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十八集) 2010/10/29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33-0038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同仁,大家早安!我們這幾節課程跟大家一起共學「忠孝友悌」這一句經文。其實「忠孝」跟「友悌」就是做人的大根大本,整部《太上感應篇》最重要的也是這一句經文。我們探討了幾節課,其實這個「忠孝友悌」的存心應該是「不可須臾離也」,我們每天在工作當中都在奉行盡忠。像《了凡四訓》有一段話也是在盡忠:「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閑己之邪。」一句話就是對自己要盡忠,對於民族文化,對於國家社會,對自己的家庭、親人,都應該盡自己的本分,盡力去付出,去成就對方。
包含我們學了傳統文化,了解災難的根源在人心不善,那我們盡力弘揚中華文化,盡一分中華兒女的忠心。同時,我們又了解到,人的善念、意念的力量很大,所以近代物理學研究有一個說法,八千人至誠發出的善念,祝福地球消災免難的話,這個災難能夠化解。很多同仁聽到之後,也是盡力做定課,念佛、拜佛、誦經來迴向,我們體會到盡心盡力功德都是圓滿的。孝,真正孝順了對自己健康,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非常謹慎,因為他心中念念不敢忘父母,不敢忘父母的教誨,甚至於哪怕動一個不好的念頭,都覺得對不起父母,這是孝子的心境。為什麼動一個不好的念頭覺得不孝?因為德行有損,他自己覺得對不起父母,對不起他的師長。
接著「友悌」,其實這個友悌在家庭當中,「友」是指友愛,兄姐對弟妹的友愛,延伸到長輩對晚輩的友愛。包含妯娌之間,同嫁到一戶人家,這些媳婦之間也要年長的友愛年幼的;包含同娶一家的姐妹,這個在馬來西亞是怎麼稱呼?這幾個男子之間稱謂,我們在台灣叫連襟,這個都屬於友悌的範圍,這緣分都是很深的;包含姑嫂之間,嫂嫂跟小姑,大嫂都應該友愛小姑。「悌」,在這裡專指弟妹對兄姐的敬愛、恭敬、尊重,那延伸,也是晚輩對長輩的恭敬、尊重。所以這個悌道的範圍非常廣泛。
對於這個「友悌」,法昭禪師有一首偈,敘述兄弟的情誼非常深刻,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同氣連枝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爭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與兒孫作樣看。」其實這每一句都含有很深的情義在其中,不只是對兄弟的情義,也是對祖先、對父母的這一分孝思。同氣連枝,連到那裡啊?連到祖先,連到父母。所以兄弟不和,父母是最難過的;兄弟能友愛是父母最欣慰的事情。再有錢,假如兄弟不和,父母一定無法安心。
有三對姐弟,兩個姐姐一個弟弟,父母也是愛護子女,然後留了點錢,就希望給這三個孩子寬裕一點。結果就問這個大姐,這個大姐就講了,爸媽,我不需要這個錢,你就給妹妹跟弟弟好了。結果問老二,這個二女兒,二女兒說:我不需要錢,你就給姐跟弟好了。結果問這個小弟,這個錢的事情,然後這個小弟說,爸媽我不需要這個錢,你就給我兩個姐姐好了。當父母問過三個孩子,三個孩子的態度,都是「給我的兄弟姐妹就好」,我相信這父母會很放心,縱使他們不在了,兄弟一定會非常的互相愛護、互相照顧。
「各自榮」也是一體的,所以兄弟如手足,哪有說手跟足不高興對立打架的道理。所以兄弟姐妹吵架、記怨,這樣的人生叫顛倒。假如還體會不到的話,那我們就拿手去打腳,拿腳去踢手,感受一下是不是顛倒。古人這些比喻都是讓我們好好去體悟這些人生的道理,各自發展,但是互相照顧。人這一生,陪我們最久的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父母大我們一倍,而兄弟很可能陪伴我們的人生,七八十年都有可能。有的長壽的,兄弟九十幾歲還聚在一起,那是他家族的造化。
古代這些聖賢,他們非常珍惜兄弟姐妹之情誼,甚至於在面對危難的時候,都能為兄弟姐妹付出生命,在所不辭。漢朝趙孝、趙禮,他弟弟被抓去了,盜賊要把他煮來吃,他趕到現場,趕緊就站出來說,我弟弟病很多,我比較壯,吃我好了。兄弟兩個在那裡爭著要死。我們看到這樣的事例為之動容,古代連生命都可以為兄弟付出,我們現在還為一點小事,幾個月不講話,甚至幾年不講話,那真是太慚愧。
所以接著下一句告訴我們,「些些言語莫傷情」,不要因為一點芝麻小事,就傷害了這一份人生難得的兄弟之情。在古代,兄弟相處,懂得忍讓,懂得禮讓,他就不會因為言語發生衝突。所以在明朝,陳世恩的弟弟行為不是很好,但是他也非常柔軟,體恤備至,用一份誠心去感動他的弟弟,沒有用言語去斥責。我們要了解,這個兄弟之間,不要常常拿著道理去要求,講理就傷情。坦白講,傷情了也不在道理當中了。所以,重點不在講的有沒有道理,重點在心態對不對。講的都是道理,強勢了、要求了、指責了就適得其反。所以這個「些些言語莫傷情」,還是要調伏得了自己的傲慢、自己的情緒化。
尤其,假如我們是弟弟妹妹,講話還傲慢,那鐵定長輩、兄姐更受不了,這是人之常情。為什麼?長輩、哥哥姐姐,從小看我們大的,都幫我們甚至一把屎一把尿都換過尿布的,這樣的情境,居然我們現在大了,我們拿著權勢壓自己的兄姐,傲慢了,學歷高了,壓他們,那這個不符合人情。所以,兄弟姐妹之間相處,還是要懂得恭敬,懂得禮讓,懂得不要要求對方,先把自己做好要緊。
所以就有人問他的老師說到,說我盡力已經去奉侍我的哥哥,但是還是得不到他的歡心,怎麼辦?他的老師告訴他,你就用更至誠去奉侍就對了,你也不要去強調,去要表白你的心意。這個話很值得我們深思。當我們自己覺得,我已經很盡力了,其實很可能我們還沒盡力。而那一份對兄姐的侍奉其實還是帶著條件的:我對你好,你得要對我好才行。這不是情義,這還是利害,還是自我很重。得不到想要的,情緒就起伏,這一份恭敬就難保持。真心是不會改變的。而這個不只在言語當中要能忍,「莫傷情」,包含財物也要忍、要讓,不要去爭。所以《弟子規》才講,「財物輕,怨何生」。言語能忍了,財物能讓了,甚至於家裡的這些工作能主動去承擔,不去互相推諉,那這個家庭的氣氛也會好了。
「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我們都是成人了,這一句話讀起來,就很有味道了。成年之後,可能有各自的事業家庭,兄弟姐妹聚在一起的機會相對減少,有時候一年見不到幾次。所以每一次見面感覺彼此好像這個頭髮變白了,或者皺紋變多了。我們當弟弟妹妹的常常想到,這個成長過程當中,兄姐對我們的愛護照顧,常常放在心上,一有機會,表達這一份感恩,甚至於表達在對兄姐他孩子、後代的關心上面。
我自己感覺這一點也很深刻,因為我父親是長子,我們小時候是跟姑姑、叔叔統統住在一起的,感覺非常和睦,和樂融融。現在回想小的時候,一家這樣十口人,住在那個房子這麼小,奇怪,怎麼擠進去的?現在想起來,覺得不大可思議,可是那時候雖然擠,覺得很溫暖。我現在回自己老家,進我的房間,那個時候是三個姐弟一起住,那是小得不得了,可是我記憶當中,我們三個還在裡面玩捉迷藏。所以,其實家裡有溫暖的時候,不管吃什麼、用什麼都覺得很愉快。家裡假如都爭來爭去都不知足,所有最好的條件,也覺得匱乏。叔叔、姑姑都是後來出去成家立業,但是我們可以感覺到,每一次回到老家來,叔叔姑姑就對我們特別好,都可以感覺得到,他覺得要回報自己的哥哥跟嫂嫂。尤其是嫂嫂,為什麼?嫂嫂沒有血緣關係,都能夠這麼樣照顧他們,這樣的家風就是重情義、重恩義。我在看到唐朝「李勣焚鬚」,把鬍子燒掉,就為了幫他姐姐煮個粥,因為年齡都大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還可以幫姐姐多做一些事情。
在淮陰,淮陰是在江蘇一帶,有一個官員的兩個兒子從小就不和睦。結果後來,年紀大了,這個哥哥生了重病,可能也壽命不久了,他就把弟弟叫到跟前來。他感歎的跟他弟弟講,他十九歲就結婚了,結婚之後,跟妻子的相處也不是很好;三十八歲,父母就去世了,所以也沒有再有父母的愛;兄弟又從小就不和。所以他現在就很感慨,沒有好好珍惜兄弟的情誼,悔悟了,生命卻不長久了,可能就快離開。他談這個話的時候,旁邊這些親朋好友聽了,都為之動容。這個故事也提醒我們,「勿以小嫌疏至戚」,不要因為小小的不愉快,疏遠了自己至親、兄弟姐妹。所以「能得幾時為弟兄」。
「弟兄同居忍便安」,居住在一起,要多包容、多體諒,要能忍住脾氣,忍住要求。為什麼齊家之後可以治國?因為在大家庭當中,形成了非常重要的處世態度,忍讓、謙讓的這些態度,他出社會當然能跟人家和睦相處。所以唐朝的皇帝看到張公藝先生,他們家是九世同堂。九世住在一起,那挺不簡單的,那都可能這個大家族,延續幾百年都有可能,甚至更久了。孔子的後代現在八十幾世了,他們這個大家族假如匯集在一起,可能會有十代同堂的情況。為什麼?因為我見過夫子的後代,已經七十三代到八十一代,我們都見過或聽說過了。我們接觸到的很少,假如孔子後代全部聚集在一起,可能有超過十代了。我們曾經在南京辦課程的時候,一期的學員居然出現四個孔子的後代,然後是七十四代,七十五代、七十六代、七十七代。然後相見歡,他們一起拍照,四代同堂,而且那個七十四代年齡最小,輩分最大。
皇帝看張公藝先生,能把自己這個大家族領導得這麼和睦,就去請教他。皇帝請教了,臣子當然很慎重,結果在紙上寫了一段話,敬呈給皇上看。皇上一看,寫了什麼?寫了一百個字,都是「忍」。這很有學問,很有哲理,這一百個字就回答了皇上所有的問題。假如這樣了怎麼辦?忍。假如那樣了怎麼辦?忍。假如又這樣了怎麼辦?忍。人遇到一件事情,能想忍想一百次,我看也沒有脾氣了,還有什麼好計較的呢!所以「兄弟同居忍便安」。
其實人與人會衝突,就是覺得自己有理,要去爭理了,可能就容易吵。所以漢朝的繆彤這個讀書人,從小父親就去世了,四個兄弟住在一起。後來他有個兄弟吵著要分家,他自己覺得很難過,黯然神傷,進自己的房間裡就對著上天講,「繆彤啊,你這個修身、求學問是為了要代聖賢人教化風俗」。從這個話當中,我們可以領會得到讀書人的胸懷,只要讀聖賢書了,就應該代古聖先賢教化人民,不管有沒有當官,這是讀書人的本質。「而你既然要教化風俗,居然連自己的家都齊不了,那是太愧對自己所讀的學問了!」說完,就自己打自己的臉。
結果他的弟弟跟弟婦發現了這個情況,就非常的慚愧,就跪下來哀求,「大哥,您可不要這樣,都是我們錯了。」我們相信,他這個至誠心的流露,馬上可以感動他的一家人,主要還是他長久以來,其實德行在他的家人的心目當中都是非常崇高的。只是剛好兄弟遇到一些事情,可能一時迷惑,起了貪念,起了爭奪,而他這個至誠的反省自己就把這一家人的良心給喚醒。
所以這一個故事也給我們體會到一個人生的道理:天地之間,除了「自責」,自責是自我反省,自「盡」,這個「盡」就是盡忠、盡心盡力,人不管跟自己的親朋好友相處,以至於遇到任何的人事情況,都能守住先反省自己,先問自己有沒有盡力,不先往外去指責、要求,自責自盡了就能感通。因為依報隨著正報轉,沒有其他的道理可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有沒有該反省的?我有沒有還需要再提升、再盡力的?
「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爭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與兒孫做樣看。」古人可貴,在於一言一行都想著給後代好的榜樣,恩澤於後代。所以我們的民族能五千年不斷,就是為人父母、長輩有這樣的胸懷。我們現在自我重了,做什麼事情很可能都沒考慮後代,所以整個社會的風氣快速下滑。其他人沒學經教,「人不學,不知道」,那不能怪他,我們既已學習了,應該以天下為己任,我們要做好樣子來帶動風氣。就像師父常講的,「威儀住持有則德」,給這個社會一個好的樣子。不管是對家庭還是在我們自己工作的團隊當中,都要這樣期許自己。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