣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時候法師就要告訴他佛法的道理方法,幫助他解除疑惑,解決他的困難,就是為他說法。所以時時刻刻念著幫助一切苦難眾生,幫助他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佛法。

  【唯普眼之境界。】

  見普法故,名普眼。普法者,一具一切,一一稱性,同時具足。這是法身菩薩的境界,真的入不二法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真相就是這樣的。這個境界明瞭之後,我們要行,然後才能證。你現在經上聽到的,這是解,解就是了解、明瞭。透過這個解,有悟處叫解悟。所以聽經是解,但是這個解我們要真正相信,要透過行,透過行去證實這個事情,這個時候信心就堅定了,絲毫不會懷疑,因為證實事實就是這樣,自己已經證實了。所以信解行證,開始是信,不懂道理相信了,相信佛法,後來聽經聞法理解了,知道怎麼去修行,就要去落實,在生活上去修行,再去證實這個境界,證入這個境界。境界證入了,這個時候信心才是真信,真就是絕對不懷疑。信解,第三個就是要行,修行,怎麼行法?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修這個。我們凡夫妄想分別執著都具足,而且很嚴重,現在要把它放下,不能一下子放,也要漸漸淡化。第一個要先放下執著,原來很執著,現在比較淡了。一年比一年淡,這個就有進步了;再提升,一個月比一個月淡,就更進一步了;再提升到一個星期比一個星期淡,這個效果就很明顯了。

  在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裡面放下。所以放下不是叫我們離開現實生活,你離開現實生活,心裡還是妄想分別執著,你走到哪裡還是沒放下。就是不是放下你現前生活上的工作、放下處事待人接物,不是放下外面這個,是放下內心你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的一個執著。換句話說,一切時一切處都是我們放下的時候,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放下妄想。家師淨老他再講一個很具體的,放下對立,我們常常跟人家對立,跟哪一個人,哪一個人跟我不好,這個就是執著,嚴重執著。放下對立,不要跟人對立,人跟我對立,我不跟人對立,他跟我對立,我不跟他對立,放下對立。為什麼要放下對立?因為你有對立,你就沒有辦法放下。首先要把對立放下,真正契入這個境界,你的慈悲心會生出來,每一個人你都愛。那個愛是慈悲,慈悲心自然的流露,你是平等的愛,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真的是做到「凡是人,皆須愛」,這兩句是《弟子規》講的。只要他是人,都要愛,都要有愛心,對人要有愛心,要有慈悲心。不管自己家人、外面的人,乃至其他國家的人,凡是人,都必須要有愛心,要有慈悲心。而且你是以真誠、清淨、平等的愛心對待一切人事物,從行的當中你就能證得,證得的時候你真得受用,你才能夠見到普法。見普法的眼就叫普眼,這句講的「唯普眼之境界」。所以普眼是佛眼,說明至少這都是法身大士的境界,至少圓教初住位的菩薩才能證得這個境界。又《華嚴經疏》:「一切智眼即是普眼,非但見法界重重,亦乃法界即眼故,為普門故。」此眼相當於五眼中的佛眼。我們在《金剛經》看到五眼。

  又《佛學辭典》,「觀世音之慈眼普觀一切眾生謂之普眼」。這是從《佛學辭典》裡面的一段,講到觀世音菩薩慈悲的眼睛,普遍去觀察一切苦難眾生,這叫普眼。觀音菩薩他觀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他是平等心、真誠心、慈悲心、清淨心,沒有分別心、沒有執著心、沒有愛好心智,沒有,菩薩是平等的,不管善人惡人,不管什麼人,菩薩沒有好惡。不像我們凡夫有好惡,這個善人、好人,對他慈悲;那個惡人、壞人,對他就不慈悲了。菩薩是對好人慈悲,對惡人他還是慈悲,平等。心是平等的,當然外面事相的做法就不平等、不一樣,好人要獎勵;惡人,菩薩也會處罰他,讓他覺悟回頭,處罰他也是慈悲,是要幫助他回頭,不然他愈迷愈深,苦難就愈來愈嚴重。所以觀音菩薩真是大慈大悲,我們看觀音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也有現怒目金剛相,也有現得很慈悲和藹的。一般都現女人的相,女相代表慈悲,好像慈母一樣,代表慈悲。所以我們看到菩薩有很多相,特別我們看到人家放燄口,有個面燃大士,他現餓鬼身,餓鬼臉很凶惡,那是觀世音菩薩示現的,在鬼道度這些眾生。慈悲心都一樣,不管菩薩現什麼身,都是從慈悲心出來的,都是利益一切眾生。觀音菩薩又名觀自在,我們常常念《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世音這個名號主要是慈悲的意思,觀察一切苦難眾生的需要,幫助一切苦難眾生得到解脫,所以觀世音是他受用,就是利益眾生的。利益眾生,我們剛才講,不管是示現慈悲相,還是怒目金剛相,統統是利益眾生,都是幫助眾生覺悟回頭。觀自在是自受用,自己受用是自在,心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就得大自在,度一切苦厄。觀是觀察,也就是照見,《心經》講「照見五蘊皆空」。甚深般若智慧現前,照見五蘊皆空,一絲毫障礙都沒有。任何一法裡面,比如說這張紙是一法,你拿茶杯,茶杯也是一法,以此類推。任何一法,菩薩觀察得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到這一法的性相、理事、因果,完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一樣不明瞭,這叫觀自在;觀察沒有障礙,得大自在。

  觀世音、觀自在是誰?我們學習了這個經典之後都知道,觀世音菩薩不是只有一個人,你要說一個人那就錯了。觀世音菩薩有多少?無量無邊,不止一個。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這個都是法門修行的名稱。我們讀《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觀世音菩薩在無數劫前遇到一尊佛,這尊佛叫觀世音如來,教他什麼?教他修耳根圓通,聞薰聞修,「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教他修這個,他修成就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就稱為觀世音菩薩。實在講觀音菩薩他早就成佛了,這在《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佛給我們講,是過去正法名如來,倒駕慈航,示現菩薩的身分來幫助佛度眾生。所以凡是修學觀音菩薩耳根圓通這個法門成就的,成就了之後,統統叫觀世音菩薩,不止一個人。就好像我們在學校裡面,它是一個學術的名稱,比如說國學博士、物理學博士、醫學博士等等的,它是一個科系,它一個學系,他學習這個科系的名稱。你在國學念到博士了,你就是國學博士,博士不止一個人,很多人念這個科系,統統拿到博士學位,所以這個不止一個人。所以我們知道佛法,佛菩薩的名號都不是一個人,你只要修這個法門修成就了,你就是這個法門成就的佛菩薩,用這個法門來教化眾生,就用這個法門做為名號。念阿彌陀佛成佛的,他也是阿彌陀佛,所以阿彌陀佛也不止法藏比丘一個。法藏比丘是第一個,他用這個方法來度眾生,凡是跟他學的,將來成佛都叫阿彌陀佛。藥師佛,你跟藥師佛學的,成佛了你也叫藥師佛,所以不限定一個人或哪一個人。其實佛菩薩的名號都是表法,教學的方針,所以我們不能誤會以為說這是哪一個人。所以觀音菩薩是無量無邊的,有無量無邊的觀音菩薩,任何一尊佛菩薩統統無量無邊,要懂這個道理。

  我們一般供佛,一般在寺院裡面我們看到佛堂裡面供的佛,一定是一佛二菩薩。我們最普遍,一般傳統的寺院,大雄寶殿,當中供釋迦牟尼佛,兩邊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一佛二菩薩。我們修淨土,供西方三聖,當中是阿彌陀佛代表,右邊觀音菩薩,左邊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代表自性本體,他是本體,就是代表我們的自性,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性,自性就是佛。自性起作用,它有作用,有體就有相、就有用,體相用。它起作用,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是阿彌陀佛。心清淨,其實自性本來它就清淨的,我們現在在迷,自性也沒有受到污染,只是我們迷了不知道了。所以佛代表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佛沒有這些了,可是見到眾生苦難,佛沒有任何條件,全心全力去幫助眾生,這是慈悲。體是本自清淨,沒有污染,但是用,眾生有苦難去幫助眾生,這是慈悲,慈悲心。從這個體,自性清淨心的本體,起慈悲心的作用,去幫助一切苦難眾生脫離苦難,這就是觀世音。但是慈悲裡面不能離開智慧,如果慈悲離開了智慧,就是某某人很慈悲,但是沒智慧,那個慈悲會出問題。佛門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幫助眾生要用最適當的方法。接引眾生、幫助眾生要有權巧方便,從慈悲心當中體現出善巧方便去幫助眾生。善巧方便就很多方面,有正面的、有反面的,那就無量無邊,應機說法。所以幫助眾生要用最適當的方法。可是佛門還有一句話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方便裡面沒有智慧,那就變成下流,就是跟一般人一樣,同流合污;慈悲裡面沒有智慧,就會招來禍害。你很慈悲,但是沒有智慧,是非善惡不能分辨,濫慈悲,你被人欺騙,這個就多禍害,可能要幫助他反而是害了他,所以慈悲必須有智慧。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慈悲不能離開智慧,智慧不能離開慈悲,它是一體的,這樣才能成就自己,才能成就眾生。我們再看下面這一句:

  【如上事相之中。】

  如同上面所講的這些事相當中。

  【一一更互相容相攝。】

  『一一』就是一切法,任何一切法,所有一切法,它的真相是『相容相攝』,互相融合的,互相攝取的。

  【各具重重無盡境界也。】

  各個一法它都是重重無盡,這是講事實真相。在唐朝時候,皇帝有一次問國師,創立華嚴宗的賢首國師,當時皇帝就請問,聽國師講《華嚴經》,重重無盡,體會不到。所以有一天國師就請皇帝,說你做一個八角亭,周邊都有鏡子。皇帝就依照他的話去做了一個八角亭,裝了鏡子,古時候是銅鏡,不是玻璃的。就請皇帝到裡面來站著,看到那個鏡子,皇帝自己身體的影子,一看,看不到盡頭,一個一個,看不到盡頭。然後國師就跟他講,從實際的這個例子去體會《華嚴經》講的重重無盡的概念。像有些比較特殊的鏡子,坐電梯有一些鏡子,我們人一站,自己這個人一排,看不到盡頭,那就是重重無盡,看不到盡頭。這是事實真相,就像我們看到鏡子一樣,看到我們自己一個人,怎麼那麼多,重重無盡。這是講事實真相,一微塵裡面有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一粒微塵,小到不能再小了。一微塵裡面有無量無邊諸佛剎土,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都在一微塵裡面,這個我們想不透。微塵沒有放大,世界沒有縮小,這個微塵裡面怎麼能裝得下這些無量無邊的諸佛剎土?這個我們實在是怎麼想也想不通。這個微塵裡面有無量的世界,所以叫微塵世界。你看微塵世界當中又有無量無邊的微塵世界,世界裡面又有無量的微塵,一一微塵又有無量無邊的世界,這樣重重無盡。就像我們在鏡子看到,我們一個人,怎麼看不到盡頭。所以事實真相是這樣,但是我們凡夫想不透。不要說我們凡夫,二乘、權教菩薩,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菩薩,他也不能入這個境界,但是聽佛講經,有這個概念。

  這個微塵世界,誰去過?普賢菩薩去過,十地菩薩、等覺菩薩他們常常去,進入微塵世界。微塵裡面有世界,世界裡面有如來,他去供佛,他去聞法,他到微塵世界裡面去度眾生,得大自在。每一個微塵、每一個毛端裡面,有虛空法界、有諸佛剎土,微觀世界裡面的諸佛剎土也有六道輪迴,那個六道裡面每一個眾生還各個都有毛端,毛端裡面又有十法界,這樣一重一重的,重重無盡。這是什麼?這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自性就是這樣,自性法爾如是。法爾如是,它就是這樣的,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微觀世界裡面有世界,那個世界跟外面的世界是一樣大的,微塵沒有放大,世界沒有縮小,一一微塵皆如是,一一毛端皆如是。我們細細去體會這個經上講的,我們現在當然是體會一個概念、一個彷彿,這個畢竟不是我們的境界,等我們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我們就明白了,我們也能入這個境界。我們念佛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入這個境界。我們再看下面這段經文:

  【經云。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如是法性佛所說。智眼能明此方便。】

  這是《華嚴經》上的一首偈子,第一句就是一即一切,『一切法門無盡海』,這個「海」是比喻,比喻廣大沒有邊際、其深沒有底,重重無盡,用大海來形容、來比喻,一切法門是無窮無盡的,像大海一樣沒有邊際、沒有底。『同會一法道場中』,這一法就是任何一法,隨便哪一樣。淨宗念佛道場,無論是一個人,無論是多數人,我們在一起共修,我們所修的確是非常簡單,執持名號,就是「阿彌陀佛」這句名號,這是一法。不要小看這一法,「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這一法,這一法就包含所有無盡的法門,就在我們道場裡面,這無盡法門就在我們道場裡面。大家念佛,這句佛號含攝一切無盡海的佛法,就在我們這裡。佛講得不錯,一即一切,《金剛經》也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一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就是一法。《華嚴經》代表全部佛法,《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求生淨土,變成《無量壽經》第一。《無量壽經》第六品最重要,第六品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裡面,第十八願最重要,第十八願是講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一念、十念就歸到這句佛號上面,搞到最後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是說明佛號功德不可思議。「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我們今天淨宗持名念佛,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歸到這裡來。

  『如是法性佛所說』,從相上講千差萬別,一切法門是從相上講;從性上講是一個,性只有一個,相很多,性相不二。這是佛在大經所說的話,誰能明白?法身大士,他們明白,為什麼?他有智眼。『智眼能明此方便』,「智眼」是法身大士,智慧的眼睛。智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智能見事物故名眼。智慧能見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在十法界度眾生現什麼身,怎麼說法幫助眾生開悟,引導眾生轉迷為悟、轉凡成聖,這是無量無邊的方便法門。

  過去家師淨老跟方東美教授老師學哲學,方老師說:「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指家師一條路,「真正的佛法在經典」,學佛從經典裡面去學,不要在外面的形式上。所以從此之後,家師淨老他逛寺院就找經典來看,這樣入佛門。一生確實享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個享受不是榮華富貴,而是心安理得。道理明白,心就安、就定,不再胡思亂想,對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享受放下了,真正享受的是法喜充滿,佛法裡面有真正的快樂。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這堂課就講到這裡。下面的經文,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