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五集)  2010/7/2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33-0005

  諸位長輩、諸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太上感應篇」,這是經題。太上是尊稱,尊稱道教的始祖老子。老子,他生下來的時候,頭髮就是白的,他道德學問又很好,所以稱他為老子。他的本名,姓李,名耳,號老聃。

  我們傳統文化,是儒道釋三教,而三教的教誨,都是非常相應的。為什麼?因為聖賢人的教誨,它都是從性德流露,是相通的。人假如有分別、執著,他就會比高下,就會覺得不相同。所以在清朝,雍正皇帝看到了這些學習儒釋道的學子,產生很多分別、執著點,所以寫了一篇「雍正皇帝上諭」。裡面就提到,「三教之覺民於海內也,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三教的教誨,它都是相應的,理同出於一源,都是教人斷惡修善,這些教誨,都是從聖賢人性德裡面流露出來的。

  「太上」,尊稱老子。太上,我們深入這個稱謂,「太」,是指至大,其大無外;「上」就是至高。所以至大至高,其實,也是對性德的讚歎。所以,這個「太上」,就是我們自性的尊稱。這一段教誨,也是我們真心流露的時候,人就是這麼做人處世的。真心,用一般俗話講,就是每一個人本有的良心、良知。所以我們遵從《太上感應篇》的教誨,其實就是隨順自己的性德;不這麼做,就是違背自己的性德了。

  世間人都很強調要聰明一點,很多父母也希望把孩子教聰明一點。其實小孩能保持天真,反而是好事。因為俗話講的,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人以為聰明,事實上,所思所想違背性德、違背《太上感應篇》,其實是被自己給誤了。因為違背性德,是最吃大虧的事情,那就恢復不了性德。所以隨順習氣,對人的傷害小,對自己的傷害最大。我們違背性德,這個每一念是「感」,就會感來境界,就是「應」,而遵從《感應篇》的教誨,隨順性德,一念清淨,感來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人這一生最值得珍重的,珍惜、重視,絕對不能絲毫掉以輕心的是什麼?就是我們的精神、思想。為什麼是精神、思想?其實用感應的道理,我們的體會就更深刻。一念淨,就跟佛法界相應、跟極樂世界相應,佛界緣起了。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有沒有感應?有。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辦法感應到會有什麼發生,但是這個時代,什麼人最有福氣?老實聽話的,相信佛菩薩的教誨的,這樣的人最有福氣。因為佛,他是徹底覺悟,整個宇宙人生真相他都看到了,我們還沒看到,但是肯聽話照做,就得大利益。這個時代能受益的,是能相信聖人所說的話,相信聖言量。當然相信以後,進入解、行,真正去實踐,他自己也會證入的。所以我們淨土宗祖師,蓮池大師,他老人家就講到(他是臨終的時候講的),他已經好幾次見到西方極樂世界。那感應就現前了。所以在佛經裡面提到,人只要至心念這一句佛號,西方極樂世界就開一朵蓮花。你念得愈真切,這個蓮花就愈大。諸位同仁,我們昨天的蓮花變大還是變小了?感應,每天有消長,惟人自召。

  所以,真正了解感應的道理,人對於起心動念,就非常的謹慎。而當我們因緣成熟,往生的機緣成就了,阿彌陀佛就拿那一朵蓮花來接我們。所以,大家念佛的時候就觀想蓮花愈來愈大,假如我們起煩惱了,就觀想蓮花愈來愈小,或者都要枯掉。這個時候,警覺性就會高,愈念愈生歡喜心。所以一念淨,往生西方的這個因緣就愈來愈成熟;一念染著,九法界的因緣就應。所以,一個人,一個念頭,就是十法界的種子產生了。這個擺明了十條路在我們的面前,我們要走哪一條?佛菩薩只能把真理告訴我們,至於走哪一條路,佛菩薩決定不了,惟人自召,那要靠我們自己。俗話講的,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各人。

  而佛經上也給我們講得非常清楚,時時是六度存心,感菩薩法界;是了解苦集滅道,了解人我空相,這個是羅漢,聲聞道;了解十二因緣,是辟支佛,是緣覺道。十二因緣,就是人為什麼會輪迴的原因所在。人很容易產生「愛」,愛之後,就要去「取」,取了就執著要佔有,這個就輪迴心,就一直轉不出去。所以人能放下佔有,不去貪愛,那就不會在六道當中困住。不過,這個能力都不容易。

  五戒,感人道;十善,感天道。師父常提醒我們,不往生就不得了。為什麼不得了?很難不墮落。五戒,感人道。那我們冷靜,我們自己起心動念、一言一行,跟五戒相不相應?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我們學佛法,深入其經義,尤其大乘佛法,他持的是心戒。今天不殺,我又沒有殺害他人。從相上,是講不殺害;從心上,是指不惱害眾生。其實,我們在性格當中,非常的暴躁、強勢,就很難不惱害眾生。

  所以從儒家的榜樣,確實,我們謹記師父強調的,「學儒,要學孔子」,孔子是溫、良、恭、儉、讓。像夫子的風範,才能持好五戒,才能持不殺。溫和、善良。溫和,處事柔軟。善良,善解人意,不會常常記人家不好的,留在心中的,都是人家的優點跟付出,不計人家的過失、恩怨,「恩欲報,怨欲忘」,這是善良。而且厚道,就像《了凡四訓》裡面講,「見人過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善良就很厚道。恭敬,這個恭敬,對人,尤其我們修道,要從恭敬心培養起。佛家講「禮敬諸佛」,儒家講「毋不敬」,這是恭。節儉,時時想著節省下來的財力、物力,能夠讓更多人受用。其實節儉就接近仁慈心,他時時都能把他人放在心上,希望他人能多一些受用。讓,謙讓、禮讓、退讓,這是孔子的修養。

  所以師父講,「內修五德」,「五德」就是以夫子的修養做榜樣;「外修六和」,跟人相處能守六和敬。六和敬我們比較熟悉,「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而修六和敬是「感」;真正成就六和僧團,化解劫難,就是「應」。所以師父講到,這個世間只要有正法僧團出現,這個世間、這個地區就不遭難了。大家相不相信?其實這個道理並不複雜。為什麼有真正六和僧團出現,可以化解災難?因為災難的根源是人心,人心有教化,他一轉善念,這個災難就化掉了。而「人之初,性本善」,人是可以教得好的,而當這個僧團出現,最起碼四個人以上依照六和敬去做,真做出來了,這個世界上的人一接觸,他就佩服,他的善根就流露了。所以世間只要看到真榜樣出來了,人心就會轉。假如沒有真正去做出來,那世間人就會想,那都是講一套,做一套,他對於聖人的經教不容易產生堅定的信心。

  我們很冷靜觀察一下身邊的人,哪一個人是因為直接看了佛經就產生堅定不移的信心?那很少。我們今天聽師長講經,非常的信任,是因為師長他老人家做到了。所以教化要產生長遠的效果,最重要的還是要身教,我們自己能做到。有這樣的團體出現,上天有好生之德,他也不想降災難。為什麼還是沒辦法要降災難?因為眾生不回頭,不能再讓他繼續造業了。所以災難降臨,也是慈悲,讓人不要再造更深的罪業,因為不回頭。可是假如眾生有回頭的機會,那一切神靈都護念那個機會。所以昨天師父講的,真正依照經典去做了,用宗教的話,叫眾神靈都保佑。

  人心轉變靠教育,我們自己也要把教育搞清楚。在這個時代,我們一提到「教育」就會想,我是大學生,我上過研究所,我受了不少教育。而教育真正的含義,那不是只是學歷高而已。學歷,在這個時代主要是知識的傳授;而古代的教育,最重要的是道德的提升。「教」字,「上所施,下所效」;「育」是「養子使作善也」,都是強調德行、善心。

  而且教育最重要的內容,有三個範疇。第一個,了解人與人的關係。今天,我們跟親朋好友相處,常常都會對立、衝突、摩擦,我們沒受好教育。這五倫大道,人與人和睦相處,我們才是懂道理。所以我們這一個時代,叫補習教育,都是成年了,才來補這個重要的做人的課程。古代,他們有倫理道德承傳,甚至有大家族的家教教育,從小看到父母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他就懂得怎麼處世待人。所以第一個,人與人的關係。

  第二個,是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我們沒有遇到師父講解這些道理,真的一輩子好多事情根本都搞不清楚,甚至連想都沒想到。人與自然的關係,對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是大課題,因為這個地球都快不能住人了。可是到底大自然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們沒有讀經,根本不懂。那個叫天災,天災跟人心,它是分不開的。所以儒家講,《尚書》提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天作孽,尤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所以我們在探討環保問題、環境問題,假如不明白這個真相,沒辦法解決。我們看,這個社會面對很多嚴重問題,提出了非常多的理論,甚至於投入大量的金錢跟人力,反而沒有改善。我們說,環保,這不知道致力於多少年了,可是不能找到根本問題,那是徒勞無功。

  所以,我們覺得非常幸運,我們能遇到徹法源底的教誨,儒道釋三教的教導。佛家講得很清楚,貪心感水災,瞋恚心感火災,愚痴感風災,人心不平感地震。這幾年,世界各地災難頻傳,我們冷靜去觀察就清楚了,為什麼那個地方水災多,為什麼那個地方風災多?根源,人心的貪瞋痴慢造成的。化解災難,還得從息滅貪瞋痴慢下手。師父常講的,和諧社會,從我心做起,從我們自己做起。所以溫室效應愈來愈嚴重,我們假如今天發脾氣,那就是把溫室效應又加重了一分。所以假如把天下為己任,不願意再給這個世間添亂,對自己起心動念、調伏習氣就更下功夫。確實,我們現在跟這個世界是休戚與共。

  教育第三個重點,是了解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人與不同維次生命的關係。《太上感應篇》裡面講到,「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我們的善心,都能跟天地鬼神相交感。所以,學習《太上感應篇》,是真正受好教育。明白因果,斷惡修善,這是德行很重要的根基。

  剛剛跟大家講到「感應」,十法界都是心所感。貢高我慢、自大,感修羅界,阿修羅;貪心感餓鬼道;瞋恚心感地獄道;愚痴就感畜生道。所以我們一明白這個感應的道理,我們自己就對自己負責了,不會怨天、不會尤人。而真正有決心當生成就自己的道業,這一份心是感,就能感得佛菩薩、眾神冥冥當中的加持,這個就是「應」。但是假如我們沒有這個志氣,隨順貪瞋痴,貪瞋痴是「感」,「應」是什麼?「應」是妖魔鬼怪,會加持。就好像一個人做壞事了,旁邊惡心的人說,「好,做得好」,那也是應。所以是得到助力,還是得到這些不好的感應,都要靠自己這一顆心。

  所以,「太上感應」這一個經名就給我們很重要的提醒:遵從聖人的話,隨順性德,就會感來更美好的人生。我們立下目標了,就好好依教去奉行。

  早上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