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十集) 2010/10/20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33-0030
諸位同仁、諸位學長們,大家早上好!我們接著學習《太上感應篇》,經文是:
【忠孝友悌。】
『忠孝』,我們常說是傳家之本。「忠孝」也是一個人立身之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在忠孝的基礎之上。以至於修行人能夠開悟證果,能不能作佛、作菩薩,也都是建立在忠孝的基礎之上。假如他忠孝做到百分之百,事實上,他是人中的佛。十法界依正莊嚴,人中有佛菩薩,人中也有地獄、餓鬼、畜生。從他的行為當中可以觀察出來,他大公無私,他至孝,孝父母、孝佛菩薩,那他就是人中的佛菩薩;但假如他是不忠不孝到極點,那可能就是人中的地獄道。所以世出世間要有成就,都要建立在忠孝的基礎上。所以《太上感應篇》註解講到,「為臣盡忠,為子盡孝,乃天理之常」,這是很自然之理、人倫的根本。
忠孝的教育非常重要。假如人不懂忠孝,那他很難不失人身。我們感覺到,有中華傳統文化薰習的長輩就特別重視忠孝。你看我們的老人,爺爺奶奶輩,看我們要去工作了,都會交代,「好好去工作,不要對不起人」,這都是很厚道。我在聽劉芳總裁談到她要出嫁了,她的父母尤其她的父親給她交代,「該幹活了」,這提的第一點。第二點,「不要給人家添麻煩」。第三,「不要丟臉」。這三句話,是一個父母交代女兒出嫁的叮嚀。
其實我想一想,爺爺奶奶、父母,當我們要去為人臣子的時候,也是這麼叮嚀我們的。你要去這個單位工作了,人家信任我們、用我們,我們應該工作主動去做,別人不肯做的多把它攬下來,吃虧是福。這個事實上也是這樣,多做了,修福、修能力、修智慧。你說,多做怎麼修智慧?多做少計較,貪瞋痴慢就淡;多計較了,統統都是貪瞋痴,貪瞋痴起了,智慧怎麼起?貪瞋痴愈淡,煩惱輕智慧長。這些理都是相通的:不要給人添麻煩,不要給領導添麻煩,也不要給團體添麻煩。所以這個忠要時時有大局觀。以前的忠臣為了國家、為了君王,都是殺身成仁,捨身取義,驚天地,泣鬼神,這是人間的聖賢,都有這樣的氣概、胸襟。我們現在要修出世法,希望能作佛、作菩薩,連自我都放不下,自私自利放不下,隨順習氣,障礙他人,障礙團體,那這個就跟目標完全背道而馳。這變自欺,這變欺人了。自欺是對自己不忠,欺人是對別人不忠。
第三點,「不要丟臉」。不要丟自己臉的人是忠於自己,不要丟自己父母的臉是忠於自己的父母跟自己的家庭。昨天我們也跟大家提到,每一個人代表自己的團體。我們小的時候代表家庭,做了什麼不妥當的事情,人家很不滿,「這個孩子真沒家教!」那不是給自己家裡丟臉嗎?這個「忠」是盡心盡力,應該是光宗耀祖,怎麼讓人家羞辱自己的父母跟自己的祖先,這個就不忠。
所以道理貴在心悟,用心去感悟。一個道理可以用在一切處,假如用不在一切處,舉一不能反三,我們不是用心在學,還是用意識在學,用分別、執著在學,入不到心就沒辦法做出來。為什麼會用腦子學?因為還有名聞利養在裡面,還有傲慢在裡面,學一些了可以去好為人師,可以讓人家覺得我很厲害。假如不是遇到師長的教誨,時時讓我們往心地下功夫,那我記得我成長二十幾年,其實都是這些習氣。多背了一點文章,多看了一些資料,吃飯的時候,就怕人家不知道我懂,趕緊炫耀一下。懂那些東西有什麼用?增長習氣而已。所以怎麼得力?一定回到孟子講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時時在這個根本,在這個起心動念上下功夫。
今天,我們代表父母、代表家庭;走入社會,我們代表我們的團體,我們代表我們的國家、民族,我們代表儒道釋弟子的形象。真正把團體、國家、民族、三寶放在心上,還忍心做不好的事情,羞辱自己的國家民族跟三寶嗎?其實,我們也都代表師長。很多時候,外界對於師長的這些侮辱、毀謗,有時候跟我們弟子有關。因為我們沒有依教奉行,隨順習氣,還打著老和尚的名字,那就陷老和尚於不義,這也是不忠。人師難求,我們這一生這麼難得,遇到師父的教誨,講經說法今年五十二年,難遭難遇的法緣。珍惜、感激、報恩都來不及,怎麼忍心再做出有辱師門的事情?
人有忠心就能調伏得了習氣。忠孝是一個人斷習氣的大根大本,忠孝是養天地浩然正氣。古代孝子一舉手一投足都想到父母,有沒有傷我的身讓父母擔心?有沒有做有辱父母的事情?他的謹慎都是從忠孝來的。
我們看「淨業三福」,這是修道的大根大本。「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個是基礎。其實對父母盡孝、盡忠,對師長盡孝、盡忠,這第一福才能做好。《無量壽經》上講的,「當孝於佛,常念師恩,當令是法,久住不滅」。這個是對佛門盡忠,期許自己能讓正法久住。所以,報恩不是掛在口頭上的,是要真幹、為人演說、做榜樣,讓他人在我們身上看到什麼是聖賢弟子的好樣子。
所以註解當中又提到,人雖然要登仙位,因為道家他的目標是生天。當然,人家目標要生天,他行善積德也很難得,你要「隨喜功德」。不能我們學了佛,學了淨土法門,反而無形當中傲慢,看到人家修善,想說,「這個比我差多了!」問題是,我們表面上是念佛的人,實質上有沒有像他這麼好善好德,還打個問號。
智者大師講,「六即佛」:理即佛,每一個人本有如來智慧德相,在理上是如此;名字位佛,只有有名無實了;觀行位,他時時處事待人接物,用佛陀的行持觀照自己,這是觀行位,這不簡單,念念隨順聖賢教誨;再來,相似位,他真的學得太像了,這是阿羅漢,他是正覺了,叫相似位,他還沒有真正契入真如本性,可是他是真的斷了貪瞋痴慢,這叫相似位佛;之後是分證位佛,分證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法身大士;最後是究竟佛,四十一品都斷盡了,就像佛陀一樣了,就無上正等正覺,這是究竟位佛。
相同的,我們現在是學佛的人,那我們是在哪一個位置?我們是「名字位」,有名無實,反而傲慢,那就麻煩了。所以《了凡四訓》裡面提醒我們,「見人有微長可取,小善可錄」,都要隨喜讚歎。我們雖然修的是當生可以成佛的法門,可是我們自己的行為,自己要很清楚,差很多的善人很遠。所以人要貪著太容易了,光是「淨宗同仁」、「佛弟子」的名相就讓我們墮落了,就讓我們傲慢了。所以這個修行不高度警覺,什麼時候起名聞利養、起貪瞋痴慢,自己不知道。所以我們看到道家的這一些風範,我們深刻感覺也差他們差很遠。
登仙位必須多歷歲年,就是還是要積功累德一段時間。就像《太上感應篇》講的,「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求地仙要立三百善。惟至忠至孝的人,「今日謝世,明日便生天界」。這個「今日」、「明日」是譬喻,至忠至孝的人,臨終都有天神來接。我們在《德育故事》裡面常看到,那個孝婦安然而逝,而且家裡的人都聽到很美妙的音樂來接她。所以,人知道忠孝是為人臣、為人子的大節,應該做的本分。「豈知尤為超度之本也」,「超度」就是一個人提升得快,重要的也是落實忠孝。
所以,道教修天目標是生天,進入神仙俱樂部,要靠忠孝。相同的,我們要到蓮池海會的俱樂部,一定要忠孝做徹底,不能絲毫僥倖。忠孝有虧做不了佛,往生不了西方極樂世界。要在修道的路上打破自欺,不可僥倖。所以「小人行險以僥倖」,小人修行,有抱著僥倖的心態。為什麼師父一直講,淨業三福,淨業三福。修學的基礎是三福,因為它就是講忠孝的根基。
事實上,我們自己只要在修學的過程當中,伏不了習氣,處眾當中還能跟人對立衝突、鬧情緒、不愉快,都是忠孝有虧,這個不能有絲毫的懷疑。要從根源解決問題,就是我們對父母還有傲慢、還有情緒化,這個基礎沒好,當然出社會鐵定跟人相處會發生這些問題。所以真明白這是大根大本,一定要在這裡下功夫,然後調伏自己的習氣。所以師長講了,不忠不孝的人雖修十善、四無量心,不能生天,念佛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忠孝不只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修行的大根大本。
今天我們聽經聞法不能夠有所悟處,就是還不認識忠孝。人認識忠孝,那個真誠心才透出來,透出來才能跟經教相應,跟師父教誨相應。「奇怪了,為什麼人家聽經體悟這麼多、這麼深刻、這麼有法喜?怎麼我們聽那麼多了,好像都沒什麼幫助?」這個都是忠孝的理不明,忠孝的根有虧。所以念佛、修行功夫不得力是沒有做到忠孝,真正好好認識忠孝才能開悟,做到忠孝才能證果、才能往生。所以《太上感應篇》「忠孝」的註解,在四本書裡面(我們這個是白話註解)就佔了半本,忠孝兩個字就註解半本,可見它的重要性。
我們看,「忠孝」,「忠」一般指對團體、國家盡忠。我小時候常常聽一句話,叫「沒有國,哪有家」,這是千古流傳的話。沒有國家,那都是顛沛流離家不成家了。所以國家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恩德。現在這個時代強調民主,強調民主好不好?諸位同仁,好不好?我們先不評論,我們先客觀的來看,請問現在民主國家好不好?你剛剛不是說民主好,是不是?你說這個地方的土質好不好,你看它結出來的果實甜不甜,不就知道了嗎?又不是你在那裡拍胸脯,「我覺得很好」,結果就是不甜,你拍胸脯,拍破了也沒用。要就事論事,實事求是。我剛剛分析出來,我沒說民主不好,你們不要出去出賣我。但是現在的人,就是很可憐在哪?看不到根本,統統在枝末打轉。最重要的東西不是制度了,是人,是人心!
第一個,掌權的人是不是把人民排在第一位,這個叫實質的民主。我們就好個面子、好個名,高興半天,社會愈來愈亂,「嘿,民主國家,民主國家」。大家看,民主國家的社會風氣,愈來愈坏,人連做人的根基都沒了,你要那個民主的相幹什麼?世間所有的夢幻泡影,靈性的提升是這個人生最真實的東西。請問民主國家的人的靈性愈來愈高嗎?這些太重要。民主國家的下一代愈來愈好嗎?大家注意去看,那個民主國家的下一代犯罪率節節攀升。
什麼是民主?掌權的人念念以人民的福祉、念念以提升人民的德行為己任,這叫真實的民主。不是假民主制度行自己的利益,貪污腐敗愈來愈嚴重。所以,不是制度的問題,是人的素質的問題。「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制度末也,德行是本。我們這個時代,沒有深入老祖宗的經典,判斷不出本末是非、利弊得失,不見得洞察得了。堯帝找舜帝來當天子,觀察了二十多年,才把位子真正給舜帝,那是真民主。一定要找到一個最好的人來愛護人民,叫「天子」,代表上天來愛護子民。而歷代好的皇帝,他們確實都不簡單。那個鞠躬盡瘁,皇帝批那些奏摺批到吐血的都有。我們看,他們在每一個朝代,都是帶頭學習倫理道德因果,學習聖賢的教誨,光是這一點,我們就佩服。帶著文武百官聽有學問的人講課,這些都是特別難得的風範。
我們再來冷靜的觀察,當我們人民一直在強調民主的時候,對他的心性有什麼影響?「我,我,我」,你要想到「我」,你要尊重「我」,我執愈來愈重。一個人不高興了起來抗議,就可以讓社會或者讓自己的企業團體,「我就要搞到你不能動」,現在變成這樣。師父講經的時候提過,人家日本人對領導、對團體有不滿照樣工作,為什麼?那是他的本分。一個人不盡本分了,還去批評領導或批評他人,根本就顛倒了,自己都沒盡心盡力,還能批評人。所以他可貴,自己盡本分,貼個白布條,上面寫「抗議」。領導一看到就感覺,那一定有什麼不妥,趕緊了解狀況,趕緊調整。他想到的,這是我的一個大團體、一個家有事,是要協助怎麼去改正,而不是去鬧情緒,不是去對立。哪有人說是跟自己家裡的人對立,那是愚痴。
所以,我執愈來愈重,事實上對每一個人這一生靈性的提升有很大的障礙。現在這個時代,人、我太重,太重之後,往往都是失去了之後才會醒過來。或者是離開家了,才知道原來父母太不容易了;離開這個團體了,才知道人家團體領導不容易;等國家動亂的時候,才知道國家守護整個社會安定不容易。現在講這個,我們沒什麼感覺,為什麼?我們不是在動盪的年代。有機會,我們這裡離中東遠不遠?應該去戰爭的國家感覺感覺,就會珍惜。人在享福的時候都覺得理所當然。現在國家很安定,除了不感恩之外,罵得很凶。民主國家,那罵人罵政府是罵得不行。
所以,尤其這個民主選舉,我實在不敢恭維,一直在強調,人民是老闆,人民是老闆,總統得看人民的臉色。請問大家,這個國家政策聽誰的?聽老百姓的?大家覺得應該聽誰的?聽聖賢人的!是不是?「聽老百姓的」,這叫諂媚,諂媚選票。老百姓能看一百年?除非他讀聖賢書。老百姓只看眼前的利益,這是常人,人之常情。好了,都要看眼前,那政治、政績做什麼?看眼前,做了讓他馬上高興。那麻煩了,有一件事是最不能馬上看到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以人民素質愈來愈低。輕重緩急,要有智慧的人,要依經典做才看得到,不是順著人民的欲望去做事情。所以,很多時候這一些判斷的能力,我們沒有讀經典,我們也看不清楚。
現在很多國家、地區難得,領導人有這個認知了,要從教育下手。剛剛跟大家談到,人其實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後悔,才珍惜。所以註解裡面講,士農工商,在古代,好像也沒看到宮廷(他見不到,離太遠了),好像皇帝對他沒有什麼恩德。但是試想想,今天會沒有這些盜賊,沒有亂兵,沒有亂臣,沒有這些燒殺擄掠,朝不保夕的狀況,假如沒有國家朝廷的這些法律,這些軍隊來維持,有可能安定的工作生活嗎?我們好像覺得安定是自然的、應該的,事實上有多少軍人、多少政府的機關、多少領導人要傷神才能維持四海坐享太平之福。
所以能體會到這一點,那每一個行業的人都應該要念國恩,念國家領導的恩。然後怎麼報恩?在自己的家庭本分跟工作本分當中,盡自己這一份忠。尤其是讀聖賢書的人,假如還看不懂這個「忠」字,尤其還帶頭罵政府,那這個讀書人死後一定墮地獄了。不懂之外,還帶不好的風氣,那就更要不得。現在企業界的難得,帶頭復興倫理道德教育,帶頭為國家盡忠。很多大學生沒有工作,思想觀念還沒建立好,這些企業家幫忙培訓這些大學生做人、德行,這都是隨緣盡心盡力為國家多做點事。所以有一句名言:不要問國家為我做什麼,首先要問我們自己能為國家做什麼。這是一個盡忠的心境,盡忠職守的盡忠。唯有「盡忠」,才是真正的「淨宗」弟子。大家聽懂我的話嗎?盡忠職守了才是真正淨土宗的弟子。挺好的,這個盡忠有深意。
今天先跟大家談到這裡謝謝大家。