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四十五集)  2010/11/10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33-0045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同仁,大家早上好!我們這個禮拜還沒有派作業,這個禮拜我們複習印光大師的開示,禮拜六考,有沒有問題?誰敢說有問題,那應該是早就應該背起來的,我們那時候在學《了凡四訓》的時候就有派這個作業了。

  我們講到《太上感應篇》的「昆蟲草木,猶不可傷」,這個教誨是長養我們的慈悲心,上天有好生之德。像《文昌帝君陰騭文》也說到,「欲廣福田,須憑心地,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隨時保持一個慈悲的心,愛護萬物、珍惜萬物的心,那就是時時在培自己的福田。

  我們昨天看紀錄片當中,東非的乾旱那個傷亡的人數,比歷來的戰爭都還要再嚴重。所以我們現在生活當中衣食無缺,水源都很充足,也要常常想到還有很多地方在乾旱,不能糟蹋這些資源、水源。萬物是一體,我們能真正惜福,再把這個福報迴向廣大的眾生,應該都會有所感應。起心動念都應該為眾生著想,就不容易糟蹋東西。我們自己所留下來的福報,往後也是盡心盡力來幫助眾生,絕不是自己去享福、墮落的。

  那一天剛好在四樓,我繞著辦公室在散步念佛,聽到廁所裡有水流很小的聲音。然後我就進去看,剛好那個沖水的已經關起來了,但是那個水還再流,就是壞了。大家想想,已經是六點多了,假如讓它繼續流,流它一整夜會流多少?就很難說了。我也覺得很奇怪,每一次我去巡視廁所都會發現東西,可能是護法神提醒我趕緊進去看一看。真的人有心,護法神都會加持你去發現一些事情。那個沖水的壞了我發現,那馬桶漏水,我也發現了,我們很捨不得這些東西糟蹋,佛菩薩會加持你去發現一些這些情況。假如我們都沒發現,那可能這一顆心不足。都只管自家事,不管天下事就不好。所以大家養成這一些體恤的習慣,自己上完廁所也不要慌慌張張就走,看看這些器具是否有毀壞的、有損壞的,若有都可以及時發現。

  而這「昆蟲草木,猶不可傷」,仁慈之心不只是我們儒道釋強調,各個宗教亦是如此。我記得曾經聽永樂多斯博士,她是回教徒,提到她們宗教的聖人穆罕默德。有一次剛好有一隻貓在他旁邊睡著了,他剛好是披著一個外衣,像袍子這樣的外衣,結果那隻貓剛好睡在他那個袍子上面。他本來在那兒看書,後來看完要走,發現這隻貓在那裡熟睡,他就把自己的袍子解下來,不忍心驚動牠。從這個小小的動作,都可以看到慈悲心時時存在他的心上。因為人一急躁、一粗魯、一忽略,就容易傷害生命或者是糟蹋資源。

  《陰騭文》當中又說,「舉步常看蟲蟻,禁火莫燒山林」。走路的時候常常不要誤殺了這些昆蟲、小動物。「禁火莫燒山林」,到山上去,要很謹慎,剛好有用這些火苗的時候,離開以前,一定要完全確定把它們給熄滅掉了。不然那個大火一起,傷亡的生靈數不勝數。所以造成森林火災,那個地獄都是阿鼻地獄,殺業就不知道有多少。所以處處要慈悲為懷,要謹慎。包含比方昆蟲當中螞蟻,我們很有可能會誤殺,你在潑水的時候,有時候淹死牠,甚至於有時候燙死牠。或者家裡在燒一些東西,那個爐子放下去,首先看看旁邊有沒有螞蟻,不然可能又誤殺了。

  人要心很柔軟,才真的能夠不傷害生命。包含我曾經聽盧叔叔給我提醒一點,他說我們吃甜的糖果、食物,吃完之後那個包裝紙,要把它洗乾淨再扔,因為那個包裝紙假如太甜,可是又太粘了,螞蟻牠聞到味道一來,它就粘死在上面。我那時候聽完很佩服,慈悲心都是這麼細膩才能真正體現出來。包含家裡這些食物,要把它收乾淨,比方沒有收乾淨,掉在地上,長了很多螞蟻,結果那個狗貓一口就把它吃掉,那些螞蟻死傷也會很多的。所以看到了體會到了,就要細膩的去把它落實。懂得了還不做,那就是明知故犯。

  在《彙編》當中,有跟我們提到,凡是血氣之屬,必有靈知,這個在《了凡四訓》也有提到。有靈知,跟我們就是一體的,所以舉到《楞嚴經》說,「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其實這個就是情與無情跟我們都是一體的。既然是一體,哪有不愛護,哪有不愛惜的道理。我們現在還沒契入一體,契入一體就像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他馬上有感應,一體哪有不能感應的?

  諸位同仁,今天把你一根頭髮拉起來,痛不痛?哪裡有感覺?全身都有感覺,這就一體。所以今天眾生苦難,我們毫無感覺,是我們不正常,忘失了一體。為什麼會忘失?因為有執著,執著了這個身體是我,那一體的真相就迷惑了,一體的能力就退掉了,自己本來的那個盡虛空遍法界的本能,就提不起來,就執著在這一個身的感受、享樂上面。所以佛門首先要放下自私自利,放下這個「我」,才能恢復本能。所以一個人愈能夠感同身受,那是他的本能慢慢在恢復。一個人只能想到自己,那他就愈來愈迷惑顛倒。這樣的存心那就搞輪迴業,修行再久,只要不放下自私自利,鐵定要輪迴。所以師父說,要學佛,要走到門口,首先要把十六個字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十六個字不放下,不可能脫離六道,也不可能做到六和敬,都自私自利了,哪有不跟人計較,不跟人衝突的?

  孔子講,「放於利而行,多怨」,一個人處世待人常常都以自私自利為自己的態度,一定會跟人家結怨的。所以我們假如人際關係不好,怨不了別人,根源還是在自己不能夠擴寬心量,不能為人設想。一切境界都是心的所現,都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所以一體的真相,我們今天聞佛法知道了,雖然還不能契入,佛是真語者,不會騙我們,我們一定往這一個覺悟的方向來處事待人接物。

  書中又提到,生公說法,山石都點頭。我們能說這個石頭沒有知覺嗎?諸位同仁,石頭有沒有知覺?你看,我們人類就以自己的認知,就好像覺得他了解真理了。這個時代的人類,是有史以來最狂妄的人類,看起來科學很發達,事實上變成只以科學了解的部分,就覺得代表全部了。錯了,科學是求真,怎麼到最後科學變成搞傲慢了?

  近代像日本江本勝博士,他就試驗出水可以聽、水可以看、水有見聞覺知。我們以前那些認知不就是貢高我慢了。所以佛早就說過,「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都是有見聞覺知的。生公說法,頑石都可以點頭,連石頭都能夠被感動,更何況是人。所以這一個公案大家要常常記住,人家連石頭都能感動,我們怎麼連人都感動不了。那就生慚愧心,以聖人為目標。

  包含舉到田真、田廣、田慶三個兄弟要分家,家門口的紫荊樹都枯死掉了。後來他們懺悔了,連這個草木都這麼有感情,都因為兄弟要分家而傷感,我們怎麼能連草木都比不上,最後就不分了,一家和樂。結果隔天那個樹又恢復生機了。

  還有提到唐朝中書堂的瑞柳,柳樹,在建安時期,因為姚令言兵變,有個叛臣姚令言。結果車子出發要去平亂的時候,這個樹就枯死了。等到興元元年凱旋歸來之後,一回來那個樹又恢復生機了。所以這些萬物都是有感覺的。所以我們聽了這些公案,對有情眾生跟無情眾生,都應該提起一分慈悲的心。

  接著有提到一個故事,是釋迦如來住世的時候,有一隻蛤,牠就去聽佛說法。所以牠去聽法很高興,但是因為去聽法的人太多了,剛好有拄著拐杖的,就把牠給誤殺了。牠因為一下聽法功德很大,生到忉利天當天王。所以大家聽經要好好聽,別打瞌睡,聽經福報很大,你那心量一下擴寬了,果報現前。結果牠一生天當了天王,又下來聽佛說法,結果就證須陀洹果。不要小看這些小生命,都有佛性,都有可能在機緣成熟有大成就,我們不可傷害,不可輕慢。人家這麼一個蛤就能夠聽佛說法,就證須陀洹果,我們聽了這麼久,習氣好像還愈來愈重,那還比不上牠們,那我們要生慚愧,自己人身難得,怎麼可以人而不如這些動物乎?

  又舉了另外一個事例:有一個僧人,道眼未明,就是他修道還沒有一定的成就,但是長期接受淨德父子的供養。後來他這一生命終,去世了,結果就生為淨德園中,就是這個施主家裡菜園當中的草菌。所以山有山神,樹有樹神,連草菌都有這個靈住在裡面,變成草菌。每一天提供他們家吃。人家供養,結果沒有修成道業,你還得要還人家的債。他人要取來吃,取不了,只有這個淨德父子他們一家來取才取得了。

  所以大家看這個,萬物都有靈知。當然這個故事也提醒我們,「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所以我講了好多次,我這一生只有兩條路可以走,要不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假如不認真,顛倒了,只有阿鼻地獄可以去了。這叫破釜沉舟,勇往直前,沒有後路可以走了。不是無路可走,是無後路可走,人不往後退了才能往前進,而且往前那條路是康莊大道,當生成佛。

  另外又舉到一個事例:杭州的婦人,性情非常凶悍,遇到螞蟻在她的廚房行走,就用火去燒。這樣經年累月下來,燒死不知道有多少生命。而且又常常拿石灰去把蚯蚓的洞給塞住。《太上感應篇》講,「填穴覆巢,傷胎破卵」,這些都是殺業太重。結果她生了一個兒子,還在襁褓當中,剛好這個婦人出外去了,沒多久回來,看到床上有一個黑團,她非常驚訝,一看,就是他的兒子被整群的螞蟻叮咬,已經被咬死了。

  所以這些生命都有靈知,牠懂得報恩,牠也懂得抱怨。你殺了這麼多的螞蟻,不只是這些螞蟻要報仇,牠的家人會不會記住這個冤仇?會。等時機成熟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修道人明白這個真相,要跟一切眾生,不只跟一切人而已,跟一切眾生要結善緣。結善緣,重要時期還會來報恩。那個放大海龜生,後來兒子遭海難就是被海龜救回來了。包含歷史當中很多故事。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學生證阿羅漢果,他看得到他有一個小比丘的弟子,命已經到頭了,只剩七天的命,結果又不忍直接告訴這個孩子,這個小比丘,然後就說,「你好久沒有回去看看父母」,就讓他回去。結果叫他第八天再來,其實意思就是讓他在家裡往生。結果八天以後,這小比丘回來了,小沙彌回來了。他就很驚訝,哎,怎麼他還在?又用神通一看,原來這個小沙彌回家的路上,看到一群螞蟻被大水沖進它們的蟻穴裡面,就很危險,這個小沙彌把袈裟脫下來,就救了這一群螞蟻,他就積了厚福,就轉了他的命運。轉了以後,這一個小沙彌後來活到八十歲,證阿羅漢果。

  大家想一想差多不多?小沙彌沒幾歲就走了,隔陰之迷要重修,就是因為救生命延壽了,無畏布施健康長壽,活到八十歲才能證阿羅漢果,天壤之別的結果。所以人真的要懂得多修這些善行,才能成就福報,成就道業。

  太倉州,有一個人叫吳怡,半夜夢到兩位穿著綠衣服的「丈夫」,男子,來給他乞求,乞求救他們的命。結果他醒過來之後,想說可能有東西要面臨死亡。古人修行很好,不胡思亂想,所以做夢可能都有一些預兆。結果他一早出門,就看到好幾個人拿著斧頭要砍兩棵銀杏樹。他一看就明白,趕緊把錢還給他們,「這個就不賣給你們了。」這兩棵銀杏樹裡面都有樹神,就不用遭到這個厄難。

  我們古代這些君王,他們也懂這些道理。宋朝的哲宗也是一個很好的皇帝,當時用的大臣有司馬光、程頤這些很有學問的人。結果有一天宋哲宗在宮中,在那裡散步突然折了那個柳樹。程頤就說了,現在是剛好春天,萬物在生長,不可以故意去折這些樹枝。上天有好生之德嘛,這些萬物在生長,都不忍心把它催折。結果皇帝聽了很高興,就歡喜接受,「對,對,我這麼做不對了。」程頤就非常歡喜,祝賀皇上,陛下能以這樣的心,就是連柳樹、連植物都不忍去傷害的心,來對天下的人,那帝王的王道其實就在這裡。王道其實就是仁愛、仁道。

  而且春秋時候,有一個讀書人高柴,孔子的七十二賢之一。高柴他是能做到「方長不折」,這些生命在成長,他不去傷害它們,而且還做到不踩人家的影子。這種愛心跟恭敬心,這麼細膩。而且這個高柴確實仁慈。他有一次在審案的時候,有一個人被判必須要膝蓋以下切掉,他也是盡心盡力要幫他減罪,但是還是沒有辦法,最後還是得行刑。後來衛國國難,高柴逃難,結果就是被這個被切掉膝蓋以下的犯人救了。高柴很驚訝,我是判案的人,應該是你報仇的時候,你怎麼反而還救我?結果這一位仁兄就說到,雖然最後我是被行刑,但是我發覺大人您整個過程都是為了要幫我脫罪,連要行刑的時候,我看到您的臉色非常的難看,非常的難過,您那一份慈愛的心,我時時都記在心上。所以他仁慈的人,逢凶化吉。

  所以這些歷史當中的公案,都可以做為我們一個很好的榜樣。而佛門修行很強調要懂得戒殺放生,不傷害生命,進而懂得在遇到生命有危難的時候,盡心盡力幫助它們脫困,這就是放生的部分。

  今天就先跟大家先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